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水回用:“中水”一词是相对于上水〔给水〕、下水〔排水〕而言的。中水回用回技术系指将答小区居民生活废〔污〕水(沐浴、盥洗、洗衣、厨房、厕所)集中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标准回用于小区的绿化浇灌、车辆冲洗、道路冲洗、家庭坐便器冲洗等,从而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中水回用的核心应该是市政生活污水处理。
浓水回用处理:浓水在工业上一般认为是普通水变为脱盐水除去的部分,也就是说普通水=浓水+脱盐水。从这个意义上说,浓水还不是工业废水或污水。只能说是比较起普通的水来说,在离子浓度方面更高一些。
废水回用:废水回用指将工业废水或污水经二级处理和深度处理后回用于生产系统或生活杂用。所以,这才是我们常说的废水处理,然后再回用。
Ⅱ 高盐废水处理方法是什么
高盐废水处理方法主要包含多级闪蒸和蒸汽压缩冷凝法。多级闪蒸是利用海水在不同压力下部分气化降温,从而分离出淡水的技术。通过将原料海水加热至特定温度并引入闪蒸室,由于压力低于热盐水对应的饱和蒸汽压,热盐水迅速气化,温度随之降低,产生的蒸汽冷凝后得到淡水。多级闪蒸通过在多个压力逐渐降低的闪蒸室中循环,逐步蒸发降温、盐水增浓,直至接近天然海水温度,是海水淡化工业中成熟的技术。
蒸汽压缩冷凝法则是通过预热盐水,使其在蒸发器中部分蒸发,产生的二次蒸汽在压缩机作用下提高压力,重新引入蒸发器加热侧,冷凝后作为产品水排出。此法有效循环利用热能,并在循环冷却水脱盐回收工艺中,将冷却水中的有害成分浓缩排放,实现95%以上排污水以冷凝液形式回收。
多级闪蒸和蒸汽压缩冷凝法各有优势,前者设备简单可靠,运行安全性高,防垢性能好,操作弹性大,适合大型和超大型淡化装置,并广泛应用于海湾国家。后者则特别适用于冷却水脱盐回收工艺,有效净化和利用水资源。
Ⅲ 钢铁工业废水如何除盐
钢铁工业作为我国工业发展的基础产业, 既是用水大户也是排污大户。随着现代化工业的迅速发展, 用水量剧增,水资源短缺,已成为钢铁工业发展的瓶颈。要解决这一问题, 钢铁企业仅靠节水是不够的, 必须要寻求新的供水来源,而最直接、 最经济、 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将综合排放的废水处理后循环利用。钢铁工业废水回收利用技术及设备研究工作是一项极具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工作。但是在钢铁企业的废水处理过程中, 如果不涉及脱盐工艺,处理后的水的含盐量会很高,仍不能满足工业循环水系统补充水的要求。循环水经高倍浓缩后, 水中各种离子浓度增加, 会产生一系列物理、化学变化, 导致管道系统腐蚀、 结垢严重, 影响设备正常运行,甚至缩短设备的使用寿命。因此,在钢铁工业废水处理技术中,研发高效低耗的新型除盐技术具有积极意义。目前钢铁厂废水脱盐技术主要有3 种: 即离子交换工艺(阳床+ 阴床+ 混床)、 膜法除盐工艺(超滤和反渗透)和电吸附除盐工艺。长期实践已证明,离子交换是一种成熟有效的水处理工艺,脱盐效果好。但该工艺存在设备占地面积大、 系统操作维护频繁复杂、 出水水质呈周期性波动的缺陷,并且需要投加絮凝剂和耗费大量的酸碱,不利于环境保护;膜法除盐工艺和电吸附除盐工艺集技术性、 可靠性、 环保性、 经济性为一体,比离子交换工艺更具有综合优势,目前得到广泛重视,下面对这两种工艺分别进行介绍。1、膜法除盐工艺的应用双膜法工艺主要指超滤+ 反渗透( RO) 的处理工艺,该工艺主要采用膜分离技术制取脱盐水。