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蒸餾問題 > 氫氧化銅懸液加熱前加蒸餾水

氫氧化銅懸液加熱前加蒸餾水

發布時間:2022-04-23 00:49:49

A. 化學 實驗名稱器材步驟現象結論反思1自製汽水2除鐵銹3自製水果電池4燒不壞的手帕

1,生產的彩色溫度計
【原理】的
鈷的水合物加熱,逐漸失去水分,會顯示不同的顏色,因此根據溫度的變化

同時呈現的顏色變化作出溫度計。

[[實驗步驟和現象

在試管中,加入半個試管中的95%乙醇和少量紅色氯化鈷晶體(氯化鈷?6H2O )

振盪溶解,在常溫下呈紫色,藍紫色春蘭加熱溫度越高。
2,蘇打水 - 酸滅火器

【實驗步驟和現象]
(A),如下圖所示,單孔橡皮塞加上一個大瓶和插頭上的玻璃管。瓶
添加一些碳酸氫鈉溶液,並且可以載入到瓶子採取填充一試管中,用濃鹽酸,在管緩慢
放置在瓶口上,使得管可以設置插件玻璃管插入橡膠塞。使用滅火器,倒瓶
子和玻管口點火焰。請注意!不要嘴對他人或自己。
(B)被添加到生成壓倒一切的泡沫狀的酸性洗滌。瓶子對准火焰,迅速
倒瓶,發生劇烈反應,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氣體壓力的液體從噴嘴壓斷
火。
3,魔術棒照明

你可以不匹配,但用玻璃棒酒精燈點燃了它?

實驗:取少量高錳酸鉀晶體的表面上的盤(或玻璃)上滴2,3滴濃硫酸,高錳酸鉀,用玻璃棒蘸曝光酒精燈燈芯酒精燈立即。
4,建設一個「水花園」
水玻璃(硅酸鈉)溶解在水中的溶質的質量分數為40%的水,玻璃,輕輕
一粒鹽,如鈷,鐵,銅,鎳和鉛的氯化物,硫酸鹽,鋁,鐵,銅,鎳,鈷,的
鐵,銅,硝酸鎳的加入水玻璃(注意不可撼動的組合),五顏六色的「花」
慢慢地長大了。
5,噴繪畫的
實驗的原理的
FeCl3溶液,遇到KSCN(KSCN)解決方案是血紅色的,遇到亞鐵氰化鉀[K4〔Fe(CN)6]的解決方案是藍色的,遇到鐵氰化鉀K3 [鐵(CN)6]的解決方案是綠色的情況下,苯酚的紫色。噴灑在一張紙的FeCl 3溶液呈黃色。白皮書的
實驗提供
,刷,噴霧器,絞刑架,圖釘。
FeCl3溶液,硫和氰化鉀溶液,亞鐵氰化鉀,鐵氰化鉀濃溶液,苯酚濃溶液的濃溶液。的
實驗的過程
1。 KSCN溶液在濃縮液中的亞鐵氰化鉀,
的鐵氰化鉀集中解決方案,集中苯酚溶液畫在白紙上,用毛筆蘸。
2。乾燥的紙,釘在木架上。
3。噴霧器配備了FeCl3溶液噴塗的白FeCl3溶液的圖片。
6,木或竹雕刻的方法(字)
反應原理:稀硫酸,濃硫酸加熱時,具有很強的脫水纖維素
(C6H10O5)?脫水的同時碳化,它會顯示在黑色或褐色。洗去多餘的硫酸,在木(竹)
黑色或褐色的花或字。
實驗步驟:用刷子的質量分數下降了5%稀硫酸,木(竹)
字畫花卉或寫。干木(竹)是在小火上烘烤的時間內,用清水洗凈,木(竹)
黑色或褐色的圖案或書寫。
7,蛋白質痕跡的

拿一個雞蛋洗去表面的油污,乾燥。用毛筆蘸醋酸,寫在雞蛋殼上。醋酸,水,稀硫酸銅溶液中煮熟的雞蛋,直到雞蛋冷卻剝去蛋殼,雞蛋白左邊的藍色或紫色的清晰字跡,外殼不會留下任何痕跡。
這是因為醋酸溶解蛋殼蛋白質溶解在少量。蛋清球蛋白組成的氨基酸,這是在酸性條件下水解生成肽和其它物質,這些物質中的肽鍵箱子Cu2 +的復雜反應,示出了藍色或紫色。
8,紫變色實驗
- 的酸鹼指示劑本賽季僅僅是紫羅蘭,紫羅蘭做酸鹼指示劑。
實驗操作,看到新的教科書(PEP),非常有趣。這個簡單的實驗現象是顯而易見的。用菊花做的效果也不錯。
原來的玻璃義耳,但意外的發現了這一現象,並提出了酸鹼指示劑的概念哦。
9,測試
碘碘在鹽成分實驗原理
碘鹽中碘酸鉀(KIO3),除了一般不含有其他氧化性物質。情況下,澱粉在酸性條件下IO3-I-氧化為I2,I2,試品溶液變成藍色,無碘鹽是不是發生類似的反應。
實驗用品
管,膠頭滴管。
碘鹽溶液,非碘鹽溶液,KI溶液,稀硫酸,澱粉試驗溶液。實驗步驟

兩個管中加入少量的碘鹽溶液和碘鹽溶液,然後,幾滴稀硫酸,然後數滴澱粉試驗溶液。觀察到的現象。
2。另一管中,添加適當量的KI溶液和幾滴稀硫酸,然後數滴澱粉試驗溶液。觀察到的現象。
3在液體中的三個試管分別倒入兩個試管中混合之前觀察到的現象。

自製蘇打水蘇打水的礦泉水或經煮沸後,經過紫外線消毒的飲用水,
負責的二氧化碳。屬於的含二氧化碳的碳酸飲料。工廠生產的加壓二氧化碳氣體
溶解在水中的軟飲料。更多的二氧化碳溶解在蘇打,更好的質量。 ,有關
1體積的水溶解二氧化碳的體積為4.5升的軟飲料市場上的銷售。有些軟飲料中含有二氧化碳,加入適當的
量的糖,果汁和風味。
二氧化碳從身體,你可以採取一些熱,飲料罐解熱糖尿病。冰
蘇打水蘇打水冷卻器,溶解的二氧化碳更多(0℃,
二氧化碳的溶解度比20℃時大1倍),是從人體中排出更多的二氧化碳,可以採取更多的熱量,更
可以減少對胃的溫度。因此,不要喝了大量的冰鎮汽水,避免冷
產生強烈的刺激胃部,導致胃痙攣,腹痛,甚至誘發腸胃炎。此外,過量的軟飲料會沖淡胃液,降低
胃液的消化和殺菌作用,影響食慾,甚至更重的心臟,腎臟的負擔,引起疾病。
蘇打水也可以在實驗室和家庭。以清潔洗滌蘇打瓶,占內容
面積的80%冷水,再加入糖和少量的水果香味,然後加入2克,碳酸氫鈉,攪拌溶解
? >迅速加入2克的檸檬酸。立即按下蓋,使所產生的氣體無法??逃脫,在
水溶解。將瓶子放置在冰箱中冷卻。取出後,打開瓶蓋,你可以喝。
,測試尿糖 [實驗原理]
含葡萄糖,糖尿病,病情重的患者尿液中的糖含量。測試尿中的糖含量,
可以制備用酒石酸鈉鉀和氫氧化鈉溶液成的液體稱為斐林試劑測試用硫酸銅的。
反應原理和氫氧化銅懸浮試驗醛。
[實驗操作]
①准備費用森林的測試解決方案
100毫升蒸餾水中加入3.5克硫酸銅晶體(硫酸銅5H2O)准備一個解決方案,我的另一個 /> 100毫升的蒸餾水中,加入17.3克酒石酸鉀鈉(NaKC4H4O6 4H2O)和6克氫氧化鈉由溶解
液II。點膠解決方案,我的解決方案II在兩個干凈的試劑瓶密封塞,在使用等量的混合
總服務費林的測試解決方案。
②測試
注入到一個干凈的測試管(1毫升?2毫升)的少量的尿用吸管加入到試管中,然後另一個吸管
3至4滴,的斐林試劑,加熱至沸,在酒精燈火焰加熱:(1)溶解
液體仍然是藍色的,說明沒有在尿中的糖,「 - 」(2)如果溶液變成綠色,表明尿
解決方案,含有少量的糖,用「+」表示;(3)如果溶液呈黃綠色,表明尿糖多一點,用「+ +」表
顯示(4)解決方案是卡其色,顯示,尿糖「+ + +」表示;(5),如果溶液呈磚紅色
顏色混濁尿糖了很多,與+ + + +「。 /> 12,測定蔬菜中的維生素C

