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请教个有关于莆田秀屿区的区域问题。
一是三个不同区划。北岸和湄洲岛属于市直属,如果你是这两个地方管委会的事业编制,待遇参照市事业,略高于其他区。二是三个地区论经济前途,北岸最好,是莆田唯一列入福建省的十大经济增长极之一的区域;其次是秀屿区,但其发展定位较为混乱;湄洲岛按坊间传说,迟早并进北岸经济开发区。三是论个人的政治前途,北岸最好(据说管委会干部不超180人),事业单位比其他地区的公务员还管用;湄洲岛也差不多,但个人很难出成绩;秀屿不评价,人不同,前途不同。四是以上仅为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㈡ 莆田的水资源利用情况
1、木兰溪概况 干流概况
木兰溪发源于福建仙游县西苑乡仙西村,经仙游县度尾,大济,鲤南,盖尾等乡镇进入莆田市城厢区华亭,木兰陂至三江口入兴化湾。木兰溪全长105公里,平均坡降为0.45‰,多年平均经流量为9.85亿立方米。其中木兰陂至三江口段为25.8公里的感潮段.木兰溪流域面积1732平方公里,其中仙游境内为上,中游,流域面积1017平方公里,地貌类型以低山为主,次为中山,丘陵和盒谷;城厢,荔城,涵江为下游,流域面积715平方公里,地貌类型以平原为主,周围分布丘陵,台地.木兰溪横贯兴化平原中部,把兴化平原分成南北,西部,俗称南北洋。土壤类型有水稻土,红壤,黄壤,冲积土等九个土类,土壤土质主要呈酸性。木兰溪主要各支流有仙游境内的大济溪,河长24公里,流域面积76.4平方公里;龙华溪,河长26公里。流域面积113平方公里。柴桥头溪,河长20公里,流域面积85.4平方公里;仙水溪,河长29公里,流域面积176平方公里;流经仙游,城厢和荔城的延寿溪,河长51公里,流域面积386平方公里,于1958年建成的库容为4.3亿立方米的东圳水库位于延寿溪中,下游常太镇境内;兴化平原上的南北洋河网,其中南洋河网沟道长197.8公里,蓄水量达1700万立方米,北洋河网河道长109.7公里,蓄水量约1400万立方米。
地理环境
木兰溪,是福建省的主要河流之一。木兰溪发源于仙游县,流经仙游县和莆田市,最后注入台湾海峡。木兰溪下游冲积成兴化平原,是福建省主要平原之一。木兰溪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是福建“五江一溪”重要河流之一,也是闽中最大的河流。她发源于戴云山脉支脉的笔架山,入仙游西苑乡黄坑村,自西北向东南流经德化、永春、仙游,流经莆田市的乡镇有度尾、大济、鲤城、城东、赖店、盖尾、华亭、城郊、新度、黄石、涵江等地,贯穿莆田市区,迂回于兴化平原,至三江口注入兴化湾,集纳大小溪涧360条,全流域面积1732km2,干流总长105km,其中自濑溪至三江口33km为下游。
木兰溪—莆田人民的“母亲河”。千百年来,她哺育着世世代代兴化儿女,古有梅妃江采苹、书法名家蔡襄、刚正御史江春霖等名流,今有半导体专家林兰英、宇航专家闵桂荣等精英。莆田因此获得“海滨邹鲁”、“文献名邦”之美称。她的上游属山地性河流,河床窄、落差大、水流急;而下游属感潮河段,地势平坦低洼,河道坡度平缓,迂回曲折,弯多、弯密、弯急,俗称“九十九沟”。
流域概况
木兰溪下游两岸为福建省四大平原之一的兴化平原。这里是莆田水系最为发达,物产最为富饶的区域,区内河网纵横交错,内河总长400km,水面面积2.8万亩,不仅水美鱼肥,还以枇杷、荔枝和龙眼三大名果饮誉天下,素有“鱼米之乡”和涵江“水上威尼斯”之美誉;还是莆田耕地最为集中、人口最为密集、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带,集中了全市约30%的耕地、33%的人口、47.6%的工农业产值和64.4%的乡镇企业产值,其中涵江区以其发达的商业贸易被誉为“小上海”。这里是莆田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闽东南沿海交通大动脉的必经之地。
2、莆田水质分析;
水资源紧缺已成为影响莆田市域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应本着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原则,从强化节水措施、开辟新水源、加强水资源保护与管理、植树造林涵养水源等方面采取措施。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莆田市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莆田市域水资源特点
