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污水处理厂的污泥怎么处理
目前大多数城市污水处理厂都采用活性污泥法去除污泥。
生物处理的原理回是通过生物作用,尤其答是微生物的作用,完成有机物的分解和生物体的合成,将有机污染物转变成无害的气体产物(CO2)、液体产物(水)以及富含有机物的固体产物(微生物群体或称生物污泥);多余的生物污泥在沉淀池中经沉淀池固液分离,从净化后的污水中除去。
(1)医疗废水处理站污泥6扩展阅读:
污水处理工艺分三级:
一级处理:物理处理,通过机械处理,如格栅、沉淀或气浮,去除污水中所含的石块、砂石和脂肪、油脂等。
二级处理:生物化学处理,污水中的污染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被降解和转化为污泥。
三级处理:污水的深度处理,它包括营养物的去除和通过加氯、紫外辐射或臭氧技术对污水进行消毒。可能根据处理的目标和水质的不同,有的污水处理过程并不是包含上述所有过程。
Ⅱ 医疗污水处理站污泥属于医疗废物吗
按照现在的标准规定,医疗污水处理站污泥确实是危险废物,医疗水污染物排回放标准(GB18466-2005)和医院污水处答理工程技术规范(HJ2029—2013)里面也明确说了这个是危险废物,但没有说是医疗废物。
Ⅲ 处理医疗污水产生的污泥如何处理
生石灰为白色的块状物或粉状物,主要成分为氧化钙,加水后可以产生热量和专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呈强属碱性,吸湿性非常强。熟石灰可以杀死多种病原菌,但对芽孢无效,主要用于墙壁、地面、粪池及污水沟等的消毒。我觉得污泥如果含水量不高的话应该要加水,感觉15g/L好像是指氧化钙比溶剂的量。如果污泥含水量高的话可能像脱水后的体积。停留不够消毒就不够了。但本人没有做过医疗废水,完全外行,楼主还是等一下行家的回复吧。建议自己取一点污泥看一下效果。看一下投入石灰后病菌量会不会减少,在显微镜底下也能观察到的,可能需要多取一些样本。
Ⅳ 城市污水处理厂剩余的污泥有哪些处理途经
目前,我国污泥的处置方法主要有填埋场、海洋处理、焚烧等,但这些方法不能满足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1 填埋处理
污泥填埋场目前是中国应用最广泛的地区。中国污泥处理的大部分垃圾填埋场都是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泥本身含水量过高,质地松散,容易造成垃圾渗滤液产生,垃圾填埋场土壤不稳定。埋层破裂的可能性增加。在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机械脱水后,大部分污泥的含水率只能达到80%左右,不能满足污泥填埋标准的要求。随着中国的土地资源日益紧张,很难开辟新的垃圾填埋场。垃圾填埋处理不再是污泥的最佳出路。
2 海洋处理
海洋污泥处理是简单可行的,但这种方法并没有对污泥进行预处理,只利用海洋吸收污染物。这种处理方法容易造成海洋污染,威胁海洋生态系统和人类食物链,存在较大的隐患。世界各国正在逐步废除这种处理方法,以避免将来对海洋环境造成更大的危害。
3 污泥焚烧
污泥焚烧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污泥减量处理。与填埋和海洋处理相比,早期投资较大,后期运行管理要求较高,但焚烧法能最快、最彻底地实现污泥减量化。且处理后残渣较少,便于后续处理。但焚烧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可能会有尾气污染,产生有毒气体,不是一种环保的处理方法。
