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普通精餾 異丁醇和水最大組成是多少
用甲醇合丁烯醯胺
1.氣、煉廠氣及石油餾催化裂化、石油烴裂解所C4餾均含丁烯各種異構體經回離1-丁烯、答順2-丁烯、反2-丁烯、異丁烯等採用50%硫酸抽提C4餾異丁烯首先C4餾與硫酸混合酯化硫酸氫叔丁酯加熱水解異丁烯叔丁醇異丁烯再經鹼洗、水洗、壓縮、精餾純度98%異丁烯叔丁醇加熱脫水異丁烯外採用丁醇、異丁醇脫水或丁烷、異丁烷脫氫叔丁醇脫水等制相應1-丁烯順、反2-丁烯異丁烯等
2.甲基叔丁基醚解產異丁烯主要
利用混合C4異丁烯催化劑作用與甲醇選擇性醚化甲基叔丁基醚再經解獲高純度異丁烯
3.工業1-丁烯(含量97%)原料經硅膠乾燥送入低溫精餾塔原料氣蒸餾釜內液氮製冷劑冷凝液化進行餾用間歇精餾提純即 運輸信息
危險貨物編號:21019
UN編號:1012
包裝類別:O52
包裝:鋼質氣瓶;安瓿瓶外普通木箱
B. 乙醇+異丁醇+苯的精餾分離
溫度一定的乙醇 苯 水系統 該系統共有幾個相平衡共存
對於能形成共沸物的混合溶液來版說,普通的精餾方法是權很難進行分離的。例如:乙醇—水溶液,因為乙醇同水形成了共沸物。在常壓下,共沸組成為4.43%的水,95.57%的乙醇。共沸點為78.15℃。即當乙醇—水溶液濃度為95.6%時,溶液的汽液相組成(平衡組成)相等。這就無法用普通精餾的方法將慚醇溶液再濃縮,即得不到純度高於95.6%的乙醇。但我們可根據共沸精餾的原理。選擇一個好的共沸劑,使之與水和乙醇形成三元共沸物,從而達到分離目的,即可得到無水乙醇。
表1列舉了常壓下幾種共沸劑與乙醇、水形成三元共沸物的特性。
C. 我想自己釀點白酒 要蒸餾的 發酵的也可以 要糧食的 大哥大姐們謝謝了 我希望有 糧食的發酵時間 等一些詳細
白酒蒸餾-生產工藝-大麴酒生產工藝
「生香靠發酵,提香靠蒸餾」。蒸餾是釀制白酒的一個重要操作階段。
一.設備
1.甑桶:(高1米,上1.7,下1.6)
白酒的固態裝甑蒸餾是我國的一種獨特蒸餾方式,它是非常古老的,但也是很科學的,至今尚無取代設備。它的形狀結構極其簡單,但其機理
至今仍在探索中。它通過較矮的固體發酵酒醅進行水蒸汽蒸餾法,隨加熱水蒸汽和酒汽與酒醅相接觸,層層濃縮,能從含酒精5%的酒醅中獲得40-
65度獨具風格的白酒,其中包含了許多芳香成分。白酒甑桶相當於一個填料蒸餾塔,物質(水與酒)和熱量的傳遞均在酒醅中進行,酒醅既是含有
酒精成分的物料,又是蒸餾塔的填充料。甑桶與酒精蒸餾塔。甑桶上口徑比下口徑大15-20%,克服鑽邊現象,四周壓緊,
2.冷凝器
如果俗稱錫鍋的冷凝器的錫質不純而含鉛,則鉛與酒中的醋酸等有機酸會生成可溶性的鹽類進入酒中,危害人體健康;鉛還能與酒醅在高溫下
產生的硫化氫作用,生成黑色的硫化鉛沉澱,導致人體的慢性中毒。因此,蒸餾及貯酒等容器,不要採用含鉛的金屬。冷凝器可採用九九錫或不銹
鋼、鋁等,導管可使用不銹鋼管或無毒塑料管等為材料。
二.裝甑
1.裝甑工具:裝甑用木杴或簸箕均可,關鍵是操作人員要責任心強、操作細致、技術過硬。
2.裝甑前的准備:底鍋水要每天清換,底鍋水溫度高,可用虹吸管或手搖泵吸出。如果底鍋水中有懸浮物,或溶解較多的蛋白質等成份,蒸
餾時就會產生大量泡沫,串入酒醅內造成「淤鍋」而影響出酒率及酒質。
底鍋水位應與簾子保持50-60cm的距離,若距離太近,也易產生「淤鍋」現象。鋪好底鍋簾子後,撒上一薄層谷殼,再接上流酒管,放置接酒
容器,並將冷卻水調整好。
3.裝甑原則
