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辽阳共有多少个污水处理厂, 具体位置在哪,处理量大小。 拜托各位了 。
辽阳市目前共有污水处理厂5座,分别是:
辽阳市中心市区污水处理厂:处理规回模20万吨答/天,2004年7月投产。负责处理辽阳市白塔区、文圣区、太子河区三个区的城市生活污水。
辽阳县污水处理厂:总处理规模:5万吨/天,一期处理规模2万吨/天,2010年5月投产,负责处理辽阳县全县城市生活污水;
宏伟区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1.5万吨/天,2010年6月投产,负责处理宏伟区城市生活污水;
灯塔市污水处理厂:总处理规模6万吨/天,中水2万吨/天,一期处理规模3万吨/天,中水1万吨/天,2010年5月份投产,目前中水主要用于沈煤集团自备电厂生产用水。
弓长岭区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3万吨/天,2006年10月投产,负责处理弓长岭区城市生活污水。
② 临海有几个污水处理厂
4个。根据查询临海相关信息得知,临海有以下4个污水处理厂,
1、括苍镇污水处理厂位于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括苍镇溪西路。
2、涌泉镇污水处理厂位于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涌泉镇浙江先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附近。
3、临海市清源污水处理有限公司位于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头门港经济开发区东海第五大道与南洋五路交口。
4、临海市农村生活污水运维东部服务站位于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西大路与长沙路交叉。
③ 制药工业废水怎么处理
含N、S及卤素类的有机废液处理。此类废液包含的物质:吡啶、喹啉、甲基吡啶、氨基酸、酰胺、二甲基甲酰胺、二硫化碳、硫醇、烷基硫、硫脲、硫酰胺、噻吩、二甲亚砜、氯仿、四氯化碳、氯乙烯类、氯苯类、酰卤化物和含N、S、卤素的染料、农药、颜料及其中间体等等。对其可燃性物质,用焚烧法处理。但必须采取措施除去由燃烧而产生的有害气体(如SO2、HCl、NO2、二恶英等)。对多氯联苯之类物质,因难以燃烧而有一部分直接被排出,要加以注意。对难于燃烧的物质及低浓度的废液,用溶剂萃取法、吸附法及水解法进行处理。但对氨基酸等易被微生物分解的物质,经用水稀释后,即可排放。含酸、碱、氧化剂、还原剂的废液处理。此类废液包括:含有硫酸、盐酸、硝酸等酸类和氢氧化钠、碳酸钠、氨等碱类,以及过氧化氢等过氧化物类氧化剂与硫化物、联氨等还原剂的有机类废液。首先,按无机类废液的处理方法,把它分别加以中和。然后,若有机类物质浓度大时,用焚烧法处理(保管好残渣)。能分离出有机层和水层时,将有机层焚烧,对水层或其浓度低的废液,则用吸附法、溶剂萃取法或氧化分解法进行处理。但是,对其易被微生物分解的物质,用水稀释后,即可排放。此类废液包括:苯、已烷、二甲苯、甲苯、煤油、轻油、重油、润滑油、切削油、机器油、动植物性油脂及液体和固体脂肪酸等物质的废液。对其可燃性物质,用焚烧法处理。对其难于燃烧的物质及低浓度的废液,则用溶剂萃取法或吸附法处理。对含机油之类的废液,含有重金属时,要保管好焚烧残渣。含石油、动植物性油脂的废液处理。此处理方式与含酸、碱、氧化剂、还原剂的废液处理方式相同。含有机磷的废液处理。此类废液包括:含磷酸、亚磷酸、硫代磷酸及膦酸酯类,磷化氢类以及磷系农药等物质的废液。对其浓度高的废液进行焚烧处理(因含难于燃烧的物质多,故可与可燃性物质混合进行焚烧)。对浓度低的废液,经水解或溶剂萃取后,用吸附法进行处理。含酚类物质的废液处理。此类废液包含的物质:苯酚、甲酚、萘酚等。对其浓度大的可燃性物质,可用焚烧法处理。而浓度低的废液,则用吸附法、溶剂萃取法或氧化分解法处理。
④ 昆明有几个污水厂
第一污水处理厂,在船房小区
第二污水处理厂,在六甲的张家庙村,官南大道旁。
第三污内水处理厂,容在草海北岸,积善村一带,碧鸡路与积善路交叉口。
第四污水处理厂,在江岸小区,盘龙江边。
第五污水处理厂,在盘龙江边,仿江南水乡小区旁。
第六污水处理厂,在宝象河边,云秀路旁。
第七污水处理厂,在海埂村北。
第八污水处理厂,在海埂村北,与七污厂合并运行。
第九污水处理厂,在建,大概在海源南路附近。
第十污水处理厂,快建好了,在石虎关立交桥下,为地下式厂。
第十一污水处理厂,方旺,待建。
第十二污水处理厂,经开区,普照村与高桥村附近的宝象河边,正建。
呈贡旧城污水处理厂,在呈贡旧城区。
洛龙河雨污水处理厂,在洛龙河边。
捞鱼河雨污水处理厂,在呈贡大渔,土罗村附近。
淤泥河雨污水处理厂,在晋宁,晋城附近。
白鱼河雨污水处理厂,在晋宁,晋城附近。
昆阳河雨污水处理厂,在晋宁昆阳。
古城雨污水处理厂,在晋宁古城。
海口雨污水处理厂,在西山区海口。
观音山雨污水处理厂,在观音山。
