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Na+、K+是如何进行跨膜转运的
Na+、K+的跨膜转运类型是主动运输,即小分子物质从低浓度运输到高浓度中.人体内有钠钾泵,
钠钾泵(也称钠钾转运体),为蛋白质分子,进行钠离子和钾离子之间的交换.每当三个钠离子被转运出细胞,就有两个钾离子被转运到细胞内部.保持膜内高钾膜外高钠的不均匀离子分布.
欢迎继续讨论.
Ⅱ 神经细胞K,NA离子的运输方式
Na+与K+跨膜运输方式有主动运输和协助扩散2种方式
神经细胞的电位,在静息的时候电位是外正内负,是由于细胞膜上运输K+的蛋白质被激活(通道被打开),K+外流是属于协助扩散,不需要能量,这时刻若Na+要内流则为Na+主动运输。在被刺激的情况下,电位又变为内正外负,是因为运输Na+的蛋白质被激活(通道被打开),K+通道被关闭,这时Na+内流是属于协助扩散,若这时刻K+要外流则K+为主动运输。
Ⅲ K、Na离子内流外流的运输方式分别是什么
细胞内K+高而外Na+高的状态时,是主动运输。Na+内流及K+外流均是协助扩散。
Ⅳ 初中化学,什么是离子交换思想
1.离子交换思想(条件是离子反应):NaOH+Hcl=Nacl+H20,NaOH中的阳离子Na结合HCl中的阴离子Cl,生成NaCl;NaOH中的阴离子OH结合HCl中的阳离子H,生成H2O。可以理解成,NaOH与HCl中OH和Cl交换(又或者Na和H交换)
总结:离子交换就是物质A的阴离子与物质B的阴离子交换(如上述OH和Cl交换);又或是物质A的阳离子与物质B的阳离子交换(如上述Na和H交换)
2.磷酸盐即为含有负2价的PO4(磷酸根)离子的盐,例如:Na2PO4、K2PO4、CaPO4等。又如硫酸盐即含有-2价的SO4离子的盐,例如Na2SO4、K2SO4、CaSO4。又如铵盐即含有正1价的NH4离子的盐:(NH4)2PO4、(NH4)2SO4、NH4Cl。
总结:X盐即为含有X离子的盐。
注:X一般为离子团(即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离子),另外一种离子可以随便写,但条件是你写的那是盐,而且不要忘记正负化合价相加要为0。
Ⅳ 询问离子通道、离子交换、离子泵的区别的通俗解释
离子通道就是一个简单的蛋白通道,不结合ATP,离子沿通道顺浓度差跨膜。常见的有Na离子通道和K离子通道(动作电位)。
离子交换,我知道的只有一个Na-K-ATP酶。顾名思义,这个蛋白结合ATP。离子逆浓度差跨膜(静息电位的产生),过程中消耗ATP改变酶构象以结合Na或K。
离子泵,我也只知道一个,就是H-ATP酶。这个酶是高等生物形成ATP的最主要手段。膜外高浓度的H离子顺浓度差进入细胞(线粒体),同时酶利用这种势能从ADP及Pi合成ATP。(如果细胞(线粒体)内H离子浓度过高,此酶还可以利用ATP将H离子排出)。
Ⅵ 离子交换原理
离子交换的基本原理 离子交换的选择性定义为离子交换剂对于某些离子显示优先活性的性质。离子交换树脂吸附各种离子的能力不一,有些离子易被交换树脂吸附,但吸着后要把它置换下来就比较困难;而另一些离子很难被吸着,但被置换下来却比较容易,这种性能称为离子交换的选择性。离子交换树脂对水中不同离子的选择性与树脂的交联度、交换基团、可交换离子的性质、水中离子的浓度和水的温度等因素有关。离子交换作用即溶液中的可交换离子与交换基团上的可交换离子发生交换。一般来说,离子交换树脂对价数较高的离子的选择性较大。对于同价离子,则对离子半径较小的离子的选择性较大。在同族同价的金属离子中,原子序数较大的离子其水合半径较小,阳离子交换树脂对其的选择性较大。对于丙烯酸系弱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来说,它对一些离子的选择性顺序为:H+>Fe3+>A13+>Ca2+>Mg2+>K+>Na十。 离子交换反应是可逆反应,但是这种可逆反应并不是在均相溶液中进行的,而是在固态的树脂和溶液的接触界面间发生的。这种反应的可逆性使离子交换树脂可以反复使用。以D113型离子交换树脂制备硫酸钙晶须为例说明: D113丙烯酸系弱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是一种大孔型离子交换树脂,其内部的网状结构中有无数四通八达的孔道,孔道里面充满了水分子,在孔道的一定部位上分布着可提供交换离子的交换基团。当硫酸锌溶液中的Zn2+,S042-扩散到树脂的孔道中时,由于该树脂对Zn2+选择性强于对Ca2+的选择性,,所以Zn2+就与树脂孔道中的交换基团Ca2+发生快速的交换反应,被交换下来的Ca2+遇到扩散进入孔道的S042-发生沉淀反应,生成硫酸钙沉淀。其过程大致为:
(1)边界水膜内的扩散 水中的Zn2+,S042-离子向树脂颗粒表面迁移,并扩散通过树脂表面的边界水膜层,到达树脂表面; (2)交联网孔内的扩散(或称孔道扩散) Zn2+,S042-离子进入树脂颗粒内部的交联网孔,并进行扩散,到达交换点;
(3)离子交换 Zn2+与树脂基团上的可交换的Ca2+进行交换反应;
(4)交联网孔内的扩散 被交换下来的Ca2+在树脂内部交联网孔中向树脂表面扩散;部分交换下来的Ca2+在扩散过程中遇到由外部扩散进入孔径的S042-发生沉淀反应,生成CaS04沉淀;
(5)边界水膜内的扩散 没有发生沉淀反应的部分Ca2+扩散通过树脂颗粒表面的边界水膜层,并进入水溶液中。 此外,由于离子交换以及沉淀反应的速度很快,硫酸钙沉淀基本在树脂的孔道里生成,因此树脂的孔道就限制了沉淀的生长及形貌,对其具有一定的规整作用。通过调整搅拌速度、反应温度等外界条件,可以使树脂颗粒及其内部孔道发生相应的变化,这样当沉淀在树脂孔道中生成后,就得到了不同尺寸和形貌的硫酸钙沉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