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组件的合理排列如何组合?
在实际生产中对溶液的分离有不同的质量要求。如对纯水制备,质量的要求着眼于透过液能否达到国家标准。对废液的的处理,则需要考虑废液能否达到排放标准,浓缩液有无回用价值等两个方面,为此,可以通过组件的不同配置方式达到要求。
膜元件的寿命也与膜组件的排列组合有很大关系。如排列组合不合理,可能造成某一段的膜元件水通量过大,而另一段的膜元件水通量过小,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这样,水通量超过膜元件的标准通量时。污染速度会加快,会导致频繁的反渗透膜元件清洗,有损膜元件的使用寿命,造成经济损失。对于大规模的系统来说,这种损失是非常巨大的,所以对于膜元件数量的选择和排列组合的设计至关重要。在膜的排列工艺流程中。有两个至关重要的概念。段和级。段既是指浓缩液不经泵直接流入下一个膜组件处理。级既是膜组件的产品水再经过泵到下一组膜组件处理。
此文适用于反渗透膜,超滤膜
膜组件的排列组合形式
1、一级一段连续式
经过膜的处理,透过水和浓缩液被连续引出系统。这种方式的特点是水的回收率不高。
www.pv265.com
2、一级一段循环式
将部分浓缩液返回进料液储槽与原料液混合,再次通过膜组件进行分离。特点 透过液水质有所下降。
3、一级多段连续式
把前一段的浓缩液作为下二段的原料液,割断的透过水连续排出。特点适合大水处理量的场合,回收率较高,浓缩液数量减少,但是浓缩液溶质所占比例较高。
4、一级多段循环式
将下一段的透过水作为上一段的原料液,在进行分离。这样浓歼郑巧缩液能获得更高的浓缩度,适用于浓缩为主要目的的分离。
5、多段锥形排列
既是段内并联,段间串联,这样既能够满足反渗透系统的水的回收率要求并保证在装置内的每个组件中有大致相同的流动状态。需借助高压泵防止生产效率下降。
6、膜组件的多级多段配置反渗透膜,超滤膜
膜组件的多级多段配置也有循环式将第一级的透过水作为下一级的进料水再次进行分离,如此连续,将最后一级的丛乱透过水引出系统。浓缩液从后一级向前一级的进料液惊醒混合氏键,再进行分离。这种方式提高回收率和水质。但是泵的消耗增大和连续式之分。
查询建筑企业、中标业绩、建造师在建、企业荣誉、工商信息、法律诉讼等信息,请登陆中达咨询、建设通或关注中达咨询公众号进行查询。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B. 谁有超滤的设计计算步骤
你可以在网络文库里面搜索一个文档《超滤说明书最终》,其中讲到有一个超滤的设计内软件,也就容是设计流程的一个计算程序,里面介绍的很详细,你可以参考一下。
另外,在某些环保论坛里面,会涉及到你所面临的问题,如网易土木网的论坛。
花半个小时,估计就能找到你所需要的。
C. 超滤膜的简介
超滤膜是一种孔径规格一致,额定孔径范围为0.001-0.02微米的一种微孔过滤膜专。超滤膜采用压力差为推动力的膜过属滤方法为超滤膜过滤。以膜的额定孔径范围作为区分标准时压力差为推动力的膜过滤可区分为:微孔膜(MF)的额定孔径范围为0.02~10μm;超滤膜(UF)为0.001~0.02μm;逆渗透膜(RO)为0.0001~0.001μm。超滤膜的孔径只有几纳米到几十纳米,也就是说在膜的一侧施以适当压力,就能筛出大于孔径的溶质分子,以分离分子量大于500道尔顿、粒径大于2~20纳米的颗粒。
D. 陶氏膜一共有几种不同材质分别有什么优势吗
以陶氏超滤膜为例,共分为以下几大类:
1、纤维素酯类。主要有二醋酸纤维素(CA),三醋酸纤维素(CTA),混合纤维素(CA-CN)等。这类材料制造的超滤膜亲水性好,成孔性好,材料来源广泛、稳定,成本较低。但这种材料耐酸碱性能差,也不适用于酮类、酯类和有机溶剂。
