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污水知識 > 醫院廢水採用曝氣池處理工藝

醫院廢水採用曝氣池處理工藝

發布時間:2021-11-15 01:52:43

1. 醫院醫療廢水處理工藝介紹

醫院廢水處理,建議採用導流曝氣生物濾池,導流曝氣生物濾池是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污水處理新工藝,根據後續處理工藝的不同,它又分為:水解-導流曝氣生物濾池、厭氧-導流曝氣生物濾池、氣浮-導流曝氣生物濾池、快沉-導流曝氣生物濾池、超超聲波-導流曝氣生物濾池、微波-導流曝氣生物濾池、臭氧-導流曝氣生物濾池等。
導流曝氣生物濾池在舊污水處理工程升級改造、脫氮除磷、中水回用方面與其它工藝結合,發展出AB法-導流曝氣生物濾池;A/O法-導流曝氣生物濾池;A2/O法-導流曝氣生物濾池;氧化溝-導流曝氣生物濾池;SBR-導流曝氣生物濾池;生物接觸氧化-導流曝氣生物濾池等多種深度處理工藝。
導流曝氣生物濾池充分借鑒了曝氣生物濾池法、接觸氧化法、生物膜法、間隙曝氣法、人工快濾法、沉降分離法、硝化返硝化法、給水快濾法等八者設計手法,並結合二級或三級污水處理工藝而研製出來的污水處理新工藝、新技術。2005年獲得國家專利。
導流曝氣生物濾池在我國的北京、山東、河北、貴州、山西、四川、內蒙古、黑龍江、江蘇、吉林、河南、湖北、天津、新疆等地已有工程實例,案例涉及生活、醫院、化工、屠宰、食品、亞麻、酒精、制葯、榨菜等領域的污水處理。大量的應用證明:出水水質CODcr一般在20mg/L以下,最低5.95mg/L;BOD5一般在10mg/L以下,最低3.50mg/L;SS一般在20mg/L以下,最低6.55mg/L。
導流曝氣生物濾池使污水在同一個處理池內,完成兩次曝氣,兩次沉澱、兩次過濾,解決其它污水處理需要四個池子才能完成的工藝流程,特別是在連續進水條件下,實現間隙曝氣,活性污泥迴流,整個運行沒有閑置,其優點較處理其它方法較為突出,處理效果尤為顯著。2009年被列為「創新項目」;同年12月又被列為「國家鼓勵發展的環境保護技術」;2010年被列為「國家重點新產品」;12年又被列為十二五期間,國家加大投入在城鎮、村鎮、農村、工業、養殖、以及城市污水處理廠的升級改造、脫氮除磷、中水回用等領域中推薦使用、鼓勵發展的環境保護技術。具有以下特點:
(1)、技術前瞻性
導流曝氣生物濾池是一種典型的高負荷、淹沒式、固定化生物床的三相導流,脫氮除磷反應器,在不加大投資的前提下,使處理後的污水優於排放標准,達到中水回用水質,因此技術前瞻性。
(2)、工藝創新性
導流曝氣生物濾池使污水在同一個處理池內,解決其它污水處理需要四個池子才能完成的工藝過程。整個運行沒有閑置。 因此工藝創新性。
(3)、工程投資經濟性
導流曝氣生物濾池的BOD5容積負荷是常規二級生物處理的5~10倍,並將兩個曝氣池、兩個沉澱池、兩個過濾池合為一體,因此,工程投資經濟性。
(4)、處理效果穩定性
導流曝氣生物濾池具有硝化、反硝化功能,沒有污泥膨脹之慮,不受水力負荷的沖擊,因此處理效果穩定性。
(5)、處理流程簡化性
導流曝氣生物過濾能將污水理後,在不用深度處理設施和設備的條件下,達到中水回用水質,因此處理流程性簡化。
(6)、運轉費用經濟性
導流曝氣生物濾池利用濾料切割、阻擋、細碎氣泡,強化氣、液傳質效應,增加微生物與空氣的接觸面積和時間,大大提高充氧率,減小耗電功率,因此運轉費用經濟性。
(7)、操作管理簡單性
導流曝氣生物濾池採用PLC實現程式控制運行,即通過通過液位感測與設備連鎖,做到有污水自動開機,無污水自動停機;通過溶氧測定儀變頻器連鎖,實現曝氣量調節;通過無錢傳輸,實現遠程監控,達到水質監控、故障判等目的,因此操作管理簡單性。
(8)、脫氮除磷典型性
通過內錐的下部、和外錐的上部的自養型細菌(如硝化菌)等,使氨氮被兩次硝化,能將氨氮脫到3mg/L以下,最低的小於0.068mg/L,因此脫氮典型性。
導流曝氣生物濾池的除磷,是在內錐、和外錐這兩個好氧段產生的聚磷菌,能大量攝取溶解性磷,並且通過導流曝氣生物濾池的錐底沉降後,很順暢的排泥,因此出水中的磷一般小於0.5mg/L,最低的達到0.08mg/L,因此除磷典型性。
導流曝氣生物濾池有效解決了BAF(曝氣生物濾池)、脫氮效果好,除磷效果差的技術難題。同時還解決了A2/O在二沉池中N2附著污泥上浮,沉澱效果不理想。增大二沉池還原電位增高、造成磷釋放,除磷效果不盡人意等技術難題。
(9)、氣溫及運行方式適應性
導流曝氣生物濾池能在1℃—50℃之間正常運行,不受地理氣候條件影響,適用於南方,也適合於北方,加上大量的微生物不會流失,即使長時間不運轉也能保持其菌種的活性,進水後很快正常運行,因此氣溫及運行方式適應性。
(10)、檢修換件方便性
導流曝氣生物濾池的主要轉動設備置於地上,加上採用的是國產設備,並且設有故障判報警統,因此檢修換件方便性。
(11)、工程建設靈活性
