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污水氨氮的超标原因有哪些
可为污水氨氮超标发生该类异常现象的污水处理厂提供参考。
1、出水氨氮异常时系统工艺数据的变化
该厂在运行稳定的情况下,出水氨氮往往能保持较低的水平,但硝化菌一旦受损,出水氨氮浓度短期内将迅速上升。出水数据监测往往受监测频次、监测速度等影响,数据结果反馈滞后。借助硝化效果短期内急剧变化的特点,分析各项表征硝化影响因素的工艺数据,以此判断系统的健康度,进而及时采取相关补救措施。
1.1 氧浓度变化判断耗氧速率快慢
在忽略细菌自身同化作用的条件下,硝化过程分两步进行:氨氮在亚硝化菌的作用下被氧化成亚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在硝化菌的作用下被氧化成硝酸盐氮。根据硝化反应公式每去除1g NH4+-N需消耗4.57g O2。利用上述结论,王建龙等人通过测量OUR表征硝化活性来了解反应器中的硝化状态。在曝气量固定,进水负荷变化不大的情况下,硝化是否完全直接影响生化池内溶解氧浓度的高低,因此发现出水氨氮异常时,操作人员需充分利用中控系统好氧池实时DO曲线的变化规律,根据氧消耗情况来判断硝化效果,短期内DO曲线呈明显上升趋势的需积极采取措施,防止系统的进一步恶化。
1.2 出水pH变化碱度消耗快慢
生物在硝化反应进行中伴随大量H+,消除水中的碱度。每1g氨被氧化需消耗7.14g碱度(以CaCO3计)。反之,随着硝化效果的减弱,碱度的消耗会有所下降。因此可以通过对出水在线pH的变化情况判断氧化沟的硝化效果。在线pH计,数据准确可靠,实时反馈,在实际运行中尤为有效。
2、常见原因
2.1 客观因素影响
上海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每年梅雨季节和汛期雨水尤为充沛。收集范围越广,短时间内污水处理厂进水水量变化系数越大,水量过度负荷,缩短了硝化停留时间。此外,温度也对硝化的影响明显,在低温条件下硝化细菌的繁殖速度降低,体内酶活力受到抑制,代谢速度较慢。一般低于15℃硝化速率降低,12~14℃下活性污泥中硝酸菌活性受到更严重的抑制。每年12月至次年2月,上海气温最低。该厂氧化沟水温最低仅12℃,因此冬季容易造成氨氮超标现象。
2.2 进水浓度过高
该厂进水包括精细化工废水,常受高浓度的废水及进水CODcr、氨氮、有机氮等高浓度的冲击。CODcr对工艺过程中硝化段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异养菌与硝化菌对氧的竞争方面。CODcr高时利于异氧菌生长,异养菌占优势,硝化菌少从而导致硝化效果不好。有机氮在经过水解酸化后可转化成氨氮,对硝化的影响等同于氨氮。氨氮负荷过高对活性污泥系统有巨大的冲击作用。此外,过高的氨氮会导致游离氨浓度的增加,游离氨对亚硝酸转化为硝酸的抑制性影响是很明显的,因为游离氨的升高导致亚硝酸氮的积累。
2.3 其它因素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因素影响着硝化作用。例如:pH值过高会影响微生物的正常生长,增加水中游离氨的浓度抑制硝化菌。硝化菌还对重金属、酚、氰化物等有毒物质特别敏感。因此,可对水样进行硝化菌毒性试验来判断废水是否对硝化菌有抑制作用。
3、发现氨氮异常情况时的控制措施:
若主体生化处理单元,若出现 NH4-N有上升态势,针对不同的原因,可选择如下应急措施防止水质的进一步恶化。
3.1 减小进水氨氮负荷
减少进水氨氮负荷,一是降低进水氨氮浓度,二是减少进水水量。由于该厂接纳部分化工废水,容易受氨氮(或有机氮)的冲击,因此在线仪显示有高浓度氨氮进入时需及时启用应急调节池,同时加大对排污企业的抽样监测力度,从源头控制进水氨氮浓度。减少进水水量是促进硝化菌恢复的强有效手段,但实际运行中,受调节池停留时间、外部管网外溢风险等制约,仅可实施几小时。平日需积累各泵站输送规律,合理调度争取减负时间。
3.2 维持硝化必须的碱度量
