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污水處理設備有哪些機器組成
污水處理一般來說包含以下三級處理:一級處理是它通過機械處理,如格柵、沉澱或氣浮,去除污水中所含的石塊、砂石和脂肪、油脂等。二級處理是生物處理,污水中的污染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被降解和轉化為污泥。三級處理是污水的深度處理,它包括營養物的去除和通過加氯、紫外輻射或臭氧技術對污水進行消毒。可能根據處理的目標和水質的不同,有的污水處理過程並不是包含上述所有過程。那污水處理設備就是根據以上的三級處理來具體劃分的,讓我們來看一下具體的處理階段需要的設備:
機械處理工段
機械(一級)處理工段包括格柵、沉砂池、初沉池等構築物,具體用到的設備有機械格柵、微濾機、氣浮機、隔油池等,然後就是調節池。以去除粗大顆粒和懸浮物為目的,處理的原理在於通過物理法實現固液分離,將污染物從污水中分離,這是普遍採用的污水處理方式。
污水生化處理
污水生化處理屬於二級處理,以去除不可沉懸浮物和溶解性可生物降解有機物為主要目的,其工藝構成多種多樣,可分成活性污泥法、AB法、A/O法、A2/O法、SBR法、氧化溝法、穩定塘法、土地處理法等多種處理方法。此階段涉及的設備比較多,常見的有地埋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UASB反應器、IC反應器、EGSB反應器等。
三級處理
三級處理是對水的深度處理,現在的我國的污水處理廠投入實際應用的並不多。它將經過二級處理的水進行脫氮、脫磷處理,用活性炭吸附法或反滲透法等去除水中的剩餘污染物,並用臭氧或氯消毒殺滅細菌和病毒,然後將處理水送入中水道,作為沖洗廁所、噴灑街道、澆灌綠化帶、工業用水、防火等水源。此過程用到的污水處理設備有二氧化氯發生器、紫外線消毒器、臭氧發生器、活性炭過濾器等等。
除此之外,在整個污水處理過程中還會用到一些輔助性設備:比如加葯攪拌裝置、污泥脫水設備(帶式壓濾機、板框壓濾機等)
2. 一個日處理10噸生活污水的人工濕地,裡面是怎麼設置布水和集水的
進出水系統的布置:濕地床的進水系統應保證配水的均勻性,一般採用多孔管和三角堰等配水裝置。進水管應比濕地床高出0.5m。濕地的出水系統一般根據對床中水位調節的要求,出水區的末端的礫石填料層的底部設置穿孔集水管,並設置旋轉彎頭和控制閥門以調節床內的水位。
填料的使用:濕地床由三層組成表層土層、中層礫石、下層小豆石。表層土鈣含量在2~2.5kg/100kg為好;礫石層粒徑在5~50mm,鋪設厚度0.4~0.7m。
潛流式濕地床的水位控制:當接納最大設計流量時,進水端不能出現雍水現象;當接納最小流量時,出水端不能出現填料床面的淹沒現象;有利於植物生長,床中水面浸沒植物根系的深度應盡可能均勻。
下面簡要介紹一下比較常見的幾種生物膜污水處理工藝
1、顆粒型生物膜反應器
1.1上流式污泥床(USB)
上
流式污泥床(USB)是20世紀70年代末由荷蘭Lettinga開發的又一項新的顆粒型生物膜反應器,主要用於厭氧生物處理系統中,即UASB。它主要
由配水系統、污泥床、三相分離器等組成。反應過程中產生的氣體將污泥和污水進行充分混合,三相分離器將顆粒污泥、氣體和污水進行分離,污泥保留在反應器
中,氣體和處理後的出水排出反應器,其結構示意見圖1。
4.2無泡曝氣的特點:
與常規曝氣相比,採用中空纖維膜進行無泡曝氣具有如下優點:
①由於曝氣不產生氣泡,氧直接以分子狀態擴散進入生物膜,幾乎百分之百地被吸收,傳質效率可高達100%,因此溶解氧不再是限制微生物生長的決定因素。
②由於生物膜生長在中空纖維膜的外表面,所以在供氧過程中,生物膜不會受到氣體摩擦,不易脫落。
3. egsb反應器圖紙
aa01有機廢水:
SUP7901 UASB-射流曝氣組合工藝處理有機工業廢水技術
採用生物反應動力學和流體動力學的最新設計計算原理與方法,應用高新生物技術,在低能耗下凈化有機廢水,將污染物轉化為沼氣加以利用,並數倍地降低系統的污染物產量。具有佔地少、節能、運行成本低、處理效率高等優點。應用范圍:大、中、小型肉類聯合加工廠處理屠宰廢水。也適用於處理工業有機廢水。技術轉讓。詳細資料備索。
SUP17185 難降解有機工業廢水高新生物處理技術與關鍵設備
研究開發出了包括難降解有機物高效降解菌、自固定化微生物反應器、可連續自動運行和控制的分置式膜-生物反應器和一體式膜-生物反應器中試成套工藝、鐵曝氣還原-厭氧-粉末活性碳活性污泥法組合工藝、SBRK工藝、酵母回收→絮凝→預脫氮硫→厭氧酸化→SBR→深度處理工藝等,並均已成功地應用於中試或示範工程,已建成七項示範工程。技術轉讓。詳細資料備索。
SUP1631 ACOX系列高濃度有機污水凈化裝置
該裝置是利用催化氧化的原因,將廢水中的有機物氧化分解,從而使廢水大幅度降低COD的一種高效污水處理裝置利用當今化學工程領域中的新技術,與相應的高效催化劑相結合,研製了三相催化氧化反應器,用於處理高濃度高色度工業有機廢水。該裝置具有應用范圍廣,耐沖擊,適應性強,操作方便,處理效果好,容積荷大,工程投資省,處理費用低等優越性。技術轉讓。資料備索。
