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我公司污水处理厂的污泥浓缩池中污泥最近只往上浮,而且怎么弄也不下沉,还已结块,应怎么处理~求解~
如是传统工艺的话,这说明排放可能不达标了,可采用膜处理,这样可以降低污泥浓度
❷ 我公司污水处理好氧池全是褐色泡沫,二沉池污泥上浮,请各位帮我解决一下,非常感谢。30分钟沉降比20
二沉池污抄泥上浮原因可能有:
1、反硝化(加大污泥回流);2、污泥厌氧化(加大污泥回流、加大曝气);3、污泥中毒(查原因)
我认为光说沉降比多少没多大用处,如果平时没什么问题的话可以用一用,但是一旦出问题,光一个沉降比没多大意义。最少也还要看污泥浓度。
❸ 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泥上浮异常,怎么处理
活性污泥法是现在污水处理常用方法之一,由于该工艺具有稳定性强、运行费用低、便于管理等特性,污水处理厂常常选择活性污泥法处理工业废水或者生活污水。今天小编从网络整理一些关于活性污泥常见问题分享大家。
其一,生化池运行过程中污泥发白怎么解决?
污泥发白原因:
1.营养缺乏,丝状菌或固定纤毛虫大量繁殖,菌胶团出现异常;
2.PH值过高或过低,造成大量丝状菌快速繁殖生长,导致污泥松散,体积过大,污泥上浮;
解决方法:
1.根据营养比例调整进水负荷,保持数日污泥颜色可恢复。
2.调节进水的酸碱度,保持曝气池的酸碱度在6-8之间,长时间保持酸碱度范围,可以有效防止污泥膨胀。
其二,生化池运行中如发现黑色污泥怎么办?
原因:曝气池溶解氧过低,有机物厌氧分解释放H2S,与铁反应生成FeS。
解决方法:
增加供氧或回流污泥比值,只要曝气池中的溶解氧增加,污泥在10小时左右就会逐渐恢复正常。
其三,曝气池内产生大量气泡怎么解决?
原因:
进水负荷过高,冲击负荷过大,导致部分污泥分解附着在气泡上,使其发粘变脆,于是大量气泡堆积在水面上。
解决方法:
减少进水,稍微增加返泥量,稳定一段时间后,减泡系统才逐渐正常。
其四,曝气池产生褐色或灰色泡沫是什么原因导致?
原因:
污泥老化,污泥龄过高,絮凝后的污泥附着在泡沫上。
解决办法:
增加污泥排放量,逐步更新系统中的新污泥。污泥更新过程需要持续几天。在此期间,应控制运行环境,确保新污泥具有较强的活性(保证溶解氧水平稳定在1.0~3.0之间,平衡营养物质的比例,适当添加营养物质,投加一定量的甘度复合菌种、硝化细菌、反硝化菌等)。
其五,沉淀池中漂浮着很多黑色污泥是什么导致?
原因:
1.沉淀池有死角,局部污泥厌氧,产生CH4和CO2。污泥颗粒上附着气泡使其上浮,出水氨氮往往较高;
2.回流比太小,污泥不及时回流就会厌氧。
解决方法:
1.如果沉淀池存在死角,可以缓解系统保持高溶解氧状态的问题,根本解决办法只能通过死角的结构改造来实现。
2.增加回流比,防止污泥在沉淀池停留时间过长。
其六,沉淀池泥位过高,出水悬浮物增多怎么办?
成因:
1.负荷过大,有机物的分解不完全,会影响污泥的沉淀性能,使沉淀效果变差。
2.是污泥负荷过低,缺乏营养,耐低营养菌增多絮凝性变差。
3.泥龄较长,系统内污泥浓度过高,且污泥结构松散,不易沉淀。
4.废水的水温过高导致小分子有机物增多,而菌胶团对有机物的过度吸附导致污泥解絮。
解决方法:
1.降低进水总量,增加溶解氧,使污泥性能逐步恢复;
2.增加水量控制在适当范围内,维持较高溶解氧状态一段时间后,抑制低营养细菌持续增加。
3.增加剩余污泥的排放,使系统中污泥的浓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4.降低曝气池内水温,控制好溶解氧水平值,一段时间后污泥能恢复正常。
其七、污泥膨胀如何解决?