超滤原理是一种膜分离过程原理, 是利用一种有机或无机超滤膜,在外界推动力(压力) 作用下截留水中胶体、 颗粒和大分子量的的物质,而水和小的溶质颗粒透过膜的分离过程。当水通过超滤膜后,可将水中含有的大部分胶体硅除去,同时可去除大量的有机物等。超滤的采用大大提升了预处理的效果,增强了对反渗透系统的产水率,并且延长了膜的使用寿命。反渗透是用足够的压力使溶液中的溶剂(一般是水)通过反渗透膜而分离出来,这个过程和自然渗透的方向相反,因此称为反渗透。经过反渗透处理, 使水中杂质的含量降低, 提高水的纯度,其脱盐率可以达到99%以上, 并能将水中大部分的细菌、 胶体、 大部分盐类和有机物去除。反渗透法能适应各类含盐量的原水, 尤其是在高含盐量的水处理工程中,能获得很好的经济效益。目前, 超滤及反渗透装置已经实现模块化设计,可任意拆卸、 组装,配置灵活,安装调试方便;且设备结构紧凑,占地少,重量轻,便于运输和安装调试。采用反渗透脱盐工艺,以超滤作为反渗透的预处理,设计出一套试验装置。并且考察了用该装置处理某钢铁企业总排口污水的效果,确定了水通量、 回收率、 清洗周期及清洗药剂配方和药剂最佳浓度。实验证明, 双膜法在钢铁工业综合污水处理回收应用中是可行的。此外,还对太原钢铁集团, 邯郸钢铁集团和首钢集团采用的膜法脱盐技术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用超滤代替传统的多介质过滤器、 活性炭过滤器等作为反渗透的预处理方法, 可为反渗透系统提供更优良的进水水质, 并可以减轻膜污染,延长膜的使用寿命。就全通量陶瓷膜在国内钢铁企业污水深度脱盐处理中,作为超滤的应用前景做了初步的分析和探讨, 指出了全通量陶瓷膜具有合适的机械强度和高渗透通量,对理想的渗透组分具有选择性, 在工业污水预处理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涟钢中心软水站改扩建工程采用了反渗透系统,其工艺设计、 设备选型及材料的选用, 均能够保证工艺流程的前后协调和脱盐水制备过程的正常运行, 产水水质、水量稳定。该工艺运行平稳可靠, 实现了整套工艺自动化控制, 具有产水质量高、 自动控制程度高、 易于操作控制等特点。整套工艺处理中膜分离不发生相变化,与其它分离方法相比能耗低,没有三废排放(浓盐水回收集中处理) , 不会对周围反渗透造成二次污染。超滤加反渗透的脱盐工艺已经逐步应用于钢铁企业污水的深度处理中,为企业减少新水消耗开辟了新途径。与传统法处理工艺相比,有着很大的经济、 技术和环保优势。鉴于钢铁企业高含盐量水质特点以及回收利用要求, 许多钢铁企业采用膜法处理技术及相应的配套设施, 对回收利用水进行脱盐处理, 以保持企业循环系统的水质、水量能满足要求, 膜法工艺已经被实践证明是一种合适的钢铁工业废水脱盐方法。但需要指出的是, 膜法工艺也有其不足之处: 对进水水样要求高,抗冲击能力小,膜损伤不易修复等缺点,同时膜法出水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阻垢剂等化学药剂。
甘**度**环**境
Ⅳ 含高盐的废水如何处理
高盐废水,其主要来源于化工、制药、石油等企业。该类共同特点是:化学成分复杂、含大量有版机物,包括权有机溶剂、有机酸类、酯类、酮类、酚类等等,而且含盐量高,比如含氯化钠、氯化铵、硫酸铵、硫酸钠或者是多种混合盐等,很难直接用生化方法处理,且物化处理过程较复杂,处理费用较高,是废水处理行业公认的高难度处理废水,高盐废水排放对环境影响巨大,所以得先去除废水中的污染物,才能排放。
为了最大限度的减少此类高有机、杂盐废水排放对环境要求的影响,青岛康景辉在处理该类高有机、杂盐废水的时候,采用多效蒸发(或MVR蒸发)+结晶系统。产生的蒸馏水直接循环回用或达标排放;除盐废物可进一步转换为干燥晶体回收利用或进行进一步处理,从而彻底实现零排放。