SUP18347 富氧生物碳有機廢水凈化技術
技術特點:高氧生物碳是我校開發的一項新技術,主要用於有機廢水塗鍍處理及對微污染水源的預處理,以提高自來水水質的量,同時對工業廢水塗鍍處理廢水時用於生產節省水資源。市場前景:對缺水城市及微污染水的凈化有廣闊前景,使大部分有機廢水經該技術用於生產。效益分析:處理一噸水需能耗0.5度電。技術轉讓。詳細資料備索。
SUP6390 EASBR法處理有機磷甲基氯化物生產污水
本工藝用於有機磷農葯甲基氯化物生產污水等農葯污水,原污水COD6000mg/l,處理水COD小於150mg/l。原污水先經化學[E]預處理,稀釋5 - 10倍後進入催化酸化[A],再送入序列間歇活性污泥池[SBR],處理廠佔地、投資、處理成本比常規方法減少15、35和30%。技術轉讓。詳細資料備索。
SUP14819 膜法處理草漿黑液及鹼回用技術
本技術其處理工藝流程相對比較簡單,克服了原燃燒法鹼回收的高能耗缺點,降低了能耗。工藝操作和管理比較方便。相對而言,膜法處理鹼回用工藝,可以大幅度降低一次性投資,其一次性固定資產投資約為鹼回收的44%,能耗約為鹼回收的1/4;在其他技術經濟指標方面與1.7萬噸制漿能力的燃燒法鹼回收相近。技術轉讓。詳細資料備索。
SUP15294 2,3-酸生產廢水的治理與資源化
2,3-酸生產廢水酸性強,毒性大,難以生化降解。經NDA-708樹脂固定床工藝處理後,出水為無色透明液,CODcr<100mg/1,CODcr去除率>96%;出水2-萘酚和2,3-酸等萘系有機化合物<10mg/1,其去除率>99%;樹脂床經脫附,可回收2-萘酚和2,3-酸,回收率>95%。工程投資約100萬元。技術轉讓。資料備索。
SUP18498 蛋氨酸生產廢水處理技術
蛋氨酸生產過程中排放的廢水水質復雜,含有多種有機酸、醇、醛、酯及一些聚合物。開發成功了化學氧化-生化-絮凝處理流程與前絮凝-生化-後絮凝處理流程,均可使最終排水達到國家排放標准。兩種廢水處理流程可供生產與建設單位因地制宜選用。技術轉讓。詳細資料備索。
SUP18500 間戊二烯樹脂生產廢水處理技術
間戊二烯樹脂生產中洗滌工序排出含大量Al 3的廢水,很難用一般的絮凝沉降方法去除。開發成功加入共沉劑的絮凝沉降法,處理效率高,成本低,處理後廢水中懸浮物與Al 3含量均符合國家排放標准要求。技術特點:以共沉劑、PH調節劑與高分子絮凝劑配合使用,使廢水中氫氧化鋁膠體粒子凝聚沉降。葯劑用量少、沉降速度快、沉渣密實、過濾容易。技術轉讓。詳細資料備索。
SUP15306 高濃度難降解有機廢水處理技術和方法
主要內容有:1.採用樹脂或有關化學方法回收廢水中有用的原料-酚苯胺等2.對廢水首先採用熱控微電解法處理,COD去除一般可達60%。3.接著採用化學強氧化方法對廢水進一步處理,COD去除率一般可達70左右。4.再採用吸附法處理可使廢水COD進一步下降。5.最後對廢水採用二段系列化處理,達到排放要求。 技術轉讓。詳細資料備索。
SUP854 含高濃度有機物及氨焦化污水催化濕式氧化凈化技術
催化濕式氧化是國際上一種深度處理高濃度有機廢水的新技術。我院開發成功的該項技術,所處理的污水在260-280℃、6.0-9.0MPa條件下,通過裝有濕式氧化催化劑的反應器,使污水中所含有的有機物及氨等污染物氧化分解成無害物排放,對COD、NH2-N(氨氮)及Bap(苯並芘)的去除率分別為99.5%、99.9%及97.2%。該技術已通過小試鑒定。技術轉讓。詳細資料備索。
SUP15292 β-萘酚生產廢水的治理與資源化
開發成功採用ND-910樹脂固定床吸附法處理β-萘磺酸鈉母液的新工藝,並在1997年通過小試成果鑒定。採用固定床工藝連續運行60批試驗,取得了滿意的效果。高濃度脫附液可套入生產工藝中經水解,吹萘,中和等步驟回收β-萘磺酸鈉和萘,實現污染物的綜合利用。技術轉讓。詳細資料備索。
SUP15295 氯化苯生產過程中水洗廢水的治理與綜合利用
氯化苯生產過程中排放黃色水洗酸性廢水,其中鹽本含量約8-9,Fe3+濃度為0.2-0.4,苯濃度為500-1000mg/1,氯化苯100-200 mg/1,排放0.4噸廢水/噸產品。由於廢水酸性強,Fe3+和苯的含量高,至今國內尚無有效的處理方法,是氯化苯行業急待解決的一個難題。通過系統的不試研究,開發成功廢水022樹脂固定床除鐵新工藝並通過鑒定。技術轉讓。詳細資料備索。
SUP9729 活性碳纖維對含酚廢水的處理
活性碳維對水溶液中的苯酚具有優異的吸附能力,能使經處理後的高濃度含酚工業廢水中酚的含量降到0.1×1/1000000。特別是它對低濃度的含酚廢水同樣達到深度凈化處理的目的。達到國家規定的排放標准。本技術採用柱法吸附裝置,設備體積小,操作簡單,可再生,反復多次使用。特別適用於酚濃度低,廢水量大的工廠,以及廢水的深度凈化等方面。技術轉讓。詳細資料備索。
SUP12121 電-多相催化過程治理二硝基苯酚工業廢水
1996年通過鑒定,技術國際先進。本成果在已授權的電-多催化過程琢其反應器的基礎上,研製出高效的催化劑,安裝成電-多相催化反應器,廢水在常溫常壓下流經反應器,就能達到COD減少,色度降低的好結果。設備簡單,操作方便,治廢效率高,可處理廢水的種類多、范圍廣,運行費有低廉。技術轉讓。詳細資料備索。
