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環境保護稅 標准排放限制 執行標准
一、我國徵收環境稅的步驟是怎樣的?
1、第一階段,用3~5年時間,完善資源稅、消費稅、車船稅等其他與環境相關的稅種。盡快開征獨立環境稅,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二氧化碳和廢水排放都將是環境稅稅目的可能選擇。
2、第二階段,用2~4年時間,進一步完善其他與環境相關的稅種和稅收政策。擴大環境稅的徵收范圍。如果環境稅沒有在第一階段開征,需要在此階段開征。
3、第三階段,用3~4年時間,繼續擴大環境稅的徵收范圍。結合環境稅稅制改革情況,進行整體優化,從而構建起成熟和完善的環境稅制。
二、環保稅由誰徵收?
徵收方面,《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規定了稅務部門和環保部門的分工。稅務機關依法徵收管理,環保主管部門則負責依法對污染物監測管理,環保主管部門和稅務機關應當建立涉稅信息共享平台和機制,定期交換有關納稅信息資料。現行的排污費是實行中央和地方1:9分成,考慮到地方政府承擔主要污染治理責任,為了調動地方的積極性,環境保護費改稅以後,開征之後,環境保護稅收入全部作為地方稅收入,納入一般公共預算。
三、環保稅納稅人是誰?
依據《環境保護稅法》,以直接向環境排放應稅污染物的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為納稅人。其中,依法設立的城鄉污水集中處理、生活垃圾集中處理場所排放相應應稅污染物,不超過國家和地方規定的排放標準的,將暫予免徵環境保護稅。這也就是說,環保稅將不向普通居民徵收。
綜上所述,按照目前我國關於環境稅的規定,直接排放污染物的單位和個人是環保稅的納稅人,在受到行政處罰的同時,要承擔納稅的義務。由於環保稅是一個新生事物,我國在環境稅的徵收上分幾個不同的解階段。先在一些主要城市進行試點,然後用幾年時間擴大環境稅的徵收范圍,最終通過稅收政策和制度完善環境稅的徵收管理。
2. 一般排放哪些污染物涉及繳納環境保護稅
環境保護稅的征稅對象包括大氣污染物、水污染物、固體廢物和雜訊等四類污染物,具體按照《環境保護稅法》所附《環境保護稅目稅額表》、《應稅污染物和當量值表》的規定執行。
3. 月排100噸廢水應納多少環保稅
2016年12月25日,環境保護稅法獲得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五次會議回表決通過,這是我國第一部答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單行稅法,將於2018年1月1日起施行。此次通過的環境保護稅法,將從稅收杠桿入手,令企業多排污就多交稅,少排污則能享受稅收減免。
按照立法原則,環保稅是「稅負平移」,從排污費「平移」到環保稅,徵收對象為大氣污染物、水污染物、固體廢物和雜訊。
具體來看,環境保護稅的稅率為:大氣污染物稅額為每污染當量1.2元至12元,水污染物為每污染當量1.4元至14元,煤矸石污染物稅額為每噸5元,危險廢物稅額為每噸1000元。如果工業雜訊超標1-3分貝,將對企業每月徵收350元;若雜訊超標4-6分貝,則每月徵收700元;若雜訊超標16分貝以上,則每月徵收11200元。
預計環保局將對我們砼行攪拌站的生產進行全方位的監控,定期將數據提交稅務局,作為納稅數據。
4. 居民排放生活污水被納入環保稅的范圍了嗎
據報道,自2018年1月1日,我國第一部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單行稅法——《環境保護稅法》將正式實施,按照規定四大類污染需要征稅 建築和交通雜訊暫未納入,同時居民排放生活污水和垃圾未納入征稅范圍。
三是依法設立的城鄉污水集中處理、生活垃圾集中處理場所排放相應應稅污染物,不超過國家和地方規定的排放標準的暫予免稅。四是為鼓勵固體廢物綜合利用,減少污染物排放,對納稅人綜合利用的固體廢物,符合國家和地方環境保護標準的暫免徵稅。五是國務院批准暫免徵稅的其他情形。
希望環保稅可以順利實施!
