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磷污染的常用除磷方法
1.化学沉淀法。该方法是通过投加化学沉淀剂与废水中的磷酸盐生成难溶沉淀物,可把磷分离出去,同时形成的絮凝体对磷也有吸附去除作用。常用的混凝沉淀剂有石灰、明矾、氯化铁、石灰与氯化铁的混合物等。为了降低废水的处理成本,提高处理效果,学者们在研制开发新型廉价高效化学沉淀剂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研究发现,原水含磷 10mg/L时,投加 300mg/L的A12(S04)3或 90mg/L的FeCl3,可除磷70%左右,而在初沉时加入过量石灰,一般总磷可去除80%左右。他根据化学凝聚能增加可沉淀物质的沉降速度,投加新型净水剂碱式氯化铝,沉降效果达80%~85%,很好地解决了生产用水的磷污染。该方法具有简便易行,处理效果好的优点。但是长期的运行结果表明,化学沉淀剂的投加会引起废水pH值上升,在池子及水管中形成坚硬的垢片,还会产生一定量的污泥。
2.生物法。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Spector发现,微生物在好氧状态下能摄取磷,而在有机物存在的厌氧状态下放出磷。含磷废水的生物处理方法便是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完善起来的。目前,国外常用的生物脱磷技术主要有3种:第一,向曝气贮水池中添加混凝剂脱磷;第二,利用土壤处理,正磷酸根离子会与土壤中的Fe和Al的氧化物反应或与粘土中的OH或Si3O2进行置换,生成难溶性磷酸化合物;第三种方法是活性污泥法,这是目前国内外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类生物脱磷技术。生物除磷法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没有化学沉淀法污泥难处理的缺点,且不需投加沉淀剂。但要求管理较严格,成本较高。
3.离子交换法。该方法是利用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与废水中的磷酸根阴离子进行交换反应,将磷酸根阴离子置换到交换剂上予以除去的方法。离子交换树脂脱除P4O3的交换容量比较稳定,其再生后交换容量也比较稳定。但离子交换树脂的价格较高,树脂再生时需用酸、碱或食盐,运行费用较高
4.吸附法。20世纪80年代,多孔隙物质作为吸附剂和离子交换剂就已应用在水的净化和控制污染方面。黄巍等以粉煤灰作为吸附剂,对含磷50~120mg/L模拟废水脱磷的规律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粉煤灰中含有较多的活性氧化铝和氧化硅等,具有相当强的吸附作用,粉煤灰对无机磷酸根不是单纯吸附,其中CaO、FeO、A12O3等可以和磷酸根生成不溶或直溶性沉淀,因而在废水处理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吸附法由于占地面积小、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无二次污染,特别适用于低浓度废水的处理而倍受关注。在吸附法研究中,寻找新的吸附剂是开发新的除磷工艺的关键所在,因此自然界广泛存在的天然粘土矿物是人们研究的热点。
5.膜分离方法。液膜分离法是一种新型的、类似溶剂萃取的膜分离技术。液膜法通常是将按一定比例配制的有机溶剂(有机相)同膜内试剂混合制成乳液微滴,微滴表面形成一层极薄的(l~10μm)液膜,膜内为内相试剂。在混合柱内,将此表面积极大的乳液微滴与废水接触,水中待除的金属离子便通过选择性渗透、萃取、吸附等穿过液膜,进入内相试剂进行化学反应,废水中的金属离子因而得到分离去除。
⑵ 废水磷超标有哪些常用方法