導流曝氣生物過濾池為模塊化結構,可集中設計,也可分開設計,有利於工程的升擴建,能較好地適應各個地區地貌,對於舊污水處理工程的升級改造也時分有利。 導流曝氣生物濾池是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污水處理新工藝,根據後續處理工藝的不同,它又分為:水解-導流曝氣生物濾池、厭氧-導流曝氣生物濾池、氣浮-導流曝氣生物濾池、快沉-導流曝氣生物濾池、超超聲波-導流曝氣生物濾池、微波-導流曝氣生物濾池、臭氧-導流曝氣生物濾池等。
導流曝氣生物濾池在舊污水處理工程升級改造、脫氮除磷、中水回用方面與其它工藝結合,發展出AB法-導流曝氣生物濾池;A/O法-導流曝氣生物濾池;A2/O法-導流曝氣生物濾池;氧化溝-導流曝氣生物濾池;SBR-導流曝氣生物濾池;生物接觸氧化-導流曝氣生物濾池等多種深度處理工藝。
導流曝氣生物濾池充分借鑒了曝氣生物濾池法、接觸氧化法、生物膜法、間隙曝氣法、人工快濾法、沉降分離法、硝化返硝化法、給水快濾法等八者設計手法,並結合二級或三級污水處理工藝而研製出來的污水處理新工藝、新技術。2005年獲得國家專利。
導流曝氣生物濾池在我國的北京、山東、河北、貴州、山西、四川、內蒙古、黑龍江、江蘇、吉林、河南、湖北、天津、新疆等地已有工程實例,案例涉及生活、醫院、化工、屠宰、食品、亞麻、酒精、制葯、榨菜等領域的污水處理。大量的應用證明:出水水質CODcr一般在20mg/L以下,最低5.95mg/L;BOD5一般在10mg/L以下,最低3.50mg/L;SS一般在20mg/L以下,最低6.55mg/L。
導流曝氣生物濾池使污水在同一個處理池內,完成兩次曝氣,兩次沉澱、兩次過濾,解決其它污水處理需要四個池子才能完成的工藝流程,特別是在連續進水條件下,實現間隙曝氣,活性污泥迴流,整個運行沒有閑置,其優點較處理其它方法較為突出,處理效果尤為顯著。2009年被列為「創新項目」;同年12月又被列為「國家鼓勵發展的環境保護技術」;2010年被列為「國家重點新產品」;12年又被列為十二五期間,國家加大投入在城鎮、村鎮、農村、工業、養殖、以及城市污水處理廠的升級改造、脫氮除磷、中水回用等領域中推薦使用、鼓勵發展的環境保護技術。具有以下特點:
(1)、技術前瞻性
導流曝氣生物濾池是一種典型的高負荷、淹沒式、固定化生物床的三相導流,脫氮除磷反應器,在不加大投資的前提下,使處理後的污水優於排放標准,達到中水回用水質,因此技術前瞻性。
(2)、工藝創新性
導流曝氣生物濾池使污水在同一個處理池內,解決其它污水處理需要四個池子才能完成的工藝過程。整個運行沒有閑置。 因此工藝創新性。
(3)、工程投資經濟性
導流曝氣生物濾池的BOD5容積負荷是常規二級生物處理的5~10倍,並將兩個曝氣池、兩個沉澱池、兩個過濾池合為一體,因此,工程投資經濟性。
(4)、處理效果穩定性
導流曝氣生物濾池具有硝化、反硝化功能,沒有污泥膨脹之慮,不受水力負荷的沖擊,因此處理效果穩定性。
(5)、處理流程簡化性
導流曝氣生物過濾能將污水理後,在不用深度處理設施和設備的條件下,達到中水回用水質,因此處理流程性簡化。
(6)、運轉費用經濟性
導流曝氣生物濾池利用濾料切割、阻擋、細碎氣泡,強化氣、液傳質效應,增加微生物與空氣的接觸面積和時間,大大提高充氧率,減小耗電功率,因此運轉費用經濟性。
(7)、操作管理簡單性
導流曝氣生物濾池採用PLC實現程式控制運行,即通過通過液位感測與設備連鎖,做到有污水自動開機,無污水自動停機;通過溶氧測定儀變頻器連鎖,實現曝氣量調節;通過無錢傳輸,實現遠程監控,達到水質監控、故障判等目的,因此操作管理簡單性。
(8)、脫氮除磷典型性
通過內錐的下部、和外錐的上部的自養型細菌(如硝化菌)等,使氨氮被兩次硝化,能將氨氮脫到3mg/L以下,最低的小於0.068mg/L,因此脫氮典型性。
導流曝氣生物濾池的除磷,是在內錐、和外錐這兩個好氧段產生的聚磷菌,能大量攝取溶解性磷,並且通過導流曝氣生物濾池的錐底沉降後,很順暢的排泥,因此出水中的磷一般小於0.5mg/L,最低的達到0.08mg/L,因此除磷典型性。
導流曝氣生物濾池有效解決了BAF(曝氣生物濾池)、脫氮效果好,除磷效果差的技術難題。同時還解決了A2/O在二沉池中N2附著污泥上浮,沉澱效果不理想。增大二沉池還原電位增高、造成磷釋放,除磷效果不盡人意等技術難題。
(9)、氣溫及運行方式適應性
導流曝氣生物濾池能在1℃—50℃之間正常運行,不受地理氣候條件影響,適用於南方,也適合於北方,加上大量的微生物不會流失,即使長時間不運轉也能保持其菌種的活性,進水後很快正常運行,因此氣溫及運行方式適應性。
(10)、檢修換件方便性
導流曝氣生物濾池的主要轉動設備置於地上,加上採用的是國產設備,並且設有故障判報警統,因此檢修換件方便性。
(11)、工程建設靈活性
導流曝氣生物過濾池為模塊化結構,可集中設計,也可分開設計,有利於工程的升擴建,能較好地適應各個地區地貌,對於舊污水處理工程的升級改造也時分有利。

