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蒸餾水驗收記錄 我們是化學分析實驗室,蒸餾水是外面購買的,那實驗室的蒸餾水驗收記錄需要怎麼做呢
儀器信息網的這頁有詳細的討論內容,包括參考標准,以及回建議檢測項答目http://bbs.instrument.com.cn/shtml/20080307/1183335/
② 下列實驗記錄合理的是()A.用托盤天平稱取10.15gNaClB.用100mL燒杯量取75mL蒸餾水C.用pH試紙測出
A、用托盤天平稱取10.15gNaCl,實驗記錄不合理,天平不能精確的0.0 1,故A不正確;B、用100mL燒杯量取75mL蒸餾水,燒杯不能用於測量,故B錯誤;C、用pH試紙測出某鹼溶液的pH為1 2,實驗記錄合理,因為鹼溶液的pH大於7,pH試紙只能粗略測定溶液的pH,故C正確;D、150mL酒精和50mL蒸餾水混合在一起,不會得到200mL醫用消毒酒精,因為分子之間有間隔,故D錯誤.故選C.
③ 填實驗記錄100ml
配製100mL2.00mol/LNaCl溶液,用到的儀器:托盤天平、葯匙、燒杯、玻璃棒、量筒、100mL容量瓶內、膠頭滴管容,故答案為:容量瓶;
(1)配製100mL2.00mol/LNaCl溶液,需要氯化鈉的質量m=2.0mol/L×0.1L×58.5g/mol=11.7g;
故答案為:11.7;
(3)固體稱量後需要在燒杯中溶解,故答案為:溶解;
(4)玻璃棒在溶解固體、冷卻溶液中作用為攪拌,故答案為:攪拌;
(5)定容指加蒸餾水到離刻度線2-3cm時改用膠頭滴管滴加蒸餾水,直至凹液面最低點與刻度線相切,故答案為:膠頭滴管;
(7)蓋好瓶塞,反復上下顛倒,會有部分液體殘留在容量瓶刻度線以上,若再加蒸餾水,相當於稀釋,濃度偏低,故答案為:<.
④ 收集多份淡水水樣,如雨水、河水、池水、泉水、井水、自來水等,並從實驗室取蒸餾水,進行下列實驗,觀察
①過濾時,正常情況下除了河水可能有沉澱濾出,其餘應該沒有固體濾出;專 ②蒸餾水應屬沒有殘留,其他水樣都會在玻璃片上留下殘留物,除蒸餾水外,雨水最少,自來水次之,如果河水澄清,則應比井水少; ③自然水包括井水中往往都有些懸浮雜質,故加明礬時會生成沉澱,蒸餾水和自來水不應有沉澱; ④井水和河水含有鈣、鎂離子,加肥皂水生成沉澱註:因各自取樣有特殊性,所以有些現象不一定都一樣。 |
⑤ 純化水應該有哪些記錄
1.蒸餾法,按蒸餾器皿可分為玻璃、石英蒸餾器,金屬材質的有銅、不銹鋼和白金蒸餾器等。按蒸餾次數可分為一次、二次和多次蒸餾法。此外,為了去掉一些特出的雜質,還需採取一些特殊的措施。例如預先加入一些高錳酸鉀可除去易氧化物;加入少許磷酸可除去三價鐵;加入少許不揮發酸可製取無氨水等。蒸餾水可以滿足普通分析實驗室的用水要求。由於很難排除二氧化碳的溶入。所以水的電阻率是很低的,達不到MΩ級。不能滿足許多新技術的需要。
2.離子交換法,主要有兩種制備方式:
A. 復床式,即按陽床—陰床—陽床—陰床—混合床的方式連接並生產去離子水;早期多採用這種方式,便於樹脂再生。
B. 混床式(2-5級串聯不等),混床去離子的效果好。但再生不方便。
離子交換法可以獲得十幾MΩ的去離子水。但有機物無法去掉,TOC和COD值往往比原水還高。這是因為樹脂不好,或是樹脂的預處理不徹底,樹脂中所含的低聚物、單體、添加劑等沒有除盡,或樹脂不穩定,不斷地釋放出分解產物。這一切都將以TOC或COD指標的形式表現出來。例如,當自來水的COD值為2mg/L時,經過去離子處理得到的去離子水的COD值常在5-10mg/L之間。當然,在使用好樹脂時會得到好結果,否則就無法制備超純水了。
3.電滲析法,產生於1950年[4],由於其能耗低,常作為離子交換法的前處理步驟。它在外加直流電場作用下,利用陰陽離子交換膜分別選擇性的允許陰陽離子透過,使一部分離子透過離子交換膜遷移到另一部分水中去,從而使一部分水純化,另一部分水濃縮。這就是電滲析的原理。電滲析是常用的脫鹽技術之一。產出水的純度能滿足一寫工業用水的需要。例如,用電阻率為1.6KΩ·cm(25°C)的原水可以獲得1.03MΩ·cm(25°C)的產出水。換言之,原水的總硬度為77mg/L時產出水的總硬度則為∽10mg/L.
