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该公司的尿素热解技术是目前脱硝工艺中较安全的还原剂生产工艺,而尿素热解炉中的氨气的浓度具体如何确定
楼主你好。尿素热解相对于液氨工艺确实是比较安全的制氨工艺。
根据我的实际经验,热解炉出口氨气浓度是5%。
你所提问的如何确定,是指如何控制到5%吗?
热解炉顶部有稀释风机,风量是一定的。控制5%的浓度,需要通过“尿素溶液计量分配装置”控制喷入热解炉的尿素流量,从而达到出口5%的浓度。
⑵ 尿素滤清器多久换一次
汽车尿素滤芯是按来照公里源数来估计的,一般是5到6万公里更换一次。需定期更换尿素滤芯。尿素滤芯的容污能力是有限的,即使使用的是正品尿素溶液,也需要定期更换。一旦滤芯失去过滤效果,尿素中的杂质会引起系统故障。
在国四排放实施后,国内的牵引车采用SCR技术路线居多,SCR系统最明显的特征是车辆装有一个尿素罐,里面储存着用于向尾气中喷射的尿素溶液。
(2)尿素热解炉气氨过滤器扩展阅读:
选择车用尿素水溶液,有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符合GB29518-2013;
第二、有德国汽车工业协会颁布的AdBlue的认证;
第三、中国内燃机协会颁布的CGT认证。只要有着三项,那么就是合格的产品。不合格的产品对汽车的三元催化剂有很大损害,一旦损坏只有更换,维修成本很高。
⑶ 大车国四尿素工作原理
通过优化喷油和燃烧过程,尽量在机内控制微粒PM的产生,而后在机外处理富氧条件下形成的氮氧化物,及时用车用尿素(车用尿素在一定温度下分解生成氨)对氮氧化物(NOx)进行选择性催化还原,从而达到既节能、又减排的目的。
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SCR)是针对柴油车尾气排放中NOx的一项处理工艺,即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喷入还原剂氨或尿素,把尾气中的NOx还原成N2和H2O。催化剂有贵金属和非贵金属两类。
由于各国的环境保护部门提出进一步减少柴油机排放放的氮氧化物污染物,国内俗称欧IV标准。发动机生产商开始使用SCR技术来达到环保部门的要求。柴油机尾气处理液(国内俗称为:汽车尿素,车用尿素,汽车环保尿素),是SCR技术中必须要用到的消耗品。
(3)尿素热解炉气氨过滤器扩展阅读
尾气从涡轮出来后进入排气混和管,在混和管上安装有尿素计量喷射装置,喷入尿素水溶液,尿素在高温下发生水解和热解反应后生成NH3,在SCR系统催化剂表面利用NH3还原NOX,排出N2,多余的NH3也被氧化为N2,防止泄漏。一般情况下,消耗100L燃油的同时会消耗5L液体尿素水溶液。
2009年3月份,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政策司召集有关企业开会,讨论汽车排放标准(国Ⅲ、国Ⅳ、国Ⅴ)实施问题,汽车行业主要企业和发动机生产企业参加了会议。根据国内油品质量不能适应实施上述标准的现实状况,汽车行业提出适当分车型推迟实施排放标准。
为此,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在听取汽车行业多数企业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向国家环境保护部反映了该标准推迟实施的建议。
⑷ 车用尿素有什么作用从什么地方喷入发动机燃烧
现在汽车上搭载的柴油发动机,在使用过程中都需要添加一种叫做“尿素”的东西。如果不使用还不行,否则发动机就会动力下降,限制输出扭矩。很多司机对此特别不理解,说汽车为什么要添加这个东西啊?它是不是像乙醇汽油中的乙醇一样降低柴油浓度的呀?那它为什么不直接加入柴油箱中和柴油混合在一起呢?它是从哪儿喷入发动机燃烧的呢?
一般来说,尿素的消耗量是燃油的3~5%。如果一辆车每年行驶十万公里,消耗三万升柴油,那么需要消耗的尿素大约是1500升。以每升5元计算,大约需要七千多元。这对于以货运运输为生的卡车司机来说,是一笔不小是开支。因此就有人想办法节省这笔开支。一种方法是使用水来代替尿素,事实证明这种方法是不可以的,水没有中和氮氧化物的功能,柴油机检测到尾气中的氮氧化物超标,就会限制发动机扭矩。
第二种方法是直接将SCR系统的电源断开,让SCR系统停止工作,这种方法也不行,同样会引发发动机保护机制;第三者方法是直接改写发动机控制单元的程序,也就是将SCR系统屏蔽掉,这种方法虽然可以让柴油机正常工作,但是在汽车年检时尾气是不合格的,此外还会由于改装导致汽车三包失效,也是不可取的。因此我们就不要在这上面动歪脑筋了,为了我们共同的环境,就付出一点代价吧!
最后再来说说汽油机为什么不需要SCR系统,不需要使用尿素。这主要是因为,汽油机与柴油机的尾气成分是不一样的。汽油机尾气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和颗粒物含量较少。而处理一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的有效方法是使用三元催化器,它可以将这两种有害物质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而使用尿素的SCR系统并不具备这样的功能。
⑸ 车用尿素过滤器
该废水不含其它重金属,主要是PH值不符合要求。经过中和调整就可以达到环保排放标准 :防止脱色系统中的活性炭微粒进入后道处理工序。
⑹ 尿素热解炉的热量是由电加热器提供吗
加热炉一般全称应该叫有机热载体锅炉,是属于锅炉的一种,没记错的话应该是引进的美国的一种使用导热油等对需加热介质进行换热的锅炉。不属于压力容器。
⑺ 1吨尿素水解和热解分别能生成多少氨气
(1)尿素CO(NH2)2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12:(1×2×2):16=3:1:4;故填:3:1:4;(2)设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氨气的质量为y
CO(NH2)2+H2O═CO2↑+2NH3↑,
60
44
34
120g
x
y
60
120g
=44
x
=34
y
x=88g
y=68g
答:120g尿素完全水解,可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和氨气的质量各是88g和68g.
