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污水知識 > 腌制辣椒的廢水怎麼處理

腌制辣椒的廢水怎麼處理

發布時間:2025-07-20 13:01:02

⑴ 豆製品生產污水處理方法

去網路文庫,查看完整內容>
內容來自用戶:蔣先芳
武威市黃羊鎮豆製品加工項目污水處理方案
第一章、項目概述
豆製品加工廢水主要有洗豆水、泡豆水、漿渣分離水、壓濾水、各生產工藝容器的洗滌水、地面沖洗水、生產廠區生活水等,根據機械化程度不同,廢水排放量一般為30~50
m3/噸大豆。豆製品加工過程中產生的生產廢水一部分濃度很高,CODCr往往高達2萬~3萬mg/L,水溫在40—50℃,水量較小,約占廢水總排放量的20%;另一部分廢水來自於大豆浸泡、洗滌及工作人員的生活污水,
CODCr在1500
mg/L—2500mg/L,水量約占整個廢水排放量的80%。廢水中的主要污染物為高濃度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等,還含有少量的食用油、辣椒、食鹽和食品添加劑等。廢水中大部分污染物均可以生物降解,BOD
/COD高達0.
6~0.
7,且有毒有害物質很少,除了pH較低外,非常適合污水處理所需微生物生長。
本項目年生產豆製品5000噸,據此可測算年消耗大豆(或黃豆)3000噸左右,日消耗大豆(或黃豆)10噸左右。因此,日污水排放量在300噸左右。本方案即按日污水排放量在300噸進行設計。
第二章污水處理工藝說明
2.1水量、水質及排放標准
處理水量:300m3/d
污水水質見下表:(單位:mg/l)
項目|水量|BOD5|SS|CODcr|NH3-N|PH|溫度|
高濃度污水|60m3/d|12000|10000|25000|50|4.5—6|40—50|
中低濃度污水|第

⑵ 餐廚垃圾處理方法有哪些

餐廚垃圾廢水創新處理工藝
高難度廢水治理領域,對於高鹽、高有機物濃度廢水處理有著豐富的經驗,我司在傳統工藝的基礎上,結合發明專利及經驗推陳出新,創造了現餐廚垃圾廢水處理工藝。
傳統工藝:原水→破乳除油→物化混凝沉澱→厭氧→缺氧/好氧→消毒→排放
傳統工藝存在以下不足:

(1) 依靠加葯進行破乳除油,除油不徹底。
(2) 通過投加混凝絮凝劑加葯混凝沉澱,加葯量大,COD、氨氮等去除效果差,對後端生化系統可生化性的提高效果不明顯。
(3) 加葯量大,污泥量大,預處理效果不穩定。
(4) 生化系統負荷高,生化系統效率低,設備、水池等佔地面積大。
(5) 後端無深度處理工藝,出水不穩定,色度高,很難達標,一般只能勉強達到城市納管標准。
創新工藝:原水→SNW固液分離設備→隔油沉渣設備→FCD預處理裝置→高效厭氧→缺氧/好氧→SAO3臭氧高級氧化深度處理工藝→排放
在結合傳統工藝的基礎上,對廢水處理工藝進行了創新,經驗證該工藝安全可靠,處理效果穩定。
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做出了改進創新:
(1)餐廚廢水是由垃圾壓榨產生,壓榨出水仍含有大量懸浮物,採用專用固液分離設備先將廢水中的大部分懸浮物去除,為後續除油奠定基礎。
(2)廢水經分離機去除懸浮物後,次要任務是去除廢水中的油脂,油脂通過我司設計的高效除油設備進行油脂分離,油脂收集後可用於生物柴油煉制等。
(3)懸浮物及油脂去除後,廢水處理難度大大下降,但COD、氨氮等溶解性污染物仍非常高,採用專利技術(FCD預處理裝置),通過高活性的材料,中和廢水酸化產生的多餘酸,同時可氧化分解廢水中的大分子有機物,提高廢水的可生化性,去除35%以上的COD,NH3-N去除率達到30%以上,TN去除率達到20%以上,減輕後端生化系統負荷,減少生化系統佔地,確保生化系統穩定運行。
(4)廢水經生化處理後,採用臭氧高級氧化工藝,利用專利材料配合臭氧氧化分解廢水中的殘余有機物,同時脫除廢水色度及異味,殺滅細菌病毒,確保廢水達標排放,根據實際需求可將廢水處理至直接排放標准或穩定達到城市污水廠納管標准。

總而言之,新工藝主要特點為:預處理具有針對性高效性、生化系統運行具有穩定性、深度處理系統具有保障性安全性、整體工藝具有經濟性節能性對症下葯,多管齊下,創新與傳統結合,推陳出新。

