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污水知識 > 廢氣和污水檢測周期

廢氣和污水檢測周期

發布時間:2021-11-14 03:56:02

『壹』 國家法律法規規定企業生產廢水和生產廢氣自行監測的頻次

這個你要去你本市的環保官網查你單位是否屬於重點排污單位。
重點排污單位應版當按權照國家及本市規定安裝在線監測、監控設備,並保證正常運行,不得擅自拆除、閑置、改變和損毀。在線監測、監控設備應當與環境保護主管部門的在線監控中心聯網。

『貳』 關於污水處理設備的水質檢測周期

關於排放廢水的檢測周期是根據你排放廢水的等級和種類來決定的,而且根據地區不同可能設立的規定也不同,這個應該是強制性的,也不符合環境質量體系的要求。

『叄』 公司的廢氣,廢水,噪音檢測的頻率法律法規規定嗎

監督檢測的頻率是有規定的,但公司內部檢測的頻率,法律法規好像沒有具體規定,我想應該根據公司的實際情況定。

『肆』 建設項目環境保護設施竣工驗收監測的內容中廢水、廢氣、雜訊和固廢監測頻次分別是幾天

建設項目環境保護設施竣工驗收監測技術要求(試行)
7. 驗收監測
7.3 環境保護設施竣工驗收監測頻次

為使驗收監測結果全面和真實地反映建設項目污染物排放和環保設施的運行效果,采樣頻次應充分反映污染物排放和環保設施的運行情況,因此,監測頻次一般按以下原則確定:

7.3.1 對有明顯生產周期、污染物排放穩定的建設項目,對污染物的采樣和測試頻次一般為2~3個周期,每個周期3~5次(不應少於執行標准中規定的次數);

7.3.2 對無明顯生產周期、穩定、連續生產的建設項目,廢氣采樣和測試頻次一般不少於2天、每天采3個平行樣,廢水采樣和測試頻次一般不少於2天,每天4次,廠界雜訊測試一般不少於連續2晝夜(無連續監測條件的,需2天,晝夜各2次),固體廢物(液)采樣和測試一般不少於6次(堆場采樣和分析樣品數都不應少於6個);

7.3.3 對污染物確實穩定排放的建設項目,廢水和廢氣的監測頻次可適當減少,廢氣采樣和測試頻次不得少於3個平行樣,廢水采樣和測試頻次不少於2天,每天3次;

7.3.4 對污染物排放不穩定的建設項目,必須適當增加的采樣頻次,以便能夠反映污染物排放的實際情況;

7.3.5 對型號、功能相同的多個小型環境保護設施效率測試和達標排放檢測,可採用隨機抽測方法進行。抽測的原則為:隨機抽測設施數量比例應不小於同樣設施總數量的50%;

7.3.6 若需進行環境質量監測時,水環境質量測試一般為1-3天、每天1-2次;空氣質量測試一般不少於3天、采樣時間按GB3095-1996數據統計的有效性規定執行;環境雜訊測試一般不少於2天,測試頻次按相關標准執行;

7.3.7 對考核處理效率的測試,可選擇主要因子並適當減少監測頻次;

7.3.8 若需進行環境生態狀況調查,工作內容、采樣和測試頻次按負責審批該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表)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的要求進行。

『伍』 大氣污染多久檢測一次

根據《中葯材生產質量管理規范(試行)》(簡稱中葯材GAP),制定本認證檢查評定標准。

2.中葯材GAP認證檢查項目共104項,其中關鍵項目(條款號前加「*」)19項, 一般項目85項。

關鍵項目不合格則稱為嚴重缺陷,一般項目不合格則稱為一般缺陷。

3.根據申請認證品種確定相應的檢查項目。

4、結果評定:

項 目 結 果
嚴重缺陷 一般缺陷
0 ≤20% 通過GAP認證
0 >20% 不通過GAP認證
≥1項 0
條款 檢 查 內 容
0301 生產企業是否對申報品種制定了保護野生葯材資源、生態環境和持續利用的實施方案。
*0401 生產企業是否按產地適宜性優化原則,因地制宜,合理布局,選定和建立生產區域,種植區域的環境生態條件是否與動植物生物學和生態學特性相對應。
0501 中葯材產地空氣是否符合國家大氣環境質量二級標准。
*0502 中葯材產地土壤是否符合國家土壤質量二級標准。
0503 應根據種植品種生產周期確定土壤質量檢測周期,一般每4年檢測一次。
*0504 中葯材灌溉水是否符合國家農田灌溉水質量標准。
0505 應定期對灌溉水進行檢測,至少每年檢測一次。
*0506 葯用動物飲用水是否符合生活飲用水質量標准。
0507 飲用水至少每年檢測一次。
0601 葯用動物養殖是否滿足動物種群對生態因子的需求及與生活、繁殖等相適應的條件。
*0701 對養殖、栽培或野生採集的葯用動植物,是否准確鑒定其物種(包括亞種、變種或品種、中文名及學名等)。
0801 種子種苗、菌種等繁殖材料是否制定檢驗及檢疫制度,在生產、儲運過程中是否進行檢驗及檢疫,並出具報告書。
0802 是否有防止偽劣種子種苗、菌種等繁殖材料的交易與傳播的管理制度和有效措施。
0803 是否根據具體品種情況制定葯用植物種子種苗、菌種等繁殖材料的生產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
0901 是否按動物習性進行葯用動物的引種及馴化。
0902 在捕捉和運輸動物時,是否有防止預防或避免動物機體和精神損傷的有效措施及方法。
0903 引種動物是否由檢疫機構檢疫,並出具檢疫報告書。引種動物是否進行一定時間的隔離、觀察。
*1001 是否進行中葯材良種選育、配種工作,是否建立與生產規模相適應的良種繁育場所。
*1101 是否根據葯用植物生長發育要求制定相應的種植規程。
1201 是否根據葯用植物的營養特點及土壤的供肥能力,制定並實施施肥的標准操作規程(包括施肥種類、時間、方法和數量)。
1202 施用肥料的種類是否以有機肥為主。若需使用化學肥料,是否制定有限度使用的崗位操作法或標准操作規程。
1301 施用農家肥是否充分腐熟達到無害化衛生標准。
*1302 禁止施用城市生活垃圾、工業垃圾及醫院垃圾和糞便。
1401 是否制定葯用植物合理灌溉和排水的管理制度及標准操作規程,適時、合理灌溉和排水,保持土壤的良好通氣條件。
1501 是否根據葯用植物不同生長發育特性和不同葯用部位, 制定葯用植物田間管理制度及標准操作規程,加強田間管理,及時採取打頂、摘蕾、整枝修剪、覆蓋遮蔭等栽培措施,調控植株生長發育,提高葯材產量,保持質量穩定。
*1601 葯用植物病蟲害的防治是否採取綜合防治策略。
*1602 葯用植物如必須施用農葯時,是否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農葯管理條例》的規定,採用最小有效劑量並選用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葯,以降低農葯殘留和重金屬污染,保護生態環境。
*1701 是否根據葯用動物生存環境、食性、行為特點及對環境的適應能力等,確定與葯用動物相適應的養殖方式和方法。
1702 是否制定葯用動物的養殖規程和管理制度。
1801 是否根據葯用動物的季節活動、晝夜活動規律及不同生長周期和生理特點,科學配製飼料,制定葯用動物定時定量投喂的標准操作規程。
1802 葯用動物是否適時適量地補充精料、維生素、礦物質及其它必要的添加劑。
*1803 葯用動物飼料不得添加激素、類激素等添加劑。
1804 葯用動物飼料及添加劑應無污染。
1901 葯用動物養殖是否根據季節、氣溫、通氣等情況,確定給水的時間和次數。
1902 草食動物是否盡可能通過多食青綠多汁的飼料補充水分。
2001 是否根據葯用動物棲息、行為等特性,建造具有一定空間的固定場所及必要的安全設施。
2101 葯用動物養殖環境是否保持清潔衛生。
2102 是否建立消毒制度,並選用適當消毒劑對動物的生活場所、設備等進行定期消毒。
2103 是否建立對出入養殖場所人員的管理制度。
2201 是否建立葯用動物疫病預防措施,定期接種疫苗。
2301 是否合理劃分養殖區,對群飼葯用動物要有適當密度。
2302 發現患病動物,是否及時隔離。
2303 傳染病患動物是否及時處死後,火化或深埋。
2401 是否根據養殖計劃和育種需要,確定動物群的組成與結構,適時周轉。
*2501 禁止將中毒、感染疫病及不明原因死亡的葯用動物加工成中葯材。
2601 野生或半野生葯用動植物的採集是否堅持「最大持續產量」原則,是否有計劃地進行野生撫育、輪采與封育。
*2701 是否根據產品質量及植物單位面積產量或動物養殖數量,並參考傳統採收經驗等因素確定適宜的採收時間(包括採收期、採收年限)。
2702 是否根據產品質量及植物單位面積產量或動物養殖數量,並參考傳統採收經驗等因素確定適宜的採收方法。
2801 採收機械、器具是否保持清潔、無污染,是否存放在無蟲鼠害和禽畜的清潔乾燥場所。
2901 採收及初加工過程中是否排除非葯用部分及異物,特別是雜草及有毒物質,剔除破損、腐爛變質的部分。
3001 葯用部分採收後,是否按規定進行揀選、清洗、切制或修整等適宜的加工。
3002 需乾燥的中葯材採收後,是否及時採用適宜的方法和技術進行乾燥,控制濕度和溫度,保證中葯材不受污染、有效成分不被破壞。
3101 鮮用中葯材是否採用適宜的保鮮方法。如必須使用保鮮劑和防腐劑時,是否符合國家對食品添加劑的有關規定。
3201 加工場地周圍環境是否有污染源,是否清潔、通風,是否有滿足中葯材加工的必要設施,是否有遮陽、防雨、防鼠、防塵、防蟲、防禽畜措施。
3301 地道葯材是否按傳統方法進行初加工。如有改動,是否提供充分試驗數據,證明其不影響中葯材質量。
3401 包裝是否按標准操作規程操作。
3402 包裝前是否再次檢查並清除劣質品及異物。
3403 包裝是否有批包裝記錄,其內容應包括品名、規格、產地、批號、重量、包裝工號、包裝日期等。
3501 所使用的包裝材料是否清潔、乾燥、無污染、無破損,並符合中葯材質量要求。
3601 在每件中葯材包裝上,是否註明品名、規格、產地、批號、包裝日期、生產單位、採收日期、貯藏條件、注意事項,並附有質量合格的標志。
3701 易破碎的中葯材是否裝在堅固的箱盒內。
*3702 毒性中葯材、按麻醉葯品管理的中葯材是否使用特殊包裝,是否有明顯的規定標記。
3801 中葯材批量運輸時,是否與其它有毒、有害、易串味物質混裝。
3802 運載容器是否具有較好的通氣性,並有防潮措施。
3901 是否制訂倉儲養護規程和管理制度。
3902 中葯材倉庫是否保持清潔和通風、乾燥、避光、防霉變。溫度、濕度是否符合儲存要求並具有防鼠、蟲、禽畜的措施。
3903 中葯材倉庫地面是否整潔、無縫隙、易清潔。
3904 中葯材存放是否與牆壁、地面保持足夠距離,是否有蟲蛀、霉變、腐爛、泛油等現象發生,並定期檢查。
3905 應用傳統貯藏方法的同時,是否注意選用現代貯藏保管新技術、新設備。
*4001 生產企業是否設有質量管理部門,負責中葯材生產全過程的監督管理和質量監控。
4002 是否配備與中葯材生產規模、品種檢驗要求相適應的人員。
4003 是否配備與中葯材生產規模、品種檢驗要求相適應的場所、儀器和設備
4101 質量管理部門是否履行環境監測、衛生管理的職責。
質量管理部門是否履行對生產資料、包裝材料及中葯材的檢驗,並出具檢驗報告書。
4103 質量管理部門是否履行制訂培訓計劃並監督實施的職責。
4104 質量管理部門是否履行制訂和管理質量文件,並對生產、包裝、檢驗、留樣等各種原始記錄進行管理的職責。
*4201 中葯材包裝前,質量檢驗部門是否對每批中葯材,按國家標准或經審核批準的中葯材標准進行檢驗。
4202

