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污水处理厂除臭方法
污水处理厂除臭方法如下:
随着社会的发展,除臭问题日益凸显,不管是企业除臭还是市政除臭,都越来越引起大家的重视。污水处理厂常用的恶臭气体处理技术主要有生物滤池、生物滴滤、植物提取物除臭、活性炭吸附除臭、高能离子除臭、化学除臭和活性氧除臭等。
具体方法:
1、生物滤池除臭
生物滤池主要包括预洗段和生物段两部分。引风机收集的臭气经预洗段(部分预处理还包括温度调节、颗粒物去除等),然后进入生物段进行恶臭污染物的处理。气体中的污染物从气相主体扩散到填料外层的水膜上,被填料吸收,最终降解为二氧化碳、水等。处理后的气体从生物滤池的顶部答巧排出。生物滤池的填料层为吸附性滤料(如土壤、堆肥、活性炭等)。
2、生物滴滤除臭
滴滤塔的主体是一层或多层填料的填料塔,填料表面是由微生物菌群形成的几毫米厚的生物膜。将含有可溶性无机营清哗键养液的液体从塔的上方均芦改匀喷洒在填料上,液体自上而下流动,然后从塔的底部排出并循环使用。有机废气从塔底进入生物滴滤塔,在上升过程中通过与润湿的生物膜接触进行净化,净化后的气体从塔顶排出。
3.植物提取物除臭
植物提取物的除臭机理是气味中的异味分子被喷洒分散在空间中的植物提取物液滴吸附,在室温下发生各种反应,产生无味无毒的分子。天然植物提取物是从自然中的花草、树木中提取的油、汁、或浸膏经微乳化而形成的植物除臭剂,可被生物完全降解,无毒、无害、无污染、可消除臭味,对酸性、碱性、中性等污染物均可起到作用,可有效对恶臭气体进行去除。
B. 污水处理厂要用什么除臭剂
污水除臭常用的方法有:化学吸收法、生物法。
1、化学吸收法是通过化学药剂(主要是碱液)吸收空气中的H2S等污染物。脱臭装置由脱臭罐各及再生塔组成。罐体直径与高度之比一般为:1:5左右,臭气由通风设备收集,通过风道从罐体下部进入脱臭罐。用浓度为2%-3%的碳酸钠溶液作为臭气吸收剂。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处理效果好,运行稳定,耐冲击负荷能力强;缺点是药剂需定期更换,运行费用较高。
2、生物法是通过附着在填料上的生物膜来降解空气中的臭味,生物膜生长、成熟并达到生物降解能力过程是一个生物培养的过程。生物膜中微生物需要的养料来自于污水中有机物,对于污水处理厂一般采用原污水对填料进行喷淋。除臭罐空池停留时间为1-3min(可视臭气浓度变化),进气流速2-3m/s。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加强管理的情况下,处理效果良好,运行费用很低(相对于其它两种方法),缺点是:处理效果受进气浓度影响,不太稳定,对于喷淋污水中有机物浓度有一定要求。
3、土壤脱臭法
土壤脱臭机理主要可分为物理吸附和生物分解两类,水溶性恶臭气体(如胺类、硫化氢、低级脂肪酸等)被土壤中的水分吸收去除,而非溶性臭气则被土壤表面物理吸附继而被土壤中微生物分解。
土壤除臭法特点为:
一、维护管理费用低,除臭效果与活性炭相当;
二、占地多,处理占地为2.5-3.3m2/m3气体;
三、不适于多暴雨多雪地区,对于高温、高湿和含水尘等气体须进行预处理。
设计土壤脱臭时选择的土壤指标以腐殖土为好,亚黏土等红土需掺入鸡粪、垃圾和污泥肥料进行改良后使用,矿质土和黏土则不宜采用。土壤水分以40%-70%为宜。过于干燥的土壤需装设水喷淋器。种植草坪的土壤表面保持倾斜,作为防降暴雨的措施。
经国内外数家土壤脱臭床实践,臭气通过土壤速度为2-17mm/s,设计是一般选5mm/s有效土壤厚度为50cm,臭气与土壤接触时间为100s。
