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废水污水 > 污水处理厂前池液位多少正常

污水处理厂前池液位多少正常

发布时间:2022-07-30 19:21:33

污水处理中的CAAS工艺,具体工艺流程是什么其中好像还有个MBR池,它在系统中主要起什么作用

1.1 CASS工艺运行原理
CASS工艺运行原理
CASS工艺是将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的反应池沿长度方向分为两部分,前部为生物选择区也称预反应区,后部为主反应区。在主反应区后部安装了可升降的滗水装置,实现了连续进水间歇排水的周期循环运行,集曝气沉淀、排水于一体。CASS工艺是一个好氧/缺氧/厌氧交替运行的过程,具有一定脱氮除磷效果,废水以推流方式运行,而各反应区则以完全混合的形式运行以实现同步硝化一反硝化和生物除磷。
CASS工艺流程
对于一般城市污水,CASS工艺并不需要很高程度的预处理,只需设置粗格栅、细格栅和沉砂池,无需初沉池和二沉池,也不需要庞大的污泥回流系统(只在CASS反应器内部有约20%的污泥回流)国内常见的CASS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编辑本段CASS工艺运行过程
总述
CASS工艺运行过程包括充水-曝气、沉淀、滗水、闲置四个阶段组成,具体运行过程为:
(1)充水-曝气阶段
边进水边曝气,同时将主反应区的污泥回流至生物选择区,一般回流比为20%。在此阶段,曝气系统向反应池内供氧,一方面满足好氧微生物对氧的需要,另一方面有利于活性污泥与有机物的充分混合与接触,从而有利于有机污染物被微生物氧化分解。同时,污水中的氨氮通过微生物的硝化作用转变为硝态氮。
(2)沉淀阶段
停止曝气,微生物继续利用水中剩余的溶解氧进行氧化分解。随着反应池内溶解氧的进一步降低,微生物由好氧状态向缺氧状态转变,并发生一定的反硝化作用。与此同时,活性污泥在几乎静止的条件下进行沉淀分离,活性污泥沉至池底,下一个周期继续发挥作用,处理后的水位于污泥层上部,静置沉淀使泥水分离。
(3)滗水阶段
沉淀阶段完成后,置于反应池末端的滗水器开始工作,自上而下逐层排出上清液,排水结束后滗水器自动复位。滗水期间,污泥回流系统照常工作,其目的是提高缺氧区的污泥浓度,随污泥回流至该区内的污泥中的硝态氮进一步进行反硝化,并进行磷的释放。
(4)闲置阶段
闲置阶段的时间一般比较短,主要保证滗水器在此阶段内上升至原始位置,防止污泥流失。实际滗水时间往往比设计时间短,其剩余时间用于反应器内污泥的闲置以及恢复污泥的吸附能力。
编辑本段1.3.1 CASS工艺的优点
(1)工艺流程简单,占地面积小,投资较低
CASS的核心构筑物为反应池,没有二沉池及污泥回流设备,一般情况下不设调节池及初沉池。因此。污水处理设施布置紧凑、占地省、投资低。
(2)生化反应推动力大
在完全混合式连续流曝气池中的底物浓度等于二沉池出水底物浓度,底物流入曝气池的速率即为底物降解速率。根据生化动力反应学原理,由于曝气池中的底物浓度很低,其生化反应推动力也很小,反应速率和有机物去除效率都比较低;在理想的推流式曝气池中,污水与回流污泥形成的混合流从池首端进入,成推流状态沿曝气池流动,至池末端流出。作为生化反应推动力的底物浓度,从进水的最高浓度逐渐降解至出水时的最低浓度,整个反应过程底物浓度没被稀释,尽可能地保持了较大推动力。此间在曝气池的各断面上只有横向混合,不存在纵向的返混。 CASS工艺从污染物的降解过程来看,当污水以相对较低的水量连续进入CASS池时即被混合液稀释,因此,从空间上看CASS工艺属变体积的完全混合式活性污泥法范畴;而从CASS工艺开始曝气到排水结束整个周期来看,基质浓度由高到低,浓度梯度从高到低,基质利用速率由大到小,因此,CASS工艺属理想的时间顺序上的推流式反应器,生化反应推动力较大。
(3)沉淀效果好
CASS工艺在沉淀阶段几乎整个反应池均起沉淀作用,沉淀阶段的表面负荷比普通二次沉淀池小得多,虽有进水的干扰,但其影响很小,沉淀效果较好。实践证明,当冬季温度较低,污泥沉降性能差时,或在处理一些特种工业废水污泥凝聚性能差时,均不会影响CASS工艺的正常运行。实验和工程中曾遇到SV高达96%的情况,只要将沉淀阶段的时间稍作延长,系统运行不受影响。
(4)运行灵活,抗冲击能力强
CASS工艺在设计时已考虑流量变化的因素,能确保污水在系统内停留预定的处理时间后经沉淀排放,特别是CASS工艺可以通过调节运行周期来适应进水量和水质的变化。当进水浓度较高时,也可通过延长曝气时间实现达标排放,达到抗冲击负荷的目的。在暴雨时。可经受平常平均流量6倍的高峰流量冲击,而不需要独立的调节池。多年运行资料表明。在流量冲击和有机负荷冲击超过设计值2~3倍时,处理效果仍然令人满意。而传统处理工艺虽然已设有辅助的流量平衡调节设施,但还很可能因水力负荷变化导致活性污泥流失,严重影响排水质量。当强化脱氮除磷功能时,CASS工艺可通过调整工作周期及控制反应池的溶解氧水平,提高脱氮除磷的效果。所以,通过运行方式的调整,可以达到不同的处理水质。
(5)不易发生污泥膨胀
污泥膨胀是活性污泥法运行过程中常遇到的问题,由于污泥沉降性能差,污泥与水无法在二沉池进行有效分离,造成污泥流失,使出水水质变差,严重时使污水处理厂无法运行,而控制并消除污泥膨胀需要一定时间,具有滞后性。因此,选择不易发生污泥膨胀的污水处理工艺是污水处理厂设计中必须考虑的问题。由于丝状茵的比表面积比茵胶团大,因此,有利于摄取低浓度底物,但一般丝状茵的比增殖速率比非丝状茵小,在高底物浓度下茵胶团和丝状茵都以较大速率降解物与增殖,但由于胶团细菌比增殖速率较大,其增殖量也较大,从而较丝状茵占优势。而CASS反应池中存在着较大的浓度递度,而且处于缺氧、好氧交替变化之中,这样的环境条件可选择性地培养出茵胶团细菌,使其成为曝气池中的优势茵属,有效地抑制丝状茵的生长和繁殖,克服污泥膨胀,从而提高系统的运行稳定性。
(6)适用范围广,适合分期建设
CASS工艺可应用于大型、中型及小型污水处理工程,比SBR工艺适用范围更广泛;连续进水的设计和运行方式,一方面便于与前处理构筑物相匹配,另一方面控制系统比SBR工艺更简单。对大型污水处理厂而言,CASS反应池设计成多池模块组合式,单池可独立运行。当处理水量小于设计值时,可以在反应池的低水位运行或投入部分反应池运行等多种灵活操作方式;由于CASS系统的主要核心构筑物是CASS反应池,如果处理水量增加,超过设计水量不能满足处理要求时,可同样复制CASS反应池,因此CASS法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可随企业的发展而发展,它的阶段建造和扩建较传统活性污泥法简单得多。
(7)剩余污泥量小,性质稳定
传统活性污泥法的泥龄仅2~7天,而CASS法泥龄为25~30天,所以污泥稳定性好,脱水性能佳,产生的剩余污泥少。去除1.0kgBOD产生0.2~0.3kg剩余污泥,仅为传统法的60%左右。由于污泥在CASS反应池中已得到一定程度的消化,所以剩余污泥的耗氧速率只有l0mgO2/gMISS·h以下,一般不需要再经稳定化处理,可直接脱水。而传统法剩余污泥不稳定,沉降性差,耗氧速率大于20mgO2/gMLSS·h,必须经稳定化后才能处置。
编辑本段1.3.2 CASS工艺的缺点
总述
从上面的叙述可以看出,CASS工艺具有许多优点,然而任何一个工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CASS工艺也必然存在一些问题。CASS工艺为单一污泥悬浮生长系统,利用同一反应器中的混合微生物种群完成有机物氧化、硝化、反硝化和除磷。多种处理功能的相互影响在实际应用中限制了其处理效能,也给控制提出了非常严格的要求,工程中难以实现工艺的稳定、高效的运行。总结起来,CASS工艺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运行中存在问题
(1)微生物种群之间的复杂关系有待研究
CASS系统的微生物种群结构与常规活性污泥法不同,菌群主要由硝化菌、反硝化菌、聚磷菌和异氧型好氧菌组成。目前对非稳态CASS系统中微生物种群之间的复杂的生存竞争和生态平衡关系尚不甚了解,CASS工艺理论只是从工艺过程进行一些分析探讨,而理清微生物种群之间的关系对CASS工艺的优化运行是大有好处的,因此仍需加强对这方面的理论研究工作。
