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給水管道和排水管道之間的最小距離是多少
給水引入管與排水排出管的水平凈距不得小於1m。
1、室內給水與排水管道平行敷設時,兩管間的最小水平凈距不得小於0.5mm;交叉鋪設時,垂直凈距不得小於0.15m。
2、給水管應鋪在排水管上面,若給水管必須鋪在排水管的下面時,給水管應加套管,其長度不得小於排水管管徑的3倍。
3、排水塑料管必須按設計要求及位置裝設伸縮節容。如設計無要求時,伸縮節間距不得大於4m。
4、高層建築中明設排水塑料管道應按設計要求設置阻火圈或防火套管。
(1)污水管與給水管布管規范擴展閱讀:
《建築給水排水設計規范》
第2.4.6條:生活給水引入管與污水排出管管外壁的水平凈距不宜小於1.0m。
第2.4.7條:建築物內給水管與排水管之間的最小凈距、平行埋設時應為0.5m;交叉埋設時應為0.15m、且給水管宜在排水管的上面。
第2.4.10條:給水管道與其他管道同溝或共架敷設時、宜敷設在排水管、冷凍管的上面或熱水管、蒸汽管的下面。給水管不宜與輸送易燃、可燃或有害的液體或氣體的管道同溝敷設。
第2.4.11條:管道井的尺寸、應根據管道數量、管徑大小、排列方式、維修條件、結合建築平面和結構形式等合理確定。管道井當需進入檢修時、其通道寬度不宜小於0.6m。
『貳』 給排水管道設計中,給水管道與化糞池的最小距離有沒有規范要求
應有不小來於0.4m的距離源。
在污水橫管上設清掃口、應將清掃口設置在樓板或地坪上與地面相平。污水管起點的清掃口與污水橫管相垂直的牆面的距離、不得小於0.15m。污水管起點設置堵頭、代替清掃口時、堵頭與牆面應有不小於0.4m的距離。
管徑小於100mm的排水管道上設置清掃口、其尺寸應與管道同徑;管徑等於或大於100mm的排水管道上設置清掃口、其尺寸應採用100mm管徑。排出管與室外排水管道連接處、應設檢查井。檢查井中心至建築物外牆的距離、不宜小於3.0m。
(2)污水管與給水管布管規范擴展閱讀:
給排水管道設計要求規定:
1、室外生活排水管道管徑小於等於160mm時,檢查井間距不宜大於30m;管徑大於等於200mm時,檢查井間距不宜大於40m。
2、當構造內無存水彎的衛生器具與生活污水管道或其他可能產生有害氣體的排水管道連接時,必須在排水口以下設存水彎。存水彎的水封深度不得小於50mm。嚴禁採用活動機械密封替代水封。
3、小區排水管的布置應根據小區規劃、地形標高、排水流向,按 管線短、埋深小、盡可能自流排出的原則確定。當排水管道不能以重力自流排入市政排水管道時,應設置排水泵房。
『叄』 給水管道的布置和敷設的基本要求有那些有
室外給水管網直接供水,由加壓水泵和高位水箱供水。
如果室外給水管網能保證最不利點的衛生器具和用水設備連續工作所需要的水壓和水量,可直接用作室內生活或生產給水系統的水源。如果室外給水管網中的水壓周期性地不足,可採用高位水箱供水。
如果室外給水管網的水壓經常不足而用水量又很不均勻,必須用水泵加壓,並由水箱調節儲存。為防止用水泵直接自室外管網吸水,影響相鄰建築的正常供水,要求設吸水池。如果室外給水管網中的水壓經常不足而室內又不能設置高位水箱,可採用此方式。這種供水方式用水泵自吸水池吸水送入充滿壓縮空氣的密閉罐內,靠壓縮空氣的壓力,向各用水點供水。
(3)污水管與給水管布管規范擴展閱讀:
室內給水設置要求規定:
1、統一給水系統指各種用水都按照生活飲用水水質標准,用統一的給水管網供給用戶的給水系統。不需長距離輸送水量,且用戶對水質、水壓要求相差不大時,直採用統一給水系統。
2、應充分利用室外管網水壓直接供水,如果室外管網水壓不能滿足建築物用水要求時,應考慮下面幾層利用外網水壓直接供水,上面數層採用加壓供水。
3、高層建築生活給水系統的豎向分區,應根據使用要求、材料設備性能、維修管理、建築層數等條件,結合室外給水管網的水壓合理確定。
『肆』 污水管與自來水管之間距離的規定,在什麼規范上能查到
給排水管道設計中,給水管道與化糞池的最小距離有規范。 查《建築給水排水設計規內范》(GB50015-2003)規定;容 附錄B 居住小區地下管線(構築物)間最小凈距 給排水管道設計中,給水管道與化糞池的最小水平凈距0.8—1.5m 給排水管道設計中
『伍』 給排水管道布置的要求都有哪些
一、滿足水力條件
1.給水管道布置應力求短而直。
2.為充分利用室外給水管網中的水壓,給水引入管宣布設在用水量最大處或不允許間
斷供水處。
3.室內給水干管宜靠近用水量最大處或不允許間斷供水處。
二、滿足維修及美觀要求
1.管道應盡量沿牆、梁、柱直線敷設。
2.對美觀要求較高的建築物,給水管道可在管槽、管井、管溝及吊頂內暗設。
3.為便於檢修,管井應每層設檢修門。暗設在頂棚或管槽內的管道,在閥門處應留有