2、聚砜类。如聚砜(PS)、磺化聚砜(SPS)、聚醚砜(PES)等。用这种材料制膜,易成型,膜机械强度好,耐热、耐化学性能也较好,是目前用得较多的材料。
超滤膜
3、聚烯烃类。主要是聚丙烯(PP)和聚丙烯腈(PAN)。同聚砜相似,它的机械和化学性能较好。PAN的腈基是强极性基因,但PAN并不十分亲水,通常引入另一种共聚单体,以增加链的柔韧性和亲水性,从而改变其加工性。
4、氟材料。目前主要用的是聚偏氟乙烯(PVDF)和聚四氟乙烯(PTEE),这种材料的超滤膜具有较优良的机械强度和耐高温、耐化学侵蚀性性能,使用温度-40~260~C,可在强酸、强碱和多种有机溶剂条件下使用,但成本很高。
5、聚氯乙烯(PVC)。这种材料制造的超滤膜具有优良的机械强度和较佳的化学侵蚀性性能,材料来源广泛、稳定,成本适中,可以制造出优良的超滤膜,尤其是可以制造出在跨膜压差很低的条件下,单位膜面积产水量却很高的超滤膜。
6、其他材料除上述材料外,还有聚砜酰胺、聚醚酮、聚脂肪酰胺、聚酰亚胺、聚醚酰亚胺等。
E. 装修日记全屋中央净水系统选型攻略干货分享
如果家里打算装一个家庭净水系统首先要知道全屋中央净水分为几个部分,都满足什么需要,全屋中央进水系统主要满足厨房用水,饮用水,洗澡洗衣用水,洗漱用水,生活用水,通常有前置过滤部分,软水机部分,末端直饮三个部分组成.
一.前置过滤部分:
常见的安装方式为:水表→前置过滤器→滨特尔大蓝瓶配PP棉滤芯→管道超滤机→滨特尔大蓝瓶配活性炭滤芯+中央净水机。下面逐个介绍:
1.前置过滤器,属于初级过滤,粗过滤,过滤精度可达到40微米,只能过滤超过头发丝直径的泥沙铁锈类颗粒物,前置过滤器属于全屋中央净水的第一道安全保护。
我们先不要说前置过滤器有没有用,你只需要回答我,水质能不能保证一直稳定就好,如果水质
不稳定,前置过滤器可以先拦截掉一部分大的颗粒物,减少PP棉滤芯的工作强度,延长滤芯的使用寿命。建议前置过滤器最好安装,选购国内品牌的产品的就行,毕竟技术含量不高,不建议买进口品牌的产品,如果买到假洋鬼子的产品,更是花冤枉钱。
2.大蓝瓶前置过滤组合,过滤精度可以达到1或5微米,相对于前置过滤器的过滤精度来说,这个过滤精度可以有效保护后面的净水设备,正常搭配都是PP棉+活性炭滤芯,如果1个滤瓶可以选择复合滤芯,比如DFX或RFC。第1级PP棉滤芯能去除水中铁锈、泥沙、红虫、胶体等大体积的物质,降低水的浊度,颗粒物过滤掉了,就可以让第2级的活性炭滤芯充分发挥吸附余氯、异味、异色的作用,改善水的口感,提高用水品质。这个是后面净水设备的第二道安全保护。
3.中央净水机,滤料主要是活性炭,也有添加kdf的,添加kdf主要是抑菌,主要作用也是除去水中余氯异味,中央净水机需要一直插电,时间久了还要反洗,占用空间比较大,旁边也要有地漏,中央净水机和活性炭滤芯的作用一样,但是中央净水机占地面积比较大。
4.管道超滤机,过滤精度0.01微米,主要是用超滤膜,超滤膜可以简单理解为过滤效果更好的PP棉滤芯,因为管道超滤机的过滤精度比较高,为了延长管道超滤机的使用寿命,通常前面都要增加大蓝瓶PP棉滤芯过滤,这样可以实现梯度过滤,前置过滤器(40微米)→大蓝瓶PP棉滤芯(5或1微米)→管道超滤机(0.01微米),后面还需要增加大蓝瓶活性炭滤芯,除去水中余氯异味.有人认为活性炭会有少许炭粉,不打算从后面水龙头排出,也可以把活性炭滤芯前移,和大蓝瓶PP棉滤芯用支架组成双级过滤组合。
管道机(也就是不锈钢超滤,又叫管道超滤机),建议选择 PVDF外压膜.管道超滤机体积大,最好在装修设计的时候就考虑到,方便设计走管,装修好的,水槽下如果有总管,选择体积小的管道超滤机也可以改装。
另外管道超滤机的标识流量是指最大进水量,并不等同于最大出水量。超滤膜使用久了,膜会堵,用时间越长,压损就越大。如果水压小,管径小,更要选择型号大的管道超滤机。如果常住3口人,3吨的管道超滤机足够用了.