(2)生物脱氮效率难以提高
一方面硝化反应难以进行完全。硝化细菌是一种化能自养菌,有机物降解由异养细菌完成。当两种细菌混合培养时,由于存在对底物和DO的竞争,硝化菌的生长将受到限制,难以成为优势种群,硝化反应被抑制。此外,固定的曝气时间也可能会使得硝化不彻底。另一方面就是反硝化反应不彻底。CASS工艺有约20%的硝态氮通过回流污泥进行反硝化,其余的硝态氮则通过同步硝化反硝化和沉淀、闲置期污泥的反硝化实现,其效果不理想也是众所周知的。在沉淀、闲置期中,由于污泥与废水不能良好的进行混合,废水中部分硝态氮不能与反硝化细菌接触,故不能被还原。此外,在这一时期,由于有机物己充分降解,反硝化所需的碳源不足,也限制了反硝化效率的进一步提高。这两方面的原因使得CASS工艺脱氮效率难以提高。
(3)除磷效率难以提高
污泥在生物选择器中的释磷过程受到回流混合液中硝态氮浓度的影响比较大,在CASS工艺系统中难以继续提高除磷效率。
(4)控制方式较为单一
目前在实际应用中的CASS工艺基本上都是以时序控制为主的,其缺点是显而易见的,因为污水的水质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采用固定不变的反应时间必然不是最佳选择。
编辑本段1.3.3 CASS工艺的主要技术特征
(1)连续进水,间断排水
传统SBR工艺为间断进水,间断排水,而实际污水排放大都是连续或半连续的,CASS工艺可连续进水,克服了SBR工艺的不足,比较适合实际排水的特点,拓宽了SBR工艺的应用领域。虽然CABS工艺设计时均考虑为连续进水,但在实际运行中即使有间断进水,也不影响处理系统的运行。
(2)运行上的时序性
CASS反应池通常按曝气、沉淀、排水和闲置四个阶段根据时间依次进行。
(3)运行过程的非稳态性
每个工作周期内排水开始时CANS池内液位最高,排水结束时,液位最低,液位的变化幅度取决于排水比,而排水比与处理废水的浓度、排放标准及生物降解的难易度等有关。反应池内混合液体积和基质浓度均是变化的,基质降解是非稳态的。
(4)溶解氧周期性变化,浓度梯度高
CASS在反应阶段是曝气的,微生物处于好氧状态,在沉淀和排水阶段不曝气,微生物处于缺氧甚至厌氧状态。因此。反应池中溶解氧是周期性变化的,氧浓度梯度大、较多效率高,这对于提高脱氮除磷效率、防止污泥膨胀及节约能耗都是有利的。实践证实对同样的曝气设备而言。CASS工艺与传统活性污泥法相比有较高的氧利用率。
编辑本段1.4 CASS工艺与其他工艺比较
1.4.1 CASS与SBR的比较
CASS反应池由预反应区和主反应区组成,预反应区控制在缺氧状态,因此,对难降解有机物的去除效果提高;CASS进水过程连续,因此进水管道上无电磁阀控制元件,单个池子可独立运行,而SBR或CAST进水过程是间歇的,应用中一般要2个或2个以上池子交替使用,控制系统复杂程度增加。CASS每个周期的排水量一般不超过池内总水量的1/3,而SBR则为1/2-3/4,CASS抗冲击能力较好。CASS比CAST系统简单,但脱氮除磷效果不如后者。 CASS池分预反应区和主反应区。在预反应区内,微生物能通过酶的快速转移机理迅速吸附污水中大部分可溶性有机物,经历一个高负荷的基质快速积累过程,这对进水水质、水量、PH和有毒有害物质起到较好的缓冲作用,同时对丝状菌的生长起到抑制作用,可有效防止污泥膨胀;随后在主反应区经历一个较低负荷的基质降解过程。CASS工艺集反应、沉淀、排水、功能于一体,污染物的降解在时间上是一个推流过程,而微生物则处于好氧、缺氧、厌氧周期性变化之中,从而达到对污染物去除作用,同时还具有较好的脱氮、除磷功能。CASS生物处理法是周期循环活性污泥法的简称,最早产生于美国,90年代初引入中国,目前,由于该工艺的高效和经济性,应用势头迅猛,受到环保部门及拥护的广泛关注和一致好评。经过模拟试验研究,已成功应用于生活污水、食品废水、制药废水的治理,取得了良好的处理效果,为CASS法在我国的推广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反应器的前部设置了生物选择区,后部设置了可升降的自动滗水装置。其工作过程可分为曝气、沉淀和排水三个阶段,周期循环进行。污水连续进入预反应区,经过隔墙底部进入主反应区,在保证供氧的条件下,使有机物被池中的微生物降解。根据进水水质可对运行参数进行调整。 CASS法的特点 与SBR相比,CASS法的优点是: 其反应池由预反应区和主反应区组成,因此,对难降解有机物的去除效果更好。 进水过程是连续的,因此,进水管道上无需电磁阀等控制元件,单个池子可独立运行;而SBR进水过程是间歇的,应用中一般要2个或2个以上池子交替使用。 排水是由可升降的堰式滗水器完成的,随水面逐渐下降,均匀将处理后的清水排出,最大限度降低了排水时水流对底部沉淀污泥的扰动。 CASS法每个周期的排水量一般不超过池内总水量的1/3,而SBR则为3/4,所以,CASS法比SBR法的抗冲击能力更好。
1.4.2 与传统活性污泥法相比
(1)建设费用低:省去了初次沉淀池、二次沉淀池及污泥回流设备,建设费用可节省10%~25%。以10万吨的城市污水处理厂为例,传统活性污泥法的总投资约1.5亿,CASS法总投资约1.1亿。 (2)工艺流程短,占地面积少:污水厂主要构筑物为集水池、沉砂池、CASS曝气池、污泥池,而没有初次沉淀池、二次沉淀池,布局紧凑,占地面积可减少20%~35%。 (3)运转费用省:由于曝气是周期性的,池内溶解氧的浓度也是变化的,沉淀阶段和排水阶段溶解氧降低,重新开始曝气时,氧的浓度梯度大,传递效率高,节能效果显著,运转费用可节省10%~25%。 (4)有机物去除率高,出水水质好:根据研究结果和工程应用情况,通过合理的设计和良好的管理,对城市污水,进水COD为400mg/L时,出水小于30mg/L以下。对可生物降解的工业废水,即使进水COD高达3000mg/L,出水仍能达到50m g/L左右。对一般的生物处理工艺,很难达到这样好的水质。所以,对CASS工艺,二级处理的投资,可达到三级处理的水质。 (5)管理简单,运行可靠:污水处理厂设备种类和数量较少,控制系统比较简单,工艺本身决定了不发生污泥膨胀。 (6)污泥产量低,污泥性质稳定。 (7)具有脱氮除磷功能。 在本工程实践中,CASS反应池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CASS池进水为290左右,出水则降到了30~45,达到了《北京市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中二级排放标准(CODcr≤60mg/1)。而本项目从开始施工到调试完毕试运行只用了7个月,比常规的活性污泥法大大缩短了工期,节省了投资。
编辑本段1.5 CASS工艺的设计
1.5.1 CASS工艺的主要设计参数
CASS反应器的主要设计参数有:最大设计水深可达5m~6m,MLSS为3500mg/L~4000mg/L,充水比为30%左右,最大上清液滗除速率为30mm/min,固液分离时间60min,设计SVI为140mL/g,单循环时间(即1个运行周期)通常为4h(标准处理模块)。处理城市污水时,CASS中生物选择器、缺氧区和主反应区的容积比一般为1∶5∶30,具体可根据水质和“模块”试验加以确定。表1列出了CASS工艺处理不同规模城市污水时的参考设计参数。 CASS工艺处理不同规模城市污水时的主要设计参数 主要设计参数 人口当量
37500 300000 600000
CASS池数 2 4 8
单池面积/m 772 2552 2352
最小充水比 VR 0.33 0.19 0.33
最小停留时间/h 9.1 16.8 11.9
最大设计流量/m/d 18546 85000 192000
BOD5/kg/d 2255 15000 37140
TKN/kg/d 382 3500 3518
TSS/kg/d 3377 15000 30400
P/kg/d 77 900 550
循环次数/次/(d·池) 6 6 6
充水-曝气时间/h 2 2 2
充水-沉淀时间/h 1 1 1
滗水时间 1 1 1

