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污水处理设计方案中各个池体大小是怎样计算的
按照COD出去率计算
『贰』 20m³/d的污水处理站怎么计算尺寸按设计手册上算出来的数太小了怎么办
20m³每小时还是每天。这个要根据你的实际情况去设计,数值太小,也要考虑实际的建造方便相应的放大一下尺寸
『叁』 污水处理时,好氧池体积计算是怎么计算的
每种污水抄进出水指标都是不一样袭的,不能完全按照停留时间来确定,可能对与像生活污水这类的有机物浓度较低的可以采用停留时间8小时或10小时来进行设计,但是像印染废水等高浓度有机废水的话利用停留时间就不再试用了;你上面所说的第二种方法,我没看明白为什么是先计算需氧量再计算池子的容积??我们都是先依据容积负荷或污泥负荷计算出池子的容积再计算曝气量;对于较难处理的废水需要在依据容积负荷或污泥负荷计算出的结果上依据实际经验进行倍数扩大。
『肆』 废水处理中根据负荷怎么计算池子的大小
负荷:一般说负荷有污泥负荷和容积负荷两种,分别指一定时间(天)内一定量污泥专(kg)去除COD的量(属kg),和一定时间(天)内一定反应体积(立方米)去除COD的量(kg)。 这个要测进出水的cod的量得到去除量。
已知设计流量和停留时间,就算出池子的体积。一般情况,首先确定设计规模,设计流量和停留时间是已知的。
『伍』 废水处理工艺中构筑物的尺寸怎么算,尤其是长跟宽,具体点
污水处理工艺中的构筑物尺寸是根据处理工艺,处理设备参数,建造地的实际情况以及成本等因素决定的。
某处理工艺中的调节池,作用是调节水质、水量、并有一定的生化处理功能。在考虑该调节池的尺寸时,首先需要根据处理量、停留时间、调节方式等确定调节池的有效容积,再根据现场地勘情况,确定调节池的构建材质、构建方式、形状等,同时考虑生化处理的功能,曝气设备、搅拌设备怎么选型布置,这些都确定了之后,再来根据有效容积考虑调节池的长宽高。
测算实例,如:每小时处理量为50m³,停留时间为2小时,则调节池的有效容积为100m³,考虑缓冲系数1.2,最终确定调节池容积为120m³。地勘确定开挖施工难度较大,但是平面布置有余量,可选择浅深度,大面积的形状,结合曝气搅拌设备和搅拌设备的操作维护,确定池深3米,半地埋式钢混结构,地下2.5米,地上0.5米,可选择表面积为40㎡的方形池子,形状选择时,结合搅拌设备、以及水流的流动均质混合的效果,确定进出水口的位置。可供选择的有5米×8米,4米×10米等方形水池。
其他工艺构筑物也是按如此的思路考虑确定尺寸。若要深究,请楼主系统的学习相关的书籍,并结合实际进行摸索!
『陆』 废水处理工艺的回流比是怎么计算的
计算公式:来
R·源Q·Xr = (R·Q + Q)·X
式中:Xr——回流污泥的悬浮固体浓度,mg/L。
R——污泥回流比。
X——混合液污泥浓度,mg/L。
Q——流量
为了实现污泥回流浓度及曝气池混合液污泥浓度的相对稳定和操作管理方便,控制污泥回流的方式有三种:
1、保持回流量恒定。
2、保持剩余污泥排放量恒定。
3、回流比和回流量均随时调整。
(6)废水处理的尺寸怎么计算扩展阅读
一、当回流水质水量变化时,希望能随时调整回流比。污水在活性污泥中一般要停留8h以上,以回流比进行某种调节后,其效果往往不能立即显现,需要在几小时之后才能反应出来。
因此,通过调节回流比,无法适应污水水质水量的随时变化,一般保持回流比恒定。但在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管理中,通过调整回流比作为应付突发情况是一种有效的应急手段。
『柒』 请问污水处理中的构筑物尺寸是如何计算的,希望能说详细一点,谢谢。
污水处理所有构筑物尺寸都是按流量计算,只是有些构筑物涉及到污水停留时间,比如氧化沟,二沉池等等,需要考虑。
『捌』 废水处理中设计 反应池间的过水孔的大小怎么算 假如提升泵是80M3 过水孔大小怎么定 是按照什么计算的
反应池间的过水孔的大小由通过的流量和两池间允许的液面髙差确定内。可以应用孔口的流量公式容来计算:
1、按设计规范选定两池间允许的液面髙差h;
2、根据总流量的大小,选择合理的孔数,从而确定单个孔口的流量Q。
3、用孔口的流量公式算出单个孔口的过流面积 A = Q/[μ√(2gh)]
式中孔口的流量系数可取μ=0.61,g为重力加速度。
算出过流面积 A后,若是方孔,开平方就可得到孔口的边长;若是圆孔口,用圆面积公式就可算出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