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渗透净水机也叫RO膜净水机。它的过滤器件是利用了过滤孔隙非常小的RO(Reverse Osmosis)膜,通过内反渗透的原理对水容进行处理。RO膜的孔隙是万分之一微米,细菌、病毒、重金属离子都不能通过。不能通过的这些物质都在废水中。
纳滤净水机也叫
超滤膜净水机,它的孔隙是百分之一微米。只有冲洗时产生废水,比反渗透净水机废水少。
通常情况,反渗透净水机已包括了纳滤器件,(纳滤)超滤膜净水器件是反渗透净水机的前置部件,后边才是反渗透膜器件。
反渗透净水机多用在医药等行业的纯水制备中。
家用反渗透净水机比较费电(高压泵电机),也浪费水(废水要扔掉)。
城市中的自来水已满足人类饮用水的标准。饮用RO膜处理的纯水,很多对人有益的矿物质离子被滤掉了。
如果我的回答能帮到你,请点击采纳
㈡ 星巴克店内专用杯底部和手柄上的G,V,T,S分别代表什么意思
G Grande大杯 V Venti超大杯 T Tall中杯 S Short小杯
还有D Doppio 双份浓缩杯
㈢ 净水器有必要装吗微滤、超滤、纳滤和RO的区别
微虑应该就是前置过滤器,这是必备的。
超滤净水器不需要电源,也没有回废水产生,但要把水烧开才能答饮用。
反渗透净水器就是纯水,可以直接饮用,但没有任何营养价值,还必须接电源,而且会产生很多废水,没有特殊需求就没有必要了。
无论是超滤还是反渗透净水器,其滤芯都必须根据当地自来水水质好坏和用水量的多少定期更换才行,否则净水器就变成了聚污器了,反而对人体健康有害。
㈣ 要装修了,想问下纳滤净水器选什么牌子的好
你用纳滤装在哪里,起的作用不大
㈤ 碧水源纳滤净水机,跟其它净水机有什么区别
主要是在于净水技术的不同,纳滤强调出水的安全健康性。
㈥ 家里有小孩,请问是用反渗透净水机好还是纳滤净水器好
纳滤过滤是一种新型的膜分离技术,相较超滤技术的“净化不完善”,反渗透技术的“过度过滤”,纳滤净水技术的过滤效果更为成熟和高效,GE纳滤净水器,具备许多传统的过滤技术不具备的优点,将电荷作用与滤芯孔径控制相结合,去除污染物的同时,保留水中的钙镁离子,从技术上解决了传统净水机“过度过滤”的弊端,允许单价盐通过,截留二价和多价盐,净化后的水质达标,跟喝矿泉水一样,用着心里踏实。
㈦ 如何选净水器看哪些参数
如何选净水器看哪些参数
如何选净水器看哪些参数。市面上的净水器是有很多的,但是质量参差不齐的,不知道如何选择的,很多家庭为了保证用水安全,都争相购买 净水器的 ,下面看如何选净水器看哪些参数及相关资料。
1、净水器通量
通常,在购买纯水机时会遇到这种情况,产品介绍说是50G、75G、100G、400G等不同通量的纯水机,很多消费者看到都会一脸懵圈,可能会觉得数字越大,越值得买。那么,事实是否真是如此呢?
先来了解下纯水机中的50G、75G、100G、400G这些数字是什么意思,它们的大小对净水器有什么影响呢?G是英文gallon的缩写,意为加仑,是一种容(体)积单位。
加仑又分为英制加仑和美制加仑,两者表示的大小不一样。以水为例,1加仑(美制)水约3、785升;1加仑(英制)约4、54升。市场上通用的是美制单位,1G=3、785L。
大通量,净水速度快,水质更新鲜,等待时间少;无压力桶配置,节省橱下空间;但是价格也贵些,受冬冷夏热的温度影响,出水不稳定。
2、净水器流量
是指净水器在单位时间内的净水速度,速度越快,出水就越多,等待喝水的时间就少。
净水流量与总净水量有关,并不是越大越好。
比如一台净水器额定总净水量为4000L,净水流量为5L/h,那这个净水器滤芯的使用寿命为800小时,而另一台净水器额定总净水量不变为4000L,净水流量却是10L/h,但是它的那这台净水器滤芯的使用寿命就只有400个小时。
因此,净水器不能单独看净水流量,净水流量越大≠越好,选净水器时,大家在确定备选品牌时在仔细对比净水流量和额定总净水量,从而选择高性价的净水器。
3、净水器双出水
什么是双出水净水器?