5.增压水泵,如果入户低于2kg,最好安装1台增压带稳压的增压泵,有条件可以装变频,减少水压高低的变化,水泵出水口安装止回阀,防止倒吸,造成滤瓶密封圈变形,导致漏水,水泵因为需要用电,最好装在水表后面,前置过滤器前面的合理位置,考虑到泥沙对水泵的影响,水泵前面可以安装一个过滤精度偏小的Y型过滤器。
如果不知道入户水压具体多少,可以提前预留出增压水泵的安装空间,万一水压较低,再来安装也是来的及的。
坦白来说,使用滤芯过滤已经能满足保护后面的净水设备的要求了,这个过滤精度也能满足全屋净水的需要,但更多的人都是看中了管道超滤机的过滤精度,感觉这个过滤精度更放心,这个可以理解,事实也确实如此,但没有前置过滤器+大蓝瓶滤芯过滤,管道超滤机和中央净水机就相当于裸奔,使用寿命堪忧。
如果想安装管道超滤机+中央净水机,就需要考虑有没有这么大的安装空间,有没有合理的安装位置,
对于商品房来说,公摊面积比较大,增加管道超滤机+中央净水机的难度还是比较大的,通常的做法就是用大蓝瓶PP棉滤芯代替管道超滤机,用大蓝瓶活性炭滤芯代替中央净水机。
对于别墅或大户型的房子来说,有空间是可以增加管道超滤机+中央净水机的组合,但前置过滤器+大蓝瓶过滤还是要保留。
所以说前置过滤部分常见的搭配是前置过滤器+大蓝瓶PP棉滤芯+大蓝瓶活性炭滤芯,因为空间和安装位置的原因,中央净水机被活性炭滤芯代替,管道超滤机被PP棉滤芯代替,变成备选方案了.
经过前置过滤部分后,最好分两路,一路经过软水机,到热水器、智能马桶、洗衣机,厨宝、洗碗机,另一路直接去厨房,末端直饮。
二.软水机:
软水机滤料主要是软化树脂,基本上都是用漂莱特或陶氏食品级的树脂,这两个质量价格都差不多,然后大的品牌,组装后就成自己的产品了,价格贵的离谱,国内的杂牌机配置和他们的没有区别,但是价格便宜很多,其实软水机在工业使用中属于非常成熟的产品,我的建议是用一体机比较简单,只需要接进出水口就可以,而且运输比较方便,外观也好看,占地面积也小。你可以找一下网上在你们当地最好有服务点的商家,售后会比较方便。
软水量:淋浴按50kg/人,5个人也才250kg,盆浴200kg(正常情况下也最多1周用1次),洗衣机50kg,智能马桶、厨宝、洗碗机按150kg/天,这样平均下来一天用软水也就500kg,其实洗澡用水都有混入自来水的冷水,也不可能是全部软水。实际平均也就400kg软水。
参照网上提供的漂莱特树脂资料,说1升树脂可以软化250升自来水(应该不准确,主要取决于自来水硬度),可得出1吨软水机(树脂容量按12升)产水3吨就要开始反洗,因为水的硬度不同,合格软水产量可以打个八折,1吨软水机可以产软水2.4吨,如果每天用软水400kg,6天后就要开始反洗。
理论上说树脂可以反复再生,但2-3年还是建议全部换掉,因为树脂会老化,破碎。
参照上面计算(计算不一定对,欢迎探讨指正,谢谢!)5口人用软水选择1吨的软水机也够,当然为了延长反洗时间,可以选择更大的,比如1.5吨或2吨的软水机,选择型号小的,无外乎增加了树脂反洗再生频率,树脂更换时间会缩短,用也是能满足使用的。
三.末端净水:
参考水质和安装空间,选择合适的净水器。可以选择超滤类的净水器或RO反渗透净水器,如果水质好,像南方,用超滤类的净水器就可以了,如果水质比较差,或者周边有污染,最好一步到位,选择反渗透净水器。如果前置过滤部分有管道超滤机,因为超滤类的净水机主要也是超滤膜,功能重复,可以直接选择ro反渗透净水器。
净水器选型需注意的几个要点:.滤芯更换的便利性,如果不需要售后人员上门,自己能不能换?这样可节约成本;滤芯耗材购买的便利性,是不是通用型号,是不是都可以买的到,这样耗材的成本可以控得住;售后网点是否健全,产品都有可能会出问题,出了问题自己处理不了,能不能找到厂家处理;只关注最核心的功能,尽量购买成熟产品,噱头功能不去考虑,切实少交智商税。
除带有紫外线杀菌功能,或不带储水桶的RO净水器外,其他净水设备出的水都建议烧开后再喝。水温在90℃以上超过5分钟,就能杀死多数非致病菌(自来水里一般也不会有致病菌)。待水沸腾后,把壶盖打开再烧3分钟。这是因为自来水中的余氯在高温下会形成三卤甲烷,这东西致癌,但是易挥发,打开壶盖就是让它挥发出去,不要留存在水中。
为了避免菌落超标,建议使用过程中净水设备定时保养清洁、冲洗,养成及时更换滤芯的好习惯。
以上,仅供参考,谢谢!