1.5.2 CASS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1)水量平衡 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通常是不均匀的,如何充分发挥CASS反应池的作用,与选择的设计流量关系很大,如果设计流量不合适,进水高峰时水位会超过上限,进水量小时反应池不能充分利用。当水量波动较大时,应考虑设置调节池。 (2)控制方式的选择 CASS工艺的日益广泛应用,得益于自动化技术发展及在污水处理工程中的应用。CASS工艺的特点是程序工作制,可根据进水及出水水质变化来调整工作程序,保证出水效果。整套控制系统可采用现场可编程控制(PLC)与微机集中控制相结合,同时为了保证CASS工艺的正常运行,所有设备采用手动/自动两种操作方式,后者便于手动调试和自控系统故障时使用,前者供日常工作使用。 (3)曝气方式的选择 CASS工艺可选择多种曝气方式,但在选择曝气头时要尽量采用不堵塞的曝气形式,如穿孔管、水下曝气机、伞式曝气器、螺旋曝气器等。采用微孔曝气时应采用强度高的橡胶曝气盘或管,当停止曝气时,微孔闭合,曝气时开启,不易造成微孔堵塞。此外,由于CASS工艺自身的特点,选用水下曝气机还可根据其运行周期和DO等情况适当开启不同的台数,达到在满足废水要求的前提下节约能耗的目的。 (4)排水方式的选择 CASS工艺的排水要求与SBR相同,目前,常用的设备为旋转式撇水机,其优点是排水均匀、排水量可调节、对底部污泥干扰小,又能防止水面漂浮物随水排出。CASS工艺沉淀结束需及时将上清液排出,排水时应尽可能均匀排出,不能扰动沉淀在池底的污泥层,同时,还应防止水面的漂浮物随水流排出,影响出水水质。目前,常见的排水方式有固定式排水装置如沿水池没深度装置出水管,从上到下依次开启,优点是排水设备简单、投资少,缺点是开启阀门多、排水管中会积存部分污泥,造成初期出水水质差。浮动式排水装置和旋转式排水装置虽然价格高,但排水均匀、排水量可调、对底部污泥干扰小,又能防止水面漂浮物随出水排出,因此,这两中排水装置耳前应用较多,尤其旋转式排水装置,又称滗水器,以操作灵活、运行稳定性高等优点受到设计人员和用户的青睐。 (5)需要注意的其它问题 1)冬季或低温对CASS工艺的影响及控制; 2)排水比的确定; 3)雨季对池内水位的影响及控制; 4)排泥时机及泥龄控制; 5)预反应区的大小及反应池的长宽比: 6)间断排水与后续处理构筑物的高程及水量匹配问题。

