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CAD污水廠設計中一般字體高度是怎麼規定的有什麼規范么
CAD中不管是什麼設計,字體高度的確定的目的只有一個,列印成圖紙之後最重要的是要看得清楚,但不宜誇張太大(那樣就顯得難看,喧賓奪主),列印出來的標注字體用直尺量在3~5mm之間是比較理想的(個人習慣按3.5到4mm,並統一字體),主標題字體或者重要內容字體略大,在4~8mm左右為宜。那如何控制這些列印效果呢?或者如何知道你使用的字體是否合適?有兩種辦法,一是計算比例,比如·1:100的圖要4mm的列印字體,那畫的時候字體高就是400;第二個辦法比較簡單,不要算,一般打圖都用標准圖框的,標准圖框有個簽名欄,簽名欄人名字體的高度一般在3.5-4mm這樣,你就看看那個簽名欄字體高度,跟著用一樣高度的字體就可以了,適當大點或小點無所謂的,但是必須打出來看得清楚,還有一點是字體高度統一,一張圖不宜超過3種字高
❷ 雨水和污水平面圖紙
圖紙上雨水井與污水井是分開的啊?這很好區別啊?
至於長度圖紙有匯總表直接查也可以,或者看回縱斷面圖或者平面答圖都可以啊?
對了,如果你拿的是部分圖紙分不清,那麼污水肯定比雨水深~這樣區別也可以~如果你拿的是平面管線總體布置圖~那你拿圖紙砸你們老闆讓他算~
❸ 看污水處理圖紙注意什麼
污水處理廠的建築物與一般的建築沒什麼區別,而且體量都不大,這里只介紹構築物。專
構築物結構圖大致由以下幾屬部分組成:
1、模板圖,主要表示構築物及各構件的尺寸、標高、埋深,為其它專業(主要是給排水)預留的洞口、預埋的套管及預埋件以及設備基礎等。模板圖一定要對照其它專業圖紙一起看,比較容易理解設計者的意圖。
2、配筋圖,表示各構件的配筋大小。由於構築物的受力、配筋形式與民用建築有差異,所以一般會提供鋼筋表供下料參考。
❹ 污水排放標準的一級標准、二級標準是怎麼規定的
具體如下:
根據《污水綜合排放標准》
4.1標准分級
4.1.1 排入GB3838Ⅲ類水域(劃定的保護區和游泳區除外)和排入GB3097中二類海域的污水,執行一級標准。
4.1.2 排入GB 3838中Ⅳ、Ⅴ類水域和排入GB3097中三類海域的污水,執行二級標准。
4.1.3 排入設置二級污水處理廠的城鎮排水系統的污水,執行三級標准。
4.1.4 排入未設置二級污水處理廠的城鎮排水系統的污水,必須根據排水系統出水受納水域的功能要求,分別執行4.1.1和4.1.2的規定。
4.1.5 GB3838中Ⅰ、Ⅱ類水域和Ⅲ類水域中劃定的保護區,GB3097中一類海域,禁止新建排污口,現有排污口應按水體功能要求,實行污染物總量控制,以保證受納水體水質符合規定用途的水質標准。
(4)繪畫標准污水圖紙要求擴展閱讀
《污水綜合排放標准》
4.2 標准值
4.2.1 本標准將排放的污染物按其性質及控制方式分為二類。
4.2.1.1第一類污染物,不分行業和污水排放方式,也不分受納水體的功能類別,一律在車間或車間處理設施排放口采樣,其最高允許排放濃度必須達到本標准要求(采礦行業的尾礦壩出水口不得視為車間排放口)。
4.2.1.2 第二類污染物,在排污單位排放口采樣,其最高允許排放濃度必須達到本標准要求。
4.2.2 本標准按年限規定了第一類污染物和第二類污染物最高允許排放濃度及部分行業最高允許排水量,分別為:
4.2.2.1 1997年12月31日之前建設(包括改、擴建)的單位,水污染物的排放必須同時執行表1、表2、表3的規定。
4.2.2.2 1998年1月1日起建設(包括改、擴建)的單位,水污染物的排放必須同時執行表1、表4、表5的規定。
4.2.2.3 建設(包括改、擴建)單位的建設時間,以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表)批准日期為准劃分。
❺ 雨污水官網圖紙包含那些內容
1、工程概況
2、設計說明,主要包括圖紙設計依據,如設計任務書、參照的規范標回准等;設計范圍,答即你的系統起點、結點在什麼哪裡,住宅的話一般就是紅線范圍;對應系統的說明,你這個雨污水的話,主要描述清楚系統最終把水排到哪裡(與已有的排水系統的連接點)
3、施工說明,這個一般比較多也比較詳細,具體包括:
(1)管材及介面形式
(2)管道基礎形式,土方開挖、回填等應符合的要求
(3)管道敷設,包括敷設的要求(如坡度、標高),敷設過程中的一般性問題處理(如標高不一致)
(4)雨污水井等的要求,如砌築形式、參照圖集、井蓋材料等,當然,參照的圖集編號也可以單列個表出來。
(5)相應的一些構築物,如果有化糞池之類的構築物的話,應該說明一下
(6)管道的試驗、驗收要求。
(7)其他一些需要說明的東西。比如管道碰撞的處理原則、圖紙標注單位等等。
唉,碼字累死了。
❻ 污水處理設計需要查閱那些規范
一、環境手冊類有:
1、北京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主編:《給水排水設計手冊(第5冊)-城鎮排水》(第二版)。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3年。
2、北京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主編:《給水排水設計手冊(第6冊)-工業排水》(第二版)。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2年。
