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饮水净化 > 盐碱地为什么是反渗透

盐碱地为什么是反渗透

发布时间:2022-09-25 11:23:07

❶ 盐碱地是什么地

盐碱地是盐类集积的一个种类,是指土壤里面所含的盐分影响到作物的正常生长,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粮农组织不完全统计,全世界盐碱地的面积为9.5438亿公顷,其中我国为9913万公顷。我国碱土和碱化土壤的形成,大部分与土壤中碳酸盐的累计有关,因而碱化度普遍较高,严重的盐碱土壤地区植物几乎不能生存。

❷ 盐碱地的成因

盐碱地有非常多的类型,其成因也各不相同。
楼主所遇到的问题应该是土壤二次盐碱化,所谓土壤的二次盐碱化是指好的农田经过一段时间的耕种以后出现的盐碱含量升高的问题。

这种类型的盐碱地一般是出现在各大灌区,以灌溉农业为主的区域,比如说河套平原灌区,甘肃河西走廊,新疆沿天山两侧的灌区,东北的各大灌区。

其形成的原因一般是由于长时间的灌溉导致地下水位升高,再加之地表蒸发强烈和土壤的毛细作用,使得地下水不断的通过毛细作用到达地表,然后蒸发。我们知道,水中是含有无机盐的,但水中的无机盐是不能蒸发的,所以,水分蒸发以后,水中的无机盐会在土壤表层积累,这样经过天长日久的积累以后土壤就形成了盐碱地。

次生盐碱的原理图:

这种类型的盐碱地治理方法主要以预防为主,通过开挖明沟或者暗管排盐的方式控制地下水位,把地下水位控制在临界水位以下,切断其毛细作用,就能很好的预防土壤的二次盐碱化。
楼主可以了解一下暗管排盐技术:暗管排盐

❸ 土地盐渍化的原因答题技巧

土地盐渍化是指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不合理的措施而引起的土壤盐渍化。

比如说由于蓄水工程使得蓄水区域变成了水面,拦截了径流,减少了下游水量,增加了水面蒸发,并且使库区周围地下水位上升,导致了土壤盐渍化。

土壤盐渍化是指易溶性盐分在土壤表层积累的现象或过程,也称盐碱化。盐碱土的可溶性盐主要包括钠、钾、钙、镁等的硫酸盐、氯化物、碳酸盐和重碳酸盐。硫酸盐和氯化物一般为中性盐,碳酸盐和重碳酸盐为碱性盐。

盐渍化是一种缓变性地质灾害,在我国的分布范围很广,危害严重。 一、土地盐渍化发育分布规律

在我国,除滨海半湿润地区的盐渍土外,大致分布在沿淮河-秦岭-巴颜喀拉山-唐古拉山-喜玛拉雅山一线以北广阔的半干旱、干旱和漠境地区。据现有资料,全国已有16个省区分布有盐渍土81.8万平方公里(现代盐渍土约36.93万平方公里,残余盐渍土约44.87万平方公里),潜在盐渍土约17.33万平方公里。

根据地貌,可分为滨海、华北平原、东北平原、西北半干旱地区、西北干旱地区等5个盐渍土集中分布区。

危害状况
盐渍土可分为含硫酸盐为主的松盐土和含碳酸盐为主的碱盐土,其对人类活动造成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使农作物减产或绝收,影响植被生长并间接造成生态环境恶化,且能腐蚀损坏工程设施,所造成的损失每年达25.11亿元。对内蒙河套平原统计,许多灌区每年因盐渍土死于苗期的农作物占播种面积的10-20%,甚至达30%以上;黄淮海平原轻度、中度盐渍土就造成农作物减产10-50%,重度则颗粒无收,而山东省140.06万公顷盐渍化土地中的81.56万公顷耕地,每年因盐渍化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达15-20亿元。严重的盐渍化,使土地的利用率降低,荒地增多,加深了人多地少的矛盾。