对于活性污泥系统,有时污泥沉降性能变差,比重减轻,污泥体积增大,难以沉降在沉淀池中,严重时会溢出和流失污泥,处理效果急剧下降,即污泥膨胀。现在常用于解决污泥膨胀解决办法是投加甘度复合菌、硝化菌、反硝化菌进行培养,产泥量少,减少污泥高频率产生膨胀的概率。
❹ 二沉池污泥上浮是怎么回事
1、污泥中毒。
2、二沉池有死角,排泥不干净。污泥厌氧发酵产气体,气泡附带污泥上浮。
3、污泥反硝化或是进二沉池时溶解氧太高了。
二沉池作用主要是使污泥分离,使混合液澄清、浓缩和回流活性污泥,作效果能够直接影响活性污泥系统的出水水质和回流污泥浓度。
(4)污水处理设备上浮怎么办扩展阅读:
二沉池的特点:
1、作用上特点:
进行泥水分离外,还进行污泥浓缩,由于水量、水质的变化,还要暂时储存污泥。由于二沉池要进行污泥浓缩,所需要的池面积大于只进行泥水分离所需的池面积。
2、活性污泥特点:
(1)活性污泥混合液浓度高(2000-4000mg/L),具有絮凝性,属于成层沉淀。沉淀使泥水之间有清晰的界面,絮凝体结合整体共同下沉。
(2)活性污泥质轻,易被水带走,容易产生二次流和异重流的现象,使实际的过水断面远远小于设计的过水断面。
❺ 二沉池出现污泥上浮 最有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1、污抄泥中毒。
2、二沉池有袭死角,排泥不干净。污泥厌氧发酵产气体,气泡附带污泥上浮。
3、污泥反硝化或是进二沉池时溶解氧太高了。
二沉池作用主要是使污泥分离,使混合液澄清、浓缩和回流活性污泥,作效果能够直接影响活性污泥系统的出水水质和回流污泥浓度。
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出水的水质和回流污泥的浓度。因为沉淀和浓缩效果不好,出水中就会增加活性污泥悬浮物,从而增加出水的BOD质量浓度;同时,回流污泥浓度也会降低,从而降低曝气池中混合液浓度,影响净化效果。
(5)污水处理设备上浮怎么办扩展阅读 :
二次沉淀池活性污泥的另一特点是质轻,易被出水带走,并容易产生二次流现象,使实际的过水断面远远小于设计的过水断面。
因此,设计二次沉淀池时,最大允许的水平流速要比初次沉淀池的小一半z池子的出水溢流埋常设在池另一端的一定距离的范围内;辐流二次沉淀池也可以用周边进水周边出水的方式提高混合液在池内流动的距离和沉淀效果。
❻ 最近工作的污水处理厂,初沉池老是出现污泥上浮,初次沉淀池的运行管理应注意哪些方面
(1)根据初沉池的形式及刮泥机的形式,确定刮泥方式、刮泥周期的长短。避免沉积污泥停留时间过长造成浮泥,或刮泥过于频繁或刮泥太快扰动已沉下的污泥。
(2)初沉池一般采用间歇排泥,因此最好实现自动控制;无法实现自控时,要注意总结经验并根据经验人工掌握好排泥次数和排泥时间。当初沉池采用连续排泥时,应注意观察排泥的流量和排放污泥的颜色,使排泥浓度符合工艺要求。
(3)巡检时注意观察各池的出水量是否均匀、还要观察出水堰出流是否均匀、堰口是否被浮渣封堵,并及时调整或修复。
(4)巡检时注意观察浮渣斗中的浮渣是否能胜利排出,浮渣刮板与浮渣斗挡板配合是否适当,并及时调整或修复。
(5)巡检时注意辨听刮泥、刮渣、排泥设备是否有异常声音,同时检查其是否有部件松动等,并及时调整或修复。
(6)排泥管道至少每月冲洗一次,防止泥沙、油脂等在管道内尤其是阀们处造成淤塞,冬季还应当增加冲洗次数。定期(一般每年一次)将初沉池排空,进行彻底清理检查。
(7)按规定对初沉池的常规监测项目进行及时分析化检,尤其是SS等重要项目要及时比较,确定SS去除率是否正常,如果下降就应采取必要的整改措施。
(8)初沉池的常规监测项目:进出水的水温、pH值、CODcr、BOD5、TS、SS及排泥的含固率和挥发性固体含量等。
❼ 生活用水处理后凝集物上浮怎么办
PAM加多了。
❽ 污水处理中污泥上浮的原因是什么
原因:
1、当活性污泥上氮气吸附过多时,由于比重降低,污泥就随气体浮上水面。
解决办法:减少曝气、减少在二沉池中的停留时间,及时排泥,增加回流比。
2、污泥腐化上浮 在沉淀池内污泥由于缺氧而引起厌氧分解,产生甲烷及二氧化碳气体,污泥吸附气体上浮。
解决办法:加大曝气池供氧量,提高出水溶解氧,减少污泥在二沉池中的停留时间,及时排走剩余污泥。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水是否及时处理,避免因长存放导致污水、污泥的腐败产生污泥上浮;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泥渣、污泥是否定期、及时的清除掉。
污泥短路流出,堰板溢流或者不平整造成污泥溢出上浮;辐流式沉淀池池面受风力影响导致污泥上浮。
排泥不及时,刮泥机或者排泥泵故障导致污泥的上浮。
排泥时间过长导致污泥的固含率降低;刮泥和排泥的不掉不一致,各个池子的排泥不均匀等。
❾ 污水处理中曝气池的污泥上浮或者死亡,应该采取什么措施让其恢复活性
污泥上浮的控制措抄施:一是袭保持及时排泥,不使污泥在二沉池停留时间太长;而是在曝气池末端增加供氧,使进入二沉池的混合液内有足够的溶解氧,保持污泥不出于厌氧状态。对于反硝化造成污泥上浮,还可以增大剩余污泥的排放,降低SRT,控制硝化,以达到控制反消化的目的。
如果不是污泥膨胀造成的体积扩大上浮的话。
这个网站参考一下
http://www.dlhw.dl.gov.cn/info/158336_16456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