3、上海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院主編:《給水排水設計手冊(第9冊)-專用機械》(第二版)。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0年。
4、中國市政工程西北設計研究院主編:《給水排水設計手冊(第11冊)-常用設備》(第二版)。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2年。
5、中國市政工程華北設計研究院主編:《給水排水設計手冊(第12冊)-器材與裝置》(第二版)。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1年。
6、北京水環境技術與設備研究中心等主編:《三廢處理工程技術手冊(廢水卷)》。化學工業出版社,2000年。
7、張自傑主編:《環境工程手冊—水污染防治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
二、基本環境標准與規范類
1、《地表水環境質量標准》(GB3838–2002)
2、《地下水質量標准》(GB/T14848–1993)
3、《污水綜合排放標准》(GB8978–1996)
4、《土壤環境質量標准》(GB15618–1995)
5、《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准》(GB18918–2002)
6、《制漿造紙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准》(GB 3544-2008)
7、《紡織染整工業廢水治理工程技術規范》(HJ 471-2009)
8、《污水海洋處置工程污染控制標准》(GB18486–2001)
9、《畜禽養殖業污染物排放標准》(GB18596–2001)
10、《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設計規范》(GB50335–2002)
11、《室外排水設計規范》(GB50014-2006)
12、《城市污水處理廠運行、維護及其安全技術規程》(CJJ60–1994)
三、其它供參考的規范和標准:
1、雜環類農葯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准(GB21523-2008)
2、製糖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准(GB21909-2008)
3、發酵類制葯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准(GB21903-2008)
4、化學合成類制葯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准(GB21904-2008)
5、提取類制葯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准(GB21905-2008)
6、羽絨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准(GB21901-2008)
7、中葯類制葯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准(GB21906-2008)
8、混裝制劑類制葯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准(GB21908-2008)
9、生物工程類制葯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准(GB21907-2008)
10、澱粉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准(GB25461-2010)
11、酵母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准(GB25462-2010)
12、油墨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准(GB25463-2010)
13、城市污水處理廠污水污泥排放標准(CJ3025-1993)
14、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質標准(CJ3082-1999)
15、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分類(GB/T18919-2002)
16、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雜用水水質(GB/T18920-2002)
17、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觀環境用水水質(GB/T18921-2002)
18、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業用水水質(GB/T19923-2005)
19、城市污水再生利用農田灌溉用水水質(GB20922-2007)
20、惡臭污染物排放標准(GB14554-1993)
