㈠ 昆明有哪些景物
昆明,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雲南省省會,海拔1984米,面積1.6萬平方公里,人口360萬。這里四季如春,繁花似錦,年平均氣溫14.5℃,是中國極負盛名的「春城」。昆明既是雲南省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同時也是全省的旅遊中心,是一座四季可游的國際旅遊城市。昆明是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薈萃之地,悠久的歷史,天然的地貌,給昆明留下眾多的文物古跡和風景名勝。昆明主要風景區
大觀樓--位於昆明市西4公里大觀公園內,南臨滇池,與太華山隔水相望,明代因稱「近華浦」。大觀樓呈方形,三重檐,四角攢尖頂,面積224平方米。1913年辟為公園。建國後,接受了李園、庚園、魯園、丁園、柏園,擴大了園址。園內還有觀稼堂、攬勝堂、琵琶島、挹爽樓、蓬萊仙境、游欄等建築,設堤岸、通橋、畫舫、遊艇。每逢中秋之夜,賞月盛會中燈火五光十色,景色如畫。樓前門柱上有乾隆年間(1736-1795年)孫髯所撰180字長聯,聞名於世。1961年郭沫若游園時,寫《登樓即事》詩贊稱:"果然一大觀,山水喚憑欄。睡佛雲中逸,滇池海樣寬。長聯猶在壁,巨筆信如椽。我亦披襟久,雄心溢兩間。"游覽時間為兩個小時。
西山森林公園 西山森林公園又稱碧雞山,位於滇池西岸,距昆明市區12公里,遠望西山群峰,既像一尊龐大的睡佛,又似一個仰卧滇池畔、青絲散垂的妙齡少女,所以西山有「卧佛山」、「睡美人」之稱。全山除山石嶙峋的羅漢崖外,其餘均為茂密的林樹覆蓋。名勝古跡分布在層林疊翠的山澗,有龍門石窟、聶耳墓、華亭寺、太華寺、三清閣等勝景,山茶、蘭花、杜鵑、海棠等名花四時競開,滿山蒼翠。龍門有纜車可達,華亭寺為昆明第一大佛寺。游覽時間為半天。
石林 位於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縣境內,距昆明約九十六公里,是一個集 自然風光和民族風情為一體的著名風景名勝區。石林風光,奇山秀水,造物 主把自然界最秀美的奇石、瀑布、溶洞、湖泊等自然風光都匯集這里,形成 最獨特而又多姿多彩的自然景觀,為世界僅有,堪稱「天下第一奇觀」。獨自成趣的石峰,連綿佔地350平方公里,是典型的峰林型岩溶地貌中最美麗的 風光,它由大小石林、乃古石林、長湖、大疊水瀑布、芝雲洞、月湖、奇風洞七大景點組成與北京故宮、西安兵馬俑、桂林山水相齊名,成為中國四大旅 游勝地之一。游覽時間為半天至一天。
雲南民族村 位於昆明市南9公裏海埂,南臨浩瀚的滇池,西靠西山風景區,佔地約3.3平方公里。村內由民族團結廣場、民族歌舞演出廳以及26個民族各建一個民族村組成。它是雲南民族的一個縮影。游覽時間為半天至一天。
九鄉風景區 在宜良縣北40公里處,景觀以洞穴為主體,融自然風光、人文景觀、民族風情為一體,總面積約20平方公里,規劃分疊虹橋、大沙壩、三腳洞、阿路龍、明月湖5個景區。目前開放的疊虹橋景區,卧龍、神龍宮、白象三溶洞天然相連,渾為一體,洞中飛瀑,堪稱一絕。洞中暗河有珍稀魚種――盲金錢魚。地面山林峽谷,綠水蒼崖,景色奇麗。游覽時間為一天。
金殿 又稱銅瓦寺,在昆明市東北7公里的鳴鳳山(又稱鸚鵡山)上。游覽點有金殿、鍾樓、園林植物園。現存金殿為清康熙十年(公元1671年)吳三桂夫婦所建,全部構件採用黃桐仿木結構鑄造組裝,重約2000噸,人稱金殿,實為銅殿。游覽時間為三個小時。
世界園藝博覽園 世界園藝博覽園 位於昆明北郊,毗鄰植被茂密的金殿風景名勝區,距市中心6公里,園區地勢南低北高,海拔在1920米-2010米,佔地218公頃,其中室內展館由中國館、人與自然館、大溫室、科技館、國際館等五館組成,建築面積共4.2萬平方米,中國館採用中國民居風格設計,主題為"絢麗多彩的中國園林園藝",集中展示中國悠久的園林、園藝歷史和廣博精深的園林文化;"大溫室"匯集了雲南從熱帶、亞熱帶雨林、到海拔4千米左右高山的垂直生態系譜,展示多種植物景觀類型;"人與自然館"展示人類在長期生產生活實踐中,與大自然形成的互動關系,增強人類保護生態環境意識。室外展區由中國展區、國際展區、企業展區和專題展區等四大展區組成。其中專題園展區由竹園、盆景園、葯草園、蔬菜瓜果園、樹木園、茶園等組成,各園獨具特色,知識性與觀賞性並舉。外國參展部門及我國31個省、市、自治區、香港特區、澳門地區和台灣建蓋的永久性庭院,展示出不同文化、不同特點的地域園林藝術。沿中心游覽大道配置餐飲、衛生、娛樂、電訊、商品銷售等後勤服務設施及水景雕塑等景觀設施。游覽時間半天至一天。。
