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滤,用于截留水中胶体大小的颗粒,而水和低分子量溶质则允许透过膜。由膜表面机械筛分、膜孔阻滞和膜表面及膜孔吸附的综合效应,以筛滤为主。所以超滤不能做为脱盐设备,一般用在反渗透前做除盐水预处理设备。
如果在你的问题中选的话只能用离子交换树脂了。
离子交换法是以圆球形树脂(离子交换树脂)过滤原水,水中的离子会与固定在树脂上的离子交换。常见的两种离子交换方法分别是硬水软化和去离子法。硬水软化主要是用在反渗透(RO)处理之前,先将水质硬度降低的一种前处理程序。软化机里面的球状树脂,以两个钠离子交换一个钙离子或镁离子的方式来软化水质。 离子交换树脂利用氢离子交换阳离子,而以氢氧根离子交换阴离子;以包含磺酸根的苯乙烯和二乙烯苯制成的阳离子交换树脂会以氢离子交换碰到的各种阳离子(例如Na+、Ca2+、Al3+)。同样的,以包含季铵盐的苯乙烯制成的阴离子交换树脂会以氢氧根离子交换碰到的各种阴离子(如Cl-)。从阳离子交换树脂释出的氢离子与从阴离子交换树脂释出的氢氧根离子相结合后生成纯水。 阴阳离子交换树脂可被分别包装在不同的离子交换床中,分成所谓的阴离子交换床和阳离子交换床。也可以将阳离子交换树脂与阴离子交换树脂混在一起,置于同一个离子交换床中。不论是那一种形式,当树脂与水中带电荷的杂质交换完树脂上的氢离子及(或)氢氧根离子,就必须进行“再生”。再生的程序恰与纯化的程序相反,利用氢离子及氢氧根离子进行再生,交换附着在离子交换树脂上的杂质。
㈡ 常用于物质分离的仪器
液液萃取
固液萃取(亚临界萃取,超临界萃取,超声波萃取)
膜分离:反渗透、纳滤、超滤、微滤
色谱分离:薄层色谱、液相色谱
电泳技术、离子交换、梯度新型、沉淀等等!
㈢ 超滤与透析的区别
一、原理不同
超滤:超滤是血液通过机器泵或者血压流经体外滤器,在人工肾小球跨膜压的作用下,液体从压力高的一侧向压力低的一侧移动,通过对流的方式获得超滤液。
透析:透析依靠半透膜进行弥散和渗透。半透膜两侧的溶质浓度差就是驱动溶质移动的原动力,溶质从浓度高的一侧通过平衡膜向浓度低的一侧(弥散作用),水分子移向渗透浓度高的一侧(渗透作用)。
二、使用的膜不同
超滤:超滤膜的孔径在0.05 um–1 nm之间,主要用于截留去除水中的悬浮物、胶体、微粒、细菌和病毒等大分子物质。
透析:透析所使用的半透膜厚度为10-20微米,膜上的孔径平均为3纳米,所以只允许分子量为1.5万以下的小分子和部分中分子物质通过,而分子量大于3.5万的大分子物质不能通过。
三、装置不同
超滤:超滤装置一般由若干超滤组件构成。
透析:透析所使用的装置是血液透析器。
(3)侧向流超滤仪器扩展阅读
超滤的操作影响因素:料液流速、操作压力、温度、运行周期、进料浓度、料液的与处理、膜的清洗。
操作温度主要取决于所处理的物料的化学、物理性质。由于高温可降低料液的黏度,增加传质效率,提高透过通量,因此应在允许的最高温度下进行操作。
超滤膜透过通量与操作压力的关系取决于膜和凝胶层的性质。超滤过程为凝胶化模型,膜透过通量与压力无关,这时的通量称为临界透过通量。
㈣ 血透机上超净滤器的工作原理
血透机上超净滤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正负电荷的相互作用或范德华力和透析膜表面的亲水性基团选择性吸附某些蛋白质、毒物及药物(如β2-微球蛋白、补体、炎性介质、内毒素等)。所有透析膜表面均带负电荷,膜表面负电荷量决定了吸附带有异种电荷蛋白的量。在血透过程中血液中某些异常升高的蛋白质、毒物和药物等选择性地吸附于透析膜表面,使这些致病物质被清除,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血液透析是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脏替代治疗方式之一。它通过将体内血液引流至体外,经一个由无数根空心纤维组成的透析器中,血液与含机体浓度相似的电解质溶液(透析液)在一根根空心纤维内外,通过弥散/对流进行物质交换,清除体内的代谢废物、维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同时清除体内过多的水分,并将经过净化的血液回输的整个过程称为血液透析。