双出水净水器就是有两个出水口的净水器,其中一个出水口出纯水,另一个出水口出净水的净水设备。
双出水净水器的作用
01、纯水
是指经过RO(反渗透)膜过滤后,去除掉包含重金属、有机物、水垢、细菌、病毒等有害物质的水。纯水可以直饮,一般作为家庭饮用水。
02、净水
市场上所说的净水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经过超滤芯过滤的水,另一种也有把经过PP棉,活性炭这些初级过滤净化过的水叫做净水,超滤去除有害物质的效果更好一些。净水是不能够生饮的,一般作为厨房用水,用来洗菜、做饭、煲汤等。
4、净水器废水比
废水比,顾名思义是 净水产生 出的纯净水 同 废水的比例。
只有RO反渗透净水器才有废水,其依靠反渗透膜对自来水进行净化,自来水被压缩通过反渗透膜后,变成了纯水和废水两部分,纯水和废水的比例就是废水比。
在过去,不少净水器的废水比为1:3(生产1杯纯水,产生3杯废水),但随着科技的进步,目前市面上大部分净水器的废水比都已经控制在1:1左右了,很多时候是析出1杯纯水,排出1杯的废水。
另外,“废水”并不是真的废水,更贴切的说是“浓缩水”,是除了含盐量和细菌比自来水略高一些除外,其他大多数指标,如浊度、色度、有机物、胶体等等,都要比自来水低得多的水。
要是觉得浪费,完全可以把这些所谓“废水”用水桶收集起来,善加利用,比如浇花、冲洗地板、冲厕所等等。
5、净水器脱盐率
脱盐率,也就是指ro膜对于水中离子态杂质的过滤能力。
一般用tds笔可以测试出来,国家标准脱盐率是最少90%,实际上大多数RO反渗透净水器的脱盐率在96%左右。
净水器买哪种?
第一步:看过滤膜技术,决定能喝到什么样的水
首先我们得知道什么样的水是真正安全和健康的好水。研究认为:洁净无污染且含有对人体有益的天然矿物质,就是安全健康的好水;而纯净水、人工添加的矿化水都不是健康的好水。
因此,选净水器,我们首先就是选过滤膜,核心过滤膜技术的种类决定了你能喝到什么样的水。目前市面上主流的过滤膜及其对应的净水机有以下五种:
其中,微滤过滤精度较低,仅解决基本净化问题;超滤过滤精度适中,但不能过滤重金属,因此不够安全;反渗透能将重金属和有益矿物质都滤除,安全但不够健康,教育部还专门发文,限制生产纯水的反渗透设备在中小学使用。
反渗透及之前的技术,基本是一条过滤精度不断提高的发展路径,随着人们对饮水矿物质的健康关注不断提高,日常家庭净水设备不需要达到反渗透那么极端的过滤精度,于是出现了介于反渗透和超滤之间的纳滤技术,但纳滤只是一种过渡技术,只能滤除70%~90%的重金属,保留一部分矿物质,不能完美实现“去害存益”。
直至2019年,出现了比较完美的NSP选择性过滤技术,能滤除99%以上的重金属,同时保留99%以上的矿物质,将饮水品质提高到了全新的水平。
第二步:看过滤层级组合,决定最终出水品质
选购净水器时经常看到三级过滤、五级过滤、七级过滤等概念。一般来说,过滤层级越多,过滤水质越好。一般净水器是在超滤、反渗透、选择性过滤等核心过滤膜的基础上,再配合前置处理、后置处理等多道过滤工艺,共同组成过滤系统。
从厂家的制造成本来看,超滤和反渗透膜成本非常低,为了提高价格大多配置了一些比较花哨的功能,因此价格超过3000元的超滤机、超过6000元的反渗透机都是没有必要购买的。
选择性过滤净水器虽然制造成本较高,但出水水质与超滤、反渗透完全不同,对水质要求高的家庭可以考虑。
另外,净水器在安装后的使用过程中,机器内部也会有大量细菌滋生,国标对净水器的水质标准要求菌落总数≤100个/升即可,但细菌在水中大概20分钟就可繁殖一代。
按此速度计算只要6个小时每升水的菌落总数就能达到惊人的2600万个。因此,仅仅满足出厂检测合格的净水机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仍然会有大量细菌滋生。而UV紫外线可以达到99.999%以上的杀菌率,只有配置末端UV杀菌,出水才能直饮。
