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什么叫负水头,他对过滤和冲洗有何影响如何避免过滤层中负水头现象
“负水头”是指滤层截留了大量杂质以致砂面以下某一深度处的水头损失超过内该处水深。
负水头会导致溶容解于水中的气体释放出来而形成气囊。气囊对过滤有破坏作用,一是减少了过滤面积;二是气囊的上升可能将部分细滤料和轻质滤料带出,破坏滤层结构。
避免出现负水头的方法可以采用增加砂面上的水深,或令滤池出口位置等于或高于滤层表面,
水.业`导.航,网,解答。
⑵ 水力分级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它在选矿过程中有那些应用
水力分级是根据矿粒在水中沉降速度的不同,将宽级别的矿粒群分成若干个窄级别粒度的过程。显然分级的产物是沉降速度相等的等降颗粒,即由密度大的小颗粒、密度小的大颗粒组成。 水力分级在选矿生产中的主要用途有: ①作为重选前的准备作业,如摇床选别的给矿采用水力分级产品,这样可以减少粒度对选别的影响; ②与磨矿机构成闭路磨矿,控制磨矿产品的粒度;. ③对于含泥土质的矿物及砂矿(如砂金、钨、锰、铁、锡等) 砂矿可用于脱泥; ④选矿产品的浓缩与脱水。 常用的水里分级设备有哪些? 常用的水力分级设备有云锡式分级箱、机械搅拌式分级箱、筛板式分级机、水冲箱、分泥斗、水力分离机、倾斜板浓密箱、双层倾斜板水力分级箱、螺旋分级机和水力旋流器等。此信息来源于 www.gyxxjx.com
⑶ 水处理过程中“负水头”对过滤和冲洗有和何影响 如何避免滤层中“负水头”产生
“负水头”是指滤层截留了大量杂质以致砂面以下某一深度处的水头损失超过该处水深内.
负水头会导致溶容解于水中的气体释放出来而形成气囊.气囊对过滤有破坏作用,一是减少了过滤面积;二是气囊的上升可能将部分细滤料和轻质滤料带出,破坏滤层结构.
避免出现负水头的方法可以采用增加砂面上的水深,或令滤池出口位置等于或高于滤层表面,
水.业`导.航,网,
⑷ 滤层内有空气泡时对过滤和反冲洗有何影响
滤层内有空气泡时会减少有效过滤面积,影响过滤速率。水不会从有气泡的地方滤出,过滤时间就会变长,使滤层产生裂缝,产生水流短路,降低出水质量。
⑸ 滤料如何维护
应定期去除滤料表层最受污染的滤料,根据不同的水源每年进行1~6次不等的滤料清理与补充工作,一般每经过两个灌溉季节砂石滤料应全部更换一次,补充或替换滤料以后要对过滤器反复清洗数次,以便清除掉一些颗粒杂质。非均质滤料在反冲洗过程中常发生砂滤料颗粒水力分级现象,由于反冲洗水流较大造成大的滤料颗粒靠近滤层的底部,小的颗粒则停留在滤层的上部,这样上层滤料就会在短时期内被堵死,过滤周期被大大缩短,出现这种情况需要人工拌匀滤料。微灌工程中最好使用均一级配的砂石滤料作为过滤材料。
在滤床表面形成有机物层特别是藻类时,将会出现表层过滤现象,从而使过流量减小,过滤效率降低。在灌溉季节结束的时候,为防止藻类生长,过滤器应将水排空,否则藻类或其他有机物可能引起过滤介质堵塞。必要时可在过滤器内加入含有适当剂量氯或酸的水,并放置约24小时后进行反冲洗,直到流出清水,排空备用。
⑹ V型滤池主要特点是什么
V型滤池是法国德格雷蒙公式设计的一种快滤池,因两侧(或一侧也可)进水槽设计成V字形而得名.
