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污水知識 > 碳源對污水菌是怎麼影響的

碳源對污水菌是怎麼影響的

發布時間:2021-02-09 04:11:08

『壹』 碳源影響微生物生長的機理急

一種微生物對不同的物質的利用能力是不同的,能利用必然需要相應的酶系和轉運能力,這些的有無或者活性的大小直接關繫到底物的利用效率。對於不能利用的底物或者利用效率低的底物,微生物生長自然就不良了。

『貳』 細菌對環境的影響

污水凈化中的微生物降解

微生物的體積小而表面積大,繁殖速度驚人,能不斷地與周圍環境快速進行物質交換。污水通過能滿足微生物 生長、繁殖條件下的設備,微生物便從污水中獲取營養成分,同時降解和利用有害物質,從而使污水得到凈化 。

1.微生物的好氧和厭氧凈化

微生物的代謝方式具有多樣性,能從污水中攝取澱粉、糖、脂肪、蛋白質等高分子化合物及其他低分子化合物 。

1.1 好氧凈化 氧存在條件下,許多好氧微生物通過分解代謝、合成代謝和物質礦物化,在把污水中的有機物 氧化分解成CO2、H2O等的過程中,獲得C源、N源、P源、S和能量。污水的微生物好氧凈比處理,就是模擬 這種生物凈化原理,把微生物置於一定的構築物內通氣培養,達到高效率凈化污水的目的。

活性污泥法或生物過濾法處理污水,已是國內外凈化污水和工業廢水的重要方法。當污水與懸浮的活性污泥接 觸時或通過以細菌為主形成的生物膜時,微生物便對污水中的有機物質進行吸附、吞噬、氧化、分解和轉化, 從而完成凈化污水的過程。

1.2 厭氧凈化 微生物在嚴格厭氧條件下,對有機物質發酵或消化過程中,大部分有機物被分解生成H2、CO2 、H2S和CH4等氣體。污水的微生物厭氧凈化處理,就是根據污水經厭氧發酵後既得到凈化,又獲得了生物能 源CH4的原理。微生物細胞能量轉移的電子受體,由在好氧條件下的分子氧改變為厭氧條件下的有機物。在厭 氧發酵中,難分解的大分子物質先在微生物的胞外酶(如纖維素酶、果膠酶、脂酶、蛋白酶)作用下,分解為 可溶性物質,再通過非產甲烷氏氧細菌和產氫細菌降解成低分子的有機酸類和醇類,並放出H2和CO2;有機 酸類和醇類在產甲烷細菌作用下,形成H2、CO2和CH4。甲烷細菌還可利用H2還原CO2形成CH4。

厭氧發酵法凈化污水在密閉容器內進行,常被廣泛應用於用好氧方法難以凈化的有機污染物含量高或含不溶性 有機物較多的污水和廢水。國內已有在處理造紙、抗菌素發酵的廢水中採用此法。

2.微生物在凈化某些工業廢水中的降解作用

工業廢水和廢料中所含的物質成分、溫度、pH值等差異較大。有些有毒物質可被微生物降解,有些卻不易被 降解。

自然界中能降解烴類的微生物有幾百種,多數為細菌、酵母菌和真菌,降解是由他們所產生的酶和酶系完成的 。一般來說,直鏈化合物比支鏈化合物、飽和化合物比非飽和化合物、脂肪烴比芳香烴容易被較多種類的微生 物降解和同化。直鏈烴的降解是末端甲基先被氧化形成醇、醛後再生成脂肪酸,由脂肪酸形成醋酸,最後氧化 成CO2和H2O。微生物對單環芳烴及其衍生物的降解與直鏈烴有些類似。能降解苯和酚的微生物種類很多,有 細菌中的許多屬、放線菌等。