SUP12122 催化濕式氧化治理難降解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新技術
1992年10月通過鑒定,技術國際先進。催化濕式氧化法是將污水通過一個裝有高效氧化性能催化劑的反應器,在一定的壓力的溫度及催化劑的作用下將污水中的有機物和其他含N、S等毒物氧化分解成CO2、H2O及N2等無害物排放。該雙活性組份催化劑比國外單貴金屬催化劑貴金屬含量低50%,處理水空速可提高一倍。 技術轉讓。詳細資料備索。
SUP6392 ASBR工藝污水處理技術
本工藝為生物化學工藝,適用於各種有機性廢水處理。原廢水先經酸化預處理,再入SBR生化反應池處理,即可達標排放或回用。排泥周期大於150天。原水COD1000~2000mg/l,處理水COD小於或等於100mg/l,其餘各項指標均優於GB8978-88一級排放標准,符合間接回用水標准。應用范圍:肉聯廠、食品廠、制葯廠、化工廠等廠的廢水處理。技術轉讓。詳細資料備索。
SUP6389 CASBR法處理季戊四醇生產廢水
本工藝用於處理化工、制葯、季戊四醇等難降解有機工業廢水。原污水先經催化酸化(CA),使季戊四醇等難生化降解的有機物解毒並低分子化,為後續序列間歇活性污泥池(SBR)提高可生化性良好的有機質。原污水COD1200mg/l,季戊四醇600mg/l,處理水COD≤120mg/l,季戊四醇不檢出,處理水回用率90%。技術轉讓。詳細資料備索。
SUP7204 嗜甲基細菌處理甲醇廢水
成果所選育的嗜甲基菌可直接用於處理甲醇廢水(一般含甲醇1,最高不超過5),耐受甲醇沖擊濃度,可達到10。該菌種不僅可處理甲醇廢水,而且還可以處理甲胺、甲醛、烏洛托品等甲基類化合物廢水。該菌種生長條件溫和-常溫和接近於中性;有極強的活性;在長期運轉工程中不會被雜菌污染;有極好的沉降能力(2mm,sv15)和在填料上有很強的附著性。技術轉讓。詳細資料備索。
SUP5521 電泳油漆有機廢水處理新方法
噴漆、電泳油漆等行業排放出一種高濃度有機廢水,該廢水特點是COD和色度高,為此本項目採取酸化---凝聚氣浮法處理獲得良好效果。對於含COD為2000-3000mg/l、色度為1000-15000倍的電泳漆廢水,採用該工藝處理,排放水中COD、色度、SS、PH、油均達到排放標准。技術轉讓。詳細資料備索。
SUP5534 含金屬高濃度有機廢水處理技術
本項目以生產酞菁染料工廠排放出的廢水為對象,其水質成份為COD4000-5000mg/l、Cu1700-3800mg/l,該廢水特點是含Cu和COD高,且酸性強,並且是有機絡合銅。本項目採取網捕凝聚和生物三相流化床組合工藝處理獲得良好效果,處理後排放水質中Cu、pH、SS達標,COD≤150mg/l以下。適用於含金屬的高濃度有機廢水處理場合。技術轉讓。詳細資料備索。
SUP1775 高濃度有機廢水處理技術
本技術適用於白酒(酒精)廠、澱粉廠、啤酒廠、檸檬酸廠等高濃度有機廢水的處理。采?quot;厭氧-好氧"處理工藝。技術優點:1) 厭氧設備的容積負荷高,可達15~20 kg COD/m3 .d以上;2) COD去除率高,可達99%以上;3) 建設及運轉費用低,是其他技術的60~70% ;4) 整個處理設施的佔地面積小、布置緊湊。
SUP540 高濃度有機廢水的開發性處理
建設規模為日處理20噸高濃有機廢水。建設內容為:(1)處理集約化養殖廢水生產綠色肥料;(2)處理澱粉廢水生產綠色飼料;(3)處理再生紙廠廢水生產綠色燃料。本項目根據生態學與經濟學原理,利用涪質分離技術,通過一定手段,對上述高濃有機廢水中的有益成分進行截留與吸聚,將固形物調制、生產成商品性的綠色飼料、綠色肥料及綠色燃料。 技術轉讓。詳細資料備索。
SUP4323 三重環流生物三相流化床處理硝苯及苯胺類廢水的研究
本項目是在構築物中實現氣、液、固三相完全流態化的廢水處理新工藝,其中氣相可以是空氣或O2,固相可以為固定化微生物的活性碳,砂粒和離子交換樹脂等。 選用的微生物是研究室內分離出來的優勢菌種,10小時的停留時間對硝基苯和苯胺的去除率分別達到95%和99%以上。技術轉讓。詳細資料備索。
SUP16970 有機廢水高效處理設備
該設備具有容積負荷高、生化反應速度快、有機物去除效率高、佔地面積小、能耗低、剩餘污泥量少、耐負荷沖擊能力強等特點,適用於化工、啤酒、屠宰、澱粉、皮革、賓館等廢水的處理。該法與普通活性污泥法相比,工程投資減少10%~15%,佔地面積減少50%~60%,運行費用減少15%,剩餘污泥減少50%~70%。提供廢水處理設備。技術轉讓。詳細資料備索。
SUP1303 糖精納生產廢水的綜合處理及銅回收技術
糖精納生產廢水主要成分為鄰氨基苯甲酸及鄰苯二甲酸(約40%)、鄰氨甲苯或間對位甲苯(約28%)及不溶性糖精等。主要污染物為難生物降解的有毒有機物,本物化生化組合工藝,通過適當的工藝選擇,利用廠家的廢棄資源,使Cu 由50-200mg/l降至1mg/l以下並予以回收,CODcr達標排放。技術轉讓。詳細資料備索。
SUP9880 催化氧化-工程菌法處理高濃度工業有機廢水
