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這個『好抄』指的是什麼,對健康還是職業發展?
你要想找個對身體沒什麼壞處的工作,就要遠離化學品、病毒、輻射、粉塵、雜訊等。那你就想想還有什麼工作是你能勝任的。我想也沒有了吧。
對於職業發展來講,水處理的技術已經相對成熟,對於處理工藝學起來系統性很強,便與學習。但如果你是一線操作工種,也就只能學會一些簡單的化驗步驟、本廠的開關機、疏通管道、疏通各種泵。而對於本廠的工藝流程、CAD制圖、葯劑的選用及用量、工藝降本技術你是學不到的。如果你是某個環保企業的技術部或者運營部職員,那麼上邊我講的你應該全部掌握,還要了解智慧水務、膜技術、紫外線-氧化劑處理高濃度廢水技術等,目前來看職業前景會很好。
水廠包括自來水廠和污水處理廠,污水處理廠包括市政污水處理廠和工業廢水廠。這只是概念,實際情況要去現場參觀。
閑來無事,隨便回答著玩的。你也是看看就行了,自己的事還是要自己拿主意。
㈡ 污水處理廠與給水廠哪個有發展待遇高
污水處理廠的工資待遇福利待遇同崗位高於給水廠
給水廠的發展前景比污水廠好
㈢ 去給水廠和污水廠參加工作,哪個更好一點
給水廠絕對比污水廠好。相信我,因我親身經歷過,只要你沒太特殊要求對這兩個崗位。
㈣ 給水廠可不可以理解為自來水廠排水廠可不可以理解為污水處理廠謝謝
沒有排水廠一說,就叫污水處理廠,部分城市叫再生水廠
給水廠可以理解叫自來水廠,或者供水廠或者凈水廠。
㈤ 水廠和污水廠是怎麼處理水的
水廠
地表水主要工藝:地表水滿足三類水質:絮凝池(加葯混凝)——平流式專沉澱池(沉澱)——快速過濾屬池(過濾)——清水池(消毒)——用戶
鐵錳超標:絮凝池(加葯混凝)——平流式沉澱池(沉澱)——曝氣生物濾池(錳砂過濾)——清水池(消毒)——用戶
工藝根據水質進行相應選取
地下水:滿足飲用水:深水井——清水池(消毒)——用戶
鐵錳超標:深水井——曝氣生物濾池(錳砂過濾)——清水池(消毒)——用戶
重金屬超標:深水井——絮凝池(混凝)——平流式沉澱池(沉澱)——清水池(消毒)——用戶
污水處理廠 一般處理流程:粗格柵——細格柵——初次沉澱池——生化池——二次沉澱池——出水(深度處理——曝氣生物濾池——快濾池——消毒池——回用)
根據工藝不同核心處理生化池不同 主要看選用什麼工藝
㈥ 污水處理廠和自來水公司是一個單位嗎
有的是,有的不是,各地情況有所不同,有的地區污水處理廠和自來水公司合稱供水總公司,是兩個下屬成員單位,有的地區是兩個獨立的單位。
㈦ 求給水廠和污水廠設計的課程設計電子樣本
水污染設計說明書
設計題目:某城市污水處理廠設計
完成日期:2006.9.30
第一章 設計資料
一、自然條件
1、 氣候:該城鎮氣候為亞熱帶海洋季風性季風氣候,常年主導風向為東南風。
2、 水文:最高潮水位 6.48m(羅零高程,下同)
高潮常水位 5.28m
低潮常水位 2.72m
二、城市污水排放現狀
1、污水水量
(1)生活污水按人均生活污水排放量300L/人.d;
(2)生產廢水量按近期1.5萬m3/d,遠期2.4萬m3/d;
(3)公用建築廢水量排放系數按近期0.15,遠期0.20考慮;
(4)處理廠處理系數按近期0.80,遠期0.90考慮。
2、污水水質
(1) 生活污水水質指標為
CODcr 60g/人.d
BOD5 30g/人.d
(2) 工業污染源參照沿海開發區指標,擬定為:
CODcr 300mg/L;
BOD5 170mg/L
(3) 氨氮根據經驗確定為30md/L。
三、污水處理廠建設規模與處理目標
1、 建設規模
該污水處理廠服務面積為10.09km2, 近期(2000年)規劃人口為6.0萬人,遠期(2020年)規劃人口為10.0萬人。處理水量近期3.0萬m3/d,遠期6.0萬m3/d。
2、 處理目標