⑤ 成都市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污水处理厂地址分别是哪
成都市第一污水处理厂和成都第二污水处理厂位于金融总部商务区,
成都市回第三污水处答理厂位于成都市南部新区,高新区三瓦窑桂溪乡境内,在武侯大道南侧约200m,距市中心约8km。
成都市第四污水处理厂位于成都市高新区桂溪石墙村。
成都市第五污水处理厂位于中心城区。
成都市第六污水处理厂位于成都市成华区龙潭街道办高洪社区。
成都市三环路龙潭立交外侧,先到龙潭片区,再到高洪社区。
成都市第七污水处理厂位于成都市清白江区。
成都市第八污水处理厂青羊区。
⑥ 绍兴怎么样是个地方吗有什么好玩的吗要具体点的。。谢谢!
绍兴是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之一,是著名的水乡、桥乡、酒乡、书法之乡,是蔡元培、鲁迅、周恩来的故乡,毛泽东主席称绍兴为“鉴湖越台名士乡”。
绍兴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浙江省中北部杭甬之间,下辖绍兴县、诸暨市、上虞市、嵊州市、新昌县和越城区,面积8256平方拍游公里,人口434万,其中市区面积339平方公里,人口64万。绍兴历史悠久,名人荟萃,素有水乡、桥乡、酒乡、书法之乡、名士之乡的美誉,是首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是长江三角扒贺指洲南翼重点开发开放城市。面向新世纪,我们的发展目标是努力建设经济强市、文化名市、旅游大市,争取到2010年全市基本实现现代化,到2020年达到目前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历史沿革
从新石器时代中期的河姆渡文化开始,绍兴至今已有约7000年历史。越国古都建于公元前490年,距今已有近2500年建城史。
春秋时期,於越民族以今绍兴一带为中心建越国,成为春秋列国之一。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定江南,降越君,以越地置会稽郡,辖今江苏南部和浙江大部20余县,治吴(今苏州)。西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会稽郡受督于扬州刺史部,时领26县,在今浙江境内有18县。东汉永建四年(129),分会稽郡置吴郡,钱塘江以南仍为会稽郡,治山阴(今绍兴)。晋太康二年(281),以会稽地封骠骑将军孙秀,以郡为国,称会稽国。隋开皇九年(589)平陈,省郡县,废会稽郡。同时并山阴、永兴、上虞、始宁为会稽,并余姚、勤春配、鄮入句章县,设吴州,治会稽县,辖会稽、诸暨、剡、句章4县。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废吴,以原吴州境置越州,是为越州名称之始,辖县不变。南宋建炎四年(1130),高宗驻跸越州,于翌年改元绍兴,升越州为绍兴府,是为绍兴名称之由来。府治设山阴,辖山阴、会稽、诸暨、萧山、余姚、上虞、嵊县、新昌8县。
民国元年(1912)2月,废府,实行省、县两级制,原绍兴府辖县直属浙江省。24年,设绍兴行政督察区,辖绍兴、上虞、余姚、嵊县、新昌、诸暨、萧山7县,专员公署驻绍兴县。25年,改绍兴为第三行政督察区,辖县不变。37年,改名为第二行政督察区,辖14县(改萧山为省直属,增辖鄞县、慈溪、定海、镇海、奉化、象山、宁海、四明8县),专员公署驻余姚。
1949年5月7日绍兴解放。6月设浙江省第十专区,辖绍兴市和绍兴、上虞、嵊县、新昌、诸暨、萧山、会稽7县。10月改为绍兴专区。1952年1月撤销绍兴专区,所辖市、县分划省政府直属和宁波、金华专区。1964年9月复设绍兴专区,辖绍兴、上虞、嵊县、新昌、诸暨5县。1968年5月改名为绍兴地区,并成立绍兴地区革命委员会。1978年9月改名为绍兴地区行政公署。1983年7月,撤销绍兴地区,设省辖绍兴市至今,为全国68个省会和中心城市之一,被国家列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行政区划
绍兴是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有近2500年建城历史,素有水乡、桥乡、酒乡、书乡和名士之乡之称。绍兴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浙江省中北部杭甬之间,经济发达,民众富裕。下辖绍兴县、诸暨市、上虞市、嵊州市、新昌县和越城区。
为配合城镇化战略需要,经深入调研,征求民意,反复论证,绍兴市6个县(市、区)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方案全部获省政府批准实施,至此,全市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工作全部完成。县(市、区)的城区面积由447平方公里扩大到950.25平方公里;全市中心镇规模相应扩大,乡镇数从135个减少到98个,街道数从6个增加到20个,为全市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
