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水減壓蒸餾數據為什麼和文獻有差別
減壓蒸餾的優點:在較低溫度下蒸餾出產品,可以避免產品分解;不需要高溫加熱裝置,節省能內源;容容器不需要耐高溫,所以成本降低。
減壓蒸餾的缺點:需要減壓裝置;壓力控制不當或者壓力不穩定時,會導致蒸餾失敗;容器需要耐真空。
B. 關於苯甲酸乙酯的減壓蒸餾實驗
1.首先要做溫度計的精度測試,確認它准確。
2.確保你的苯甲酸乙酯的純度沒問題。
3.你的文獻值可靠么?
C. 減壓蒸餾,產率偏低的原因。餾分不純的原因
減壓蒸餾降低沸點,但水的沸點也降低,水容易蒸出,導致產物混水不純
D. 甲基丙烯酸減壓蒸餾除去阻聚劑怎麼蒸不出來是怎麼回事
我一般就不用中國娃娃(站內聯系)想問一下,苯乙烯用氫氧化鈉除阻之後,減壓蒸餾起什麼作用?bluesky206(站內聯系TA)用氫氧化鈉洗滌是要去除阻聚劑,洗至中性乾燥後減壓蒸餾是為了除去部分聚合物.其實減壓蒸餾也並不復雜,只要保證你的真空水泵的密閉性好就可以了.一般水泵能達到0.08-0.09Mpa,然後對照常壓下的沸點和減壓下的沸點近似圖找到大概的沸點就可以了.mikecong(站內聯系TA)減壓蒸餾是降低餾出溫度,防止高溫下苯乙烯變成二聚體.yizy372(站內聯系TA)60度恆溫,抽到蒸餾出來就可以啦,1滴每秒,不需要壓力計啊yizy372(站內聯系TA)一般用油泵可以chifeng118(站內聯系TA)你需要的是精製的單體,所以計不計壓力都沒有問題的,壓力只是看你精製的單體是不是你需要的?mkfc(站內聯系TA)用旋轉蒸發儀+水泵可以很快的將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等常見單體蒸出來debiao-yang(站內聯系TA)乳液聚合的苯乙烯不用精製,甚至不用除阻聚劑都可以很好的反應除過阻聚劑就跟個不用精製了wstalent(站內聯系TA)用水泵就可以sunxijun6001(站內聯系TA)應該做,因為你鹼洗後溶液體系是顯鹼性的,除非你用去離子水多次洗滌.減壓蒸餾可以得到完全的苯乙烯,減壓是為了防止聚合,因為苯乙烯沸點較低,所以,減壓無需用測壓計,開始溫度第一次穩定時出來的液體便是苯乙烯.但是最後終點不容易控制.中國娃娃(站內聯系TA)謝謝大家:),我已經做過苯乙烯的減壓蒸餾了,文獻上說40~50度就可以了,我第一次做減壓蒸餾時,溫度升到60時,很快就蒸出來,沒有出現逐滴蒸出的現象;還有我採用文獻上的無皂乳液聚合做,但是在聚合完後,採用13000轉離心時,發現下層有沉澱物,上層溶液中也有顆粒,感覺做出來的聚苯乙烯顆粒粒徑范圍變化太大.合成單分散聚苯乙烯微球要求較高,不僅單體需要精製單體(減壓蒸餾),而且引發劑最好也要經過重結晶處理.精確的控制攪拌過程(攪拌速度、攪拌器的穩定性)以及體系進行氮氣保護均有助於獲得單分散性較好的聚苯乙烯微球.我知道的就這末多,權當拋磚引玉.希望做這個的牛人不吝賜教!
E. 減壓蒸餾結束後實驗數據的計算,系統壓力應該比外壓大還是小表盤讀數是負值。公式:P實=大氣壓-P表
比大氣壓小,它抽出期中的空氣使水蒸氣以低溫就能揮發
F. 乙醯乙酸乙酯的減壓蒸餾,導致產率很低的原因有哪些
乙醯乙酸乙酯產率低可能原因:
①在轉移過程中有少量產品粘在容器內壁上未轉移完全;
②乙醯乙酸乙酯在常壓蒸餾下易分解,其分解產物為「去水乙酸」,這樣會降低產率;
③可能是加入過量的醋酸,因為過量的醋酸會增加在水層中的溶解度而降低產率,另外酸度過高會促進副產物「去水乙酸」的生成而降低產率;
④本生該反應就是可逆反應,故不會完全反應,而產率計算是以完全反應計算的,故所得結果也會偏低。
G. 為什麼減壓蒸餾時實際溫度比文獻溫度低
壓強小沸點低
H. 關於減壓蒸餾和常壓蒸餾的問題
物料溫度降低是因為共沸的原因吧
I. 減壓蒸餾沸點誤差原因
減壓蒸餾沸點誤差原因:沸點的決定壓力的大小,壓力大則沸點高,壓力小則沸點底。
液體的沸點是指它的蒸氣壓等於外界大氣壓時的溫度。化合物的沸點總是隨外界壓力的不同而變化,某些沸點較高的的化合物在常壓下蒸餾時,由於溫度的升高,未達到沸點時往往發生分解、氧化或聚合等現象。
此時,不能用常壓蒸餾,而應使用減壓蒸餾。通過減少體系內的壓力而降低液體的沸點,從而避免這些現象的發生。
減壓蒸餾注意事項:
(1)當被蒸餾物中含有低沸點物質時,應先進行常壓蒸餾,然後用真空泵減壓蒸去低沸點物質。最後再用真空泵減壓蒸餾。
(2)根據化合物的沸點不同,選用合適的加熱方法。不能用明火直接加熱,通常選用水浴或油浴,總的要求是加熱均勻,盡量避免局部過熱。控制浴溫,保持比液體的沸點高20℃-30℃。
(3)蒸餾沸點較高的物質時,最好用石棉繩或石棉布包裹克氏蒸餾頭的兩頸,以減少散熱。
(4)要特別注意真空的轉動方向。如果真空泵接線位置搞錯,則會使真空泵反向轉動,導致水銀沖出壓力計,造成污染。
(5)蒸餾完畢,或蒸餾過程中需要中斷時,應先滅去火源,撤去熱浴,待稍冷後緩緩解除真空,使系統內外壓力平衡後,方可關閉油泵。否則,由於系統中的壓力較低,油泵中的油會吸入吸收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