【原理】
澱粉溶液遇到碘會變成藍紫色,這是一個特點,澱粉,維生素C??能起到的作用藍紫色的解決方案
碘溶液變成無色。有了這個原則,它可用於測試生命支持
首相C的一些蔬菜。【實驗步驟和現象
在玻璃瓶中放少量的澱粉,倒入一些開水,並用小木棒攪拌澱粉溶液滴入2
?3滴碘酒,你會發現,在的乳白色澱粉溶液到藍紫色。
要找到兩到三個蔬菜,採摘蔬菜
的葉子,留下葉柄葉柄汁液,壓榨出汁的玻璃瓶中的藍紫色液體在體內緩慢下降,邊滴邊攪拌,此時,你會發現,藍紫色的液體變成乳白色。蔬菜中含有維生素C

13,鞭炮製作
①配方硝酸鉀克硫2克4克至5克碳粉,蔗糖,5克鎂粉LG?2 g混合
一起,點燃的爆炸。
②反應反應1硫2硝石3個碳黑色火葯(實際質量比:硝酸鉀占
佔75%和10%的硫,15%的碳核算):2KNO3 + S 3 C == K2S + N2 +3 CO2
蔗糖作為氣體發生劑增加的響度,鎂相比,增白劑。進行該測試可在坩堝中。
圓柱殼用紙板,原材料填寫和點燃的保險絲(30%的硝酸鉀溶液浸漬紙輥)
放鞭炮。一些小鞭炮保險絲連接,也就是說,放鞭炮,現代炸彈的前身。

酒精與水可任意混溶,醋酸鈣,固體酒精僅溶於水,但不溶於乙醇。當飽和醋酸鈣溶液注入酒精,水的飽和溶液在溶解於醇,得到的醋酸鈣沉澱的醇溶液中,半固體狀的凝膠樣物質 - 「果凍」 ,酒灌裝,其中鬧得沸沸揚揚的果凍,酒精會燃燒。

實驗用品葯匙,燒杯,量筒,玻璃棒,蒸發皿中,比賽。
醇(質量分數超過95%),醋酸鈣,蒸餾。,
實驗步驟,
在燒杯中加入20毫升蒸餾水中,然後添加適量的醋酸鈣,醋酸鈣的飽和溶液中制備。
在一個大燒杯中,添加80 mL乙醇,然後慢慢地加入到15毫升的醋酸鈣的飽和溶液中,不斷攪拌,用玻璃棒,燒杯中的物質出現渾濁的開始,然後變稠和不再流動,並終於成為凝膠狀。
3。取出果凍,形狀為球形點燃蒸發皿上。果凍立即起火,並發出藍色火焰。
15,易爆

實驗原理]乙炔通入銀氨溶液,生成乙炔銀沉澱乙炔銀乾熱,摩擦或撞擊就會爆炸。

C2H2 +2銀(NH3)2] OH→C2Ag2 +2 H2O +4 NH3
加熱
C2Ag2 ==== 2C +2銀

[]
大的測試管中加入新鮮的銀氨溶液15毫升的實驗操作乙炔氣體,其中如權利要求反應灰色乙炔銀沉澱至20毫升,繼續通入乙炔向反應完成後,然後過濾,洗滌干凈的殘留物,殘留分為若干綠豆大小總結在濾紙上,在一個空氣乾燥涼爽和安全的。乙炔銀空氣乾燥的厚書,稍微用力合上這本書,這次爆炸;鞋底輕輕擦在地面上爆炸的石棉線微熱或火花接觸爆炸。
>
實驗成功的關鍵和注意事項]

這個實驗是很難做到的,但在實驗後的殘留物,一定要及時處置,以確保安全
16電池生產
伽伐尼電池
①在
5厘米的銅線和2毫米寬的鋅粒,分別插入土豆或西紅柿;然後耳機兩端的接觸與銅和鋅片,將能夠清楚地聽到聲音。如果12個土豆的法律每個的插入銅和鋅片和系列,電鍵和1.5 V小燈泡連接到組合鍵,當燈泡點亮。 />
原型1780義大利伽伐尼發現生物電電擊,從青蛙腿部的肌肉收縮原裝電池。
②原則
銅 - 鋅電池,陰極銅,鋅陽極,土豆汁或者番茄汁電解質溶液從導電
作用。
17,自動毛狀鴨:
鋁皮切成鴨(兔,貓,小鼠。......不管是什麼)的形狀,與棉簽染硝酸汞溶液塗層的鋁皮,幾分鍾後,鋁硝酸汞油漆乾燥的皮膚上,然後你可以看到鋁鴨子自動長出白色的頭發!
實驗原理:作為活性金屬鋁,但由於與緻密的氧化膜的鋁表面,防止鋁與空氣的反應。彩繪硝酸汞溶液,緻密的氧化膜的破壞,而形成的Al-Hg合金,Al可以不再形成緻密的氧化膜表面上的Al可以繼續反應,和空氣中的氧氣,生成白色的Al2O3
注意:硝酸汞劇毒化合物,實驗注意防護措施!
18,沒有電燈泡 BR />燈泡,配備鎂帶和濃硫酸,他們是燈泡內發生劇烈的化學反應,引起發熱發光。大家都知道,濃硫酸具有較強的氧化性,尤其是當遇到一些金屬更好地展現它的氧化能力。金屬鎂是特別容易氧化物質,它倆是天生的「門當戶對」,只是一次邂逅,立即從化學反應發生:
鎂+ 2H2SO4(濃)=硫酸鎂+ SO2 + 2H20
釋放出大量的熱反應過程中,燈泡內的溫度急劇上升很快,達到著火點,有足夠的氧氣供應,在濃硫酸中的鎂帶,鎂帶燃燒更加繁榮,如果耀斑相同的。
的棉花
19,不燃燒棉花製成的棉,棉纖維素分子構成的主要化學成分,它含有碳,氫,氧元素,它是一種可燃材料。布前浸泡在30%磷酸鈉溶液,乾燥,然後浸漬在30%的明礬溶液,然後乾燥,使布上的兩種不同的化學物質,磷酸鈉和明礬,磷酸鈉在水中。鹼性明礬在水中呈酸性的,它們頃在除了所生成的水在反應後,還生成不溶解於水,氫氧化鋁。所以,事實上由氫氧化鋁,氫氧化鋁的膜包圍的棉帶,當暴露於熱,然後成氧化鋁和水是一層緻密的三氧化二鋁薄膜,以保護布條,炮火的攻擊。被如此處理的棉是一種廣泛應用在工業和農??業的生產和國防建設。
20,紅糖糖
【實驗原理】
紅糖包含一些有色物質製成的糖,應該是紅糖溶解在水中,加入適量紅糖有色物質吸附在活性炭,然後過濾,集中冷卻後得到的糖。
【實驗步驟和現象]
說,取5克?10克黃糖,在小燒杯中,加入40毫升水,熱溶解,加入0.5克? 1克活性炭,並不斷攪拌,過濾熱懸浮液,得到無色的液體,如果濾液呈黃色,可以進一步加入適當量的活性炭,直至無色,直到,將濾液轉移到小燒杯中,並在水浴中通過蒸發濃縮。當體積減少到原來的溶液的體積的約1/4,停止加熱,將燒杯從水浴中取出進行自然冷卻,糖 21,自製的指標
實驗原理
許多植物,花,果,莖和葉中含有色素,這些色素在酸性溶液或鹼性溶液中顯示不同的顏色可以作為pH指示劑。
>實驗耗材