氰(腈)是劇毒物質。人們發現對氰有不同程度降解能力的微生物約50種,有茄病鐮刀霉、假單孢菌屬、諾 卡氏菌屬等屬。它們能產生一種氰水解酶,把氰中的碳、氮轉變為CO2、NH3;鐮刀霉還可利用氰作為合成細 胞所需要的碳源和氮源,使污水得到凈化和解毒。早有人報道,用珊瑚色諾卡菌降解腈綸廢水中的丙烯腈速度 快效果好,1g菌體在25min內可降解250mg丙烯腈。

某些污染物對人體有致癌性,如多環芳烴就是一類致癌性物質。許多細菌能降解多種多環芳烴,如產鹼桿菌、 棒狀桿菌、諾卡氏菌、假單胞菌屬的某些種就能降解蒽和菲。活性污泥中的許多細菌對多環芳烴有較緩慢的降 解作用。硝基化合物對人類也有致癌作用,我國應用腸桿菌、克氏桿菌和假單胞菌等屬的細菌,降解製造三硝 基甲苯炸葯過程中的污水,效果很好。

塑料、合成纖維等許多製品的廢物,生活污水中的洗滌劑、表面活性劑等,都難以利用普通活性污泥中的微生 物進行降解和去除。有人培育出一種體內具有兩種酶的假單胞菌O-3號細菌,該菌可利用聚乙烯醇作碳源並 對其進行降解。活性污泥中投入此菌時,能大大提高凈化含聚乙烯醇污水的效率。

人們早已能合成有機化合物,但自然界中的微生物體內卻未有分解這些人工合成的化合物的酶系。經探索已選 育出一些經過馴化、誘導後具有降解人工合成物質的酶系的特殊功能微生物。例如,2,4-D、DDT等一些農 葯,就可以被微生物降解而消除污染。

3.遺傳工程菌在凈化工業廢水中的降解作用

為了提高污水生物凈化的效率,人們應用分子遺傳學技術不僅對現有的微生物進行改造,而且在研究創造具有 新的特殊功能的微生物。由於分子遺傳學的發展,人們發現假單胞桿菌屬中許多種的細胞里,具有調控多種性 狀的質粒,這些質粒基因控制著烴化合物分解的酶系合成。應用質粒工程技術把分別降解芳烴、多環芳烴、萜 烴的質粒接合到降解酯烴的細菌體內,創造出一種具有多質粒的所謂「超級菌」新菌種。這種菌在消除石油污染 中,不僅能把60%的烴降解,而且只在幾小時內就可達到自然菌種要用一年多時間的凈化效果。人們採用把 一種細菌的調控還原酶的質粒轉移到另一種菌體中的技術,使得到新質粒的細菌對汞的還原能力大大增強。用 這種細菌既解除含汞廢水中的汞毒,又可回收到汞。總之,遺傳工程菌的研究和應用,必將對生物凈化污水起 到變革性作用。

4.污水中微生物種類變化與凈化的關系

污水中生活的微生物,由極為適應於污水的多種微生物類群組成。它們在污水中的生物膜上或活性泥中形成一 個小的生態系統和食物鏈的縮影。食物鏈中的每一步都有一部分有機物被轉變為CO2,使污水逐漸得到凈化。

活性污泥中主要有細菌,還有酵母菌、黴菌、單細胞藻類等。此外,還有大量原生動物和少數後生動物。當然 ,污水性質和污染程度的不同,微生物種類和數量會有很大差別。

原生動物中有的種類及數量對水質因素的變化(如氧溶量、pH值等)較敏感,原生動物可以作為指示生物鑒 定污水的污染程度。如草履蟲、小口鍾蟲、板殼蟲等大量出現於受重污染和有機物很多的水中,在中度污染和 有機物較多的水中,原生動物種類及數量最多,清徹有機物很少的水則種類也少。