溶质转运:
1、弥散:是血液透析时清除溶质的主要机制。溶质依靠浓度梯度从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转运,此现象称为弥散。溶质的弥散转运能源来自溶质的分子或微粒自身的不规则运动(布朗运动)。
2、对流:溶质伴随溶剂一起通过半透膜的移动,称为对流。溶质和溶剂一起移动,是摩擦力作用的结果。不受溶质分子量和其浓度梯度差的影响,跨膜的动力是膜两侧的静水压差,即所谓溶质牵引作用。
3、吸附:是通过正负电荷的相互作用或范德华力和透析膜表面的亲水性基团选择性吸附某些蛋白质、毒物及药物(如β2-微球蛋白、补体、炎性介质、内毒素等)。所有透析膜表面均带负电荷,膜表面负电荷量决定了吸附带有异种电荷蛋白的量。在血透过程中,血液中某些异常升高的蛋白质、毒物和药物等选择性地吸附于透析膜表面,使这些致病物质被清除,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㈤ 净水器如何选择美的纳滤机1359S好还是ispringRCC7P超滤机好
目前市面上有5种主流的净水器过滤方式:PP棉、活性炭、超滤、纳滤、RO反渗透
各种过滤方式的过滤物如下图:
反渗透是目前全球公认的安全、科学的水处理技术,通过反渗透膜出来的水基本是纯水,就是只有水分子,所以是zui安全的,故反渗透机又叫做纯水机。RO反渗透膜的过滤精度为0.0001微米;而1纳米=0.001微米;也就是说RO机的过滤精度比纳滤机还能多10倍的过滤精度。 一些危害人体的重金属,纳滤机是无法过滤的。所以综合来说是反渗透机比较好。
㈥ 血液透析机具体是什么仪器啊怎么工作的
一 血液透析原理
透析是指半透膜两侧的溶液通过弥散、渗透及超滤作用,即溶质由浓度高的一侧向浓度低的一侧流动,而水分子由渗透压低的一侧向渗透压高的一侧流动的过程,最终达到动态平衡。血液透析通过血液与透析液之间的溶液弥散和超滤来达到治疗目的。因此透析过程也就是溶质进行弥散和滤过过程。血液透析包括溶质的移动和水的移动,即血液和透析液在透析器(人工肾)内借半透膜接触和浓度梯度进行物质交换,使血液中的代谢废物和过多的电解质向透析液移动,透析液中的钙离子、碱基等向血液中移动。从而清除患者血液中的代谢废物和毒物;调整水和电解质平衡;调整酸碱平衡。具有人体肾脏的部分功能(但不能替代肾脏的内分泌和新陈代谢功能)。
二 血液透析机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血液透析机大致可以分为血液监护警报系统和透析液供给系统两部分。血液监护警报系统包括血泵、肝素泵、动静脉压监测和空气监测等;透析液供给系统包括温度控制系统、配液系统、除气系统、电导率监测系统、超滤监测和漏血监测等部分组成。其工作原理是:透析用浓缩液和透析用水经过透析液供给系统配制成合格的透析液,通过血液透析器,与血液监护警报系统引出的病人血液进行溶质弥散、渗透和超滤作用;作用后的病人血液通过血液监护警报系统返回病人体内,同时透析用后的液体作为废液由透析液供给系统排出;不断循环往复,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完成整个透析过程。如图1所示:1-2代表的是血路;3-5-7表示透析液在配置好后准备透析或者透析液不正确时,透析液处于旁路未通过透析器的情况;3-6-7表示正常透析时,透析液流经透析器的路线;6表示进行单超时的情况。
三 血液透析机各部分功能
1. 血液监护警报系统部分
血液监护警报系统以Gambro AK 95为例如图2所示,对各部分功能作简要介绍。
a.血泵(Blood Pump)