民族宗教
先秦时期,绍兴地区主要为於越族的聚居地。秦汉以后,随着中原汉族的大量南迁,民族之间的互相融合,汉族在绍兴占了主导地位。同时,也有少量的少数民族居民在绍兴居住。1978年以后,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交往日益增多,绍兴少数民族居民也有较大增加。
绍兴系多种宗教并存、群众宗教信仰多样之地。
道教流传最早。东汉炼丹方士上虞籍魏伯阳参照“大易”、“黄老”和“炉火”三家理法,撰成《周易参同契》一书,首次系统论述道教炼丹术,被后世誉为“万古丹王”;东晋建武元年(317),著有《抱朴子》的著名道教理论家葛洪,曾结庐会稽,炼丹修行。
稍后印度佛教传入会稽。东汉中平年间(184~189),由安息国(今伊朗)高僧安世高来会稽弘传佛教。此后,绍兴高僧辈出,名刹林立。高僧中以梁佛教史学家慧皎、隋唐三论宗创始人嘉祥大师吉藏、唐代华严宗四祖清凉法师澄观和五代曹洞宗始祖洞山良价最著名;名刹中,最有影响的有三论宗祖庭会稽嘉祥寺、曹洞宗中兴道场云门寺、奉供江南第一大佛的剡县大佛寺、诸暨五泄禅寺,郡城大善寺、开元寺、龙华寺、戒珠寺等。各种宗派诸如华严宗、律宗、净土宗、密宗、三论宗、禅宗等都在境内流传。唐代,越州成为江南佛教活动的重要场地和对外交流的驿站,日本“入唐八家”中的最澄、圆仁、圆珍、空海四家,都曾来越州求法,学成回国创宗弘传,在日本佛教界具有深远影响。1982年,日本空海访华团来绍兴寻根问祖,在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留下佳话。
鸦片战争之后,西方宗教输入中国。清道光三十年至同治七年(1850~1868),英国传教士包尔腾、法籍神甫谢培德等人,先后来绍传播天主教、基督教。此后,各国传教士纷至沓来,足迹遍及绍兴城乡,以施粥、施米、施布等方式发展教徒,并广建教堂。至民国8年(1919),绍兴地区有基督教堂(所)124处、教徒2955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境内多所佛教名寺得到修缮,一些著名法师升座讲经,重大佛事活动相继举行;道教已近湮灭;基督教、天主教会摆脱外国教会势力控制,经过爱国爱教的革新运动,获得健康发展。据1990年不完全统计,全市有宗教信徒5万余名,约占总人口的1.2%,其中基督教徒4.43万名、天主教徒365名、佛教僧尼252名、三皈依信徒约1.25万名;全市有各教各级爱国组织18个,各教活动场所218处。教徒在各个领域劳动、生活和参加宗教活动,爱国爱教,心情舒畅。
物产资源
绍兴的水资源十分丰富。绍兴境内河湖密布,主要河流有曹娥江、浦阳江、杭甬运河,主要湖泊有鉴湖等。水资源总量为58.8亿立方米,可供养殖的淡水水面1.7万公顷。鉴湖水为绍兴的生产和生活提供了优质水源。
绍兴的矿产资源以非金属矿产为主。具有开发潜力和开采价值的矿产资源有铁、铜、金、银、锌、硅藻土、高岭土、叶腊石、石灰石、花岗岩、石英砂等60多种,其中铁和铜的储量占浙江省70%以上,硅藻土储量为全国第一。
绍兴的人力资源厚实。绍兴历来把发展教育、科技作为市策,并已结硕果。当代绍兴籍中科院、工程师院士就有38名,正教授级科技人员近千名。全市现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2.3万人,受良好教育的从业人员266.7万人,可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各类专业人才。
绍兴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绍兴以悠久的历史文化、秀丽的山水风光和独特的民俗风情闻名于世。全市现有对外开放的旅游景点近200处,著名的有鲁迅故居、古纤道、大禹陵、兰亭、沈园、蔡元培故居、周恩来祖居、诸暨西施殿、新昌大佛寺、上虞曹娥庙等,现辟有酒文化、石文化、书法、佛教、水乡等多条旅游专线。全市有旅游涉外饭店42家。
经济社会
2004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313.9亿元,比上年增长15.3%,增速为近七年来最高;财政总收入128.8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64.4亿元,分别增长20%和27.5%(由于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等原因,财政总收入按新口径计算为76.1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50.9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25亿元,增长16.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642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970元,分别增长18.9%和13.5%。去年我市还被评为最佳中国魅力城市和《福布斯》“2004年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排行榜”第9位,中心城市综合实力居全国第42位、浙江省第3位。