21、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置混合填埋泥質(CJ/T 249-2007)
22、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置單獨焚燒用泥質(CJ/T290-2008)
23、電鍍污染物排放標准(GB2190O-2008)
24、合成革與人造革工業污染物排放標准(GB21902-2008)
25、鋁工業污染物排放標准(GB25465-2010)
26、陶瓷工業污染物排放標准(GB25464-2010)
27、鉛、鋅工業污染物排放標准(GB25466-2010)
28、鎂、鈦工業污染物排放標准(GB25468-2010)
29、銅、鎳、鈷工業污染物排放標准(GB25467-2010)
30、含油污水處理工程技術規范(HJ58O-2010)
31、氧化溝活性污泥法污水處理工程技術規范(HJ578-2010)
32、膜分離法污水處理工程技術規范(HJ579-2010)
33、序批式活性污泥法污水處理工程技術規范(HJ577-2010)
34、厭氧-缺氧-好氧活性污泥法污水處理工程技術規范(HJ576-2010)
35、釀造工業廢水治理工程技術規范(HJ575-2010)
36、電鍍廢水治理工程技術規范(HJ2002-2010)
37、製革及毛皮加工廢水治理工程技術規范(HJ2003-2010)
38、屠宰與肉類加工廢水治理工程技術規范(HJ2004-2010)
39、人工濕地污水處理工程技術規范(HJ2005-2010)
40、污水混凝與絮凝處理工程技術規范(HJ2006-2010)
41、污水氣浮處理工程技術規范(HJ2007-2010)
42、污水過濾處理工程技術規范(HJ2008-2010)
(6)繪畫標准污水圖紙要求擴展閱讀
處理技術
現代污水處理技術,按處理程度劃分,可分為一級、二級和三級處理,一般根據水質狀況和處理後的水的去向來確定污水處理程度。
一級處理
主要去除污水中呈懸浮狀態的固體污染物質,物理處理法大部分只能完成一級處理的要求。經過一級處理的污水,BOD一般可去除30%左右,達不到排放標准。一級處理屬於二級處理的預處理。
二級處理
主要去除污水中呈膠體和溶解狀態的有機污染物質(BOD,COD物質),去除率可達90%以上,使有機污染物達到排放標准,懸浮物去除率達95%出水效果好。
三級處理
進一步處理難降解的有機物、氮和磷等能夠導致水體富營養化的可溶性無機物等。主要方法有生物脫氮除磷法,混凝沉澱法,砂濾法,活性炭吸附法,離子交換法和電滲析法等。
整個過程為通過粗格柵的原污水經過污水提升泵提升後,經過格柵或者篩率器,之後進入沉砂池,經過砂水分離的污水進入初次沉澱池,以上為一級處理(即物理處理),初沉池的出水進入生物處理設備,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
(其中活性污泥法的反應器有曝氣池,氧化溝等,生物膜法包括生物濾池、生物轉盤、生物接觸氧化法和生物流化床),生物處理設備的出水進入二次沉澱池,二沉池的出水經過消毒排放或者進入三級處理,一級處理結束到此為二級處理,三級處理包括生物脫氮除磷法,混凝沉澱法,砂濾法,活性炭吸附法,離子交換法和電滲析法。
二沉池的污泥一部分迴流至初次沉澱池或者生物處理設備,一部分進入污泥濃縮池,之後進入污泥消化池,經過脫水和乾燥設備後,污泥被最後利用。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污水處理
❼ 污水處理CAD制圖規范
污水處理的制圖規范應該參照《給水排水制圖標准》GB/T
50106-2001。
建築給水排水制圖標准主要是室內給排水,而污水處理多為室外給排水的范疇。
❽ 圖紙中的雨污水管道標的d200、d300是指管子的公稱直徑嗎如果不是,那公稱直徑是多少
不是,公稱直徑的表示方法為DN+數字,作為標志符號,符號後面應註明單位為毫米的尺寸。
一般來說,管子的直徑可分為外徑、內徑、公稱直徑。管材為無縫鋼管的管子的外徑用字母D來表示,其後附加外直徑的尺寸和壁厚,例如外徑為108的無縫鋼管,壁厚為5mm,用D108*5表示,塑料管也用外徑表示,如De63。
公稱直徑用字母「DN」後面緊跟一個數字標志來表示,符號後面註明單位為毫米的尺寸。公稱直徑是鑄鐵管、有縫鋼管、混凝土管等管子的標稱,但無縫鋼管不用此表示法。
其他如鋼筋混凝土管、鑄鐵管、鍍鋅鋼管等採用DN表示,在設計圖紙中一般採用公稱直徑來表示,公稱直徑是為了設計製造和維修的方便人為地規定的一種標准,也叫公稱通徑,是管子(或者管件)的規格名稱。
公稱直徑的國家標准:
1 、范圍本標准規定了DN(公稱尺寸)的定義和系列。本標准適用於使用 DN 標識的相關標准中規定的管道元件。註:也可以使用與本標准不同的其他標識尺寸方法。
例如螺紋、壓配、承插焊或對接焊的管道元件,可用NPS(公稱管子尺寸)、OD(外徑)、ID(內徑)或G(管螺紋尺寸標記)等標識的管道元件。
2、 定義DN:用於管道系統元件的字母和數字組合的尺寸標識。它由字母DN 和後跟無因次的整數數字組成.這個數字與端部連接件的孔徑或外徑(用mm 表示)等特徵尺寸直接相關。
注 1:除在相關標准中另有規定,字母DN 後面的數字不代表測量值,也不能用於計算目的。注 2:採用DN標識系統的那些標准,應給出DN 與管道元件的尺寸的關系,例如DN/OD 或DN/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