污水中原生動物的種類和數量與生物處理的效果有著密切關系,故又可作為污水處理的指示生物,進行處理效 果的預報。一般說來, 游動鞭毛蟲類或自由生活的纖毛蟲類占較大優勢時,往往說明凈化效果較差或廢水處於 培育活性污泥初期。當發現有固定纖毛蟲類時,活性污泥已經形成。輪蟲對水有自凈作用。如活性污泥中有大 量輪蟲和多種纖毛蟲出現,說明凈化度較高,污水處理效果好。水蚯蚓對水也有自凈作用,其種類與數量隨污 染的減輕而減少。在凈化效果較好的污水中,還會出現線蟲及顫蚯蚓等後生動物。

『叄』 細菌對環境有什麼影響

污水凈化中的微生物降解
微生物的體積小而表面積大,繁殖速度驚人,能不斷地與周圍環境快速進行物質交換.污水通過能滿足微生物 生長、繁殖條件下的設備,微生物便從污水中獲取營養成分,同時降解和利用有害物質,從而使污水得到凈化 .
1.微生物的好氧和厭氧凈化
微生物的代謝方式具有多樣性,能從污水中攝取澱粉、糖、脂肪、蛋白質等高分子化合物及其他低分子化合物 .
1.1 好氧凈化 氧存在條件下,許多好氧微生物通過分解代謝、合成代謝和物質礦物化,在把污水中的有機物 氧化分解成CO2、H2O等的過程中,獲得C源、N源、P源、S和能量.污水的微生物好氧凈比處理,就是模擬 這種生物凈化原理,把微生物置於一定的構築物內通氣培養,達到高效率凈化污水的目的.
活性污泥法或生物過濾法處理污水,已是國內外凈化污水和工業廢水的重要方法.當污水與懸浮的活性污泥接 觸時或通過以細菌為主形成的生物膜時,微生物便對污水中的有機物質進行吸附、吞噬、氧化、分解和轉化, 從而完成凈化污水的過程.
1.2 厭氧凈化 微生物在嚴格厭氧條件下,對有機物質發酵或消化過程中,大部分有機物被分解生成H2、CO2 、H2S和CH4等氣體.污水的微生物厭氧凈化處理,就是根據污水經厭氧發酵後既得到凈化,又獲得了生物能 源CH4的原理.微生物細胞能量轉移的電子受體,由在好氧條件下的分子氧改變為厭氧條件下的有機物.在厭 氧發酵中,難分解的大分子物質先在微生物的胞外酶(如纖維素酶、果膠酶、脂酶、蛋白酶)作用下,分解為 可溶性物質,再通過非產甲烷氏氧細菌和產氫細菌降解成低分子的有機酸類和醇類,並放出H2和CO2;有機 酸類和醇類在產甲烷細菌作用下,形成H2、CO2和CH4.甲烷細菌還可利用H2還原CO2形成CH4.
厭氧發酵法凈化污水在密閉容器內進行,常被廣泛應用於用好氧方法難以凈化的有機污染物含量高或含不溶性 有機物較多的污水和廢水.國內已有在處理造紙、抗菌素發酵的廢水中採用此法.
2.微生物在凈化某些工業廢水中的降解作用
工業廢水和廢料中所含的物質成分、溫度、pH值等差異較大.有些有毒物質可被微生物降解,有些卻不易被 降解.
自然界中能降解烴類的微生物有幾百種,多數為細菌、酵母菌和真菌,降解是由他們所產生的酶和酶系完成的 .一般來說,直鏈化合物比支鏈化合物、飽和化合物比非飽和化合物、脂肪烴比芳香烴容易被較多種類的微生 物降解和同化.直鏈烴的降解是末端甲基先被氧化形成醇、醛後再生成脂肪酸,由脂肪酸形成醋酸,最後氧化 成CO2和H2O.微生物對單環芳烴及其衍生物的降解與直鏈烴有些類似.能降解苯和酚的微生物種類很多,有 細菌中的許多屬、放線菌等.