❷ 循环水前池液位滤网需清洗的标准是多少

循环水系统清洗、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清洗

主要用途:在循环冷却水中含有大量的盐类物质、腐蚀产物和各种微生物,即使经过处理的水也不同程度的含有溶解固体、气体及各种悬浮物,这些物质的存在会引起诸如沉积、腐蚀、微生物(藻类、菌泥)繁殖等问题。循环水系统运行一段时间后水侧会结有大量的钙镁碳酸盐垢及微生物淤泥等,这些污垢牢固附着于铜管内表面,导致传热恶化、循环压力上升,影响机组的运行效率,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这些问题的存在,会给循环水系统的安全运行带来危害。本品用于循环水系统冷却循环水侧的清洗除垢,最终使循环水系统冷却循环水侧清洁干净,提高循环水的冷却效率,恢复循环水系统的制冷效果,同时节省发动机的电能,延长循环水系统的使用寿命。1、适用于各种类型空调机组,可清洗循环水系统冷凝器、蒸发器和吸收器的循环水系统和低温水系统、热水锅炉和柴油发电机组水冷夹套等设备;2、适用材质:铜、铜镍合金、碳钢、铝、钛材和不锈钢等材料。
突出特点:是空调制冷机组循环冷却水和冷冻水系统专用清洗剂,它克服了以往清洗方法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为制冷机组的安全、稳定、经济和长周期运行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
充分考虑了用户的具体情况,将清洗主剂、杀菌灭藻剂、分散渗透剂和高效缓蚀剂等有机复配而成的有机酸清洗剂,使用时无须添加任何助剂,简化和方便了清洗现场的安装和操作;2、缓蚀效率高,清洗速度快等,清洗废液处理简单方便,有利于铜材质清洗后的预膜;3、能有效抑制铜管在酸洗过程中铜合金--碳钢复合件的电偶腐蚀;抗Fe3+、Cu2+加速腐蚀的能力强;4、 选用的清洗除垢主剂为有机系列,对设备安全,除垢彻底、腐蚀率低;对操作人员基本没有腐蚀性、毒性,操作简单、安全可靠;同时,本品不含有毒有害物质,经简单的中和处理后就可以排放,安全环保。产品采用固体组分,使用安全简便,对人体无损害、对设备无腐蚀、对环境无影响;5、与空调清洗模块配套使用,可保证清洗质量、减轻劳动强度,有利于用户的直接使用和对空调设备的定期清洗保养,节约设备维护开支;6、在清洗过程中,H+ 会对金属机体产生腐蚀,并出现氢脆现象,因此清洗剂中要加入相应的缓蚀剂;溶解产生的Fe3+、Cu2+等氧化性离子会造成金属机体的点蚀、镀铜等现象,因此清洗液中还需加入掩蔽剂。
理化指标:状态:白色或浅红色粉末固体; 酸碱性(0.5%):酸性; 密度:>1.5; 腐蚀性:略有腐蚀;
可燃性:不燃不爆; 毒性:无毒; 清洗性能(除水垢):>99%; 缓蚀性能:>99. 5%
使用方法:1、化学清洗工艺流程: 水冲洗→酸洗除垢→水冲洗→钝化;2、断开与冷却盘管无关的其它系统,将清洗槽、清洗泵跟冷却盘管联接成一个清洗闭合回路;3、在模拟清洗状态下对清洗系统的泄漏情况进行检查,同时清除盘管内松散的污物,当出口处冲洗水目测无大颗粒杂质存在时,水冲洗结束;4、在清洗槽内循环添加“云清牌--中央空调清洗剂”,控制清洗主剂浓度在3—6%,温度在50—60 ℃的范围内,于系统内进行循环清洗去污,清洗时间2—3小时左右。定时用pH试纸测量酸液的pH值(1次/20分钟),使其维持在1以下,当pH值在半小时内趋于稳定值且清洗系统内没有气体放出时,结束酸洗过程;5、清洗工序完成后,进行水冲洗,冲洗残留淤泥及残渣,当出口处目测杂质不多时、且pH值大于6时结束水冲洗;6、水冲洗合格后,循环添加“云清牌 钝化预膜剂”进行钝化处理,来提高铜管的耐腐蚀性能。待整个系统溶液浓度混合均匀后停止循环,浸泡2—3小时。将钝化液排出系统,清洗过程结束。

