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1为什么浊液无法用过滤的方法分离 2为什么氢氟酸和盐酸为混合物 3为什么明矾是电解质
1、浊液可能是乳来浊液(分散源的是小液滴),而过滤是分离固体和液体的,所以过滤只能分离悬浊液
2、氢氟酸和盐酸是指氟化氢气体和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当然是混合物(说气体才是纯净物)
3、明矾属于盐类(是化合物),在溶液中可电离出离子,是电解质
4、水银就是指汞,是单质,当然是纯净物
5、制肥皂时向皂化锅里加食盐使溶液中钠离子浓度上升,硬脂酸钠就会析出,这个过程叫盐析,食盐起到降低硬脂酸钠溶解度的作用
6、聚合物中聚合度n不确定(只是在一个范围内),所以聚合物都是混合物
7、白磷:P4 (是由4个磷原子构成的分子)
8、一氯气态,二氯开始液态。
B. 除去粗盐浊液中的泥沙可用什么方法,用到哪些仪器
实验用品是:铁架台(带铁圈),托盘天平,量筒,烧杯,玻璃棒,药匙,漏斗,蒸发皿,酒精灯,坩埚钳,胶头滴管,滤纸,剪刀,火柴,纸片
一、粗盐提纯的步骤
1. 第一步:溶解
(1)称量:称量前先把天平的游码放在标尺的0刻度处,检验天平是否平衡。若不平衡,需进行调节,天平平衡后方可进行称量。
(2)溶解:量取适量水倒入烧杯里,用药匙加粗盐于水中,并用玻璃棒搅拌,直到粗盐不再溶解为止。
2. 第二步:过滤
(1)将玻璃棒轻轻靠在三层滤纸处。
(2)盛装待过滤液体的烧杯紧靠在玻璃棒上,将待滤液沿玻璃棒缓缓倒入过滤器中。
(3)待滤浊液要始终低于滤纸的边缘。
3. 第三步:蒸发
(1)将过滤后的液体倒入蒸发皿内加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注意,倒入蒸发皿里的液体不能超过蒸发皿容积的2/3。若液体倒入过多,在沸腾时容易迸溅,也不易搅动。
(2)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应停止加热,利用蒸发皿的余热将滤液蒸干。
4. 第四步:称量,回收
用玻璃棒将固体转移到纸上,称量后,回收到指定的容器中。
二、玻璃棒所起的作用
1. 粗盐溶解时,使用玻璃棒搅拌,起加速溶解的作用。
2. 过滤时,用玻璃棒引流,使液体沿着玻璃棒流入过滤器,可防止液体直接流下冲破滤纸。
3. 蒸发时,用玻璃棒不断搅动,可防止液体局部受热而溅出。
4. 称量回收时,用玻璃棒把固体转移到纸上。
三、过滤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中间不能留有气泡,以免影响过滤的速率。
二低:滤纸边缘要低于漏斗边缘;漏斗内的液面要略低于滤纸的边缘,以免浊液从滤纸与漏斗内壁之间流入烧杯中,影响过滤的质量。
三靠:倒待滤液时,盛装待过滤液体的烧杯尖嘴和玻璃棒相靠,使液体沿玻璃棒流进过滤器;玻璃棒末端和滤纸三层部分相靠;漏斗下端的导管与用来承接滤液的烧杯内壁相靠,使过滤后的清液成细流,沿烧杯内壁流入烧杯中。
四、造成滤液浑浊的可能原因
造成滤液浑浊的原因一般有:滤纸破损,浑浊的液体直接流入烧杯中;在向漏斗中倒入浊液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致使浊液从滤纸与漏斗内壁之间流入烧杯中;承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等。
C. 浊液都可以用过滤来分离吗
不是,浊液有两种,悬浊液是固体不溶物,能过滤.如果是乳浊液,如油和水,需要分液.
D. 悬浊液如何过滤
悬浊液复: 固体小颗粒悬浮在液体里制形成的混合物叫悬浊液,悬浊液是一种分散系,其分散质粒子直径在0.1微米以上,多为很多分子的集合体,如泥浆等。悬浊液不透明、不均一、不稳定,不能透过滤纸,静置后会出现分层。
悬浊液是固液体系,可以通过过滤的方法分离;
过滤方法的选择:
1、袋式过滤系统
2、芯式过滤系统
E. 过滤悬浊液实验怎么做
1.将混合粉末放在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加热并充分搅拌
2.待悬浊液冷却后过滤版,用少量谁洗涤留在滤权纸上的黑色固体
3.取少量滤纸上的固体于小试管中,滴入数滴稀硫酸,加热并振荡,静置后滤液为无色,把滤纸上的固体取出干燥,
4.将2中所得溶液中,慢慢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不断搅拌,置不在产生蓝色沉淀,且静置后的液体为无色时,停止加氢氧化钠溶液,
5.将4中所得的溶液过滤用少量水洗涤留在滤纸上的蓝色固体,把该固体转移到坩锅中加热,使其全部转入为黑色固体,冷去后取出.
F. 浊液可用过滤的方法分离
乳浊液不可以,悬浊液可以。乳浊液是液体和液体成浊液,悬浊液是固体和液体成浊液
G. 胶体与浊液的分离方法
直接过滤。 ,浑浊的液体通过过滤器的胶体粒子可以不通过滤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