一年来,我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中央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为契机,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突出抓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积极缓解要素制约,促进稳健发展。认真研究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强政策调控和指导服务,采取积极措施缓解要素制约。实施扩大增量、盘活存量、促进集约利用的政策措施,全面开展土地市场治理整顿,开发区(园区)从75个削减到13个、投资密度提高到每亩116.7万元,收回抛荒、闲置土地1.6万余亩。加大电源和电网建设力度,对热电企业多发电和企业自备发电实施财政补贴的资金达近3亿元,公用热电厂新增发电容量25万千瓦,企业自备柴油发电机新增容量86万千瓦,变电容量新增338万千伏安。积极拓展融资渠道,推进金融创新和银企合作,本地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比年初增加242亿元和208亿元,企业异地贷款新增171亿元。继续做强做大“绍兴板块”,浙江海越、浙江展望、稽山控股、新和成、精工科技、盾安环境、京新药业等7家企业实现上市,上市公司数量和筹资额保持全省地级市首位。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集约发展。按照“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要求,清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推动产业升级。围绕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加强企业技术创新、大企业和名牌产品培育力度,着力提高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工业性投资378亿元,增长17.5%,限额以上非纺产业投资比重提高到62.2%;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8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21家,新获中国驰名商标和中国名牌产品10只;销售收入超30亿元的工业企业达到10家,其中2家超50亿元;工业企业经济效益评价考核得分223.3分,列全省第二位。建筑市场进一步拓展,完成产值758亿元,增长26.6%。认真贯彻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免征农业税,增加对粮食生产的补贴,全市财政预算内支农支出达到5.3亿元,增长20.3%。粮食生产实现恢复性增长,播种面积224.2万亩,总产量95.3万吨,分别增长6.6%和13.7%,种粮效益有所改善;农业产业化步伐继续加快,新增农业龙头企业67家、特色农业基地201万亩、市外农业基地153.7万亩。加强对服务业发展的引导和激励,制订绍兴大城市商贸服务业发展规划纲要及若干意见,强化旅游节会资源整合和宣传促销,积极采取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措施,推进服务业设施建设和环境改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5.4亿元,增长14.9%;接待国内外游客1226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95.2亿元,分别增长18.3%和19.1%;商品房销售额75.7亿元,增长36.5%。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活动,落实出口退税政策,鼓励发展加工贸易,改善服务环境,开放型经济保持较好发展态势。合同外资16.7亿美元,增长11.3%,实到外资8.2亿美元,增长10.9%;实现进出口总额86.6亿美元,其中自营出口66.1亿美元,分别增长45.3%和45.8%;外经合作进一步拓展。