阿廬古洞 阿廬古洞 位於瀘西縣西北2公里處,距昆明200公里。"阿廬"為彝語,意為"有山有水的山洞"。明代徐霞客所考察的瀘源洞,即指此洞。阿廬古洞主洞全長1300米,上為旱洞,下為水洞,旱洞由四十餘個廳堂接連而成,石鍾乳景觀壯麗多變。水洞為1500米的地河,河水清澈,流速緩慢,行船可飽覽兩岸美妙奇景。出洞後,乘纜車進入長380米的碧玉洞,洞內鍾乳石晶瑩透明,如碧如玉。洞口有"阿廬洞記之碑",記載明代對溶洞的考察。
築竹寺 位於昆明西效玉案山麓,距市區12公里。有大雄寶殿、天台來閣、梵音閣等,依山勢而築。築竹寺創建於宋元年間,現存廟宇是清光緒年間重修,被譽為"東方雕塑藝術寶庫中的一顆明珠"的彩塑五百羅漢也就在這時期完成。這五百羅漢是四川民門雕塑家黎廣修和6個徒弟,歷時7年才完成的。像高約1米,髹以彩泥,各具神態,塑像人物的喜怒哀樂,刻畫得細膩傳神,富有濃厚的生活氣息。游覽時間為兩個小時。
黑龍潭 在昆明市北效15公里的龍泉山麓黑龍潭公園內。黑龍潭的寺院建築分為上下二區,下區為黑龍宮,黑龍宮前碧泉若鏡,分深淺兩潭。深潭即黑龍潭,呈圓形,四周鑲砌石堤,圍著石檔,潭深15米,水質清澈呈黝黑色。淺潭水深0.5米,水質呈黃色,潭水相連而水色迥異,一黑一黃對比鮮明。游覽時間為兩個小時。
圓通寺 在昆明市東北隅,前臨圓通街,後接圓通山。唐代南詔時,建補陀羅寺。元大德五年至延祐七年(1301-1320年)擴建,改稱今名。清康熙初年重建,1979年重修。寺內由圓通勝境坊、八角亭、圓通金殿、水榭曲廊等建築組成。游覽時間為2個小時。
㈡ 河道污染的應急處理方法有哪些
一般使用的河道改善(污水處理)方法有三種,物理方法、化學方法、生態--生物方法。
物理方法
物理方法主要是指疏挖底泥、機械除藻、引水沖淤和調水等。疏浚污染底意味著將污染物從(河道)系統中清除出去。可以較大程度地削減底泥對上覆水體的污染貢獻率,從而改善水質。調水的目的是通過水利設施(如閘門、泵站)的調控引入污染河道上游或附近的清潔水源以改善下游污染河道水質。此類方法往往治標不治本。
化學方法
化學方法如混凝沉澱、加入化學劑殺藻、加入鐵鹽促進磷的沉澱、加入石灰脫氮等方法。研究表明,這種方法對濁度去除效果較好,對重金屬等也有一定的去除效果,日劑用量少。但該河道污水治理方法易造成二次污染。
生態--生物法(包括河道曝氣復氧、生物膜法,生物修復法,土地處理法、水生植物凈化法)。
河道曝氣法
人工曝氣復氧是指向處於缺氧(或厭氧)狀態的河道進行人工充氧以增強河道的自凈能力,改善水質、改善或恢復河道的生態環境。河道曝氣復氧一般採用固定式充氧站和移動式充氧兩種形式。該工藝具有設備簡單、機動靈話、安爭可靠、省、見效快、操作便利、適應性廣、對水生生態不產生任何危害等優點,適合於城市景觀河道和微污染源水的治理。
生物膜技術
是指使微生物群體附著於某些載體的表面上呈膜狀,通過與污水接觸,生物膜上的微生物攝取污水中的有機物作為營養吸收並加以同化,從而使污水得到凈化。
生物修復技術
是指利用微生物及其他生物,將水體或土壤中的有毒有害污染物質現場降解為C02和水,或轉化為無毒無害物質的工程技術系統。用於河道污水治理的生物修復技術主要有兩類。一類是直接向污染河道水體投加經過培養篩選的一種或多種微生物菌種,另一類是向污染河道水體投加微生物促生劑(營養物質),促進「土著」微生物的生長。投放劑後,通過促生作用,促進污染物降解微生物的生長,河道中微生物由厭氧向好氧演替,生物由低等向高等演替,生物的多樣性不斷增加,溶解氧明顯上升,黑臭消除。這種方法對於消除水體黑臭、增加水體溶解氧作用明顯。
土地處理技術
土地處理技術是一種古老、但行之有效的河道污水治理技術。它是以土地為處理設施,利用土壤、植物系統的吸附、過濾及凈化作用和自我調控功能,達到某種程度對水的凈化的日的。
水生植物凈化法
該方法是充分利用水生植物的自然凈化機能的污水凈化方法。例如採用浮萍、濕地中的蘆葦等在一定的水域范圍進行凈化處理。但是生活污水的排入會產生臭氣、害蟲和景觀影響等問題,因此選用時要綜合考慮上述問題,如選擇在春夏季下風口的位置種植蘆葦等。
㈢ 在成都市搜索成都有哪些污水處理
鄭州碧泉水處理設備針對全國市場,在四川也有幾個合作項目。
㈣ 鄉鎮建立污水處理廠需要資金多少
可以參考鄭州碧泉水處理,建立污水處理廠看你需要多大的規模,排污量有多少,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㈤ 毛陳鎮的經濟概況
