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十三五”期间滇池怎么治理 水质要达几类标准
“十三五”期间滇池怎么治理 水质要达几类标准?
云南《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15年)》(以下简称《滇池“十二五”规划》)发布,其中城镇污水处理及配套设施项目33个,投资77.53亿元。投资金额最大的为昆明主城北部合流污水处理厂(昆明市第十四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投资13.1亿元,将在昆明主城北部新建一座污水处理厂,规模为10万立方米/天(含40万立方米/天一级强化处理设施),配套建设1座合流转输泵站、4.8km转输管网,及新建改造6处合流沟渠截留井。昆明主城老旧排水管网改造及泵站建设工程,投资9.5亿元,责任单位排水公司,在清查梳理主城排水系统的基础上,更新改造老旧排水管网约100公里,完善排水系统节点约100处,在部分城市交通、人流密集道路下方主干排水管网加装水力冲洗等设施、设备。
2015年
滇池流域常住总人口约406.86万人
滇池流域涉及昆明市五华区、官渡区、西山区、盘龙区、呈贡区及晋宁县、嵩明县五区两县,53个乡镇(街道办事处),流域面积2920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面积412平方公里。2015年滇池流域常住总人口约为406.86万人,约占昆明市总人口的60%;流域GDP达到3168亿元,约占昆明市GDP的80%。
“十二五”:
完成项目67个在建25个
《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15年)》(以下简称《滇池“十二五”规划》)共有项目101个,规划总投资420.14亿元。截至2015年底,已完成项目67个,在建25个,项目完成率为66%,完成投资289.79亿元,投资完成率为69%。
“十三五”期间,滇池怎么治理,将实施哪些项目,水质要达几类标准?将于本月底听证的《滇池流域水环境保护治理“十三五”规划(听证稿)》(以下简称《规划(听证稿)》)给出了明确答复。
力争到2018年,草海稳定达到V类;到2020年,滇池湖体富营养水平明显降低,蓝藻水华程度明显减轻,外海水质稳定达到IV类。“十三五”期间,规划项目总计100个,总投资192.68亿元。其中,滇池外海环湖湿地建设四退三还工程(续建)。
《规划(听证稿)》将于8月31日在昆明市环境科学研究院举行。可登录昆明市环保局查阅《规划》具体内容。
规划目标
滇池外海水质稳定达到IV类
到2018年,草海稳定达到V类;到2020年,滇池湖体富营养水平明显降低,蓝藻水华程度明显减轻(外海北部水域发生中度以上蓝藻水华天数降低20%以上),流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滇池外海水质稳定达到IV类(COD≤40mg/L);“十三五”期间,盘龙江、洛龙河稳定保持Ⅲ类,新宝象河、马料河、大河(淤泥河)、东大河稳定保持IV类,船房河、茨巷河、大观河、捞鱼河、金汁河稳定保持V类;到2020年,西坝河等其它主要入湖河流稳定达到V类;7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稳定达标。
规划项目:
共计100个,总投资192.68亿元
规划项目总计100个,总投资192.68亿元。其中新建项目77个,投资约106.69亿元;结转“十二五”项目23个,投资85.99亿元。规划项目分为四类。
城镇污水处理及配套设施项目33个,投资77.53亿元。
投资金额最大的为昆明主城北部合流污水处理厂(昆明市第十四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投资13.1亿元,将在昆明主城北部新建一座污水处理厂,规模为10万立方米/天(含40万立方米/天一级强化处理设施),配套建设1座合流转输泵站、4.8km转输管网,及新建改造6处合流沟渠截留井。昆明主城老旧排水管网改造及泵站建设工程,投资9.5亿元,责任单位排水公司,在清查梳理主城排水系统的基础上,更新改造老旧排水管网约100公里,完善排水系统节点约100处,在部分城市交通、人流密集道路下方主干排水管网加装水力冲洗等设施、设备。
饮用水源地污染防治项目9个,投资1.72亿元。
松华坝水库水源保护区冷水河沿岸村庄截污工程,投资0.41亿元,冷水河沿岸村庄埋设截污管,实施污水收集及处理;冷水河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投资0.4亿元,青龙潭-松华坝库尾长14.6公里,实施河道截污、生态河堤整治、清淤、湿地提升改造、绿化、管护道路。
区域水环境综合整治项目44个,投资107.61亿元。
投资金额最大的为滇池外海环湖湿地建设四退三还工程(续建),达46.3亿元,继续在滇池湖滨实施退塘、退田、退人、退房,开展生态修复,实现还湿地、还林、还湖。其次是滇池外海北岸水质改善与防洪能力提升工程,投资12.5亿元,在滇池外海北岸建设进口取水工程、输水隧洞工程,提高滇池防洪能力,改善滇池水质。滇池外海西岸湿地建设工程,投资7.1亿元,建设西华湿地939.7亩、观音山南湿地724.35亩、观音山北湿地462.15亩,总计建设湿地2126.2亩。
环境管理类项目14个,投资5.82亿元。
湿地维护运行管理项目,投资2.5亿元,每年对沿湖已建湿地进行运营管护,5000万元/年。滇池流域入湖河道水量监测项目,投资1.043亿元,2016年对滇池流域入湖河道91个水量巡测站点按月开展瞬时流量巡测,在滇池流域入湖河道157个监测断面建设自动监测站。
⑵ 中国农村污水治理还存在哪些问题
每年产生污水90多亿吨,处理率却仅为22%,远低于城镇污水90%以上的处理率;污水治理设施“建好不用、只晒太阳”的现象普遍存在;排放标准日趋严格与地方经济可承受能力矛盾增加……农村污水治理陷入重重困境。
政策密集落地激发巨大市场
农村污水治理已经成为今年水污染治理的重头戏。2018年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明确,今年将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