檢驗項目至少包括中葯材性狀與鑒別、雜質、水分、灰分與酸不溶性灰分、浸出物、指標性成分或有效成分含量。
*4203 中葯材農葯殘留量、微生物限度、重金屬含量等是否符合國家標准和有關規定。
4204 是否制訂有采樣標准操作規程。
4205 是否設立留樣觀察室,並按規定進行留樣。
4301 檢驗報告是否由檢驗人員、質量檢驗部門負責人簽章並存檔。
*4401 不合格的中葯材不得出場和銷售。
4501 生產企業的技術負責人是否有相關專業的大專以上學歷,並有中葯材生產實踐經驗。
4601 質量管理部門負責人是否有相關專業大專以上學歷,並有中葯材質量管理經驗。
4701 從事中葯材生產的人員是否具有基本的中葯學、農學、林學或畜牧學常識,並經生產技術、安全及衛生學知識培訓。
4702 從事田間工作的人員是否熟悉栽培技術,特別是准確掌握農葯的施用及防護技術。
4703 從事養殖的人員是否熟悉養殖技術。
4801 從事加工、包裝、檢驗、倉儲管理人員是否定期進行健康檢查,至少每年一次。患有傳染病、皮膚病或外傷性疾病等的人員不得從事直接接觸中葯材的工作。
4802 是否配備專人負責環境衛生及個人衛生檢查。
4901 對從事中葯材生產的有關人員是否定期培訓與考核。
5001 中葯材產地是否設有廁所或盥洗室,排出物是否對環境及產品造成污染。
5101 生產和檢驗用的儀器、儀表、量具、衡器等其適用范圍和精密度是否符合生產和檢驗的要求。
5102 檢驗用的儀器、儀表、量具、衡器等是否有明顯的狀態標志,並定期校驗。
5201 生產管理、質量管理等標准操作規程是否完整合理。
5301 每種中葯材的生產全過程均是否詳細記錄,必要時可附照片或圖像。
5302 記錄是否包括種子、菌種和繁殖材料的來源。
5303 記錄是否包括葯用植物的播種時間、數量及面積;育苗、移栽以及肥料的種類、施用時間、施用量、施用方法;農葯(包括殺蟲劑、殺菌劑及除莠劑)的種類、施用量、施用時間和方法等。
5304 記錄是否包括葯用動物養殖日誌、周轉計劃、選配種記錄、產仔或產卵記錄、病例病志、死亡報告書、死亡登記表、檢免疫統計表、飼料配合表、飼料消耗記錄、譜系登記表、後裔鑒定表等。
5305 記錄是否包括葯用部分的採收時間、採收量、鮮重和加工、乾燥、乾燥減重、運輸、貯藏等。
5306 記錄是否包括氣象資料及小氣候等。
5307 記錄是否包括中葯材的質量評價(中葯材性狀及各項檢測)。
5401 所有原始記錄、生產計劃及執行情況、合同及協議書等是否存檔,至少保存至採收或初加工後5年。
5402 檔案資料是否有專人保管。