污水厂传统除臭工艺常采用生物滤池法和化学法等,这些方法均需要建设集气罩、臭气输送管道和风机,需要建设单独的除臭设施,系统庞大复杂,存在投资运行费用高、占地面积大,运行维护繁杂等弊端,同时存在不同程度的二次污染,构筑物增加集气罩后,易加重罩内设备的腐蚀老化,导致了额外的经济损失。
微生物除臭法
微生物除臭剂是遵循微生态工程原理,在充分借鉴先进复合微生物技术的基础上,采用微生态工程技术,运用现代生物技术生产,由多种不同性质的有益微生物共同组成新型生物除臭剂。微生物除臭剂能有效去除硫化氢、氨气等恶臭气体,对氨臭气的去除率达92.6%以上,对臭气浓度降解率达90%,对硫化氢降解率为89%以上,对鸡场臭气中的三中病菌杀灭率达99%,对垃圾场臭气浓度降解率达90%;显著降低污水中COD和氨氮的含量,增强污水的净化速度和能力,对人体和动植物无任何毒副作用,对环境不产生任何二次污染。
恶臭是垃圾、粪便、污水等污染物中含有的乙醇、硫醇、硫醚、酚、甲酚、吲哚、脂肪酸、乙醛、酮、二硫化碳、氨和胺等物质散发出来的。这些物质恰恰可以被特定的微生物作为营养来源,微生物在摄取这些物质后,经自身的物理化学作用,将它们分解转化为无臭物质。
1.有益微生物在繁殖过程中产生的多种生物活性因子分解和消化恶臭物质,并能将恶臭物质作为自身 营养物质;
2.微生物进入工作环境后,与有害微生物争夺生存的营养物质,从而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繁殖,能通过其代谢产物抑制厌氧细菌发酵的恶臭。
3.气雾喷洒,通过有益微生物及产生的多种活性因子蚕食和分解臭源物质,从而达到净化空间环境的目的 。
C. 污水处理厂除臭有什么方法
污水除臭常用的方法有:化学吸收法、生物法。
1、化学吸收法是通过化学药剂(版主要是碱液)吸收空气权中的H2S等污染物。脱臭装置由脱臭罐各及再生塔组成。罐体直径与高度之比一般为:1:5左右,臭气由通风设备收集,通过风道从罐体下部进入脱臭罐。用浓度为2%-3%的碳酸钠溶液作为臭气吸收剂。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处理效果好,运行稳定,耐冲击负荷能力强;缺点是药剂需定期更换,运行费用较高。
2、生物法是通过附着在填料上的生物膜来降解空气中的臭味,生物膜生长、成熟并达到生物降解能力过程是一个生物培养的过程。生物膜中微生物需要的养料来自于污水中有机物,对于污水处理厂一般采用原污水对填料进行喷淋。除臭罐空池停留时间为1-3min(可视臭气浓度变化),进气流速2-3m/s。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加强管理的情况下,处理效果良好,运行费用很低(相对于其它两种方法),缺点是:处理效果受进气浓度影响,不太稳定,对于喷淋污水中有机物浓度有一定要求。
D. 污水处理厂除臭方法
污水处理厂除臭方法如下:生物滤池除臭,生物滴滤除臭,植物提取物除臭。
1、生物滤池除臭。
生物滤池主要包括预轮码唯洗段和生物段两部分。引风机收集的臭气经预洗段,然后进入生物段进行恶臭污染物的处理,气体中的污染物从气相主体扩散到填料外层的水膜上,被填料吸收,最终降解为二氧化碳、水等,处理后的气体从生物滤池的顶部排出。
污水处理安全措施及注意事项:
1、污水池进行清理前应关闭污水进口阀门,下水道疏通,并将池中污水尽量排净,下水道疏通一次大概多少钱,保持自然通风24小时以上。能够采用机械清污的尽量不采取人工清污。
2、下池作业人员必须身体健康、神志清醒,未满十八周岁人员和有呼吸道,过敏症的人员,以及女性不得模渣从事本工种。
3、污水池清理作业必须填写《污水池清理作业单》由安全责任人定现场安全人员,作业单必须由现场安全员对清污作业人员做技术和安全交底,双方应在《污水池清理作业单》签字。