Ⅳ 工业污水处理后的水可以再利用吗
可以的,工业废水处理后达到所要求的标准后,在经过活性炭过滤回器,超滤,RO膜,都是可以达到利用标答准的。在经过一系列的脱盐水EDI还可以锅炉用水的。
主要看你再利用什么,用于简单的浇花浇草活性炭过滤就可以啦。
Ⅵ 回用水处理技术和水质标准
下面是中达咨询给大家带来关于回用水处理技术和水质标准相关内容,以供参考。
经适当程度消毒后的二级出水(100-1000个粪性大肠菌群/100mL)广泛适用于各种用途,包括限制接触性回用(如某些灌溉方式和非接触性景观用水)、环境修复和许多工业应用。有些形式的环境修复要求去除营养物质,提高消毒水平。回用水用作工业冷却水时,需去除硬度、氨和溶解性固体。当用作给水补充之前要求有一系列的处理过程,要取决于原有供水对回用水的稀释程度和是否形成处理而定,例如回用水流经土壤后汇入原水源即可认为是行成处理工序。目前,许多回用水工程正在运用膜处理技术生产回用水。其中一种为采用二级出水作为原水,经过微滤(予处理)、反渗透、有时加上紫外线消毒。微滤膜和超滤膜也可并入生物处理工艺,取代传统的二沉池。
1.简介
目前存在许多水的再生和回用方法并在实践中正常运作(美国EPA,1992),每一种使用方式都有不同的水质要求,因此也要求不同的处理水平。表1总结了常用的回用水使用方式和所要求的相应的处理水平,从最高水平到最低水平处理都有所涉及。本文将论述不同的使用方式和相应的处理方法,键迅还将讨论一些新出现的处理技术。
2.非食用型作物和深加工型食用作物的农业回用水
回用水可以灌溉人类并不直接消费的各种作物,如灌溉那些动物食用的作物(苜蓿、青草、高粱、玉米、大豆等各种饲料作物)和需要深加工才可食用的作物(如小麦、也许还有大米)。关系公共健康和环境的首要问题是这种回用方式是否会将有毒物质和致病菌带到我们的食物供应中来。主要有两种机制来控制有毒物质,其中包括不允许工业瞎凳废水(很大可能含有毒物质)排入要回用的污水收集系统和污水处理系统中。为避免工业污水,我们可以从工厂稀少的服务区收集污水或要求工厂首先去除废水中有毒物质,然后再排入市政排水管。废水中有毒物质的去除方法有许多种。在一些实际应用中,基本的二级处理就可予以足够的保护。事实上,初级处理可能已经足够了,而二级处理则对有毒物质又加了一道关卡。二级处理中允许回用水贮存起来以满足不同季节变化的农灌需水量。致病菌的传播是通过防止一般公众与污水直接接触以及适度的杀菌消毒来解决的。
用于农业性回用的水可通过许多种处理方法,包括初级处理、二级(生物)处理和传统的消毒工艺。生物塘处理系统广泛用于可生物降解有机物的稳定化,因此当回用水季节性贮存时不产生过多令人厌恶的问题(气味、病菌等),同时,生物塘还有自然的消毒作用。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一个厌氧或好氧塘,进行污水的基本处理,然后是兼性塘,对污水进行更深一步的处理和消毒,同时还可用作季节性贮水。已经预处理和消毒的再生水则可根据作物的需水量进行农灌使用。这样的一个系统允许回用市政污水中的水和其的营养物质,但要控制有毒物质的量,并进行消毒处理。从水管理的整体和长远角度来看,水回用灌溉农作物时,土壤的进一步处理去除了污染物,减少了环境中污染物质的排放量,因此也减少了污染物质向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排放量。而净用水量却下降了,因为先前用作农业的水现在可以转向城市供水或以地表水或地下水的方式保留在环境中。
3.环境修复
环境修复指污水处理后以合格的水质向环境排放以保持水环境的流量,维持环境的功能。所要求的处理则根据修复环境对污染物的同化容量而定。一般至少要求传统的二级(生物)处理和一定程度的消毒。有些环境修复则要求更高级的处理方式,如去除营养物质等。一些传统的处理系统可用于这些情况。而目前新兴的一种处理工艺是二级处理(传统二级处理或生物塘二级处理)后加湿地处理。湿地不仅提供处理(提高了水质),也改善了环境。可以将湿地设计成野生生物栖息地或者设计成市区开放性的绿地。
