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污水处理回流开时间长了会影响水质么
而二期热情热情无人我去人
㈡ 为什么在AO工艺计算有效容积式不考虑回流的污水量
你好!
硝化液回流是进入反硝化用来处理氨氮,污泥回流是保持池水内污泥量平衡。专
回流水量的大小不影响容属积,只影响水的停留时间,间接地影响了污水处理效率。
说俗点就是你哪怕池水回流变成水轮车,但总是那么多水没变啊。
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喜勿喷,谢谢。
㈢ 住宅小区生活污水中水回用相关问题分析
下面是中达咨询给大家带来关于住宅小区生活污水中水回用相关问题分析,以供参考。
由于水资源的紧缺与水环境的污染,已经影响了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及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当前,开展污水中水回用工作不仅仅是城市发展中的实际需要,更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措施。所谓中水回用,指的是水质介于上水与下水之间的水,将生活与工业生产中所排放出的污水经过处理后与相应的水质标准相一致,能够在一定范围内重复进行使用的杂用水。
1、住宅小区中水回用工作中需要考虑的问题
1)通常情况下,中水用途的不同对小区中水站的出水水质有着不同的要求,应严格按照回用要求,根据颁布实施的《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水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中的相关规定以及本地环保部门提出的明确要求来决定实际处理程度,从而保证出水水质;
2)在设计并构建污水处理设施时,必须遵照小区的总体规划以及建筑特征;比如,在外观设计方面应适应于小区建筑环境,从而达到美观效果;
3)设计污水处理工艺时,不仅要简单,而且还要有较高的实用价值,这样,管理起来就会非常的方便;
4)高程布置过程中,要以立体布局为主,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平面布置过程中应紧凑,目的在于节省用地;
5)构建污水处理厂时,应选择小区下风向位置处,并且,要和其他建筑物间保持一定的距离,防止对环境造成不必要的影响;
6)设备化、定型化、模块化,便于施工安装、设备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能,可以进行分期建设。
2、中水处理方法
2.1污水的物理处理
主要去除的是漂浮物、悬浮物质。使用的处理方法和设备有以下几种:筛滤截留法,使用的设备是筛网、格栅、滤池以及微滤机等;重心分离法,使用的设备是沉砂池、沉淀池、气浮池等;离心分离法,使用的设备是离心机与旋流分离器等。
2.2、污水的化学处理
化学处理具体涵盖了以下几种:中和,主要是对酸性或者碱性物质进行中和处理;氧化还原,主要是氧化分解或者还原去除水中污染物质;化学沉淀,主要是析出和沉淀分离水中污染物质;电解,主要是电解分离和氧化还原水中污染物质。
2.3、污水的生物处理
活性污泥法主要是在污泥的基础上而实施的一种污水生物处理技术。在生活污水中注入一定的空气进行曝气,并且,每天保留沉淀物,更换新鲜污水。这样坚持一段时间后,就会看到污水中出现黄褐色的絮凝体。该絮凝体主要是由诸多繁殖的微生物群体而最终构成,它容易沉淀和水分离,同时,还有着净化、澄清污水的功能作用。我们将其称之为活性污泥法。