⑻ 尿素的流程是怎样
一、原料的压缩和净化
1、二氧化碳(CO2)的压缩和净化 二氧化碳来自脱碳,其浓度为65.7%(V),含氧量0. 5 %(V),硫化物<15mg/M3,CO2通过一分离器后进入CO2压缩机一段,由二段出口去脱硫槽,降低CO2气中的含量至10 mg/M3以下,回到压缩机三段出入,再经三、四、五段压缩达到20.7Mpa,送到尿素合成塔。
2、液体的净化和输送 原料液氨从合成车间氨冷冻岗位氨贮槽送来,温度≤30℃,压力≥2.05Mpa,先进入液氨过滤器,除去固体杂质和油类,再进入液氨缓冲槽,进入尿素系统的氨由调节阀开度的大小来控制流量。
二、尿素的合成
CO2压缩机出口气体压力约为Mpa,温度约125℃,进入两尿素合成塔,进入尿塔的CO2量决定整个系统的生产负荷大小。
从一吸塔来的氨基甲酸溶液约85—90℃,经一甲泵加压至20.69Mpa,送入尿素合成塔。
从液氨缓冲槽来液氨进入氨泵入口加压至20.7Mpa,经氨预热器加热至45℃左右,送入尿塔。入尿塔的氨量根据塔顶部温度决定,其顶部温度控制在188—190℃;尿素合成塔的压力由塔出口的调节阀自行控制,一般维持在19.6Mpa。
三、循环回收
1、一段分解 合成塔出来的合成液中含有尿素、氨基甲酸铵(甲胺)、过剩氨和水。通过压力调节阀减压至1.7Mpa,进入一段分解塔及一分加热器,由1.10Mpa的蒸汽加热至155—160℃,使甲胺的分解率达到88%以上,总氨蒸出率达90%,在分离段进行气液分离后通过一减压调节阀后送至二段加热分离器(二分塔)。
2、二段分解 出一段分解塔的流体经减压至0.4Mpa后,进入二分塔,在上部闪蒸,经填料精馏段,二段加热器加热至135—140后进行气液分离,气相进入二段吸收,液相经一减压调节阀进入蒸发系统的闪蒸槽。
3、一段循环系统 从一分塔气相出来的气体约120℃,是NH3、CO2 、H2O的混合物,经热能利用段换热降温至100℃,进入一吸冷却器,由循环脱盐水冷却,然后进入一吸塔下部,利用塔顶部加入的液氨和氨水进行吸收,控制出一吸塔气相温度≤50℃, CO2含量≤100PPM。气相进入三个氨冷凝器,由循环水冷凝成液氨回流至氨缓冲槽;冷凝后的残气进入惰洗涤器,进一步回收其中的氨,洗涤液由氨水泵打入,吸收液注入一吸塔顶部,尾气经减压后进入尾吸塔,一吸塔液相部分即定甲胺液,进入一甲泵加压后至20.0Mpa送入尿塔。
一吸塔顶部加的液氨从缓冲槽来,一般循环的压力控制1.70Mpa。
4、二段循环系统来自解吸塔及二分塔的气体汇合后,进入二循一冷器底部,用蒸发冷凝液来做吸收剂,循环水冷却生成氨基甲酸铵,进入二甲泵,加压后送入一吸塔底部作一段分解气的吸收液。出二循一冷器的顶部气体进入二循二冷器底部,用蒸发冷凝液吸收,吸收液即得氨水,由氨水泵打入惰洗器;余气经调节阀减压送往尾吸塔。二段循环压力控制在0.27Mpa。
5、尾气吸收与解吸尾气包括一、二段吸收后的剩余气体,包含NH3、O 2 、CO2及其它不凝性气体,设置尾气回收的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的回收放空尾气中的NH3、CO2,降低NH3的损失。在二个串联的吸收塔内进行,用碳铵液作吸收剂,吸收后再返入碳铵液槽。
两段蒸发的冷凝液流入碳铵液贮槽后,由解吸泵送入解吸系统,解吸的目的是回收排放水中的NH3、CO2,维持系统水平衡,要求排放废液NH3含量≤0.07%(重量)。解吸系统由解吸换热器与废液换热,进入冷凝器冷凝液相回流,气相进入二段循环系统。
6、蒸发和造粒由闪蒸槽流出的尿液进入一段蒸发器的加热段加热至130℃,在0.033 Mpa(绝)压力下,尿液浓度达到96%(W),进入二段蒸发加热器,加热至140℃,继续减压至0.0033 Mpa(绝),尿液浓度提高至99.7%(W),尿液进入熔融泵送往造粒塔,由旋转喷头喷洒造粒。两段气相分别由三个蒸汽喷浆泵抽至三个冷却器,冷凝后的液体即蒸发冷凝液至碳铵液槽。
⑼ 国内有尿素水解制氨用于电厂烟气脱硝的案例吗,在哪里
应该还没有吧,起码目前没见过,技术不成熟。
现在基本不允许使用液氨的电厂都采用尿素热解制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