本回答来自好好住用户,更多装修攻略,居家经验,欢迎登陆好好住APP查看
F. 如何进行蛋白超滤设备选型
如何进行蛋白超滤设备选型?在分离分析特别是蛋白质分离分析中,层析是相当重要、且相当常见的一种技术,其原理较为复杂,对人员的要求相对较高,这里只能做一个相对简单的介绍。
一、 吸附层析
1、 吸附柱层析
吸附柱层析是以固体吸附剂为固定相,以有机溶剂或缓冲液为流动相构成柱的一种层析方法。
2、 薄层层析
薄层层析是以涂布于玻板或涤纶片等载体上的基质为固定相,以液体为流动相的一种层析方法。这种层析方法是把吸附剂等物质涂布于载体上形成薄层,然后按纸层析操作进行展层。
3、 聚酰胺薄膜层析
聚酰胺对极性物质的吸附作用是由于它能和被分离物之间形成氢键。这种氢键的强弱就决定了被分离物与聚酰胺薄膜之间吸附能力的大小。层析时,展层剂与被分离物在聚酰胺膜表面竞争形成氢键。因此选择适当的展层剂使分离在聚酰胺膜表面发生吸附、解吸附、再吸附、再解吸附的连续过程,就能导致分离物质达到分离目的。
二、 离子交换层析
离子交换层析是在以离子交换剂为固定相,液体为流动相的系统中进行的。离子交换剂是由基质、电荷基团和反离子构成的。离子交换剂与水溶液中离子或离子化合物的反应主要以离子交换方式进行,或借助离子交换剂上电荷基团对溶液中离子或离子化合物的吸附作用进行。`
三、 凝胶过滤
凝胶过滤又叫分子筛层析,其原因是凝胶具有网状结构,小分子物质能进入其内部,而大分子物质却被排除在外部。当一混合溶液通过凝胶过滤层析柱时,溶液中的物质就按不同分子量筛分开了。
四、 亲和层析
亲和层析的原理与众所周知的抗原一抗体、激素一受体和酶一底物等特异性反应的机理相类似,每对反应物之间都有一定的亲和力。正如在酶与底物的反应中,特异的废物(S')才能和一定的酶(E)结合,产生复合物(E-S')一样。在亲和层析中是特异的配体才能和一定的生命大分子之间具有亲和力,并产生复合物。而亲和层析与酶一底物反应不同的是,前者进行反应时,配体(类似底物)是固相存在;后者进行反应时,底物呈液相存在。实质上亲和层析是把具有识别能力的配体L(对酶的配体可以是类似底物、抑制剂或辅基等)以共价键的方式固化到含有活化基团的基质M(如活化琼脂糖等)上,制成亲和吸附剂M-L,或者叫做固相载体。而固化后的配体仍保持束缚特异物质的能力。因此,当把围相载体装人小层析柱(几毫升到几十毫升床体积)后,让欲分离的样品液通过该柱。这时样品中对配体有亲和力的物质S就可借助静电引力、范德瓦尔力,以及结构互补效应等作用吸附到固相载体上,而无亲和力或非特异吸附的物质则被起始缓冲液洗涤出来,并形成了第一个层析峰。然后,恰当地改变起始缓冲 液的PH值、或增加离子强度、或加人抑③剂等因子,即可把物质S从固相载体上解离下来,并形成了第M个层析峰(见图6-2)。显然,通过这一操作程序就可把有效成分与杂质满意地分离开。如果样品液中存在两个以上的物质与固相载体具有亲和力(其大小有差异)时,采用选择性缓冲液进行洗脱,也可以将它们分离开。用过的固相载体经再生处理后,可以重复使用。
上面介绍的亲和层析法亦称特异性配体亲和层析法。除此之外,还有一种亲和层析法叫通用性配体亲和层析法。这两种亲和层析法相比,前者的配体一般为复杂的生命大分子物质(如抗体、受体和酶的类似底物等),它具有较强的吸附选择性和较大的结合力。而后者的配体则一般为简单的小分子物质(如金属、染料,以及氨基酸等),它成本低廉、具有较高的吸附容量,通过改善吸附和脱附条件可提高层析的分辨率。
五、 聚焦层析
聚焦层析也是一种柱层析。因此,它和另外的层析一样,照例具有流动相,其流动相为 多缓冲剂,固定相为多缓冲交换剂。