活性污泥法处理系统的流程是:经过预处理后的污水、活性污泥反应器--曝气池、从曝气池流出的混合液、二次沉淀池、处理水、污泥井、回流污泥系统、剩余污泥、来自空压机站的空气、曝气系统与空气扩散装置。该系统中主要的处理设备是活性污泥反应器,即曝气池,另外还有二次沉淀池,污泥回流系统与曝气和空气扩散系统组合而成。在通过初次沉淀池或者水解酸化装置处理后的污水会从一端位置处流入到曝气池中,并且,将从二次沉淀池持续回流的活性污泥当做接种污泥,同时,流入到曝气池中。再有,从空压机站送来的压缩空气,会经干管与支管的管道系统和铺设在曝气池最底下的空气扩散装置,以一种细小气泡的形式流入进污水中,它的功能作用在于能够向污水充氧和让曝气池中的污水、活性污泥一直保持在巨大的搅动状态下。活性污泥在和污水间混合并接触后,能够确保活性污泥反应顺利的进行。活性污泥反应的结果,有效的降解和去除了污水内存在的有机污染物,使污水很好的被净化,由于微生物实际中会不断的繁衍增殖,所以,活性污泥也会不断的增长。还有一种有效的污水好氧生物处理技术---污水的生物膜处理法。该方法主要是将细菌类型的微生物与原生动物类型的微型动物附着在滤料或者其他载体上不断的生长和繁殖,同时,还会在其上部产生出一种膜状生物污泥---生物膜。当污水和生物膜间相接触后,污水内存在的有机污染物当做营养物质,以供生物膜上的微生物摄取,不仅净化了污水,而且微生物也良好的繁衍和生殖。生物膜处理法有两方面的特点,即微生物方面的特点:有较长的生物食物链;可进行分段运行和优占种属等。处理方面的特点:能够适应水质、水量的变动;具有较好的污泥沉降性能,适用于固液分离;可以对浓度低的污水进行有效处理;维护运行简便,具有节能效果。
3、结论
综上所述可知,通过中水回用方法,使得污水资源化目标实现,是现阶段处理水资源紧缺问题的最为理想的方式,具有较强的可行性,是污水处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项最重要措施,有着显著的多重效益。所以,我们应大力号召缺水城市充分利用中水回用。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㈣ 污水处理加大回流有什么作用
简单的说有两个作用,一个就是让污泥更好回到生化池里,另一个作用就是可以降低水中的氨氮,回流大了消化液就可以跟好的进行反硝化
㈤ 污水厂剩余流量是什么
污水厂里的计算第三篇—污水厂的水量平衡
梵心4466 >《水》
阅919转62021.11.02关注
近期国家环保部在各地进行全面的督察,很多污水厂都在做各种准备工作,其中资料的准备是很重要的一个项目,在之前我们污水处理厂的运营人员经常会做的一样工作就是减排量的汇报,减排量的计算中涉及一个最重要的计算参数就是处理水量,处理水量有提升量,排放量的区别,这两个数字一般来自于污水厂的进出口安装的流量计,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这两个数字往往差别很大,这种差别往往让管理者困惑,更棘手的是如何向外围主管部门进行解释。今天我们就通过水量平衡的计算来聊聊这个话题。
我们来看什么是污水厂里的水平衡,污水厂里的水平衡概念和其他企业内内的水平衡概念有所区别,污水厂里的水平衡主要是对进入和排出污水厂的污水总量的平衡计算,这个计算在有些设计院污水厂提升泵的时候会采用,当然也有忽略的,依靠水泵的流量扬程的转化把抵消了这个漏洞的。但是在实际运行中,我们运营人员还是要了解一下污水厂里的这部分的水平衡的,并能够和管理部门解释清楚这类问题。
为了了解污水厂的水量平衡计算,我们以A2O工艺的污水处理厂对于厂内的各个构筑物的流量来进行一下统计和分析。在污水厂内通常会安装进口流量计和出口流量计,污水处理厂的进口一般是重力流的管路,为了避免因为非满管流而导致的流量测量不准,污水处理厂的进口流量计一般设置在污水提升泵的后端出水压力管道上,较多采用管道式的电磁流量计。出口流量计会安装在最终的出水口的位置,一般环保要求采用开放式的明渠超声波流量计。