提升城乡建设水平,促进统筹发展。编制完成了杭州湾绍兴工业新城区总体规划、中心城市西南片分区规划和迪荡新城规划。重点工程建设投资156.7亿元,完成调整后的年度计划任务;“双十”系列工程累计完成投资67.5亿元,当年完成投资56亿元。柯袍快速干线、杭金衢高速公路绍兴县连接线一期、胜利西路和人民路等市区道路延伸、八字桥历史街区核心保护区和秋瑾故居保护、220千伏滨海输变电、绍兴县鉴湖中学、兰亭保护整治一期以及城中村改造金鸡塘、大树江等组团建设工程建成或基本建成,曹娥江大闸及闸前大桥、甬金高速公路、104国道上虞和新昌段、嵊新污水处理厂、诸暨石壁水库除险加固等工程相继开工建设。袍江、柯桥和镜湖新区的开发建设积极稳妥地推进。各县域中心城市建设力度继续加大,诸暨城西工业新城、上虞城北新区、嵊州城南新区、新昌七星新区功能配套进一步完善,成为城市建设和招商引资的新亮点。“百村小康示范、千村改造整治”、“千里清水河道”、“千里绿色林带”工程建设进展明显。市区开展城市管理“十大整治”,城中村改造拆迁107万平方米,拆除违法建筑12万平方米。着力推进生态环境建设,成功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小舜江区域供水工程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着力加强社会事业,促进协调发展。“争做文明绍兴人、争创全国文明城”活动有序推进,“胆剑精神”的弘扬使“绍兴精神”得到了升华。文化事业繁荣活跃,成功举办“七艺节”分会场和闭幕式,绍剧《真假悟空》荣获“文华大奖特别奖”。教育事业积极推进,在全省率先实现创建教育强县“满堂红”,有6个乡镇(街道)成为首批教育基本现代化乡镇,高校在校生超3万人,兰亭书法艺术学院建成。实施人才工作五年规划,引进各类人才1.72万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不断加强,防止禽流感、非典等工作成效明显,城乡社区卫生服务网络逐步完善,各县(市、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面建立,参加人口达到293万。市妇保院二期、公共卫生中心等一批卫生基础设施相继建成,市人民医院主院、第七医院迁建等项目进展顺利。全民健身运动广泛开展,孟关良在雅典奥运会上勇夺金牌。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整体推进,启动了区域性人口发展战略研究,通过了国家人口与计划生育综合改革中期评估。审计、统计、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事务、档案、气象、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等工作有了新发展,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等事业取得了新的成绩。
努力改善人民生活,促进和谐发展。新增城镇就业岗位5.5万个,帮助2.5万名城镇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百万农民素质培训工程”扎实推进,新转移农村劳动力9.6万人。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率提高到86%,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参保人数达30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增长11.5%。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基本实现“应保尽保、应补尽补”,对困难群众发放基本生活消费品价格上涨动态补贴,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人员集中供养率达97.6%。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在已建工会企业实现全覆盖。市区新建经济适用房14万平方米,解决657户困难户的住房问题,主要道路沿线建筑物立面改造全面完成,食品药品“放心工程”顺利推进。创新“枫桥经验”、创建“平安绍兴”,强化维稳队伍建设,扎实开展社会治安、安全生产、市场经济秩序和工资清欠等专项治理活动,加强文化市场和黄酒业整顿,建立处理信访突出问题及群体性事件联席会议制度。安全生产事故下降39.8%,群众信访总量下降20.9%。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征兵、人民防空、国家安全等工作得到加强,第三轮“全国双拥模范城”创建工作扎实推进。
2005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全市生产总值增长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自营出口总额增长20%,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6%,城镇就业岗位新增5万个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32‰以内。
绍兴市市花
绍兴栽养兰花的历史悠久,有文字记载的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这可以说是世界之最。我国现存最早由东汉袁康、吴平撰写的地方志《越绝书》中有:“勾践种兰渚山”的记载。