其主要特点是:
(1)V型槽底设有一排小孔,既可作过滤时进水用,冲洗时又可供横向扫洗布水用;
(2)可用较粗滤料较厚滤层以增加过滤周期.反冲洗时,由于“均质滤料”,不发生水力分级现象,提高滤层含污能力;
(3)气水反冲洗再加始终存在的横向表面扫洗,冲洗效果好,冲洗水量大大减少;
水.业'导'航-网,为您解答.
⑺ V型滤池主要特点是什么
其主要特点是:
1、可采用较粗滤料较厚滤层以增加过滤周期。
2、气、水反冲再加始终存在的横向表面扫洗,冲洗水量大大减少。
过滤过程
待滤水由进水总渠经进水阀和方孔后,溢过堰口再经侧孔进入被待滤水淹没的V型槽,分别经槽底均匀的配水孔和V型槽堰进入滤池,被均质滤料滤层过滤的滤后水经长柄滤头流入底部空间,由方孔汇入气水分配管渠,在经管廊中的水封井、出水堰、清水渠流入清水池。
(7)水力分级对过滤和冲洗的影响扩展阅读
V型滤池的滤速可达7~20m/h,一般为12.5~15.0m/h。采用单层加厚均粒滤料,粒径一般为0.95~1.35mm,允许扩大到0.7~2.0mm,不均匀系数1.2~1.6或1.8之间。
对于滤速在7~20m/h之间的滤池,其滤层高度在0.95~1.5m之间选用,对于更高的滤速还可相应增加。底部采用带长柄滤头底板的排水系统,不设砾石承托层。滤头采用网状布置,约55个/m。
反冲洗一般采用气冲、气水同时反冲和水冲三个过程,反冲洗效果好,大大节省反冲洗水量和电耗
⑻ 过滤的过程和方法
过滤的过程和方法
过滤是通过特殊装置将流体提纯净化的过程,过滤的方式很多,使用的物系也很广泛,固-液、固-气、大颗粒、小颗粒都很常见。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关于过滤的过程和方法的知识,欢迎阅读。
1过滤原理
主要包括迁移、附着和脱附三个过程。
2过滤周期及反冲洗
⑴过滤周期
工程应用中,设计和运行是以水头损失来控制过滤周期,当滤料的水头损失达到最大允许值时,就停止过滤,冲洗滤池。
⑵反冲洗的方法
①单独用水反冲洗:用高速水流冲洗
优点:只需一套反冲洗系统。
缺点:冲洗耗水量大,当冲洗强度控制不当时,可能产生砾石承托层松动,冲洗后滤料因水力分级呈上细下粗的分层结构状态。
②气水联合反冲洗:采用空气和水流同时冲洗。
优点:冲洗效果好,耗用水量少小,冲洗过程中不需滤层流化。
缺点:需增加空气系统,与单独用水冲洗相比所需设备较多。
③带表面辅助冲洗的水反冲洗
在滤层表面设置高速水冲洗系统,利用高速水流对表层滤料加以搅动,增加滤料颗粒的碰撞机会,利用高速水流的剪切作用来提高
反冲洗效果。
3滤池的.基本构造
主要由滤料层、配水系统和承托层组成。
⑴滤料层
①颗粒滤料过滤
废水处理中可用石英砂、无烟煤、陶粒、纤维球、聚氯乙烯球等作为滤料。
例如以石英砂作滤料时,砂粒径为0.5~2.0mm,该值大于给水滤池的石英砂粒径(0.5mm);反冲洗强度可取18~20L/m2/s,亦大于给水过滤时的12~15 L/m2/s。
废水悬浮物浓度高时,为了提高滤池的纳污量,延长过滤周期,可采用粗滤料、双层或三层滤料和上向流滤池。处理废水的上向流
滤池为下部进水,上部出水,各层滤料截污力能完全发挥,水头损失上升缓慢。
例如,处理废水的某上向流滤池的滤料级配由上而下分别为:上部细砂层,砂粒径为1~2mm,层厚1500mm;中部砂层,砂粒径为2~
