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关于洛阳旅游资源的调查报告
洛阳,原作“雒阳”,古为豫州的一部分,地处洛河之阳而得名,因境内有伊、洛两水,也旧称伊洛。东与郑州市相连、南与平顶山市南阳市相邻、西与三门峡市相接,北隔黄河和焦作市相望。
历史
洛阳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重点旅游城市,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先后有夏、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朝、唐朝、后梁、后唐、后晋共13个王朝在此建都。以洛阳城为都将近千年,仅次于西安,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建都时间最长的城市。洛阳在明清时期为河南府治,民国时期设有专员公署,1948年置洛阳市,但为县级市属洛阳地区管辖,1956年升为地级市(省辖市)。
地理气候
洛阳位于中国河南省西部,横跨黄河中游。境内有黄河、洛河、伊河、涧河、瀍河。东有虎牢关,西有函谷关,北有邙山,南有伏牛山。毗邻中岳嵩山。自古以来既是兵家的必争之地,也成了历代帝王建都筑城的理想场所。“河山拱戴,形势甲于天下”。
洛阳市境内为豫西小盆地,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貌复杂多样,有山地、丘陵、平原和盆地多种类型。
洛阳市气候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季寒冷雨雪少,春季干旱大风多,夏季炎热多雨且集中,秋季晴和日照长。年平均气温:14.7℃,年平均降雨量:601.6mm。
行政区划
现辖6区1市8县:
市辖区:涧西区、西工区、老城区、瀍河区、洛龙区、吉利区。
县级市:偃师市。
县:孟津县、新安县、宜阳县、伊川县、嵩县、汝阳县、洛宁县、栾川县。
经济
历史上的洛阳居华夏腹心,和长安一起作为东西二京达两千多年,是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至元代后衰落。 近代传统上的洛阳城的经济(晚清到民国)并不是以农耕经济支持的,据老人们讲,过去的洛阳城内居民十之八九靠倒卖文物为生,即盗墓,甚至发明了中外闻名的考古工具——洛阳铲。
现代的洛阳市是一个建国后的新兴重工业城市,是第一个五年计划重点建设的工业中心之一,苏联援建的156个重点项目,洛阳就有7个。一些与军工相关的重工业,拖拉机、轴承、矿山机械、铜加工等全国领先。但是随着改革后暴露的一些体制问题,20世纪90年代,国有的大型重工业企业十分艰难。近年来由于政府的成功运作,洛阳的发展恢复了较快的速度,以机械工业为主,还有冶金、建材、石化、纺织、食品等门类的工业开始复苏,是一个恢复生机的工业城市。
洛阳市政府同时从“工业城市”和“旅游城市”两条路出发,在发展工业的同时也很重视旅游资源的开发,大力发展旅游经济。洛阳三宝“唐三彩、宫灯、仿青铜器”是传统工艺名产。所产杜康酒为中国名酒,有2500多年的历史。
交通
铁路:陇海、焦柳铁路,境内陇海复线1984年实现电气化。
国道:连天、晋襄两条公路干线在此交会。黄河公路大桥贯通黄河南北。
高速:连霍、太澳、洛少高速公路横贯其间。
机场:洛阳机场(LYA)。净空良好,年可起降天数在国内机场中最高。
资源
境内生物资源丰富。有华山松、冷杉、桦、油桦等林木。还有党参、黄芩、防风、天麻等珍贵药材。
洛阳牡丹誉满中外,素有“洛阳牡丹甲天下”之称。
动物资源居河南省首位,有獐、貂、水獭、大鲵及多种珍贵鸟类。
矿产资源丰富,有黄金、钼、铅、铝、铜等。
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棉花、烟草等。
人口与居民
总人口630多万,市区人口140万。
洛阳是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全市共有32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占602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98.8%, 其他少数民族近8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2%,人口比较多的有回族、满族和蒙古族。