『陸』 工廠污水、雜訊、廢氣排放的外部監測頻率有法規規定嗎

污水監測現在一般是在線監測, 每兩小時自動取樣化驗,將數據自動傳內輸到指定資料庫;雜訊監測每容季度一次,需要有監測資質的單位進行監測,出具監測報告;臭氣監測應當也是每季度監測一次,有兩種常見方式,一種是儀表監測,一種是采樣後由專職的嗅辨師進行人工嗅辨

『柒』 一般和重點排污企業,廢水、廢氣的年監測頻次的要求和相關環保法律法規

每年都要對自己排放的廢氣廢水等進行監測,主要是便於掌握自身污染物排放情況,另外就是便於每年進行排污申報作為數據依據。
雖然沒有具體條款明確規定每年應當進行多少次監測,但由於監測數據在排污申報中有不可或缺的,如果沒有監測數據就不能完成每年的排污申報工作。
關於排污申報具體條款可參考《水污染防治法》第十四條,《大氣污染防治法》第十二條,《環境雜訊污染防治法》第二十四條,其中都要求向環保部門申報污染物種類、數量、濃度或分貝值等監測數據的,而對於舉報、謊報的情況也有相應的懲罰措施。

『捌』 污水排放要求每年檢測幾次

你說的是環保監察大隊對你們的檢查吧,得看你們企業屬於國控、省控還是市控,一般都是一個季度去檢查一次,做好接待工作哦。

『玖』 環保法有沒有規定污水排放多久檢測一次

現在國家對污水排放進行有組織達標排放。對企業排污口安裝在線監測設備,進行24小時不間斷監測。國家要求每3個月對設備進行比對,檢測准確度。

『拾』 污水處理設施效果是否達到處理標准,國家相關法規有無明確監測周期

當地環保部門會定期監測的,一個月最少1次吧,重點排污企業都安裝在線監測設備的。監測點一般都是排放點,活性污泥是中間的處理方法,環保部門不測,單位每天自測還是需要去的。所有的數據每天自測都是必須的,這就是管理。

活性炭,只要測它的進出水指標就可得出結論。

閱讀全文

與廢氣和污水檢測周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智能超純水機多少錢 瀏覽:985
飲水機的水用什麼排放 瀏覽:995
用很小的小三角形屏怎麼做飲水機 瀏覽:654
光固化符合樹脂 瀏覽:941
滾筒洗衣機廢水還是老式廢水 瀏覽:192
小車有汽油濾芯多少錢 瀏覽:479
涼水除垢劑是哪一種化學劑 瀏覽:750
污水終端濕地報修怎麼寫 瀏覽:865
環保濾網過濾器 瀏覽:134
純水最高理論電阻值是多少 瀏覽:272
優玥純水凈水機多少錢一台 瀏覽:859
醫療污水工程施工資質 瀏覽:170
創星cf600過濾效果 瀏覽:275
養蜂不銹鋼過濾網 瀏覽:677
無廢水反滲透凈水器 瀏覽:343
實驗超純水設備怎麼翻譯 瀏覽:227
化工edi 瀏覽:634
醫療廢水多久做一次水質檢測 瀏覽:221
反滲透系統如何根據水質設計 瀏覽:611
蘇泊爾空氣凈化器怎麼換貨 瀏覽: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