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我按照百度文库中的《水族箱外置过滤桶DIY 》文章,做了个一样的外置过滤桶,请问高手如何选择水泵
我的经验,我选泵一般只看流量,能将缸内水过滤5~10次/小时,你放的位置要是不特殊就没问题;
品牌方面我用创星的,个人认为国内最好的,我给他做好几次广告了,也不给我钱
不过用着确实比国内其他牌子好一点,不用调节出水量,我觉得不必要
⑵ 外置过滤桶,为了使它运行最合理最大效能。应该将它放置比鱼缸高,还是鱼缸低的位置呢原理
一、外置过滤桶应放置在比鱼缸低的位置,通常放置在鱼缸下的底柜中。
二、过滤桶是由进水、出水两根水管与鱼缸连接的,正常情况下(即:滤桶放置位置低于鱼缸),过滤桶的过滤原理:
1、通过虹吸原理,鱼缸内需要过滤的水通过鱼缸的出水管(也就是过滤桶的进水管)流进滤桶;
2、经滤材完成过滤。(包括物理过滤、生化过滤、化学过滤,对于滤桶最重要的是生化过滤。)
3、过滤后的水在滤桶水泵的作用下,通过滤桶的出水管(即鱼缸的进水管)打回鱼缸内完成过滤过程。
三、影响过滤功能稳定的基本因素:
1、滤材的配置:包括滤材品种(如陶瓷球、玻璃环、生化球、生化棉、白棉)、数量或体积(通常滤材量应尽量达到鱼缸水体体积的十分之一)等。
2、滤材的顺序:物理过滤(可加前置滤桶)、化学过滤(调节PH、GH、KH等)、生化过滤(配制滤材,引进菌种)。
3、菌群的稳定:包括硝化细菌、光合细菌等。
4、水质方面:如水温、含氧量、水质的PH值、GH值、KH值,是否含有氯气、漂白粉等。
5、水流的速度:水泵的流量,扬程,功率及是否需要清理水泵、滤材等。
6、鱼只的品种、养殖密度等。
滤桶放置的高低,在过滤过程中,关系到滤桶的进水量(或应该叫进水速度)。如果滤桶高于或平于鱼缸的水位,鱼缸内的水不是虹吸进入滤桶,而是通过滤桶水泵抽吸作用而进入滤桶,增加了滤桶水泵的负担,同时也会减慢水速,减少水量。
四、发挥滤桶最合理最大效能
建议:考虑上述基本因素,对症处理。
以上回答,是我想到哪答到哪,均为原创,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⑶ 潜水泵好还是外置过滤桶好
你这个的买鱼池过滤器 ATMAN(创星)有几款 你去淘宝上看下600L水 你没算错么 才25厘米深?流量在6000L/H左右就足够了
⑷ 用外置的过滤桶好还是内置的潜水泵好
如果有地方的话,还是外置的好,内置的不仅不好看,占地方,还不易清理
⑸ (潜水泵)关于水族箱外置过滤桶泵的一些问题
1、一般质量好的滤筒不会漏气,这个你不用担心。
2、你只要把泵放进去水就灌进去了,它就可以工作了。
3、出水流速得看它的型号了
⑹ 有泵和自吸外置过滤桶的区别
普通离心泵,若吸水液面在叶轮之下,启动时应预先灌水。 为了泵内存水,吸入管进口需装底阀。 泵工作时,底阀造成很大的水力损失。
自吸泵在开启前不需要灌水(安装后第一次仍需灌水),经过短时间运转,靠泵本身作用,即可把水吸上来,投入正常工作。
自吸泵工作原理:
1、气液混合式(包括内混式和外混式): 由于自吸泵的特殊结构,水泵停转后,泵体内存有一定量的水,泵再次启动后,由于叶轮旋转作用,吸入管内的空气,和水充分混合并被排到气水分离室,气水分离室上部的气体溢出,下部的水返回叶轮,重新和吸水管路的剩余空气混合,直到把泵及吸入管的气体全部排出完成自吸,并正常抽水。
2、水环轮式自吸泵: 是将水环轮和水泵叶轮组合在一个壳体内,借助水环轮将气体排出,实现自吸。当泵正常工作后,可通过阀截断水环轮和水泵叶轮的通道,并且放掉水环轮内的液体。
3、射流式自吸泵: 由离心泵和射流泵(或喷射器)组合而成,依靠喷射装置,在喷嘴处造成真空实现抽吸。
⑺ 请问将外置过滤桶的出水安置在抽水泵一边这样效果还好吗
进水口在下,出水口在上,这样循环效果也还是可以的
⑻ 鱼缸外置过滤桶的泵怎样拆除
不知道你拆泵的目的是什么,如果是电磁部分损坏,就另外换个新桶吧,无修理价值了。如果只是转子损坏,拆卸更换新的就是了,没必要拆除。
不同品牌型号的桶拆卸方法不一样。
⑼ 鱼缸外置过滤桶进水管口加潜水泵怎么样(滤筒本身带泵)加了潜水泵会不会好点 里边的总是吸不干净
现在过滤器都是两用的,加氧带过滤的,最好用外置过滤盒放在鱼缸上边,扑上过滤棉。
⑽ 外置过滤桶能替代沉水泵么
完全可以替代,只是要保证进水口不要吸空也不要吸进泥沙,而且要加防护网免得较小的鱼吸入造成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