要求以「松、輕、准、薄、勻、平」六字為原則。即物料要疏鬆,裝甑動作要輕巧,蓋料要准確,物料不宜一下鋪太厚,撒料及上汽要均勻,
物料從底至上要求平整。如果在裝甑過程中偶爾造成物料不平而上汽不勻時,可在不上汽的部位扒成一個坑,待上汽後,再用輔料填平。裝甑不應
過滿,以裝平甑口為宜。
4.裝甑操作
為了使水蒸汽與酒醅充分接觸,裝甑桶內的酒醅必須疏鬆,加熱用汽要緩、要探氣裝甑,輕倒勻撒,不壓汽,不跑汽,四周壓緊,裝太慢,低
沸點物損失,太快,壓緊,高沸點物少。裝甑時間大約35-45分鍾。
三.蒸餾
1.汽量的掌握:蒸餾時開汽的原則為「緩汽蒸餾,大汽追尾」。即餾酒過程中用汽要緩,不宜開大汽;待餾出的酒液酒度較低時,可開大汽
門,以追盡酒尾。待酒尾流盡後,可敞蓋用大汽將醅中的不良氣味驅散。當然,在裝甑過程的中間階段,開汽量也應較大,否則會造成壓汽而無謂
地處長裝甑 時間,但兩頭的開汽量宜小,最好在甑上安裝水壓柱,以觀察蒸餾是否平穩。整個操作,汽壓穩定,以免破壞甑桶各層氣液相平衡。
2.接酒溫度:接酒溫度不宜太高或太低,以30℃左右為宜。因為接酒溫度較高時,雖然可揮發掉硫化氫及乙醛等雜質,但同時也會散失所需
的香味成份。
在裝甑過程中,下層酒醅中的酒精不斷蒸發,同時又不斷被新裝入的酒醅 冷凝,這樣徨不息,當物料快滿甑時,下層的酒醅中酒分已很少了
,酒精集積於上層酒醅中。因此,上蓋後,酒氣會很快沖出,如果冷凝器的效能不足,會產生憋氣現象。因此,應保證足夠的冷卻面積,並合理控
製冷卻的溫度。
3.取酒操作:流酒開始去酒頭0.5kg左右,餾出酒液的酒度,主要以經驗觀察,即所謂看花取酒。讓餾出的酒流入一個小的承器內,激起的泡
沫稱為酒花。開始餾出的酒泡沫較多、較大、持久,稱為「大清花」;酒度略低時,泡沫較小,逐漸細碎,但仍較持久,稱為「二清花」;再往後
稱為「小清花」或「絨花」,各地叫法不統一。在「小清花」以後的一瞬間就沒有酒花,稱為「過花」。此後所摘的酒均為酒尾。「過花」以後的
酒尾,先呈現大泡沫的「水花」,酒度約為28-35度。若裝甑效果好,則「大清花」和「小清花」較明顯,「過花」酒液的酒度也較低,並很快出
現「小水花」,或稱第二次「絨花」,這時仍有5-8度的酒度,直至看不到泡沫而酒表面布滿油珠,即可停止摘酒。名酒廠還採取「量質接酒」工
藝。
4.蒸餾時間:蒸糧從流酒開始算一般60-70分鍾,蒸完酒(斷尾)後,用大火來蒸,加大蒸汽。
5.蒸餾過程分析:隨時間↑,溫度↑,20分鍾最高,酒度迅速↓在酒頭中,主要是一些比酒精更易揮發的低沸點物質,如乙醛、乙酸乙酯、
甲酸乙酯(甲醇)等。但雜醇油等高級醇也存在於酒頭,主要由於酒精濃度低時,雜醇油(異戊醇、異丁醇、兩醇等)揮發系數大,蒸到了酒醅上
層氣化的於經過氣管冷凝流出,故新酒頭邪味大(高級醇多),長期貯存後,香氣大增,可勾酒,雜醇油香味之一,過多頭痛,異戊醇30-
60mg/ml。酒尾 有大量香味物質,乳酸慚酯,白酒中不可缺少,又不可太多,40-200mg/100ml,過多酒味發澀。酒尾可用於勾兌酒態白酒。亞油酸
乙酯、油酸乙酯、棕櫚酸乙酯等高級脂肪酸酯類,分子量大,不溶和難溶於水,在酒中的溶解度隨酒度升高而升高。這些高級脂肪酸乙脂和乳酸乙
酯構成了酒尾的主要酯類,是呈口味極好的物質。所以,蒸餾時必須正確掌握好去頭去尾操作,避免去尾過早,大量香味物質損失。
D. 水和乙醇、異丁醇能否減壓精餾分開
用減壓蒸餾可以有效的分開,但是做無水乙醇需要比較精密的精餾。 可以先減壓蒸餾再加入吸水劑,綜合方法比較容易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