試管,量筒,玻璃棒,砂漿,膠頭滴管,滴流板,漏斗,紗布。

花瓣(牽牛花) ,植物的葉子(如紫甘藍),蘿卜(如胡蘿卜,北京心裡美蘿卜),酒精溶液(乙醇和水的體積比為1:1),稀鹽酸,稀NaOH溶液。

採取的花瓣,植物的葉,蘿卜,分別研缽中搗爛後,各加入5毫升的酒精溶液,攪拌,然後分別用4層紗布過濾,將得到的濾液是花瓣色素,植物葉顏料和蘿卜色素的酒精溶液,它們被分配在三個管
2。白色的滴流板腔分別滴加稀鹽酸,稀NaOH溶液,蒸餾水,然後各滴加醇3的溶液滴花瓣色素。觀察到的現象。
3。植物葉顏料醇溶液,蘿卜色素花瓣顏料醇溶液的醇溶液,而不是上述實驗中,所觀察到的現象。 22,用玻璃棒點燃冰
玻璃棒點燃冰沒有火柴和打火機,輕輕地用玻棒,冰立即燃燒,堅固耐用,放不出來,如果??你有興趣,你可以做一個實驗看到的。首先在一個小盤子,倒入1 2粒料高錳酸鉀,輕輕研磨成粉末,然後幾滴濃硫酸中,並用玻璃棒攪拌該混合物的玻璃桿小火炬浸漬在一個看不見的,它可以點燃酒精燈亮冰。然而,在事先放一小塊電石,只要用玻璃棒輕輕觸摸在冰面上的冰,冰會很快燃燒起來。讀者測試,使答案。
原因很簡單,碳化鈣(電石化學名稱叫)和少量的水冰面的反應,這種反應所產生的電石乙炔氣(化學名稱叫冰)是一種可燃氣體。由於濃硫酸和高錳酸鉀是強氧化劑,它是足夠的,以允許氣體的氧化電石並立即到達點火,使燃燒的乙炔氣體,此外,由於水和電石反應是放熱反應,再加上燃燒的乙炔氣體放熱更多的冰融化的水越來越多,所以反應也越來越快,電石,乙炔氣產生的越來越多,而且越來越紅火火。 BR /> 23,白色的花,改變藍花

電器:鐵架台,鐵夾,蒸發皿,滴管
葯品:鋅粉,碘片,貼
方法:將蒸發皿2克鋅粉和2克碎碘片,攪拌均勻,懸掛著一個白色的花紙的正上方蒸發皿,一張白紙,塗上麵粉糊。
一個白色的紙花,現在我要「滴水生紫煙,滋顏蘭花。用膠頭滴管,然後繪製冷水的混合粉末,加兩滴立即紫嫣和白霧騰空而起,輪和輪彩雲都搶著要擁抱白色的花朵,白色的花朵染色蘭花和造就12倍,藍色的花朵更加生動和逼真。後立即
原理:碘和鋅粉,在室溫下在乾燥狀態下是不容易的化合物直接作為催化劑,通過添加少量的水劇烈反應的碘化鋅和釋放的特定的熱量,所以未反應的碘升華成紫色的煙霧,水的汽化熱,空氣中凝結成霧和麵粉接觸碘和一個白色的花是藍色的,所以藍色的花紫燕創建。
24,琥珀標本製作
我們可以選擇的質量(溢價)松香DIY的人造琥珀標本,花費不多,操作起來也並不困難。生產方法現在將被描述如下:>購買高品質的松香(多少昆蟲大小的量是確定的,通常為約100克,將能夠做一個)上的燒杯中,添加一個小的用酒精燈的熱量的醇(它們通常使用的比例為10:1),用玻璃棒不斷攪拌,直到松香熔化,含有酒精類似
然後蒸發,做標本的蝴蝶,甲蟲,小廠小折疊紙板在提前紙箱(在折疊托盤,內襯蠟紙)。托盤折疊成的形狀像一個火柴盒核心。然後慢慢融化的松香澆入禁區,後當松香凝結硬化,撕裂托盤,用鋒利的刀去仔細修剪過的,超出部分的四個星期的標本,這是粗糙,只有透明的琥珀標本中,你可以清楚地看到裡面的小昆蟲,其餘五面粗糙,不透明,看不到裡面的小昆蟲都必須經過酒精洗滌,乾燥,透明,使塊人造琥珀通身的小昆蟲,如冬眠的駱駝睡在裡面,精細結構清楚地看到,如果真的像昆蟲琥珀。安裝的玻璃盒中,在系統上的標本的成功。
25,生銹的鐵釘(氧化膜)

材料:指甲
儀器:三腳架石棉網,酒精燈,燒杯,試管
葯物:稀鹽酸,稀氫氧化鈉,固體氫氧化鈉,硝酸鈉,亞硝酸鈉,蒸餾水

步驟:
1,第一個試管量稀氫氧化鈉適量,指甲拋出除去油膜
2,然後試管測量適量的稀鹽酸,指甲拋出移除所述鋅塗層,氧化膜和防銹
3稱取2 g固體氫氧化鈉和0.3g亞硝酸鈉和角落一勺亞硝酸鈉,在燒杯中,溶解在10ml蒸餾水
4,指甲倒入燒杯中,並加熱至表面產生明亮的藍色或黑色物質到目前為止
/>原則:
亞硝酸鹽氧化在中性和鹼性環境,在鹼溶液中,和鐵子亞鐵鈉鐵的鈉(Na2Fe2O4)和一水合氨不穩定的反應,在鐵中產生的亞硝酸鹽和鐵的作用緻密的氧化膜的表面分解。

註:
氫氧化鈉強腐蝕性,並放出大量的熱,當溶解在水和鈉的亞硝酸鹽是一種劇毒物質,做實驗,以徹底洗手。
26,製作「葉脈書簽」

[實驗步驟]

(1)選擇形狀完整,大小合適,網狀脈的葉片,是成功的關鍵,中脈並不難,如果煮的葉子湯

(2)水的葉子,清潔和擦洗,熬上約10%的氫氧化鈉溶液中。當葉肉黃色刪除的葉子,葉子洗凈鹼液水

(3)葉平鋪在瓷磚或玻璃板上,試管刷或軟毛牙刷刷慢慢葉肉,其餘的靜脈用水輕輕洗凈,稍干後,夾在當你把書壓平。
27,自燃 - 糖和氯酸鉀反應

【原理】

濃硫酸和糖的反應熱,放出的熱量,以促進氯酸鉀的分解,釋放出氧氧進一步氧化的糖,糖的氧化放出大量的熱,大到足以使糖燃燒火焰。

[實驗步驟和現象]
糖粉,用相同量的氯酸鉀挖一個凹部在該混合物的頂部到蒸發皿中輕輕混合,一滴的濃硫酸凹痕點燃。
注意:這個實驗在通風櫥中。

28的指紋檢查

測試原理

碘加熱時升華成碘蒸氣。碘蒸氣可以溶解在手指油脂和其它分泌物,並形成褐色的指紋。

實驗用品試管,橡膠塞,葯匙,酒精燈,剪刀,白碘
實驗過程
需要一個干凈,光滑白切約4厘米,寬度不超過一試管中的直徑有一張紙,很難用一個手指上的一塊的紙張數的指紋。
可舀取芝麻,碘在試管中的葯物懸浮在試管中的說明(未連接到的壁的注壓指紋),填充橡膠止動件。
碘試管,酒精燈火焰上面配有微熱,立即停止生成的碘蒸氣加熱,觀察指紋上的注意事項。