氨氮的氧化过程消耗碱度,pH值下降,从而影响硝化的正常进行,因此溶液中必须有充足的碱度才能保证硝化的顺利进行。实验研究表明,当ALK/N<8.85时,碱度将影响硝化过程的进行,碱度增加,硝化速率增大。但当ALK/N≥9.19(碱度过量30)以后,继续增加碱度,硝化速率增加甚微,甚至会有所下降。过高的碱度会产生较高的pH值,反而会抑制硝化的进行。故控制ALK/N在8-10较为合理。在实际工程中,可向氧化沟内投加溶解完成的碳酸钠以提高碱度。
3.3 合理控制氧浓度
氨氮氧化需要消耗溶解氧,但氧浓度并非越高越好。由氧气在水中的传质方程可知,液相主体中的DO浓度越高,氧的传质效率越低。综合考虑氧在水中的传质效率和微生物的硝化活性,调控好氧段的DO在2.5mg/L左右可以在不浪费能量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提高对氨氮的去除效率。
3.4 投加消化促进剂
硝化促进剂是利用微生物营养与生理学方法进行合理配方,根据微生物营养生理及污水处理的共代谢原理,促进硝化细菌发生作用,提高污水处理的氨氮去除效率。笔者尝试在硝化效果减弱,氨氮逐步上升阶段投加,效果显著。但系统丧失硝化能力时投加,效果不明显,且该类产品往往价格昂贵,对处理大水量的系统实用性不强。
3.5 其它工艺上的微调
①减少氧化沟排泥量。一是因为硝化菌世代周期长,较长的SRT有利于硝化菌的生长;二是硝化效果降低时,大量的硝化菌被流失,排泥会加速硝化菌的流失。
②增加氧化沟内、外回流。前者是为系统提供更长的好氧时间,有利于硝化菌的生长。后者一方面可维持生化单元相对较高的污泥浓度,提高系统的抗冲击能力;另一方面可降低进入氧化沟的氨氮浓度,进而减少高浓度氨氮或游离氨对硝化菌的抑制作用。
③加大取样化验分析频次, 检验所采取的应急措施对出水水质的改善效果, 否则应更换其他方法或多种方法联用,尽量缩短处理系统的恢复时间。
『贰』 污水处理中ALK是什么指标
碱度
水中所含与强酸定量作用的物质的总称
常用于评价水体的缓冲能力及金属在其中的溶解性和毒性
除特殊工业废水外,在污水处理的活性污泥工艺中,主要用于判断硝化的一个参数。
『叁』 污水处理控制排泥量各种计算公式
1剩余污泥量计算方法
在活性污泥工艺中,为维持生物系统的稳定,每天需不断有剩余污泥排出。它们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是由降解有机物BOD所产生的污泥增殖,二是进水中不可降解及惰性悬浮固体的沉积。因此,剩余干污泥量可以用式(1)计算:
ΔX=(Y1+Kdθc)Q(BODi-BODo)+fPQ(SSi-SSo)(1)
式中ΔX———系统每日产生的剩余污泥量,kgMLSS/d;
Y———污泥增殖率,即微生物每代谢1kgBOD所合成的MLVSSkg数;
Kd———污泥自身氧化率,d-1;
θc———污泥龄(生物固体平均停留时间),d;
Y1+Kdθc———污泥净产率系数,又称表观产率(Yobs);
Q———污水流量,m3/d;
BODi,BODo———进、出水中有机物BOD浓度,kgBOD/m3;
fP———不可生物降解和惰性部分占SSi的百分数;
SSi,SSo———进、出水中悬浮固体SS浓度,kgSS/m3。
德国排水技术协会(ATV)制订的城市污水设计规范中给出了剩余污泥量的计算表达式[1]。此式与式(1)本质相同,只是更加细致,考虑了活性污泥代谢过程中的惰性残余物(约占污泥代谢量的10%左右)及温度修正。综合污泥产率系数YBOD(以BOD计,包含不可降解及惰性SS沉积项)写作:
YBOD=0 6×(1+SSiBODi)-(1-fb)×0 6×0 08×θc×FT1+0 08×θc×FT(2)
FT=1 702(T-15)(3)
式中fb———微生物内源呼吸形成的不可降解部分,取值0 1;
FT———温度修正系数。
比较(1),(2)两式,可知在ATV标准中动力学参数Y,Kd分别取值0.6和0.08d-1,进水中不可降解及惰性悬浮固体(fP部分)占总进水SS的60%。由于剩余污泥中挥发性部分所占比例与曝气池中MLVSS与MLSS的比值大体相当,因此剩余干污泥量也可以表示成下式:
ΔX=YobsQ(BODi-BODo)f(4)
式中f=MLVSSMLSS;其他符号意义同前。
式(4)与式(1)是一致的,均需确定Yobs。
『肆』 请问污水检测联合滴定法测VFA、ALK,为何要先将样品PH调到6.5,然后再调到3.0呢为什么要分两步调呢
