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深圳東寶河上有渣土碼頭嗎碼頭是違建的還是有正規手續的
深圳東寶河上有渣土碼頭!
碼頭是有正規手續
余泥渣土受納場 手續齊全!
否則環保部門早就查封了!
㈡ 東寶區的自然地理
東寶區位於湖北省荊門市,地理坐標為東經111°5′15〞(馬河鎮易畈村沙灘河叉口)-112°21′15〞(牌樓鄉楊沖村馬家集),北緯30°46′02〞-31°27′58〞(仙居太平村胡灣)。
東寶地勢總體西北高東南低,呈向南敞開的低山、丘陵、崗地地形,最高海撥高程點在栗溪鎮境內的裴山,高程684米 。
「楚塞三湘接,荊門九派通」。荊門位於湖北省中部,東通孝感下漢瀘,與安陸、應城接壤,距武漢市217公里;南連荊州通湘粵,與江陵、潛江、天門毗鄰,距荊州市80公里;西扼宜昌接渝蜀,與南漳、遠安、當陽交界,距宜昌市120公里;北望襄陽達中原,與宜城、隨州相連,距襄陽市111公里,是溝通南北、連接東西的重要交通樞紐,素有「荊楚門戶」之稱,歷來為兵家和商家必爭之地。
荊門東接大洪山之毓秀,北枕荊山之靈脈,南擁江漢平原之富庶,山川秀美,人傑地靈,物產豐富,境內北部層巒疊翠,中部崗嶺起伏,南部沃野舒展,山區、丘陵、平原、湖區地形兼具、優勢兼得。四季分明,氣候溫暖,日照充足,雨量充沛,無霜期長,為亞熱帶溫暖季風型氣候,十分有利於農作物生長。全市年平均氣溫16.1℃,年均降水量949.4毫米,日照時數2000小時左右。
㈢ 東寶區的行政區劃
2009年底東寶區轄漳河、馬河、栗溪、子陵、石橋驛、牌樓6鎮,仙居鄉,泉口、龍泉2個街道; 全區有169個行政村,35個社區居委會 。 區域面積人口管轄龍泉街道 26平方千米 109800人 14居委會泉口街道 16平方千米 86667人 11居委會牌樓鎮 118平方千米 24280人 1居委會15村委會子陵鎮 277平方千米 44929人 1居委會29村委會漳河鎮 363平方千米 38845人 3居委會38村委會石橋驛鎮 176平方千米 32165人 1居委會26村委會馬河鎮 161平方千米 :12000人 1居委會9村委會栗溪鎮 374平方千米 19556人 2居委會25村委會仙居鄉 159平方千米 25249人 1居委會27村委會
㈣ 東寶區的社會事業
有科研機構14所,從業人員2786人。實施科技計劃項目74項,專利授權量282項。全市共有公共圖書館4個,各類藏書45萬冊,博物館3個,專業藝術表演團體3個,廣播及電視人口覆蓋率96%以上。社會文化和專業藝術表演分別獲全國最高獎項。2007年,科技事業不斷發展,連續第三次被評為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市。
公共衛生服務體系不斷完善,醫療服務水平進一步提高。實施全民健康工程,在中心城區建成4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36個衛生服務站,社區衛生服務覆蓋率達100%;免費為20多萬名返鄉農民工進行一次體檢,並分村建立健康檔案。扎實開展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試點工作,參保居民31萬人;全面推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參合率達80.1%。
2007年,城鎮社會保險擴面新增8.63萬人;在全省率先啟動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4.7萬名農村特困救助對象實現最低生活保障;落實大中型水庫移民後期扶持政策,爭取移民直補和項目扶持資金1.3億元,柴湖移民區、漳河庫區等扶貧工作取得新進展。2007年,實施擴大就業工程,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1.77萬人,「4050」人員再就業6491人;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5.97萬人。 採取點源治理、水電站沖污、污水截流、河道整治和建設污水處理廠共五種工程措施對竹皮河城區段進行了全面整治,共完成河道整治15.51公里、新建5萬噸/日處理能力的污水處理廠;沿線排污大戶全部自行建設了污水處理設施,實行了達標排放;龍泉渡槽和蘇畈橋渡槽水電站建成並投入使用。通過對竹皮河的綜合整治,初步實現了「一河兩管、清污分流;分段設壩、全河有水;兩岸成街、花樹成蔭」的目標,改善了竹皮河水質和城市居民生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