1、除磷药剂
化学法除磷的原理是将化学药剂投加到含磷废水中,药剂与废水中的磷酸根离子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不溶解性磷酸盐沉淀,通过过滤,去除磷酸盐沉淀,从而达到除磷的目的。
2、离子交换法
利用强碱阴离子交换树脂,选择性的吸收去除污水中的磷。
3、A/O法
在此工艺中,微生物种群在A段将体内的多聚磷酸盐分解成可溶性的单磷酸盐释放到水体中,在O段中完成多磷酸盐的聚集,含磷污泥一部分重新被回流到A段,一部分则以剩余污泥排出去,从而去除水体中的磷。
⑶ 含磷废水怎么处理
含磷废水的四种处理方法:吸附法、离子交换法、化学沉淀法及膜分离方法。
1、吸附法
吸附法除磷的作用机理:在废水吸附除磷过程中,主要关注于正磷酸盐。受磷酸的电离平衡制约,正磷酸盐在水体中电离,同时生成H3P04、H2P04、HP04和P04。吸附除磷的实际过程既包括物理吸附,又包括化学吸附。
2、离子交换法。
该方法是利用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与废水中的磷酸根阴离子进行交换反应,将磷酸根阴离子置换到交换剂上予以除去的方法。离子交换树脂脱除P4O3的交换容量比较稳定,其再生后交换容量也比较稳定。但离子交换树脂的价格较高,树脂再生时需用酸、碱或食盐,运行费用较高
3、化学沉淀法
化学法即投加除磷剂,投加除磷剂后,污水中进行的不仅是沉析反应,同时还发生着化学絮凝作用,即形成的细小的非溶解状的固体物互相粘结成较大形状的絮凝体,通过固液分离,得到净化的污水和固液浓缩物(化学污泥),达到化学除磷的目的。
4、膜分离方法。
液膜分离法是一种新型的、类似溶剂萃取的膜分离技术。液膜法通常是将按一定比例配制的有机溶剂(有机相)同膜内试剂混合制成乳液微滴,微滴表面形成一层极薄的(l~10μm)液膜,膜内为内相试剂。
在混合柱内,将此表面积极大的乳液微滴与废水接触,水中待除的金属离子便通过选择性渗透、萃取、吸附等穿过液膜,进入内相试剂进行化学反应,废水中的金属离子因而得到分离去除。
(3)离子交换除磷扩展阅读:
含磷废水的危害:磷化工在加工生产中都要产生大量的含有磷、氟、硫、氯、砷、碱、铀等有毒有害物质的废水。黄磷生产中要产生黄磷污水,其黄磷污水中含有50~390 mg/L浓度的黄磷,黄磷是一种剧毒物质,进入人体对肝脏等器官危害极大。
长期饮用含磷的水可使人的骨质疏松,发生下颌骨坏死等病变。黄磷污水中还含有68~270 mg/L的氟化物,经过处理后可降至15~40 mg/L,但仍高于国家规定的10 mg/L的排放标准。
⑷ 出水总磷偏高怎么办
污水出水总磷偏高有很多种因素,总磷包括正磷、次亚磷、有机磷,主要看你是生产什么的,哪种磷含量高,正磷的话比较好去除,次亚磷可使用HMC-P3去除剂,有机磷废水较难去除,建议采用SPT-IE一体化设备去除。
⑸ 含磷废水怎么处理
一、生物法
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Spector发现,微生物在好氧状态下能摄取磷,而在有机物存在的厌氧状态下放出磷。含磷废水的生物处理方法便是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完善起来的。
目前,国外常用的生物脱磷技术主要有3种:
1、向曝气贮水池中添加混凝剂脱磷;
2、利用土壤处理,正磷酸根离子会与土壤中的Fe和Al的氧化物反应或与粘土中的OH-或SiO22-进行置换,生成难溶性磷酸化合物;
3、活性污泥法,这是目前国内外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类生物脱磷技术。
生物除磷法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没有化学沉淀法污泥难处理的缺点,且不需投加沉淀剂。对于二级活性污泥法工艺,不需增加大量设备,只需改变运转流程即可达到生物除磷的效果。