氰(腈)是劇毒物質.人們發現對氰有不同程度降解能力的微生物約50種,有茄病鐮刀霉、假單孢菌屬、諾 卡氏菌屬等屬.它們能產生一種氰水解酶,把氰中的碳、氮轉變為CO2、NH3;鐮刀霉還可利用氰作為合成細 胞所需要的碳源和氮源,使污水得到凈化和解毒.早有人報道,用珊瑚色諾卡菌降解腈綸廢水中的丙烯腈速度 快效果好,1g菌體在25min內可降解250mg丙烯腈.
某些污染物對人體有致癌性,如多環芳烴就是一類致癌性物質.許多細菌能降解多種多環芳烴,如產鹼桿菌、 棒狀桿菌、諾卡氏菌、假單胞菌屬的某些種就能降解蒽和菲.活性污泥中的許多細菌對多環芳烴有較緩慢的降 解作用.硝基化合物對人類也有致癌作用,我國應用腸桿菌、克氏桿菌和假單胞菌等屬的細菌,降解製造三硝 基甲苯炸葯過程中的污水,效果很好.
塑料、合成纖維等許多製品的廢物,生活污水中的洗滌劑、表面活性劑等,都難以利用普通活性污泥中的微生 物進行降解和去除.有人培育出一種體內具有兩種酶的假單胞菌O-3號細菌,該菌可利用聚乙烯醇作碳源並 對其進行降解.活性污泥中投入此菌時,能大大提高凈化含聚乙烯醇污水的效率.
人們早已能合成有機化合物,但自然界中的微生物體內卻未有分解這些人工合成的化合物的酶系.經探索已選 育出一些經過馴化、誘導後具有降解人工合成物質的酶系的特殊功能微生物.例如,2,4-D、DDT等一些農 葯,就可以被微生物降解而消除污染.
3.遺傳工程菌在凈化工業廢水中的降解作用
為了提高污水生物凈化的效率,人們應用分子遺傳學技術不僅對現有的微生物進行改造,而且在研究創造具有 新的特殊功能的微生物.由於分子遺傳學的發展,人們發現假單胞桿菌屬中許多種的細胞里,具有調控多種性 狀的質粒,這些質粒基因控制著烴化合物分解的酶系合成.應用質粒工程技術把分別降解芳烴、多環芳烴、萜 烴的質粒接合到降解酯烴的細菌體內,創造出一種具有多質粒的所謂「超級菌」新菌種.這種菌在消除石油污染 中,不僅能把60%的烴降解,而且只在幾小時內就可達到自然菌種要用一年多時間的凈化效果.人們採用把 一種細菌的調控還原酶的質粒轉移到另一種菌體中的技術,使得到新質粒的細菌對汞的還原能力大大增強.用 這種細菌既解除含汞廢水中的汞毒,又可回收到汞.總之,遺傳工程菌的研究和應用,必將對生物凈化污水起 到變革性作用.
4.污水中微生物種類變化與凈化的關系
污水中生活的微生物,由極為適應於污水的多種微生物類群組成.它們在污水中的生物膜上或活性泥中形成一 個小的生態系統和食物鏈的縮影.食物鏈中的每一步都有一部分有機物被轉變為CO2,使污水逐漸得到凈化.
活性污泥中主要有細菌,還有酵母菌、黴菌、單細胞藻類等.此外,還有大量原生動物和少數後生動物.當然 ,污水性質和污染程度的不同,微生物種類和數量會有很大差別.
原生動物中有的種類及數量對水質因素的變化(如氧溶量、pH值等)較敏感,原生動物可以作為指示生物鑒 定污水的污染程度.如草履蟲、小口鍾蟲、板殼蟲等大量出現於受重污染和有機物很多的水中,在中度污染和 有機物較多的水中,原生動物種類及數量最多,清徹有機物很少的水則種類也少.
污水中原生動物的種類和數量與生物處理的效果有著密切關系,故又可作為污水處理的指示生物,進行處理效 果的預報.一般說來, 游動鞭毛蟲類或自由生活的纖毛蟲類占較大優勢時,往往說明凈化效果較差或廢水處於 培育活性污泥初期.當發現有固定纖毛蟲類時,活性污泥已經形成.輪蟲對水有自凈作用.如活性污泥中有大 量輪蟲和多種纖毛蟲出現,說明凈化度較高,污水處理效果好.水蚯蚓對水也有自凈作用,其種類與數量隨污 染的減輕而減少.在凈化效果較好的污水中,還會出現線蟲及顫蚯蚓等後生動物.