两步的差值也就是体抄积差值乘以浓度,再除以样品体积数才是VFA值,否则分子只有浓度不能计算VFA。也就是消耗的NaOH体积得有个pH变化范围作为界定条件。否则,没法算出消耗的NaOH体积值,因为初始和末端pH你没界定。
『伍』 生活污水里的石油类含量大于动植物油
含油污水对于生态环境的破坏十分巨大,如果不能及时处理,其中存在的致癌物质还会随着污水污染周围植物或者动物,对人体造成影响。今天和大家探讨下含油废水的具体危害和处理步骤。
含油污水的危害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对于江河湖海的污染。科学研究表明,含油污水的密度低于水的密度,如果含油污水排入江河湖泊之后会覆盖水面,从而隔绝了水体中气
体和大气之间的交换,导致水体中氧含量急剧下降。而水体中氧含量的减少会对水生物的生长造成直接的影响,导致水中动植物的死亡,造成水体质量的下降,直接影响到水资源
的利用。更加严重的是,如果含油污水直接污染到饮用水源,将会导致大规模的人体疾病,甚至直接引起群体性的食物中毒,危害巨大。每当游轮泄露石油时,总会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
此外,当含油污水不经处理倾倒在地面,也会对土壤造成污染,油污会附着在植物的叶片上,阻隔植物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含油污水的沉淀物会影响植物根系的正常生长会导致植物大面积的死亡。
目前对于含油污水的处理工艺逐步在完善,含油废水处理,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1、要对于含油污水中的水和油进行初次的分离处理。这一阶段在实际操作中要根据含油污水的特点施加相应的处理工艺。比如对于颗粒较小的含油污水可以采用油水过滤器来进行水油分离;颗粒较大、凝固点较高的含油污水通过加热保温的方式来处理;
2、在初次油水分离后要在加入絮凝剂、混凝剂等催化污水的絮化,减少对设备的堵塞的基础上采取气浮收油装置、滤罐过滤、微生物反应这几种方式来进行进一步的水油分离。
3、完成了两步的水油分离操作之后,还需要对处理后的污水进行检测,如未达到相应的排放标准,则需要重复进行处理,重复处理时不排除使用石英砂过滤罐或者活性炭过滤罐对水体进行进一步的过滤,直到达到排放标准后再进行排放。
含油污水因为其来源较多、处理工艺复杂,因此在水污染处理中是比较重要的一项。因此,在对含油污水的处理过程中,必须对含油污水的来源、成分以及其所处的存在方式、对生态环境的危害有充分的分析和认识。
『陆』 污水中T-H(CaCO3)和M-Alk(CaCO3)分别指什么
分别指碳酸钙的两种表现形式。
碳酸钙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aCO_,俗称灰石、石灰石、石粉等。碳酸钙呈碱性,基本上不溶于水,溶于盐酸(与盐酸反应)。它是地球上常见物质之一,存在于霰石、方解石、白垩、石灰岩、大理石、石灰华等岩石内,亦为某些动物骨骼或外壳的主要成分。碳酸钙也是重要的建筑材料,工业上用途甚广。
白色微细结晶粉末,无味、无臭。
『柒』 碱度的实验测定
当滴定至酚酞指示剂由红色变为无色时,溶液pH值即为 8.3,指示水中氢氧根离子(0H-)已被中和,碳酸盐均被转化为重碳酸盐,此时的滴定结果称为 “酚酞碱度”。当滴定至甲基橙指示剂由黄色度为橙红色时,溶液的pH值为4.4— 4.5,指示水中的重碳酸盐(包括原有的和由碳酸盐转化成的)已被中和,此时的滴定结果称为“总碱度”。
通过计算可求出相应的碳酸盐、重碳酸盐和氢氧根离子的含量。但对于废水、污水,则由于组分复杂,这种计算是无实际意义的。
(2)鞣性络合物鞣革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定义为,用百分率表示的无机鞣剂,如铬络合物中OH基的总当量数对铬的总当量数的比值。碱度高表示该鞣性络合物的分子大,即与皮蛋白质结合能力强;反之,碱度低则表示该鞣性络合物的分子小,与皮蛋白质结合的能力弱,而渗透能力强。正确掌握碱度是合理实施鞣制工艺的一项重要因素。
碱度是海水中弱酸阴离子总含量的一个量度,它的严格定义是:当温度为20℃时,1立方分米海水中弱酸阴离子全部被释放时所需氢离子的毫摩尔数,用符号 “AlK”或“A”表示。