但要求管理较严格,为了形成VFA,要保证厌氧阶段的厌氧条件。
二、化学沉淀法
通过投加化学沉淀剂与废水中的磷酸盐生成难溶沉淀物,可把磷分离出去,同时形成的絮凝体对磷也有吸附去除作用。
常用的混凝沉淀剂有石灰、明矾、氯化铁,石灰与氯化铁的混合物等。影响此类反应的主要因素是pH、浓度比、反应时间等。
三、生物强化除磷
生物强化除磷中的聚磷菌利用比较普遍,目前也是生物除磷的主要研究方向。
聚磷菌也叫做摄磷菌、除磷菌,是传统活性污泥工艺中一类特殊的细菌,在好氧状态下能超量地将污水中的磷吸入体内,使体内的含磷量超过一般细菌体内的含磷量的数倍,这类细菌被广泛地用于生物除磷。
其原理为:在厌氧条件下,除磷菌能分解体内的聚磷酸盐而产生ATP,并利用ATP将废水中的有机物摄入细胞内,以聚b-羟基丁酸等有机颗粒的形式贮存于细胞内,同时还将分解聚磷酸盐所产生的磷酸排出体外。
而好氧条件下,除磷菌利用废水中的BOD5或体内贮存的聚b-羟基丁酸的氧化分解所释放的能量来摄取废水中的磷,一部分磷被用来合成ATP,另外绝大部分的磷则被合成为聚磷酸盐而贮存在细胞体内。
四、吸附法
20世纪80年代,多孔隙物质作为吸附剂和离子交换剂就已应用在水的净化和控制污染方面。黄巍等人以粉煤灰作为吸附剂,对含磷50~120mg/L模拟废水脱磷的规律特征进行了研究。
研究表明粉煤灰中含有较多的活性氧化铝和氧化硅等,具有相当大的吸附作用,粉煤灰对无机磷酸根不是单纯吸附,其中CaO、FeO、Al2O3等可以和磷酸根生成不溶或直溶性沉淀现象,因而在废水处理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五、其他的除磷方法
邹伟国等研究的新型双污泥脱氮除磷工艺系统处理生活污水取得成功。传统的脱氮除磷工艺多采用单污泥系统,因此存在着硝化和除磷泥龄之间的矛盾,将活性污泥法与生物膜法相结合,可解决这个问题。
实验结果表明,该工艺对PO43-的去除率达到了90%,处理效果稳定,对水质的适应能力很强。
陈滢等进行了低溶解氧SBR除磷工艺的研究。
该方法要注意的是污泥负荷对COD去除率和除磷效果的影响较大,因此要选择合适的污泥负荷。污泥负荷过高时会导致非丝菌污泥膨胀。
方茜等利用SBR法处理低碳城市污水取得进展,解决了处理碳、氮、磷比例失调(碳量偏低)城市污水如何保证氮磷高效去除的难点。
结果表明,利用此法处理广州地区低碳城市污水,出水有机物、氨氮及总磷均达标,且磷的释放量越大则出水磷总浓度就越低。实践证明,SBR法具有流程简单,不需要污泥回流,脱氮除磷效果好的特点。
⑹ 废水中总磷含量过高怎么处理
一、电镀废水总磷超标:电镀废水中的磷比较特殊,与一般总磷不内同,电镀废水中的磷容一般是次亚磷,对于次亚磷废水,不能使用传统的除磷剂处理,比较有效的办法是使用次亚磷去除剂进行处理,通过催化剂进行催化,次亚磷去除剂能够与次亚磷结合,形成均相共沉淀。对于一些电镀厂、电子厂、线路板厂,由于牵涉到化学镀镍工艺,在原水中存在次磷酸钠作为还原剂,因此废水中多存在磷超标问题。二、生活污水总磷超标: 生活污水中的磷多为有机磷,对于有机磷而 言,最有效而又省成本的方式是生化处理,现在很多的大型生活污水处理厂都有几个生化池进行处理,可以降解COD、总磷、总氮等指标。三、磷化废水总磷超标:磷化废水一般是指阳极氧化废水、工业含磷废水、磷酸废水等,这些废水中的磷一般是正磷酸盐。弱\水\无\ 极\除\磷\剂\针对阳极氧化、化学抛光清洗、涂装前处理、磷化、电镀、化学镀等高含磷废水,解决了其它除磷剂使用量大,除磷不彻底的问题,同时优化配方还能起到调节废水PH值,提高混凝效果,降低处理成本等优点。
⑺ 生活污水总磷高怎么办
总磷是所有污水处理厂的通病,稳定达标单单使用生化法非常难,能偶尔达标就不错了。
总磷一般像你这个水最好别太依赖于工艺上能再提高多少了,其实看你这数据已经很不错了,特别是这种本来COD和氨氮就不是很高,相对于总磷而已比例已经是比较偏低的失衡了,排泥频率再高也就是这样了,何况AO工艺和人工湿地工艺本来除磷效果就不好。
