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造紙廢水常見的特點
造紙廢水常見的特點:
造紙廢水其污染物含量大致為:CODCr 600~2400 mg/L, BOD5 125~585 mg/L,SS 650~2400 mg/L,色度 450~900倍,外觀呈黑灰色。洗滌廢水量為100~200 t/t紙;與通常的抄紙工藝一樣,在廢紙再生造紙的抄紙部分,也產生含有纖維、填料和化學葯品的「白水」,對該廢水常採用氣浮法進行處理,回收纖維和填料,並使處理後的「白水」得以循環使用。
造紙廢水是一種處理難度較大的工業廢水,一般通過物化法+生化使其中的污染物質得以降解。由於廢水本身所含污染物十分復雜,經處理後,出水雖能基本達到排放標准,但與廢水回用對水質的要求相距較遠,採用傳統砂濾、活性炭過濾、多介質過濾等處理工藝實現廢水回用處理,只是一定程度降低出水懸浮物濃度,對污水中可溶性污染物如COD、氨氮和鹽分等無法進一步除去,如果回用,會直接影響到紙張效果。造紙行業一般回用中水往往只限於生產過程的除渣、洗漿、漂洗等對水質要求不高的生產工藝,而且這些工段用水對COD、濁度、鐵等指標有一定要求,現有過濾技術並不能滿足這些工段的水質要求,而且傳統多級過濾工藝有流程長、佔地面積大、產水水質不穩定等缺點。
㈡ 中國造紙化學品發展現狀
1、半個世紀以來,我國造紙工業走的是一條以草漿為主的原料路線,草漿纖維短,雜細胞多,制漿污染嚴重,中國紙界已經提出走「林、紙、化」結合的道路,但以木漿為主造紙短期內尚難實現。利用廢紙脫墨制漿不僅可以減少樹木砍伐,保護森林資源,而且廢紙脫墨制漿與原生纖維制漿相比,大大地減少了對環境的污染,目前工業發達國家廢紙回收利用率約50%,而中國目前全國平均廢紙回收利用率在44%左右,個別利用率高的省份已達到70%以上。再生纖維利用率的提高對一些造紙化學品品種提出新的需求,如廢紙脫墨劑、紙漿漂白化學品、乳液松香施膠劑、干濕增強劑等針對再生纖維的化學品品種將形成巨大市場。
2、目前我國紙和紙板產品質量檔次低,產品結構以中低檔為主,高檔優質產品的比重僅佔20%,導致每年從國外進口大量高檔紙和紙漿,且進口量逐步劇增,因此中國造紙業未來發展的重點是提高紙的質量,開發新紙種、實現產品結構調整,這將對造紙化學品如中性施膠劑、干濕增強劑等功能性化學品和高檔塗布用化學品形成新的需求。
3、面對二十一世紀的能源、資源、環境三大課題,國家對環境保護的力度日益加大,白水處理回用以及造紙廢水治理所需的各種水處理用化學品將會受到青睞。
同時,中國的造紙未來的發展正面臨從眾多的小型造紙廠向集約化、大型化過渡,「九五」期間國內已經建成、投產一批外商獨資或合資特大型造紙企業,這些企業資金相對雄厚,裝備一流,管理科學,清潔生產,成為我國高檔紙品的生產主體,隨之而來的是需要造紙化學品廠家按照國際慣例提供一流的產品及完善的現場應用服務。因此,造紙工業的發展對我國造紙化學品行業的產品質量和售後應用技術服務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1、半個世紀以來,我國造紙工業走的是一條以草漿為主的原料路線,草漿纖維短,雜細胞多,制漿污染嚴重,中國紙界已經提出走「林、紙、化」結合的道路,但以木漿為主造紙短期內尚難實現。利用廢紙脫墨制漿不僅可以減少樹木砍伐,保護森林資源,而且廢紙脫墨制漿與原生纖維制漿相比,大大地減少了對環境的污染,目前工業發達國家廢紙回收利用率約50%,而中國目前全國平均廢紙回收利用率在44%左右,個別利用率高的省份已達到70%以上。再生纖維利用率的提高對一些造紙化學品品種提出新的需求,如廢紙脫墨劑、紙漿漂白化學品、乳液松香施膠劑、干濕增強劑等針對再生纖維的化學品品種將形成巨大市場。
2、目前我國紙和紙板產品質量檔次低,產品結構以中低檔為主,高檔優質產品的比重僅佔20%,導致每年從國外進口大量高檔紙和紙漿,且進口量逐步劇增,因此中國造紙業未來發展的重點是提高紙的質量,開發新紙種、實現產品結構調整,這將對造紙化學品如中性施膠劑、干濕增強劑等功能性化學品和高檔塗布用化學品形成新的需求。
3、面對二十一世紀的能源、資源、環境三大課題,國家對環境保護的力度日益加大,白水處理回用以及造紙廢水治理所需的各種水處理用化學品將會受到青睞。
同時,中國的造紙未來的發展正面臨從眾多的小型造紙廠向集約化、大型化過渡,「九五」期間國內已經建成、投產一批外商獨資或合資特大型造紙企業,這些企業資金相對雄厚,裝備一流,管理科學,清潔生產,成為我國高檔紙品的生產主體,隨之而來的是需要造紙化學品廠家按照國際慣例提供一流的產品及完善的現場應用服務。因此,造紙工業的發展對我國造紙化學品行業的產品質量和售後應用技術服務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東莞市澳達化工為您詳細解決了您的提問
㈢ 造紙廢水處理設計有哪些參考文獻
我做的設計也來是造紙廢水的,有好多,源給你幾個重要的比較有用的吧。
魏先勛等主編.
