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废水知识 > 疏干水处理设计

疏干水处理设计

发布时间:2023-07-25 17:32:19

① 建筑中水处理工艺及展望

建筑中水回用技术是解决当前某些缺水城市水资源危机的重要途径。本文在简要介绍建筑中水概念及水源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前人试验和已建中水回用系统,从处理工艺的技术可行性和经济性可行性等方面出发,对建筑可用中水处理工艺进行了介绍,同时还对建筑中水回用存在的困难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建筑中水;中水回用;中水处理工艺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人口的增加,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用水量和污水排放量不断增加。我国年排放污水800多亿m3,城镇日排污水约为1.37亿m3,污水处理率仅为6%。大量的污水未经处理或部分处理后排放江河湖海,造成水体污染。全国七大水系、主要湖泊、近岸海域及部分运镇地区地下水,75%以上的湖泊水域、52%的城市河段、90%以上的城市水域以及50%的城市地下水,不同程度遭到污染,进一步加剧水资源短缺,使本已严重的水资源供需失衡的矛盾显得更加突出。
目前,全国已有300多个城市缺水,有29%的人在饮用不良水,其中有7000万人正在饮用高氟水。每年因缺水而造成的经济损失达100多亿元,因水污染而造成的经济损失更达400多亿元。
根据“国际人口行动”提出的“可持续水-人口和可更新水的供给前景”报告采用的人均水资源评价标准:少于1700m3/人/年为用水紧张国家,少于1000m3/人/年为缺水国家,少于500m3/人/年为严重缺水国家,对我国水资源进行总体评价;到21世纪中叶我国人口达到16亿高峰旁者粗时,人均水资源量将下降到1760m3,全国将接近用水紧张国家的边缘。
江泽民总指出:“水是人类生存的生命线,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生命线,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再一次强调了解决我国水的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为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如何优化配置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就比以往任何时候显得更为紧迫,促使人们从管理上、技术上积极采取措施。因此,中水回用在这种形势下再次得到了高度的重视。
1中水的概念
所谓中水是相对于上水(自来水)和下水(污水)而言的,是指生活污水经处理后,达到规定的水质标准,可在一定范围内重复使用的非饮用水。如厕所冲洗、绿地浇灌、景观河湖、环境用水、农业用水、工厂冷却用水、洗车用水等。
中水系统大致可分三类:一是城市污水处理厂出水处理回用的城市中水系统;二是若干建筑群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回用的小区中水系统;三是单栋的建筑物生活污水处理回用的建筑中水系统。本文着重讨论后两种。
2 中水水源
中水的水源较广,但对建筑中水而言,其水源一般包括盥洗排水、沐浴排水、洗衣排水、厨房排水和厕所排水等。若考虑到处理费用和处理的难易程度,对其选用的先后顺序一般为:沐浴排水→盥洗排水→洗衣排水→厨房排水→厕所排水。
在进行建筑中水系统的设计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集流一种或多种排水作为中水水源,常见组合有以下几种情况:①空调系统排水、盥洗排水和沐浴排水等,其污染程度较轻,称为优质杂排水,在设计时应优先选择其作为中水水源;②冲厕以外的生活排水组合,其污染程度中等,称为杂排水;③所有生活排水的总称,其污染程度最重,称为生活污水,由于其处理费用较高,且难处理,所以在设计时应尽量不采用其作为中水水源。
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现有嫌州的建筑中水回用系统采用的水源几乎都是优质杂排水或杂排水。
3 中水处理工艺
3.1 常用的中水处理工艺及其流程
目前应用较多的中水处理工艺主要有混凝、沉淀、过滤、生物处理和活性炭吸附等。
处理工艺需根据原水水质的不同而采用某一工艺或某些工艺的组合,常见的中水处理工艺流程有以下这些:
(1)对于优质杂排水,其处理工艺流程一般有:
①原水→毛发聚集器→调节池→微絮凝→过滤→消毒→中水;
②原水→毛发聚集器→调节池→混凝沉淀→消毒→出水;
③原水→毛发聚集器→调节池→微絮凝-过滤→微滤-超滤→消毒→出水。
(2)对于杂排水,其处理工艺流程一般有:
①原水→筛滤→调节池→微絮凝-过滤→活性炭吸附→微滤-过滤→消毒→出水;
②原水→筛滤→调节池→生物接触氧化或生物转盘→沉淀→过滤→消毒→出水。
(3)对于生活污水,其处理工艺流程一般有:
①原水→筛滤→调节池→水解酸化→生物接触氧化→沉淀→过滤→消毒→出水;
②原水→筛滤→调节池→生物接触氧化→沉淀→生物接触氧化→过滤→消毒→出水;
③原水→筛滤→调节池→生物接触氧化→沉淀→微絮凝-过滤→活性炭吸附→消毒→出水。
3.2 处理工艺的技术可行性