29 PCE
[處方葯和法律制度的
1,1,1 - 三氯乙烷60%的汽油20%苯18%油酸乙酯2%
少量的可溶於油的風味
將上述組分混合,在一個燒杯或搪瓷杯等容器密封保存均勻裝瓶。
【用途及使用
使用未經清洗的高檔毛料衣服洗凈去除污垢。在織物上無損不留任何痕跡,衣服不變形,顏色不改變。染色用刷子乾洗店洗,刷灰塵吸走灰塵和污垢,然後用濕毛巾擰乾的<BR / 30,硬水中的硬度測試,一個肥皂泡
【實驗步驟和現象]
1克普通洗衣皂片溶解於100毫升的酒精,被稱為肥皂溶液。
放入試管中,加入水,塞試管口,用力振盪試管,沒有肥皂泡沫的肥皂下降5毫升的蒸餾水或去離子水,再加入肥皂溶液,振盪下降。繼續下探的肥皂溶液,振盪,直到肥皂泡產生大量的記錄需要足夠的肥皂泡,肥皂產生的滴數。
這種方法可以測試不同的硬水的硬度,例如:
(1)稀溶液中的碳酸氫鈣
(2)碳酸鈣懸浮液
(3)自來水...... />(4)雨或儲水
(5)礦泉水
(6)實驗室制備的硬水
火山噴發的31個實驗原理
[]的<BR /高錳酸鉀和甘油混合激烈反應放出大量的熱,使重鉻酸銨分解的固體殘渣所產生的氣體噴
實驗操作
木板中央堆一方土坩堝上在坩堝周圍包圍在一個小的「山」,丘頂坩堝上方火山口的泥堆。甘油的高錳層疊中心的坩堝內埋在小山5克高錳酸鉀和1g硝酸鍶的混合物,該混合物中的重鉻酸銨粉末置於與長滴管的數目中加入大約10克細滴加滴鉀,讓人望而卻步,片刻後可見紫紅色的火焰噴塗,立即有一個綠色的「火山灰噴出。
32,家常豆腐
【實驗步驟和現象]
( A)浸泡:加入300毫升的水浸泡24小時(如果溫度高,中間可更換一次水),大豆充分擴張,然後丟棄浸泡水。
(B)研磨:對家庭磨機,水(200毫升)溶液中加入浸泡大豆粉碎。
(C)的紙漿:研磨良好的豆奶和豆渣的倒放在雙層紗布過濾泵過濾器,和其他的100毫升的水,和蛋糕

B. 氫氧化銅懸濁液加熱情況下,能否增加溶解度

理論上可以,但要考慮到實際情況下氫氧化銅與二氧化碳反應變質,加熱會加速變質。

C. 對氫氧化銅懸濁液加熱至沸騰時,氫氧化銅會不會受

(1)葡萄糖含醛基,含醛基的物質與新制的氫氧化銅懸濁液加熱後產生磚紅色沉澱;碘單質遇澱粉變藍色,故答案為:①;②;
(2)乙酸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酸性重鉻酸鉀有強氧化性,能被乙醇還原為三價鉻離子,呈綠色;蛋白質遇濃硝酸變黃色;乙烯的產量作為衡量一個國家石油化工發展水平的標志,故答案為:③;②;④;①.

D. 氫氧化銅粉末加到蒸餾水中充分振盪是什麼現象

苯酚不溶於水,能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苯酚鈉溶液:,苯酚是弱酸,苯酚鈉能與鹽酸反應生成苯酚沉澱:C6H5ONa+HCl→C6H5OH+NaCl,苯酚能與溴水反應生成2,4,6-三溴苯酚:.故答案為:液體出現渾濁;液體由渾濁變澄清;;又出現渾濁;C6H5ONa+HCl→C6H5OH+NaCl;出現白色沉澱;.

E. 新制氫氧化銅要水浴加熱嗎

記住、課本上的是最准確的、除非題中有特意說明!

F. 氫氧化銅加熱有什麼現象產生

如果僅僅是加熱,那無明顯現象,如果是灼燒,那就是由藍色變成無色。氫氧化銅是藍色固體,比較穩定,加熱不能使其脫水,灼燒之後才會脫水變成黑色的氧化銅固體。

G. 為什麼銀鏡反應水域加熱而與氫氧化銅要加熱煮沸

因為銀鏡反應是醛基與銀氨離子的反應,如果溫度過高,銀氨絡離子會與氫氧根反應得到氨,而不與醛基反應。另外,溫度過高,容易產生易爆物AgN3,容易發生爆炸危險.

不論是化學鍍鏡,還是電化學鍍鏡,關鍵都是控制反應平穩、生成鍍膜均勻
水浴形成的環境,溫度均勻,反應平穩.
補充:
銀鏡反應還有好多注意點,

以乙醛的銀鏡反應為例:
1.不能用久置起沉澱的乙醛。因為乙醛溶液久置後易發生聚合反應。在室溫和有少量硫酸存在時,能生成三聚乙醛;在0℃或0℃以下,則聚合成四聚乙醛。三聚乙醛是微溶於水的液體,四聚乙醛是不溶於水的固體,聚合後的乙醛不發生乙醛的特性反應。
聚合後的乙醛可通過加酸、加熱來解聚。方法是:把乙醛聚合物收集起來,加少量硫酸並加熱蒸餾,餾出物用水吸收,即得乙醛溶液,這時就可用於乙醛特性反應的實驗了。

2.所用銀氨溶液必須隨用隨配,不可久置,不能貯存。因為溶液放置較久,會析出黑色的易爆炸的物質一氮化三銀沉澱(Ag3N),該物質哪怕是用玻璃棒刮擦也會引起其分解而爆炸。這一沉澱在乾燥時受振動也會發生猛烈爆炸。

3.做銀鏡反應用的試管必須十分潔凈,這是實驗成功的一個關鍵。若試管不清潔,還原出來的銀大部分呈疏鬆顆粒狀析出,致使管壁上所附的銀層不均勻平整,結果就得不到明亮的銀鏡,而是一層不均勻的黑色銀粒子。為保證實驗效果,事先最好將試管依次用熱硝酸、10%的NaOH溶液洗滌後,再用蒸餾水沖洗干凈。(一般用熱鹼液洗,自來水洗,蒸餾水洗即可。)用熱的NaOH溶液洗滌試管,可以除去試管中的油污,保證試管的清潔。
試管一定不能用洗液(重鉻酸鉀溶液用硫酸酸化)來洗,否則在做銀鏡反應實驗時會出現綠色溶液。因為重鉻酸鉀是強氧化劑,很容易氧化乙醛,而自身變成綠色的Cr3+的溶液。

4.銀氨溶液與滴入的乙醛混合均勻並溫熱時,不要再搖動試管。此時若搖動試管或試管不夠潔凈,生成的將是黑色疏鬆的銀沉澱(也算成功,但不美觀)而不是光亮的銀鏡。

5.做銀鏡反應的實驗時,AgNO3溶液的濃度不宜大小,以AgNO3的質量分數為2%~4%為宜。

6.制備銀氨溶液時不能加入過量的氨水。滴加氨水的量最好以最初產生的沉澱在剛好溶解與未完全溶解之間。這是因為,一方面銀氨溶液中如果有過量的NH3,銀離子會被過度地絡合,降低銀氨溶液的氧化能力;另一方面氨水過量會使試劑不太靈敏,且能生成在受熱或撞擊時會引起爆炸的物質。
有人建議,滴加氨水直到沉澱消失時,最後加一滴NaOH溶液。
在制備銀氨溶液時,一般用稀氨水而不用濃氨水。這是因為在配製銀氨溶液時,若氨水太濃,NH3容易過量,使Ag+過度地被絡合,降低銀氨溶液的氧化能力。

7.反應必須在水浴中進行加熱,不要用火焰直接加熱,否則有可能發生爆炸。在水浴加熱過程中,不要振盪試管,也不要攪拌溶液,水浴溫度也不要過高(因乙醛沸點低),以40℃左右為宜。否則,因乙醛大量揮發而使反應效果差,或難以得到光亮的銀鏡,而只能得到黑色細粒銀的沉澱。

8.實驗後,試管中的反應混合液要及時處理,不可久置。實驗後,可用先加鹽酸後用水沖洗的辦法。附著在試管壁上的銀鏡可用硝酸溶液洗去,再用水沖洗。如果要保存銀鏡,應先處理試管內的混合液,然後用清水把試管壁上的液體沖洗干凈。

H. 加熱氫氧化銅的問題

我參加了四川某市今年的初中實驗考試的監考工作。
你的氯化銅過量了,所以容易顏色被藍色的氯化銅給掩蔽了,
至於為什麼沒有出現黑色沉澱,是因為有過量的銅離子,形成了還是藍色的絡合物,這是初中高中不用掌握的知識,所以不解釋了。
深褐色,是因為加熱時間長了,也是因為絡合效應在作祟,慢慢學吧,到了以後就明白了。這屬於無機化學范疇。

