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污水处理排污应急池有什么要求
设计要求
1、事故池容积确定应执行的标准或规范主要有:GB50483-2009、Q/SY 1190-2009和中国石化安环[2006]10号等。GB50483规定的应急事故水池容积确定方法,对所有涉及危险化学品环境风险事故排水的项目均应适用执行。
其中消防用水量确定、围堰或防火堤有效容积确定时应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2008)、《石油库设计规范》(GB50074-2014)、《储罐区防火堤设计规范》(GB50351-2014)等有关规定执行。
最大降雨量确定按《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石油化工企业给水排水系统设计规范》(SH3015-2003)等执行。必须根据项目特点、行业标准或规范、事故池容积确定的具体要求等,注意区分各标准规范的适用范围和具体规定条款的执行,尤其是石油化工企业和石油库。
2、应急事故水池容量应根据发生事故的设备容量、事故时消防用水量及可能进入应急事故水池的降水量等因素综合确定。罐区防火堤内容积、排至事故池的排水管道在自流进水的事故池最高液位以下的容积、现有储存事故排水设施的容积均可作为事故排水储存有效容积。
计算应急事故废水量时,装置区或贮罐区事故不作同时发生考虑,取其中的最大值。应按事故排水最大流量对事故排水收集系统的排水能力进行校核,明确导排系统的防火、防爆、防渗、防腐、防冻、防洪、抗浮、抗震等措施。
3、必须注意事故时进入事故水池的雨水量,与正常生产时初期雨水量(即前期雨水)的本质区别,不可混淆。
一是降雨历时不同,正常生产运营过程中初期雨水是指刚下的雨水,一次降雨过程中的前10~20min最大降水量,其设计参数计算必须按GB50014规定的短历时暴雨强度公式确定;而事故时降水量应根据事故消防时间(参照GB50016、GB50160规定一般为2~6h,Q/SY 1190规定为6~10h)确定。
二是汇水面积不同,初期雨水的汇水面积必须考虑生产区和储存区总的汇水面积;事故时只考虑装置区或罐区单独的能进入事故排水系统的最大降雨量,不作同时汇水考虑,且应采取措施尽量减少进入事故排水收集系统的雨水汇集面积。
4、在非事故状态下需占用事故池时(例如,前期雨水池共用),占用容积不得超过事故池容积的1/3,并应设有在事故时可以紧急排空的技术措施。污水处理事故池不可作为事故储存设施,不能把风险进一步转加到污水处理系统。
(1)储油罐区内如何建污水排序系统扩展阅读
处理方法
按作用分
污水处理按照其作用可分为物理法、生物法和化学法三种。
①物理法:主要利用物理作用分离污水中的非溶解性物质,在处理过程中不改变化学性质。常用的有重力分离、离心分离、反渗透、气浮等。物理法处理构筑物较简单、经济,用于村镇水体容量大、自净能力强、污水处理程度要求不高的情况。
②生物法:利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功能,将污水中呈溶解或胶体状态的有机物分解氧化为稳定的无机物质,使污水得到净化。常用的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生物法处理程度比物理法要高。
③化学法:是利用化学反应作用来处理或回收污水的溶解物质或胶体物质的方法,多用于工业废水。常用的有混凝法、中和法、氧化还原法、离子交换法等。化学处理法处理效果好、费用高,多用作生化处理后的出水,作进一步的处理,提高出水水质。
按处理程度分
污水处理按照处理程度来分可分为一级处理、二级处理和三级处理。
一级处理主要是去除污水中呈悬浮状态的固体物质,常用物理法。一级处理后的废水BOD去除率只有20%,仍不宜排放,还须进行二级处理。二级处理的主要任务是大幅度去除污水中呈胶体和溶解状态的有机物,BOD去除率为80%~90%。