用来推动血液循环以维持血液透析治疗的顺利进行。通常来说,血泵部分往往具有转速检测功能,用来监测病人的血流情况,而血流又与各种毒素的清除有关(如图3所示),因此血泵转轮与凹槽间距设定一定要精确,并需要经常调整,根据血路泵管的情况,一般将间距设定为3.2~ 3.3mm,不可太松,否则会造成血流检测不准;也不可太紧,如果太紧会造成管路破裂,发生事故。
b.肝素泵(Heparin Pump)
肝素泵相当于临床上应用的微量注射泵,用以持续向病人血液中注射肝素。由于病人的血液在体外循环与空气接触,很容易发生凝血现象,使用肝素泵防止发生凝血。
c.动静脉压监测
动脉压监测用来监测透析器内血栓、凝固和压力的变化。当血流不足时,动脉压就会降低;当透析器内有凝血和血栓形成时,动脉压就会升高;静脉压监测用来监测管路血液回流的压力。当透析器凝血或血栓形成、血流不足以及静脉血回流针头脱落时,静脉压就会下降;如果血路回流管扭曲堵塞或回流针头发生堵塞时,静脉压就会升高。以上情况发生时,机器会自动报警。
d.空气监测(Air Detector)
用来监测血液流路以及静脉滴壶中的空气气泡。一般用超声波探测的原理,为了避免病人发生空气栓塞而设置。当监测到有空气气泡时,检测系统会驱动动、静脉血路夹来阻断血流,防止危险的发生。
2. 透析液供给系统部分
a.温度控制系统
包括加热和温度检测两部分,在正常透析时,一般将符合治疗标准的反渗透水加热至36~40℃,与浓缩液混合后由温度传感器检测温度,进而控制加温使得透析液温度与设定的温度符合,一般透析液温度控制在37℃左右,根据病人情况可适当调节。具有热消毒的机器,在进行热消毒时加热温度可以达到100℃。
b. 配液系统
配制合格的透析液,以碳酸盐透析为例,其混合比例为:A液∶B液∶纯水=1∶1.83∶34。目前很多机器都采用陶瓷泵进行配比,通过调整转速快慢来达到配制透析液的精确性。
c.除气系统
在水和浓缩液中存在一定的空气,配制透析液过程中由于碳酸盐的存在也会有气体的生成,这些气泡在透析液中有可能引起血液空气栓塞、降低废物的清除率、影响透析液的流量和压力、进而影响电导率浓度等情况的发生,因而需要除去透析液中的空气。除气时利用负压原理,一般除气压设为-600mmHg左右,但在高原地区要适当降低负压,如兰州、昆明等地设为-500mmHg即可。
d.电导率监测系统
一般碳酸盐透析功能的血液透析机往往配置有2~3个电导率监测模块,首先检测A液的浓度,如果A液浓度达到要求再吸B液,然后检出的电导率就是透析液的实际电导率。电导率监测模块监测到的电导率值传到CPU电路,与设定电导率相比较,进而控制浓缩液配制系统,使其配制出符合要求的透析液。通常测定透析液中阳离子浓度范围为13.0~15.0ms/cm,透析液浓度维持在13.8~14.2之间。
e.超滤(Ultrafiltration)监测系统
利用跨膜压(Trans-membranous Press,TMP)的压力控制或容量控制来达到超滤、去除血液中水分的目的。跨膜压增大,相应超滤量在时间确定的情况下也会增大(如图4所示)。由于大部分血液透析病人肾脏功能衰竭或完全丧失,无法排除体内水分,因此超滤系统在血液透析机中非常重要。目前市场上血液透析机的超滤控制系统可以分为流量传感器系统和平衡腔两类,Gambro公司使用的是前者,而其它大部分使用是后者,各有优缺点,都是通过比较通过透析器前后的流量差异来计算超滤量的,都比较准确。
f. 漏血监测(Blood Leakage)系统
血液透析过程中有时会发生透析器破膜现象,这时就会发生漏血,为了检测漏血的发生,一般血液透析机利用光学原理检测透析液中的血红素,其检测灵敏度为0.25~0.35ml血红素/1升透析液,在透析过程中如果有沉淀或过脏,易发生假报警,这就需要操作人员及时清除漏血检测部位的赃物。
四 血液透析机的发展