污水处理也是自然界的一种现象的人工强化作用,所以污水处理厂一定遵循大自然的处理规律,那就是物质守恒,无论它变成怎样的形式,它的总量一定是守恒的,所以我们对于污水厂的水量就有一个基本的守则,那就是无论污水厂内的工艺如何复杂,我们最终的水量(包含转变成其他形式的)一定是能够计算到相等的。
但是我们知道在实际运行中,进出口的流量计是不可能相等的,主要的原因是在厂区内有剩余污泥的排放,吸砂上清液和深度车间反冲洗水,污泥储池溢流,污泥脱水机上清液等的厂区工艺回流水,通过厂区工艺管路回流到污水厂提升泵房的集水井内,而这些又被提升泵提升起来,在进水流量计上显示出来。有些污水厂还有中水的内部绿化回用,还有敞口的生物池的蒸腾作用等等,这些原因都造成了污水厂的进水和出水流量计上的数据不匹配。为了更好的分析计算这些水量,我们把厂内的水量分别编号,以便统计计算:
1、总进水量QJ(以进口流量计数据为主)。
2、沉砂池的吸砂水量Q1。
2、初沉池污泥排放量Q2。
3、生物处理段的剩余污泥量Q3。
4、污泥储池溢流Q4。
5、污泥脱水机上清液Q5。
6、深度处理反冲洗水Q6。
7、中水量Q7。
8、其他损耗水量Q8(包含蒸腾作用,管路跑冒等)
9、总出水量QC(以出口流量计数据为主)。
为了计算方便,我们设定这个污水处理厂每天实际处理水量为10000m3,也就是从外管网每天流入到污水厂内的污水量为10000m3。以此为基础数据我们来进行厂区的整个水量平衡的计算。
我们假定污水处理厂已经稳定运行,各个构筑物都已经按照设计的要求达到了满负荷运行,所有的排泥,回流,污泥脱水机都是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的,而且进水水质也符合设计标准,这样我们就不考虑实际运行中出现的实际运行中出现的各种干扰因素。下面来逐步计算上述的每一项:
Q1:沉砂池的吸砂水量。这部分由沉砂池的吸砂泵的流量来决定,由于一般在吸砂管路上不会设置流量计,因此吸砂泵流量可以根据吸砂泵的铭牌标称流量,每日开启的时间来进行计算。设定吸砂泵流量为20m3/h,每日运行时间为4小时,早晚各两小时。
Q1=20*4=80m3
Q2:初沉池排泥量。初沉池的排放的污泥量由于管路上没有流量计,而且一般不是通过提升泵排泥的,所以这部分排泥量大部分采用都是估算,可以简单的用储泥池的体积进行测量,排泥一小时,储泥池液位增加多少,再根据储泥池面积计算出一小时排泥量,然后根据每天初沉池定期排泥的时间来计算初沉排泥量。当然也可以利用管道的压力和流量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计算公式在各种专业参考书和网络上都可以找到,对于采用平流式沉淀池的初沉池来说,这个就更简单了,利用吸泥泵的流量和运行时间来计算就可以了。同时还可以按照初沉池的沉淀效率来校核,即每日进出水的SS的去除量就是每日的排泥量,关于污泥的计算,后面的公众号会专门讨论,今天也不细分析了。
关于Q2,我们设定为:Q2=500m3
Q3:生物处理段的剩余污泥量。生物处理段的剩余污泥量一般会根据工艺运行情况进行调整,这个在实际运行中也是没有设置流量计的,但是一般情况下,剩余污泥的排放都是采用剩余污泥泵从污泥回流泵房提升到污泥储池的,所以这部分流量可以按照剩余污泥泵的开启时间和流量来进行计算。假设剩余污泥泵标称流量为:100m3/h,每日运行18小时。
Q3=100*18=1800m3
打开APP查看高清大图
Q4:污泥储池溢流。一般污水处理厂的污泥脱水车间每天运行时间在12~18小时,剩余时间只是排泥,污泥储池一般不会无限制的设计到足够大,来保证每天的排泥都能储存起来,因此,有部分排泥就会在污泥储池上面的溢流管溢流回厂区工艺回水管路里。但是由于溢流管上不可能装流量计,也没有水泵提升,而且也不是压力流,所以没有可用的公式计算,那么这部分流量怎么来计算呢?