莆田市域水资源有三个特点:
①水资源相对贫乏。莆田地处海峡西岸经济繁荣带中部,总面积3959.9km2,年平均降水量1470mm左右,年平均水资源总量37.15亿m3,其中境内水35.985亿m3,过境客水1.165亿m3,地表水资源量为34.66亿m3,地下水资源量为2.49亿m3。水资源总量中,据测算,可利用水量17.9亿m3,约占水资源总量的48%。莆田地区每平方公里的产水量较多,为97.8万m3,但因人口众多,人均水资源量只有1269m3,是全省人均水资源量3638m3的35%,是全国人均水资源量2400m3的53%,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15%。
②水资源年内分布不均,年际变化幅度大,旱涝灾害频繁。莆田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受季风气候影响,年径流量的80%~90%集中在4~9月份的汛期。年径流量的CV值在30%~60%之间,丰水年的径流量与枯水年的径流量往往相差几倍,旱涝灾害频繁。
③水资源在地域上的分布不均衡,水资源与人口、耕地及经济发展不相协调。莆田市域水资源西北山区多,东南沿海少,而人口、耕地、工农业总产值主要集中在中南部平原和丘陵地带,西北部山区14个乡镇水资源占全市总量的49.5%,人均占有水资源量6840m3,中部平原丘陵20多个乡镇人均占有水资源量却只有924m3,东南部沿海丘陵台地9个乡镇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680m3,南日、湄洲两岛的人均占有水资源量只有455m3,是严重的缺水区域。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建国以来,莆田市水利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已建成各类水利工程2.9万多处,其中小(二)型以上水库192座,总库容6.19亿m3,建成引水工程541处,机电灌5166台,装机容量4.43万千瓦。按现有水利设施,全市水利工程年可供水8.53亿m3,加上非水利工程供水,按P=95%保证率预测,全市年供水12.46亿m3。
莆田市现有有效灌溉面积83.3万亩,占全区耕地面积的89.6%。建成千亩以上江海堤防202公里,初步形成了大中小蓄引提并举、防洪挡潮、灌排供水、发输配电相结合的水利工程体系,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基础作用。
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仍不能适应区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且矛盾越来越突出,主要表现在:
水质污染严重,生态环境恶化。
莆田工业虽不发达,但每年仍有大量的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体。
据统计,1997年莆田市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江、海、湖、库的有650万吨,工业废气排放中含有大量二氧化硫,近年来酸雨明显增多。
乡镇企业缺乏有效环境监督、管理,使工业污染从城区向农村扩展。1997年莆田非农业人口生活污水排放量达1708万吨,全部未经处理排放。
城乡固体垃圾管理乏力,弃土弃渣侵占河道滩地、垃圾淤河。1997年全市农业使用化肥1.6645万吨,除部分被农作物吸收外,残余部分排入河湖。据报道,化学氮肥施入土壤后,被作物吸收利用的只占其施入量的30%~40%。
每年还有大量的农药进入水体,致使全区绝大多数河湖受到污染。木兰溪流域面积1732km2,占全区总面积的45.5%,其污染负荷占全市污染总负荷的85%,成为福建省污染最严重的河流之一,其中的111km的监测河段有48.5km严重污染(为五级),占监测河段的43.7%,居全省首位。其周围的地下水也受到污染,据卫生防疫部门对城厢区城南乡沟头、东坡等村的地下水的抽样化验,15个主要指标中,8个不符合国家颁发的水质标准,适龄青年参军体检,肝功不符合标准的占80%,癌症死亡率占各种病死亡率的70%以上。水质污染直接影响人民身心健康,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供需矛盾,成为危及当代、祸及子孙、制约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因素。由于盲目开山采石,沿海森林和草地大面积减少,水土流失严重,农田沙化,河道淤塞,库塘失效,风大地燥,农业立地条件差;山区近几年过度毁林造果,也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削弱了流域涵养水源的功能,影响浅层地下水的储量及其对河流的补给量,同时也使含沙量增大,加速河道淤塞,增加了江河防洪的难度,降低了水利工程的效益。