❹ 盐碱土对植物有哪些危害

盐碱对作物的危害,一方面是间接改变土壤的理化性状,使植物失去良好的生活环境和营养条件;另一方面是通过土壤溶液直接危害作物细胞,影响作物正常的吸收和代谢机能。一、影响作物吸收水分植物吸收水是借助于根毛的渗透作用。盐生植物渗透压多在40个大气压以上,而一般植物的渗透压多在10~20个大气压之间,当作物的渗透压比土壤溶液渗透压大一倍以上时,就能够从土壤中源源不断的吸收水分。当土壤含有较多的可溶性盐分时土壤溶液浓度增加,渗透压也相应增加,作物吸水变的困难。当土壤溶液渗透压大于作物根细胞渗透压时,就会出现“反渗透现象”,作物像腌咸菜一样,产生“生理脱水”而枯死。这种现象发生局部也可以在根茎和页面。如农二师29团0~3厘米土层含盐3%以上的棉田,当小雨湿润地表2~3厘米时,盐分被溶解,土壤溶液的渗透压高于棉苗体内的渗透压,使与湿土接触的根茎部分萎蔫变软,阻塞了水分输送通道,致使棉苗枯死。又如不适当的咸水喷灌或小雨溶解了吹散在页面的盐分,可使部分页面发生灼伤萎蔫。盐碱地的土壤溶液渗透压随盐分组成、含盐量、含水量和土壤性状而变化。不同盐类溶液的渗透压不同,以氯化钠为最高,硫酸盐为最低;在同一浓度的情况下,氯化钠溶液的渗透压比硫酸钠溶液几乎大一倍;同一盐类的渗透压,随含盐量的增加而增大。二、影响作物吸收养分作物所需养分一般都是伴随水分吸入体内的。土壤大量含盐,影响作物吸水,同时也影响作物吸收养分。随着土壤盐分浓度的增大,作物吸收氮、磷的数量逐渐减少,作物根系选择性吸收能力也相应降低,一些非营养离子随蒸腾流经木质部到达作物地上组织和器官。植株内非营养离子一旦饱和,便会造成营养失调。此外,土壤大量存在氯离子和钠离子时还能抑制钙、磷、铁、锰、锌等营养元素进入体内,破坏作物的矿质营养平衡。三、离子毒害当离子浓度过高时,非营养离子大量进入体内,而营养离子吸收减少或者吸收不上,从而打乱了体内正常的离子平衡,干扰了作物正常的新陈代谢机能,如改变氮素代谢的进程,破坏蛋白质的合成与水解。以及引起氨在体内积聚等,危害作物的生长发育。资料表明,强度盐化土(0~40厘米土层含盐1.348%)的春麦茎秆灰分,含总盐0.098%、氯根0.058%,分别比轻度盐化土(含盐0.6)的高2.6倍和3.34倍,强度盐化土的棉株,无论地上还是地下部分的含盐量,都超过轻度盐化土的一倍。各种可溶性盐分对作物的危害是不同的,其中越易溶于水的离子穿透细胞壁能力越强,危害越大。几种常见的可溶性盐类对作物的危害顺序是:碳酸钠>氯化镁>重碳酸钠>硫酸镁>硫酸钠

