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蒸餾問題 > 古代蒸餾酒度數

古代蒸餾酒度數

發布時間:2022-05-29 10:16:42

1. 古代的酒到底多少度為何古人喝好幾壇都不會醉

在很多古代小說以及影視作品中,很容易看見英雄好漢們直接按壇向店家要酒,這一喝就是好幾壇,而且一點喝醉的樣子都沒有。《水滸傳》中的武松,哪怕是店家自詡“三碗不過崗”的酒,他都能連著喝18碗還沒有酩酊大醉。現代人一般白酒的酒量也不過幾杯,那麼古代人酒量真的有那麼高嗎?事實上並不是如此。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以及釀酒技術的提升,蒸餾釀酒技術出現了。《本草綱目》記載:“燒酒非古法也,自元時始創。其法用濃酒和糟,蒸令汽上,用器承取滴露,凡酸壞之酒,皆可蒸燒”。到了元朝,蒸餾酒在民間非常流行。但是釀酒技術依然無法像今天這樣發達,古代的蒸餾酒也只能釀造出20度左右的白酒。

2. 古代的酒究竟多少度為何古人連喝好幾壇都不會醉

古代的酒度數一般都在十度以下,正是因為度數不高,所以那些英雄才能“千杯不醉”。我們都知道,中國古典文學當中的好漢形象,往往都是出身於草莽,義薄雲天,能夠“千杯不醉”的豪傑。比如說《天龍八部》中的蕭峰,據說他每喝一碗酒,拳腳上的勁力就多出一分,在聚賢莊上,他痛飲三十斤美酒,打出了一場驚世駭俗的“聚賢庄之戰”。再比如說,《水滸傳》中的武松,他痛飲十八碗美酒,活生生打死了一頭猛虎。

換算下來,他喝的酒,也只能相當於如今的兩提啤酒。這樣的酒量,的確屬於中上,但還談不上“海量”。當然,《天龍八部》中的蕭峰, 他可是喝了二三十斤的烈酒,大概在十八度左右。放到現代,也是一頂一的“酒道高手”了。

3. 古代酒的度數有多少為何古人喝好幾壇通常都不會醉呢

古代釀酒分為兩個階段,以元朝為分界線,因為元朝有蒸餾酒技術的發明。元朝之後蒸餾釀出的酒,其度數在30到60度之間,和現代無異。在此之前酒的度數最高不過20度,低度數的酒喝起來當然不會醉。

綜上所述,古代的酒一般在20度以下,直到元代後才有烈酒。屬於低度酒的,古人喝好幾壇不會醉也是正常。

4. 古代酒的度數是多少啊

古代的酒都是發酵酒,度數最多不高過二十。大多是十度以下的米酒,

5. 古代酒的度數怎麼樣,跟現代白酒的度數有差別嗎

古代的酒的度數很低,相當於現在的米酒。但是隨著古代釀酒工藝的不斷進步,酒的度數也有提升。但是跟現代白酒動不動就50度,50多度來說,還是相差的很大。
史料記載中有很多有海量的名人,在他們那個時代,其實酒的度數很低,就相當於現在的米酒和啤酒。比如著名的詩仙李白,他的酒量就很大,從史料記載上來上來說。但是,他喝的酒角的度數頂多隻有十度。但無法跟現代白酒50多度,甚至於更高進行對比。


滿意答案,記得點贊~~~

6. 古代的酒到底多少度為什麼喝好幾壇都不會醉呢

由於古代的釀酒技術比較的落後,所以古代酒水的度數大概都是在10度左右,有少數的烈酒度數可以達到20度,所以在電視劇中才會有很多的人喝了很多酒都不會喝醉。

再到後來宋朝末期元朝的時候提純技術更加的精煉,這個時候就出現了以以前從來不同的高度白酒,而這種酒水的度數甚至可以達到30多度。因為元朝是蒙古少數民族統治時期,而蒙古族因為長期處於寒冷之中所以對於烈酒的追求遠遠大於中原人,也是從元朝之後高度白酒開始盛行起來,而低度的酒水開始走向沒落。




7. 古代的酒,度數是多少

古酒分兩種:一是果實谷類釀成之色酒,二是蒸餾酒。
早初酒應當是果酒和米酒。自夏之後,經商周、歷秦漢,以至於唐宋、皆是以果實糧食蒸煮,加曲發酵,壓榨而後才出酒的,無論是吳姬壓酒勸客嘗,還是武松大碗豪飲景陽崗,喝的就是果酒或米酒,隨著人類的進一步發展,釀酒工藝也得到了進一步改進,由原來的蒸煮、曲酵、壓榨、改而為蒸煮、曲酵、餾、最大的突破就是對酒精的提純。
古代蒸餾酒(白酒)酒精度應為50~70%,中國幾大名酒以前都是高度酒,現在才有低度酒;
非蒸餾酒酒精度應為為15~20%。

8. 酒在古代是多少度為啥古人經常喝好幾壇還不會醉

從古至今,喝酒在我國飯桌文化上,都是一種不可或缺的文化。用現在的話來說,不喝酒就辦不成事兒。

不過大家也發現一個問題,千百年來人類各方面都在進步,可酒量彷彿大不如古人了。我們喝酒用酒盅,古人卻是用碗、用壇,而且隨隨便便喝個十來碗那都不是事兒!