中水处理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很多人的研究也已经无数次证明了这一点,特别是随着近几年工程技术人员对处理技术和处理设备开发,使中水处理技术又有了很大的发展。
杜茂安等采用混凝-沉淀-过滤-消毒工艺处理洗浴排水,在水温为10℃时,主要控制指标浊度、COD、BOD5和ABS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8.1%,95.2%,93.3%和68.2%,出水水质完全满足中水控制指标要求[7];刘中平等研究序批式活性污泥工艺(SBR)处理学校洗浴废水的工程实例得出,该工艺对洗浴废水中的COD、BOD5、SS和LAS有较高的去除率,处理后的出水水质符合《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GB/T18920-2002),且该工艺设备简单,占地少,运行方便[8];大连香格里拉大饭店中水回用工程采用膜生物反应器(MBR)工艺,其设计规模为60m3/d,自2001年10月投产运行以来,其平均出水水质为COD=6.16mg/L,BOD=0.57 mg/L,SS=0 mg/L,这完全达到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实践证明,MBR是一种简单、高效的中水处理技术;北京华融大厦总建筑面积4.6万m2,中水原水为洗浴排水,水量为7.5m3/h,采用接触氧化-砂滤工艺,2000年9月经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测定,进水BOD、COD、SS和LAS分别由22mg/L、68 mg/L、14 mg/L和3.29 mg/L降低到2 mg/L、10 mg/L、5 mg/L和0.14 mg/L。
3.3 处理工艺的经济可行性
莫慧等对3种居住区中水回用方案即经二级处理后回用、经三级处理后回用和经MBR处理后回用进行了经济分析,其运行费用分别为2.82元/m3、2.63元/m3和2.67元/m3;张捍民等采用MBR工艺处理大连香格里拉大饭店的污水并达到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其运行成本仅为1.665元/m3。
通过以上的试验分析可知,如果中水回用工程运行管理得当,其在经济上是可行的,并且随着水资源供需矛盾的进一步激化,自来水价格势必会升高,而随着处理技术的发展,中水处理费用却会降低,这更增加了中水回用的经济可行性。
3.4 处理工艺的选择
中水处理工艺的选择依据主要是根据进水水质和经济技术比较,选用在技术上可靠,经济上可行,且据有稳定出水水质的处理工艺,同时还要考虑其管理和维护及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等。
4 中水回用存在的困难
一是资源意识缺乏。“水,天上地下都有,该用就用,毫不吝惜”,这似乎成了人们的固有意识。用水不讲节约,跑冒滴漏随处可见,河流库塘没水就用地下水,地下水位下降了再打深水井。殊不知,资源有限,采取应有度。
二是水价仍偏低。尽管水价已普遍上调,然而所有资源中仍属水资源价格最为低廉。“一立方米水价还不足一支冰棍价格”的状况依旧。
三是投入问题突出。资金短缺是污水处理和中水回用的主要问题。如果将污水处理至可回用标准,每立方米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行投入至少需要5~6元人民币。投入不足,大大限制了中水回用发展的速度。
根据有关规定,建筑面积在2万平方米以上的宾馆、饭店、商店、公寓、综合性服务楼及高层住宅,建筑面积在3万平方米以上的机关、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和大型综合性文化体育设施,规划居住3万人口以上的住宅小区,都要强制性建设中水回用设施。而在现实中,多数地方并没有做到。
中水回用是国际公认的“城市第二水源”。据有关资料显示,美国20世纪80年代利用回用水量达9.37亿立方米,德国、奥地利、以色列等国的污水处理回用量也都很高。中水回用是实现污水资源化的有效途径,运作得好,可实现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及资源效益四丰收。希望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采用行政和经济手段加快中水回用设施建设步伐,合理确定和调整回用水价格,建立污水排放和集中处理及中水回用运行机制,以点带面,尽快实现污水资源化。
5展望
中水回用具有极高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它一方面可以减少环境排污量,减少环境污染;另一方面它又能减少对水资源的开采,对我国长远的国民经济发展具有深刻的意义[16]。并且,根据水利部《21世纪中国水供求》分析,2010年后中等干旱年的缺水量将达318亿m3,到2030年我国将缺水400~500亿m3,开发和应用投资省、见效快、运行成本低的中水回用处理技术已经凸现为确保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政策的正确引导下,合理的调整城市给水和中水的价格关系,中水回用技术将会有越来越广阔的应用前景,为城市节水作出贡献。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② 浅谈净水厂土建设计