I. 配製氫氧化銅懸濁液的方法

實驗室配製新制的氫氧化銅懸濁液的操作方法:在試管里加入10%的氫氧化鈉溶液2mL,滴入2%的硫酸銅溶液4~6滴,振盪即成。

氫氧化銅用作分析試劑,還用於醫葯、農葯等。可作為催化劑、媒染劑、顏料、飼料添加劑、紙張染色劑等。

氫氧化銅是一種藍色絮狀沉澱,難溶於水,受熱分解,微顯兩性,溶於酸、氨水和氰化鈉,易溶於鹼性甘油溶液中,受熱至60-80℃變暗,溫度再高分解為黑色氧化銅和水。



(9)氫氧化銅懸液加熱前加蒸餾水擴展閱讀:

往硫酸銅溶液中滴入少許氫氧化鈉溶液即可。這樣的沉澱含有氫氧化鈉雜質,可以通過事先在溶液中加入氯化銨來避免。也可用電解法:陰極用銅,水中可加入一點電解質。

氫氧化銅可以用來合成芳香胺,比如氫氧化銅可以催化乙二胺和1-溴蒽醌或1-氨基-4-溴蒽醌生成1-((2-氨基乙基)胺)蒽醌或1-氨基-4-((2-氨基乙基)氨基)蒽醌的反應。

氫氧化銅可以在室溫下使醯肼轉化成羧酸。這可以用於合成一些帶有易反應官能團的羧酸。用此法製取苯甲酸和辛酸時產率較高。

J. 高二化學有機物學的時候很亂,容易混淆,希望大家幫忙總結一下,便於記憶。 在此謝過

《有機化學基礎》知識點整理
一、重要的物理性質
1.有機物的溶解性
(1)難溶於水的有:各類烴、鹵代烴、硝基化合物、酯、絕大多數高聚物、高級的(指分子中碳原子數目較多的,下同)醇、醛、羧酸等。
(2)易溶於水的有:低級的[一般指N(C)≤4]醇、(醚)、醛、(酮)、羧酸及鹽、氨基酸及鹽、單糖、二糖。(它們都能與水形成氫鍵)。
二、重要的反應
1.能使溴水(Br2/H2O)褪色的物質
(1)有機物
① 通過加成反應使之褪色:含有 、—C≡C—的不飽和化合物
② 通過取代反應使之褪色:酚類
注意:苯酚溶液遇濃溴水時,除褪色現象之外還產生白色沉澱。
③ 通過氧化反應使之褪色:含有—CHO(醛基)的有機物(有水參加反應)
注意:純凈的只含有—CHO(醛基)的有機物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④ 通過萃取使之褪色:液態烷烴、環烷烴、苯及其同系物、飽和鹵代烴、飽和酯
(2)無機物
① 通過與鹼發生歧化反應
3Br2 + 6OH- == 5Br- + BrO3- + 3H2O或Br2 + 2OH- == Br- + BrO- + H2O
② 與還原性物質發生氧化還原反應,如H2S、S2-、SO2、SO32-、I-、Fe2+
2.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KMnO4/H+褪色的物質
(1)有機物:含有 、—C≡C—、—OH(較慢)、—CHO的物質
與苯環相連的側鏈碳碳上有氫原子的苯的同系物(與苯不反應)
(2)無機物:與還原性物質發生氧化還原反應,如H2S、S2-、SO2、SO32-、Br-、I-、Fe2+
3.與Na反應的有機物:含有—OH、—COOH的有機物
與NaOH反應的有機物:常溫下,易與含有酚羥基、—COOH的有機物反應
加熱時,能與鹵代烴、酯反應(取代反應)
與Na2CO3反應的有機物:含有酚羥基的有機物反應生成酚鈉和NaHCO3;
含有—COOH的有機物反應生成羧酸鈉,並放出CO2氣體;
含有—SO3H的有機物反應生成磺酸鈉並放出CO2氣體。
與NaHCO3反應的有機物:含有—COOH、—SO3H的有機物反應生成羧酸鈉、磺酸鈉並放出等物質的量的CO2氣體。
4.既能與強酸,又能與強鹼反應的物質
(1)2Al + 6H+ == 2 Al3+ + 3H2↑ 2Al + 2OH- + 2H2O == 2 AlO2- + 3H2↑
(2)Al2O3 + 6H+ == 2 Al3+ + 3H2O Al2O3 + 2OH- == 2 AlO2- + H2O
(3)Al(OH)3 + 3H+ == Al3+ + 3H2O Al(OH)3 + OH- == AlO2- + 2H2O
(4)弱酸的酸式鹽,如NaHCO3、NaHS等等
NaHCO3 + HCl == NaCl + CO2↑ + H2O NaHCO3 + NaOH == Na2CO3 + H2O
NaHS + HCl == NaCl + H2S↑ NaHS + NaOH == Na2S + H2O
(5)弱酸弱鹼鹽,如CH3COONH4、(NH4)2S等等
2CH3COONH4 + H2SO4 == (NH4)2SO4 + 2CH3COOH
CH3COONH4 + NaOH == CH3COONa + NH3↑+ H2O
(NH4)2S + H2SO4 == (NH4)2SO4 + H2S↑
(NH4)2S +2NaOH == Na2S + 2NH3↑+ 2H2O
(6)氨基酸,如甘氨酸等
H2NCH2COOH + HCl → HOOCCH2NH3Cl
H2NCH2COOH + NaOH → H2NCH2COONa + H2O
(7)蛋白質
蛋白質分子中的肽鏈的鏈端或支鏈上仍有呈酸性的—COOH和呈鹼性的—NH2,故蛋白質仍能與鹼和酸反應。
5.銀鏡反應的有機物
(1)發生銀鏡反應的有機物:
含有—CHO的物質:醛、甲酸、甲酸鹽、甲酸酯、還原性糖(葡萄糖、麥芽糖等)
(2)銀氨溶液[Ag(NH3)2OH](多倫試劑)的配製:
向一定量2%的AgNO3溶液中逐滴加入2%的稀氨水至剛剛產生的沉澱恰好完全溶解消失。
(3)反應條件:鹼性、水浴加熱
若在酸性條件下,則有Ag(NH3)2+ + OH - + 3H+ == Ag+ + 2NH4+ + H2O而被破壞。
(4)實驗現象:①反應液由澄清變成灰黑色渾濁;②試管內壁有銀白色金屬析出
(5)有關反應方程式:AgNO3 + NH3•H2O == AgOH↓ + NH4NO3
AgOH + 2NH3•H2O == Ag(NH3)2OH + 2H2O
銀鏡反應的一般通式: RCHO + 2Ag(NH3)2OH 2 Ag↓+ RCOONH4 + 3NH3 + H2O
【記憶訣竅】: 1—水(鹽)、2—銀、3—氨
甲醛(相當於兩個醛基):HCHO + 4Ag(NH3)2OH 4Ag↓+ (NH4)2CO3 + 6NH3 + 2H2O
乙二醛: OHC-CHO + 4Ag(NH3)2OH 4Ag↓+ (NH4)2C2O4 + 6NH3 + 2H2O
甲酸: HCOOH + 2 Ag(NH3)2OH 2 Ag↓+ (NH4)2CO3 + 2NH3 + H2O
葡萄糖: (過量)
CH2OH(CHOH)4CHO +2Ag(NH3)2OH 2Ag↓+CH2OH(CHOH)4COONH4+3NH3 + H2O
(6)定量關系:—CHO~2Ag(NH)2OH~2 Ag HCHO~4Ag(NH)2OH~4 Ag
6.與新制Cu(OH)2懸濁液(斐林試劑)的反應
(1)有機物:羧酸(中和)、甲酸(先中和,但NaOH仍過量,後氧化)、醛、還原性糖(葡萄糖、麥芽糖)、甘油等多羥基化合物。
(2)斐林試劑的配製:向一定量10%的NaOH溶液中,滴加幾滴2%的CuSO4溶液,得到藍色絮狀懸濁液(即斐林試劑)。
(3)反應條件:鹼過量、加熱煮沸
(4)實驗現象:
① 若有機物只有官能團醛基(—CHO),則滴入新制的氫氧化銅懸濁液中,常溫時無變化,加熱煮沸後有(磚)紅色沉澱生成;
② 若有機物為多羥基醛(如葡萄糖),則滴入新制的氫氧化銅懸濁液中,常溫時溶解變成絳藍色溶液,加熱煮沸後有(磚)紅色沉澱生成;
(5)有關反應方程式:2NaOH + CuSO4 == Cu(OH)2↓+ Na2SO4
RCHO + 2Cu(OH)2 RCOOH + Cu2O↓+ 2H2O
HCHO + 4Cu(OH)2 CO2 + 2Cu2O↓+ 5H2O
OHC-CHO + 4Cu(OH)2 HOOC-COOH + 2Cu2O↓+ 4H2O
HCOOH + 2Cu(OH)2 CO2 + Cu2O↓+ 3H2O
CH2OH(CHOH)4CHO + 2Cu(OH)2 CH2OH(CHOH)4COOH + Cu2O↓+ 2H2O
(6)定量關系:—COOH~½ Cu(OH)2~½ Cu2+ (酸使不溶性的鹼溶解)
—CHO~2Cu(OH)2~Cu2O HCHO~4Cu(OH)2~2Cu2O
7.能發生水解反應的有機物是:鹵代烴、酯、糖類(單糖除外)、肽類(包括蛋白質)。
HX + NaOH == NaX + H2O