本技術適用於普通工業有機廢水和高濃度、高色度、高鹽度和高毒性的工業有機廢水的處理。包括:1、物化處理,主要是調整PH和用絮凝劑處理。2、生化處理,工程菌在使用中表現出對有機污染物降解的高效性和適應性。本技術適用於處理高濃度有機廢水,處理每公斤COD的運行費用為0.35-0.5元。技術轉讓。詳細資料備索。
SUP852 高濃度有機廢水處理技術
本技術特別適用於酒精廠、澱粉廠、味精廠、啤酒廠 、製糖廠等以農副產品為原料的高濃度有機廢水的處理,採用厭氧-好氧工藝。本技術以上處理單元採用裝置化設計,整個處理流程實行以各種處理單元為模塊的有機結合。全套處理系統具有處理效果穩定、運行管理簡單、處理設施的結構布局緊湊、佔地少,建設費用低等優點。技術轉讓。詳細資料備索。
SUP1263 DBL三相生物流化床
DBL三相生物流化床是高效的工業有機廢水好氧生物處理裝置。本裝置特製輕型流動生物載體,易於流化、比表面大。床內微生物濃度高;空氣布氣均勻,氧傳質效率高,氧飽和度大;三相接觸,氣液膜更新快,有利於高濃度有機物快速降解。DBL三相生物流化床消化吸收日本水處理工程新技術設計而成,是當代環境工程的新成果。技術轉讓。詳細資料備索。
SUP12237 絡合萃取法處理工業含酚廢水技術
絡合萃取法是依據協同萃取理論和逆絡合萃取理論而研製開發出的處理工業含酚廢水最為有效的方法。含酚萃取劑經過反萃取後可回收酚。且萃取劑復用性好,操作方便,處理費用低,脫色效果好。該技術主要適用於農葯、化工、醫葯、染料、塑料等行業產生的含有苯酚、硝基酚、苯甲酚等各種不同濃度含酚廢水處理及回收,具有高效性和一定的普適性。技術轉讓。詳細資料備索。
SUP11955 甲胺磷農葯生產廢水處理工藝技術
甲胺磷生產工業廢水,具有濃度高、鹽度高、有機磷含量高、氨態氮含量高,毒性大、生物溶解難等特點,該種廢水排放對環境污染極大。然而至今國內還未有對該種廢水有效治理的方法。我校研究開發?quot;負壓酸解溜"工藝能有效地降解有機磷,並有較高的脫鹽效率,而且能耗低、佔地少、運行費用低,無二次污染等特點。技術轉讓。資料備索。詳細資料備索。
SUP 540 高濃度有機廢水的開發性處理
建設內容為:(1)處理集約化養殖廢水生產綠色肥料;(2)處理澱粉廢水生產綠色飼料;(3)處理再生紙廠廢水生產綠色燃料。本項目利用涪質分離技術,通過一定手段,對上述高濃有機廢水中的有益成分進行截留與吸聚,將固形物調制、生產成商品性的綠色飼料、綠色肥料及綠色燃料。技術轉讓。詳細資料備索。
SUP 20980 超聲-紫外-氧化聯合技術處理有機廢水
超聲輻射水會引起許多復雜的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這種現象成為超聲空化效應。紫外光具有消毒、殺菌作用,並能加速有機物的降解。反應中加入氧化劑可提高聲光聯合輻射的效率,降低成本。超聲-紫外-氧化聯合技術處理有機廢水,降解速度快、效果好、處理設備簡單、操作運行簡便、處理費用低,並具有殺菌、消毒、固液分離等作用。技術轉讓。詳細資料備索。
SUP 21000 高濃度有機廢水處理技術(CWO)
此方法能夠在無稀釋的情況下對氨氮化合物,COD,BOD,污泥等高濃度污濁成分實施一次性高效氧化處理,使之分解成無害的形式(N2,CO2,H2O)。不產生需要二次處理的污泥,而且能同時進行脫色,脫臭和滅菌,處理水還能夠再使用。處理後的排氣中也沒有NOx和SOx的產生。 技術轉讓。詳細資料備索。
SUP 22233 大孔吸附樹脂處理含磺胺廢水的研究
本課題研究 探討經濟實用的新工藝,以回收排放廢水中的SN和NaNO3。本研究是利用本單位研製的DRHⅢ型大孔吸附樹脂對含SN廢水進行有效的處理,利用樹脂的 吸附特性廢水中的SN得以濃縮而製成優等品級的工業磺胺產品,廢水中的無機鹽製成優等品級的硝酸鈉。技術轉讓。詳細資料備索。
SUP 22238 上流式厭氧污泥床(UASB)反應器綜合技術
成果簡介 ①應用范圍廣。可有效地凈化輕工、釀造、制葯、化工等行業排放的高濃度有機廢水。②負荷高、處理效果好。在已實施的工程中,厭氧反應器負荷可達到5~10kgCOD/m3·d,CO D去率可達85~90%。整體工藝COD去除率可達95%以上。③可回收清潔能源-沼氣,產氣率0.40~0.45m3沼氣/kgCOD(去除)。技術轉讓。詳細資料備索。
SUP 23252 高濃度氨氮和難降解有機物的新型微生物處理法
針對工業廢水中難降解的有機物、高分子聚合物、化學合成染料以及高濃度氨氮等處理難點,選育和馴化不同生長類型的高效降解菌群和脫氮、脫色、除油微生物,可應用於難處理的石油化工、印染、制葯和食品加工行業的廢水處理。技術轉讓。詳細資料備索。
SUP 23487 有機廢水處理中基本無剩餘污泥排放技術的研究
本研究採用兼氧技術,研究一群異養型微生物將菌體外的糖類物水解剝離以及通過生物化學反應打開菌體細胞壁的機理。破碎菌體釋放出的原生質進入有機廢水處理系統,被好氧微生物分解成小分子無機物,達到剩餘污泥減容化。技術轉讓。詳細資料備索。
SUP 23698 間歇式活性污泥法處理有機性工業廢水的試驗研究
通過模型和生產性試驗,確證了間歇式活性污泥法技術對以製革、毛皮加工為對象的高濃度有機為水處理的適用性。提出了間歇式活性污泥法處理製革和毛皮加工為水的各項主要的設計和運行控制參數。技術轉讓。詳細資料備索。