❸ 为什么污水通过格栅的前后水位差要小于0.3米

格栅的日常维护内如下:

格栅间及机械设备表面清洁工作

格栅及栅渣输送器上死渣清除

机械设备和电机润滑油的更换

设备的紧固

池底积泥清理

渣斗的除锈和防腐

其它设备操作维护手册要求进行的内容

(2)维护记录表

操作人员在日常维护过程中应按要求填写记录表。

(3)安全技术

检修除污机、人工清捞栅渣时,应停机进行并必须要有有效的监护。如有需要进入狭小空间进行操作时,必须严格遵守“10.4狭小空间内的安全操作”。

(4)技术指标

污水通过格栅前后的水位差应小于0.3米。

❹ 污水处理排污应急池有什么要求

设计要求

1、事故池容积确定应执行的标准或规范主要有:GB50483-2009、Q/SY 1190-2009和中国石化安环[2006]10号等。GB50483规定的应急事故水池容积确定方法,对所有涉及危险化学品环境风险事故排水的项目均应适用执行。

其中消防用水量确定、围堰或防火堤有效容积确定时应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2008)、《石油库设计规范》(GB50074-2014)、《储罐区防火堤设计规范》(GB50351-2014)等有关规定执行。

最大降雨量确定按《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石油化工企业给水排水系统设计规范》(SH3015-2003)等执行。必须根据项目特点、行业标准或规范、事故池容积确定的具体要求等,注意区分各标准规范的适用范围和具体规定条款的执行,尤其是石油化工企业和石油库。

2、应急事故水池容量应根据发生事故的设备容量、事故时消防用水量及可能进入应急事故水池的降水量等因素综合确定。罐区防火堤内容积、排至事故池的排水管道在自流进水的事故池最高液位以下的容积、现有储存事故排水设施的容积均可作为事故排水储存有效容积。

计算应急事故废水量时,装置区或贮罐区事故不作同时发生考虑,取其中的最大值。应按事故排水最大流量对事故排水收集系统的排水能力进行校核,明确导排系统的防火、防爆、防渗、防腐、防冻、防洪、抗浮、抗震等措施。

3、必须注意事故时进入事故水池的雨水量,与正常生产时初期雨水量(即前期雨水)的本质区别,不可混淆。

一是降雨历时不同,正常生产运营过程中初期雨水是指刚下的雨水,一次降雨过程中的前10~20min最大降水量,其设计参数计算必须按GB50014规定的短历时暴雨强度公式确定;而事故时降水量应根据事故消防时间(参照GB50016、GB50160规定一般为2~6h,Q/SY 1190规定为6~10h)确定。

二是汇水面积不同,初期雨水的汇水面积必须考虑生产区和储存区总的汇水面积;事故时只考虑装置区或罐区单独的能进入事故排水系统的最大降雨量,不作同时汇水考虑,且应采取措施尽量减少进入事故排水收集系统的雨水汇集面积。

4、在非事故状态下需占用事故池时(例如,前期雨水池共用),占用容积不得超过事故池容积的1/3,并应设有在事故时可以紧急排空的技术措施。污水处理事故池不可作为事故储存设施,不能把风险进一步转加到污水处理系统。

(4)污水处理厂前池液位多少正常扩展阅读

处理方法

按作用分

污水处理按照其作用可分为物理法、生物法和化学法三种。

①物理法:主要利用物理作用分离污水中的非溶解性物质,在处理过程中不改变化学性质。常用的有重力分离、离心分离、反渗透、气浮等。物理法处理构筑物较简单、经济,用于村镇水体容量大、自净能力强、污水处理程度要求不高的情况。

②生物法:利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功能,将污水中呈溶解或胶体状态的有机物分解氧化为稳定的无机物质,使污水得到净化。常用的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生物法处理程度比物理法要高。

③化学法:是利用化学反应作用来处理或回收污水的溶解物质或胶体物质的方法,多用于工业废水。常用的有混凝法、中和法、氧化还原法、离子交换法等。化学处理法处理效果好、费用高,多用作生化处理后的出水,作进一步的处理,提高出水水质。

按处理程度分

污水处理按照处理程度来分可分为一级处理、二级处理和三级处理。

一级处理主要是去除污水中呈悬浮状态的固体物质,常用物理法。一级处理后的废水BOD去除率只有20%,仍不宜排放,还须进行二级处理。二级处理的主要任务是大幅度去除污水中呈胶体和溶解状态的有机物,BOD去除率为80%~90%。

一般经过二级处理的污水就可以达到排放标准,常用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处理法。三级处理的目的是进一步去除某种特殊的污染物质,如除氟、除磷等,属于深度处理,常用化学法。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事故水池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污水处理

❺ 污水处理厂调节池容积、停留时间怎么确定

楼上两位的回答只能让楼主更困惑
谁都知道
HRT*Q
就是容积,但关键的是
这个
HRT

Q
该如何确定?!
科学的做法应该是,楼主根据实际调查出的水量,做曲线,横轴为时间(一天24小时),纵轴为流量,首尾相联作直线,并作平行切线,得到最高、最低切点,两点的差值即为调节池的理论容积,在理论容积基础上增大13%左右,即为实际容积.
这个容积是其充分部分的有效容积,再考虑调节池的最低液位,超高等高度,可计算出调节池总容积.