聚焦层析原理可以从PH梯度溶液的形成、蛋白质的行为和聚焦效应三方面来阐述。
1、PH梯度溶液的形成
在离子交换层析中,PH梯度溶液的形成是靠梯度混合仪实现的。例如,当使用阴离子 剂进行层析时,制备PH由高到低呈线性变化的梯度溶液的方法是,在梯度仪的混合室(这层析柱者)中装高PH溶液,而在另一室装低PH极限溶液,然后打开层析柱的下端出口,让洗脱液连续不断地流过柱体。这时从柱的上部到下部溶液的PH值是由高到低变化的。而在聚焦层析中,当洗脱液流进多缓冲交换剂时,由于交换剂带具有缓冲能力的电荷基团,故PH梯度溶液可以自动形成。例如,当柱中装阴离子交换剂PBE94(作固定相)时,先用起始缓冲液(配方见表了一2)平衡到PHg,再用含PH6的多缓冲剂物质(作流动相)的淋洗液通过柱体,这时多缓冲剂中酸性最强的组分与碱性阴离子交换对结合发生中和作用。随着淋洗液的不断加人,住内每点的PH值从高到低逐渐下降。照此处理J段时间,从层析柱顶部到底部就形成了PH6~9的梯度。聚焦层析柱中的PH梯度溶液是在淋洗过程中自动形成的,但是随着淋洗的进行,PH梯度会逐渐向下迁移,从底部流出液的PH却由9逐渐降至6,并最后恒定于此值,这时层析柱的PH梯度也就消失了。
2.蛋白质的行为
蛋白质所带电荷取决于它的等电点(PI)和层析柱中的PH值。当柱中的PH低于蛋白质的PI时,蛋白质带正电荷,且不与阴离于交换剂结合。而随着洗脱剂向前移动,固定相中的PH值是随着淋洗时间延长而变化的。当蛋白质移动至环境PH高于其PI时,蛋白质由带正电行变为带负电荷,并与阴离子交换剂结合。由于洗脱剂的通过,蛋白质周围的环境PH 再次低于PI时,它又带正电荷,并从交换剂解吸下来。随着洗脱液向柱底的迁移,上述过程将反复进行,于是各种蛋白质就在各自的等电点被洗下来,从而达到了分离的目的。
不同蛋白质具有不同的等电点,它们在被离子交换剂结合以前,移动之距离是不同的,洗脱出来的先后次序是按等电点排列的。
供静脉注射的25%人胎盘血白蛋白(即胎白)通常是用硫酸铵盐析法、透析脱盐、真空浓缩等工艺制备的,该工艺流程硫酸铵耗量大,能源消耗多,操作时间长,透析过程易产生污染。改用超滤工艺后,平均回收率可达97.18%;吸附损失为1.69%;透过损失为1.23%;截留率为98.77%。大幅度提高了白蛋白的产量和质量,每年可节省硫酸铵6.2吨,自来水16000吨。目前国外生产超滤膜和超滤装置最有名的厂家是美国的Milipore公司和德国的Sartorius公司。
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 通过基因工程生产蛋白质药物在治疗人类面临的重大疾病如癌症等方面展示出巨大的潜力. 为满足生物技术产品工业化生产的需要, 开发高通量、低成本、高效的分离纯化方法已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 超滤技术由于具有通量高, 操作条件温和, 易于放大等特点, 特别适合生物活性大分子的分离. 在生物技术领域, 超滤技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细胞收集分离、除菌消毒、缓冲液置换、分级( fract ionatio n) 、脱盐及浓缩[ 1] .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 通过选择适当的膜或膜表面改性,以及对分离过程进行优化, 充分利用和调控膜—蛋白质以及蛋白质—蛋白质之间的静电相互作用, 可以实现分子量相近的两种蛋白质的高选择性超滤分离[2- 7] .
