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污水處理廠如何計算耗電量
統計每個耗電機械設備的個數、運行時間及功率,計算出總的度數。
其中主要的耗電設備是鼓風機,水泵,攪拌器,刮泥機等,還要包括照明和其他用電。
⑵ 污水處理廠噸水處理的耗電量
污水處理耗電為0.2-0.3kwh/m3。
可根據表中數據計算出2005-2011年,我國城鎮污水處理電力消專費量占生活消費電耗屬的2%(如圖所示),近幾年均呈上升趨勢。
污水處理工藝的不同而不同,高的膜生物反應器,低的人工氧化塘,大約在0.1元到1.5元之間,CCQ工藝是目前噸水耗電量最低的污水處理技術。CCQ工藝重慶技術,目前噸水耗電量最低的技術,污水自流式0.0248~0.0744kw.h,污水提升式0.1128~0.1624kw.h。
CCQ工藝重慶技術,無混合液迴流泵、無污泥迴流泵、無污泥提升泵、無污泥壓濾機、建制鎮污水處理廠動力能耗僅為低壓提升泵1台(自流式免除)、低壓提升循環泵1台運行1~6小時、低壓低功率風機1台運行1~6小時。
⑶ 污水處理廠直接運行費用(元/t.水)怎樣測算
一般來講直接運行費用就是經營成本,經營成本=外購原材料費+外購燃料及專動力費+工資及福利費屬+修理費+污泥處置費+其他費用。外購原材料費就是葯劑費;其他費用是前五項費用之和的系數,一般取10%;這個計算是比較正規的城市污水項目計算方法。如果是小項目就是:電費+人工+葯劑+污泥處置。希望對你有用。
⑷ 污水處理廠電耗量一般為多少噸每噸水
污水處理耗電為0.2-0.3kwh/m3,需要根據處理廠的規格來實際決定。
污水處理的主要工回藝有A/O工藝、A2/O工藝、氧化溝答工藝、SBR工藝及由此引發出來的其他改進工藝。市政污水處理廠的一般流程是:進水→粗格柵→污水提升泵站→細格柵→沉砂池→初次沉澱池→好氧活性污泥處理→二次沉澱池→消毒池→出水。
預處理單元包括格柵、提升泵、沉砂池等,主要用於污水的提升及渣、沙等的去除,為生化處理創造條件。生化處理單元主要包括曝氣系統、迴流系統和二次沉澱池。
(4)污水廠運營成本計算里的電耗擴展閱讀:
污水處理耗電介紹如下:
用於有機物、氨氮等的去除。污泥處理單元包括濃縮機、脫水機、出泥泵等,將剩餘污泥脫水外運。不同處理單元的構造和運行模式不同,因而其能耗計算就需要根據能耗分布特點選擇合適的方法。
市政污水處理廠消耗的能源主要包括電能、燃料及葯劑等潛在能源。其中,電耗占總能耗的60%~90% 。電能的消耗主要用在污水和污泥的提升、生物處理的供氧和迴流。
⑸ 主要污水處理設施的投資和運行成本如何計算
以年出欄10000頭豬復的規模製化豬場為例。對比能源環保型、能源生態型和生態種養型3類糞污處理模式經濟性。3種模式均採用干清糞工藝,日產生污水量100米3,COD為6000~8000毫克/升,BOD5為3500~4500毫克/升,懸浮物3000~4000毫克/升,氨氮500~700毫克/升,能源環保型、能源生態型達到GB 18596—2001標准,投資和運行成本見下表:
註:*豬場自有土地完全能消納糞污;**豬場無自有土地消納糞污
項 目 能源環保型 能源生態型 生態種養型污水處理投資(萬元) 170 180 160年耗電量(千瓦時) 10 1470 3 285 4 745年處理運行費用(萬元) -11.17 -3.27 -2.32*/-182.32**年節約化肥或種植收益(萬元) 1.28/30.0年產沼氣量(米3) 73 000 73 000 73 000沼氣收益(萬元) 5.84 5.84 5.84年總收益(萬元) 5.84 5.84 7.12/35.84年利潤(萬元) -5.33 2.57 4.80/-146.48
⑹ 污水處理廠生產運行中各項能耗成本的計算公式
各項能耗/處理水量=單位消耗量
各項能耗費用/處理水量=單位能耗成本
各項能耗總費用/處理水量=單位總能耗成本
⑺ 污水處理廠運行的直接成本包括哪些,運營成本包括哪些