4、下池人员必须配戴相应的防护用品(手套、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绳、背好氧气罐和有毒气体报警器)由现场安全员进行作业前安全措施检查。
E. 污水站除臭的臭气来源是什么
随着人们对生活水平和居住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各种污水站除臭受到广泛重视。环境质量标准也在日趋严格,因此应加快污水站除臭技术的推广与研发。一切可以刺激嗅觉器官从而引起人们不愉快及损坏生活环境的气体物质均可成为恶臭气体。恶臭气体污染现已成为世界七大环境公害之一,因此各国都高度重视恶臭气体的污染防治。
污水处理站恶臭的来源及危害
污水处理站恶臭的来源污水处理站主要产生恶臭的构筑物有:进水口、沉淀池、沉砂池、隔油池、浮选池、生物反应池、污泥池、污泥脱水间等。由于各污水污水处理站采用的工艺不一样,产生的恶臭污染物浓度也有很大的差距。一般来说,生化处理过程产生的恶臭污染物浓度较高,物化处理过程产生的恶臭污染物浓度次之。
污水处理站恶臭的危害
(1)恶臭气体会给人带来不适、心情不愉快的感觉,而且会对人的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精神状态等均产生危害。还会导致头痛、头晕、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发生,甚至还会对皮肤、黏膜、眼睛等造成刺激或伤害;
(2)对金属材料、设备和管道有一定的腐蚀性;
(3)从影响当地的投资环境。
F. 城市污水处理的恶臭气体怎么处理
城市污水处理厂臭气的主要成分可分为三大类:含硫的化合物(硫化氢、甲回硫醇、甲硫醚等);含氮化合物答(氨气);低级醇、有机酸。
一、应用最为广泛的就是活性炭吸附法,通过多孔状的活性炭使得恶臭气体中的恶臭成分分解,吸附在活性炭物质上,虽然处理的效率也比较高,但是缺点也比较明显,就是活性炭需要定期的清理,否则会失去处理能力。
二、还有一种
主要采用弹性填料进行生物膜法脱除臭气,在反应器内臭气与喷淋水溶液逆流接触,气体中的臭气成份转入水中被生物膜吸附、氧化、净化后从反应器上端排出。
结构上,是由主反应器、喷淋区碱液箱、喷淋区清水槽、生化区储液槽等部件组成,并配套其他相关管件、填料等
------权鼎环保
G. 污水处理厂恶臭如何处理
污水处理厂的集水抄井、调节池产生的主要臭气为硫化氢,对人体和周围环境都会造成了破坏,恶臭废气处理成为大家高度重视的问题。
目前污水处理厂工程上常用恶臭废气处理法主要有生物滤池、生物滴滤塔、生物滤床活性炭吸附、高能离子除臭、化学除臭和活性氧除臭等。
泰州林森环境工程废气处理设备的特点:
1、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
2、反应速度快,停留时间短,处理效果好。
3、启动、停止十分快捷,操作简单,不受气温影响。
4、反应过程只需用电,节省药剂和填料的采购、运输、储存、管理等,可大大节省人力和运行费用。
5、适应性强,防火、防爆、防腐性能好,废气设备性能安全稳定。除定期检查维护外,无需专人管理和操作,维护和能耗成本低。
6、模块设计、灵活简便,从工程的设计、配套、安装、调试、维护等方面提供了可行性、可靠性和灵活性。
H. 污水处理厂恶臭排放标准_城市污水处理厂恶臭影响及对策分析
摘 要:本文介绍了城市污水厂恶臭主要产生部位、产生原因,恶臭源强的确定方法,恶臭产生的影响,以及污水处理厂选址、布局、绿化、生物除臭、管理等恶臭对策分析关键词:污水处理厂 恶臭影响 对策研究
1.前言