5. 污水處理行業增值稅怎麼收收多少
污水、垃圾及污來泥處理勞自務在繳稅後返還70%,即需要繳納30%的增值稅;再生水產品繳稅後返還50%,即需要繳納50%的增值稅。
(一)一般納稅人銷售自己使用過的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第十條規定不得抵扣且未抵扣進項稅額的固定資產,按照簡易辦法依照3%徵收率減按2%徵收增值稅。
(二)小規模納稅人銷售自己使用過的固定資產,減按2%徵收率徵收增值稅。
《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第十五條規定了下列7個項目免徵增值稅:
1.農業生產者銷售的自產農產品;
2.避孕葯品和用具;
3.古舊圖書;
4.直接用於科學研究、科學試驗和教學的進口儀器、設備;
5.外國政府、國際組織無償援助的進口物資和設備;
6.由殘疾人的組織直接進口供殘疾人專用的物品;
7.銷售的自己使用過的物品。
除前款規定外,增值稅的免稅、減稅項目由國務院規定。任何地區、部門均不得規定免稅、減稅項目。
6. 環保稅徵收的標準是什麼
1、 對排放污染所徵收的稅,包括對工業企業在生產過程中排放的廢水、廢氣、廢渣及汽車排放的尾氣等行為課稅,如二氧化碳稅、水污染稅、化學品稅等。
2 、對高耗能、高耗材行為徵收的稅,也可以稱為對固體廢物處理征稅,如潤滑油稅、舊輪胎稅、飲料容器稅、電池稅等。
3、 為減少自然資源開采、保護自然資源與生態資源而徵收的稅,如:開采稅、地下水稅、森林稅、土壤保護稅。
4 、對城市環境和居住環境造成污染的行為征稅,如:噪音稅、擁擠稅、垃圾稅等。
5、 對農村或農業污染所徵收的稅,如:超額糞便稅、化肥稅、農葯稅等。
6 、為防止核污染而開征的稅,主要有鈾稅。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建立稅務機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和其他相關單位分工協作工作機制,加強環境保護稅徵收管理,保障稅款及時足額入庫。
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和稅務機關應當建立涉稅信息共享平台和工作配合機制。法律明確,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應當將排污單位的排污許可、污染物排放數據、環境違法和受行政處罰情況等環境保護相關信息,定期交送稅務機關。
稅務機關應當將納稅人的納稅申報、稅款入庫、減免稅額、欠繳稅款以及風險疑點等環境保護稅涉稅信息,定期交送環境保護主管部門。
7. 環保稅的稅率是多少
環保稅是按照從量計征的方法,沒有固定稅率,是按照環保稅法規定,應稅大氣污染物的稅額幅度為每污染當量1.2元至12元,水污染物的稅額幅度為每污染當量1.4元至14元,具體適用稅額的確定和調整,可由各地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在法定稅額幅度內決定。
環境保護稅的征稅對象是大氣污染物、水污染物、固體廢物和雜訊等4類應稅污染物。具體應稅污染物依據稅法所附《環境保護稅目稅額表》《應稅污染物和當量值表》的規定執行。
環境保護稅的繳納:
稅法規定,納稅人應當向應稅污染物排放地的主管稅務機關申報繳納環保稅。
環保稅按月計算,按季申報繳納。不能按固定期限計算繳納的,可以按次申報繳納。
根據稅法,納稅人應當自季度終了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主管稅務機關辦理納稅申報並繳納稅款;按次申報繳納的,應當自納稅義務發生之日起十五日內,向稅務機關辦理納稅申報並繳納稅款。
下列情形,暫予免徵環境保護稅:
(一)農業生產(不包括規模化養殖)排放應稅污染物的;
(二)機動車、鐵路機車、非道路移動機械、船舶和航空器等流動污染源排放應稅污染物的;
(三)依法設立的城鄉污水集中處理、生活垃圾集中處理場所排放相應應稅污染物,不超過國家和地方規定的排放標準的;
(四)納稅人綜合利用的固體廢物,符合國家和地方環境保護標準的;
(五)國務院批准免稅的其他情形。
前款第五項免稅規定,由國務院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納稅人排放應稅大氣污染物或者水污染物的濃度值低於國家和地方規定的污染物排放標准百分之三十的,減按百分之七十五徵收環境保護稅。
納稅人排放應稅大氣污染物或者水污染物的濃度值低於國家和地方規定的污染物排放標准百分之五十的,減按百分之五十徵收環境保護稅。
8. 廢水排向污水處理廠超標排放的是否徵收環境稅
要看是哪一類的污水處理廠,工業園區的污水處理廠還是城市集中污水處內理設置,前者的話容環保部環函[2006]144號復函規定是按一般工業企業徵收廢水排污費的,城市集中污水處理設置按照現行《排污費徵收標准管理辦法》第三條第一項第三款規定是超標才收費,達標不收費
9. 企業廢水零排放需要繳納環保稅嗎
不直接向環境排放污染物的不繳納相應污染物的環境保護稅。
《中華人民共和專國環境保護稅法》第屬四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屬於直接向環境排放污染物,不繳納相應污染物的環境保護稅:(一)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向依法設立的污水集中處理、生活垃圾集中處理場所排放應稅污染物的……」。
10. 環保行業需要交多少稅
基本稅種
1、營業稅按提供的服務收入5%繳納;
2、增值稅按銷售收入17%、6%、4%繳納(分內別適用增值稅一般容納稅人、小規模生產加工納稅人和商業企業納稅人)
3、城建稅按繳納的營業稅與增值稅之和的7%繳納;
4、教育費附加按繳納的營業稅與增值稅之和的3%繳納;
5、地方教育費附加按繳納的營業稅與增值稅之和的2%繳納;
6、印花稅:購銷合同按購銷金額的萬分之三貼花;帳本按5元/本繳納(每年啟用時);年度按「實收資本」與「資本公積」之和的萬分之五繳納(第一年按全額繳納,以後按年度增加部分繳納);
7、城鎮土地使用稅按實際佔用的土地面積繳納(各地規定不一,XX元/平方米);
8、房產稅按自有房產原值的70%*1.2%繳納;
9、車船稅按車輛繳納(各地規定不一,不同車型稅額不同,XX元輛);
10、企業所得稅按應納稅所得額(調整以後的利潤)繳納(3萬元以內18%,3萬元至10萬元27%,10萬元以上33%);
11、發放工資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
上述稅種中除增值稅與企業所得稅(2002年1月1日新設立的企業)向國稅局申報繳納外,其他均向地稅局申報繳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