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生化性低的污水,如何提高可生化性
一般考虑废水的B/C,如果在0.3以上,可认为可生物处理,如果低于0.2,基本可不用考虑生化处理,在0.2~0.3之间尝试如何提高B/C吧——水解酸化,高级氧化等 废水的可生化性(Biodegradability),也称废水的生物可降解性
㈡ 如果可生化性不好,污水该用什么方法处理
什么样的污水可生化性不好?如果主要污染物是不可降解的无机物,可沉降或者悬浮物较多可以用气浮机+沉淀,要不加MBR膜。如果电镀废水电镀废水处理方法可以归纳为:物理方法、化学方法、物理化学方法和生物处理方法比如:电解氧化法、过氧化氢还原法、蒸发浓缩法等等
㈢ 若废水可生化性不好改怎么办
废水可生化性不好,一般可以在瀑气处理之前,增加厌氧酸化池,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或者在污水中加入葡萄糖、尿素等营养物质,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
㈣ 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有哪些途径
加水解酸化池,或加物化进行预处理,如果水量小电解法也可以,或微电解法,加碳源,控制CN比.
㈤ 可生化性不好,污水该用什么方法处理
可以加一些营养质,如麦麸、面粉,在用生化工艺处理
㈥ 提高污水可生化性的途径有哪些
东莞废水处理设备万川环保告诉你们:可生化性是指废水制中污染物被微生物降解的难易程度。废水的可生化性取决于废水的水质,即废水所含污染物的性质。若污水的营养比例适宜,污染物易被生物百降解,有毒物质含量低,则废水的可生化性强。适于微生物生长的废水可生化度性强,不适于微生物生长的废水可生化性差。
用BOD/COD的比值来判断
BOD/COD大于0.3时,一般认为抄该废水具有可生化性。
方法:
1.BOD5/CODcr比值法。这是目前比较广泛采用而且算是最简单的一种方法了吧。不过这种方法会导致一些误差,BOD容易因为环境因素而测量数值低,COD容易因为Cr的强氧化性使有机悬浮物成为COD值,因此通常比较低。结果粗糙,百相对简易可行。
2.瓦勃呼吸仪测定法。用瓦呼仪就可以了。利用瓦勃氏呼吸仪(简称瓦呼仪)测定废水的生化呼吸线是一种较有效的方法之一,结果相对精确点。
3.微生物呼吸速率法。度通过绘制微生物呼吸耗氧过程线,可问以测定污水中有毒物质对污水微生物分解性的抑制,进行污水可生化性分析。
4.脱氢酶活性法。因为测定微生物的脱氢酶活性可以表征微生物收到外界毒性物质影响的情况,判断微生物是否已经被驯化或死亡,从而达到评价废水可生化性的目的。
5.亚甲基蓝毒性测定法。亚甲基蓝作指示剂答,通过褪色时间测定,判断可生化性。
㈦ 若废水可生化性不好改怎么办
可生化性不好有几种可能
1. 大分子量的COD偏多, 生化处理不容易降解
2. 有机物含量偏少, 这种废水最好和市政污水混合后再一起处理
3. 废水的温度过高或过低
㈧ 污水处理厌氧后生化性不好怎么办
啊哦,是垃圾渗滤液哦。。业界难题,呵呵。
首先,你用的是UASB法,反应机理来看,反应完全的话是有机物转化为甲烷,氢气,CO2等,可生化部分的COD优先被微生物利用了,出水B/c=0.29已经不错了,说明还是有部分难降解的物质被分解成小分子。
其次,接触氧化池的负荷计算,容积负荷的选取是不是市政水的选项,我没查手册,不知道。
最后,垃圾渗滤液确实含有很多难降解的物质,通常工艺UASB--AO--MBR--超滤--反渗透。。。
依我做了多年垃圾渗滤液的经验来说,氨氮问题不大,中转站的渗滤液属于初期的渗滤液,相对来说,高COD,低氨氮。国内很多工程MBR出水基本在700--1200的COD,很难继续降解,因为其中含有腐殖酸等无法降解的物质。另外,我们还做过相关实验,各种传统的提高生化性的方法均无效。。。我们反渗透的浓缩液加双氧水,可以提高有限的生化性,微乎其微。。。
垃圾渗滤液的处理,相当复杂。。2010年出来了相关的指导规范。
最后,我第一次看到用接触氧化法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如果没记错的指导规范上也没有用到。。。。有两年没接触垃圾渗滤液啦,暂时就说这么多吧。但愿对你有帮助。
PS:为啥要稀释10倍处理呢- - 3W多COD直接上厌氧可以的。。
㈨ 怎么提高污水厂的可生化性
原水中加入氨蛋酶 ,大幅降解有机物,降低氨氮值50%,自然能大幅提高可生化性
㈩ 如何处理可生化性差的废水BOD5/ COD=0.25 应选用什么工艺
提高污水可生化性有如下方法:
1、在处理工艺前段增设水解酸化池,将大分子难降解的有机物通过厌氧酸化反应分解成小分子的物质,从而提高可生化性;
2、在生化处理后面加臭氧氧化工艺,利用臭氧的强氧化性氧化分解生化处理阶段难降解的有机物,提高出水水质。
3、在生化处理阶段投加营养物质,如葡萄糖,淀粉等,提高BOD值,从而提高可生化性,改善出水水质。
4、微电解方法,但是随着使用效果会逐渐下降,主要是铁屑表面出现金属氧化物和氢氧化物膜,效果就越来越差了。
楼主提到B/C已经为0.25,已经具备活性污泥法的可生化性指标,常规指标为B/C大于0.2即可。因此楼主如果选择污水处理工艺,选用传统的活性污泥法处理工艺即可,如果对出水有特殊要求,如回用的话,可以在传统活性污泥法工艺后段加深度处理工艺,如多介质过滤器,砂率、膜处理工艺等。但是选择何种处理工艺与现场的可用地面积,实际处理水量,进水水质,产水水质指标息息相关,因此只能简单建议使用“旋流沉砂池+水解酸化池+CAST+平流沉淀池+深度处理工艺”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