(H)RCOOH + NaOH == (H)RCOONa + H2O

RCOOH + NaOH == RCOONa + H2O 或
8.能跟FeCl3溶液發生顯色反應的是:酚類化合物。
9.能跟I2發生顯色反應的是:澱粉。
10.能跟濃硝酸發生顏色反應的是:含苯環的天然蛋白質。
三、各類烴的代表物的結構、特性
類 別 烷 烴 烯 烴 炔 烴 苯及同系物
通 式 CnH2n+2(n≥1) CnH2n(n≥2) CnH2n-2(n≥2) CnH2n-6(n≥6)
代表物結構式 H—C≡C—H
相對分子質量Mr 16 28 26 78
碳碳鍵長(×10-10m) 1.54 1.33 1.20 1.40
鍵 角 109°28′ 約120° 180° 120°
分子形狀 正四面體 6個原子
共平面型 4個原子
同一直線型 12個原子共平面(正六邊形)
主要化學性質 光照下的鹵代;裂化;不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跟X2、H2、HX、H2O、HCN加成,易被氧化;可加聚 跟X2、H2、HX、HCN加成;易被氧化;能加聚得導電塑料 跟H2加成;FeX3催化下鹵代;硝化、磺化反應
四、烴的衍生物的重要類別和各類衍生物的重要化學性質
類別 通 式 官能團 代表物 分子結構結點 主要化學性質
鹵代烴 一鹵代烴:
R—X
多元飽和鹵代烴:CnH2n+2-mXm 鹵原子
—X C2H5Br
(Mr:109) 鹵素原子直接與烴基結合
β-碳上要有氫原子才能發生消去反應 1.與NaOH水溶液共熱發生取代反應生成醇
2.與NaOH醇溶液共熱發生消去反應生成烯
醇 一元醇:
R—OH
飽和多元醇:
CnH2n+2Om 醇羥基
—OH CH3OH
(Mr:32)
C2H5OH
(Mr:46) 羥基直接與鏈烴基結合, O—H及C—O均有極性。
β-碳上有氫原子才能發生消去反應。
α-碳上有氫原子才能被催化氧化,伯醇氧化為醛,仲醇氧化為酮,叔醇不能被催化氧化。 1.跟活潑金屬反應產生H2
2.跟鹵化氫或濃氫鹵酸反應生成鹵代烴
3.脫水反應:乙醇
140℃分子間脫水成醚
170℃分子內脫水生成烯
4.催化氧化為醛或酮
5.一般斷O—H鍵與羧酸及無機含氧酸反應生成酯
醚 R—O—R′ 醚鍵

C2H5O C2H5
(Mr:74) C—O鍵有極性 性質穩定,一般不與酸、鹼、氧化劑反應
酚 酚羥基
—OH
(Mr:94) —OH直接與苯環上的碳相連,受苯環影響能微弱電離。 1.弱酸性
2.與濃溴水發生取代反應生成沉澱
3.遇FeCl3呈紫色
4.易被氧化
醛 醛基
HCHO
(Mr:30)

(Mr:44) HCHO相當於兩個
—CHO
有極性、能加成。 1.與H2、HCN等加成為醇
2.被氧化劑(O2、多倫試劑、斐林試劑、酸性高錳酸鉀等)氧化為羧酸

羰基

(Mr:58) 有極性、能加成 與H2、HCN加成為醇
不能被氧化劑氧化為羧酸
羧酸 羧基

(Mr:60) 受羰基影響,O—H能電離出H+, 受羥基影響不能被加成。 1.具有酸的通性
2.酯化反應時一般斷羧基中的碳氧單鍵,不能被H2加成
3.能與含—NH2物質縮去水生成醯胺(肽鍵)

酯基
HCOOCH3
(Mr:60)

(Mr:88) 酯基中的碳氧單鍵易斷裂 1.發生水解反應生成羧酸和醇
2.也可發生醇解反應生成新酯和新醇
硝酸酯 RONO2 硝酸酯基
—ONO2
不穩定 易爆炸
硝基化合物 R—NO2 硝基—NO2
一硝基化合物較穩定 一般不易被氧化劑氧化,但多硝基化合物易爆炸
氨基酸 RCH(NH2)COOH 氨基—NH2
羧基—COOH H2NCH2COOH
(Mr:75) —NH2能以配位鍵結合H+;—COOH能部分電離出H+ 兩性化合物
能形成肽鍵

蛋白質 結構復雜
不可用通式表示 肽鍵
氨基—NH2
羧基—COOH 酶 多肽鏈間有四級結構 1.兩性
2.水解
3.變性
4.顏色反應
(生物催化劑)
5.灼燒分解
糖 多數可用下列通式表示:
Cn(H2O)m 羥基—OH
醛基—CHO
羰基
葡萄糖
CH2OH(CHOH)4CHO
澱粉(C6H10O5) n
纖維素
[C6H7O2(OH)3] n 多羥基醛或多羥基酮或它們的縮合物 1.氧化反應
(還原性糖)
2.加氫還原
3.酯化反應
4.多糖水解
5.葡萄糖發酵分解生成乙醇
油脂
酯基
可能有碳碳雙鍵
酯基中的碳氧單鍵易斷裂
烴基中碳碳雙鍵能加成 1.水解反應
(皂化反應)
2.硬化反應
五、有機物的鑒別
鑒別有機物,必須熟悉有機物的性質(物理性質、化學性質),要抓住某些有機物的特徵反應,選用合適的試劑,一一鑒別它們。
1.常用的試劑及某些可鑒別物質種類和實驗現象歸納如下:
試劑
名稱 酸性高錳
酸鉀溶液 溴 水 銀氨
溶液 新制
Cu(OH)2 FeCl3
溶液 碘水 酸鹼
指示劑 NaHCO3
少量 過量
飽和
被鑒別物質種類
含碳碳雙鍵、三鍵的物質、烷基苯。但醇、醛有干擾。 含碳碳雙鍵、三鍵的物質。但醛有干擾。 苯酚
溶液 含醛基化合物及葡萄糖、果糖、麥芽糖 含醛基化合物及葡萄糖、果糖、麥芽糖 苯酚
溶液 澱粉 羧酸
(酚不能使酸鹼指示劑變色) 羧酸
現象 酸性高錳酸鉀紫紅色褪色 溴水褪色且分層 出現白色沉澱 出現銀鏡 出現紅
色沉澱 呈現
紫色 呈現藍色 使石蕊或甲基橙變紅 放出無色無味氣體
2.鹵代烴中鹵素的檢驗
取樣,滴入NaOH溶液,加熱至分層現象消失,冷卻後加入稀硝酸酸化,再滴入AgNO3溶液,觀察沉澱的顏色,確定是何種鹵素。
3.烯醛中碳碳雙鍵的檢驗
(1)若是純凈的液態樣品,則可向所取試樣中加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若褪色,則證明含有碳碳雙鍵。
(2)若樣品為水溶液,則先向樣品中加入足量的新制Cu(OH)2懸濁液,加熱煮沸,充分反應後冷卻過濾,向濾液中加入稀硝酸酸化,再加入溴水,若褪色,則證明含有碳碳雙鍵。
★若直接向樣品水溶液中滴加溴水,則會有反應:—CHO + Br2 + H2O → —COOH + 2HBr而使溴水褪色。
4.如何檢驗溶解在苯中的苯酚?
取樣,向試樣中加入NaOH溶液,振盪後靜置、分液,向水溶液中加入鹽酸酸化,再滴入幾滴FeCl3溶液(或過量飽和溴水),若溶液呈紫色(或有白色沉澱生成),則說明有苯酚。
★若向樣品中直接滴入FeCl3溶液,則由於苯酚仍溶解在苯中,不得進入水溶液中與Fe3+進行離子反應;若向樣品中直接加入飽和溴水,則生成的三溴苯酚會溶解在苯中而看不到白色沉澱。
★若所用溴水太稀,則一方面可能由於生成溶解度相對較大的一溴苯酚或二溴苯酚,另一方面可能生成的三溴苯酚溶解在過量的苯酚之中而看不到沉澱。
6.如何檢驗實驗室製得的乙烯氣體中含有CH2=CH2、SO2、CO2、H2O?
將氣體依次通過無水硫酸銅、品紅溶液、飽和Fe2(SO4)3溶液、品紅溶液、澄清石灰水、
(檢驗水) (檢驗SO2) (除去SO2) (確認SO2已除盡)(檢驗CO2)
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或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檢驗CH2=CH2)。
六、混合物的分離或提純(除雜)
混合物
(括弧內為雜質) 除雜試劑 分離
方法 化學方程式或離子方程式
乙烷(乙烯) 溴水、NaOH溶液
(除去揮發出的Br2蒸氣) 洗氣 CH2=CH2 + Br2 → CH2 BrCH2Br
Br2 + 2NaOH = NaBr + NaBrO + H2O
乙烯(SO2、CO2) NaOH溶液 洗氣 SO2 + 2NaOH = Na2SO3 + H2O
CO2 + 2NaOH = Na2CO3 + H2O
乙炔(H2S、PH3) 飽和CuSO4溶液 洗氣 H2S + CuSO4 = CuS↓+ H2SO4
11PH3 + 24CuSO4 + 12H2O = 8Cu3P↓+ 3H3PO4+ 24H2SO4
提取白酒中的酒精 —————— 蒸餾 ——————————————
從95%的酒精中提取無水酒精 新制的生石灰 蒸餾 CaO + H2O = Ca(OH)2
從無水酒精中提取絕對酒精 鎂粉 蒸餾 Mg + 2C2H5OH → (C2H5O)2 Mg + H2↑
(C2H5O)2 Mg + 2H2O →2C2H5OH + Mg(OH)2↓
提取碘水中的碘 汽油或苯或
四氯化碳 萃取
分液蒸餾 ——————————————
溴化鈉溶液
(碘化鈉) 溴的四氯化碳
溶液 洗滌萃取分液 Br2 + 2I- == I2 + 2Br-