SUP 24039 微電解--生化法處理難解有機廢水技術
微(內)電解法是利用鐵-碳粒料在電解質溶液中腐蝕形成的微(內)電解過程來處理廢水的一種電化學技術。電極反應產生的新生態Fe2+是一種吸附、包容和絡合能力相當強的混凝劑,綜合效果顯著,脫色效果好,可提高廢水可生化性,與二級生化處理匹配性好,操作簡便,運行費用低;生化處理採用水解-好氧工藝。技術轉讓。詳細資料備索。
SUP 25438 高濃度有機廢水處理技術
以農產品或農副產品為原料生產澱粉、脂肪酸、味精、酒精、溶劑、檸檬酸和啤酒等,要排放大量的有機廢水,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纖維素等有機物。我院在UASB反應器的布水系統及三相分離器設計上有獨特之處,對不同的處理對象,採用不同的厭氧處理單元。具有產氣率高,有機物去除率高的優點。技術轉讓。詳細資料備索。
SUP 27296 焦化廢水治理
現採用絮凝與膜分離技術首先對高濃度的COD進行初步治理,然後對分離後的清液採用液體上催化分解技術使廢水中的NH3-N轉化成氮氣等對水體無害的含氮物質。工藝簡單,放大的可靠性高。充分考慮了現有焦化廠廢水治理的工藝,因此容易工業化。技術轉讓。詳細資料備索。
SUP 28024 典型有機廢水處理的一體化成套設備與關鍵技術開發
該設備處理效率高、佔地小、能耗和運行費用低、管理方便、全自動或主體部件自動化操作應用了第三產業有機廢水、小區生活污水和制葯、造紙、紡織和印染等行業難降解毒性行機廢水的處理,通過技術攻關,最終形成年產值達到億元以上的產業化技術產品。技術轉讓。詳細資料備索。
SUP 28034 混凝處理與厭氧水解酸化-好氧生化結合處理高濃度有機廢水
本方法是利用混凝技術將高濃度的有機廢水在進行生化前去除大部分有害有毒物,從而大大降低生化處理負荷,然後採用不完全厭氧技術使廢水的可生化性得到改善,再進行好氧生化深度處理,使處理後的水質可滿足任何一級的環保排放要求。技術特點:工藝結構緊湊,投資省,節約電耗,運行效果穩定,易操作管理,基本上無生化污泥外排。 技術轉讓。詳細資料備索。
SUP 28035 混凝處理與ABF法生化工藝結合處理高濃度有機廢水
這類工藝主要是應用於特別高濃度污染物、有毒有害的化工類廢水,ABF工藝的耐沖擊負荷、運行穩定、無生化剩餘污泥。ABF法的工作原理主要是充分利用微生種群的特性,為其創造適宜的環境,使不同的生物群在不同的污染負荷下得到良好的繁殖,能更有效地去除污染物。技術轉讓。詳細資料備索。
SUP 28036 混凝處理加好氧生化技術處理中等濃度的有機廢水
在進行了混凝處理去除絕大部分懸浮物和膠體物後,使COD大大降低,直接採用生接觸氧化或活性污泥法使廢水處理達標。特點:投資省,佔地面積小,工藝簡介,運行可靠。技術轉讓。詳細資料備索。
SUP 28038 化學氧化、混凝處理重金屬鹽類廢水和一般性污染的有機廢水
用於處理電鍍廢水、漂洗廢水、低濃度生活廢水及其他低有機污染的輕化工廢水。技術轉讓。詳細資料備索。
SUP 28039 EGSB厭氧反應器處理高濃度有機廢水
用於處理澱粉廢水、酒精廢水和其他輕工食品等廢水。EGSB厭氧工藝是在UASB厭氧工藝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新工藝,具有高負荷、高去除率(COD去除率大於85%)、抗沖擊負荷能力強、容積產氣率高、可設置完全自控等優點。技術轉讓。詳細資料備索。
SUP 28853 難降解有機工業廢水光催化氧化處理工藝設備
該工藝研究以五氯苯酚鈉、除草劑為處理對象,進行了光催化劑制備、裝飾,載體的篩選,負載方法的優化等研究;考察了催化劑活性的影響因素;試驗了光催化反應器。二氧化鈦粉末直接負載法所製得的催化劑具有較好的催化氧化活性。 技術轉讓。詳細資料備索。
SUP 30151 膜法和化學法聯合處理生物難降解廢水
技術轉讓。詳細資料備索。
SUP 30348 催化濕式氧化處理高濃度有機廢水研究
催化濕式氧化處理高濃度有機廢水,其技術原理為:在高溫、高壓條件下,氧氣成為一種氧化性能較強制氧化劑,利用氧氣與有機廢水充分接觸,氧化去除廢水中的有機污染物。採用適當的催化劑,可以加速這種氧化反應,達到更好的去除污染物質效果,還可以降低反應所需的溫度和壓力。技術轉讓。詳細資料備索。
SUP 30350 高濃度有機廢水膜生物處理技術
本技術的創新之處:(1)在厭氧膜生物反應器的中試研究中,厭氧生物池的容積負荷明顯高於國外研究應用水平。(2)在好氧浸沒式膜生物反應器開發中,創造性應用國產聚丙烯中空纖維膜替代進口聚乙烯膜,同時提出了膜操作和清洗方法,採用的厭氧酸化---好氧一體式膜生物工藝不僅可以進一步提高COD的去除率,還能改善膜的水通量。技術轉讓。詳細資料備索。
SUP 30355 含鹽(NaC1)有機廢水處理技術
食品腌制、奶製品加工、化工以及制葯等許多行業所排放的廢水中都含有較高濃度的NaC1。由於NaC1對微生物有抑製作用,使得用生物法處理這些行業的廢水不易達到滿意的效果。我校採用好氧生物處理工藝對這種廢水的處理進行了研究。本技術已經通過專家鑒定,成果在國內領先,在含鹽廢水處理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技術轉讓。詳細資料備索。
