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去除家庭日常生活各種水垢
1、白醋除復垢法:將白醋制及水,以1:2的比例,倒進水壺裡面,(白醋250毫升即可,也就是從超市買來的白醋半瓶即夠一次使用量。)燒開後斷電。再浸泡2小時以上。如果,是不銹鋼材質的電水壺,最好是晚上睡前用此法,燒開後,可放置浸泡一夜,早上,再倒出這些醋水。用清水多次清洗後,水壺就徹底干凈了。假若你家是鋁電水壺,就將醋水溶液煮開後,放置1至2小時後,再清洗干凈。
2、鹼液除垢法:如果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硫酸鈣,那麼將純鹼溶液倒入水壺里煮,再放置兩小時後,水垢就可除掉了。然後,多次用清水將水壺清洗干凈。
3、蘇打除垢法:在水壺中加滿水,放入少許蘇打粉,然後煮沸,幾分鍾後,水垢就會自動脫落了。再多次用清水來清洗水壺即可徹底干凈了。
4、煮土豆除垢法:將3至5個土豆放在水壺里煮幾個小時,水垢就會成塊的脫落下來。然後,再用清水清洗干凈即可。
5、煮雞蛋殼除垢法:用水壺煮兩次雞蛋殼。然後,再用清水將水壺清洗干凈,也能將水垢除去。
⑵ 研究去除家用炊具上的水垢研究性學習
研究水垢 先了解水垢的形成 以及化學結構 在從化學結構中找出比較有針對性的 也就是說 想要去除水垢 先要徹底了解它到底是怎麼回事 我們才能去想方法 然後再去考慮哪些方法比較合適而不傷害到一些物體 ,,,至於總結嗎 就算了 我也就能到這份上了
⑶ 醋除去水壺中的水垢實驗報告
實驗目的:測試水垢主要成分
實驗材料:長垢水壺 醋 爐子
實驗原理:碳酸鈣+醋酸=醋酸鈣+水+二氧化碳
實驗步驟:1:壺里道上醋 燒。
2:鑒定生成氣體。
實驗結論:水垢是碳酸鈣
⑷ 小蘇打去除水垢實驗原理
小蘇打受熱能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與水垢反應
2 NaHCO3 == Na2CO3 + H2O + CO2
CO2 + H2O + CaCO3 == Ca(HCO3)2
⑸ 家庭除水垢的方法
1、白醋除垢法:抄將白醋及水襲,以1:2的比例,倒進水壺裡面,(白醋250毫升即可,也就是從超市買來的白醋半瓶即夠一次使用量。)燒開後斷電。再浸泡2小時以上。如果,是不銹鋼材質的電水壺,最好是晚上睡前用此法,燒開後,可放置浸泡一夜,早上,再倒出這些醋水。用清水多次清洗後,水壺就徹底干凈了。假若你家是鋁電水壺,就將醋水溶液煮開後,放置1至2小時後,再清洗干凈。
2、鹼液除垢法:如果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硫酸鈣,那麼將純鹼溶液倒入水壺里煮,再放置兩小時後,水垢就可除掉了。然後,多次用清水將水壺清洗干凈。
3、蘇打除垢法:在水壺中加滿水,放入少許蘇打粉,然後煮沸,幾分鍾後,水垢就會自動脫落了。再多次用清水來清洗水壺即可徹底干凈了。
4、煮土豆除垢法:將3至5個土豆放在水壺里煮幾個小時,水垢就會成塊的脫落下來。然後,再用清水清洗干凈即可。
5、煮雞蛋殼除垢法:用水壺煮兩次雞蛋殼。然後,再用清水將水壺清洗干凈,也能將水垢除去。
⑹ 設計一「怎樣去除水垢的化學實驗」
1 提出問題:水垢抄由什麼組成?襲此組成的物質有什麼化學性質?能被什麼東西除去?並且要不損壞你的器俱。 2 建立假設 :水垢由一些可溶解的鹽組成;可用酸物質除去;並且要用醋酸;用強酸容易損壞物體。 3 進行實驗
⑺ 你會去除水垢嗎用什麼方法既有效又經濟研究性學習的結題報告 急用
了解水垢的主要成分,嘗試用不同的方法把它除去,這些方法要盡簡單,除劑要在日常生活中容易找到,如:茶葉、醋酸。
⑻ 家庭化學小實驗報告
實驗課題:除去暖水瓶上的水垢!
實驗步驟:
1.往暖水瓶水垢上加入家用醋;
2.觀察水垢上產生的氣泡,且水垢慢慢消失!