2. 常用的活性污泥法曝氣池的基本形式有哪些

曝氣方法有氣泡曝氣法(又稱鼓風曝氣法)和表面曝氣法(也稱機械曝氣法)兩種。20世紀70年代末問世的深井曝氣也是一種氣泡曝氣,以增加氣泡與混合液的接觸時間來提高曝氣效率。

在表面曝氣法中借設在液面的曝氣器使池液迴流,並使液面劇烈波動與空氣密切接觸交換氣體。曝氣器一般是各種立式葉輪,也有採用卧式旋刷或旋槳的。環形曝氣槽都採用卧式曝氣器。為加快氧的溶解,70年代開始出現了「純氧」曝氣,以含氧濃度極高的空氣替代一般空氣,大多採用表面曝氣法。



(2)醫院廢水採用曝氣池處理工藝擴展閱讀

曝氣池一般和沉澱池組成聯合工藝流程。設置在曝氣池前面的稱初次沉澱池,設置在曝氣池後面的稱為二次沉澱池,分別用於廢水的預處理和後處理。曝氣池也有和二次沉澱池合建的。這種設施由曝氣區、導流區、沉澱區、迴流區四部分組成。

導流區的作用是使污泥凝聚和使氣水分離,為沉澱創造條件。在曝氣區內廢水與迴流污泥充分混合,然後經導流區流入沉澱區,澄清後的水經溢流堰排出。沉澱污泥沿曝氣區底部迴流入曝氣池。這種設施結構緊湊,流程短,可以節省污泥迴流設備。

3. 醫療廢水處理時曝氣池很多氣泡泡沫,怎麼解決

廢水處理時曝氣池很多氣泡泡沫溢出,引起外部設備外部池壁的嚴重污染,使操作條件惡化,嚴重影響了周圍的環境。今天就帶大家來看看面對這些該如何處理呢?

泡沫的類型

一、啟動泡沫

1.曝氣池啟動初期,曝氣池中的污泥對污水的水質並不適應,對生長環境的不適應,容易形成泡沫。隨著污泥對水質的適應,泡沫會減少。

2.曝氣池啟動初期,污泥相對較少,污泥負荷較高,容易產生泡沫。污泥量增加後,泡沫會逐漸消失。

3.活性污泥工藝運行啟動初期,由於污水中含有一些表面活性物質,易引起表面泡沫。但隨著活性污泥的成熟,這些表面活性物質經生物降解,泡沫現象會逐漸消失。

二、反硝化泡沫

活性污泥處理系統以低負荷運轉時,在沉澱池或曝氣不足的地方會發生反硝化作用而產生氮氣,氮氣的釋放在一定程度上會降低污泥密度並帶動部分污泥上浮,從而出現泡沫現象,產生的懸浮泡沫通常不很穩定。

三、表面活性劑泡沫

污水中的表面活性劑和澱粉、蛋白質、油脂等表面活性物質在分子結構上都表現為含有極性-非極性基團即所謂雙親分子。在曝氣的條件下,非極性基團一端伸入氣泡內,而極性基團選擇性地被親水物質所吸附,使親水性物質的表面轉化成疏水性物質而黏附在氣泡水膜上,隨氣泡一起上浮至水面。

四、生物泡沫

1.與泡沫有關的微生物大都含有脂類物質,這類微生物比水輕,易漂浮到水面。

2.與泡沫有關的微生物大都呈絲狀或枝狀,易形成網,能捕掃微粒和氣泡等,並浮到水面。被絲網包圍的氣泡,增加了其表面的張力,使氣泡不易破碎,泡沫就更穩定。

3.曝氣氣泡產生的氣浮作用常常是泡沫形成的主要動力。顆粒利用氣泡氣浮,必須是形小、質輕和具有疏水性的物質。所以,當水中存在油、脂類物質和含脂微生物時,則易產生表面泡沫現象。

泡沫的危害

1.影響儀表的正常顯示,特別是採用DCS自動控制的污水處理廠,會造成系統的誤操作。對超聲波液位計來說,會造成虛假液位,嚴重時引起泵的空轉;污水處理站總排口採用明渠流量計的,可能會造成總排口污水流量的誤差。

2.影響環境。大量的生物泡沫產生後,蔓延到走道板上,影響正常的維護。生物泡沫冬可能會結冰,清理較困難;夏天會遇風飄盪,形成不良氣味,嚴重污染環境。

3.採用表面曝氣的設備的工藝,生物泡沫具有粘滯性,會阻止正常的曝氣充氧,使混合液的溶解氧降低。

4.有的生物泡沫還可能進入二沉池,造成外排水的SS、CODcr等污染物增加。

泡沫的控制方法

1 噴灑水

高速噴灑的水流或水珠能打碎浮在水面的氣泡,被打散的部分污泥顆粒重新恢復沉降性能,可以減少泡沫。通過噴灑水,可以減少泡沫,如果對好氧池做噴淋,則可以達到長期消泡的效果。盡管噴灑水不能從根本上消泡,卻是一種最簡單、最常用的物理方法。

2 投加化學葯劑

投加化學葯劑可以在短時間內解決泡沫問題,而且操作簡單。但投加化學葯劑在解決泡沫問題的同時也會對污泥產生很大的影響,而且使用化學葯劑後,對出水水質會產生較大影響和剩餘物質的處理也都是問題。

常見的投加葯劑:

(1)投加氯和氧化劑;

(2)投加混凝劑;

(3)投加消泡劑和植物油。

3 縮短污泥停留時間

降低曝氣池的污泥停留時間,也就是降低細胞平均停留時間,能有效控制活性污泥過程中的生物泡沫。降低污泥停留時間,實質上是種生物篩選策略,即利用發泡微生物平均世代時間較長的特點,抑制發泡微生物在曝氣池中的過度增殖或將其排除出去,達到控制生物泡沫的目的。