近几年随着经济发展及公众环保意识的提高,城市污水处理厂发展较为迅速,大中城市市区及县域建成区污水处理设施已较为完善,城市近郊及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也正在规划建设中。污水处理厂作为一项环保工程,在其运营过程中亦产生废水、废气、污泥等二次污染,而其中主要废气源恶臭,由于成份复杂,对构筑物及管道存在一定的腐蚀作用,且对周围居民生活环境影响较大,若相应措施及管理不到位,将直接影响到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及周边群众的生活质量。采取合理、可行、有效的恶臭污染防治措施,消除二次污染提高人居环境,已成为污水处理厂建设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举措。
2.恶臭产生部位及产生原因分析
2.1城市污水性质分析
城市污水以生活污水为主,另有部分处理达标的工业废水进入,生活污水一般占城市污水量50-70%左右。由于生活污水含有大量的淀粉、蛋白质、氨基酸等碳水化合物,极易引起污水的发酵。上述物质发酵的主要产物是低分子量的有机物质,如硫化氢、氨气、甲硫醇、甲硫醚、甲胺、二甲胺等,其中主要恶臭源为硫化氢、氨气。
2.2中小城市污水处理工艺
城市污水中由于生活污水含量高,废水中主要污染物为BOD5、COD、SS、NH3-N、总P等,可生化性较强,适易生化处理。根据《城市污水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要求,城市污水常用生化处理工艺主要有活性污泥法、氧化沟法、SBR法和AB法、水解好氧法、AB两段活性污泥法、生物滤池法等,上述生化处理均以厌氧、好氧原理分解有机物,因此在其发酵过程中均有恶臭气体产生。
2.3恶臭主要产生部位及原因分析
根据对污水处理厂的调查,恶臭源主要产生于格栅、沉砂池、初沉池、生化池、污泥处理系统等。
(1)格栅间
格栅间一般与进水泵房合建,是整个污水处理设施的进水区,用于水质均衡稳定,是主要的恶臭产生部位,由于格栅间内各污染物浓度较高,且整个进水区处于缺氧状态,在厌氧菌的作用下会产生臭气物质。
(2)沉砂池和初沉池
沉砂池和初沉池主要用于去除颗粒较大且较易沉降的袭陆颗粒物,水质与进水区水质接近,也是主要的恶臭源。
(3)生化池
生化处理系统常采用的厌氧及好氧过程,厌氧工艺恶臭气体的发生量较大,好氧处理由于曝气量小或停留时间短时存在缺氧状态,亦发生厌氧过程,产生恶臭气体。
(4)污泥处理系统
污泥在浓缩、压滤、堆置过程中易进一步发酵,有恶臭气体的释放。
2.4恶臭气体性质分析
城市污水处理厂逸出的气体主要有两类:第一类为含硫化合物,如硫化氢、硫醇类和噻吩类,具有代表性的为硫化氢;第二类是含氮化合物,如氨、胺类、酰胺类以及吲哚类,具有代表性的为硫化氢。另外也有部分挥发酸和硫醇类。
恶臭气体具有易挥发、沸点低、气味强度大的特点,臭气中主要污染源为氨,其次为硫化氢。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强烈刺激气味的气体,嗅觉阈值为0.037ppm;硫化氢是一种有恶臭和毒性的无色气体,嗅觉阈值为0.0005ppm,具有臭鸡蛋味。硫化氢是腐蚀性气体,会严重腐蚀厂内设备,缩短其使用寿命。严重污染、恶化工作环境,并对近距离居民产生影响。
3.恶臭源强分析
污水处理厂的恶臭源强与污水水质、处理工艺、各构筑物尺寸、污泥处理方式、风速、气温等因素存在较大关系。在污水水质浓度高、缺氧状态、处理设施曝露面积大、风速小、气温高时恶臭气体较易逸出。恶臭源强常采用类比监测进行确定,通常可按产生恶臭设施的构筑物尺寸进行粗算。污水厂主要处理设施产生强度见表1。
表1 污水厂主要处理设施NH3和H2S产生强度
由表1中各构筑物面积及产生强度可计算出污水处理厂恶臭源强。