4. 污泥资源化处置
除传统的处理方法外,污泥在其他行业的应用研究也逐渐增多,如制备蛋白质灭火剂、建筑砖等。这些研究为实现污泥资源化和减量化指明了方向。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已经实现。
5. 制备污泥蛋白
剩余污泥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可被酸、碱水解,制备水解蛋白(肽)。水解蛋白具有发泡性能,搅拌后通风可产生大量泡沫(具有灭火特性),如添加稳定剂、防腐剂、防冻剂等,可制成蛋白泡沫灭火剂。与传统的化学泡沫灭火剂、干粉灭火剂和动植物蛋白水解液灭火剂相比,该灭火剂具有制备成本低、无二次污染等优点。因此,发展剩余污泥减量、无害化、资源化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6.制备建筑用砖
污泥含有大量的无机物质,也可以作为处理后的建筑材料的原料。污泥砖制造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用干污泥直接制砖;另一种是用污泥焚烧灰砖。当直接从干燥污泥制砖时,应适当调整污泥的组成,使组成等于制砖粘土的化学成分。制砖粘土所需的化学成分为SiO2:56.8%~88.7%; Al2O3:4.0%~20.6%; Fe2O3:2.0%~6.6%; CaO:3%~13.1%; MgO:0.1%~0.6%;其他0至6.0%。污泥用于焚烧灰砖,焚烧灰的化学成分与制砖粘土的化学成分相当接近。在坯料中加入适量的粘土和硅砂。最合适的投配比是关于焚烧灰:粘土:硅砂= 100:50:(15-20)。由于污泥焚烧过程增加,成本增加,操作和管理难度增加。因此,通常使用干燥后的污泥。
制备PHA
聚羟基烷酸(PHA)是由某些细菌在非平衡生长条件下(如氮、磷缺乏)合成的一种细胞内储能储碳材料,可由纯微生物或混合微生物合成。PHA具有完全生物降解性、生物相容性和压电性等优良性能,是传统不降解塑料的理想替代品。剩余活性污泥通过向污泥中注入土源性PHA合成菌的方法产生PHA。采用生物浸出法去除污泥中的重金属,降低了污泥的致病性。污泥适合农田应用,实现剩余活性污泥的充分利用,避免二次污染,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制造活性炭
"万洪云"用活性污泥处理废水过程中产生的好氧污泥和厌氧污泥制成活性碳。选择了最佳工艺条件,并对产品性能进行了进一步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利用残留活性污泥制备活性炭的方法是可行的,在最佳条件下活性炭的吸附性能是令人满意的。
此外,也有关于污泥用于污泥燃烧、发电和水泥生产的文献研究,这些方法对于实现污泥资源化、减量化具有很好的作用。
Ⅳ 洗衣废水 污水处理站污泥怎么处理
污泥的常见处置方法有以下几种:
填埋:卫生填埋操作简单、费用低,而且经过消版化后的污泥权有机物含量减少、性能相对稳定、总体积减小,脱水后再进行填埋也就成了一种比较经济的污泥处理方式。
制肥利用:污泥制肥料曾是污泥利用的主要途径,其实质是利用污泥中的好氧微生物菌对污泥中的多种有机物进行氧化分解,转化为植物容易吸收的类腐殖质,因此生物能得到利用,能源得以节约。
干化:污泥干化技术是指利用热来破坏污泥的胶凝结构,并对污泥进行消毒灭菌。干化温度高达95℃以上,除有效杀灭病原菌外,还能使污泥容积显著降低,并将臭味消除。
Ⅵ 污水站污泥 如何处理
如果污泥生化性好,可以前面加消化,及时托运产生的污泥饼,委托环保公司处置,不会减少麻烦,如果只是临时仓库吃不消的话!!纯属个人意见!也期待专家的意见!