我们来看上面的水量图,进入储泥池的主要来自于初沉污泥Q2,生物段剩余污泥Q3,从储泥池出去的主要是溢流Q4,通过脱水机的污泥投配泵提升进入脱水机的QT,这样就可以得出储泥池的水量平衡关系了:
Q2+Q3=Q4+Qt
所以:Q4=Q2+Q3-Qt
污泥投配泵的流量Qt可以从污泥投配泵铭牌流量和运行时间统计。假设污泥泵的流量为10m3/h,每日工作时间为16小时。则Qt为:
Qt=10*16=160m3
Q4=500+1800-160=2140m3
Q5:脱水机上清液。这部分水量是脱水机通过机械作用把加了絮凝剂以后的污泥的上清液和固体分离后产生的水,主要来自于几个方面,一个是污泥投配泵的给脱水机的输送的污泥量,一个是絮凝剂的加药量,一个反冲洗滤布的反冲洗水(我们这里设定都是用自来水,不用中水)。这几个数据都可以从现场设备的工作铭牌和运行时间得出。假设污泥泵的流量为10m3/h,絮凝剂泵加药量为0.3m3/h,反冲洗水泵的流量为10m3/h。脱水机每日工作时间为16小时。
则Q=(10+0.3+10)16=324.8m3
需要说明的是这部分是进入脱水机全部的流量,还要把泥饼的量减去,假设每天生产泥饼10m3,所以最后的上清液计算为
Q5=324.8-10=314.8m3
Q6:深度处理反冲洗水。这部分水水来自于深度处理车间过滤工段的定时反洗产生的反冲洗污水,通过工艺管路回流到泵房内。反冲洗的流量可以根据反冲洗水泵的铭牌标称和运行时间进行计算。假设反冲洗铭牌为30m3/h,每日反冲洗时间为4小时,反冲洗流量为:
Q6=30*4=120m3
Q7:中水量。中水主要回供厂外的企业用户,或者厂内的绿化浇洒等,中水取水管路一般设计在接触池后的出水段,由于设置位置不一样,有些中水取水在出水流量计前段,最终的出水量就是中水量加出水流量计水量,有些在出水流量计后段,中水量就不影响出水量。中水量根据厂内的设置的中水回用泵的流量和运行时间进行统计计算。
假设中水泵的铭牌为200m3/h,每天的运行时间为20小时,则:
Q7=200*20=4000m3
Q8:其他水量。其他水量由于都是不可精确测量计算的数值,我们可以进行估算,一般可以按处理水量的5~8‰计算,我们选择6.5‰的处理水量进行计算,则Q8为:
Q8=10000*6.5‰=65m3
到现在为止,我们就把厂内所有的流量都进行统计分析,要注意生物处理段的内外回流只是在进出水流量计的中间,没有跨越流量计,因此这部分水是在系统内部的,不影响进出水流量,所以在水量平衡中不进行计算。
打开APP查看高清大图
下面我们来看这个设定的污水厂里的水量平衡的计算。
首先来看进水量Qj。Qj是进水流量计的数值,但是由于进水流量计的位置安装在厂区回流管之后,它统计的流量数值是厂区外的进水量和厂区内的回流量之和。而污水厂厂区内的回流到进水泵的流量主要来源于沉砂池的回流液Q1,储泥池的溢流Q4,脱水机房上清液Q5,深度处理车间的反冲洗水Q6,所以Qj的流量为:
Qj=10000+Q1+Q4+Q5+Q6
=10000+80+2140+314.8+120
=12654.8m3
然后我们来看出水量Qc。Qc是污水厂最后流出系统的污水,这部分污水主要是厂外进水10000m3,在各个处理工序中抛掉的工艺回流水,包括沉砂池的回流液Q1,初沉排泥量Q2,生物段剩余污泥量Q3,深度处理的反冲洗水Q6,厂内消耗Q8。而中水Q7,主要来自于清水池,清水池的设置各污水厂有不同的位置,如果在出水流量计前,Q6不包含在出水流量内,如果设置在出水流量计后,Q6包含在出水流量里,在这里我们假设清水池在流量计后,不影响出水流量的统计。所以最后的出水流量就为:
Qc=10000-Q1-Q2-Q3-Q8
=10000-80-500-1800-120-65
=7435m3