第三步:看水龙头配置,最后一米的问题不要忽视
选购净水器时水龙头是一个容易被忽略的细节,材质选得不好容易存在安全风险。要尽量选择采用医用POM材质的水龙头。
同时,水龙头的功能设计非常重要,比如用水状态和滤芯更换提醒,方便直观。
另外,水龙头也是控制净水机开关的部件,有机械式控制和数控式控制两种,一般高端的净水机会采用数控式。
第四步:看出水量和净废比
大多数净水器的出水量在400-600加仑之间,实际上这个出水量是偏小的。下图是将常见的不带储水桶的净水器出水量,折算到接满普通1杯水的测算(带桶的基本要淘汰了),我们可以根据家庭饮水的需要评估选择:
(注:接满1杯水测算时间以200ml杯子为例)
采用反渗透或纳滤技术的'净水器,会在制水时产生废水以防止膜孔堵塞,延长膜的寿命。净废比就是净水器生产出的净水和废水的比例。常见的反渗透机净废比为1:1,高的一些能达到2:1。还有一些净水器采用废水回流技术能达到3:1以上的净废比,但废水回流技术目前还没有得到所有官方机构的认可。
第五步:看后期耗材使用
不同种类的滤芯使用寿命和价格都不同。一般可折算到每支滤芯平均每年的使用成本上来进行测算。
超滤和反渗透滤芯的年使用成本较低,出水水质也相对较差;而出水水质更好的选择性过滤滤芯则成本要高一些,更适合平时喝矿泉水、对生活品质要求更高的家庭。
另外在滤芯外壳的材质、厚度方面,也存在较大差异。高端的母婴级净水机还会采用纳米无机锌抑菌材料滤芯外壳,大大降低细菌在滤芯壳表面的生存能力。
复合滤芯则是将两种以上不同滤料集成的设计,价格基本可以在此基础上叠加。
第六步:看是否有漏水保护
据统计漏水问题在净水机用户投诉中占比仍然超过5成,选购时需要关注产品是否具有全面的漏水保护功能。
我们可以从是否具有漏水传感器、水路密封性、主动防漏设计三个方面来进行考量。有的高端净水机还会配置智能电动水阀,机器不运行不通水,从源头杜绝泡水风险。
另外需要提醒的一点是,北方地区新房装修时安装净水器,一定要在开通暖气之后,以免室内气温过低冻坏机器发生漏水事故。
最后讲一下什么是“母婴级净水机”。简而言之,“母婴级净水机”是出水水质最好的净水机,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1、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去除率能达到95%以上,越高越好;2、同时能适当保留各类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3、必须配置UV紫外线杀菌,确保出水无菌可直饮。
以上六步就是选购净水器的关键要点,希望能让你不再为如何选购净水器而烦恼,让家人每天都能喝到安全、健康的好水。
净水器怎么正确挑选
一、净水器滤芯越多越好,越多级越好
有的人购买净水器时会认为滤芯越多,净水器净化水效果越好,其实并非如此,如滤芯多,但滤芯质量不高,再多也起不了大作用。所以别听信商家,盲目购买,重点是理性消费,仔细辨别滤芯质量。另外关于滤芯级数的问题,家用净水器以5—6级的过滤方式,而饮用水的一道过滤,要尽可能采用抛弃式滤芯,这样才能避免二次污染。
二、滤芯可以长时间不换
没有什么滤芯可以长期不更换的,虽然有的商家宣称净水器滤芯3-5年不需要更换,其实是夸大其词,千万别信。滤芯使用寿命受水质好坏和使用频率影响,一般每年要更换一次。
三、净水器越贵越好
很多人都相信一分钱一分货,再加上有的商家利用消费者买贵不买便宜的心理,盲目提高价格,贵的产品不一定就是好的,要根据自身需求进行选择。
只要净水器质量没有问题功能齐全,都可以放心购买。现如今市场上很多净水器品牌价格都差不多,从低到高有几百元至上万元。但一些小品牌的净水器由于缺乏自主技术,在产品成本上投入较高,往往以更高的价格卖入市场而迷惑了消费者的双眼。
