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反渗透膜使用注意事项有哪些
由于各地反渗透系统生产所用的水源不同,原水处理方法不同,生产方法回各异,致使反渗透答膜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大量的悬浮物、胶体粘状物、有机物、无机盐、余氯、微生物等阻塞,极大影响了出水量及水的质量,生产厂家必须定期进行清洗。
GE反渗透膜清洗要求
用户首先要确认所用GE反渗透膜元件的材料来咨询和选择消毒杀菌剂,避免造成RO膜损伤。
用户可根据膜的组数及系统容量确定清洗液、消毒液的工作体积,确定清洗液、消毒液商品用量。
根据对系统调查、诊断,确定膜污染类型,选取相应药剂进行清洗或杀菌。
清洗液.消毒杀菌液进入膜管前一定先要经过保安过滤器。
最佳清洗温度25-35℃,如在低温条件下使用,需适当延长清洗时间。
若系统存在多种污染类型,可依照有机物、无机物、微生物的顺序分别清洗/杀菌,每道流程完成后,需用透过水清洗后再进行下一道流程。清洗液、消毒杀菌液均单一使用,不得混用。
~~~tm
B. 二级反渗透制水操作中二级淡水流量增大是怎么回事
一、双级反渗透中间没有水箱情况(即一级产水直接进入二级)的处理
关小一级高压泵出口阀门,降低二级淡水流量;关小二级高压泵出口阀门,降低二级淡水流量;
二、双级反渗透有中间水箱的处理
关小二级高压泵出口阀门,降低二级淡水流量。
三、故障性增大
如有泄漏的情况,这样二级的产水电导率将会不正常地高,寻找漏点并修复;
四、正常性增加
比如现在温度比冬季的时候要高,这种增加是正常的,基本上可以不管,不会产生危害;
五、仪表的误差
也存在仪表误差的可能性,流量计除了问题,建议清洗;
六、因为仅流量增加还无法准确地判断,最好能把具体的参数告诉才能更好地判断。
C. 温度对反渗透系统有怎样的影响
反渗透膜在抄什么温度下运行状态袭最好?
根据目前市面上的反渗透膜型号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目前常规的反渗透膜型号进水温度一般最高不要操作45℃,pH>10时,连续运行的最高允许温度95℉(35℃),一般热消毒膜的最高消毒温度是在85℃,运行温度也是45℃。
所以综上所述,最高进水温度超过25度但在45摄氏度以内,对于反渗透膜来说,是完全处于正常操作状态的。
但是,这里要注意了:当反渗透膜元件进水温度高于30℃时,部分品牌的反渗透膜都会变的不稳定,其他品牌的耐热性不一定会有这么好。而且为了性能稳定一些,建议进水温度控制在25℃-35℃之间。
反渗透膜温度与产水通量的关系:
反渗透膜的实际产水量受温度的影响变化较大。大多数实验室超纯水机或反渗透纯水设备产水量是按反渗透膜在25℃进水温度下的标准产水量来标注的。因此,客户在选择实验室超纯水机或反渗透纯水设备时,考虑到冬季水温较低,以及反渗透膜投入使用后水通量会逐渐降低的影响因素,务必放大需求产水量至设备标称产水量的1.5~2倍考虑。
温度对反渗透膜产水量的影响如下图所示。
D. 如何保持高压纳滤膜的长期运行
1、保持预处理效果的稳定
在预处理阶段去除原水中的大部分污染物,良好的预处理效果,能够有效减少纳滤系统受到各类污染的机率。
例如定期更换保安过滤器滤芯和检查保安过滤器,防止过滤器内出现短流现象和滋生生物粘泥而对膜元件造成污染。严格控制进水浊度和污染指标(SDI),控制进水浊度小于0.5NTU,污染指数小于5。对膜前流程及膜系统进行消毒杀菌,消毒杀菌对控制微生物污染是必不可少的关键步骤。对系统的杀菌分为冲击式杀菌和连续性杀菌,可根据系统不同而选用不同的方法。
2、控制较低的运行压力和回收率
压力是高压纳滤膜脱盐的推动力,压力升高,膜组件透水量线性上升,脱盐率开始时升高,当压力升至一定值时,脱盐率趋于平稳。因而在实际运行中,压力无需太高,压力过高会使高压纳滤膜的衰减加剧,而且有可能损坏膜组件。为延长高压纳滤膜的使用寿命,通常在脱盐率和产水量满足生产要求时,采用稍低一些的压力运行,对系统的长周期运行有着很大的好处。
当纳滤系统采用较高的回收率时,浓水含盐量相应提高,不但容易在浓水侧产生浓差化,而且会导致系统渗透压的增大,为维持产水量,操作压力必须提高,产水的比能耗也会增加,产水水质变差,高压纳滤膜污染加重,结垢和微生物污染的危险性变大。
E. 反渗透纯化水设备产水量与温度有什么关系
反渗透纯化水设备产水量与温度的关系如下:
F. 二级反渗透制水,膜手册《水温校正系数参考表》