環境工程設計手冊(修訂版)
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
閃紅光主編.
環境保護設備選用手冊-水處理設備化學工業出版社,
北京水環境技術與設備研究中心主編.
三廢處理工程技術手冊(廢水卷)
化學工業出版社
唐受印,
戴友之等主編.
水處理工程師手冊
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
㈣ 造紙與污染控制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的主要研究方向及領域
主要研究方向及領域為開發適合造紙與污染控制方面生產需要的高效、節能、減污的共性技術與裝備:
1)開發高效高白度少污染的漂白新技術。主要是發展高效高白度過氧化氫漂白技術,結合氧漂技術,以取代污染嚴重的氯漂技術及投資大、靠進口的二氧化氯漂白技術。
2)發展低能耗、低污染、高效的中濃磨漿技術與設備,以取代傳統的高能耗的低濃磨漿設備。
3)發展新的制漿造紙廢液污染治理技術與設備。
4)發展造紙機新型流漿箱、頂網及其供漿系統,提高造紙機抄造的質量。
5)開發廢水處理的新型絮凝劑、脫色劑、紙漿漂白助劑以及造紙濕部化學助劑。
6)開發高得率、低污染的制漿技術與裝備。
7)開發二次纖維的高值利用技術與設備。
㈤ 造紙廢水處理工藝的具體方案
看你的進出水水質情況,主要是脫氮
可以考慮:SBR、AO、氧化溝
根據這水量內,綜合比較容還是氧化溝和AO最經濟
不過AO需要增加混合液迴流系統,提供硝化反硝化,
氧化溝可以採用奧貝爾或者是卡魯賽爾氧化溝,混合液迴流都比較方便
廢水---格柵---調節池---沉澱池---(AO/氧化溝)---二沉池---混凝反應沉澱池----排放
㈥ 國內外如何看待廢水研究現狀及發展趨勢
新中國成立年以來,環境保護事業逐步發展壯大。其中,關於環境污染治理投資總額逐年增加,環境污染治理投資佔GDP比重也穩步提高。上世紀80年代初期,全國環保治理投資每年為25至30億元,約占同期國內生產總值(GDP)的0.51%;到80年代末期,投資總額超過100億元,占同期國民生產總值的0.60%左右;「九五」期末,投資總額達到1010.3億元,占同期國民生產總值的1.02%,首次突破1%;「十五」期末,投資總額達到2388億元,占同期國民生產總值的1.30%;2010年,全國環境污染治理投資總額達6654.2億元,是2002年的近5倍,全國環境污染治理投資總量逐年增加,佔GDP比重均呈上升趨勢。同時,環境污染與破壞事故情況逐年下降。2001年共發生1842起環境污染與破壞事故,而到了2010年,則下降至420起,是2001的1/4。2010年,環境污染治理投資為6654.2億元,比上年增加47.0%,占當年GDP的1.67%。其中,城市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投資4224.2億元,比上年增加68.2%;工業污染源治理投資397.0億元,比上年減少10.3%;建設項目「三同時」環保投資2033.0億元,比上年增加47.0%。
經過多年努力,中國正在逐步形成以自然保護區為主體,濕地公園、濕地保護小區等多種保護管理形式並存的保護管理體系。與此同時,環境法制建設日臻完善。我國環境立法從無到有,從少到多,目前,我國已制定了包括水污染防治、大氣污染防治、環境影響評價等10部環境保護法律,15部自然資源法律,頒布國家環境標准800多項,批准和簽署多邊國際環境條約50餘項,頒布地方性環境法規和地方政府規章660餘件。
「十二五」期間全國GDP將達到231.2萬億元。根據中國環境規劃院宏觀戰略研究環保投入專題和「十二五」規劃前期研究,預計十二五期間,我國環境污染治理投資總額將超3.4萬億元。
中國產業研究報告網發布的《2014-2018年中國工業廢水治理產業全景調研與投資策略研究報告》共十四章。大量周密的市場調研基礎上,主要依據了國家統計局、海關總署、環境保護部、中國石油化工協會、中國國土資源部、中國產業研究報告網、國內外多種相關報刊雜志的基礎信息以及專業研究單位等公布、提供的大量的內容翔實、統計精確的資料和數據。報告對我國工業廢水市場運行情況進行了研究分析,並且論述了領先企業運行情況。通過翔實的數據和充分的論述,從產業層面上剖析產業現狀特點,針對產業的供需矛盾闡述了工業廢水產業發展的主要問題和影響因素,從多個角度揭示了工業廢水產業結構。
㈦ 造紙廠污水凈化與綜合利用的可行性報告完整嗎
前瞻產業研究院有《中國污水處理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你可以參考下,希望對你有用!有用請採納,謝謝!