血液透析机的发展日渐成熟,操作的人性化设计也很普及,作为治疗型设备,治疗的个性化、安全性能以及模块化设计是每个生产厂家考虑的首要问题。根据每个病人的实际电解质情况,能够很方便地提供不同的透析液是血液透析机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为了提高血液透析的安全性、有的公司提出了卫生连锁的概念;在工程方面,血液透析机的设计趋向于的模块化设计,这就提高了机器的维护性能
㈦ 费森F350超滤失败
超滤膜损坏。费森F350是费森尤斯医疗集团的血液超滤仪器。主要用于医疗过程中对血液进行超滤,超滤需要使用超滤膜将血液中的物质分离,获得血液滤出液。如果超滤失败说明费森F350的超滤膜损坏,需要更换新的超滤膜。
㈧ 怎么检测超滤机出水质量
超滤膜组件的作用就是去除水质的有机物,一般根据出水SDI(污染指数)仪器来判定。
㈨ 超滤膜完整性检测
一些国外厂家以气压式方式进行超滤膜的完整性检测机,目前我知道的有密里博和专Pall。但是,气压式的监属测方法其实并不科学,这个仅是各个厂家各自推的标准。事实上,里面有压力变化,所以这种方法不可取。一般来说的话,采用泡点检测法,在过滤侧鼓入空气,看滤过侧是否有气泡产生,这种方式是最直观和最可靠的。这个是对于膜是否有漏点的检测。
另外对过滤精度来说,用相应的标称分子量的球形分子作为过滤材料进行检测,看截留率。这个一般来说,没有用户会做。基本泡点实验结束后,就表示膜是完整的了。
㈩ 血液透析知识
血液透析是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脏替代治疗方式之一。那么你对血液透析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我整理关于血液透析知识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血液透析的原理
溶质转运
1、 弥散:是HD时清除溶质的主要机制。溶质依靠浓度梯度从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转运,此现象称为弥散。溶质的弥散转运能源来自溶质的分子或微粒自身的不规则运动(布朗运动)。
2、 对流:溶质伴随溶剂一起通过半透膜的移动,称为对流。溶质和溶剂一起移动,是摩擦力作用的结果。不受溶质分子量和其浓度梯度差的影响,跨膜的动力是膜两侧的静水压差,即所谓溶质牵引作用。
3、 吸附:是通过正负电荷的相互作用或范德华力和透析膜表面的亲水性基团选择性吸附某些蛋白质、毒物及药物(如β2-微球蛋白、补体、炎性介质、内毒素等)。所有透析膜表面均带负电荷,膜表面负电荷量决定了吸附带有异种电荷蛋白的量。在血透过程中,血液中某些异常升高的蛋白质、毒物和药物等选择性地吸附于透析膜表面,使这些致病物质被清除,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水的转运
1、 超滤定义:液体在静水压力梯度或渗透压梯度作用下通过半透膜的运动称为超滤。透析时,超滤是指水分从血液侧向透析液侧移动;反之,如果水分从透析液侧向血液侧移动,则称为反超滤。
2、 影响超滤的因素
(1) 净水压力梯度:主要来自透析液侧的负压,也可来自血液侧的正压。
(2) 渗透压梯度:水分通过半透膜从低浓度侧向高浓度侧移动,称为渗透。其动力是渗透压梯度。当两种溶液被半透膜隔开,且溶液中溶质的颗粒数量不等时,水分向溶质颗粒多的一侧流动,在水分流动的同时也牵引可以透过半透膜的溶质移动。水分移动后,将使膜两侧的溶质浓度相等,渗透超滤也停止。血透时,透析液与血浆基本等渗,因而超滤并不依赖渗透压梯度,而主要由静水压力梯度决定。
(3) 跨膜压力:是指血液侧正压和透析液侧负压的绝对值之和。血液侧正压一般用静脉回路侧除泡器内的静脉压来表示。
(4) 超滤系数:是指在单位跨膜压下,水通过透析膜的流量,反映了透析器的水通过能力。不同超滤系数值透析器,在相同跨膜压下水的清除量不同。
血液透析设备血液透析的设备包括血液透析机、水处理及透析器、共同组成血液透析系统。