❺ 盐碱地为什么容易积水

盐碱地首先你要明白,盐碱是属于渗透压比较大的物质,它具有吸水性,他会把深层的水吸附上来。那么土地下面失去水分的话,就会变得干涸。

❻ 盐碱地种稻的主要障碍因素是什么

(1)土壤pH高,盐碱性强,有毒盐类多。有的盐碱土壤中,含盐种类多达12种,其中7种对作物有不同程度的危害。这些盐类在土壤溶液中有不同的溶解度,其形成的水溶性盐在根际含量如不超过万分之几到十万分之几,对水稻是无害的,而且是水稻所需要的营养。但它的浓度超过水稻耐盐极限时,则会产生危害。其中毒害最大的是苏打,一般含量超过0.005%即产生毒害。苏打碱性较强,pH可达8~10,可溶性盐分多,妨碍稻株吸收水分,重者可形成反渗透使水分倒流,导致生理缺水,出现萎蔫现象。苏打碱土中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有时转化为氢氧化钠,降低土壤养分的有效性,使水稻不能吸收,危害性更大。强碱性也可直接危害稻株,腐蚀破坏细胞组织,重者枯死。
(2)代换性钠含量高。苏打盐碱型水稻土在1米土层内碱化度(土壤代换性钠占阳离子交换量的百分比)多在10%~60%之间。碱化度越高,钙素变为无效状态的越多。水稻吸钙不足,相反吸收了过多的钠会危害稻株。钠是强分散剂,能使土壤在淹水条件下高度分散,通透性变坏,阻碍根系的正常生长发育。因此,千方百计地将碱化度降低到10%以下,改善苏打盐碱型水稻土的物理性状,是水稻高产的重要因素。
(3)土壤易内涝。盐碱地区多处在洼地,因此排水不畅,易产生涝害。涝害有两种形式:一是高地地表径流集中在低洼地,造成地表涝灾;二是由于地下水位高造成土壤内涝。因此,不仅土温降低,还加重盐碱危害。盐碱和涝害的症状表现最明显的是新根及根端生长点的细胞先遭受破坏,而后遍及全根,使根系失去生机,植株生长缓慢,叶尖枯黄卷缩,基部叶片枯死,最后心叶枯死。

❼ 盐碱地的地下水如何处理才能日常饮用

盐碱水用多介质过滤器+超滤+反渗透 这一整个流程后,出来的水通过加热就能直接饮用。地下井水经过盐碱水淡化设备淡化后,完全能够满足师市农业灌溉用水的标准,既能缓解农业灌溉用水紧张的问题,还可将阿拉尔市工业园区工业排放水进行二次处理进行农业灌溉,提高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对保护生态,遏制环境恶化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同时,苦咸水经淡化后,还可进行卤盐及其他化工产品的初级开发,从而实现良性循环。

❽ 请问盐碱地对作物有什么危害

盐碱对作物的危害,一方面是间接改变土壤的理化性状,使植物失去良好的生活环境和营养条件;另一方面是通过土壤溶液直接危害作物细胞,影响作物正常的吸收和代谢机能。

一、影响作物吸收水分

植物吸收水是借助于根毛的渗透作用。盐生植物渗透压多在40个大气压以上,而一般植物的渗透压多在10~20个大气压之间,当作物的渗透压比土壤溶液渗透压大一倍以上时,就能够从土壤中源源不断的吸收水分。当土壤含有较多的可溶性盐分时土壤溶液浓度增加,渗透压也相应增加,作物吸水变的困难。当土壤溶液渗透压大于作物根细胞渗透压时,就会出现“反渗透现象”,作物像腌咸菜一样,产生“生理脱水”而枯死。这种现象发生局部也可以在根茎和页面。如农二师29团0~3厘米土层含盐3%以上的棉田,当小雨湿润地表2~3厘米时,盐分被溶解,土壤溶液的渗透压高于棉苗体内的渗透压,使与湿土接触的根茎部分萎蔫变软,阻塞了水分输送通道,致使棉苗枯死。又如不适当的咸水喷灌或小雨溶解了吹散在页面的盐分,可使部分页面发生灼伤萎蔫。盐碱地的土壤溶液渗透压随盐分组成、含盐量、含水量和土壤性状而变化。不同盐类溶液的渗透压不同,以氯化钠为最高,硫酸盐为最低;在同一浓度的情况下,氯化钠溶液的渗透压比硫酸钠溶液几乎大一倍;同一盐类的渗透压,随含盐量的增加而增大。