根據該城鎮環保規劃,污水處理廠出水進入的水體水質按國家3類水體標准控制,同時執行國家關於污水排放的規范和標准,擬定出水水質指標為
CODcr≤100mg/L; BOD5≤30mg/L; SS≤30mg/L ; NH3-N≤10mg/L
四、建設原則
污水處理工程建設過程中應遵從下列原則:污水處理工藝技術方案,在達到治理要求的前提下應優先選擇基建投資和運行費用少、運行管理簡便的先進的工藝;所用污水、污泥處理技術和其他技術不僅要求先進,更要求成熟可靠;和污水處理廠配套的廠外工程應同時建設,以使污水處理廠盡快完全發揮效益;污水處理廠出水應盡可能回用,以緩解城市嚴重缺水問題;污泥及浮渣處理應盡量完善,消除二次污染;盡量減少工程佔地。
第二章 污水處理工藝方案選擇
一、工藝方案分析
本項目污水以有機污染為主,BOD/COD=0.54 可生化性較好,重金屬及其他難以生物降解的有毒有害污染物一般不超標,針對這些特點,以及出水要求,現有城市污水處理技術的特點,以採用生化處理最為經濟。由於將來可能要求出水回用,處理工藝尚應硝化。
根據國內外已運行的大、中型污水處理廠的調查,要達到確定的治理目標,可採用「普通活性污泥法」或「氧化溝」法。
普通活性污泥法,也稱傳統活性污泥法,推廣年限長,具有成熟的設計運行經驗,處理效果可靠,如設計合理,運行得當,出水BOD5可達10-20mg/L,它的缺點是工藝路線長,工藝構築物及設備多而復雜,運行管理困難,運行費用高。
氧化溝處理技術是20世紀50年代有荷蘭人首創。60年代以來,這項技術在國外已被廣泛採用,工藝及構築物有了很大的發展和進步。隨著對該技術缺點(佔地面積大)的克服和對其優點的逐步深入認識,目前已成為普遍採用的一項污水處理技術。
氧化溝工藝一般可不設初沉池,在不增加構築物及設備的情況下,氧化溝內不僅可完成碳源的氧化,還可實行脫氮,成為A/O工藝,由於氧化溝內活性污泥已經好氧穩定,可直接濃縮脫水,不必厭氧消化。
氧化溝污水處理技術已被公認為一種成功的革新的活性污泥法工藝,與傳統活性污泥系統相比較,它在技術、經濟等方面具有一系列獨特的優點。
1、 工藝流程簡單、構築物少,運行管理方便。一般情況下,氧化溝工藝可比傳統活性污泥法少建初沉池和污泥厭氧消化系統,基建投資少。另外,由於不採用鼓風曝氣和空氣擴散器,不建厭氧硝化系統,運行管理方便。
2、 處理效果穩定,出水水質好。
3、 基建投資省,運行費用低。
4、 污泥量少,污泥性質穩定。
5、 具有一定承受水量、水質沖擊負荷的能力。
6、 佔地面積少。
污水處理廠的基建投資和運行費用與各廠的污水濃度和建設條件有關,但在同等條件下的中、小型污水廠,氧化溝比其他方法低,據國內眾多已建成的氧化溝污水處理廠的資料分析,當進水BOD5在120-180mg/L時,單方基建投資約為700-900元/(m3.d),運行成本為0.15-0.30元/m3污水。
由以上資料,經過簡單的分析比較,氧化溝工藝具有明顯優勢,故採用氧化溝工藝。
二、工藝流程確定:(如圖所示)
說明:由於不採用池底空氣擴散器形成曝氣,故格柵的截污主要對水泵起保護作用,擬採用中格柵,而提升水泵房選用螺旋泵,為敞開式提升泵。為減少柵渣量,格柵柵條間隙已擬定為25.00mm。
曝氣沉砂池可以克服普通平流沉砂池的缺點:在其截流的沉砂中夾雜著一些有機物,對被有機物包裹的沙粒,截流效果也不高,沉砂易於腐化發臭,難於處置。故採用曝氣沉砂池。
本設計不採用初沉池,原則上應根據進水的水質情況來確定是否採用初沉池。但考慮到後面的二級處理採用生物處理,即氧化溝工藝。初沉池會除去部分有機物,會影響到後面生物處理的營養成分,即造成C/N比不足。因此不予考慮。
擬用卡羅塞爾氧化溝,去除COD與BOD之外,還應具備硝化和一定的脫氮作用,以使出水NH3低於排放標准,故污泥負荷和污泥泥齡分別低於0.15kgBOD/kgss*d和高於20.0d。