1、 血液透析机:是血液净化治疗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治疗仪器,是一个较为复杂的机电一体化设备,由透析液供给监控装置及体外循环监控装置组成。它包括血泵,是驱动血液体外循环的动力;透析液配置系统;联机配置合适电解质浓度的透析液;容量控制系统,保证进出透析器的液体量达到预定的平衡目标;及各种安全监测系统,包括压力监控、空气监控及漏血监控等。
2、 水处理系统:由于一次透析中患者血液要隔着透析膜接触大量透析液(120L),而城市自来水含各种微量元素特别是重金属元素,同时还含一些消毒剂、内毒素及细菌,与血液接触将导致这些物质进入体内。因此自来水需依次经过滤、除铁、软化、活性炭、反渗透处理,只有反渗水方可作为浓缩透析液的稀释用水。而对自来水进行一系列处理的装置即为水处理系统。
3、 透析器:也称“人工肾”,由一根根化学材料制成的空心纤维组成,而每根空心纤维上分布着无数小孔。透析时血液经空心纤维内而透析液经空心纤维外反向流过,血液/透析液中的一些小分子的溶质及水分即通过空心纤维上的小孔进行交换,交换的最终结果是血液中的尿毒症毒素及一些电解质、多余的水分进入透析液中被清除,透析液中一些碳酸氢根及电解质进入血液中。从而达到清除毒素、水分、维持酸碱平衡及内环境稳定的目的。整个空心纤维的总面积即交换面积决定了小分子物质的通过能力,而膜孔径的大小决定了中大分子的通过能力。
4、 透析液:透析液由含电解质及碱基的透析浓缩液与反渗水按比例稀释后得到,最终形成与血液电解质浓度接近的溶液,以维持正常电解质水平,同时通过较高的碱基浓度提供碱基给机体,以纠正患者存在的酸中毒。常用的透析液碱基主要为碳酸氢盐,还含少量醋酸。
血液透析的适应与禁忌适应症
一、 急性肾损伤:凡急性肾损伤合并高分解代谢者(每日血尿素氮BUN上升≥10、7mmol/L,血清肌酐SCr上升≥176、8umol/L,血钾上升1-2mmol/L,HCO3-下降≥2mmol/L)可透析治疗。非高分解代谢者,但符合下述第一项并有任何其他一项者,即可进行透析:①无尿48h以上;②BUN≥21、4mmol/L;③SCr≥442umol/L;④血钾≥6、5mmol/L;⑤HCO3-<15mmol/L,CO2结合力L;⑥有明显水肿、肺水肿、恶心、呕吐、嗜睡、躁动或意识障碍;⑦误输异型血或其他原因所致溶血、游离血红蛋白>12、4mmol/L。决定患者是否立即开始肾脏替代治疗,及选择何种方式,不能单凭某项指标,而应综合考虑。
二、 慢性肾功能衰竭: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的时机尚无统一标准,由于医疗及经济条件的限制,我国多数患者血液透析开始较晚。透析指征:①内生肌酐清除率<10ml/min;②BUN>28、6mmol/L,或SCr>707、2umol/L;③高钾血症;④代谢性酸中毒;⑤口中有尿毒症气味伴食欲丧失和恶心、呕吐等;⑥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肾性高血压或尿毒症性心包炎用一般治疗无效者;⑦出现尿毒症神经系统症状,如性格改变、不安腿综合征等。开始透析时机时同样需综合各项指标异常及临床症状来作出决定。
三、 急性药物或毒物中毒:凡能够通过透析膜清除的药物及毒物,即分子量小,不与组织蛋白结合,在体内分布较均匀均可采用透析治疗。应在服毒物后8~12h内进行,病情危重者可不必等待检查结果即可开始透析治疗。
四、 其它 疾病:严重水、电解质及酸解平衡紊乱,一般疗法难以奏效而血液透析有可能有效者。
禁忌症
随着血液透析技术的改进,血液透析已无绝对禁忌症,只有相对的禁忌症。
1、 休克或低血压者(收缩压<80mmHg)
2、 严重的心肌病变导致的肺水肿及心力衰竭;
3、 严重心律失常;
4、 有严重出血倾向或脑出血;
5、 晚期恶性肿瘤;
6、 极度衰竭、临终患者;
7、 精神病及不合作者或患者本人和家属拒绝透析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