4 向曝氣反應器內投載入體

在一些活性污泥系統中投加移動或固定填料,使一些易產生污泥膨脹和泡沫的微生物固著生長,這既能增加曝氣池內的生物量、提高處理效果,又能減少或控制泡沫的產生。

4. 醫院污水處理技術指南的第4章

水處理系統
醫院污水處理主要包括污水的預處理、物化或生化處理和消毒三部分。為防止病原微生物的二次污染,對污水處理過程中產生的污泥和廢氣也要進行處理。
4.1 預處理
醫院污水進行預處理的主要目的是去除污水中的固體污物,調節水質水量和合理消納糞便,利於後續處理。
4.1.1 化糞池
用於醫院污水處理的化糞池主要有普通化糞池和沼氣凈化池。
普通化糞池和沼氣凈化池的原理是通過沉澱的作用先將有機固體污染物截留,然後通過厭氧微生物的作用將有機物降解。沼氣凈化池處理效率優於普通化糞池。
化糞池的沉澱部分和腐化部分的計算容積,應按《建築給水排水設計規范》(GBJ15-88)第3.8.2~3.8.5條確定。污水在化糞池中停留時間不宜小於36h。對於無污泥處置的污水處理系統,化糞池容積還應包括貯存污泥的容積。
4.1.2 預消毒池
預消毒的目的是降低污水中病原微生物的含量以減少操作人員受到病原微生物感染的機會。
1、傳染病醫院病人的排泄物進行預消毒後排入化糞池。
2、傳染病醫院污水在進入污水處理系統前必須預消毒,預消毒池的接觸時間不宜小於0.5小時。常用的消毒劑有次氯酸鈉、過氧乙酸和二氧化氯等,糞便消毒也可採用石灰。
3、對於普通綜合醫院,可不設預消毒池。
4、生化處理如採用加氯進行預消毒則需進行脫氯,或採用臭氧進行預消毒。
4.1.3 格柵
在污水處理系統或水泵前宜設置格柵,格柵井與調節池可採用合建的方式。
1、傳染病醫院的格柵應選用自動機械格柵;在普通醫院宜選用自動機械格柵(小規模可根據實際情況採用手動格柵)。
2、格柵井應密閉,設置通風罩,收集廢氣以進行集中處理;
3、柵渣與污水處理產生污泥等一同集中消毒,外運焚燒。消毒可採用巴氏蒸汽消毒或投加石灰等方式。
4、設計應遵循《室外排水設計規范》GBJ 14-87(1997)等有關規定。
4.1.4 調節池
1、醫院污水處理應設調節池。連續運行時,其有效容積按日處理水量的30~40%計算。間歇運行時,其有效容積按工藝運行周期計算。
2、調節池宜分二組,每組按50%的水量計算。
3、調節池應採用封閉結構,設排風口,防沉澱措施宜採用水下攪拌方式。
4、調節池產生污泥定期清淘,與污水處理產生污泥一同處理。
4.2 加強處理效果的一級處理
加強一級處理效果宜通過兩種途徑實現:對現有一級處理工藝進行改造以加強去除效果和採用一級強化處理技術。
4.2.1 一級強化處理
醫院污水的一級強化處理一般採用混凝沉澱、過濾、氣浮等工藝。過濾的固液分離方式需要反沖,操作管理較為復雜,而氣浮工藝中氣體釋放易導致二次污染。所以醫院污水中一般採用混凝沉澱工藝。
醫院污水的一級強化處理宜採用混凝沉澱工藝。混凝、沉澱池應分二組,每組按50%的水量計算。
1、污水處理量小於20m3/h時,沉澱池宜設備化,可採用鋼結構或其他結構形式的一體化設備,池形宜為豎流式或斜板沉澱池。當污水處理量大於20 m3/h時,沉澱池宜為鋼筋混凝土結構,池形宜為豎流式或平流式沉澱池。
2、當沉澱池體採用鋼結構時,必須採取切實有效的防腐措施。
3、當採用斜板沉澱池,必須設置斜板沖洗設施。其他形式的沉澱池需採取便於清理、維修的措施。
4、設計應遵循《室外排水設計規范》GBJ 14-87(1997年版)等有關規定。
4.2.2 對現有一級處理工藝進行加強處理效果的改造
改造應根據實際情況,充分利用現有處理設施,對現有醫院中應用較多的化糞池、接觸池在結構或運行方式上進行改造,必要時增設部分設施。
有改建場地時,可將調節池用作沉澱池,在化糞池旁增設調節池。
場地不足時可在地面上增設混凝沉澱池。
4.3 生物處理
醫院污水採用生物處理,一方面是降低水中的污染物濃度,達到排放標准;另一方面可保障消毒效果。生物處理工藝主要有活性污泥法、生物接觸氧化法、膜生物反應器、曝氣生物濾池和簡易生化處理等。
4.3.1 活性污泥法
活性污泥法是以懸浮生長的微生物在好氧條件下對污水中的有機物、氨氮等污染物進行降解的廢水生物處理工藝。
1. 工藝特點
活性污泥工藝的優點是對不同性質的污水適應性強,建設費用較低。
活性污泥工藝的缺點是運行穩定性差,容易發生污泥膨脹和污泥流失,分離效果不夠理想。
2. 設計參數
曝氣池和二沉池設計遵循《室外排水設計規范》GBJ 14-87(1997)有關規定;
曝氣池污泥負荷根據出水有機物和氨氮要求,需要時應滿足硝化要求。
表4-1 活性污泥工藝曝氣池主要工藝參數
3.適用范圍
傳統活性污泥法適用於800床以上水量較大的醫院污水處理工程。對於800床以下、水量較小的醫院常採用活性污泥法的變形工藝——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
SBR工藝是活性污泥法的一種變型。SBR按周期循環運行,每個周期循環過程包括進水、反應(曝氣)、沉澱、排放和待機五個工序。SBR單個周期的進水、反應、沉澱、排放和待機都是可以進行控制的。每個過程與特定的反應條件相聯系(混合/靜止,好氧/厭氧),這些反應條件促進污水物理和化學特性有選擇的改變。
SBR工藝具有流程簡單、管理方便、基建投資省、運行費用較低、處理效果好及設備國產化程度高等優點。
4.3.2生物接觸氧化工藝
生物接觸氧化工藝採用固定式生物填料作為微生物的載體,生長有微生物的載體淹沒在水中,曝氣系統為反應器中的微生物供氧。由於生物接觸氧化法的微生物固定生長於生物填料上,克服了懸浮活性污泥易於流失的缺點,在反應器中能保持很高的生物量。
1. 工藝特點
(1)生物接觸氧化法對沖擊負荷和水質變化的耐受性強,運行穩定。
(2)生物接觸氧化法容積負荷高,佔地面積小,建設費用較低。
(3)生物接觸氧化法污泥產量較低,無需污泥迴流,運行管理簡單。
(4)生物接觸氧化法有時脫落一些細碎生物膜,沉澱性能較差的造成出水中的懸浮固體濃度稍高,一般可達到30mg/L左右。
2. 設計參數
(1)生物接觸氧化池的填料應採用輕質、高強、防腐蝕、易於掛膜、比表面積大和空隙率高的組合體。
(2)生物接觸氧化法已在實際中長期應用,有關工藝參數見《室外排水設計規范》GBJ 14-87(1997年版)等相關的設計手冊。
3.適用范圍
生物接觸氧化法適用於500床以下的中小規模醫院污水處理工程。尤其適用於場地面積小、水量小、水質波動較大和污染物濃度較低、活性污泥不易培養等情況,管理方便。
4.3.3 膜-生物反應器
膜-生物反應器(Membrane BioReactor,MBR)是將膜分離技術與生物反應器結合在一起的新型污水處理工藝。根據膜分離組件的設置位置,可分為分置式MBR和一體式MBR兩大類。
1. 工藝特點
MBR工藝用膜組件代替了傳統活性污泥工藝中的二沉池,可進行高效的固液分離,克服了傳統工藝中出水水質不夠穩定、污泥容易膨脹等不足,具有下列優點:
(1) 抗沖擊負荷能力強,出水水質優質穩定,可以完全去除SS,對細菌和病毒也有很好的截留效果。
(2) 實現反應器水力停留時間(HRT)和污泥齡(SRT)的完全分離,使運行控制更加靈活穩定;生物反應器內微生物量濃度高,可高達10g/L以上,處理裝置容積負荷高,佔地面積小,減小了硝化所需體積。
(3) 有利於增殖緩慢的微生物的截留和生長,系統硝化效率提高。可延長一些難降解有機物在系統中的水力停留時間,有利於難降解有機物降解效率的提高。
(4) MBR剩餘污泥產量低,甚至無剩餘污泥排放,降低了污泥處理費用。
3.適用范圍
該工藝適用於300床以下的小規模的醫院污水處理工程,尤其適用於場地面積小、水質要求高和紫外消毒等的情況。
4.3.4 曝氣生物濾池
曝氣生物濾池(BAF)是生物膜處理工藝的一種。採用一種新型粗糙多孔的粒狀濾料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積,濾料表面生長有生物膜,池底提供曝氣,污水流過濾床時,污染物首先被過濾和吸附,進而被濾料表面的微生物氧化分解。當前BAF已從單一的工藝逐漸發展成系列綜合工藝,有去除懸浮物、COD、BOD 、硝化、脫氮等作用。
1. 工藝特點
(1) 出水水質好。BAF可去除污水中的懸浮物、COD、細菌和大部分氨氮,出水SS小於10mg/L。
(2) 微生物生長在粗糙多孔的濾料表面,不易流失,對有毒有害物質有一定適應性,運行可靠性高,抗沖擊負荷能力強。無污泥膨脹問題。
(3) BAF容積負荷高於常規處理工藝,並可省去二沉池和污泥迴流泵房,佔地面積通常為常規工藝的1/3~1/5。
(12) 需進行反沖洗,反沖水量較大,且運行方式復雜,但易於實現自控。
2. 設計參數
3.適用范圍
該工藝適用於300床以下的小規模醫院污水處理工程,尤其適用於場地面積小和水質要求高等的情況。
4.3.5 簡易生化處理工藝
1.工藝特點:
沼氣凈化池利用厭氧消化原理進行固體有機物降解。沼氣凈化池的處理效率優於腐化池和沼氣池,造價低,動力消耗低,管理簡單。
2.適用條件
對於經濟不發達地區的小型綜合醫院,條件不具備時可採用簡易生化處理作為過渡處理措施,之後逐步實現二級處理或加強處理效果的一級處理。
上述五種工藝的特點、適用范圍與投資水平等匯總於表4-5中。
表4-5 不同生物處理工藝的綜合比較