❻ 污水处理站中的“事故池”是什么,怎么建造,有什么标准

事故池(事故水收集池)是污水处理过程中所需构筑物的一种,在处理化工、石化等一些工厂所排放的高浓度废水时,一般都会设置事故池。

原因在于当这些工厂出现生产事故后,会在短时间内排放大量高浓度且pH值波动大的有机废水,这些废水若直接进入污水处理系统,会给运行中的生物处理系统带来很高的冲击负荷,造成的影响需要很长时间来恢复,有时会造成致命的破坏。

为避免事故水对污水处理系统带来的影响,因此很多污水处理场设置了事故池,用于贮存事故水。

标准:在非事故状态下需占用事故池时(例如,前期雨水池共用),占用容积不得超过事故池容积的1/3,并应设有在事故时可以紧急排空的技术措施。污水处理事故池不可作为事故储存设施,不能把风险进一步转加到污水处理系统。

(6)污水处理厂前池液位多少正常扩展阅读

应急事故水池容量应根据发生事故的设备容量、事故时消防用水量及可能进入应急事故水池的降水量等因素综合确定。罐区防火堤内容积、排至事故池的排水管道在自流进水的事故池最高液位以下的容积、现有储存事故排水设施的容积均可作为事故排水储存有效容积。

计算应急事故废水量时,装置区或贮罐区事故不作同时发生考虑,取其中的最大值。应按事故排水最大流量对事故排水收集系统的排水能力进行校核,明确导排系统的防火、防爆、防渗、防腐、防冻、防洪、抗浮、抗震等措施。

❼ 污水处理厂调试方案怎么做

调试即试运行,包括单机试运和联动试车两个环节。调试实际上是设备、自控、工艺实版现联权动的过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单机运行:包括各种设备安装后的单机运转和各处理单元构筑物的试水。在为进水和已进水两种情况下对污水处理设备进行试运行,同时检查水工构筑物的水位等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2)对整个工艺系统进行设计水量的清水联动试运行,打通工艺流程。考察设备在清水流动下的运行情况,检查部分自控仪表和连接各工艺单元的管道、阀门等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3)对各级处理的各个处理单元分别进入要处理的废水,检验各处理单元的处理效果或进行正式运行前的准备工作(如培养驯化活性污泥等)。
(4)全工艺流程废水联动试运行,直至出水水质达标。同时,进一步检验设备运转的稳定性,同时实现自控系统的联动。
根据以上大的方面,逐步细分到各个处理构筑物(如沉淀池调试时的主要内容:刮泥板的运行,检漏,进出水的主要指标与设计值是否相符等),最终制定出调试方案。

❽ 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埋设深度一般为多少

哎啊,这方面问题我还真是不大了解也,我在别人那COPY了点过来,你参考看下用得上不嘛。
污水处理厂常用的是潜水排污泵,如果北方地区有回用的要求,还会有双吸离心泵等。
鼓风机的出口风压一般是(水深+1)*9.8kpa,多加的10kpa主要是空气管路的水头损失,一般设计中不会去细算。根据你的曝气水深5m,选择的鼓风机出口风压升值58.8kpa,进口压力就是标准大气压力98kpa。流量根据自己计算生化池的气量来确定。

设备主要有七部份组成:(1)全自动格栅(2)缺氧池(3)生物接触氧化池(4)二沉池(5)消毒池(6)
污泥池(7)自动控制柜。
污水进入设备前行设置-调节池,以调节污水水质、水量、调节池有效停留时间一般为 4-8小时,调节池
进口处设置格栅网箱,以拦载污水中的大颗粒杂物确保水泵正常运行。
(1) 全自动格栅:调节池中的污水由水泵抽至格栅内,格栅用于拦载污水中的微小漂浮物和悬浮颗粒,
拦载下来的污物随格栅齿耙自动进入污池中,污水流入后续工艺中,该格栅为日本进口设备,具有分离效果
好(栅隙5mm~10mm)能自动除污物、不易堵塞、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2) 缺氧池:缺氧为脱氮处理而设置,经过格栅分离后的污水自流进缺氧池与接触池中的回流硝化液
相混合,缺氧池中放置NZP-II 型填料作为反硝化细菌的载体,填料对氮、磷、硫化物去除效果好,停留时间
为 2 小时与前续工艺中的污泥池相结合形成 A/O 法处理工艺,从而达到脱磷、脱氮的目的。(仅 DM-C 型设备
有消毒池)
(3) 生物接触氧化池:共分三级,总且化时间 6 小时,前二级采用 NZP-I 型填料,该填料水流特性十
分优越,第三级采用NZP-II型填料,该填料比表面积大,处理负荷达 14kgBOD/m3.d是一般填料的 5-10倍,
生化池根据实际情况:可采用微孔曝气或射流式曝气机或离心式曝气机,污水在生化池内不断循环,充分地与
填料上的生物膜相接触,达到有机物迅速降解作用。
(4) 二沉池:生化后的污水进入二沉池,二沉池设计表面负荷 0.9-1.2m3/m2.d 二沉水槽为升降式可调
液位,齿形集水槽,其槽集水均匀沉淀效果较好,二沉的污泥气提至污泥池。
(5) 消毒池:按国家标准:TJ14-74制作,消毒池停留时间为 30 分钟,消毒剂采用固体氯丸或漂白粉,
一般一周投加一次。
(6) 污泥池:经格栅拦载的污物和二沉池污泥均进入污泥池,污泥池内设有污泥硝化系统,污泥池上
清液回流至调节池。
(7)(如采用风机曝气) 风机房、自动控制柜:风机房单独设置,内装二台风机(一用一备),风机房和
微机控制柜为一体,风机房出风管和设备进风管相连结,其距离不超过 15米,其尺寸和详细说明见表 2。
工厂建议:考虑设备的采购、运行成本,日常维护及噪声要求,请使用潜水式离心曝气机或射流式曝气
机。容易产生气泡的污水,建议在初沉池内定期加消泡剂。对于含有色素的污水,建议在排水口前加活性碳
等吸附剂。