『肆』 污水處理中的碳源和鹼度是什麼

碳源是給細菌輸送養分的物質
鹼度是指水的PH值

『伍』 污水處理廠碳源投加間的碳源指的是什麼

污水處理廠碳源投加間的碳源指的是石油烴類。

微生物降解原油的總反應過程如下:微生物+石油烴類(碳源)+營養物(N,P 等)+氧→微生物繁殖+二氧化碳+水+氨及磷酸根等。

生物處理法與物化法相比,具有經濟、高效等優點。在處理含油污水時,如果要求排放標准很高則可用生物處理法進行深度處理。在國內勝利、大港、冀東等油田煉油污水處理領域的廣泛實踐證明,對於大規模污水處理,生化法是一項較為經濟實用的有機污水處理方法。



(5)碳源對污水菌是怎麼影響的擴展閱讀

生活污水成分比較固定,主要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質、氨基酸、脂肪等有機物,比較適合於細菌的生長,成為細菌、病毒生存繁殖的場所;但生活污水一般不含有毒性,且具有一定的肥效,可用來灌溉農田。

農業廢水的成分則多種多樣,不同的季節,不同的地方,不同發展目標的村鎮,其廢水需要用不同的處理方法。在處理污水時,為減小污水排放量及其復雜程度,應結合國家正在大力推廣的沼氣池建設,將生活用水中的沖廁用水(黑水)和其他生活用水(灰水)分開。

灰水用自然凈化系統處理,黑水以及人畜糞便經厭氧沼氣池處理,不但可以降低污水的排放量、復雜程度和處理費用,而且對發展農村清潔新能源,保護人居環境、促進農村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等具有重要的意義。

『陸』 污水中哪些成分對活性污泥有毒害作用

能夠影響微生物生理活動的因素比較多,其中主要有:營養物質、溫度、PH值、溶解氧以及有害物質等。

  1. 營養物質(C、N、P)

    參與活性污泥處理的微生物,活性污泥在其生命活動過程中,需要不斷從周圍環境的污水中獲取其所必須的營養物質,包括:碳源、氮源、無機鹽類以及某些生長素等。待處理的污水中必須充分含有這些物質。

    碳是構成微生物細胞的重要物質,參與活性污泥處理的微生物對碳源需求量較大,一般以BOD5計,不應低於100mg/L。生活污水碳源比較充足,對於一些碳源不足的工業廢水則應補充碳源,如生活污水或是澱粉等。

    氮是組成微生物細胞內蛋白質和核酸的重要元素,氮源可來自N2、NH3、NO3等無機氮化合物,也可以來自蛋白質腖以及氨基酸等有機含氮化合物。生活污水中氮源充足,不需要另行投加;工業廢水則應考慮含氮是否充足,必要時可投加尿素。

    磷是合成蛋白、卵磷脂以及其他磷化合物的重要元素,在微生物的代謝和物質轉化中起重要作用。輔酶I、輔酶II、磷酸腺苷等都含有磷。微生物主要從無機磷化合物中獲取磷。磷源不足將影響酶的活性,從而使微生物的生理功能受到影響。

    一般三大營養物質(碳源、氮源、磷源)比例關系為BOD:N:P=100:5:1

  2. 溶解氧

    參與污水活性污泥處理的是以好氧菌為主體的微生物種群。根據運行經驗數據,曝氣池中溶解氧濃度以不低於2mg/L為宜(以出口處為准)。局部區域有機污染物濃度高、耗氧速率高,溶解氧濃度不易保持2mg/L,可以有所降低,但不宜低於1mg/L。

  3. "有害物質"