2012年,毛陳鎮實現工業總產值3億元,同比2011年增長25%,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一家,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5600萬元,同比2011年增長97.5%;實現農業總產值4.65億元,同比2011年增長8%;完成固定資產投資7.5億元,同比2011年增長52%;完成限額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額1.465億元,同比2011年增長69%。新增個體工商戶180戶,新增私營企業30戶。完成財政收入5200萬元,同比2011年增長42%,其中國稅2800萬元,地稅2400萬元,分別較2011年同期增長35.9%和49.2%。實現農民人均純收入1.08萬元,同比2011年增長26.5%。
2013年,毛陳鎮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7310萬元,同比2012年增長30.5﹪,新增新口徑規模以上工業企業3家;農業總產值5.65億元,同比2012年增長12.73﹪。固定資產投資11.515億元,同比2012年增長45.76%;引進到位資金5.91億元。完成限額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額2.27億元,同比2012年增長85%,新增限額以上企業1家。新增個體工商戶231戶,新增私營企業38戶。財政收入7264.2萬元,同比2012年增長39.6%。農民人均純收入1.2887萬元,同比2012年增長15.8%。 2012年,毛陳鎮合同引進資金3.6億元,實際到位資金達2.63億元。
2013年,毛陳鎮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7310萬元,新增新口徑規模以上工業企業3家,新增限額以上企業1家。省級重點項目華中模具城累計投入資金3.3億元,完成一期填土259畝,回填土方32萬方,項目一期加工設備區10個車間3.4萬平米廠房交付使用,生產區3個車間1.4萬平米廠房主體鋼構基本完成,完成一期剩餘25棟廠房樁基工程,項目區400平米展示營銷中心建成投入使用,有意入駐的企業達210餘家。 2013年,毛陳鎮完成省級重點項目鳳凰天仙城土地丈量3530畝,簽訂土地分期補償協議3348畝,發放土地補償資金和青苗費1319萬元,縱二線便道全線貫通,啟動項目區場平工作,回填土方30餘萬方。八一水廠項目區外南、北兩條便道路基基本完成。碧泉污水處理廠主體建設進展順利。基本完成316復線外遷項目紅線范圍內土地丈量工作。湖北德福盛橋梁產品製造項目一期5200平米廠房及辦公樓建設完成。天井集貿市場項目周邊門面基本建成。完成八一工業園區收地1100畝,完成了金紅葉二期三期、保利二期、遠大二期、紅峰門業擴能、王老吉等項目協調服務工作。
2013年,毛陳鎮對八一工業園區用地性質進行了調整,調整土地2200餘畝。鎮區總體規劃覆蓋面積達到了9.26平方千米,各類控規覆蓋面積7.7平方千米。完成八一新社區還建樓四棟,建築面積1.5萬平方米。完成社區內一所幼兒園的改造;對107國道沿線和鳳凰天仙城項目區等6個重點規劃區進行了常態化巡查管理,組織各類拆違行動45次,100人以上參加的大型拆違行動兩次,拆除違建面積4200餘平方米,處理各類違建行為42起。拆除龍宮路、春雲路、南大街和漢丹街等鎮區主幹道亂搭亂建遮陽棚250多處。 2013年,毛陳鎮將農村120戶危房納入改造對象,撥付改造資金90萬元。引入天然氣工程,惠及人口達1.5萬人。投入資金50多萬元,對鎮區破損路面通村公路進行了維修翻新。投入資金80餘萬元,對鎮區下水管網進行了改造升級。實施困難群眾大病醫療救助及臨時救助210多人次,救助資金40餘萬元,完成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人數22098人,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參合人數40561人,新農合參合率和城鎮居民醫保參保率分別達到95%和98%以上。全鎮調委會36個,民調委員180名,首席調解員41名,調解員總人數221名。全年鎮區懸掛普法宣傳橫幅20條、開展法律咨詢4場(次)、刊發法制宣傳欄27期、發放法律書籍500本、宣傳資料5000餘份,舉辦法律知識講座4場(次),製作大型宣傳畫板2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