5. 污水處理曝氣池的作用 污水處理為什麼要曝氣

曝氣池的作用:

曝氣池一般和沉澱池組成聯合工藝流程。設置在曝氣池前面的稱初次沉澱池,設置在曝氣池後面的稱為二次沉澱池,分別用於廢水的預處理和後處理。曝氣池也有和二次沉澱池合建的。這種設施由曝氣區、導流區、沉澱區、迴流區四部分組成。

導流區的作用是使污泥凝聚和使氣水分離,為沉澱創造條件。在曝氣區內廢水與迴流污泥充分混合,然後經導流區流入沉澱區,澄清後的水經溢流堰排出。沉澱污泥沿曝氣區底部迴流入曝氣池。這種設施結構緊湊,流程短,可以節省污泥迴流設備。

使用原因:

曝氣是使空氣與水強烈接觸的一種手段,其目的在於將空氣中的氧溶解於水中,或者將水中不需要的氣體和揮發性物質放逐到空氣中。換言之,它是促進氣體與液體之間物質交換的一種手段。

它還有其他一些重要作用,如混合和攪拌。空氣中的氧通過曝氣傳遞到水中,氧由氣相向液相進行傳質轉移,這種傳質擴散的理論,應用較多的是劉易斯和惠特曼提出的雙膜理論。

(5)醫院廢水採用曝氣池處理工藝擴展閱讀

鼓風曝氣:

又稱壓縮空氣曝氣,主要由曝氣風機及專用曝氣器組成。採用這種方法的曝氣池,多為長方形混凝土池,池內用隔牆分為幾個單獨進水的隔間,每一隔間又分成幾條廊道。污水入池後順次在廊道內流動,至另一端排出。

空氣是用空氣壓縮機通過管道輸送到設在池底的空氣擴散裝置,成為氣泡彌散逸出,在氣液界面把氧氣溶入水中。擴散裝置有多孔管、固定螺旋曝氣器、水射器和微孔擴散板等四種不同型式。

鼓風曝氣是影響污水處理廠出水水質和降低能耗的重要部分。由於污水處理過程的非線性、滯後性和時變性等特點,很難確定溶解氧(DO)的需求量,常規的恆定曝氣控制存在著溶解氧濃度波動大、曝氣耗費大、曝氣不精確等問題。

6. 醫療廢水處理達標後能否用於農田灌給或綠化用水

我國醫院污水處理中水回用的成功案例首個成功案例是河北承德醫學院附屬醫院,該院採用的是導流曝氣生物濾池進行污水處理,該工程已經成功運行9年,近來河北省節能減排辦公室已經向全省推薦該方法。其次是吉林四平中心醫院,該院到河北承德醫院學院附屬醫院考察後,也提出污水處理後進行中水回用,但由於醫院規模大,場地小,污水處理工程又要建在三層的地下車庫以下,為了達到中水回用的目的,他們採用了微生物發生器+導流曝氣生物濾池的強化處理方式,使醫院污水處理後達到中水回用。因此採用現代工藝技術使醫院污水處理後不但可以用來、於農田灌給或綠化用水,還可以用來沖廁、沖地、洗車等多種用途。
本想進一步幫你提供廠家的聯系方式,但 由於網路知道不許,你只有在網路一下中通過查找《導流曝氣生物濾池》或《微生物發生器》,也能找到開發生產廠家聯系方式。為方便你了解這兩個技術和產品,現分別簡介如下:

一、導流曝氣生物濾池
導流曝氣生物濾池充分借鑒了曝氣生物濾池法、接觸氧化法、生物膜法、間隙曝氣法、人工快濾法、沉降分離法、硝化返硝化法、給水快濾法等八者設計手法,並結合二級或三級污水處理工藝而研製出來的污水處理新工藝、新技術。 導流曝氣生物濾池在我國的北京、山東、河北、貴州、山西、四川、內蒙古、黑龍江、江蘇、吉林、河南、湖北、天津、新疆等地已有工程實例,案例涉及生活、醫院、化工、屠宰、食品、亞麻、酒精、制葯、榨菜等領域的污水處理。大量的應用證明:出水水質CODcr一般在20mg/L以下,最低5.95mg/L;BOD5一般在10mg/L以下,最低3.50mg/L;SS一般在20mg/L以下,最低6.55mg/L。
導流曝氣生物濾池使污水在同一個處理池內,完成兩次曝氣,兩次沉澱、兩次過濾,解決其它污水處理需要四個池子才能完成的工藝流程,特別是在連續進水條件下,實現間隙曝氣,活性污泥迴流,整個運行沒有閑置,其優點較傳統處理方法較為突出,處理效果尤為顯著。2009年8月,被國家科技部列為「創新項目」;2009年12月,該產品被國家環保部列為「國家鼓勵發展的環境保護技術目錄」;2010年5月,被國家科技部、國家環保部、國家商務部、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審查認定為「國家重點新產品」;2012年7月,又被國家環保部列為十二五期間「國家鼓勵發展的環境保護技術」。
二、微生物發生器

微生物發生器主要根據生物凈化和流體力學原理,利用微生物在生命活動過程將廢水中的可溶性有機物及部分不溶性有機物有效地去除,技術先進、性能穩定、使用安全,特別適合各種廢(污)水處理和微 污染治理具有以下優點:

1、該設備採用三級發生、交替運行、逐級衍生、對數增長技術,致使發生器產生微生物的密度高達達到1.8×1020CFU/ml,高密度微生物釋放進入生化池後,池中生物量迅速提高到2.0×104mg/L以上,能將污水中的污染物徹底分解成CO2和H2O,從而使污水得到凈化。

2、該設備為比較理想的污水生物處理設備,可根據不同種類、不同性質、不同環境的污水處理需要,生成不同種群、不同菌屬、不同溫度、不同污水處理需要的微生物,特別適合城鎮生活污水、農村生活污水、醫療污水、工業廢水、畜禽養殖廢水、高鹽廢水、高氨氮廢水、有毒有害廢水、重金屬廢水、垃圾滲濾液等廢(污)水處理的需要。
該設備還可直接與接觸氧化法、AB法、A/O法、氧化溝、SBR等舊污水處理工程配套,在既不變動污水處理工藝,也不改動土建工程的條件下,實現污水處理升級擴容、污泥減量、脫氮除磷、中水回用等多種用途。該設備還可用於景觀、河道、湖面、河流、鹹水湖、海灣、土地等領域去除微污染,保護公共環境。
3、該微生物發生器產生的是高密度優勢微生物菌群,能快速食掉污水中的污染物和淤泥,且不產生臭味,不用污泥脫水機、污泥傳輸機、泥餅外運車、廢氣處理設備和大功率的鼓風曝氣設備,與傳統方法比較,能耗是活性污泥法的1/8,設備投資可節約百分之七十,還可在淺層水池上運轉,從而使污水處理池體積縮小、深度減淺,大大降低了一次投資費用和長期管理費用。
4、該設備產生的高密度微生物菌群通過射流進入處理池後,能迅速減少污水中的生物耗氧量(BOD)、化學需氧量(COD)和固體懸浮物(TSS),並有極強的脫氮除磷功能,還能在極短的時間內使5類水轉變成3類以上,7天內消除污水中的臭味,10天內吃掉污水中50%左右的淤泥,每天降解20%的BOD,10-15天內實現達標排放或中水回用。
採用該設備處理污水無污泥膨脹之憂,也不受操作員學歷年齡限制,管理方便,安全可靠。
5、隨著高密度微生物菌群發生量的不斷增加,污水中的生物耗氧量(BOD)也越來越少,大量的微生物因缺少BOD而失去存活能源自滅,變成二氧化碳和水,未自滅微生物還可成為魚類和浮游生物的餌料,進而形成良性的生態處理凈化過程,沒有臭味、不產生污泥、無二次污染,營造綠色環境。
6、採用傳統的生化法處理污水,受到氣候及水溫變化影響,當溫度每降低10度,微生物的酶促反應速度就降低1-2倍,氣候導致微生物的活性不足,造成污水處理效果不好,不但威脅著北方污水處理廠,對於南方冬天的污水處理廠也是嚴俊的考驗,貴州長城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專利產品生物發生器徹底解決了這一難題,該發生器產生的高濃度微生物菌群釋放進入曝氣池後,其生物量訊速達到2.0×104mg/L以上,使曝氣池中生物濃度較活性污泥提高10倍,填補了因水溫低而導致生物量不足,污水處理效果差的技術難題。
7、採用傳統的生化方式處理高濃度、高氨氮、高鹽量、有毒性、重金屬廢水,由於微生物在這些污水中的成活少、數量小、致使污水處理後出水水質差、效果不穩定、難以達標排放。微生物發生器以獨特的方式徹底解決了這一難題,該發生器能將生產出的1.8×1020CFU/ml以上的高濃度微生菌群源源不斷地送入曝氣池,較其他污水處理提高10倍以上的生物量,強大的微生物菌群加速對污水中污染物的降解和消化,同時曝氣供氧又顯著加速了污染物被分解成CO2和H2O,硝酸鹽、硫酸鹽成為微生物生長的養分,至使微生物又得到進一步的衍生,即使受天冷、低溫、沖擊負荷影響,和高濃度、高氨氮、高鹽量、有毒性、重金屬抑制,也無法阻止群雄逐鹿、前仆後繼的微生物大軍,形成對污水處理的強大陣容,進而降解和消化污水中污染物,最終實現廢水達標排放或中水回用。
8、傳統河道治理離不開閘壩、斷水、清淤等處理過程,工程耗資大、工期長、淤泥量大。生物發生器直接安裝在景觀、河道、湖面、河流、鹹水湖、海灣、土地等微污染源上游,從源頭切斷和堵住污染源頭,並通過微生物降解污染、吃掉污泥、去除嗅味、除磷脫氮等作用實現徹底治理,為微污染治理提供了可靠的設備。其技術優勢如下:
(1)、快速降解BOD5、CODcr、TSS,使污水得到凈化;
(2)、提高總氮(TN)和總磷(TP)的脫除效果和去除能力;
(3)、處理效率可提高達50%左右,進水負荷提高40%左右;
(4)、 快速應對曝氣池可能發生的緊急故障情況;
(5)、 提高難分解污染物的生化效率;
(6)、有效解決污水量增加或負荷增大,而無場地改擴建的難題;
(7)、 有效解決絲狀菌異常增殖導致污泥膨脹的問題;
(8)、在處理污水的同時減量污泥,達到不用清淤除泥的效果;
(9)、僅需幾天就能消解污水中的味道,去除污水中的惡臭;
(10)、採用自然界或國內外選育出來的優勢無害菌種,無二次污染的後顧之憂;
(11)、 污染凈化完畢後,微生物因失去存活的能源而自滅,變成CO2和H2O;
採用微生物發生器處理污水,同時還且備以下特點:
a、 未滅的微生物還可成為魚類和浮游生物的餌料;
b、升級改造舊污水處理工程,較其它污水處理方法節省投資70%;
c、較其它生化處理方法,節省電能80%左右;
d、微生物濃度高達1.8×1020CFU/ml以上,高濃度微生物大大提高了處理效率,減少了曝氣池容積,節省工程投資40%;
e、解決了因氣候變化、水溫降低而導致微生物數量減少,進而影響污水處理效果的技術難題;
f、微生物大軍前仆後繼、協同作戰,有效解決了高鹽、高濃度、有毒、有害、化工、重金屬、垃圾滲透液等抑制微生物生長、微生物難以存活的技術難題;
g、在不改動土建的條件下實現舊污水處理工程的升級改造或工程擴容;
h、在不改動污水處理工藝的前提下,有效脫除污水中的磷和氮,並提高處理後的污水出水水質,實現達標排放或中水回用效果;
i、直接用於江河、湖泊等微污染源上游,直接堵住污染源頭,在有效解決微污染的同時,實現無泥排放,徹底地革新了傳統河道治理離不開閘壩、斷水、清淤方式,為微污染治理提供了的理想設備;
j、安裝方便、應用靈活、操作簡單,只用一人兼管,就能完成任務;
k、布局靈活、佔地面積小、自動化程度高、操作管理簡單、運行費用低。