浅谈净水厂土建设计是怎样的?厂址怎么选择?请看中达咨询编辑的文章。
净水厂土建设计是在净水厂工艺设计的基础上,进行建筑物的建筑设计与建(构)筑物的结构设计,以满足工艺、电气等设备专业的要求。本文试从净水厂的多个方面来论述土建设计的过程。
1、概述
一般的净水厂工艺如下:原水输送到水厂,经过混合、絮凝、沉淀(大中型水厂这三个功能通常与清水池合建为综合池),然后经过滤池(V型滤池等),再到清水池,最后经送水泵房输送到城镇管网。按照上面的工艺过程,根据功能划分,净水厂厂区一般按水处理、泥处理、深度处理、维修区、生活区五种功能分为五个区域。
对于土建设计而言,在工艺专业确定了净水厂水源、设计规模、厂搭运区位置、水处理技术、工艺流程等设计的基本框架之后,进行下一步的扩展,完成包括总平面布置,高程布置,功能划分,单体设计,基础形式的确定等设计内容。
2.厂址选择
净水厂厂址选择应在整个给水系统设计方案中全面规划,综合考虑,通过技术经济指标比较确定。在选择净水厂厂址时,一般应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1)厂址应选择在适宜水处理系统合理布局的地方。
(2)厂址应选择在工程地质和桥条件较好的地方
(3)厂址应尽可能选择在不受洪水威胁的地方。
(4)厂址需要有良好的卫生环境,并便于设立防护地带。
(5)建设水厂要做到少拆迁,不占或少占良田。
(6)厂址应尽量设置在交通方便、靠近电源的地方,以利于施工管理和降低输电线路的费用。
(7)当水源距离用水区较近时,水厂一般设置在水源附近。当水源距离用水区较远时,厂址选择有三种方案:一是将水厂设置在水源附近;二是将水厂设置在离用水区较近的地方;三是将水厂设置在两者中途。选择厂址除了以上几点原则以外,还要方便以后水厂运行时的管理。
3.总平面布置
水厂总图布置是根据确定的工艺方案,将水处理构筑物和辅助建筑物进行合理组合,以达到水厂整体功能的总体设计。其基本原则是:功能分区明确,流程简短合理,管理方便可靠,节约用地,环境优美,能与今后的发展有机结合,并满足消防要求和节能要求。
水厂总图布置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设计工作,不仅需考虑工艺的要求,还需要结合结构、电气、建筑、环境、景观等进行综合考虑。总图布置的影响因素很多,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功能分区明确,构筑物布置紧凑,减少占地面积;
(2)近、远期衔接合理。
(3)流程力求简短、顺畅,避免迂回重复。
(4)配电间靠近用电负荷大的构、建筑物。
(5)建筑物布置应注意朝向、风向,尽可能布置在南北朝向。
(6)交通顺畅,便于施工维修与运行管理。
(7)总图布置满足消防要求。
水处理区主要包括综合池、V型滤池、反冲洗用房、加药间、送水泵房与变配电间。综合池与V型滤池通常需要配置在一个工艺流程上,确保水流简短顺畅。加药间一般布置在靠近综合池的位置,便于加药。送水泵房的出水方向要与城镇配水主干管合理连接,将水厂主要用电负荷集中在变配电间附近,有利于节能。在这个过程中,要确保整个水处理流程由高到低,水流顺畅。
生产环境相对较差的泥处理区集中布置在厂区边缘位置,包括污泥浓缩池、污泥平衡池和污泥脱水机房。且在相应位置开一次入口,便于运泥车出入。预留的深度处理区靠近V型滤池与反冲洗用房,方便滤池出水进入深度处理区。维修区布置在主要工艺用房附近,方便设备维修,包括机修仓库和堆场,如果场地条件允许,也可设置车库。
生活区通常布置在水厂主入口处,一般包括综合楼、食堂、传达室等建筑物,构成厂前区。厂前区较为开阔,建筑物南北朝向,与其他区域由道路和绿化相隔,相对独立。尽量避免非生产人员在生产区通行和逗留,以确保生产安全。