SUP 30627 催化氧化法處理高濃度、高色度有機廢水的成套工藝技術
該工藝技術和處理裝置的基本原理是:廢水經預處理除油除雜後,水中有機物在催化劑的作用下,被氧化劑氧化分解,有機物由大分子氧化成小分子,小分子進一步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使COD大幅度下降,出水基本無色,大大提高了生物的可降解性,與生化工藝配套性強,按不同地區和不同水質要求,可再配深度處理工藝達標排放。技術轉讓。詳細資料備索。
SUP 30896 ASBR法處理高濃度有機廢水
ASBR方法是在一個密閉的反應器中,在生物氣二氧化碳和甲烷的循環攪拌下進行厭氧反應,通過控制時間程序完成廢(污)水的處理。ASBR法不需氣體分離裝置,尤其是具有活性厭氧污泥濃度高、耐負荷沖擊的廢水有機物與微生物接觸充分降解污染物的速率大等優點。技術轉讓。詳細資料備索。
SUP 31385 膜生物反應器處理有機廢水--污水處理與回用新技術
膜生物法(Membreane Bioreactor)是將現代膜分離技術與傳統生物處理技術有機結合起來的一種新型水處理技術。它集生物降解、污泥分離於一體,它具有容積負荷高,佔地面積小、出水水質穩定且出水可直接達到回用要求等突出優點。應用范圍:(1) 生活污水,(2) 尤其小區生活污水的處理及回用;(3) 難降解/高濃度、小水量有機廢水的處理。 技術轉讓。詳細資料備索。
SUP 31393 生物強化共代謝法處理焦化廢水難降有機物
本項目是經過多年研究,獲得成果主要是利用篩選分離的高效優勢菌種,共代謝基質優化組合配方與合理的工藝流程,可使焦化廢水二級出水COD降至100mg/L以下,得到了較為滿意的研究結果與有關參數,為這類廢水深度處理提供了新技術、新方法。應用范圍:本研究成果可應用焦化廢水處理,焦化廢水二級出水深度處理。技術轉讓。詳細資料備索。
SUP 31402 TURB@有機廢水高效生物膜反應器
本反應器的特徵在於開發出了一種新型的生物載體以及與該載體相匹配的反應器。新型載體表面呈蜂窩狀,比重小且呈親水性。與現有的各種載體如石英砂、活性炭、陶粒以及丙烯酸等相比,具有易掛膜、能耗低、單位容積生物量高的特點。應用范圍: 各類有機廢水處理及生物脫氮除磷。技術轉讓。詳細資料備索。
4. 胡勇有的科研基金
1996年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酸性溶液鋁鐵共存水解過程及聚合鋁鐵絮凝作用機理研究」,首次提出了聚合氯化鋁鐵絮凝劑,並成功地應用在生活污水、印染洗漂廢水和造紙廢水等工程實踐中。
1997年獲得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資助「AOP一體化常溫中、低濃度廢(污)水處理反應器研究」,在低濃度污水處理研究方面獲得廣東省及廣州市政府的多項資助。在厭氧技術處理常溫低濃度污水方面取得了自有知識產權的成果,為我國南方的城市生活污水處理探索了一條新途徑
」2000年第一個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生物絮凝劑的研究」2003年通過廣東省環保局鑒定,2006年出版專著《微生物絮凝劑》。此外,還在生物增強技術(生物絮凝、生物吸附),厭氧技術(EGSB、厭氧氨氧化)研究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EGSB項目2004年通過了廣東省科技廳鑒定。2004年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厭氧氨氧化過程中微生態特性及其處理高氨氮有機廢水(50378039)」、2006年「厭氧氨氧化(ANAMMOX)混培物共固定化及其特性的研究」等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和廣東省科技資助。在環境微生物技術、廢水厭氧技術和河道治理與修復技術方面在國內有一定影響。
5. 目前廢水處理的各種方法中使用最廣泛最核心的方法是什麼方法
總體來說:
1)簡單污水(COD<300):如生活污水市政污水類,採用好氧生化法為主,以好氧生化為最核心技術,分為活性污泥法類和生物膜法類兩個大類。涉及眾多污水處理工藝,如普通推流式曝氣池、SBR、氧化溝、接觸氧化、MBR,設計施工運行都是圍繞這個構築物來做的。
2)稍微濃度高一點兒污水(COD300~800):如濃度高的生活污水、市政類工業區廢水,在好氧生化法前段增加了些厭氧生化法的技術,厭氧生化法又分為厭氧工藝、水解酸化工藝。如採用普通厭氧池、水解酸化池。這里也是設計運行的一個重要構築物環節。或者用厭氧(水解)好氧組合工藝,能脫氮除磷的,如AO、A2O、CASS、卡魯塞爾氧化溝這些混搭集成工藝,是當今主流。
3)濃度再高的(COD800~2000):這種水市政少見,多在簡單工業廢水領域。預處理往往用上混凝沉澱工藝,這里多用厭氧生化工藝,如UASB、ABR、EGSB、IC;厭氧出水然後再用好氧工藝處理,同第一條。