水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
发达国家灌溉水利用率普遍在80%以上,而莆田地区灌溉水实际利用率约30%~40%,不及先进国家的一半。
工业用水浪费也很严重。据统计,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仅37.99%,工业平均万元产值用水量为572m3,工业用水重复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如大连、青岛在1980年以前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即为60%~75%,用水定额产值为300m3/万元。同时,生活用水跑冒滴漏现象相当严重,人民群众节水意识普遍淡薄。
水资源开发利用出现两个极端。
一方面,城镇生活、工业供水争水源,争供水区,水资源重复开发,重复建设。莆田市域原来只有仙游和莆田两个县级单位,后演化成6个县级行政管理区域,由于行政区域多次变动,人为地将系统完整的水系和供水设施分开,多头管理,部门之间、地区之间争水源、争供水区严重。供水企业规模小,专业化水平低,布局分散,不能充分发挥规模经济效益,带来防洪调度和水费征收困难。
另一方面,农业灌溉的水利设施管理不善,水利工程老化、退化,效益发挥差。小(二)型水库和山塘由于原来是由当地群众投资、投劳建设的,传统上为无偿用水,供水量控制不严,造成水资源浪费严重,且不能以水养水,多年来维修经费不足或无着落,工程维修不及时,加上建设标准偏低,质量不佳,造成病库险库多;还有一些灌溉工程,因管理不善被人为破坏,如灌溉渠道被平毁,输电线路被割断,机、泵、管、带等提水设施被盗等,致使干旱时干渠有水也引不到农田;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乡经济的高速发展,工业、住宅、交通等每年占用大量耕地,而这被占的耕地中,大部分是有灌溉设施的农田。水资源开发利用的两个极端,导致水资源的掠夺性开发,给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带来很大的困难。
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低,呈现工程性缺水。
目前,莆田地区各类水利工程年供水能力8.53亿m3,占全市水资源总量的20.3%,占可开发量的48%。河南省水资源利用占地表可利用水的72%,与之相比,莆田市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低,在干旱时段,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目前有31.46万人口和3.62万头牲畜饮水有困难。还有易旱农田28万亩,因干旱,每年至少减产粮食800万公斤,工业因缺水而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也不少。
总结:从上面的数据与分析,可以看出现在福建的水质污染很严重,有的地区甚至已经威胁到了居民的生活用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健康的意识也在不断地加深,所以对于净水这一行业来说是福音。
水资源开发利
㈢ 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概况
秀屿区比起其他区还是不错的,主要是沿海的,中门、石城、秀屿港发展比较好些,其他地方没有进展,政府没有积极投资建设。。。
㈣ 莆田北岸管委会犀山线502公里十200米在哪里
7条经福建的国道编号及起点
104国道 北京-福州
316国道 福州-兰州
319国道 厦门-成都
324国道 福州-昆明
020国道 北京-福州
205国道 山海关区-广州
010国道 同江-三亚
17条省道名称及编号 起始点 终止点 省内里程