⑶ 醬油生產中廢水有哪些

醬油廢水是一種有機物含量較高的食品發酵廢水。其成分主要為糧食殘留物如碎豆屑內、麩皮容、麵粉、糖分、醬油、發酵殘渣、各種微生物及微生物分泌的酶和代謝產物、醬油色素、微量洗滌劑、消毒劑和少量鹽分等,且水質水量波動較大,高鹽,高色度,廢水處理具有一定的難度。醬油色素主要由兩部分組成:一是醬油發酵過程中由於糖氨反應(美拉德反應)形成的黑色;其次是由於產品調配時人工加入的焦糖色素。上述兩類物質均是結構極其復雜的高分子化合物。食鹽是醬油生產的主要原料之一,醬油廢水中的醬油罐沖洗水、濾布沖洗水等是高鹽污水。污染物成分不穩定。有些醬油生產企業產品種類復雜,通常包括生抽醬油、老抽醬油、紅醋、辣椒醬、蒜蓉醬、食醋、耗油、腐乳等釀造產品,這使廢水成分更復雜。

⑷ 豆製品生產污水處理方法

豆製品加工過程中產生的廢水主要包括洗豆水、泡豆水、漿渣分離水、壓濾水、各生產工藝容器的洗滌水、地面沖洗水以及生產廠區生活水等。根據不同程度的機械化生產,日廢水排放量約為30至50立方米每噸大豆。生產廢水中的CODCr濃度可高達2萬至3萬毫克/升,水溫在40至50攝氏度之間,水量約占廢水總排放量的20%。而大豆浸泡、洗滌及工作人員的生活污水,CODCr濃度為1500至2500毫克/升,水量約占整個廢水排放量的80%。這些廢水的主要污染物包括高濃度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等,還含有少量的食用油、辣椒、食鹽和食品添加劑等。大部分污染物能夠通過生物降解,BOD/COD比值在0.6至0.7之間,且有毒有害物質較少,除了pH較低外,非常適合污水處理所需的微生物生長。

本項目計劃年生產豆製品5000噸,由此可推算年消耗大豆或黃豆約3000噸,每日消耗量為10噸左右。因此,日污水排放量預計在300噸左右,本方案將基於日污水排放量300噸進行設計。

第二章,污水處理工藝說明:處理水量設定為300立方米/日。高濃度廢水的BOD5濃度為12000毫克/升,懸浮固體SS為10000毫克/升,CODcr濃度為25000毫克/升,氨氮NH3-N濃度為50毫克/升,pH值范圍為4.5至6,水溫在40至50攝氏度之間。中低濃度廢水的BOD5濃度為1500至2500毫克/升,懸浮固體SS為1000至2000毫克/升,CODcr濃度為2000至3000毫克/升,氨氮NH3-N濃度為10至20毫克/升,pH值范圍為6至7,水溫在20至30攝氏度之間。

針對這些特點,本方案採用預處理、生物處理和深度處理相結合的技術路線。預處理階段包括格柵、沉澱池等設施,去除大顆粒懸浮物和部分有機物。生物處理階段則採用厭氧消化、好氧曝氣等方法,實現有機物的降解和氮磷的去除。深度處理階段通過過濾、吸附、膜技術等手段,進一步去除微量污染物,確保出水水質達到排放標准要求。

通過綜合運用上述處理技術,本項目能夠有效降低豆製品加工產生的污水對環境的影響,保障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實現綠色生產目標。

閱讀全文

與腌制辣椒的廢水怎麼處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空氣冷凝管的蒸餾瓶 瀏覽:30
蒸餾水功效與作用 瀏覽:255
清洗鋁製品廢水工藝 瀏覽:802
氨水處理廢氣 瀏覽:365
常州醫院廢水處理多少錢 瀏覽:111
摩托車海綿濾芯怎麼用 瀏覽:721
東北凈水器選擇哪個牌子好 瀏覽:630
過濾水凈水器哪個牌子好 瀏覽:953
e51環氧樹脂製作工藝 瀏覽:26
濾芯cx是什麼意思 瀏覽:165
南工大蜂窩狀活性炭過濾網 瀏覽:675
康米爾凈水壺哪裡買 瀏覽:111
什麼項目要排污水 瀏覽:857
反滲透膜清洗PH值過大 瀏覽:339
污水處理管子怎麼選 瀏覽:533
飲水機水發苦怎麼辦 瀏覽:65
凈化器銷售費用多少 瀏覽:652
醫療廢水是幾級排放 瀏覽:519
整體污水檢查井 瀏覽:759
超濾水處理設備多少錢 瀏覽: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