1.2.1 前瞻可行性研究步驟
1.2.2 污水處理項目可行性研究基本內容
(1)項目名稱
(2)項目建設背景
(3)項目承辦單位
(4)項目建設用地
(5)項目建設期限
(6)項目建設內容與規模
(7)項目開發建設模式
(8)污水處理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依據
1.2.3 前瞻對污水處理項目可行性研究結論
(1)前瞻項目政策可行性研究結論
(2)前瞻產品方案可行性研究結論
(3)前瞻建設場址可行性研究結論
(4)前瞻工藝技術可行性研究結論
(5)前瞻設備方案可行性研究結論
(6)前瞻工程方案可行性研究結論
(7)前瞻經濟效益可行性研究結論
(8)前瞻社會效益可行性研究結論
(9)前瞻環境影響可行性研究結論
第2章:污水處理行業市場分析與前瞻預測
2.1 污水處理項目涉及產品或服務范圍
2.2 污水處理行業前瞻市場分析
2.2.1 政策、經濟、技術和社會環境分析
2.2.2 污水處理市場規模分析
2.2.3 污水處理盈利情況分析
2.2.4 污水處理市場競爭分析
2.2.5 污水處理進入壁壘分析
2.3 污水處理行業市場前瞻預測
第3章:污水處理項目建設場址分析
3.1 污水處理項目建設場址所在位置現狀
3.1.1 項目建設地地理位置
3.1.2 項目建設地土地權類別
3.1.3 項目建設地土地利用現狀
3.2 污水處理項目場址建設條件
3.2.1 項目建設場址地形、地貌、地震情況
3.2.2 項目建設場址工程地質與水文地質
3.2.3 項目建設場址經濟條件
3.2.4 項目建設場址交通條件
3.2.5 項目建設場址公用設施條件
3.2.6 項目建設場址防洪、防潮、排澇設施條件
3.2.7 項目建設場址法律支持條件
3.2.8 項目建設場址氣候條件
3.2.9 項目建設場址自然資源條件
3.2.10 項目建設場址人口條件
3.3 污水處理項目建設地條件對比
3.3.1 項目建設條件對比
3.3.2 項目建設投資對比
3.3.3 項目運營費用對比
3.3.4 項目推薦場址方案
3.3.5 項目場址位置圖
第4章:污水處理項目技術方案、設備方案和工程方案
4.1 污水處理項目技術方案
4.1.1 項目生產方法
4.1.2 項目工藝流程
4.1.3 項目技術來源
4.1.4 推薦方案工藝流程圖
4.2 污水處理項目設備方案
4.2.1 項目主要設備選型
4.2.2 項目主要設備來源
4.2.3 推薦方案的主要設備
4.3 污水處理項目工程方案
4.3.1 項目工程建設內容
4.3.2 項目特殊基礎工程方案
4.3.3 項目工程建設規模
4.3.4 項目建築安裝工程量估算
4.3.5 項目主要建設工程一覽表
第5章:污水處理項目節能方案分析
5.1 節能政策與規范分析
5.1.1 節能政策分析
5.1.2 節能規范分析
5.2 污水處理項目能耗狀況分析
5.2.1 污水處理項目所在地能源供應狀況
5.2.2 污水處理項目能源消耗狀況分析
5.3 污水處理項目節能目標和措施分析
5.3.1 項目節能目標
5.3.2 節約熱能措施
5.3.3 節電措施
5.3.4 節水措施
5.4 污水處理項目節能效果分析
5.4.1 裝備節能效果
5.4.2 建築節能效果
第6章:污水處理項目環境保護分析
6.1 污水處理項目建設場址環境條件
6.2 污水處理項目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
6.2.1 項目主要污染源分析
6.2.2 項目主要污染物分析
6.3 污水處理項目環境保護措施
6.3.1 大氣污染防治措施
6.3.2 雜訊污染防治措施
6.3.3 水污染防治措施
6.3.4 固體廢棄物污染防治措施
6.3.5 綠化措施
6.4 環境保護投資預算
6.5 環境影響評價分析
6.6 地質災害及特殊環境影響
6.6.1 污水處理項目建設地址地質災害情況
6.6.2 污水處理項目引發發地質災害風險
6.6.3 地質災害防禦的措施
6.6.4 特殊環境影響及保護措施
第7章:污水處理項目勞動安全與消防
7.1 編制依據和執行標准
7.1.1 項目編制依據
7.1.2 項目執行標准
7.2 危險因素和危害程度