氧化溝採用垂直曝氣機進行攪拌,推進,充氧,部分曝氣機配置變頻調速器,相應於每組氧化溝內安裝在線DO測定儀,溶解氧訊號傳至中控室微機,給微機處理後再反饋至變頻調速器,實現曝氣根據DO自動控制
為了使沉澱池內水流更穩定(如避免橫向錯流、異重流對沉澱的影響、出水束流等)、進出水更均勻、存泥更方便,常採用圓形輻流式二沉池。向心式輻流沉澱池採用中心進水,周邊出水,多年來的實際和理論分析,認為此種形式的輻流沉澱池,容積利用率高,出水水質好。設計流量 Q=2.85萬m3/d=1208.3 m3/h,迴流比 R=0.7。
第三章 污水處理工藝設計計算
一、水質水量的確定
1. 水量的確定
近期水量:生活廢水Q生活=6.0×104×300L/人•天=1.8×104m3/d
工業廢水Q工業=1.5×104m3/d
公用建築廢水Q公用=1.8×104×0.15=0.27×104m3/d
所以近期產生的廢水量為Q
Q=Q生活+Q工業+Q公用=(1.8+1.5+0.27)×104 =3.57×104m3/d
近期的處理系數為0.8,故近期污水處理廠的處理量
Qp=3.57×104×0.8=2.856×104m3/d
遠期水量:生活廢水Q生活=10.0×104×300L/人•天=3.0×104m3/d
工業廢水Q工業=2.4×104m3/d
公用建築廢水Q公用=3.0×104×0.2=0.6×104m3/d
所以遠期產生的廢水量為Q
Q=Q生活+Q工業+Q公用=(3.0+2.4+0.6)×104 =6.0×104m3/d
遠期的處理系數為0.9,故遠期污水處理廠的處理量
Qp=6.0×104×0.9=5.4×104m3/d
通常設計污水處理廠時遠期的設計處理量為近期的兩倍,綜合考慮近期和遠期的處理水量,取近期的設計處理水量Qp=3.0×104m3/d,遠期的設計處理水量Qp=6.0×104m3/d。
2. 水質的確定
㈧ 自來水廠出來的水和污水處理廠出來的水一樣嗎
不一樣。主要區別有,水源不同、處理工藝不同、作用不同、應用不同,具體如專下:
一、水源屬不同
1、自來水
主要通過水廠的取水泵站汲取江河湖泊及地下水,地表水。
二、處理工藝不同
1、自來水
主要經過沉澱、消毒、過濾等工藝流程的處理。
2、污水處理
是採用各種方法將污水中所含有的污染物分離出來,或將污染物轉化成無害物質,從而使污水得到凈化。
三、作用不同
1、自來水
是經過處理後供用戶使用的水。
2、污水處理
作用是對生產、生活污水進行處理,達到規定的排放標准,是保護環境的重要設施。
四、應用不同
1、自來水
提供人們生活用水。
2、污水處理廠
①、生活設施領域
各式熱水鍋爐、中央空調、換熱系統、家用中央空調系統、壁掛鍋爐等。
②、工業通用設備
空壓機、製冷機、換熱器、冷卻器等。
③、特殊行業應用
食品、制葯、酒類等行業用水設備的防垢、除垢、磁化、殺菌滅藻建立環境友好型水電建設體系。
㈨ 某自來水廠的絮凝沉澱池、清水池等的水池,屬於房屋建築工程還是市政工程,這個標准怎麼界定
市政工程,,因為污水處理池屬於城市(為城市公共設施)供水系統的組成部分。
醫院的污水處理工程只是醫院的排水設施,不是城市公共設施,所以屬於房屋建築工程
㈩ 污水廠和水廠都有沉澱池嗎區別是什麼另外能不能詳細的講講污水廠和水廠共有的池子的確別
都有沉澱池。
一般水廠的工藝是格柵-混凝-沉澱-過濾-消毒,這裡面的沉澱池主要是去版除混凝後水中的懸浮權物等物質。
一般污水廠的工藝是格柵-初沉池-生物處理池-二沉池,這裡面的初沉池有類似於水廠沉沉池的功能,二沉池是水廠裡面沒有的,主要是實現剩餘污泥與水的分離。
水廠和污水廠共有的構築物一般為進水泵房,預處理池,後端工藝基本不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