4)如果是更高濃度的污水(COD2000~)一般都是工廠排出來具有特徵污染物的廢水了,這時需要採用物化法處理。含有油脂的和憎水容易漂浮用氣浮;容易沉的用混凝沉澱;pH不正常的還要用調節酸鹼;含有氨氮過高的用吹脫,含有硫和酚的還要用氣提......總之都要講污水特徵污染物處理掉以便於能夠進入後續生化廢水處理工藝,不影響後續生物活性和繁殖生長。
5)如果污水中的很多有機物質根本不適合生化處理,即便是COD多高多低(當然也確實有一定濃度)也不能或者不適合用生化法處理,在工業廢水中還用高級氧化技術AOPs,包括光催化氧化、微電解、臭氧-雙氧水、芬頓、納米微電解凈化、濕式氧化等這些昂貴。這里的主流主要是微電解和芬頓法,納米凈化是未來主流(太新了,很多人不知道)。經過AOPs處理後的廢水才能沿著上述方法二的思路繼續採用生化法進行處理,否則很麻煩。
6)還有很多無機污染物廢水,如重金屬、氨氮、硫化物這些,前面說了氨氮和硫化物的吹脫氣提處理回收,重金屬主要是採用鹼類酸類調節ph值後進行沉澱的固定化處理或回收。
大概也就是這些。
每種類型的廢水都很核心,看你主要從事哪個方面。
如果是市政廢水領域,做大中型污水處理廠,基本上AO系列、SBR系列、氧化溝系列就夠了。
如果是工業廢水領域,物化法中的混凝沉澱、氣浮、吹脫、氣提、膜法RO、離子交換;生化法中厭氧UASB、IC,好氧AO系列、SBR系列、氧化溝、MBR都得懂。
特種廢水處理,如BC比很低的,生化沒法搞定的,你還得把上述AOPs中的工藝多少會一兩個,例如芬頓、臭氧-雙氧水都是比較常用的。
6. 常用的污水處理工藝都有幾種
污水處理工藝:
一、不溶態污染物的分離技術:
1、重力沉降:沉砂池(平流、豎流、旋流、曝氣)、沉澱池(平流、豎流、輻流、斜流);
2、混凝澄清;
3、浮力浮上法:隔油、氣浮;
4、其他:阻力截留、離心力分離法、磁力分離法
二、污染物的生物化學轉化技術:
1、活性污泥法:SBR、A/O、A/A/O、氧化溝等
2、生物膜法:生物濾池、生物轉盤、生物接觸氧化池等
3、厭氧生物處理法:厭氧消化、水解酸化池、UASB等
4、自然條件下的生物處理法:穩定塘、生態系統塘、土地處理法
三、污染物的化學轉化技術:
1、中和法:酸鹼中和
2、化學沉澱法:氫氧化物沉澱、鐵氧體沉澱、其他化學沉澱
3、氧化還原法:葯劑氧化法、葯劑還原法、電化學法
4、化學物理消毒法:臭氧、紫外線、二氧化氯、氯氣、次氯酸鈉
四、溶解態污染物的物理化學分離技術:
1、吸附法
2、離子交換法
4、其他分離方法:吹脫和氣提、萃取、蒸發、結晶、冷凍
現代污水處理技術,按處理程度劃分,可分為一級、二級和三級處理。
一級處理,主要去除污水中呈懸浮狀態的固體污染物質,物理處理法大部分只能完成一級處理的要求。經過一級處理的污水,BOD一般可去除30%左右,達不到排放標准。一級處理屬於二級處理的預處理。
二級處理,主要去除污水中呈膠體和溶解狀態的有機污染物質(BOD,COD物質),去除率可達90%以上,使有機污染物達到排放標准。
三級處理,進一步處理難降解的有機物、氮和磷等能夠導致水體富營養化的可溶性無機物等。主要方法有生物脫氮除磷法,混凝沉澱法,砂濾法,活性炭吸附法,離子交換法和電滲分析法等。
7. 如何處理生活污水裡的厭氧生物
小分子的化合物發酵細菌(即酸化菌)的細胞內轉化為更為簡單的化合物並分泌到細胞外。發酵細菌絕大多數是嚴格厭氧菌,但通常有約1%的兼性厭氧菌存在於厭氧環境中,這些兼性厭氧菌能夠起到保護像甲烷菌這樣的嚴格厭氧菌免受氧的損害與抑制。這一階段的主要產物有揮發性脂肪酸、醇類、乳酸、二氧化碳、氫氣、氨、硫化氫等,產物的組成取決於厭氧降解的條件、底物種類和參與酸化的微生物種群。與此同時,酸化菌也利用部分物質合成新的細胞物質,因此,未酸化廢水厭氧處理時產生更多的剩餘污泥。
8. 現在廢水處理有什麼新的方法了嗎
廢水處理可以通過物理、化學和生物的方法來進行,使廢水凈化,減少污染,以至達到廢水回收、復用,充分利用水資源。
一、物理廢水處理法
通過物理作用分離、回收廢水中不溶解的呈懸浮狀態的污染物(包括油膜和油珠)的廢水處理法,可分為重力分離法、離心分離法和篩濾截留法等。以熱交換原理為基礎的處理法也屬於物理處理法。
二、化學廢水處理法
通過化學反應和傳質作用來分離、去除廢水中呈溶解、膠體狀態的污染物或將其轉化為無害物質的廢水處理法。在化學處理法中,以投加葯劑產生化學反應為基礎的處理單元是:混凝、中和、氧化還原等;而以傳質作用為基礎的處理單元則有:萃取、汽提、吹脫、吸附、離子交換以及電滲析和反滲透等。後兩種處理單元又合稱為膜分離技術。其中運用傳質作用的處理單元既具有化學作用,又有與之相關的物理作用,所以也可從化學處理法中分出來 ,成為另一類處理方法,稱為物理化學法。
三、生物廢水處理法
通過微生物的代謝作用,使廢水中呈溶液、膠體以及微細懸浮狀態的有機污染物,轉化為穩定、無害的物質的廢水處理法。根據作用微生物的不同,生物處理法又可分為需氧生物處理和厭氧生物處理兩種類型。廢水生物處理廣泛使用的是需氧生物處理法,按傳統,需氧生物處理法又分為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兩類。活性污泥法本身就是一種處理單元,它有多種運行方式。屬於生物膜法的處理設備有生物濾池、生物轉盤、生物接觸氧化池以及生物流化床等。生物氧化塘法又稱自然生物處理法。厭氧生物處理法,又名生物還原處理法,主要用於處理高濃度有機廢水和污泥。使用的處理設備主要為消化池。