霞大线-S301 霞浦县松城镇 寿宁县大安乡 约164公里
下浦线-S302 福安市下白石镇 浦城县莲塘镇 约256公里
八洋线-S303 焦城区八都镇八都大桥 武夷山市洋庄乡上洋庄 约339公里
金泰线-S304 宁德市蕉城区金涵乡 泰宁县杉城镇 约496公里
平宏线-S305 福州市平潭县潭城镇 福州市福清市宏路镇 约73公里
秀里线-S306 秀屿区东庄镇 建宁县里心镇 约515公里
东石线-S307 泉州市丰泽区东海街道办 宁化县石壁镇 约389公里
金上线-S308 晋江市金井镇 上杭县临城镇 约433公里
东东线-S309 东山县西埔镇 武平县东留乡 约390公里
漳东线-S201 蕉城区漳湾镇 东山县西埔镇 约857公里
犀山线-S202 寿宁县犀溪乡 秀屿区山亭镇 约514公里
漳下线-S203 长乐市漳港镇 永定县下洋镇 约558公里
岭文线-S204 政和县岭腰乡 连城县文亨乡 约452公里
富下线-S205 浦城县富岭镇 武平县下坝乡 约700公里
西厦线-S206 尤溪县西城镇 厦门市思明区 约287公里 详情
官九线-S207 泉州市安溪县官桥镇 平和县九峰镇平等村 约207公里 详情
西港线-S208 永安市西洋镇 龙海市港尾镇 约250公里 详情
㈤ 湄洲湾北岸经济开发区的简介
湄洲湾北岸经济开发区于1996年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2002年莆田市行政区划调整时改设秀屿区,2007年3月经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建设部等部门核准保留为省级开发区。
为加快湄洲湾北岸的开发建设,市委、市政府于2007年4月29日调整北岸开发区管辖区域并重新挂牌,主要任务是以妈祖城开发来推进滨海新城建设,以发展临港产业来促进港城崛起。
2010年,北岸开发区被福建省委、省政府列为全省十大新经济增长区域之一。开发区全区国土面积1370平方公里(其中蓝色国土面积1250平方公里),辖山亭、东埔、忠门三个镇,38个村(居),户籍人口15万人。
湄洲湾北岸经济开发区拥有妈祖文化优势和湄洲湾天然深水良港优势,主要任务是服务妈祖城及临港工业建设。以妈祖城建设来推进滨海新城建设,正在规划建设中的莆田市妈祖城,南与国家旅游度假区湄洲岛隔海相望、西与东吴港区相邻,它座拥依山面海、与湄洲妈祖祖庙遥相呼应的灵气,凝聚湄洲岛国家旅游度假区和莆田滨海新城的人气,汇集周边大型临港工业、重大市政基础设施的财气。妈祖城开发按近期、中期、远期三个阶段推进,近期(核心区)5.68平方公里,中期16平方公里,远期60平方公里。核心区功能定位集休闲、娱乐、购物、餐饮、金融、会展、文化、教育、船(渔)港行政于一体,分为旅游观光区、休闲度假区、生态居住区、行政办公区和教育服务区共五个功能区。市委、市政府决定三年内基本完成海堤护岸、道路、桥梁、造地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五年内滨海新城初具规模。妈祖城建成后将成为花园城市、现代城市、旅游城市、文化城市、水上都市,将成为海峡西岸的明珠圣地,成为东方的威尼斯。
㈥ 福建省莆田北高平海那有那个海比较好看的干净的是在那呢急
你好,在平海,平海有两处沙滩很好,干净。尤其是平海码头那边或者平海海边往西那边十字架边方向的,这地方没污水排放
㈦ 莆田有哪几个区
截止2018年,莆田市有4个区,分别是:城厢区,涵江区,荔城区,秀屿区。
莆田市下设8个街道、39个镇、7个乡,共54个乡级政区。设有91个社区居民委员会、882个村民委员会共973个;下设1084个居民小组、11031个村民小组共12115个。(此外,2个非正式行政区划:湄洲湾北岸经济开发区、湄洲岛国家旅游度假区)
(7)莆田北岸污水在哪里扩展阅读
1949年8月21日解放后,莆田、仙游2县属第五专区,驻晋江县,1950年属泉州专区,驻晋江县,1955年属晋江专区,驻晋江县。1983年4月28日,国务院批准撤销莆田地区,将闽清、永泰、福清、长乐、平潭5县划归福州市,将莆田、仙游2县划回晋江地区(泉州)。
1983年5月,撤销莆田地区,所属福清、闽清、平潭、长乐、永泰5县划归福州市管辖。
1983年11月,成立莆田市。
1984年,从莆田县划出城厢镇、城郊公社建立城厢区;划出涵江镇、涵江公社建立涵江区。莆田市辖莆田、仙游2县和城厢、涵江2区。
1984年10月,各县(区)所属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改称为乡(镇)人民政府,生产大队(街)改称为村(居)民委员会,城厢镇改称荔城街道办事处。