为克服常规蛋白质超滤分离过程优化中存在的实验蛋白质消耗多、工作量大、费时以及费用高等缺点, 我们相继开发了脉冲进样技术( Pulsed sampleinject ion technique ) [8]和参数连续变化超滤技术( Parameter scanning ultraf ilt ration) [9]. 并以此为基础, 结合载体相超滤技术( Carrier phase ult rafil—t rat ion) [10]进一步提出了一种蛋白质超滤分离快速优化新方法[11], 实现了人血浆白蛋白—免疫球蛋白[12]、人源化单克隆抗体( A lemtuzumab) 单体— 二聚体[13]的超滤分离过程快速优化和高选择性分离,并在膜的筛选及其适用性快速评估方面展现出巨大的潜力. 该方法的主要特征是与AKTA Prime 系统联用, 采用脉动进样技术显著减少了蛋白质的用量;而利用双缓冲体系( 类似梯度洗脱) 的参数连续变化超滤技术, 在pH 或离子强度连续变化的情况下考查pH 或离子强度对蛋白质透过率或截留率的影响, 进一步缩短了实验时间, 降低了蛋白质的用量,极大地减少了实验量, 加快了过程优化进程; 另外,载体相超滤技术的应用则可保证超滤分离自始至终在设定的条件下进行, 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超滤过程的稳定性.
2012-02-25
6
相关搜索
蛋白质层析纯化蛋白质层析实验蛋白质疏水层析蛋白质层析原理蛋白质的分子筛层析实验蛋白质盐析肽键断裂吗蛋白质层析的实验操作蛋白质层析都要调电导吗
研究蛋白质的技术手段
赞0答1
随着新的技术手段不断运用于生物膜的研究,科学家发现膜蛋白...,有的蛋白质是...在磷脂双分子层中的。
赞4答2
正在加载...
G. 反渗透设备中的超滤膜选用要注意什么
反正都是伪装的一些超墨绿,他的选择方向非常注意。
H. 超滤膜有主要有哪些材质,各有什么特点
超滤膜的抄结构:
超滤膜的膜材料主要有纤维素及其衍生物、聚碳酸酯、聚氯乙烯、聚偏氟乙烯、聚砜、聚丙烯腈、聚酰胺、聚砜酰胺、磺化聚砜、交链的聚乙烯醇、改性丙烯酸聚合物等等。
超滤膜还可以分为板框式、管式、卷式和中空纤维式等
超滤膜的特点
超滤膜的过滤过程不会发生化学变化,没有相变,保留水中物质原有的活性,在常温环境下就可以操作,不需要对其加热,节约了能源,比较适合于热敏性物质的分离,比如生物制品、菌体、蛋白质等。
1.创新的可更换膜组件设计
2.省膜更换成本,不锈钢膜壳可重复使用
3.护操作简单,用户可以在现场自行更换
4.支膜组件出现问题时,不会影响整套系统的运行
5.膜组件规格多,从DN65到DN250,面积从1.1m到72㎡
6.可以满足您不同的需求,优化的设计整套系统
7.膜组件长可达4.0米,标准长度3.0米和3.66米
8.个性化设计,可以根据您的需求定制膜组件
如果还有什么不明白的想了解的详细的可以看网页链接
I. 反渗透滤芯如何挑选
反渗透滤芯如何挑选?
1、根据产水量来选型
产水量就是指使用反渗透系统版之后,RO反渗透膜在单位时权间内的透水量。所以大家在选择RO反渗透膜的型号时就要注意留意所选膜型的这一参数,并且还要考虑实际的用水量需求,如果用水的需求量较大那么就要选择产水量大的型号来使用,以确保能够及时供应用水需求
2、根据膜元件尺寸规格来选型
这个主要是考虑到反渗透设备系统设计,如果反渗透系统设计的是4寸膜,那么只能是选择4040规格的反渗透膜,如果是8寸或其他尺寸的膜壳,那么需要相对应选择适当的型号或更换膜壳
3、根据脱盐率来选型
RO反渗透膜表面的脱盐层越致密脱盐率就越高,但是由于RO反渗透膜脱盐率在生产制造成之时就已经确定,所以大家在选购RO反渗透膜型号时就要充分了解所选的膜型脱盐率是多少,以及自己所需的脱盐率是多少,根据两者之间的匹配性来进行选型。
4、根据回收率来选型
回收率是指将水转化成为产水或透过液的百分比,而且回收率是根据反渗透系统中预处理的进水水质及用水要求而定的。因此大家要想选购到合适的RO反渗透膜型号,就要充分了解较大较小回收率能达到多少,是否能够满足企业的产水使用需求。
详情点击:网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