PalmBeach县属于潮湿的亚热带气候。而恰恰相反,TresRios湿地位于阿利桑那州Phoenix城附近,属于沙漠地区。但TresRios湿地处理系统和Wakodhatchee湿地处理系统有许多相似之处,如图3所示,他们都有浅水水生植物生长区、深水区和栖息岛。绿色湿地对于Phoenix城的沙漠景观是一个很受欢迎的补充,磨亮旅同时也改善了水质,为野生生物提供了栖息地。
4.限制接触性回用
限制接触性回用包括城市水回用,这种回用方式应控制公众接触回用水以保护公众健康。对于农业性回用,主要风险的是这类回用可能将有毒物质引入环境中和传播疾病,有毒物质可以采用降低回用水中有毒物浓度来控制,可采用多种方法,如控制排放源和污水处理。而疾病传播的控制则可采用一定的消毒措施,同时防止公众直接接触回用水。恰当的限制接触性回用还包括灌溉和景观水面。
限制接触性回用一般至少采用二级处理,卫生指标为100-1000个粪性大肠菌群/100mL。二级处理可以控制原水(工业废水或生活污水)中有毒物质的量,也能减少水回用时配水系统中的麻烦问题。不完全消毒的回用水仅能保证系统操作者偶尔接触回用水时的安全,因操作者能采取常规的、适当的防护措施。然而不能保证普通公众广泛接触回用水时的安全。为保护公众的安全,不允许他们与回用水经常接触。例如,使用回用水浇灌时,将浇灌时间限制在公众不在现场的时候,或者采用公众与回用水隔绝的灌溉方式(滴灌)。又例如,当回用水用于限制公众与之接触的景观水面时,不允许在湖中钓鱼和(或)游泳。
5.非限制接触性回用
非限制接触性回用水是经过更高级的处理工艺产生的,公众与之接触(并非消耗)是安全的。尽管一个地区与另一个地区之间具体要求有变化,但加利福尼亚州在其“22条”中所确定的条款提供了一个一致的解决方案,已被广泛接受。这些要求进行高度的消毒,明显地减少再生水中致病菌的存在机会。其基本的处理工艺为生物处理,用来减少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浓度和总悬浮固体(TSS).
6.工业性回用
不同的工业性回用方式要求不同的回用水质。一般需要二级处理和适度消毒以尽量减少回用水中的污染物质,保护工厂工人的健康。回用水作为工厂冷却水应用较为广泛。它要求去除水中的会引起冷却装置结垢的硬度,还要求去除会引起装置腐蚀和生物污垢的氨。图4列出了这类回用水的处理工艺流程。二级出水(一般来自现有的污水处理厂)需经过石灰软水装置和粒状介质过滤。如果作为回用水原水的二级出水未进行硝化处理,硝化需合并入过滤工序中进行。目前新兴的一种应用于工业性回用的处理方法是使用膜装置进行脱盐处理。
特别是采用微滤或超滤预处理的二级出水再接反渗透的工艺流程在这一领域的应用日益增多,这种工艺流程的进一步的讨论将和补充给水的工艺流程结合在一起进行。
然后是过滤以减少颗粒物质的浓度,最后为消毒。颗粒物质的去除可以从几个方面帮助消毒的进行。首先,一些较大的致病菌,如贾第鞭毛虫(Giardia)和隐性芽孢虫(cryptosporidia)等,可以通过过滤直接去除;其次,颗粒物质的去除使得下面的消毒处理更为有效,这是因为经过生物处理和过滤后,水中残留的致病菌是呈游离状态的,当然更容易在消毒工序中被杀死。氯消毒和紫外线(UV)消毒都是常用的方法。为了使回用水达到非限制接触性应用的标准,表2总结了一些处理要求。
7.补充给水和新兴技术
补充给水就是故意将回用水加入饮用水供应的回用方式。回用水可以引入供给饮用水的地表水(如水库)或地下水源。和工业性回用的处理方法一样,这种回用方式也可采用许多种处理方法。其所需要的处理程度则根据回用水和天然水体的混合程度以及在被提取用作公共给水供应之前的处理能力而定。