    是指對微生物生理活動具有抑製作用的某些無機質及有機質,主要有重金屬離子(如鋅,銅,鎳,鉛,鉻等)和一些非金屬化合物(如酚,醛,硫化物等)。

    廢水的厭氧處理主要用於高濃度有機廢水的前處理,厭氧活性污泥的性質和組成如下:由兼性厭氧菌和專性厭氧菌與廢水中的有機雜質形成的污泥顆粒。呈灰色至黑色,有生物吸附作用、生物降解作用和絮凝作用,有一定的沉降性能;顆粒厭氧活性污泥的直徑在0.5mm以上。

活性污泥(activesludge)是微生物群體及它們所依附的有機物質和無機物質的總稱。

活性污泥中復雜的微生物與廢水中的有機營養物形成了復雜的食物鏈。最先擔當凈化任務的是異氧菌和腐生性真菌,細菌特別是球狀細菌起著最關鍵的作用,優良運轉的活性污泥,是以絲狀菌為骨架由球狀菌組成的菌膠團。沉降性好,隨著活性污泥的正常運行,細菌大量繁殖,開始生長原生動物,是細菌一次捕食者。當出現後生動物時說明處理水質好轉標志。其性能指標包括:混合液懸浮固體 (MLSS),污泥沉降比(SV),污泥指數[污泥體積指數(SVI),污泥密度指數(SDI)]。

『柒』 微生物處理污水時要添加哪些碳源

通過16個碳原子和18個碳原子組成…在一般情況下由一個甘油分析和三個脂肪分子聯繫到一起…

『捌』 污水處理為什麼要加碳源

絕大多數市政的污水廠基本都是以活性污泥法中的微生物為處理污水的核心的處理方式,在這種處理方式下,微生物本身的生長需求也就成了採用活性污泥法的污水廠首要解決的問題。微生物本身也是有機生命體,不過是體態及其微小,肉眼無法直接看到而已。但是從這些微生物的生命的延續的本質上,和地球上的人類等大型生命體是沒有區別的。它們也是需要食物來維持自身的生長,它們的食物和我們大型生物體的食物成分是一樣的,都是來組成自身生命生長需要的有機物。但是它們的食物和我們的大型生物體的食物也有不同,它們需要更直接,更細微的食物來滿足自身微小的個體的特殊需求。而溶於水中的有機物就是它們的食物,特別是我們人類生活中排放的污水中的有機污染物是它們最佳的食物。而污水廠里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正是大量吞食污水中的有機污染物才得以生存,生長,繁殖。而所謂的有機物其實就是地球上含碳的化合物,正是這些含有各種各樣復雜的碳鏈的化合物,才組成了地球上豐富多彩的有機體世界。而微生物所需要的有機物,在污水廠里,我們也可以簡單的稱為碳源。

但是對於微生物來說,並不是所有的污水中的有機污染物都是適合它們生存所需的,特別是它們的生命體的組成是對有機物和氮磷等營養物質要有一個比例關系的。從污水去除有機污染物的微生物需要氮和磷來生長和繁殖。微生物需要氮來形成蛋白質,細胞壁成分和核酸;需要磷來維持生長所需的能量。科學家對這些微生物所需要的這些碳源和營養物質的比例用一個分子式來表示,那就是C5H7NO2P0.074。在採用好氧活性污泥法處理污水時,通常要求水中BOD:N:P的比例對於應該約為100:5:1,這樣的比例才能滿足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的正常生長。

污水廠的管理的核心在於對污水廠內的微生物的管理,為這些微生物提供充足的營養和環境是每個污水廠運行管理人員需要認真進行的工作。但是由於飲食習慣的地區差異,工業企業的生產廢水排放,處理水量的大小等等因素,實際進入污水廠的污水水質中的C:N:P的營養比例並不是按照微生物生長所需的100:5:1的,正是由於進水水質中的比例失衡,才造成了污水廠運行人員對碳源甚至營養物質的探討。在一些工藝調整人員看來,人工投加的碳源以甲醇,乙酸,葡萄糖,麵粉等簡單的有機化合物,便於微生物吸收利用,有利於微生物的生長繁殖。因此污水廠內碳源的補充是萬能的解葯,對於任何工藝問題都要進行碳源的補充,那麼碳源真的是萬能的么?今天就來探討下污水廠需要碳源的補充的一些情況。