(苯酚) NaOH溶液或
飽和Na2CO3溶液 洗滌
分液 C6H5OH + NaOH → C6H5ONa + H2O
C6H5OH + Na2CO3 → C6H5ONa + NaHCO3
乙醇
(乙酸) NaOH、Na2CO3、 NaHCO3溶液均可 洗滌
蒸餾 CH3COOH + NaOH → CH3COONa + H2O
2CH3COOH + Na2CO3 → 2CH3COONa + CO2↑+ H2O
CH3COOH + NaHCO3 → CH3COONa + CO2↑+ H2O
乙酸
(乙醇) NaOH溶液
稀H2SO4 蒸發
蒸餾 CH3COOH + NaOH → CH3COO Na + H2O
2CH3COO Na + H2SO4 → Na2SO4 + 2CH3COOH
溴乙烷(溴) NaHSO3溶液 洗滌
分液 Br2 + NaHSO3 + H2O == 2HBr + NaHSO4
溴苯
(Fe Br3、Br2、苯) 蒸餾水
NaOH溶液 洗滌
分液
蒸餾 Fe Br3溶於水
Br2 + 2NaOH = NaBr + NaBrO + H2O
硝基苯
(苯、酸) 蒸餾水
NaOH溶液 洗滌
分液
蒸餾 先用水洗去大部分酸,再用NaOH溶液洗去少量溶解在有機層的酸H+ + OH- = H2O
提純苯甲酸 蒸餾水 重結晶 常溫下,苯甲酸為固體,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變化較大。
提純蛋白質 蒸餾水 滲析 ——————————————
濃輕金屬鹽溶液 鹽析 ——————————————
高級脂肪酸鈉溶液
(甘油) 食鹽 鹽析 ——————————————
七、有機物的結構
牢牢記住:在有機物中H:一價、C:四價、O:二價、N(氨基中):三價、X(鹵素):一價
(一)同系物的判斷規律
1.一差(分子組成差若干個CH2)
2.兩同(同通式,同結構)
3.三注意
(1)必為同一類物質;
(2)結構相似(即有相似的原子連接方式或相同的官能團種類和數目);
(3)同系物間物性不同化性相似。
因此,具有相同通式的有機物除烷烴外都不能確定是不是同系物。此外,要熟悉習慣命名的有機物的組成,如油酸、亞油酸、軟脂酸、谷氨酸等,以便於辨認他們的同系物。
(二)、同分異構體的種類
1.碳鏈異構
2.位置異構
3.官能團異構(類別異構)(詳寫下表)
4.順反異構
5.對映異構(不作要求)
常見的類別異構
組成通式 可能的類別 典型實例
CnH2n 烯烴、環烷烴 CH2=CHCH3與

CnH2n-2 炔烴、二烯烴 CH≡C—CH2CH3與CH2=CHCH=CH2
CnH2n+2O 飽和一元醇、醚 C2H5OH與CH3OCH3
CnH2nO 醛、酮、烯醇、環醚、環醇 CH3CH2CHO、CH3COCH3、CH=CHCH2OH與
CnH2nO2 羧酸、酯、羥基醛 CH3COOH、HCOOCH3與HO—CH3—CHO
CnH2n-6O 酚、芳香醇、芳香醚 與

CnH2n+1NO2 硝基烷、氨基酸 CH3CH2—NO2與H2NCH2—COOH
Cn(H2O)m 單糖或二糖 葡萄糖與果糖(C6H12O6)、
蔗糖與麥芽糖(C12H22O11)
(三)、同分異構體的書寫規律
書寫時,要盡量把主鏈寫直,不要寫得扭七歪八的,以免干擾自己的視覺;思維一定要有序,可按下列順序考慮:
1.主鏈由長到短,支鏈由整到散,位置由心到邊,排列鄰、間、對。
2.按照碳鏈異構→位置異構→順反異構→官能團異構的順序書寫,也可按官能團異構→碳鏈異構→位置異構→順反異構的順序書寫,不管按哪種方法書寫都必須防止漏寫和重寫。
3.若遇到苯環上有三個取代基時,可先定兩個的位置關系是鄰或間或對,然後再對第三個取代基依次進行定位,同時要注意哪些是與前面重復的。
(四)、同分異構體數目的判斷方法
1.記憶法 記住已掌握的常見的異構體數。例如:
(1)凡只含一個碳原子的分子均無異構;
(2)丁烷、丁炔、丙基、丙醇有2種;
(3)戊烷、戊炔有3種;
(4)丁基、丁烯(包括順反異構)、C8H10(芳烴)有4種;
(5)己烷、C7H8O(含苯環)有5種;
(6)C8H8O2的芳香酯有6種;
(7)戊基、C9H12(芳烴)有8種。
2.基元法 例如:丁基有4種,丁醇、戊醛、戊酸都有4種
3.替代法 例如:二氯苯C6H4Cl2有3種,四氯苯也為3種(將H替代Cl);又如:CH4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種,新戊烷C(CH3)4的一氯代物也只有一種。
4.對稱法(又稱等效氫法) 等效氫法的判斷可按下列三點進行:
(1)同一碳原子上的氫原子是等效的;
(2)同一碳原子所連甲基上的氫原子是等效的;
(3)處於鏡面對稱位置上的氫原子是等效的(相當於平面成像時,物與像的關系)。
(五)、不飽和度的計算方法
1.烴及其含氧衍生物的不飽和度
2.鹵代烴的不飽和度
3.含N有機物的不飽和度
(1)若是氨基—NH2,則
(2)若是硝基—NO2,則
(3)若是銨離子NH4+,則
八、具有特定碳、氫比的常見有機物
牢牢記住:在烴及其含氧衍生物中,氫原子數目一定為偶數,若有機物中含有奇數個鹵原 子或氮原子,則氫原子個數亦為奇數。
①當n(C)∶n(H)= 1∶1時,常見的有機物有:乙烴、苯、苯乙烯、苯酚、乙二醛、乙二酸。
②當n(C)∶n(H)= 1∶2時,常見的有機物有:單烯烴、環烷烴、飽和一元脂肪醛、酸、酯、葡萄糖。
③當n(C)∶n(H)= 1∶4時,常見的有機物有:甲烷、甲醇、尿素[CO(NH2)2]。
④當有機物中氫原子數超過其對應烷烴氫原子數時,其結構中可能有—NH2或NH4+,如甲胺CH3NH2、醋酸銨CH3COONH4等。
⑤烷烴所含碳的質量分數隨著分子中所含碳原子數目的增加而增大,介於75%~85.7%之間。在該同系物中,含碳質量分數最低的是CH4。
⑥單烯烴所含碳的質量分數隨著分子中所含碳原子數目的增加而不變,均為85.7%。
⑦單炔烴、苯及其同系物所含碳的質量分數隨著分子中所含碳原子數目的增加而減小,介於92.3%~85.7%之間,在該系列物質中含碳質量分數最高的是C2H2和C6H6,均為92.3%。
⑧含氫質量分數最高的有機物是:CH4
⑨一定質量的有機物燃燒,耗氧量最大的是:CH4
⑩完全燃燒時生成等物質的量的CO2和H2O的是:單烯烴、環烷烴、飽和一元醛、羧酸、酯、葡萄糖、果糖(通式為CnH2nOx的物質,x=0,1,2,……)。
九、重要的有機反應及類型
1.取代反應
酯化反應