Ⅶ 污水站污泥 如何处理
据我了解,深圳的东江环保是做工业废水中贵金属回收处理的,主要依靠技术回收专金属牟利,你可以搜一属下。
现在估计你们的污泥都没有地方处置了,这种事情还是委托给专业的企业来做比较省心,由他们解决污水处理和污泥处置的问题。
Ⅷ 污水处理系统产生的污泥消毒处理(医疗废水)
生石灰为白色的块状物或粉状物,主要成分为氧化钙,加水后可以产生热量和氢氧回化钙,俗称熟答石灰,呈强碱性,吸湿性非常强。熟石灰可以杀死多种病原菌,但对芽孢无效,主要用于墙壁、地面、粪池及污水沟等的消毒。
我觉得污泥如果含水量不高的话应该要加水,感觉15g/L好像是指氧化钙比溶剂的量。如果污泥含水量高的话可能像脱水后的体积。停留不够消毒就不够了。但本人没有做过医疗废水,完全外行,楼主还是等一下行家的回复吧。
建议楼主自己取一点污泥看一下效果。看一下投入石灰后病菌量会不会减少,在显微镜底下也能观察到的,可能需要多取一些样本。
Ⅸ 小型污水处理厂的污泥该怎样处理
污泥的处理和处置
通常把污水厂污泥的稳定和脱水(一般脱水至含水率达70%~80%)称作污泥的处理;将污泥的堆肥、填埋、干化和加热处理及最终利用,称为污泥的处置。如脱水污泥中有毒有害物质超过农用标准,就要考虑卫生填埋和污泥干化焚烧技术。从国外污泥处理的发展来看,无论在欧洲、日本或美国对污泥用于农田控制越来越严,而对污泥进行干化和加热处理的比例正逐年增加。
1.污泥的处理
污泥稳定处理有好氧稳定和厌氧稳定,好氧稳定有很多优点,但能耗很高,只有当污泥量较少时才采用。污泥厌氧稳定处理通常采用中温(35℃)厌氧消化方法。国内已有十几座大型污水处理厂采用此方法,污泥经消化后,有机物含量减少,性能稳定,总体积减少,污泥消化过程中还产生大量沼气(消化降解1kgCOD可产生350L沼气)可以回收利用。
但由于消化装置工艺复杂,一次性投资大,运行有难度。污泥厌氧消化和沼气利用装置费用,约占污水处理厂投资和运行费的30%左右,而且大多需进口技术和设备。从调查已建消化池的实际运行看,只有少数达到预期的效果。有管理、设计问题,亦有沼气利用的经济性和安全性问题。比较好的如天津市东郊污水处理厂,该厂设计规模为处理城市污水40万m3/d,污泥日产2460m3(含水率96%),产生沼气13300m3,供4台248kW发电机发电,日可发电27000度,并与市电并网。
污泥的稳定问题,除了采取污泥厌氧消化外,还应结合污水处理工艺中考虑少产生污泥和稳定泥质的方案。例如污水处理工艺设计中采用延长污水曝气时间,减少污泥的产量;设计参数中增加污泥泥龄(如泥龄20天以上),尽量使污泥趋向稳定的污水处理工艺。对中小型污水处理厂来说,采用带有延时曝气功能处理工艺(如氧化沟等处理工艺)是可取的。有的污水处理工艺投资低(如AB法的A段),而污泥量较多,增加了污泥的处理成本。故应当把污水处理和污泥处理统一考虑,一并计算投资和运行费用。
污泥的稳定并不等于污泥无害,用于农田还需要符合国家标准中关于污泥农用时污染物控制标准限值。见下表。其中对镉、汞、砷、苯并芘、多氯联苯的要求是比较高的,应该通过严格控制工业废水源头的排放,来控制污泥的性质。
国外在污泥稳定方面,除了用生物法(包括中温消化、高温消化及利用微生物和某些添加剂)外,还采用了化学法,有的将脱水后的污泥加盐酸调pH值至2~3,反应60分钟再加硝酸钠;有的对脱水污泥添加石灰。后者在欧洲应用较多。
2.污泥的处置
(1)制复合肥
按我国目前的经济条件,对多数污水厂(特别是大量小型污水厂)来说,污泥用于农田是比较可行和现实的方案。污泥中的氮、磷、钾和微量元素,对农作物有增产作用;污泥中的有机质、腐殖质是良好的土壤改良剂。污泥经适当浓缩、脱水后运至市郊或邻近省份作为农肥,是许多污水厂采用的方法。但农田施肥有季节性,不需要泥肥时,污水厂会泥满为患,影响正常运行。于是一些污水厂支付费用,让农民把污泥拉走,而不问其去向,这会造成二次污染。同时可以查看中国污水处理工程网更多技术文档。