7.2.1 安全隱患主要存在部位與危害程度
7.2.2 有害物質種類與危害程度
7.3 前瞻安全措施方案
7.3.1 工藝和設備安全選擇措施
7.3.2 對危險作業的保護措施
7.3.3 對危險場所的防護措施
7.4 前瞻消防措施方案
7.4.1 火災隱患分析
7.4.2 前瞻消防設施方案
第8章:污水處理項目組織架構與人力資源配置
8.1 污水處理項目組織架構
8.1.1 項目法人組建方案
8.1.2 項目管理機構組織架構
8.2 污水處理項目人力資源配置
8.2.1 項目員工數量
8.2.2 員工來源及招聘方案
8.2.3 員工培訓方案
8.2.4 工資與福利
第9章:污水處理項目實施進度分析
9.1 污水處理項目實施進度規劃
9.1.1 項目管理機構設立
9.1.2 項目資金籌集安排
9.1.3 項目技術獲取轉讓
9.1.4 項目勘察設計
9.1.5 項目設備訂貨
9.1.6 項目施工前期准備
9.1.7 項目完整竣工驗收
9.2 污水處理項目實施進度表
第10章:污水處理項目投資預算與融資方案
10.1 污水處理項目投資預算
10.1.1 項目總投資
10.1.2 固定資產投資
10.1.3 流動資金
10.2 污水處理項目融資方案
10.2.1 項目資本金籌措
10.2.2 項目債務資金籌措
10.2.3 項目融資方案分析
第11章:污水處理項目財務評價分析
11.1 財務評價依據及范圍
11.1.1 財務評價依據
11.1.2 財務評價范圍和方法
11.2 前瞻對污水處理項目銷售收入估算
11.2.1 產品生產規模
11.2.2 項目實施進度
11.2.3 年新增銷售收入和增值稅及附加估算
11.3 前瞻對污水處理項目經營成本和總成本費用估算
11.3.1 費用估算基礎數據
11.3.2 年總成本費用估算
11.3.3 年經營成本估算
11.4 財務盈利能力分析
11.4.1 利潤總額及分配
11.4.2 現金流量分析
11.4.3 投資效益分析
11.5 財務清償能力分析
11.6 財務生存能力分析
11.7 不確定性分析
11.7.1 盈虧平衡分析
11.7.2 敏感性分析
11.8 財務評價主要數據及指標
第12章:前瞻對污水處理項目社會效益與風險評價分析
12.1 社會效益前瞻
12.2 污水處理項目風險前瞻
12.2.1 項目風險定性分析
12.2.2 項目風險防範措施
第13章:附圖、附表、附件
㈧ 造紙行業發展現狀
我國造紙行業經過多年發展已取得長足進步,於2010年成為世界第一大造紙國,且總產量仍在不斷擴大,行業整體進入了供過於求的時代。2011年,我國共有造紙企業2620家;實現產品銷售收入6714.12億元,同比增長21.54%;銷售利潤699.62億元,同比增長17.95%;利潤總額362.13億元,同比增長6.20%。
我國造紙業雖然取得了快速發展,但也要清醒認識到,我國是造紙產業大國,遠不是造紙產業強國,中國企業與世界前100名企業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3-2017年中國造紙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近幾年我國造紙產業集中度不斷提高,涌現出9家百萬噸級的紙業公司,但行業平均規模卻僅有2.3萬噸。據統計,2011年全國2600餘家造紙企業,年生產能力10萬噸以上的僅100餘家。而2008年全球造紙100家企業排名中,超過100萬噸有87家,其中全球最大的造紙企業漿紙產量達到1800萬噸,中國2011年最大的造紙企業產量也不過760萬噸。
隨著我國造紙工業的快速發展,纖維原料的供給不足,已成為影響行業發展的重要瓶頸。在今後一段時期,造紙原料短缺可能將成為一個最嚴重的大問題。加上國內企業還未建立起有效的銷售配送系統,缺乏持續穩定市場的能力,難以保證獲利和規避風險。
此外,目前制約行業發展還受到地域性集中度過高造成資源短缺;產品結構不合理,難以滿足市場需要;造紙機械落後困擾產品水平提高;造成嚴重污染有礙可持續發展等因素的制約。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