净水厂厂区通常设置两个出入口,厂区主入口处唤枝猛设置传达室,通过主入口使厂区主干道与厂外道路相接,供主要车辆和人流进出。设置厂区次入口,便于运药车和运泥车出入。两个出入口功能分工明确,可避免相互干扰,厂内道路需要形成环路,便于消防和运输。一般大中型水厂厂区内主干道6~8m,次干道4m,人行道1~2m。车行道转弯半径一般不宜小于6米。
在建筑总平面设计中,除满足工艺、机电要求外,注重功能分区、建筑空间效果及环境设计。厂前区布置硬地广场、花草绿化、喷泉、叠水池等,并将其作为进入厂区大门的视觉中心,由综合楼前的软(花池)、硬(硬地、铺砌)质景观造型与喷泉叠水池形成呼应的对景。从而使整个厂区空间通透融合、变化丰富,符合现代园林之特点。
在设计中, 把对象有机地组织起来使功能同环境互相作用,共同形成一个美观的统一整体。同时,还注重继承中国传统造园的设计理想,强调“人的参与性”、“人与自然的完整性”以及那里的“空间四维性”。通过这些综合手法的运用共同设计出环境优美的现代化新型水厂。
4.高程布置
水厂厂区的地面高程布置原则:
(1)充分满足防洪、排水及工艺流程要求。
(2)充分利用原水进厂水头,抬高清水池水位,以利于节能。
(3)厂区与周边道路衔接方便,便于厂内外交通组织。
(4)构筑物埋深与场地设计标高合适,减少厂区挖填土方量。
(5)做好土方平衡,即厂区挖方量与填方量基本达到平衡。
水厂厂区高程的设置需要因地制宜,高程布置应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坡度,比如在山地建设的水厂可以做成坡地水厂,坡地水厂最大坡度不宜大于6%。平地水厂的总平面设计一般是工艺专业布置完各个建(构)筑物后, 土建专业与工艺专业协商来完成最终的厂区总平面方案。然而, 对于坡地水厂土建专业必须尽早参与总平面方案的讨论与制定中, 只有这样才能使坡地水厂的总平面设计更加合理。
5、水厂单体设计
综合楼作为自来水厂的标志性建筑,在立面的处理上力求简洁、实用。综合楼一般包括办公室、化验室、会议室、食堂、中心控制室以及职工宿舍。通过厂前区小广场,中间配以小品及铺地,强化了总平面中综合楼的重要位置,同时使建筑为南北朝向,采光通风条件良好;其次,注重建筑与外部空间的关系,室内外空间过渡自然;整组建筑构图完整,建筑错落有致,与环境结合自然。
生产辅助建筑物包括有取水泵房、送水泵房、配电间、鼓风机房、反冲洗泵房、加药间、脱水机房、机修仓库车库等建筑。各建筑物内部平面布置以及在总平面内的位置,充分考虑生产流程及有关的建构筑物之间的关系,方便生产管理人员活动以及设备、材料的运输。建筑物高度设计满足工艺要求及材料设备的运输、安装及检修要求。
水处理构筑物包括有综合池、V型滤池、排泥排水池、污泥浓缩池等,均须按照工艺要求的尺寸与埋深设计。
结合水厂建筑整洁、清新的特点,建筑采用现代化园林式风格,形式简洁活泼。努力做到虚实结合、质感对比协调。整个建筑层次分明,建筑风格清新简洁。建筑立面门窗布置,除满足建筑物采光通风要求外,还考虑到建筑噪声控制、危险品防护及建筑防火等保护问题。
各生产性单体建筑风格上保持与整个厂区协调一致,采用现代建筑形式,辅以适当的细部处理,使之脱颖于一般工业建筑的简单平淡。增添水厂建筑特有的宁静、庄重、清爽的魅力。净水构筑物外墙亦可贴磁砖,各建筑风格上互相协调,注重立面造型布置,有虚有实,富于变化。这样,既丰富了建筑造型,又满足了水厂建筑功能、工艺的要求,水厂中所有建筑物均采取相近的处理手法,使得整个水厂具有统一的建筑风格。
6、结语
在水厂设计中,土建专业需要与工艺、电气等专业密切配合,在设计过程当中,要互相提供设计条件,以达到实现功能的同时,也满足安全、经济、美观的设计要求。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③ 污水处理工程设计的基本条件和工艺选择