檢修門。
4.室內管道安裝位置應有足夠的空間以利拆換附件。
5.給水引入管應有不小於0.003的坡度坡向室外給水管網或坡向閥門井、水表井,以
便檢修時排放存水。泄水閥門井一般做法如圖1.4—1所示。
三、保證生產及使用安全
1.給水管道的位置,不得妨礙生產操作、交通運輸和建築物的使用。
2.給水管道不得布置在遇水能引起燃燒、爆炸或損壞原料、產品和設備的上面,並應
盡量避免在生產設備上面通過。
3.給水管道不得穿過商店的櫥窗、民用建築的壁櫥及木裝修等。
4.對不允許斷水的車間及建築物,給水引入管應設置兩條,在室內連成環狀或貫通枝
狀雙向供水。
5.對設置兩根引入管的建築物,應從室外環網的不同側引入,如圖1.4—2所示。如不可能且又不允許間斷供水時,應採取下列保證安全供水措施之一:
1)沒貯水池或貯水箱。
2)有條件時,利用循環給水系統。
3)由環網的同側引入,但兩根引入管的間距不得小於10M,並在接點間的室外給水
管道上設置閘門,如圖1.4—3所示。
四、保護管道不受破壞
1.給水埋地管道應避免齊置在可能受重物壓壞處。管道不得穿越生產設備基礎;在特殊情況下,如必須穿越時,應與有關專業協商處理。
2.給水管道不得敷設在排水溝、煙道和風道內,不得穿過大便槽和小匣槽。
3.給水引入管與室內排出管管外壁的水平距離不宜小於1.0M。
4.建築物內給水管與排水管平行埋設或交叉埋沒的管外壁的最小允許距離,應分別為
0.5M和0.15M(交叉埋沒時,給水管宜在排水管的上面。)
5.給水橫管宜有0.00270.005的坡度坡向泄水裝置。
6.結水管道穿樓板時宜預留孔洞,避免在施工安裝時鑿打樓板面。孔洞尺寸一般宣較
通過的管徑大50—100MM。管道通過樓板段應設套管。
7.給水管道穿過承重牆或基礎處應預留洞口,且舍頂上部凈空不得小於建築物的沉降
量,一般不小於0.1M。
8.通過鐵路或地下構築物下面的給水管,宜敷設在套管內。
9.給水管不宜穿過伸縮縫、沉降縫和抗震縫,必須穿過時應採取有效措施。
常用措施如下:
(1)螺紋彎頭法。又稱絲扣彎頭法,如圖1.4—4。建築物的沉降可由螺紋彎頭的旋
轉補償。適用於小管徑的管道。
(2)軟性接頭法。用橡膠軟管或金屬波紋管連接沉降縫、伸縮縫兩邊的管道。
(3)活動支架法。將沉降縫兩側的支架做成使管道能垂直位移而不能水平橫向位移,以適應沉降伸縮之應力。
『陸』 給水管道和排水管道之間的最小距離是多少
給水引入管與排水排出管的水平凈距不得小於1m。
1、室內給水與排水管道平行敷設時,兩管間的最小水平凈距不得小於0.5mm;交叉鋪設時,垂直凈距不得小於0.15m。
2、給水管應鋪在排水管上面,若給水管必須鋪在排水管的下面時,給水管應加套管,其長度不得小於排水管管徑的3倍。
3、排水塑料管必須按設計要求及位置裝設伸縮節容。如設計無要求時,伸縮節間距不得大於4m。
4、高層建築中明設排水塑料管道應按設計要求設置阻火圈或防火套管。
(6)污水管與給水管布管規范擴展閱讀:
《建築給水排水設計規范》
第2.4.6條:生活給水引入管與污水排出管管外壁的水平凈距不宜小於1.0m。
第2.4.7條:建築物內給水管與排水管之間的最小凈距、平行埋設時應為0.5m;交叉埋設時應為0.15m、且給水管宜在排水管的上面。
第2.4.10條:給水管道與其他管道同溝或共架敷設時、宜敷設在排水管、冷凍管的上面或熱水管、蒸汽管的下面。給水管不宜與輸送易燃、可燃或有害的液體或氣體的管道同溝敷設。
第2.4.11條:管道井的尺寸、應根據管道數量、管徑大小、排列方式、維修條件、結合建築平面和結構形式等合理確定。管道井當需進入檢修時、其通道寬度不宜小於0.6m。
『柒』 求GB50268-2008給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和條文說明 還有雨污水其他的驗收規范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准
給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
Code for construction and acceptance of
water and sewerage pipehine works
GB 50268-2008
主編部門: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
批准部門: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
施行日期:2 0 0 9 年 5 月 1 日
http://www.zzguifan.com/webarbs/book/129/2018909.shtml 有好多呢,可以慢慢看