3.收集到該氣體並通入澄清石灰水!
現象:澄清石灰水變混濁!
結論:生成氣體是二氧化碳,且醋能夠除去水垢!
⑼ 家用除水垢家用除水垢
加一點醋 用文火加熱一下就可以了 我以前就這樣做過 效果還不錯 又便宜又方便
⑽ 化學實驗報告
小組交流】 小組1:A試管始終有氣泡產生(期間僅3分鍾),是二氧化碳氣體B試管沒氣泡產生。C試管迅速產生氣泡,又迅速停止。是二氧化碳氣體D試管迅速產生氣泡,又迅速停止。是二氧化碳氣體制二氧化碳氣體應選石灰石和稀鹽酸。小組2:B試管開始有少量氣泡產生後停止產生氣泡。是二氧化碳氣體制二氧化碳氣體應選石灰石和稀鹽酸。【教師歸納】各組觀察實驗都非常細致。制二氧化碳氣體應選石灰石和稀鹽酸。【教師板書】CaCO3+2HCl = CaCl2+H2O+CO2↑CaCO3+H2SO4 = CaSO4↓+H2O+CO2↑Na2CO3+2HCl = 2NaCl+H2O+CO2↑Na2CO3+H2SO4 = Na2SO4+H2O+CO2↑【教師講解】硫酸鈣微溶於水,阻礙反應進行。碳酸鈉與稀鹽酸、稀硫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的速率太快,難收集氣體,碳酸鈣與稀鹽酸生成二氧化碳的速率適中,因此實驗室選擇它們做為製取二氧化碳氣體的葯品。【點評】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巧妙地設計創新實驗,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完整分析製取二氧化碳選擇葯品的課題。這是本節精華之處。【創設問題】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氣大,又溶於水。請選擇制二氧化碳的發生裝置和收集裝置。【師生交流】討論中選擇製取二氧化碳氣體的發生裝置和收集裝置。【點評】處理上好似過渡,又有點明下面實驗關鍵作用。【小組實驗】自己動手制一瓶二氧化碳,且注意驗滿。(其中5、6組無火柴,但有澄清石灰水和玻璃棒)【師生交流】各小組驗滿的方法:小組2:將燃燒的火柴放在瓶口上方。燃燒的火柴熄滅證明二氧化碳已滿。小組6:將有玻璃棒澄清石灰水在瓶口上方。澄清石灰水變渾濁二氧化碳已滿。【點評】實驗方案不是唯一的,要從實際出發,啟迪發散思維。【教師講解】同學們所用方法都正確,這是二氧化碳的性質,下面我們加以分析。【教師板書】CO2物理性質:【多媒體展示】液態CO2滅火;固態CO2是乾冰,能人工降雨;〖故事〗死狗洞。學生填表氣體H2O2CH4CO2空氣相對分子質量 29與空氣密度比較 (向上、向下)排空氣法 【教師歸納】理論上證明二氧化碳比空氣密度大,下面用實驗加以驗證。【學生實驗】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氣大可用下面二個方案加以驗證CO2A:將收集滿二氧化碳的集氣瓶傾倒入已平衡的天平的燒杯中,觀察是否平衡。【學生小組實驗】現象不明顯,但有時發現天平稍微向傾入二氧化碳的一端傾斜。【教師講解】室溫下每22.4升CO2質量為44克,每22.4升空氣質量為29克。我們用的燒杯體積為20毫升,倒入CO2前後質量相差不大。而托盤天平能稱准到0.1克。若操作中有CO2損失,現象就不明顯。要求做實驗細心認真科學嚴謹。CO2B:在燒杯中放兩支高低不同燃燒的蠟燭。將收集滿二氧化碳的集氣瓶傾倒入燒杯,觀察現象。學生小組1、2、5、6:蠟燭從低到高依次熄滅,說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氣大,既不燃燒又不支持燃燒,有滅火作用。學生小組3:蠟燭都不熄滅。學生小組4:高處蠟燭先熄滅。低處蠟燭後熄滅。 【教師講解】學生小組3做出蠟燭都不熄滅的現象可能是在傾倒過程中蠟燭燃燒形成的熱氣流阻止二氧化碳的倒入燒杯。學生小組4做出高處蠟燭先熄滅,低處蠟燭後熄滅。可能是二氧化碳倒入過程中,二氧化碳恰好倒入到高處蠟燭的火焰上,因此出現高處蠟燭先熄滅。CO2為了防止小組3、4現象不明顯,應對此實驗做進一步的改進使二氧化碳順利地倒入燒杯底部。可增加一種儀器―――漏斗。如圖所示。【教師講解】漏斗能使二氧化碳倒入到燒杯底部且避免倒入蠟燭的火焰上。【點評】教師能改進實驗,使實驗效果明顯清晰。