3mm,层厚300mm;下部粗砂层,砂粒径10~16mm,层厚100mm。
②多孔滤料过滤
去除毛纺、化纤和造纸等行业废水中的悬浮细纤维而采用的筛网过滤即为多孔滤料过滤。
⑵配水系统和承托层
配水系统一般分为大阻力配水系统和小阻力配水系统两类。
承托层一般是配合管式大阻力配水系统使用,若采用中小阻力配水系统,且配水孔眼数量多、尺寸小,配水本身已很均匀,滤料本
身不会从孔眼漏掉的话,承托层可以适当减小或省去。
4滤池的分类
滤池按滤料组成分为:单层滤料、双层滤料、多层滤料及混合滤料滤池。
按水流方向分为:下向流、上向流、双向流和辐向流滤池。
按滤速大小分为:慢滤池、快滤池和高速滤池。
按滤池的布置或构造分为:普通快滤池、双阀滤池、无阀滤池、虹吸滤池、移动冲洗罩滤池和V型滤池。
按过滤驱动力分为:重力滤池、压力滤池。
5城市污水三级处理中过滤单元的设计要点(给排水设计手册第5册规定)
⑴滤池的反冲洗
三级处理中对滤池反冲洗的要求高,建议采用气、水反冲洗与表面冲洗相结合的联合反冲洗方式。
⑵滤池池型
避免选用虹吸滤池等反冲洗能力较差的池型,而应优考虑选用移动冲洗罩滤池、V型滤池和T型滤池等表面冲洗能力较强的池型。
由于双阀滤池和四阀滤池具有技术成熟、运行稳定、操作可靠等优点,常被采用。
⑶滤池的设计参数
与给水处理中滤池的设计参数相比,在城市污水三级处理中滤层的厚度和滤料粒径都较大,但滤速则略小。在城市污水三级处理中
过滤单元的主要设计参数主要为:
①滤层
主要有效粒径、滤层厚度、不均匀系数,当滤料不同时,参数也有变化
②滤速:6~10m3 /m2h
③反冲洗:采用气水联合反冲、水冲洗和表面冲洗时分别有不同的参数。
④工作周期:≤12h
6压力滤池和微孔筛滤机
⑴压力滤池
是一个密闭的钢罐,里面装有和快滤池相似的配水系统和滤料等,在压力下操作运行。
在小规模的中水处理流程中过滤单元多采用压力滤罐,其特点是占地少,建设周期短,有定型产品,且运行管理方便。
⑵微孔筛滤机
是利用微孔筛滤网进行固液分离,过滤机理主要是机械筛滤作用。
特点是占地面积小,处理量大,操作管理方便,在啤酒生产废水的预处理中获得广泛应用。
设计参数:
滤网孔径为35~60μm,水力负荷:0.1~0.4m3 /m2min,水头损失小于0.3~0.5m,反冲洗水量占总滤水量的1%~3%。
过滤的内容非常重要,在给水处理以及城市污水三级处理中都要用到滤池的设计,所以要认真复习。出题时可能出叙述性的,也有
;⑼ 何谓"水力筛分"现象它对过滤有何影响
水力筛分作用就是利用水力,将一些想要筛分的混合物质进行筛分。水力包括水的浮力作用回,也包括水答的机械能。比如对一些密度不一的混合物,运用浮力可以将密度不一的物体分层甚至分离。运用水的流动可以将一些大小相差很大而密度相差不大的,或者密度相差很大而大小相差不大的物体分离。
⑽ 影响污水处理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污水处理效果的因素有1、水温但水温太低时微生物活性差,当水温太高时微生物失去活性。。2营养比例,比例失调微生物生长不良 3、PH值偏低时容易丝状菌膨胀。4运行管理,运营人员要根据水量水质来调节运行参数5,溶解氧高时微生物容易自身氧化,溶解氧低分解不完全,易厌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