关于污水处理工程设计的基本条件和工艺选择?下面中达咨询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以供参考。
城市污水处理工程设计是一个综合性极强的系统工程,涉及的学科多,相关部门多,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不合理都会给工程设计带来影响和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
基本条件;处理规模:处理规模的确定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
城市人口包括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通常是根据城市总体规划近、远期及远景人口预测来确定的。当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年限较早,尚未修编或修编中,需对现状人口核实并进行合理的分析和预测。同时,确定人口时,要特别注意旅游城市在旅游旺季出现人口峰值的特点及对城市水量变化系统的影响。
城市性质及经济水平城市所在地域、自然条件、经济发达程度、人民生活习惯及住房条件不同,城市居民用水量标准不同,因而城市污水量亦不同。
城市排水体制城市排水体制分为分流制和合流制。一般新建城市、扩建新区、新建开发区及经济条件较好的城市宜采用分流制;一些大中型城市中已建成的旧城区由于历史原因,一般为合流制,可改造成截流式合流制。根据城市具体情况,同一城市的不同地区可采用不同的排水体制。
城市排水体制的选择直接影响污水量规模,当采用分流制时,设计污水量全部为城市污水(包括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等),当采用截流式合流制和分流制组合系统时,必须考虑截流式合流系统中排入的雨水量,该雨水量与设计截流倍数有关,应进行科学分析后合理确定。
工业废水量由于城市结构各异,工业类型和工业比重不同,因而,工业废水量及水质量不相同。
根据“城市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工业废段弯水经工厂内自行处理,达到“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082-1999)后,优先考虑纳入城市污水收集系统,与城市生活污水合并处理。因此,工业废水量是城市污水处理厂确定处理规模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对其废水量进行充分调查研究,合理确定工业废水量。
污水管网完善程度污水管网完善程度对城市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确定十分重要。管网的作用主要是承担城市污水的收集和输送。
目前我握槐闷国各城市管网建设程度不同,输送能力则不相同,如果将其定义为“污水收集率”,则各城市现状污水收集率和规划污水收集率均不相同。当设计流域范围内处理污水量确定后,必须乘以污水收集率才能得到排入污水处理厂的实际污水明脊量,换句话说,当需要保证该处理厂具有一定处理能力时,必须有相应规模的配套污水管网同步建成。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④ 路面排水设计要点有哪些