计算到这里是不是就是最终稳定的出水量了呢?这里要注意下就是上述计算其实算出来的是第一天稳定运行以后的情况,在第二天运行以后,进水量仍旧保持Qj,但是由于第一天进水提升泵最终提升了Qj的流量,所以第二天的出水量的10000吨就变成了Qj了,所以,稳定运行以后的出水量应该是:
Qc=Qj-Q1-Q2-Q3-Q8
=12654.80-80-500-1800-120-65
=10089.8m3
这里就有疑问了,为什么最终出水比进水10000吨还多,污水厂不是还有挥发跑冒滴漏的情况么,出水应该比10000吨少啊?为什么出水反而比进水多?这需要再回看两个地方,污泥脱水机房的絮凝剂加药和反冲洗水一共为(10+0.3)*16=164.8m3这部分的水为污水处理系统从外部引进的水量,从系统出去的是蒸发跑冒滴漏和污泥外运部分,所以最后的水量平衡为:
10000+164.8-65-10=10089.8m3
这样就和上面的Qc核对上了,从上述的整个推算来看,污水厂的水量是保持平衡的,但是我们从流量计的统计差值的数据来看:
Qj-Qc=12654.8-10089.8=2565m3
也就是说在理想的数据统计情况下,进水流量计安装在厂区的回流管后方,前后流量计相差2565m3。
当然在污水厂的实际运行中,水量的计算受到现实条件的限制很多,数字应该没有这么精确到最终完美平衡,但是只要我们每一个运行人员认真分析每一个进出流量,最后的数字还是能够无限接近水量平衡的。
㈥ 污水处理加大回流有什么作用
1、水量不足时补充水量,维持运行。
2、用于降低处理污水的浓度。
3、系统调试或长期停运后,启动时需要调节回流比,逐渐提高负荷。
4、进行反硝化脱氮。
回流比从最小值逐渐增大的过程中,所需理论板数起初急剧减少,设备费用亦明显下降,足以补偿能耗费用的增加;但当回流比继续增大时,所需理论板数减少趋势缓慢 ,此时设备费用的减少将不能补偿能耗费用的增加。
(6)污水处理内回流影响水量吗扩展阅读:
处理污水的方法很多,一般可归纳为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等。
污水处理成本能耗情况:基本都是高能耗低效率,污水处理加大回流就可以减少能耗。
将污水引往集水池,对集水池末尾一格调节pH,用一级溶气水泵提升到一级压力溶气罐,同时吸入空气和聚凝脱色剂,将在一级压力溶气罐内庆拆的一级饱和溶气水骤然释放到一级气浮池形成一级处理水。
一级处理水溢入缓冲池,再在控制pH用二级溶气水泵将一级处理水提升至二级压力溶气罐内,同时吸入空气和聚凝脱色剂,将二级压力溶气罐内的二级饱和溶气水骤然释放到二级气浮池拦差森形成二级处理水并自溢至沉淀池沉淀后排放。
参考简亩资料:网络-污水处理
㈦ 污水处理加大内回流有什么作用
内回流叫硝化液回流,顾名思义这个回流里面是混合的硝化产物硝态氮,内回流的作用是将曝气池中硝化反应产生的硝态氮回流到反硝化池,为反硝化提供化合态的氮,进行反硝化反应。
㈧ 在设计污水处理构筑物时考不考虑回流的混合液和回流的污泥量
首先明确水力停留时间(HRT)的含义
就是水经过本构筑物花了多长时间。不专管是进水还是回流水属,都是水,构筑物无法分辨,所以只能都合在一起算总进水。有效容积V=(Q+Q')×HRT
所以在计算单个构筑物的时候,如果确定了水力负荷或者水力停留时间,就一定要把回流量计算在内,不然会造成池子或者管道设计偏小。
因此说水力停留时间是用于计算水力负荷的。
在水处理上另有一种停留时间,姑且理解为反应时间。
这时候无论回流量多大,1倍、10倍、100倍,流体中的待反应物质,其在本构筑物中的反应时间总是V/Q,这是用于计算反应负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