北京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和北京市农业科学院合作,对北京市密云县污水处理厂的污泥,通过堆肥加工成复合肥,进行了用于农田的试验。该厂每天处理15000m3城镇污水,污泥产量5~6t/d(含水率80%),由于采用酸化—好氧污水处理工艺,污泥质量不错。添加一定数量的N、P、K做成复合肥(N、P、K的比为1∶09∶04),并直接造粒为污泥颗粒肥。通过在北京市大兴县庞各庄冬小麦田试验以及在温室内进行的油菜和玉米苗期盆栽施肥试验,均取得可喜的结果。由于是制成颗粒状污泥肥料,便于运输和贮存。
(2)卫生填埋
上海市对污水厂的污泥处置提出“处理一点,填埋一点,利用一点”的原则,上海市水务局组织对污泥处理、处置和利用的专题研究,提出污泥用作农田、卫生填埋和污泥焚烧点的布局和具体的分期实施方案,防止产生二次污染。这无疑是正确的举措。
上海白龙港大型污水厂,按卫生填埋要求建设污泥填埋场,根据污泥性质、含水率及力学特性等因素进行设计。填埋厂使用期为七年,填埋场底部设有盲管将渗滤液再回到污水厂处理。此法占地大,运行工作量大,遇雨季污泥更难以压实,到使用期限后仍需另选场址。对大型污水厂采用污泥卫生填埋,是不得已的权宜之计。卫生填埋场的造价不低,国外对卫生填埋场还要有沼气安全收集系统,对分层复盖的泥土和排水、绿化有专门的要求。鉴于地价上升和填埋场有臭味,近几年来,无论欧盟国家或美国、日本,污泥卫生填埋的比例越来越小,美国已有的填埋场还将逐步关闭。
有些城市(如成都市)拟将污水厂污泥运至城市垃圾填埋场一并处置,这存在两个实际问题:一是管理体制上的问题。垃圾的中转站和填埋场的布点、设计和投资,属环卫局管理,而污水厂的污泥属市政系统管理,设计垃圾填埋场使用年限和布点距离未考虑接纳污水厂污泥;二是脱水污泥含水率过高。运往垃圾填埋场的污泥,要求含水率不大于30%,而目前污水厂的脱水污泥含水率在70%~80%,这类污泥不易碾压填埋,除非将污泥作适当干化或加石灰、絮凝剂处理。无论作何种填埋,污泥宜采取高干度脱水方案。
(3)干化、焚烧
国内近几年在一些大城市已建和正建一批城市垃圾焚烧场。但污水厂的污泥作焚烧处置,只有上海市石洞口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为40万m3/d)设有污泥焚烧炉装置,计划今年年底投产。焚烧炉采用国外技术在国内制造,污泥的干化和焚烧设备总投资为人民币8000万元,费用并不算高。
由于污泥干化和污泥焚烧相结合比单污泥焚烧一次性投资少,处理成本低,故污泥干化往往是焚烧的前处理。北京市清河污水厂二期工程和天津市咸阳路污水厂,拟先建污泥干化装置。污泥干化可使污泥含水率控制在10%~40%,减少了污泥的体积和重量,降低了运输费和填埋费,而且污泥的臭味大为减少。
干化装置分直接干化和间接干化,其能量消耗与污泥成份和水分有关。间接干化(利用沼气通过热交换器)一般推荐用立式干化装置,并选用流化床工艺。干化与焚烧串联工艺中,干化的程度取决于污泥的热值和回收焚烧炉的热能,使干化的能量尽量平衡,不另外添加燃料。上海石洞口设计污泥的干化和焚烧,污泥热值高,能源平衡有余。污泥流化床焚烧炉,温度在800℃以上,炉内有砂粒循环使用,外排气体要适当处理。污泥焚烧炉远比垃圾焚烧炉的工艺简单得多,且污泥焚烧不会产生二恶英。下图是法国巴黎塞纳河旁Colombes污水处理厂的污泥焚烧炉和焚烧灰的除尘装置。
如脱水污泥与垃圾一并焚烧,国外的经验是每吨垃圾添加15%~20%含水率为30%的污泥。污泥的干化和焚烧,可能将是一些大城市大型污水处理厂的发展方向。当然,由于国外对焚烧炉排尘有严格的要求,除了采用电除尘,还要降温加温,加酸加碱,达到无烟尘的排放。
(4)填埋与焚烧的比较
上海和浙江一些单位作过污泥卫生填埋及焚烧处置的方案比较。其主要工艺流程为:
原污泥→浓缩→消化→脱水→卫生填埋
原污泥→浓缩→(消化)→脱水→焚烧→焚烧灰填埋