根據實際從出發,分析實驗的成功和失敗。從而培養學生嚴謹認真的科學態度。【教師板書】二氧化碳化學性質CO2CO2乾燥石蕊試紙CO2濕潤石蕊試紙石蕊試液【教師講解】二氧化碳溶於水,可製做汽水。這一點同學們都知道。下面我們用實驗加以驗證二氧化碳溶於水。【創新實驗】分別將二氧化碳通入三支試管中,A試管中放入乾燥的藍色石蕊試紙。B試管中放入濕潤的藍色石蕊試紙。C試管中放入藍色石蕊試液。觀察現象。 現象:A乾燥的藍色石蕊試紙不變色,仍為藍色。B濕潤的藍色石蕊試紙變紅色。C藍色石蕊試液變紅色。【教師講解】二氧化碳不能使石蕊變紅色。但二氧化碳溶於水後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石蕊變紅色。CO2+H2O = H2CO3H2CO3受熱易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氣體。請同學們給變紅色的液體加熱,觀察現象。【教師講解】加熱後液體又變為藍色。原因是 H2CO3 CO2↑+H2O【點評】本實驗分析是二氧化碳還是碳酸使石蕊試液變紅色的難點問題。設計實驗簡單新穎。【創設問題】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也是同學們都知道的,下面請同學們自己選擇實驗,請先說明原理後做實驗加以驗證。【學生分析】A組:向塗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片上吹氣,觀察現象。因為呼出的氣體中含有CO2B組:向有澄清石灰水的試管中通入CO2,觀察現象。C組:向充滿CO2的飲料瓶中加入澄清石灰水,迅速擰緊瓶塞,振盪,觀察現象。D組:將充滿CO2的試管倒扣在盛有澄清石灰水的燒杯中,觀察現象。(教師與學生交流後,學生開始實驗)。【教師板書】教師板書:Ca(OH)2+CO2=CaCO3↓+H2O【教師講解】A組、B組澄清石灰水都變渾濁,C組澄清石灰水變渾濁且飲料瓶變癟。D組試管中氣體體積減少,且試管內澄清石灰水變渾濁。【點評】學生熟知的內容,老師不要講,而是啟發學生如何去用,形成自己的特色。開發自己的發明創造。學生交流時又使每個學生大開眼階,別有洞天。【多媒體課件】多媒體展示鞏固練習:1、加熱固體碳酸氫鈉生成碳酸鈉固體、水和CO22NaHCO3 Na2CO3+CO2↑+H2O請選擇下列儀器製取CO2 2、長期盛澄清石灰水的試劑瓶壁上有一層白色物質,它是如何生成的?如何選擇合適的葯品除去?【點評】兩個習題真是畫龍點晴,考察本節重點、難點的掌握情況。【創新作業】1、利用家庭廚房中的食鹽、純鹼、白醋和醬油,制一飲料瓶二氧化碳。【點評】從生活實際出發,說明化學就在我們身邊,生活中處處都有化學,讓學生感到學有所得,激發學習化學的濃厚興趣 。2、二氧化碳比空氣密度大,理論上有①收集滿的二氧化碳氣球下沉。②兩端有紙筒的杠桿已平衡,將收集滿的二氧化碳傾入其中一紙筒,杠桿不再平衡。③將收集滿的二氧化碳傾入有高低不同的蠟燭的燒杯中,低處蠟燭先熄滅。請你用實驗證實其中可行的實驗。【點評】理論與事實存在一定的距離,引導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加深對知識理解和掌握,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第一種方法證明二氧化碳比空氣密度大,理由不足,因為氣球本身也有質量。充滿空氣的氣球也是下沉的。第二種方法,第三種方法現象較明顯。3、燒水的水壺水垢是怎樣形成的,主要成份是什麼?如何除水垢?可利用物理方法和化學方法。【點評】從課本獲得知識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物理方法和化學方法比較形成學科滲透,培養學生綜合處理問題能力。家庭中常用熱脹冷縮知識除去水垢,學生可能選擇用稀鹽酸,實際上用稀鹽酸不科學,而用食醋除去水垢。【綜評】本節課教師已融入到學生探究活動中,重視「過程教學」,這正是課程改革的精髓。FLASH課件製作精美,動畫逼真,體現教師深厚編程功底。實驗改進新穎高效,媒體運用得當。理論與實驗相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