❾ 污水提升泵站调试及运行需要注意哪些

污水提升泵站是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关键工序,对整个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和运行成本起着重要作用。以污水处理厂为例,介绍了污水提升泵站的工艺原理及调试运行。

城市污水处理就是利用各种设施设备和工艺技术,将污水中所含的污染物质从水中分离去除,使有害的物质转化为无害的物质、有用的物质,水则得到净化。城市污水处理工艺按流程和处理程序划分,可分为预处理工艺,一级处理工艺,二级处理工艺,深度处理工艺和污泥处理工艺,预处理工艺通常包括格栅处理,泵房抽升和沉沙处理。泵房抽升的工作是由污水提升泵站来完成的。

一、工艺原理及主要设备设施

污水提升泵站的作用是将上游来水提升至后续处理单元所要求的高度,使污水可以靠重力流过后续建在地面上的各个处理构筑物。泵站一般由水泵,集水池和泵房组成,集水池的作用是调节来水量与抽升量之间的不平衡,避免水泵启动过于频繁。

保定市银定庄污水处理厂采用的是半地下式泵房,地下部分为集水池,容积为126m3,约为一台水泵5min的排水量。潜水泵直接安装在集水池里,共设4台,三用一备,为不堵塞型潜水泵,扬程式18.5m,流量420l/s,功率100KW,每台泵的出水管均设有止回阀,电动蝶阀和手动蝶阀;总出水管装有一套量程为5000m3/h的电磁流量计一套,流量计前后设有手动蝶阀,另设旁道管,用于流量计检修;集水池上面装有量程为8米的超声波液位计一套,用于测量集水池的液位,系统自动时控制潜水泵的启停,房内装有控制盘用于泵和阀门的远方/就地控制转换及现场操作,房顶装有单梁悬挂式电动起重机一台,用于潜水泵的检修。

二、泵组的运行原则

泵组的运行操作应考虑以下几项原则:第一是保证来水量与抽升量一致。如来水量大于抽升量,上游又没有及时采取溢流措施,则可能淹泡格栅间,甚至使市区地势较低的下水道返水;反之,如来水量小于抽升量则有可能使泵处于干运转状态,损坏设备。第二是应保持集水池高水位运行,这样可降低泵的扬程,提高效率,在保证抽升量的前提下降低能耗。第三是潜水泵的开停次数不可过于频繁,否则损坏电机并降低使用寿命。第四是泵组内每台水泵的投运次数及时间应基本均匀,因为每台水泵的吸水口都对应着集水池内的一部分容积,如果某台泵长时间不投运,集水池内对应部分成为死区,泥沙沉积。

因为三相交流电动机起动快,起动力矩高,起动电流大大高于正常运转时所需要的电流值,有时起动电流可超过系统的容量,会给安全生产造成危害。所以,从安全角度考虑,泵组的运行还应满足以下要求:

(1)水泵要保证闭闸启动,即开泵时先开水泵,再开电动阀,停泵时,先停泵,后关电动阀。

(2)限制起动电流及电压。

(3)每台水泵要有干运转,渗漏,缺相及过载保护。

三、泵组的运行控制

保定市银定庄污水处理厂污水提升泵站的泵组的运行有三种控制方式

1、就地手动控制方式

在这种方式下,潜水泵和电动阀都由就地控制箱上控制按钮来控制其开、停。PLC系统仅对这些设备、液位、流量进行监示,而不能控制。这种方式一般只在调试或维修用。

2、PLC远程手动控制

在这种方式下,操作人员用计算机键盘或鼠标,通过PLC对潜水泵和电动阀进行开、停控制,这种控制方式仅使操作人员不用到现场就可以控制设备,它只是就地控制按钮的延伸或转移,一般用于调试或维修。

3、全自动控制方式

在这种方式下,泵组由PLC按照预先编制的程序,根据集水池的水位和通过计算机设定的工艺参数自动控制水泵的开停台数及开停顺序,维持集水池在一定的水位范围内和4台潜水泵间的工作均衡性,电动阀门和水泵电机是联动的。水泵开启后,电动阀门自动打开,停泵后,电动阀门自动关闭。

4、软起动器及保护

每台水泵的主控电路中均装有一台软启动器,它采用晶闸管(可控硅)来控制起动时的电机端电压,减少了起动冲击电流,降低了加速力矩,使水泵起动时稳定、平滑,增加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另外软启动器具有过热、过流、过压、缺相、相位不平衡等多项保护功能。

为了保证水泵运行的安全性,每台水泵均没有干运转,渗漏和过载保护。

四、调试

保定市银定庄污水处理厂于是1996年8月投入使用,1997年年初对自动化系统进行了调试,调试过程中发现泵站的自动运行存在以下问题。

1、集水池液位计量程为4米,而集水池的深度约15米,致使构筑物的一半容积得不到利用,且影响水泵的工作效率。

2、控制水泵停止的液位容差设定范围为0—150cm,偏小,导致水泵频繁启停。

3、水泵运行的轮值时间(也叫均衡时间)为2—8小时,间隔太短,这也导致水泵的频繁启停。

4、液位计为投入式扩散硅液位变送器,易堵塞,长期过压会导致零点漂移,甚至损坏,需经常清洗,由此打乱了泵组自动运行的连续性,且对水泵的运行安全存在威胁(因为液位计故障可能导致泵组全部投运或全部停止)。