水解反應

2.加成反應

3.氧化反應

4.還原反應

5.消去反應
C2H5OH CH2═CH2↑+H2O
CH3—CH2—CH2Br+KOH CH3—CH═CH2+KBr+H2O
7.水解反應 鹵代烴、酯、多肽的水解都屬於取代反應

8.熱裂化反應(很復雜)
C16H34 C8H16+C8H16 C16H34 C14H30+C2H4
C16H34 C12H26+C4H8 ……
9.顯色反應
含有苯環的蛋白質與濃HNO3作用而呈黃色
10.聚合反應 11.中和反應

十、一些典型有機反應的比較
1.反應機理的比較
(1)醇去氫:脫去與羥基相連接碳原子上的氫和羥基中的氫,形成 。例如:

+ O2 羥基所連碳原子上沒有氫原子,不能形成 ,所以不發
生失氫(氧化)反應。
(2)消去反應:脫去—X(或—OH)及相鄰碳原子上的氫,形成不飽和鍵。例如:

與Br原子相鄰碳原子上沒有氫,所以不能發生消去反應。
(3)酯化反應:羧酸分子中的羥基跟醇分子羥基中的氫原子結合成水,其餘部分互相結合成酯。例如:

2.反應現象的比較
例如:
與新制Cu(OH)2懸濁液反應的現象:
沉澱溶解,出現絳藍色溶液 存在多羥基;
沉澱溶解,出現藍色溶液 存在羧基。
加熱後,有紅色沉澱出現 存在醛基。
3.反應條件的比較
同一化合物,反應條件不同,產物不同。例如:
(1)CH3CH2OH CH2=CH2↑+H2O(分子內脫水)
2CH3CH2OH CH3CH2—O—CH2CH3+H2O(分子間脫水)
(2)CH3—CH2—CH2Cl+NaOH CH3CH2CH2OH+NaCl(取代)
CH3—CH2—CH2Cl+NaOH CH3—CH=CH2+NaCl+H2O(消去)
(3)一些有機物與溴反應的條件不同,產物不同。
十一 、常見的官能團
高中化學中常見的官能團有:鹵代基,醇羥基,醛基,羧基,酯鍵,硝基,磺酸基,酚羥基。數量有限,記住即可。
有機物的分類依據有組成、碳鏈、官能團和同系物等。烴及烴的衍生物的分類依據有所不同,可由下列兩表看出來。
有機物的許多性質發生在官能團上
有機化學反應主要發生在官能團上,因此,要注意反應發生在什麼鍵上,以便正確地書寫化學方程式。 如醛的加氫發生在醛基碳氧鍵上,氧化發生在醛基的碳氫鍵上;鹵代烴的取代發生在碳鹵鍵上,消去發生在碳鹵鍵和相鄰碳原子的碳氫鍵上;醇的酯化是羥基中的O—H鍵斷裂,取代則是C—O鍵斷裂;加聚反應是含碳碳雙鍵(>C=C<)(並不一定是烯烴)的化合物的特有反應,聚合時,將雙鍵碳上的基團上下甩,打開雙鍵中的一鍵後手拉手地連起來。
●烷烴:碳碳單鍵(C—C)(每個C各有三鍵) 碳碳單鍵不是官能團,其異構是碳鏈異構
●烯烴:碳碳雙鍵(>C=C<)加成反應、氧化反應。 (具有面式結構,即雙鍵及其所連接的原子在同一平面內)
● 炔烴:碳碳叄鍵(-C≡C-) 加成反應。(具有線式結構,即三鍵及其所連接的原子在同一直線上)
●鹵代烴:鹵原子(-X),X代表鹵族元素(F,Cl,Br,I); 在鹼性條件下可以水解生成羥基,例如:C2H5Br+NaOH=C2H5OH+NaBr
●醇、酚:羥基(-OH);伯醇羥基可以消去生成碳碳雙鍵,酚羥基可以和NaOH反應生成水,與Na2CO3反應生成NaHCO3,二者都可以和金屬鈉反應生成氫氣
●醚:醚鍵(-C-O-C-) 可以由醇羥基脫水形成。最簡單的醚是 官能團
甲醚(二甲醚DME)
●硫醚:(-S-)由硫化鉀(或鈉)與鹵代烴或硫酸酯反應而得易氧化生成亞碸或碸,與鹵代烴作用生成鋶鹽(硫翁鹽)。分子中硫原子影響下,α-碳原子可形成碳正、負離子或碳自由基。
●醛:醛基(-CHO); 可以發生銀鏡反應,可以和斐林試劑反應氧化成羧基。與氫氣加成生成羥基。
●酮:羰基(>C=O);可以與氫氣加成生成羥基。由於氧的強吸電子性,碳原子上易發生親核加成反應。其它常見化學反應包括:親核還原反應,羥醛縮合反應。
●羧酸:羧基(-COOH);酸性,與NaOH反應生成水(中和反應),與NaHCO3、Na2CO3反應生成二氧化碳,與醇發生酯化反應
●酯: 酯 (-COO-) 水解生成羧基與羥基,醇、酚與羧酸反應生

有點多!!列印下來天天看有機化學就沒問題了!

閱讀全文

與氫氧化銅懸液加熱前加蒸餾水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污水處理中氯離子的去除 瀏覽:26
雲煙金色過濾嘴的煙 瀏覽:680
去污水裡游泳了怎麼辦 瀏覽:865
有反滲透膜的是什麼機器 瀏覽:362
降低除鹽水廢水率 瀏覽:691
海爾洗衣機怎麼清理廢水 瀏覽:855
mbr膜與超濾有什麼區別 瀏覽:220
上海edi 瀏覽:211
凈水器商標在什麼平台轉讓 瀏覽:617
陶氏反滲透膜的材質 瀏覽:950
倉鼠誤食飲水機怎麼辦 瀏覽:629
畜禽廢水氨氮濃度 瀏覽:925
蔚縣有什麼污水 瀏覽:986
污水處理廠進水bod5特別低怎麼辦 瀏覽:95
小魚苗用開過濾器嗎 瀏覽:597
雨水提升泵不上量原因 瀏覽:991
凈水器怎麼看是進水還是出水 瀏覽:852
家庭污水如何循環利用 瀏覽:142
如何更換家庭濾芯 瀏覽:671
龍頭凈水器一般使用什麼類型 瀏覽: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