用生物接觸氧化法處理廢水,即用生物接觸氧化工藝在生物反應池內充填填料,已經充氧的污水浸沒全部填料,並以一定的流速流經填料。在填料上布滿生物膜,污水與生物膜廣泛接觸,在生物膜上微生物的新陳代謝的作用下,污水中有機污染物得到去除,污水得到凈化。最後,處理過的廢水排入生物接觸氧化處理系統與生活污水混合後進行處理,氯消毒後達標排放。生物接觸氧化法是一種介於活性污泥法與生物濾池之間的生物膜法工藝,其特點是在池內設置填料,池底曝氣對污水進行充氧,並使池體內污水處於流動狀態,以保證污水同浸沒在污水中的填料充分接觸,避免生物接觸氧化池中存在污水與填料接觸不均的缺陷,這種曝氣裝置稱謂鼓風曝氣。
9. 什麼是厭氧反應器
厭氧反應器也叫厭氧處理工藝有以下幾種
一、沼氣池(厭氧消化器)採用技術分析和評價
在我國已建成的沼氣工程中,所採用的厭氧消化工藝,主要有以下四類,即塞流式消化器,升流式固體反應器,升流式厭氧污泥床和污泥床濾器。
1塞流式反應器(Plug Flow Reactor,簡稱PFR)
塞流式反應器也稱推流式反應器,是一種長方形的非完全混合式反應器。高濃度懸浮固體發酵原料從一端進入,從另一端排出。
優點:1不需要攪拌,池形結構簡單,能耗低;2適用於高SS廢水的處理,尤其適用於牛糞的厭氧消化,用於農場有較好的經濟效益;3運行方便,故障少,穩定性高。
缺點:1固體物容易沉澱於池底,影響反應器的有效體積,使HRT和SRT降低,效率較低;2需要固體和微生物的迴流作為接種物;3因該反應器面積/體積比較大,反應器內難以保持一致的溫度;4易產生厚的結殼。
北京市大興區留民營的雞糞高溫沼氣工程採用了該反應器。實踐表明,該反應器耐粗放管理,採用高溫(55℃)發酵,產氣率較高,並且可以殺滅有害生物。但因雞糞沉渣較多,易生成沉澱而影響反應器的效率。
2升流式固體反應器(Upflow Solids Reactor,簡稱USR)
升流式固體反應器是一種結構簡單、適用於高懸浮固體原料的反應器。原料從底部進入消化器內,與消化器里的活性污泥接觸,使原料得到快速消化。未消化的生物質固體顆粒和沼氣發酵微生物靠自然沉降滯留於消化器內,上清液從消化器上部溢出,這樣可以得到比水力滯留期高得多的固體滯留期(SRT)和微生物滯留期(MRT),從而提高了固體有機物的分解率和消化器的效率。
首都師范大學利用USR進行了雞糞沼氣發酵研究,其進料濃度為TS=5%~6%,COD=42~55g/l,懸浮固體為45~55g/l,在35℃條件下,USR的負荷可達10kgCOD/m3•d,產氣率488m3/m3•d,CH4含量60%左右,COD去除率85%左右,SS去除率為6616%。據計算當HRT為5天時SRT為25天。
留民營雞糞污水中溫沼氣發酵工程、房山區琉璃河豬糞廢水沼氣發酵工程、房山區南韓繼和平谷縣南獨樂河豬糞廢水沼氣工程的厭氧消化器均採用USR工藝,運行穩定,效果較好。
3升流式厭氧污泥床(Upflow Anaerobic Sludge Bed,簡稱UASB)
UASB是由Lettinga等於1974~1978年研究成功的一項新工藝,是世界上發展最快的消化器。由於該消化器結構簡單,運行費用低,處理效率高而引起人們的普遍興趣。該消化器適用於處理可溶性廢水,要求較低的懸浮固體含量。北京環境科學院於1983年首先開展了利用UASB處理丙酮丁醇生產廢水的工藝研究,至今我國已對COD為300~500mg/l的生活污水,1000~2000mg/l啤酒廢水,3000~5000mg/l的屠宰廢水,8000~10000mg/l的豆製品廢水及30000~40000mg/l的酒醪濾液等進行了研究工作,並且多數已投產應用。該工藝將污泥的沉降與迴流置於一個裝置內,降低了造價。
該工藝的優點為:1除三相分離器外,消化器結構簡單,沒有攪拌裝置及供微生物附著的填料;2長的SRT和MRT使其達到了很高的負荷率;3顆粒污泥的形成,使微生物天然固定化,改善了微生物的環境條件,增加了工藝的穩定性;4出水的懸浮固體含量低。
缺點:1需要安裝三相分離器;2進水中只能含有低濃度的懸浮固體;3需要有效的布水器使其進料能均勻分布於消化器的底部;4當沖擊負荷或進料中懸浮固體含量升高,以及遇到過量有毒物質時,會引起污泥流失,要求較高的管理水平。
UASB是近年來在沼氣發酵工程中應用最多的工藝,多用於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的厭氧消化。經過固液分離後的畜禽糞便污水也可以採用UASB進行厭氧消化處理。UASB工藝在工廠廢水處理中已得到廣泛應用。北京啤酒廠採用UASB工藝的厭氧消化工程已被國家環保局定為重點推廣項目。
4污泥床濾器(UBF)
它是將UASB和厭氧濾器結合為一體的厭氧消化器。其下部為污泥床,上部設置纖維填料。由於附著於纖維填料上的生物膜補充了污泥床上部微生物的不足,所以效益較高。但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