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
公 告
第132號
關於發布國家標准《給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的公告
現批准《給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為國家標准,編號為GB 50268-2008,自2009年5月1日起實施。其中,第1.0.3、3.1.9、3.1.15、3.2.8、9.1.10、9.1.11條為強制性條文,必須嚴格執行。原《給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 50268-97和《市政排水管渠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准》CJJ 3-90同時廢止。
本規范由我部標準定額研究所組織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出版發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
2008年10月15日
雨、污水分層生物滴濾處理(MBTF)技術規程[附條文說明] CECS 294:2011
『捌』 污水管與給水管交叉,而且給水管在下面,按照規范要求怎麼處理
按要求是污水管是不能在給水管上方、如在下方間距不小於一米、且給水管在交叉部位不能有接頭,給水管的污水管需做防護、加套管。
『玖』 排水管道的布置原則是什麼
排水管道的布置原則有以下:
1、按管線短、埋深小、盡量自流排出的原則確定。排水管道盡量採用重力流形式,避免提升。由於污水在管道中靠重力流動,因此管道必須有坡度。
2、排水管道一般沿道路、建築物平行敷設。污水干管一般沿管路布置,不宜設在狹窄的道路下,也不宜設在無道路的空地上,而通常設在污水量較大或地下管線較少一側的人行道、綠化帶或慢車道下。
3、當管道埋深淺於基礎時,應不小於1.5m;當管道埋深深於基礎時應不小於2.5m。
4、排水管線盡量避免穿越地上和地下構築物。
5、管線應布置在建築物排出管多並且排水量較大的一側。
6、排水管道轉彎和交接處,水流轉角應不小於90°,當管徑小於300,且跌水水頭大於0.3m時,可不受限制。
(9)污水管與給水管布管規范擴展閱讀:
1、在進行給水排水工程規劃時,必須認真貫徹執行國家及地方政府頒布的《城市規劃法》、《環境保護法》、《水污染防治法》、《海洋環境保護法》、《水法》等國家標准與設計規范,它是城市規劃和工程建設的指導方針。
2、給水排水工程規劃應以批準的當地城鎮(地區)總體規劃為主要依據。給水排水工程規劃包括給水水源規劃、給水處理廠規劃、給水管網規劃、排水管道規劃、污水處理廠規劃和廢水排放與利用規劃等內容。
3、為了保證給水管網的正常運行以及消防和管網的維修管理工作,管網上必須安裝各種必要的附件,如閥門、消防栓、排氣閥和泄水閥等。閥門是控制水流、調節流量和水壓的重要設備,閥門的布置應能滿足故障管段的切斷需要。
4、污水管道與建築物應有一定間距,與生活給水管道交叉時,應敷設在生活給水管的下面。管線綜合規劃時,所有地下管線都應盡量設置在人行道、非機動車輛和綠化帶下,只有在不得已時,才考慮將埋深大,維修次數較小的污水、雨水管道布置在機動車道下。
5、若各種管線布置時發生沖突,處理的原則是:未建讓已建的,臨時性管讓永久性管,小管讓大管,有壓管讓無壓管,可彎管讓不可彎管。
『拾』 室外污水管道與給水管道的水平距離是多少啊
給水管道室外埋地引入管,其管頂覆土厚度不宜小於0.7M,並應敷設在凍土線以下0.2m處。建築專內埋地管在無活荷載屬和凍土影響時,其管定離地面高度不宜小於0.3m。
生活污水接戶管埋設深度不得高於土壤冰凍線以上0.15m,且覆土厚度不宜小於0.3m。
(10)污水管與給水管布管規范擴展閱讀:
一、室外排水管道工程的主要分項工程
1、管道土方工程及基礎工程。就是為了埋設排水管道而開挖地溝及管道敷設完後的同填等,以及作墊層和管道基礎。
2、排水管道的安裝敷設。管道一般採用鑄鐵管,但也有採用鋼管或鋼筋混凝土管道的。
3、排水管道檢查井:包括管道連接井、雨水井,分為磚砌、鋼筋混凝土井和磚砌鋼筋混凝土井圈等。
4、化糞池工程:包括磚砌、石砌和鋼筋混凝土澆築的化糞池。
二、地下燃氣管道埋設的最小覆土厚度:
1、埋設在車行道下時,不得小於0.9m。
2、埋設在非機動車車道(含人行道)下時,不得小於0.6m。
3、埋設在機動車不可能到達的地方時,不得小於0.3m。
4、埋設在水田下時,不得小於0.8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