一、污水廠的活性污泥培養馴化階段。

作為一個污水廠在初期投產階段,由於建設的生物池內沒有微生物,需要進行微生物的培養聚集和馴化,在這個階段微生物的生長過程屬於對數增殖期,這個階段的微生物需要大量的碳源來維持自身快速生長。這個階段正常的城市生活污水中的有機污染物作為碳源就不能滿足微生物的生長需求。同時由於生活污水中的碳源是復雜的有機物,往往不能被初期生長的微生物吸收利用。這個階段為了快速的培養活性污泥,一般會採用投加外界碳源的方式來加快微生物的生長繁殖。

這是由於外加碳源一般是甲醇,乙酸,葡萄糖等易被利用的有機物,便於微生物吸收,從而加快微生物的生長繁殖。在這個階段的碳源投加主要是為了加快微生物的培養。對於一些營養比例穩定的城市生活污水來說,在沒有外加碳源的情況下,微生物也可以培養出來的,不過是時間的快慢問題。因此在培養階段,要注意分析進水水質的情況,再根據廠內自身的經濟條件進行選擇碳源的投加,這種碳源的投加一般隨著微生物的培養成熟,污水穩定進入廠內就會逐步減少乃至停止。

二、污水廠的進水營養不均衡。

在很多污水廠,特別是收納范圍小,收集人口少,或者是工業廢水廠內,污水的碳源營養組成比例和我們通常認為的100:5:1是不吻合的。有些是進水水質受雨污合流,地下水滲流等原因,導致水中的有機污染物質極少,碳源極少,但是氮和磷的含量較高,這樣的水質為了處理氮磷達標,需要在生物池內保持一定的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數量,對氮和磷進行降解,這就產生了較低的有機負荷-食微比F/M非常低,極低的食微比F/M會造成活性污泥老化解體,如下圖所示,造成出水水質超標。因此在這樣的進水環境下,需要對微生物進行碳源的補充,來維持微生物的較高的活性,這時就需要進行碳源的補充。

『玖』 污水處理在培養細菌的過程中水由清變黃的原因和解決方法,期間加入葡萄糖做碳源

變黃是活性污泥活性較好的一個特徵啊,沒什麼問題,是正常現象

『拾』 在污水反硝化中碳源起到什麼作用

反硝化細菌生存的必須營養品

閱讀全文

與碳源對污水菌是怎麼影響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迪盧克怎麼打純水的鷹 瀏覽:961
污水處理廠建設的實施方案 瀏覽:140
空調水是去離子嗎 瀏覽:45
q萌鴨飲水機怎麼使用 瀏覽:173
代工凈水機哪個牌子好 瀏覽:928
硝基樹脂和聚氨酯 瀏覽:588
有機硅樹脂聚氨酯 瀏覽:468
用了檸檬酸除垢劑壺生銹了 瀏覽:920
帶半透膜的逆 瀏覽:188
長安歐諾空氣濾芯是在哪裡拆的 瀏覽:438
製取蒸餾水實驗冷凝管的作用 瀏覽:886
核廢水為什麼要用冷水冷卻 瀏覽:240
茂名新華粵樹脂有限公經過 瀏覽:512
2013款捷達水箱除垢 瀏覽:471
河南電鍍鎳廢水處理什麼價格 瀏覽:188
高效過濾器的阻力多大 瀏覽:322
環戊二烯蒸餾方法 瀏覽:673
xad2樹脂預處理 瀏覽:819
市政工程污水管工程量怎麼計算 瀏覽:551
安徽阜陽污水處理公司 瀏覽: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