东晋永和九年(353)三月初三,王羲之邀谢安、孙绰等当时社会名流、 亲朋好友41人到绍兴兰亭修禊,在“曲水流荡”活动中作诗37首,王羲之为这37首诗作了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37首诗中就有几首写到兰花。如徐丰之的“俯挥素波,仰掇芳兰。尚想嘉客,希风永叹。”袁峤之的“人亦有言,竟得则欢。喜宾既臻,想与游盘。微音迭咏,馥为若兰。苟齐一致,遐想揭竿。”
宋朝的张昊,在纂修宝庆《会稽续志》中写道:“兰,《越绝书》曰:句践种兰渚山。旧经曰:兰诸山,句践种兰之地,王、谢诸人修禊兰亭。”
明代绍兴知府萧良干主修,张元忭、孙鑛同纂的《绍兴府志》中载有:“兰渚山,有草焉,长叶白花,花有国馨,其名曰兰。句践所树。兰诸之水出焉(通曲),兰亭,山阴汉旧县亭,王羲之曲水序于此。”
明代绍兴著名奇才,青藤画派创始人徐谓,一生写了许多关于兰花的诗,画了不少兰花的画,他在《兰谷歌》中写道:“句践种兰必择地,只今兰诸乃其处。千年却有永和事,右军墨藻流修禊。吾越兰谱本如此,只今春来稽山里,兰花兰垂云之紫。”
绍兴士大夫阶层写兰、咏兰、养兰的情况,历史渊远,除见之于诗、画以外,还见于散文笔记,如明代张岱的《陶庵梦忆》、清代李慈铭的《越缦堂日记》等。
鲁迅先生1933年11月14日致山本初枝信中说:“养兰花是颇麻烦的事,我曾祖栽培过许多兰花,还特地为此盖了三间房子。”这在周建人口述、周哗编写的《鲁迅故家的败落》中也有记载:“鲁迅曾祖父芩年公生前除好种兰花以外,没有做过其他什么事。”。
1923年出版的《兰惠小史》是一本具有影响的兰史,作者吴恩元结识了许多绍兴棠棣的兰农,在《兰蕙小史》中记录了绍兴棠棣兰农的种兰经验和发掘名贵品种的贡献,在记录的江、浙、沪40种兰花名贵品种中,绍兴县就占26种。
1984年1月22日,绍兴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决议,确定兰花为绍兴市花。1988年至1992年,绍兴的兰花在全国三届兰花博览会、两次全国兰花展览会上共获得金牌13块、银牌27块,并获得优秀品种奖牌10块,栽培奖牌3块,科技奖牌1块。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同志曾与绍兴兰农交流养兰经验,绍兴还有专门的花市。1991年,在全国春季兰花展开幕式上,中国兰花学会名誉理事长吴应祥教授在讲话中称:绍兴----中国兰花的故乡。
⑦ 胡柏藩的基本信息
姓名:胡柏藩
性别:男
出生日:1962年9月
籍贯:浙江新昌
学历:硕士参股公司:新和成
职务:董事长
公司总部:浙江省新昌县
所属行业:化学原料药公司业绩:2007年净利润7707.12万元
股东地位:实际控制人
持股情况:根据最新数据披露,胡柏藩持有新和成总股本的23.23% 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胡柏藩,冠着绍兴市人大代表、中国首届石油和化学工业十大风云人物之浙江省优秀企业经营者、浙江省优秀教育企业家、浙江省第三届创业企业家、浙江省首届创业浙商等的诸多头衔。艰苦创业业绩骄人,经过十六年的艰辛创业,跨过一个个艰难险闷弯庆阻,终于取得了成功。公司研发的新产品乙氧甲叉产量已多年雄居世界第一,维生素E打破长期被国外垄断的格局,实现了中国从基础原料到一条龙工业化生产的梦想,已跃居世界第三,并成为国内最大的维生素E、维生素A制造业企业,全国最大维生素饲料添加剂生产企业,为振兴中国医药、饲料等领域化工事业的崛起和民族产业的兴旺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1999年股份公司成立至今,净资产从8402万元。猛增到7.2亿元;主营业业务收入从4.7亿元增加到11.3亿元;出口创汇从3800万美元增加到10262万美元;累计向国家缴税3.72亿元,其中2003年上缴税金1.17亿元,成为新昌县集团企业纳税第一大户,为新昌县的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在给蚂握国家创造巨额税收的同时,胡柏藩“致富思源”,慷慨解囊资助教育和其他社会公益事业。公司投资近3000多万元用于改善两所学校的办学条件;投资近2亿元创办了绍兴越秀外国语职业学院,还把上市庆祝活动节约下的200万元设立了“新和成奖学金”,为发展新昌教育事业作出了很大贡献。 1982年8月担任浙江省新昌大市聚职业中学教师;
1988年11月担任浙江省新昌县合成化工厂厂长;1999年2月起任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至今,并同时兼任该集团多家控股子公司的董事长;