4.反滲透法,目前它是一種應用最廣的脫鹽技術。反滲透膜雖在1977年 就有了,但其規模化生產和廣泛用於脫鹽卻是近幾年的事情。反滲透膜能去除無機鹽、有機物(分子量>500)、細菌、熱源、病毒、懸濁物(粒徑>0.1μm)等。產出水的電阻率能較原水的電阻率升高近10倍。
,如果覺得有幫助的話就給點分吧。
⑥ 某學生做中和滴定實驗的過程如下:①取一支鹼式滴定管; ②用蒸餾水洗凈;③加入待測的NaOH溶液;④記錄
③⑩![]() |
⑦ 食醋中總酸度的測定中用的蒸餾水有什麼特別的要求
加水稀釋的原因:使被滴定體系體積與 NaOH 標准溶液標定時一致,減小體積變化引起的指示劑終點顏色的差別.食品中總酸的測定方法 GB/T 12456-90
或GB/T 5009.39醬油中總酸 測定法進行
3.1 原理
根據酸鹼中和原理,用鹼液滴定試液中的酸,以酚酞為指示劑確定滴定終點,按鹼液的
消耗量計算食品中的總酸含量.
3.2 試劑
所有試劑均為分析純;水為蒸餾水或同等純度的水(以下簡稱水),使用前須經煮沸、冷
卻.
3.2.1 0.1mol.L氫氧化鈉標准滴定溶液:按GB 601配製與標定.
3.2.2 0.01mol/L或0.05mol/L氫氧化鈉標准滴定溶液:將0.1mol/L氫氧化鈉標准滴定溶
液稀釋V100→V1000→V200(用時當天稀釋).
3.2.3 1%酚酞指示劑溶液:1g酚酞溶於60mL 95%乙醇(GB 679)中,用水稀釋至100mL.
3.3 儀器、設備
試驗室常用儀器及下列各項:
3.3.1 組織搗碎機;
3.3.2 水浴鍋;
3.3.3 研缽;
3.3.4 冷凝管.
3.4 試樣的制備
3.4.1 液體樣品
不含二氧化碳的樣品充分混勻.含二氧化碳的樣品至少稱取200g樣品於500ml燒杯中,置
於電爐上加熱邊攪拌至微沸,保持2min,稱量,用蒸餾水補充至煮沸前的質量.
3.4.2 固體樣品
去除不可食部分,取有代表性的樣品至少200g,置於研缽或組織搗碎機中,加入與試樣
等量的水,研碎或搗碎,混勻.
麵包應取其中心部分,充分混勻,直接供製備試液.
3.4.3 固液體樣品
按樣品的固、液體比例至少取200g,去除不可食部分,用研缽或組織搗碎機研碎或搗碎,混勻.
3.5 試樣的制備
3.5.1 液體試樣
總酸含量小於或等於4g/kg的液體試樣(3.4.1)直接測定;大於4g/kg的液體試樣取10
50g精確至0.001g,置於100ml燒杯中.用80℃熱蒸餾水將燒杯中的內容物轉移到250mL
容量瓶中(總體積約150ml).置於沸水浴中煮沸30min(搖動2~3次,使固體中的有機酸全
部溶解於溶液中),取出,冷卻至室溫(約20℃),用快速濾紙過濾.收集濾液備測.
3.6 分析步驟
3.6.1 取25.00~50.00mL試液(3.5),使之含0.035~0.070g酸,置於250mL三角瓶中.加40~
60mL水及0.2mL 1%酚酞指示劑,用0.1mol/L氫氧化鈉標准滴定溶液(如樣品酸度較低,可
用0.01mol/L或0.05mol/L氫氧化鈉標准滴定溶液)滴定至微紅色30s不褪色.記錄消耗0.1
mol/L氫氧化鈉標准滴定溶液的毫升數(V1).
同一被測樣品須測定兩次.
3.6.2 空白試驗
用水代替試液.以下按第3.6.1條操作.記錄消耗0.1mol/L氫氧化鈉標准滴定溶液的
毫升數(V2)
3.7 分析結果表述
總酸以每公斤(或每斤)樣品中酸的克數表示,按式(1)計算:
X= 1000c(V1-V2)×K×F/m(V0)
4 電位滴定法
4.1 原理
本法根據酸鹼中和原理,用鹼液滴定試液中的酸,根據電位的"突躍」判斷滴定終點.