为解决以上问题,该厂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改造

1、液位计更换为配15米换能器的超声波液位计量程设为8米。

2、在计算机中修改液位计的量程为8米,启动液位设定范围为0—8米,容差范围为0-300cm。

3、在计算机中修改水泵运行的轮值时间为2—48小时。

4、在泵站工艺值班室加装了集水池液位高、低限报警蜂鸣器。

污水提升设备设计_体化污水提升装置_污水提升泵站厂家-永嘉西普流体设备有限公司通过以上几项工作,提高了集水池的利用率,也提高了水泵的工作效率,增强了系统及水泵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五、运行与管理

1、正常情况下自动运行,手动时泵站必须有人值守。

2、要保证闭闸启动,停车时先停泵,后关电动阀。

3、当发现水泵电机电流、出水流量或声音异常时,应立即停止运行。

4、所设定的工艺参数不得随意修改。

5、集水池要根据具体情况定期清理。

6、定期检查水泵干运转、温度、湿度、过载保护的自动停车和集水池液位高、低限报警功能。

7、手动运行时备用水泵每月至少一次试车。

8、传动部位,丝杆闸阀保持良好的润滑。

❿ 废水处理-关于栅前水深的设计

给你个例子自己套吧
(一). 粗格栅(人工)
1.设计参数:
Qmax=QK=3000*1.85=5550m3/d=0.064m3/s
S=0.01m 栅条宽度
b=0.02m 栅条间隙
v=0.8m/ s(0.6~1.0m/s) 过栅流速
α=40 °(30 °~45 °) 格栅倾角
h=0.3m 栅前水深
N=1 台 格栅数量
2.栅条间隙数:n=〔Qmax(犯α)1/2 〕/Nbhv=〔0.064*(sin40 °)1/2 〕/(1*0.02*0.3*0.8)≈12
3.栅槽宽度: B=S(n - 1) + bn=0.01*(12 - 1) + 0.02*12=0.35m,设计有效栅宽取 0.35m,超高 0.3 ,水渠高 0.6 m
4.每日栅渣量:W1=0.03m3/103m3(单位栅渣量)
W=86400QmaxW1/(1000K)=86400*0.064*0.03/(1000*1.85)=0.09m3/d
5.设备选:选用一台人工格栅,栅宽 0.35m,栅条间隙 0.02m
6.其它设备:超声波液位计( 0-6 妈)
7.粗格栅间:平面尺寸: 5m*5m,地下部分 2m,地上高 3.5m
(二).提升泵房
1.设计参数:Qmax=QK=3000*1.85=5550m3/d=231m3/h
2.集水池计算:取集水池容积为V=100m3,停留时间为t=V/Qmax=100/231=0.43h=26min
集水池尺寸:3m*7m*5m=105m3
3.设备选型:
(1)、潜污泵:100QW130-20型污水泵三台,两用一备,每台Q=130m3/h , H=20m,单台电机功率15kw,泵自重 340kg。
(2)、超声波液位计(0-6mA),一套
(3)、电磁流量计DN200,一套
(4)、温度仪,一套。
(5)、电控柜,一套
(6)、电动胡芦,起重量0.5t,一台
4.泵房尺寸:
平面尺寸:7m*5m,地下深5m,地上部分3.5m。粗格栅间与泵房合建。
(三). 细格栅间
1.设计参数:
Qmax=QK=3000*1.85=5550m3/d=0.064m3/s
S=0.008m 栅条宽度
b=0.008m 栅条间隙
v=0.8m/s (0.6~1.0m/s) 过栅流速
α= 40° 格栅倾角(人工清渣30°~ 45°)
h=0.35m 栅前水深
N=1台 格栅数量
2.栅条间隙数:n=〔Qmax(sinα)1/2〕/Nbhv=〔0.064*(sin40°)1/2〕/(1*0.008*0.35*0.8)≈23
3.栅槽宽度:B=S(n-1)+bn=0.008*(23-1)+0.008*23=0.37m,设计有效栅宽取0.4m,
槽超高取0.3 m,槽总高0.6 m。
4.每日栅渣量:W1=0.06m3/103m3(单位栅渣量)
W=86400QmaxW1/(1000K)=86400*0.064*0.06/(1000*1.85)=0.18m3 /d
5.设备选型:
(1)、 选用一台旋臂式弧形格栅除污机,栅宽0.4m,栅条间隙0.008m,栅条宽度0.008m,回转半径0.5m,电动机功率0.37KW。
(2)、选用一台人工格栅备用,栅宽0.4m,栅条间隙0.008m,栅条宽度0.008m。
(3)、超声波液位计(0-6mA),一套。
(4)、电控柜,一套。
6.细格栅间布置:
(1)、平面尺寸:5m*5m。
(2)、立面尺寸:房顶高11.5m,细格栅平台标高8.5 m槽底标高8.5 m ,槽顶标高9.1m,在细格栅间设楼梯和排渣通道。

阅读全文

与污水处理厂前池液位多少正常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不锈钢水槽水垢处理 浏览:826
蒸馏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浏览:193
家里人抽烟需要什么净化器 浏览:594
zobo正牌过滤烟嘴多少钱 浏览:801
西安室外雨污水管道单价 浏览:864
进口提升器哪个好 浏览:375
edi内阻的计算 浏览:933
小型饮水机最便宜的多少钱 浏览:362
110厘米宽的污水管多少钱1米 浏览:742
160污水管接口能承受多少压力 浏览:527
陕西农村县镇污水处理 浏览:189
污水处理厂补充碳源可以用哪些 浏览:948
污水处理排放等级水类等级 浏览:332
陕西有哪些污水处理厂 浏览:202
超滤膜车间要反冲洗水 浏览:804
饮水机过滤有什么作用 浏览:255
特浓豆浆需要过滤吗 浏览:98
600阴性缸瀑布过滤 浏览:36
锅炉清洗除垢价位 浏览:720
建筑施工噪音企业废气废水废渣 浏览: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