污水處理廠需要購買水處理葯劑比如聚丙烯醯胺,聚合氯化鋁,活性炭等,更精細的成本可以參考污水處理廠運營成本。
⑻ 污水處理電耗如何計算
按電表數字/總水量! 工業用電電費計算比較復雜,不能精確代表實際用回水處理電量,電答費計算是由:契約基本電費1 + 超契約基本電費2(如不超為0) + 峰+平+谷 每時段電費再減去無功功率獎勵(90%以上)等組成。你要計算的是污水處理電耗單位,不是單位電費,所以請參照水處理電表數值/總水量就行了。注意事項是:如果水處理用電有單獨電表,請注意有無電流互感器,倍率為多少,再乘以數值就可以。
⑼ 污水處理廠應該怎麼降低運行成本,降低LOSS呢
污水處理廠運行管理中,在各個生產環節上可以發現和總結出一些節能降耗的方法,經過實踐應用後既延長了設備使用壽命,降低了能耗,提高生產效率,保證生產質量,又大幅降低了生產成本。現從以下幾方面做一介紹: 1.電耗
在污水廠運行管理中,電耗占據運營成本的比例最大,所以對用電量和電費的降低至關重要。
1.1從分利用電力部門的峰谷差異電價,使電費降低
電力部門依據用電的密集程度,將工業用電電價分為峰、平、谷三個電價,其中峰值的電價是谷值電價的3~4倍,充分利用電價的差異,將可以在谷值段工作的設備,盡可能的集中在此時段。 例1:脫泥機房的脫泥系統可以在谷值段出泥,將峰值段作為污泥的運輸,脫泥設備的檢修維護時段。
例2:在峰值段有計劃的檢修設備,而在谷值段設備的檢修和停運。 1.2對高耗能設備加強自控管理,設定合理的工作模式 污水廠中最耗能的就是曝氣系統,無論是表面曝氣,還是鼓風曝氣,如果能有效地降低用電量,將產生巨大的效益。
曝氣系統提供的空氣量,主要體現在曝氣池中的do值,採用do值與曝氣設備(如:鼓風機)的工況形成閉環控制,當達到需要的do值後,曝氣設備的工況不再升高,甚至可能降低;而不是在整個曝氣過程中一直維持著額定功率。利用變頻器控制曝氣機的轉速或沖程,達到節能的目的。
曝氣系統的選擇應注意:大、中型污水廠盡可能選擇鼓風曝氣方式,而不採用表面曝氣方式。兩種方式相比較:鼓風曝氣方式氧的利用率高,充氧效果好,同時節約電耗。
曝氣器在曝氣池中的布置方式要注意:進水端至末端沿池長方向應排列為前密後疏。在有機負荷沿著池長方向不斷降低時,末端和首端布置同樣疏密的曝氣器就是浪費;而且過高的do值也不利於污泥的生長。同時在鼓風曝氣方式中,曝氣器的選擇也很重要,管式曝氣器優於盤式曝氣器,不僅充氧效果好,而且能降低能耗10~15%。
1.3對生產設備加強巡視監管,注意適時調整運行模式 節能既是一個技術工作,也應當作為一個制度來堅持。對污水廠內的生產設備在日常的巡檢中不難發現,一旦自控運行模式參數設定了,許多工作人員就不再認真管理檢查,無論來水量多少,進水水質如何,生化池內的污泥生長情況如何,所有設備都按照一種模式運轉。
例1:對進水提升泵的運行管理,應注意在保證來水不溢流的情況下,盡可能地使提升泵在高液位的條件下運行,而不能再低液位的情況下多台泵開啟,既浪費電能,有沒有多增加抽水量。 例2:在進水量小於設計值時,就應調整迴流量,對迴流泵的開啟台數和時間重新設定,達到合理的迴流比。
例3:在進水量小於設計值,或進水水質濃度遠低於設計指標時,可以調整生化系統的運行周期,縮短曝氣時間,從而降低電耗。 所以工藝模式的調整要依據現場的實際情況,隨時調整,一種運行模式保持不變,既對運行安全無法保證,也會造成不必要的浪費。 1.4加強設備的維護保養力度,使設備盡可能地處於最佳工況 加強日常的設備潤滑、保養,降低設備的故障率,使設備工況在高效段,盡量降低無用功的產生,從而也能降低的電耗。 自來水的消耗
在污水廠的生產運行中,自來水的用量主要集中在脫泥系統中對濾布的沖洗上。在實際工作中,如果污水廠的二級處理後的出水能達到中水的標准,或一部分出水經深度處理達標後,盡可能的採用二級出水替代自來水,這樣沖洗濾布、配製葯劑,而且可以為綠化灌溉、沖洗道路和廁所均可使用。這樣用水成本可以立即下降,同時對水資源也是一種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