温度(℃)温度校正系数TCF 温度(℃)温度校正系数TCF
10.0 1.711 18.0 1.276
10.5 1.679 18.5 1.254
11.0 1.648 19.0 1.232
11.5 1.618 19.5 1.210
12.0 1.588 20.0 1.189
12.5 1.558 20.5 1.168
13.0 1.530 21.0 1.148
13.5 1.502 21.5 1.128
14.0 1.475 22.0 1.109
14.5 1.448 22.5 1.090
15.0 1.422 23.0 1.071
15.5 1.396 23.5 1.053
16.0 1.371 24.0 1.035
16.5 1.347 24.5 1.017
17.0 1.323 25.0 1.000
17.5 1.299 25.5 0.985
G. 公司的反渗透设备近期水量下降,压力上升,请教各位专家是什么原因
是温度的原因,尤其是北方,地下水现在5-10度,反渗透产水量都会下降
出水指标温度低的时候是比温度高时要好的,原因就是膜孔径的热胀冷缩
H. 进水温度对ro反渗透膜性能有哪些影响怎么样能避免一下呢
进水温度对ro反渗透膜性能
影响蛮大的
如果太高,可能就会颜色变深
看不清楚了。
I. 温差修正系数公式 是什么
温差修正系数a;Q= a*F*K*(tN-tw);tz≈(1-a)tN+ atw。
在采暖工程设计中,经常会遇到采暖房间和不采暖房间相邻的情况。由于和不采暖房间相邻会加大该采暖房间的热损失。这部分负荷的正确计算,将对采暖设计的合理性起到一定的影响。
在工业企业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设计规范中对这种情况下的耗热量作了用“温差修正系数a"来计算的规定,其具体如下:
与不采暖房间相邻的隔墙。
不采暖房间有门窗与室外相通a=0.7。
不采暖房间无门窗与室外相通8=0.4。
即:Q= a*F*K*(tN-tw)。按上述规定,受相邻采暖房间传热的影响,不采暖房间的温度tZ应符合下面的等式:tz≈(1-a)tN+ atw
房间的温度是该房间失热和地热相平衡的结果,某项热量的变化都会引起室温的变化。当地热量增大时室温即升高,反之即下降。
(9)温度校正系数反渗透扩展阅读
对于采暖房间:围护结构的散热量=采暖设备的放热量。
对于不采暖房间:采暧房间向不采暖房间的散热量=不采暖房间向室外的散热量。
其热平衡可用下式表达:Kzw*Fw*(tN-tw)= KzN*FN*(tN-tz)田式中Kzw、Fwr——不采暖房间对外的围护结构的综合传热系数和面积。
将该式整理后得出:tz=(KzN*FN*tN +Kzw*Fw*tw )/(KzN*FN + Kzw*Fw)
由于部分不同,外墙的K值大多小于内墙K值。但外墙一般有K值较大的门和窗,因而其综合K值(K zw*Kzy)不会相差很大,在作粗略分析时,可以认为两者近似相等。
这样,当Kzv≈K zw时,此式又可写为:t=(FN*tN+Fw*tw )/(FN + Fw)在工程设计中tN和tw都是定植。
故从上式可知:tz的最低主要受FNFw的影响。而不同房间的FJFw是不相同的。因此将tw - t。
规定为0.7(tx-tw)或0.4(ty- lw)并不能适用于所有情况,所以在采暖设计中千篇一律的使用此办法,必然会遇到和实际不相符合甚至出入很大的情况。
很明显,不采暖房间一侧和采暖房间相邻与双侧乃至数侧相邻时FMFw是不大一样的。而且顶层、地层和中间层也情况各异。因而K对具体情况要做具体的分析,采取不同的措施。
J. 反渗透纯化水设备产水量与温度有什么关系
反渗透制取来纯水有个特点是:源反渗透膜的实际产水量受温度的影响变化较大。大多数实验室超纯水机或反渗透纯水设备产水量是按反渗透膜在25℃进水温度下的标准产水量来标注的。因此,客户在选择实验室超纯水机或反渗透纯水设备时,考虑到冬季水温较低,以及反渗透膜投入使用后水通量会逐渐降低的影响因素,务必放大需求产水量至设备标称产水量的1.5~2倍考虑。
温度对反渗透膜产水量的影响如下图所示。
温度变低,水的粘度增加,水的扩散性减弱,产水量也随着温度下降而降低。在同一压力下,温度下降一摄氏度,产水量可减小3~4%。下列方程是产水通量随温度变化的关系。
TCF=exp[K×(1÷(273+t)-1÷298]
其中TCF是温度校正因子,K是膜材料常数,t是进水摄氏温度。该方程将25℃作为基准,TCF=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