四、过滤精度越高越好
对净水产品稍有研究的读者应该都知道如果长期饮用过纯净的水对人体是有害无益的。如何选择合适精度的净水机,购买者应该多看多比较,各家产品的详细介绍,工作原理都是有必要详细了解的。
㈧ 纳滤能否有效去除水中的COD BOD5和TOC
首先,纳滤膜(Nanofiltration Membranes)是80年代末期问世的一种新型分离膜,其截留分子量介于反渗透膜和超滤膜之间,约为-2000Da,由此推测纳滤膜可能拥有lnm左右的微孔结构,故称之为“纳滤”。纳滤膜大多是复合膜,其表而分离层由聚电解质构成,因而对无机盐具有一定的截留率。国外已经商品化的纳滤膜大多是通过界面缩聚及缩合法在微孔基膜上复合一层具有纳米级孔径的超薄分离层。
纳滤膜能截留纳米级(0.001微米)的物质。纳滤膜的操作区间介于超滤和反渗透之间,截留溶解盐类的能力为20%-98%之间,对可溶性单价离子的去除率低于高价离子,纳滤一般用于去除地表水中的有机物和色素、地下水中的硬度及镭,且部分去除溶解盐,在食品和医药生产中有用物质的提取、浓缩。纳滤膜的运行压力一般3.5-30bar。
纳滤过程的关键是纳滤膜。对膜材料的要求是:具有良好的成膜性、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机械强度高、耐酸碱及微生物侵蚀、耐氯和其它氧化性物质、有高水通量及高盐截留率、抗胶体及悬浮物污染,价格便宜且采用的纳滤膜多为芳香族及聚酸氢类复合纳滤膜。复合膜为非对称膜,由两部分结构组成:一部分为起支撑作用的多孔膜,其机理为筛分作用;另一部分为起分离作用的一层较薄的致密膜,其分离机理可用溶解扩散理论进行解释。对于复合膜,可以对起分离作用的表皮层和支撑层分别进行材料和结构的优化,可获得性能优良的复合膜。膜组件的形式有中空纤维、卷式、板框式和管式等。其中,中空纤维和卷式膜组件的填充密度高,造价低,组件内流体力学条件好;但是这两种膜组件的制造技术要求高,密封困难,使用中抗污染能力差,对料液预处理要求高。而板框式和管式膜组件虽然清洗方便、耐污染,但膜的填充密度低、造价高。因此,在纳滤系统中多使用中空纤维式或卷式膜组件。
在我国,对纳滤过程的理论研究比较早,但对纳滤膜的开发尚处于初步阶段。在美国、日本等国家,纳滤膜的开发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达到了商品化的程度,如美国Filmtec公司的NF系列纳滤膜、日本日东电工的NTR-7400系列纳滤膜及东丽公司的UTC系列纳滤膜等都是在水处理领域中应用比较广泛的商品化复合纳滤膜。
对于一般的反渗透膜,脱盐率是膜分离性能的重要指标,但对于纳滤膜,仅用脱盐率还不能说明其分离性能。有时,纳滤膜对分子量较大的物质的截留率反而低于分子量较小的物质。纳滤膜的过滤机理十分复杂。由于纳滤膜技术为新兴技术,因此对纳滤的机理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有关文献还很少。但鉴于纳滤是反渗透的一个分支,因此很多现象可以用反渗透的机理模型进行解释。关于反渗透的膜透过理论[2]有朗斯代尔、默顿等的溶解扩散理论;里德、布雷顿等的氢键理论;舍伍德的扩散细孔流动理论;洛布和索里拉金提出的选择吸附细孔流动理论和格卢考夫的细孔理论等。
纳滤膜的过滤性能还与膜的荷电性、膜制造的工艺过程等有关。不同的纳滤膜对溶质有不同的选择透过性,如一般的纳滤膜对二价离子的截留率要比一价离子高,在多组分混合体系中,对一价离子的截留率还可能有所降低。纳滤膜的实际分离性能还与纳滤过程的操作压力、溶液浓度、温度等条件有关。如透过通量随操作压力的升高而增大,截留率随溶液浓度的增大而降低等。
所以,纳滤膜可以去除大部分COD及BOD和T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