1999年胡柏闹饥藩管理的股份公司成立至今,净资产从8402万元。猛增到7.2亿元。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地区发生8.0级大地震,对当地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举国悲恸。为协助政府和当地人民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经胡柏藩和新和成总经理办公会议决定,向地震灾区捐助人民币310万元。该款项连同公司员工捐款将通过浙江省新昌县慈善总会送往灾区。 藩是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的创始人。1982年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一所十分偏僻的乡村职业中学当化学教师,1988年为了改善山区学校的办学条件,胡柏藩毅然放下教鞭,抛弃了考
研的梦想,挑起了创办经济实体的重任。用10万元借款创办新昌合成化工厂,以回收工业废酒精起步,开始了艰辛的创业历程。创业之初,备尝艰辛。胡柏藩在常人难以想象的条件下,怀着执著的事业心和强烈的责任感,在租来一间简陋的工棚里搭起生产设备,开始了回收废酒精的创业之旅。他以厂为家,身兼数职,从厂长、技术员、供销员、操作工样样做起,一心扑在生产上。材料运到厂后,无论白天黑夜,他都与大家一起当装卸工。为了用好每一分钱,出差挤公共汽车,住八角钱一夜的地下室,吃开水泡的方便面。为了检验产品,因缺钱买不起仪器,就去借用别人的化验室,利用人家下班或夜晚的机会检测,就这样无怨无悔地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坚韧不拔,矢志拼搏,使企业在创办当年就赚了十万元。 胡柏藩凭借自己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敏锐的市场意识,清醒地认识到化工的关键点在于技术创新和产品超前。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就必须走科技兴厂的道路,把企业发展定位放在了取代进口产品的战略目标上。为此,经过反复多次的市场调研,发现我国生产抗生素原料药氟哌酸的中间体乙氧甲叉完全依赖进口,他决心攻下这一目标。他就冒着风险、顶着压力筹资30万元,经过上百次化学实验,终于1991年开发成功,成为企业的第一只国家级新产品,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还打入了国际市场,至今乙氧甲叉产量雄居世界第一。同时,工厂也从作坊式生产跨入了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的行列,年产值从100万元一举上升到1000万元,实现了“质”的飞跃。
1992年,胡柏藩把握机会,瞄准了中国维生素E的生产原料长期靠进口,而且价格十分昂贵,又被外国人垄断这一巨大的商机,大胆投入巨资、投入人力进行研发,历时三年于1994年研制开发成功了国家级新产品三甲基氢醌,成为国家“火炬”计划项目,又一次填补了国内空白。1996年又成功开发了异植物醇这一国家级新产品,从此,结束了我国化学合成维生素E所需主要原料长期依靠进口的历史,为国家节约了大量的外汇,并使维生素E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60%,为降低中国医药行业的制造成本做出了贡献。
1999年,美国司法部对罗氏等公司处以高额罚款,加上跨国公司恶性杀价竞争,维生素产品价格急速下滑,VE的价格从每吨30万一直跌到10万左右。新和成的维生素E、维生素A的产量已居世界第三位,成为世界维生素领域举足轻重的生产企业。 胡柏藩带领企业在高科技产品开发中脱颖而出。为了在科技创新中攻坚啃硬,他不惜巨资为科研开发创造优越的条件。1999年拆重金3000万元,建成了现代化的科研开发中心,配备了高、精、尖的科研设备,计算机已全部联网。公司研究所下设信息资料室、催化研究室、物化研究室及16个有机合成研究室。2000年又成立了博士后工作站,吸引了一大批长期从事医药研究和科研开发的行业专家、资深人士,他们已成为新和成的中坚力量。公司的技术中心已成为国家发改委等部委审定的国家级技术中心,也是浙江省为数企业已拥有9个国家级新产品,20多个省级新产品,成功实施了8个国家“火炬”计划,一个国家“863”项目,成为一家民营高科技、高成长、高效益的国家级重点高新技术企业。
胡柏藩主要从事医药原料药、饲料添加剂、食品添加剂、香精香料、保健品、药品、化工机械等系列五十多个的产品生产和销售的。世界维生素E、维生素A生产前三甲,年出口额上亿美元,国家级重点高新技术企业……2004年以中小企业板第一股亮相的“新和成”。1989年,产值只有十几万元的“新和成”,筹集60万元“巨资”,开始研发当时国内还无法自主生产的抗生素原料“乙氧甲叉”。1991年开发成功后,企业产值猛增到1000多万元。 在企业创新发展中,胡柏藩励志图强,十分重视企业的经营管理,他引导干部员工,大力整合企业内部的体制和机制,建立和完善起现代企业制度。
新昌合成化工厂于1994年在浙江省校办企业中率先实行了股份合作制,通过改制,将企业的利益和风险与广大干部员工切身利益紧密结合起来,极大地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在企业内部做到精细化管理,实行规范运作,公司已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及原料药GMP认证。公司已投入8000多万元用于清洁生产技术开发与项目实施。公司共投入5000多万元建立了两个污水处理站。