如果你需要将磷指标有明显的提高,你还真得用物化后处理的方式了。
你可以在人工湿地出水后面增加一个絮凝反应池,用铁盐絮凝剂非常好用,除磷立竿见影。COD偏低,而冬季氨氮效果不错,通过这个数据感觉你这个水质类似于南方地区生活污水性质受污染河水水质,因为你湿地出水的磷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是正磷酸盐形态的。你可以加些铁盐絮凝剂,利用正磷酸铁极难溶于水的特点进行除磷,投加量你可以自己试一试。比较廉价的还有石灰乳+硫酸亚铁(绿矾)的做法。
通过用铁盐后絮凝,我估计你的出水总磷这个指标来看,稳定处理到<0.5肯定没问题。
最后,建议你人工湿地的草尽可能的多剪除一些,尽量把草及时弄出去,剪草的过程就是除磷的过程,新草生长时会大量吸收磷元素。可是这是长久工作,毕竟湿地中的泥土是一个大缓冲体系,对磷吸收后需要慢慢释放慢慢除掉。新建成的人工湿地处理效率还是挺高的,但是通常两年时间其弊端就会暴露出来,堵塞和低效率是最常见的,时间一长,很可能你的湿地对氮磷去除效率几乎接近于零了。
⑻ 污水处理总磷用什么方法
提到“总磷”,相信很多人都感到很陌生,其实这是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事物,磷来源于磷矿石,通过化肥、农作物、人和动物传播,终经填埋处理回到土壤中。如果水中的磷含量过高,会对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大影响。
磷是一种的资源,如果不对磷进行回收,百年之后将会影响到人类正常的生产和生活。污水中的磷主要来自生活污水中的含磷有机物、合成洗涤剂、工业废液、化肥农药以及各类动物的排泄物。如污水没有完全处理,磷还会流失到江河湖海中,造成这些水体的富营养化。
总磷处理方法:
1、磷处理方法一般是化学除磷法和生物除磷法两种。化学法除正磷,往里投加铝盐、钙盐、铁盐等无机盐除磷剂即可;还有一种化学法除化学镍废水次亚磷,传统的除磷剂无法与之形成沉淀,因此通常使用HMC-P3次亚磷去除剂,通过均相共沉淀技术,能够直接与次亚磷反应去除。
2、生物法除磷是指好氧型细菌在一定条件下会对有机磷或者偏磷进行硝化分解,一部分磷会被微生物吸收,从而变为微生物污泥,另外一部分磷会被分解转化为为正磷小分子,在后续处理中,还要继续通过化学法将正磷小分子沉淀。
3、生物+化学法除磷,化学法除磷只能除去无机磷,对于有机磷或者多聚磷酸往往效果很差,而生物除磷却刚好相反,能够处理有机磷。因此在不少废水处理现场,往往采用生物+化学除磷的办法,先通过生物除磷将有机磷分解为正磷分子,再通过除磷剂化学沉淀法将磷去除。
⑼ 总磷超标的处理方法
(1)离子交换法
利用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去除总磷
(2)生物法
利用活性污泥或简单的生物菌种降低磷含量
(3)吸附法
利用多孔隙物质作为吸附和离子交换剂
(4)膜分离法
磷离子通过选择性渗透、萃取、吸附等穿过液膜,进入内相试剂进行化学反应,从而降低磷含量
(5)化学沉淀法
通过投加除磷剂与废水中的磷酸盐生成难溶沉淀物,可把磷分离出去,同时形成的絮凝体对磷也有吸附去除作用
⑽ 总磷总氮超标怎么处理
总磷超标的处理方法
1、生物除磷法:
通过聚磷菌在厌氧状态下释放磷,在好氧状态下过量地摄取磷,经过排放富磷剩余污泥而除磷。其受温度、pH、溶解氧、泥龄等影响。
2、离子交换法:利用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去除总磷。
3、吸附法:通过多空隙物质作为吸附剂和离子交换剂。
4、膜分离法:磷离子通过选择性渗透、萃取、吸附等穿过液膜,进入内相试剂进入化学反应,从而降低磷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