如果通过地表漫流方式注入地下水的回用水所占比例相当小,则仅需要经过二级处理和适度消毒。土壤的渗滤作用可将回用水中大量的有机物和致病菌去除,然后再与地下水混合。这种情况下要考虑的主要的问题是可能引入氮,而氮可以在土壤中转化为硝酸盐。天然地下水和回用水混合后在取水井抽取之前流经地下蓄水层时也会进行一些处理。
自然环境所提供的处理程度越低,和回用水混合的天然水比例越小,回用水所需要的处理程度就越高,就需要更高级别的处理方法去除有机物和致病菌。图5列出UpperOccoquan污水管理部门(UOSA)使用的传统处理工艺。UOSA厂从服务区域收集包括生活污水、商业污水和达标排放的工业废水在内的原污水,处理后出水接近饮用水质标准,排放至Occoquan水库,这是美国弗吉尼亚州东北部的主要饮用水源。处理工艺为传统的初级处理和带硝化的二级处理、石灰再碳酸化处理、过滤、粒状活性炭吸附,最后进行消毒处理。在pH﹥11的情况下石灰澄清处理起到消毒、去除高分子有机物、阻拦重金属的作用。粒状活性炭更进一步地去除溶解性有机物,尤其是上道工艺的生物处理中无法去除的非生物降解性有机物。加氯消毒为最后一个环节。
UOSA设施从1978年便开始运行,已经显示了满足常规的具体排放标准和保护公众健康的能力。其目前的能力为130,000m3/d,正在扩建为210,000m3/d。进入Occoquan水库的水中回用水(UOSA厂出水)占的比例为雨季时不到10%,旱季时超过90%。
目前新兴的一种处理流程为二级处理后接微滤(MF)、反渗透(RO)和紫外线消毒(UV)(AWWA,1996)。MF可很大范围地去除颗粒物质,放在RO处理工艺的前面是十分必要的。RO广泛去除有机物和无机物,这两级顺序的膜处理工艺也起到了广泛的消毒作用。UV消毒则是公众免受致病菌侵袭的又一道保护屏障。如上所述,MF后接RO工艺也成为生产各种工业用水的新兴技术。另一新兴的处理技术为膜生物反应器,以置于反应器外部或浸没在反应器内部的生物膜取代传统的二沉池(Gunder,2001;Stephenson,etal.,2000)。膜上留有必要的生物量,用于处理污水,也能去除颗粒物质,所以出水的颗粒物质含量很低。生产的出水可用于许多回用目的,或经活性炭吸附、RO和UV消毒可用于非直饮水的回用。
8.总结与结论
总之,不同回用方式所要求的水质同相应的处理技术之间的关系已经列出,如表1所示。大范围的水质及其相应的生产回用水所用的处理方法取决于不同的回用目标。基本的二级处理,或更低程度的处理对农业性回用来说就足够了。这种农业性回用,一般不允许公众接触回用水,而且所浇灌的作物是人类不直接食用的和(或)需要深加工的作物。由于生物塘处理工艺可以使进入的污水中可生物降解有机物稳定化,具有消毒的作用,生物塘还可将季节性贮水与处理系统结合,使供水量和农灌需水量更为吻合,因而常被采用。在所有情况下都应控制来自工业废水中的有毒物质量,不允许工业废水排入要进行回用的污水集水系统中和(或)要求工厂去除废水中有毒物质后再排入集水系统。
二级出水经过适度消毒(100-1000个粪性大肠菌群/100mL)后适合于许多用途,包括限制接触性回用(如某些方式的灌溉和非接触性景观水体)、某些方式的环境修复和许多工业性回用。一些环境修复要求去除营养物质,加强消毒,当用作工业冷却水则要求先去除硬度、氨和溶解性固体。用作给水补充时,可有许多种需要的处理方法,取决于回用水和现有给水源的稀释程度以及是否进行了处理,如流经土壤时进行的处理。膜处理系统正在回用水应用领域兴起。其中一种新兴的膜处理工艺流程为二级出水作为原水,由微滤(予处理)、反渗透、有时加紫外线消毒工艺组成。微滤膜和超滤膜也可并入生物处理工艺取代传统的二沉池。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