1984年11月,莆田县黄石、笏石2乡改为镇建制。1985年5月,涵江镇改称涵江街道办事处。莆田县的江口、梧塘、华亭3乡和仙游县的枫亭、榜头、郊尾、度尾4乡改为镇建制。1986年12月,莆田县的西天尾、埭头2乡改为镇建制。1988年10月,莆田县的白沙、灵川、忠门3乡改为镇建制,东庄乡改为秀屿镇。
1989年2月,从莆田县划出湄洲乡,成立莆田市湄洲岛旅游经济区,由莆田市直辖。
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升格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同年9月,湄洲乡改为镇建制。
1996年2月,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莆田市湄洲湾北岸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对笏石镇、埭头镇、平海镇、东峤镇、南日镇、东庄镇、忠门镇、灵川镇行使管辖权,管辖的行政区域属莆田县。
1997年10月,忠门镇区划进行调整,增设山亭、东埔、月塘3个乡。
1999年7月,灵川镇区划调整增设东海镇。
2002年2月1日,国务院批准调整莆田市部分行政区划,撤销莆田县,成立荔城区、秀屿区,市辖有城厢区、涵江区、荔城区、秀屿区和仙游县。
2008年4月,经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建设部发布第18号公告,核准莆田市湄洲湾北岸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再次挂牌成立,对忠门镇、东埔镇、山亭乡行使管辖权,管辖的行政区域属秀屿区。 2009年2月,象溪乡更名为菜溪乡。2010年1月,山亭乡改为镇建制。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莆田
㈧ 莆田市那里有海滩
莆田有湄洲岛、南少林寺、九鲤湖、广化寺、宁海桥、东岩山。
湄洲岛:湄洲岛位于福建省莆田市中心。东南42公里,距大陆仅1.82海里,是莆田市第二大岛;南北长约9.6公里,东西宽约1.3公里,全岛南北纵向狭长,形如娥眉,故称湄洲。湄洲岛素有“南国蓬莱”美称,既有扣人心弦的湄屿潮音、“东方夏威夷”九宝澜黄金沙滩、“小石林”鹅尾怪石等风景名胜30多处,更有2亿妈祖信众魂牵梦萦的妈祖祖庙,每年农历三月廿三妈祖诞辰日和九月初九妈祖升天日期间,朝圣旅游盛况空前,被誉为“东方麦加”。
门票:入岛门票 65元人;客船 10元;游艇 20元
交通:莆田市区打的到湄洲岛对面的文甲码头,包车约60元;文甲码头乘坐轮渡进岛。
莆田市是福建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莆田市史称兴安、兴化,又称莆阳,莆仙。自古是闽中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素有“海滨邹鲁”、“文献名邦”之誉。莆田市现辖仙游县、荔城区、城厢区、涵江区、秀屿区四个区和湄洲岛国家旅游度假区、湄洲湾北岸经济开发区两个管委会。湾口的湄洲岛是海内外闻名的和平女神妈祖庙所在地、妈祖文化的发祥地。
莆田有湄洲湾、兴化湾、平海湾三大海湾,陆域总面积4119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1万平方公里。2013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达329万人。1983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地级莆田市,2002年2月进行部分行政区划调整,辖仙游县、荔城区、城厢区、涵江区、秀屿区四个区和湄洲岛国家旅游度假区、湄洲湾北岸经济开发区两个管委会。
莆田是著名的侨乡,截至2012年,莆田市共有海外侨胞150万人,分布在84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华侨31.43万人、华人118.57万人;莆田市累计批准侨资企业1518家,合同总投资75.77亿美元,合同利用侨资70.02亿美元,占莆田市全部利用外资75%以上。 莆田盛产鳗鱼、对虾、梭子蟹、丁昌鱼等海产品,龙眼、荔枝、枇杷、文旦柚“四大名果”驰名中外。
㈨ 想知道: 莆田市 闽中污水处理厂 在哪
位于涵江区白塘镇显应村境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