对于焚烧处理工艺,为了避免消化后污泥热值减少,也可以不作污泥消化处置。上述两个工艺的经济性比较结果,无论采用国产设备或进口设备,二者的处置工程费用基本相同。按国产设备对污泥进行处置,运行费用折成污泥干固体,处理总成本约为800元/t。以10000m3/d污水厂产生2吨DS计,每吨污泥处理成本约为016元,与国内大型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成本(不计折旧和还贷利息)03~045元/m3相比,需增加成本35%~50%,这与国外的实例相当。
既然污泥的卫生填埋与污泥的焚烧其工程费和运行成本大致相当,那么,从污泥无害化和减量化看,焚烧方案有明显的优点。这亦是国外(特别是西欧和日本)污泥焚烧发展较快的原因。荷兰的污泥是100%采用焚烧处置的。焚烧后少量的泥灰可用于混凝土、砖瓦制品、路基路面的骨料和工程建设的回填土。
Ⅹ 医院污水处理技术指南的第6章
污泥、废气处理
6.1 医院污泥处理6.1.1 污泥的分类和泥量
1、污泥根据工艺分为化粪池污泥、初沉污泥、剩余污泥、化学(混凝)沉淀污泥、消化污泥等。
2、医院污水处理过程产生的泥量与原水的悬浮固体及处理工艺有关。医院污水处理构筑物产生的污泥量如表6-1所示。
表6-1 污泥量平均值
3、化粪池污泥来自医院医务人员及患者的粪便,污泥量取决于化粪池的清掏周期和每人每日的粪便量。每人每日的粪便量约为150g。
4、处理放射性污水的化粪池或处理池每半年清掏一次,清掏前应监测其放射性达标方可处置。
6.1.2 医院污泥处理工艺流程
污泥处理工艺以污泥消毒和污泥脱水为主。水处理工艺产生的剩余污泥在污泥消毒池内,投加石灰或漂白粉作为消毒剂进行消毒。若污泥量很小,则消毒污泥可排入化粪池进行贮存;污泥量大,则消毒污泥需经脱水后封装外运,作为危险废物进行焚烧处理。
6.1.3 污泥消毒
1、污泥首先在消毒池或储泥池中进行消毒,消毒池或储泥池池容不小于处理系统24h产泥量,但不宜小于1m3。储泥池内需采取搅拌措施,以利于污泥加药消毒。
2、每天湿污泥产量小于2m3的医院污水处理系统,污泥可在消毒后排入化粪池,此时化粪池的容积应考虑到此部分的污泥量。每天湿污泥产量大于2m3的医院污水处理系统,污泥可在消毒后进行脱水。
3、污泥消毒的最主要目的是杀灭致病菌,避免二次污染,可以通过化学消毒的方式实现。化学消毒法常使用石灰和漂白粉。
(1)石灰投量每升污泥约为15g,使污泥pH达11-12,充分搅拌均匀后保持接触30-60min,并存放7天以上。
(2)漂白粉投加量约为泥量的10-15%。
(3)有条件的地区可采用紫外线辐照消毒。
6.1.4 污泥脱水
1、污泥脱水的目的是降低污泥含水率,脱水过程必须考虑密封和气体处理。
2、污泥脱水宜采用离心脱水机。离心分离前的污泥调质一般采用有机或无机药剂进行化学调质。
3、脱水后的污泥应密闭封装、运输。
6.1.5 污泥的最终处置
污泥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危险废物分类,属于危险废物的范畴,必须按医疗废物处理要求进行集中(焚烧)处置。
6.2 废气处理工艺路线选择
6.2.1 工艺流程
1、为防病毒从医院水处理构筑物表面挥发到大气中而造成病毒的二次传播污染,将水处理池加盖板密闭起来,盖板上预留进、出气口,把处于自由扩散状态的气体组织起来。
2、组织气体进入管道定向流动到能阻截、过滤吸附、辐照或杀死病毒、细菌的设备中,经过有效处理后再排入大气。
3、废气处理可采用臭氧、过氧乙酸、含氯消毒剂、紫外线、高压电场、过滤吸附和光催化消毒处理对空气传播类病毒进行有效的灭活。
6.2.2 设计要点
1、按局部通风设计原则,针对有害气体散发状况,优先考虑密闭罩。
2、对于格栅口和污泥的清除处,由于操作需要,可以采取敞口罩。
3、通风机选用离心式,排气高度15m。
4、通风机流量和压头需要根据不同处理方法的要求选取,对于使用氧化型消毒剂的情况,通风机和管材应考虑防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