一般经过二级处理的污水就可以达到排放标准,常用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处理法。三级处理的目的是进一步去除某种特殊的污染物质,如除氟、除磷等,属于深度处理,常用化学法。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事故水池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污水处理
B. 石化企业排水系统和安全措施设计
排水系统是给排水设计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石化企业排水系统因所接纳污水性质和所在区域的特殊性,必须要确保其能够安全运行。依据相关规范,同时结合工程实践经验,探讨了石化企业排水系统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及应采取的安全措施。
排水系统是每个企业正常生产运行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鉴于化工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原材料、辅助材料、半成品和成品中绝大多数属于易燃或可燃物质,许多物料还具有毒性、腐蚀性,石化企业排水系统在设计时就需要考虑相应的安全措施,防止发生安全事故。本文依据相关规范,同时结合工程实践经验,探讨石化企业排水系统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及应采取的安全措施。
1石化企业排水性质及特点
石化企业通常有工艺装置区、原料及成品储存区、运输装卸区、公用设施区、辅助生产区、管理区六大区域。各区域排水性质见表1。
2导致排水系统不安全的因素
导致排水系统不安全的因素一般包括:①未分辨排水水质性质,一些本应先经过预处理或专设废水排水管的污废水,在没有得到有效处置时直接排入全厂性生产排水系统;②对突发的工况估计不足,造成污废水外流茄返迟,导致环境污染,甚至引发大面积爆炸;③对排水管道材质、敷设方式、水封等细节考虑不充分;④忽视企业生产运行后的日常维护和管理,造成安全事故。
3排水系统设计
3.1排水系统设置依据“清污分流,分质排水”原则,石化企业应设置不同的排水系统,如生活污水系统、生产废水(含初期雨水)系统、清净废水和雨水系统,也可根据不同的处理要求增加或合并其他排水系统。3.1.1生活污水系统生活污水宜采用独立的排水系统[1]。如遇门卫室等距离厂区生活排水系统较远,且排水不影响生产废水处理效果时,在化粪池后可直接排入厂区生产废水系统。汇入前必须设置水封等隔断措施[2],避免生产废水系统中有毒有害气体、可燃气体反窜入生活设施而引发安全事故。
3.1.2生产废水(含初期雨水)系统生产废水系统要结合废水性质、浓度、水量、排水频率及排水场所特点,合理确定预处理、收集、处置方式等各环节设计方案。生产废水管中如存在能引起爆炸及火灾危险的气体,在与此管网连接的各世卖处排水出建构筑物、设备区、罐区等处;全厂支干管与干管交汇处;全厂支管、干管管长超过300m处时均应设置水封措施[1,3-4]。除在工艺装置、罐区等场所外,在丁戊厂房、公用工程等排水本身没有可燃物质的场所,为确保排水系统安全,其排水在汇入生产废水管网系统前也需设置水封井[4],以防止危险气体反窜。一般罐区、泵区、工艺装置区、装卸站等露天区域均需考虑初期雨水。设计时要合理确定初期雨水量的受污染面积,一次降水深度按15~30mm确定[2]。消防事故状态下应采取应急措施,避免废水外排对水体环境的影响。