按鹼液的消耗量計算食品中的總酸含量
⑧ 用10ml的量筒量取8.3ml蒸餾水
A、托盤天平用於粗略稱量葯品的質量,准確到0.1g,故可以用托盤天平稱取2.9gNaCl固體,數據合理;故該實驗數據正確.
B、選取量筒時,盡量選用能一次量取的最小規格的量筒.用10mL量筒量取8.3L蒸餾水,量筒選擇合理,故該實驗數據正確.
C、帶刻度的小燒杯能大約量取液體葯品的體積,可以用50mL小燒杯向其中倒入約20mL蒸餾水,故該實驗數據正確.
D、由於標准比色卡上的數字只有整數,用廣泛pH試紙測得某鹽酸的pH不可能精確為2.5,故該實驗數據錯誤.
故選D.
⑨ 如何用微量移液器量取50微升的蒸餾水
實驗步驟 1、輕輕轉動微量移液器的調節輪,使讀數顯示為所要取液體的體積。 2、把白套筒頂端插入吸頭,在輕輕用力下壓的同時,把手中的移液器按逆時針方向旋轉一下。 (切記力不能過猛,更不能採取剁吸頭的方法來進行安裝,因為那樣做會對您手中的移液器 造成不必要的損傷。 P1000 使用藍色微量移液器頭, P200 及 P20 使用黃色微量移液器頭。 ) 3、輕輕按下推動按鈕,推到第一檔。 4、手握移液器,將吸液尖垂直浸入蒸餾水中,浸入深度為 2~4mm。 5、經 2~3s 後緩慢松開推動按鈕,即從第一擋還原。 第一次我們用量程為 P1000 的微量吸移器分別量取 1000?L,500?L., 200?L 蒸餾水, 每組 量取三次。 第二次我們用 P20 分別量取 20?L, 10?L, 5?L 蒸餾水,每組量取三次。 第三次我們用P200 的微量吸移器分別量取 200?L, 100?L, 50? 蒸餾水,每組量取三次。 6、將微量移液器垂直放在天枰上,按動推動按鈕到第一擋,液體泄出,再繼續按動推動按鈕到 第二擋,使吸液尖末端殘留液體完全泄出,放鬆按鈕,使推動按鈕復原。 7、觀察電子天枰,並記錄數值。 分別為: 量程為 P1000 的微量吸液器的 1000?L, 500?L., 200?L.蒸餾水。 量程為 P20 的微量吸液器的 20?L, 10?L, 5?L 蒸餾水。 量程為 P200 的微量吸液器的 200?L, 100?L, 50?L 蒸餾水。 8,每次用天枰讀取數值後要清零。 9,每次完成測取數值後,要把防水膜中的取出,放到收容器中。 10,按下吸液管活塞下側的按鈕,將尖端管退到垃圾桶中。 五、實驗結果 * 在 25 攝氏度下,一毫升液態水的重量為一克。體積=質量/密度 由於在本次實驗中,所 稱量的液體(蒸餾水)的密度為 1。所以體積=質量。我們就可以通過電子天枰,測出所求液 體的質量, 求出液體的體積。 並通過測出的質量和微量移液器取出的體積, 可以 算出誤差值。 * 橫軸:微量移液器的種類以及實驗的次數、所稱取的數值 * 縱軸:所稱蒸餾水的量 實驗 1 1000p 1000?L. 500?L. 200?L. 誤差率:<=0.8 1 0.9900g 0.4900g 0.2100g 2 1.0000g 0.5000g 0.2000g 3 0.9900g 0.5000g 0.2100g 平均 0.9933g 0.4967g 0.2067g 誤差值 -0.667% -0.660% 3.350% 實驗 2 20p 20?L. 10?L. 5?L. 誤差率:<=1 1 0.0180g 0.0100g 0.0050g 2 0.0200g 0.0090g 0.0050g 3 0.0190g 0.0100g 0.0050g 平均 0.0190g 0.0097g 0.0050g 誤差值 -5.00% -3.00% 0% 實驗三 200p 200?L. 100?L. 50?L. 誤差率:<=0.8 1 0.2100g 0.1100g 0.0500g 2 0.2000g 0.1100g 0.0500g 3 0.2100g 0.0900g 0.0500g 平均 0.2067g 0.1033g 0.0500g 誤差值 3.350% 3.300% 0% 實驗誤差: 誤差值=【(平均體積-理想體積)/理想體積】X100 P1000: (0.9933-1.000)/1.000*100%=-0.667% (0.4967-0.5)/0.5*100%=-0.660% ( 0.2067-0.2)/0.2*100%=3.350% P200: (0.2067-0.20)/0.2*100%=3.350% (0.1033-0.10)/0.1*100%=3.300% (0.0500-0.05)/0.05*100%=0% P20: (0.0190-0.02)/0.02*100%=-5.00% (0.0097-0.01)/0.01*100%=-3.00% (0.005-0.005)/0.005*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