1、根据公路等级,沿线地形、地质、水文、气象等条件以及桥涵设置等情况进行综合考虑,注意各种排水构造物之间的联系,并与沿线农田水利排灌系统相结合,使全线形成完善的排水系统,保证路基路面的稳定。
2、各项排水设施和构造物的设计,应考虑便于施工、检查和养护维修的要求。
3、多年冻土、滑坡等特殊地区(段)的公路,排水设计应结合该工程的其他处治措施综合进行。

⑤ 如何尽快学会水处理工艺设计

非常简单,就是看公司之前做过的同类项目的设计文件,还有向前辈或者领导请教就行了。做工艺设计的自己都应该有设计计算书,根据不同的项目来调整参数,找领导要到计算书,然后试着按照这个项目的参数代进去算,算好之后请领导或前辈帮校对,校对好了之后,才算确定了整个工艺流程,之后后续的系统设计在此基础上才开始进行,这才是合理的路径。

开始铺流程:

1、一个水厂处理污水,一头一尾可以先确定下来:格栅和消毒。然后补充中间的部分,按照一级→一级强化→二级(核心工艺)→深度处理的顺序填充,水线走完还有泥线。
2、格栅之后一般都是沉砂池,这个也是常规方法,中小厂可以选择旋流沉砂池,大的厂一般是曝气沉砂池,平流这几年没怎么见过。
3、沉砂池之后视情况,如果水质水量波动较大的,补上一个调节池。
4、再往后,视SS、COD、TP高低补上初沉池或混凝沉淀池,初沉池可以减少后续生化产泥和供气需求。
5、如果有难降解有机物的(B/C比较低的,或者掺了一些工业废水的),加水解酸化和水解沉淀,增加可生化性。一级及一级强化到此结束。
6、核心工艺是最没有花头的,万变不离AAO,氧化沟、UCT、VIP、JHB、SBR、CASS等等等等工艺其实都是AAO的改良或变体,请根据业主喜好及水厂用地等来确定到底用哪种。掺了工业用水的推荐使用氧化沟。
7、二沉池紧随其后,不过不是每一种工艺都需要二沉池,有滗水器的都不需要(因为已经实现了泥水分离)。核心工艺涉及膜的也不用二沉池了。没有深度处理要求的可以直接去消毒了。
8、深度处理首当其冲的是化学除磷(如果你之前没用过化学除磷),生物除磷的能力毕竟有限,我们还是要靠铝盐铁盐和PAM来除磷,此处加上混凝沉淀池或者高效沉淀池(带污泥回流的混凝沉淀池),去除SS、TP疗效好。
9、各种过滤,滤池或者滤布。生活污水处理到这份上还不送去消毒?
10、泥线就简单多了,二级工艺泥水分离的地方一部分污泥回流,一部分剩余污泥排放,剩余污泥浓缩、贮存、脱水,有要求的就干化、堆肥等,没要求的直接外运处置。

阅读全文

与疏干水处理设计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水回用怎么报批 浏览:312
过滤器用碳棉 浏览:98
电厂阴阳离子交换床 浏览:199
净水器蓝色水不合格怎么处理 浏览:746
本田凌派机油滤芯多少钱 浏览:71
共同蒸馏萃取装置 浏览:670
开个卖饮水机净水器的店要多少钱 浏览:432
天津空港水处理 浏览:666
什么牌子的油烟净化器效果好 浏览:931
ro膜什么时候出现背压 浏览:308
渭南市第二污水处理厂是国企吗 浏览:260
小区装净水机给物业多少钱 浏览:854
pycharm项目过滤 浏览:353
树脂填充料有哪些 浏览:306
放射性废水处理资质 浏览:743
顺义城区的污水排哪里了 浏览:702
微生物怎么消除污水 浏览:863
污水质保期怎么算 浏览:464
保温壶能用除垢剂吗 浏览:271
美国海德伦ro膜 浏览: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