胡柏藩把保证职工安全健康放到企业管理的突出位置,大力推进以职业安全健康为主要内容的OHSAS18001管理体系。每年投资2000多万元用于改善员工的劳动保护和福利待遇。荣获2002年度省“安康杯”竞赛优秀组织单位和2003年省“安康杯”竞赛优胜企业。
胡柏藩超前思维,准确把握,把知识产权和专利也融入现代企业的管理中,并提高到推动企业发展的战略部署上,新和成公司不惜重金在国外40多个国家注册,把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公司的产权资本和无形资产。已申请专利29项,其中发明专利17项,实用专利12项,已授权的专利19项,被评为浙江省专利示范企业。
胡柏藩的目标,他要把新和成做强、做大,作为自己终生的事业。在十年之内努力把企业办成“化工、医药的专家”、“营养健康的使者”,实现销售额100亿元,将公司发展成为国内一流、国际上著名的化工医药、生物医药大型跨国集团,将“新和成·NHU”塑造成一个国际驰名的品牌。 最艰难的事件:2001年,世界维生素市场价格一落千丈,从30万元一吨下降到10万元左右,市场价低于成本价。残酷的市场竞争使刚刚起步的企业面临倒闭,在这危急时刻,
我们没有退步,克服了巨大困难,挺了过来。
成功的重要因素:正确的决策、团队精神和鲜明的企业文化,以及技术研发能力和成本控制能力。
看中员工的素质是:认真、负责、好学。
生活中最重要的是:有目标去追求,有爱心,重学习。
休假的时间:一年中没有固定休假日,也没有固定的休息日。
健身方式:和员工们一起打篮球。
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其实别人如何评价我并不重要。我最大的目标就把企业办成一个在世界上有影响、有价值的企业,造福整个社会。金钱观:最初只是一心想着把工厂办好了,可以帮助学校改善一下教学条件;后来企业办得红火了,就是想创造更多财富,造福社会,为振兴中国的民族经济做些贡献。 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由新昌合成化工厂发起设立。
公司下设浙江新东化工有限公司、浙江新和成进出口有限公司、新昌新和成维生素有限公司、新昌德力石化设备有限公司、浙江爱生药业有限公司、安徽新和成皖南药业有限公司等分支企业。
公司是一家高科技、高成长、高效益的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现有总资产10亿元,年销售额超10亿元。
公司严格按照ISO9001质量体系和ISO14000环境体系运作,成功实施了6个国家火炬计划项目,拥有国家级新产品8只和省级新产品20只。
公司确立了“科技为先,以人为本”的经营管理哲学和“创新、人和、竞成”的价值观,崇尚团队精神,尊重人、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每位员工提供平等的发展机会,在不同岗位上体现出自身的价值。
公司将始终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凭借坚实的经济实力,领先的技术,可靠的质量,诚挚的服务与客户共同分享利益,共同发展,共同“创造财富,造福社会”。
⑧ 沈阳有几家污水处理场都在什么地方
沈阳一共有四家污水处理厂:
1、国电北部污水处理厂。
注册地址在辽宁,沈阳,沈阳市昆山西路258号,公司性质属于国有企业,自2006-01-19成立。
2、国电仙女河污水处理厂
国电东北环保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仙女河污水处理厂办公地址位于洪区青海路82号。
3、国电沈水湾污水处理厂
国电东北环保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沈水湾污水处理厂办公室地址位于洪区兴凯湖街21号,于2006年01月19日在沈阳市于洪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注册成立。
4、沙岭污水处理厂
沈阳沙岭污水处理厂成立于2008-05-27,位于沈阳市于洪区沙岭镇沙岭小区,主要从事污水处理。
(8)新昌污水处理厂在哪里扩展阅读:
污水处理厂的选址:
1、厂址必须位于给水水源的下游;如果城镇、工业区和生活区位于河流附近,厂址必须在它们的下游,而且要在夏季主风向的下风向,并应同城镇、工业区、生活区以及农村居民点保持一定的距离,但又不宜太远,,以免增加管道的长度。
2、厂址应尽可能与处理后出水的主要去向(如灌溉农田)或受纳水体靠近。
3、充分利用地形,选择有适当坡度的地区,以满足污水处理构筑物和设备高程布置的需要,节省能源和动力。
4、尽可能少占和不占农田,并考虑后续建设发展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