矿石碱度一般以(CaO+MgO)/(Si02十Al2O3)表示,比值小于0.8为酸性矿石,0.8~1.2为自熔性矿石,大于 1.2为碱性矿石
『捌』 污水处理ALK是什么
好像是碱度吧,呵呵
『玖』 污水处理厌氧池的alk低于1000怎么提高
投加在生化池不妥,最多投加在生化池出口,毕竟絮凝性体现是在二沉池。另外,生化絮内凝性与处理效率成正比(除容了丝状菌),所以,提高絮凝性应该是调整活性污泥状态为好。武汉格林环保的工艺还不错,可以多了解一下,希望对你有帮助。
『拾』 1公斤COD可转化多少立方米沼气
沼气产期有机废水发酵COD含量在2000mg/l以上,不同的发酵装置有不同的浓度要求,COD在2000mg/l以下的废水处理在试验阶段。
UASB可以处理COD在300至4万mg/L的有机废水。USR在2万mg/L左右,IC反应器的上升流速一般在4~10m/h,
当污水的进水COD值浓度较低时,需要提高流量来增加COD的负荷率,较高的上升流速会有助于颗粒污泥与有机物之间的传质过程,避免了混合不均匀对设备的影响。
ph=6~8之间,均可产气,以ph=6.8~7.5产气量最高。
沼气中含有易燃易爆气体,因而在消化系统运行中,尢应注意防爆问题。
运行异常情况的分析与排除
(1)现象一:VFA/ALK升高,此时说明系统已经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分析原因。如果VFA/ALK>0.3,则应立即采取控制措施。其原因及控制对策如下:
①水力超负荷。水力超负荷一般是由于进泥量太大,消化时间缩短,对消化液中的甲烷菌和碱度过度冲刷,导致VFA/ALK升高,如不立即采取措施,可进而导致产气量降低和沼气中甲烷的含量降低。首先应将投泥量降至正常,并减少排泥量;如果条件许可,还可将消化池部分污泥回流至一级消化池补充甲烷菌和碱度的损失。
②有机物投配超负荷。进泥量增大或泥量不变,而含固率或有机物浓度升高时,可导致有机物投配超负荷。大量的肌机物进入消化液,使VFA升高,而ALK却基本保持不变,VFA/ALK会升高。控制措施是减少投泥量或回流部分二消污泥;当有机物超负荷系由于进水中的有机物增加所致时(如大量粪便池污水或污泥进入),应加强上游污染源管理。
③搅拌效果不好。搅拌系统出现故障,未及时排除,搅拌效果不佳,会导致VFA累,使VFA/ALK升高。
④温度波动太大。温度波动太大,可降低甲烷菌分解VFA的速率,导致VFA积累
,使VFA/ALK升高。温度波动如因进泥量突变所致,则应增加进泥次数,减少每次进泥量,使进泥均匀。如因加热量控制不当所致,则加强加热系统的控制调节。有进搅拌不均匀,使热量在不内分布不均匀,也会影响甲烷菌的活性,使VFA/ALK升高。
⑤存在毒物。甲烷菌中毒以后,分解VFA速率下降,导致VFA/ALK升高,此时应首先明确毒物的种类,如为重金属中毒,可加入Na2S毒物浓度;如为S2-类中毒,可加入铁盐降低S2-浓度。解决毒物问题的根本措施是加强上游污染源的管理。(2)现象二:沼所中的CO2含量升高,但沼气仍能燃烧。该现象是现象一的继续,其原因及控制措施同现象一。现象一系VFA/ALK刚超过0.3,在一定的时间内,PH还不至于导致下降,还有时间进行原因分析及控制。但现象二系已经开始升高,此时VFA/ALK往往已经超过了0.5,如果原因分析扩控制措施不及时,很快导致PH下降,抑制了甲烷菌的活性,如果已确认为VFA/ALK>0.5,应立即加入部分碱源,保持混合渡的碱度,为寻找原因并采取控制措施提供时间。
(3)现象三:消化液的PH值开始下降,该现象是现象二的继续。出现现象二,但还没予以控制或措施不当时,会导致PH下降。其原因控制对策与现象一、现象二完全一样,当PH开始下降时,VFA/ALK往往大于0.8,沼气中甲烷菌含量往往在42%~45%之间,此进沼气已不能燃烧。该现象出现时,首先应立即向消化液内投入碱源,补充碱度,控制住PH值的下降并使之回升,否则如果PH降至6以下,将全部失去活性,则需放空消化池重新培养消化污泥。其次,应尽快分析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控制对策,待异常排除之后,可停止加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