4.恶臭影响分析
污水处理厂恶臭对人体健康危害较大,在强臭强度达到4级(即NH3浓度10mg/m3,H2S浓度0.7mg/m3)时能感觉到强烈气味,在强臭强度达到5级(即NH3浓度40mg/m3,H2S浓度拍备顷3mg/m3)时将产生无法忍受的极强气味。
污水处理厂的恶臭大多以无组织面滚吵源方式扩散,臭气浓度随扩散距离的增大而衰减。根据洛阳市区2家污水处理厂调查,恶臭影响范围一般在200米左右,300米以外基本无影响。
5.污水处理厂恶臭常用措施分析
为降低恶臭对周围居民的影响,常采用的应对措施主要有从污水厂选址、厂区布局、绿化、恶臭设施集中处理、加强管理等方式。
(1)污水处理厂选址
污水处理厂选址时应考虑建于城市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另外选址时应根据确定的污染源强计算或按类比方法划定卫生防护距离,在划定的卫生防护距离内不得建设居民、医院、学校等敏感点。以避免对上述敏感地区造成影响。
(2)厂区布局
通过合理布局,将主要产生恶臭的区域,如进水区、预处理区、污泥系统等构筑物集中布置,平面布置时将其面置于远离规划或已建的居民区和厂生活区。
(3)绿化
加大污水处理厂绿化是降低恶臭的一项主要措施,特别是主要恶臭源进水区、厌氧区、污泥处理区和污水处理厂四周厂界。主要恶臭源周围易种植抗害性强的乔灌木如夹竹桃、棕榈,厂界四周种植综合抗污能力强的乔木,如榕树、麻楝、女贞等,绿化树种以高大乔木为主,并辅以低矮的灌木,厂界四周的绿化带要控制到5-20m。
(4)恶臭治理设施
恶臭治理措施主要是采取一定的措施将恶臭气体收集后进行处理,变无组织排放为集中排放。除臭常用生物滤池,该装置将恶臭气体收集后通入生物滤料填充床,在滤池内恶臭物质被微生物细胞吸收,并在其代谢过程中降解、转化成简单的CO2和H2O无机物或细胞组成物质,实现高效臭气净化。生物脱臭净化效果好,除臭效率可稳定在70~80%之间,但需增加一定的环保投资及运行管理费用。
另外对于污水处理厂主要处理设施进水池、沉砂池、污泥浓缩池进行加盖处理,污泥系统位于车间内及时通风换气,以减少恶臭气体排放量。
(5)加强管理
加强污水处理厂各处理系统管理,污泥脱水后及时清运减少污泥堆存,厂内临时堆放场用漂白粉液定时冲洗和喷洒,减少污泥堆放过程产生的恶臭污染物。
6. 恶臭防治对策分析
上述污水处理厂常用处理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均能降低恶臭对外界特别是周围居民的影响,其中生物滤池除臭效果最为明显,可大大减少恶臭外排量,但其增加了收集及处理措施,一次投资较高,占地面积较大,需增加运行及管理费用,其它除臭措施投资较低,且易于实施。因此在选择恶臭措施时,应将上述除臭措施进行排序,优先选择投资低、运行管理方便的除臭措施。
污水处理厂设计阶段应优先考虑选址,将污水处理厂建于远离居民区的区域,然后在布局时尽可能将主要恶臭源集中布设,并将其置于远离居民区的位置,同时辅以绿化隔离措施降低对外界的影响,合理设置卫生防护距离。若收于污水处理厂受选址局限距敏感点较近时,则必须增设除臭措施,以保证周围居民不受影响。
总之,污水处理厂因地制宜合理选择除臭措施。即保证周围居民不受影响,又同是考虑经济效益,做到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参考文献
1郭静等污水处理厂恶臭污染状况分析与评价中国给水排水,2002,18(2)
2聂福胜.污水行业除臭技术及其应用[J].环境工程,2003,21(2):70-71.
3徐晓军,官磊,杨虹,等.恶臭气体生物净化理论与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