紧随其后,中办、国办联合印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进一步提出,积极推广低成本、低能耗、易维护、高效率的污水处理技术,鼓励采用生态处理工艺。加强生活污水源头减量和尾水回收利用。将农村水环境治理纳入河长制、湖长制管理。
在今年5月举行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再次提及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推进乡村环境综合整治,同时国家对农村的投入要向这方面倾斜。
地方层面,农村污水治理步伐也在加快。据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已经有湖南、湖北、江苏、福建、云南、安徽等近20省份相继出台一系列推进村镇污水治理的政策。例如,湖南省提出,到2020年建制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70%以上,全省农村厕所污水治理和资源化利用率达到70%以上。山东省提出,到2020年,50%以上的村庄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其中,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示范县80%以上的村庄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农村新型社区基本实现污水收集处理。
重金投入是一大亮点。例如海南省提出,2018-2020年,计划筹措约190亿元资金用于全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国家及地方层面密集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也推动着村镇污水领域市场加速释放。据E20研究院测算,到2020年村镇污水处理率将达60%,后“十三五”时期预计市场空间剩余1200亿。
“城镇污水处理市场已趋于饱和,而村镇污水处理市场呈现一片蓝海。”桑德国际有限公司总裁助理兼村镇环境集团总经理王俊安表示。
另据不完全统计,今年1至5月,共有18个投资额超5亿的村镇污水治理项目释放,累积投资额度超165亿元。
⑶ 花桥污水处理厂扩建什么时候完工
据了解,花桥污水处理厂的扩建工程于2019年11月开始建设,总投资约为15亿元人民币。预计2021年底前完工并投入使用。
扩建后的花桥污水处理厂将新增处理能力,达到日处理规模为20万吨,可有效解决该地区的污水处理问题,进一步改善环境质量。
扩建工程主要包括新建A、B、C三个处理区和附属设施,其中,A区为生化处理区,B区为混合液化处理区,C区为沉淀沉淀处理区。同时,还将新建污泥处理厂和管网工程,以便更好地处理污泥和输送处理后的污水。
整个扩建工程将采悉橡用先进的污水处芹闹理技术和设备,以确保处理效果嫌陆罩和运行稳定性。预计该项目完工后,将为当地居民带来更加清洁、舒适的生活环境。
⑷ 环保行业未来二大发展趋势展望:垃圾发电与污水处理
北极星水处理网讯:垃圾发电:政策方向将逐渐明朗化
2020年,共有9批项目(总计1,676兆瓦)进入国家电网公布的新补贴清单。根据我们的估算,包括之前批准的旧补贴清单上的项目,按2019年所有已投产的生物质/垃圾发电项目中有58%进入了中央政府补贴清单。10月,财政部印发了补充文件(《关于促进非水可再生能源发电 健康 发展的若干意见》有关事项的补充),指出中央政府对生物质/垃圾发电项目的补贴将只覆盖项目投产后的前82,500小时或前15年,这为该行业的长期发展带来了一些担忧。
但我们认为,补贴责任将逐步向地方政府转移,这有利于行业的长远发展,鉴于此,地方政府将加强对未来新项目的审查,以确保项目盈利能力和可持续性。此外,我们预计垃圾处理费的上升趋势在长期内将弥补补贴支持的减少。我们认为这些方向可能会成为“十四五”规划的一部分。
整体而言,我们看好行业的发展,因为焚烧处理方式在中国总的垃圾处理量中占比还不到60%,未来机会还很大。
垃圾发电的发展及前景
目前,我国政府大力支持垃圾发电的发展,陆续出台了多项政策,以下对相关政策进行梳理中央明确支持垃圾发电。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强固体废弃物和垃圾处理。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明确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未来要建设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重点解决损害群众 健康 的突出环境问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明确指出,垃圾围城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重要挑战,未来要加大力度解决这一问题,推进垃圾资源利用,大力发展垃圾焚烧发电可以看出,垃圾发电已经成为中央明确支持推广的方向行业政策不断建立健全。
污水处理被提上了中国的长期规划(“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建议),将继续成为国家重要议程的一部分。城市污水处理率已达95%以上,完成了“十三五”规划目标,我们预计“十四五”期间,污水处理仍将是重要议题,而重点将转移到现有处理厂的提标改造(一级A排放标准仅占现有污水处理厂总量约60%)和地下水管网建设上。
观点重申:政策面的小惊喜或能成为大动能我们覆盖的环保标的估值介于3.3-6.3倍21财年预测市盈率,预计20-22财年复合年增长率平均为17%,股息收益率平均为5%,下行风险有限,且行业增长前景靓丽,估值吸引。首选在垃圾发电行业和污水处理上的具有较强优势价值的公司。
全国能源信息平台联系电话:010-65367702,邮箱:[email protected],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