7. 醫院污水處理設計方案(詳細講解步驟,要求和規格)

1、設計依據

·GB18466-2005《醫療機構水污染物排放標准》

· GBJ15-188 -建築給水排水設計規范;

· 給水排水標准規范實施手冊;

·室外排放設計規范(GBJ14-87);

·環境雜訊標准(GB5096-93);

·低壓配電設計規范GB50054-95;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農田灌溉用水水質》(GB 20922-2007);

·我公司所完成同類工程所取得的實際經驗和實際工程參數;

·《污水綜合排放標准》(GB8978-1996)。

設計原則

1)嚴格執行國家現行的環保技術標准、規范,遵守國家和地方環保的有關法律、法規;

2)選用先進、合理、可靠的處理工藝,在確保處理排放達標的前提下,做到操作簡單、管理方便、佔地小、投資省、運行費用低;

3)本工程系環境工程,尤其要注意環境保護,避免和減少二次污染。要求改善勞動衛生條件,貫徹安全生產和清潔文明生產的方針;

4)為了提高污水處理站管理水平,設計採用的自動化程度較高,操作人員的勞動強度低;

5)合理選用優質配件,降低能耗,提高工作效益和使用壽命,降低成本;

6)在工藝設計時,有較大的靈活性,可調性,以適應水量、水質的周期變化。採用一套污水處理設施,以提高系統的靈活性和可變性;

7)採用污泥前置迴流硝解工藝,以降低污泥產生量;

8)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有效地利用空間。

3、設計范圍

醫療污水處理設備系統從調節池出水口至排放出水口內的工藝、結構、設備、電氣與自控等。不包括土建工程的施工、處理站外輸送管道、裝飾工程、暖通和消防等。我廠提供土建基礎設計方案圖紙資料。

污水處理站的設計主要分為污水處理和污泥處理及處置兩大部分。

a)污水處理

調查研究污水的水質水量變化情況,選擇技術成熟、經濟合理、運行靈活、管理方便、處理效果穩定的方案。

b)污泥處理與處置

通常小型的污水處理站污泥處理有兩種方法:一是污泥濃縮機械脫水處理;二是污泥干化處理。考慮污泥濃縮機械脫水處理業主投資大,而污泥濃縮干化處理對周圍衛生有影響。由於本工藝中設有污泥消化系統,產生污泥量極少,為此,本工程產生的污泥進入污泥濃縮池只作簡單的濃縮處理後,採用糞車抽吸外運。

第三章 污水來源、性質、水量、水質排放標准及設計規模

1、污水來源

本污水處理系統的污水主要來源醫療廢水及生活廢水。該廢水經污水處理系統處理後,排放到城市管網。

2、污水性質

典型的醫院綜合醫療和生活污水。

3、污水水量

根據院方提供的資料,最大污水排放量大於等於30T/D,處理能力按1.5 m3 / h設計。

8. 醫院廢水處理工藝

醫院廢水抄處理工藝流程 :

對於襲綜合醫用(不帶傳染病房)污水處理可採用「預處理→一級強化處理→消毒」的工藝。通過混凝沉澱(過濾)去除攜帶病毒、病菌的顆粒物,提高消毒效果並降低消毒劑的用量,從而避免消毒劑用量過大對環境產生的不良影響。

