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显微镜镜检图片,请问这个是污水处理中的钟虫吗
您好!从您提供的显微镜镜检照片上未看到明显的污泥微观菌群(可能放大倍数不够,需要调整放大倍数至400倍左右),好氧活性污泥中的钟虫可以参考如下图片:
好氧池活性污泥中的钟虫
活性污泥中的钟虫属于原生动物,主要以细菌、有机颗粒物为食,钟虫的出现代表着活性污泥水质净化性能良好,是废水生物处理效果好的指标性微生物之一。
另外,进水COD1000mg/L,出水COD 100mg/L,COD去除率达到90%,出水COD指标
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二级指标。
综上判断,您的污水处理系统活性污泥培养基本成功。
㈡ 污水检测那些指标,各是检测什么内容
常见的如: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5),悬浮物(SS),(选填) PH值,氨氮(N),总磷(P),色度等
㈢ 微生物镜检时怎样计数
应该用100倍,即目镜和物镜都是10倍,来观察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并计内数,丝状菌的丰度容100倍也可大致看清,污泥结构和游离细菌的密度观察400倍较合适。计数方法是:先确定每毫升曝气池混合液共有几滴(假定每毫升有20滴),取一滴混合液于载玻片上,小心盖上盖玻片,然后在100倍下将所有泥样都看一边,记好各类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的数量,然后再观察其它内容。
深圳嘉雷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业务内容:
1、通过数学模拟软件,针对不同污水厂的不同工艺建立数学模型,从而诊断出污水厂运营不良的结症,为其后续的升级改造提供技术指导;
2、承包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工程;
3、承包污水厂的运营。
0 7 5 5 – 8 2 2 0 4 0 8 8
㈣ 请问各位大神,我们污水厂生化池的svi30在17%左右,但是量筒上清液有点像乳黄色的。镜检如下,求解答~
镜检:污泥过碎,也就是絮团太小或解絮。小型游动性生物过多,也是表现现象版之一。权上清液浑浊,即污泥解絮,附着沉降率低。
如果处于调试阶段:絮团太小不成熟。
如果是正常运行的水厂:污泥内源消耗解絮。
两者皆与进水情况关系,即进水营养物质过低,或进水水量不足(总营养物不足:水量*浓度)
SV30与SVI是两个指标。没有SVI30。
SVI是直观反映污泥状态的。
建议增加污泥营养物质(畜禽粪便、面粉、葡萄糖、甲醇),污泥复壮之后提高处理水量。
㈤ 污水厂活性污泥法,污泥镜检时用到显色液吗
在进行活性污泥法镜检时,通常情况下不需要使用400倍以下的放大倍数。这意味着大多数情况下,400倍的显微镜放大已经足够。然而,如果需要观察更为细致的结构,例如在特定的实验要求下,可能会需要达到1000倍的放大倍数。但在常规的活性污泥镜检过程中,这样的高倍数放大并非常规操作。
我本人经常进行活性污泥的镜检工作,通过多年的实践,我发现400倍放大倍数已经能够满足大部分观察需求。这种放大倍数不仅能够清晰地观察到微生物的形态特征,还能有效识别不同种类的微生物,这对于评估活性污泥的健康状况和功能非常重要。
在实际操作中,选择合适的放大倍数对于准确观察和分析活性污泥至关重要。过高或过低的放大倍数都可能影响观察结果的准确性。因此,根据观察目标的不同,选择适当的放大倍数是必要的。
活性污泥法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的生物处理技术。通过显微镜观察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处理效果和过程状态。无论是污水处理厂的操作人员,还是科研人员,掌握合适的显微镜观察技巧都是非常重要的。
在进行镜检时,显色液的应用对于某些特定观察目标可能非常关键。例如,通过特定的染色方法可以更清晰地观察某些微生物的特定结构或功能。但这通常是在需要进一步分析特定微生物时才会使用。
总之,活性污泥法镜检时,400倍左右的放大倍数已经足够,但在特定情况下,可能需要达到1000倍以获取更详细的信息。显色液的应用则需要根据具体需求来决定,以确保观察和分析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