二、影响作物吸收养分

作物所需养分一般都是伴随水分吸入体内的。土壤大量含盐,影响作物吸水,同时也影响作物吸收养分。随着土壤盐分浓度的增大,作物吸收氮、磷的数量逐渐减少,作物根系选择性吸收能力也相应降低,一些非营养离子随蒸腾流经木质部到达作物地上组织和器官。植株内非营养离子一旦饱和,便会造成营养失调。此外,土壤大量存在氯离子和钠离子时还能抑制钙、磷、铁、锰、锌等营养元素进入体内,破坏作物的矿质营养平衡。

三、离子毒害

当离子浓度过高时,非营养离子大量进入体内,而营养离子吸收减少或者吸收不上,从而打乱了体内正常的离子平衡,干扰了作物正常的新陈代谢机能,如改变氮素代谢的进程,破坏蛋白质的合成与水解。以及引起氨在体内积聚等,危害作物的生长发育。资料表明,强度盐化土(0~40厘米土层含盐1.348%)的春麦茎秆灰分,含总盐0.098%、氯根0.058%,分别比轻度盐化土(含盐0.6)的高2.6倍和3.34倍,强度盐化土的棉株,无论地上还是地下部分的含盐量,都超过轻度盐化土的一倍。

各种可溶性盐分对作物的危害是不同的,其中越易溶于水的离子穿透细胞壁能力越强,危害越大。几种常见的可溶性盐类对作物的危害顺序是:碳酸钠>氯化镁>重碳酸钠>硫酸镁>硫酸钠

❾ 硫磺改良盐碱地对后插作物有害吗

植物吸收水是借助于根毛的渗透作用。盐生植物渗透压多在40个大气压以上,而一般植物的渗透压多在10~20个大气压之间,当作物的渗透压比土壤溶液渗透压大一倍以上时,就能够从土壤中源源不断的吸收水分。当土壤含有较多的可溶性盐分时土壤溶液浓度增加,渗透压也相应增加,作物吸水变的困难。当土壤溶液渗透压大于作物根细胞渗透压时,就会出现“反渗透现象”,作物像腌咸菜一样,产生“生理脱水”而枯死。这种现象发生局部也可以在根茎和页面。如农二师29团0~3厘米土层含盐3%以上的棉田,当小雨湿润地表2~3厘米时,盐分被溶解,土壤溶液的渗透压高于棉苗体内的渗透压,使与湿土接触的根茎部分萎蔫变软,阻塞了水分输送通道,致使棉苗枯死。又如不适当的咸水喷灌或小雨溶解了吹散在页面的盐分,可使部分页面发生灼伤萎蔫。盐碱地的土壤溶液渗透压随盐分组成、含盐量、含水量和土壤性状而变化。不同盐类溶液的渗透压不同,以氯化钠为最高,硫酸盐为最低;在同一浓度的情况下,氯化钠溶液的渗透压比硫酸钠溶液几乎大一倍;同一盐类的渗透压,随含盐量的增加而增大。

阅读全文

与盐碱地为什么是反渗透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享优乐净化器怎么连接手机 浏览:47
熔喷滤芯怎么拆换 浏览:837
净水器怎么清除泥沙 浏览:506
如何检测废水中三甲苯 浏览:237
什么是不饱和树脂脂 浏览:194
九阳净水器怎么拆滤芯视频 浏览:470
反渗透设备诚荐郑州净康乐好 浏览:471
污水管与废水管是否设置阻火圈 浏览:538
无锡薄膜废水蒸发器多少钱 浏览:697
污水处理厂如何保温 浏览:698
污水是什么处理的 浏览:248
红色污水怎么造成的 浏览:1000
烤瓷牙能树脂 浏览:81
水洗沙污水用那种设备 浏览:497
浙江纯净水哪个牌子好 浏览:871
3mlc型怎么换前置滤芯 浏览:919
污水处理厂管网怎么算占地 浏览:474
饮水机开门接水的那块板叫什么 浏览:896
挖机先导滤芯在哪里 浏览:605
污水怎么接入市政 浏览: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