比如《水滸傳》中的武松,酒家“三碗不過崗”,他一連喝了十八碗,然後上山打死了一隻老虎,一戰成名。

其實,在近代出土的東漢文物中,也出現了蒸餾酒具,這也說明可能在北宋更早以前就出現了濃度比較高的蒸餾酒。但也許是因為人們習慣飲用度數比較低的釀造酒,所以在很長一段歷史當中,蒸餾酒都沒有得到人們的喜歡。

知道元朝時期,北方豪放的游牧民族得以壯大,與中原文化的交流中和,才使得蒸餾酒在元朝被快速接納。

即便發展到如今,喜歡蒸餾酒的人也並不在大多數,喝酒已經成為一種業務必要,而非人生樂事。也許這也是“酒文化”走向衰落的一大重要因素。

9. 古代的酒水到底多少度,為何大壇子喝酒都不會醉

古代由於釀酒工藝的限制,所以釀出來的酒度數基本不高,普通的發酵釀造酒一般在5到8度之間,所以酒量高的古人端著酒壇子整壇地喝也不會醉;到了宋朝的時候,蒸餾釀酒的方法才得到普及,這時候人們普遍能喝到十幾度的蒸餾白酒,更高度數的白酒則顯得貴重不少,只有富貴人家才喝得起。

古人的蒸餾酒

到了1000年前的宋朝左右,蒸餾釀酒的方法才在民間得到了普及,而且飲用蒸餾酒越來越盛行。蒸餾酒最早的出現時期,有人說是唐朝,也有人說是在東漢時期,具體的發明時間已不可考。而當時普通的蒸餾酒度數也不高,一般就是十幾度,當年武松上山打虎之前喝的應該就是這種酒,所以像他這種體質和酒量喝了18碗也不奇怪。

10. 古代人喝的酒多少度

其實,古人喝的酒與今天的米酒和黃酒相似,度數比較低,多數只有7度左右,最高也就十幾度。所以,水滸傳中,武松連喝十八碗酒,照樣上山打猛虎,因為喝的是度數很低的水酒,有解渴的作用。

元朝以後,出現了蒸餾酒,因他們必須要喝高濃度的酒才能保暖。後來滿清入關,因為東北天氣酷寒,他們同樣對高濃度的蒸餾酒情有獨鍾,因此白酒取代發酵酒(米酒和黃酒),逐漸成為市場的主流。

黃酒

黃酒(Huangjiu)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類之一,酵母曲種質量決定酒質。源於中國,且唯中國有之,與啤酒、葡萄酒並稱世界三大古酒。約在三千多年前,商周時代,中國人獨創酒麴復式發酵法,開始大量釀制黃酒。

黃酒產地較廣,品種很多,著名的有:房縣黃酒、九江封缸酒、紹興老酒,即墨老酒、福建老酒、無錫惠泉酒、江陰黑杜酒、紹興狀元紅、女兒紅、安徽古南豐、張家港沙洲優黃、吳江吳宮老酒、蘇州同里紅 。

上海老酒、鶴壁豫鶴雙黃、南通白蒲黃酒、江蘇金壇和丹陽的封缸酒、湖南嘉禾倒缸酒、河南雙黃酒、河南劉集缸撇黃酒,廣東客家娘酒、湖北老黃酒、陝西謝村黃酒、陝西黃關黃酒等。

黃酒南方以糯米、北方以黍米、粟及糯米(北方稱江米)為原料,一般酒精含量為14%—20%,屬於低度釀造酒。黃酒含有豐富的營養,含有21種氨基酸,其中包括有數種未知氨基酸,而人體自身不能合成必須依靠食物攝取8種必需氨基酸黃酒都具備,故被譽為「液體蛋糕」。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黃酒

閱讀全文

與古代蒸餾酒度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南匯污水處理廠在哪裡 瀏覽:808
知識蒸餾英文 瀏覽:55
辛集皮革污水招工網 瀏覽:9
醫學陽離子交換劑 瀏覽:736
新車內空氣凈化器怎麼選擇 瀏覽:750
家禽廢水 瀏覽:567
供排水管道除垢 瀏覽:532
凈水出口和純水出口怎麼區分 瀏覽:541
洛陽地埋式污水處理設備價格 瀏覽:503
回用景觀水 瀏覽:447
粉劑除垢劑 瀏覽:296
樹脂瓦機械多少錢 瀏覽:381
環氧樹脂地坪的防火等級要求 瀏覽:218
岳陽污水處理廠有哪些 瀏覽:34
什麼飲水機安全 瀏覽:356
超濾凈的水含有礦物質嗎 瀏覽:594
拾回雕文怎麼用 瀏覽:889
污水處理池施工碰到的問題 瀏覽:129
宋dm空氣凈化器怎麼樣 瀏覽:605
靜放水除水垢 瀏覽: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