防火堤、围堰、初期雨水池、消防废水池等都可以用来储存消防废水。消防废水量计算时应包括消防用水量、物料泄漏量、事故时汇入消防废水收集系统的降雨量及废水量[5]。3.1.3清净废水系统公用设施区、辅助生产区等区域的清净废水虽然本身没有危险性,且排水区域危险类别多属丁戊类,但经常因为管网造价、工程占地等原因将其排入全厂生产废水管,容易忽视安全问题,引发爆炸事故。因此,上述区域排水并入全厂生产废水前应采取水封、降温等安全措施。清净废水的污染性也不能被忽略。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排水包括系统排污水、旁流水处理过程的反冲洗排水、清洗预膜过程的置换水、水池溢流排空水等;闭式系统在试车、停车或紧急情况下会排出含有高浓度药剂的循环冷却水,处置方式需根据排颤李放标准结合水质情况确定,优先考虑回用,不能回用的超标废水经过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
3.2排水系统布局
3.2.1合理规划排水路径排水路径应保证污废水排除顺畅,同时考虑日常维护及事故状态下对周围水体带来的影响。规范对输送易沉介质、有毒害介质、腐蚀性介质的管道、压力流污水管道建议架空敷设[1,6],可以方便检修,并能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含有可燃液体的生产废水管不能纵向敷设于车行道和工艺管廊下[1,3,6],既可以降低汽车尾气带来的火灾危险,又能避免检修时开挖道路对通行造成的影响。消防废水池要结合厂内地坪高度,设置在管网末端工厂地势低洼处,否则会给事故应急响应工作带来困扰。如某些老厂改造时将消防废水池设置在管网起端,水池与管网间连通管设在现有管道标高以上,而厂内地坪整体由管网起端向管网末端降低,这样的设置非常不利于消防废水的收集。事故时,管网末端切断阀关闭后,水位抬高到连通管标高以上才能回流入废水池中。
3.2.2正确选择排放方式污废水排放方式可以是重力流管道、明沟、压力提升或以上几种形式的组合。无论采用哪种方式,都需结合排水水质特性、排水源所在位置等综合考虑后确定,并保证排水及时有效、安全合理。含可燃物质的生产废水、含油污水应用管道或暗沟方式排水[3,7];清洁雨水可用明沟或暗管排水;对需架空敷设的管道均应采用压力提升方式排水。明沟排水时需注意:①为避免挥发性有害物质等引发的次生事故,雨水排水系统兼作消防事故水收集系统时不能使用明沟形式;②室内采用明沟排水,且明沟需控制在30m以内时,每段明沟需分别排入生产废水系统,不能使用暗管将各段明沟连通;③为防止低温液体泄漏气化时迅速膨胀引起爆炸,低温罐区装卸口30m范围内应采用明沟形式排水。
3.3排水系统设施设计
3.3.1爬梯腐蚀性污水井内不设爬梯[1,6],类似场所:初期雨水池、事故池等。爬梯属井、池内的附属构件,往往被随意对待,给以后的检修工作带来安全隐患。如果不能确定防腐措施的效果,正确的做法是不设爬梯。3.3.2跌水井含有挥发性有毒、有害、可燃气体的污水管道系统不应设置跌水井[1]。在新建和已建管网系统连接时,应当特别注意衔接点的标高,不能使含有上述污水的排水产生跌水现象。3.3.3水封水封设置时容易忽略的几处位置:①敷设有可燃气体、液化烃、可燃液体管道的管沟[3];②隔油池进出水管道[3];③重力流循环水回水在工艺装置总出口处[6]。3.3.4检查井与通气管甲、乙类的罐区、装置区内的检查井,散发有毒有害气体可引起火灾、中毒事故的管道,隔油池5m以内的水封井、检查井,均要求井盖与井座间密封,且井盖不得有洞[1,3]。
为保证管道内可燃气体有组织排放,减少明火接触,甲、乙类装置区、罐区的支干管、干管最高处检查井内,隔油池内设排气管。需有通气措施的类似场所还有化粪池、降温池[8]。3.3.5管道材质与防渗管道防渗很容易在工程设计中被忽略,其做法与管道材质有着密切关联[9]。选择管道材质除根据污废水水质[10],还应考虑管道防渗做法,需结合工程施工难度及工程造价后确定。3.3.6切断阀排水系统选用切换阀时需要注意阀门类型。很多工厂在进行管道切换时采用闸门,此种阀门有一定的泄漏量,即无法实现完全截断,会有少量过流。如果需要完全切断,选用刀闸阀较为合适。为保障人身安全及应急操作及时有效,工厂排放口处、及距罐区、装置区小于15m范围内的排水切断阀需考虑远程控制功能。
本文介绍了关于“石化企业排水系统和安全措施设计”的内容。欢迎登陆中达咨询,查询更多相关信息。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