9. 大家幫我回我一下吧1.曝氣池法處理廢水的原理及流程.2土地處理系統處理有機廢水的原理

1、活性污泥曝氣池法
利用懸浮生長的微生物絮體處理有機廢水的一類好氧生物處理方法。
活性污泥,是指由好氣性微生物(包括細菌、真菌、原生動物和後生動物)及其代謝和吸附的有機物、無機物所共同組成的微生物絮體。活性污泥法中,進行污染物降解過程的主體是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可溶性有機物能被細菌、真菌等作為營養物質直接利用分解,而不能作為微型動物的直接營養源。細菌等腐生性微生物起著主要作用。此外,還存在原生動物、微型後生動物等完全動物營養性的微生物。形成活性污泥絮狀體的細菌。
活性污泥法的主要類型:
按廢水和迴流污泥的進入方式及其在曝氣池中的混合方式:
推流式:若干狹長流槽,廢水從一端進入,另一端流出,隨水流的過程,底物降解,微生物增長。
完全混合式:廢水進入曝氣池後,在攪拌下立即與池內活性污泥混合液混合,使進水得到良好稀釋,污泥與廢水充分混合,最大限度承受廢水水質變化沖擊。
推流式活性污泥法
廢水和迴流污泥從曝氣池一端同時進入反應系統,水流呈推流式。
包括四個單元:初沉池、曝氣池、二沉池和污泥迴流裝置。
曝氣池內,污染物濃度(F)與微生物的生物量(M)的比值F/M沿流程不斷降低。
短時曝氣法
在曝氣方法上加以改進:加大進口的通氣量,然後隨有機物濃度的逐漸降低而相應的減少通氣量。又稱為漸減曝氣法。
階段曝氣法
在普通推流式曝氣法基礎上,對進水點加以調整,使廢水沿池長分若干點流入。
又稱為多點進水法。優點:可以降低曝氣池前端的耗氧速率暢戶扳鞠殖角幫攜爆毛,避免缺氧情況,提高了空氣利用率和曝氣池的工作能力。可以使曝氣池體積縮小30%左右。
污水土地處理系統
利用土地以及其中的微生物和植物根系對污染物的凈化能力來處理已經過預處理的污水或廢水,同時利用其中的水分和肥分促進農作物、牧草或樹木生長的工程設施。利用土地生態系統的自凈能力凈化污水。
流程你就按照推流式活性污泥法的流程寫就行了
2、污水土地處理系統與污灌的區別:
土地處理系統對污水進行必要的預處理;
土地處理系統是按照全年連續運行的污水處理設施;
土地處理系統具備完整的工程系統並可以調控,底層防滲系統能有效控制污水對地下水可能造成的污染;
土地處理系統種植有利於污水處理的經濟作物,一般不種植直接食用的農作物。

10. 醫療廢水處理過程中曝氣池很多氣泡泡沫怎麼解決

醫療廢水處理過程中出現泡沫是正常的現象,但是泡沫過多的話就會影響到廢水處理設備的運行,更嚴重可能破壞已經建立起來的生物菌種的生態系統導致污水處理不達標。在遇到出現大量泡沫的時候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法應付:
廢水處理規程中產生的泡沫主要有兩種,化學泡沫和生物泡沫。一般為棕黃色、灰黑色、白色、彩色等顏色。
產生原因
水體黏度增加,主要由於水體有機物含量過高、曝氣混合液活性污泥老化,進水含有過量洗滌劑或者表面活性劑、絲狀菌膨脹等等。
易出現的情況
1、剛開始培養活性污泥時
2、水中有大量難降解的合成洗滌劑
3、污齡過長或過短時
4、陰天氣壓較低時
5、冬季氣溫與水溫溫差較大時
6、水中油脂量較大
解決方法
1 噴灑水
這是一種常用的物理方法。通過噴灑水流或水珠以打碎浮在水面的氣泡,來減少泡沫。打散的污泥顆粒部分重新恢復沉降性能,但絲狀細菌仍然存在於混合液中,所以,不能根本消除泡沫現象。
2 投加消泡劑
可以採用具有強氧化性的殺菌劑,如氯、臭氧和過氧化物等。還有利用聚乙 二醇、硅酮生產的市售葯劑,以及氯化鐵和銅材酸洗液的混合葯劑等。葯劑的作用僅僅能降低泡沫的增長,卻不能消除泡沫的形成。而廣泛應用的殺菌劑普遍存在副作用,因為過量或投加位置不當,會大量降低反應池中絮成菌的數量及生物總量。
3 迴流厭氧消化池上清液
已有試驗表明,採用厭氧消化池上清液迴流到曝氣池的方法,能控制曝氣池表面的氣泡形成。厭氧消化池上清液的主要作用是能抑制Rhodococcus菌,但利用此法在幾個污水處理廠進行實際操作時,並沒有取得象實驗室那樣的成功。由於厭氧消化池上清液中含有高濃度好氧底物和氨氮,它們都會影響後的出水質量,應慎重採用。
4 投加特別微生物
有研究提出,一部分特殊菌種可以消除Nocardia菌的活力,其中包括原生動物腎形蟲等。另外,增加捕食性和拮抗性的微生物,對部分泡沫細菌有控製作用。

閱讀全文

與醫院廢水採用曝氣池處理工藝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18年日產騏達的空氣濾芯怎麼拆 瀏覽:260
山西家用污水提升裝置 瀏覽:736
中央電視台文昌污水 瀏覽:432
廢水常規污染物 瀏覽:143
青海學校凈化器多少錢一台 瀏覽:128
電泳超濾膜瞬間高壓 瀏覽:778
活性污泥污水處理工藝的原理 瀏覽:927
水凈化器進化什麼 瀏覽:630
碘單質與四氯化碳蒸餾 瀏覽:562
edial00是華為 瀏覽:438
反滲透膜承受最大壓力 瀏覽:82
美的的飲水機最貴的是什麼 瀏覽:332
水垢對人體有害嗎結石 瀏覽:519
含氟沖洗廢水原水池是什麼意思 瀏覽:295
智能反滲透冷熱直飲機怎麼製冷 瀏覽:451
潤通純凈水哪裡有賣的 瀏覽:392
火車空氣濾芯怎麼拆下來 瀏覽:835
輸煤含煤廢水用水量統計 瀏覽:965
用漏斗製作過濾器時濾紙裝入漏斗 瀏覽:219
燃氣熱水器40度有水垢 瀏覽: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