洛阳是个移民城市,居民来自中国各地。经过中华民国初期的灾荒,洛阳的人口大幅减少,许多人逃往临近的省份(如陕西),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发起“支援国家建设运动”,大量知识分子,工人从东北、上海,江苏等地迁入洛阳,这些人及其后裔在洛阳的城市人口中的比例很高,约占40%强。但随着近年河南发展的相对落后,这部分人中逐渐出现了外迁(前往较大城市或外国)的现象。在分布上,城市的涧西区和西工区的外来移民最多,原因主要是该地区是洛阳的新区和大型国有企业聚集区,这一地区的普通话使用率最高,而老城区与瀍河回族区大多为原住居民,工商业先对落后。
文化旅游
洛阳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摇篮, 《道德经》,《汉书》,《资治通鉴》等俱在此著成。龙门石窟为中国三大石刻艺术宝库之一。
从河图洛书,到春秋时期,孔子和老子在此探究礼义;汉代,张衡在此发明地动仪,写下《二京赋》;六朝时期,这里出现了建安风骨、竹林七贤;唐代,李白和杜甫在此把酒论诗,白居易和元稹在此互相唱和;宋代,司马光在这里修成《资治通鉴》
国花牡丹
洛阳的气候和土壤很适合牡丹的培育,所以洛阳的牡丹花很有名气,牡丹历来被誉为“花中之王”,有诗云“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通常人们会用雍容华贵来赞述洛阳牡丹。牡丹在洛阳的专门栽培,可以追溯到唐代或唐代以前,有武则天招百花祝寿,唯花王牡丹迟到,武则天大怒贬牡丹至洛阳的传说。在今天,洛阳市政府也把牡丹的栽培作为发展经济的旅游资源之一来重视,市内和郊区都有几个大型的牡丹栽培基地,他们兼有旅游、研究的作用,每个基地都有火车站直达的公交车。
名胜古迹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南14公里的龙门山西山,是中国三大石刻艺术宝库之一,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著名洞窟有古阳洞、宾阳洞、万佛洞、看经寺等。
白马寺:位于洛阳市东7公里,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寺院,被誉为“释源”、“祖庭”,有“中国第一古刹”之称。
关林庙是三国时蜀国大将关羽的衣冠冢。
白园位于龙门山东山,是唐朝大诗人白居易的陵墓。
古墓博物馆是全国第一座地下式的古墓博物馆。
千唐志斋位于洛阳西50公里的新安县铁门镇,是中国最大的墓志石刻集中地。现存石刻1400余件,其中唐志1185件,故称“千唐志斋”,有石刻唐史之称。
白云山位于洛阳南88公里处。属天然原始森林,占地四万余亩,山峰雄奇巍峨,海拔在1500米以上的山峰有37座,玉皇顶海拔2211.6米,为中原第一高峰。
重渡沟
龙峪湾
天池山
木札岭
倒回沟
花果山
鸡冠洞位于洛阳西南160公里处,是一座天然石灰岩溶洞。该洞全长1800米,观赏面积23000平方米,洞内钟乳石形态奇异,景色瑰丽,被称为北国第一洞。
洛阳牡丹久负盛名,驰名中外,每年4月15日至25日举办的“牡丹花会”游人如潮。2005年后4月8日至5月8日举办“牡丹花会”。
黄河小浪底水库
玄奘故里位于洛阳市东30公里处缑氏镇陈河村,后人为纪念唐代旅行家、翻译家、佛学家玄奘的卓越成就,修建了唐僧寺,寺内保存完好的一座大殿,是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重修的,四周山川连绵,风景宜人。
东周文化广场包括一座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左右的车马坑博物馆,博物馆主要由车马坑展览馆和东周文物陈列馆共同组成。
文化遗址有仰韶遗址、红旗屯遗址、王湾遗址、二里头遗址等。
名胜古迹还有洛阳八关、太室阙、嵩阳书院、山陕会馆、西汉壁画墓、中岳庙、塔林、关林等。
科研
洛阳轴承研究所 国家轴承检测中心
中国一拖技术中心 国家拖拉机检测中心
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
洛阳黎明化工研究院
洛阳空空导弹研究院
中国一航洛阳613研究所
洛阳矿山机械研究所
中国石化洛阳石油化工工程公司
教育
河南科技大学 原洛阳工学院。由洛阳工学院,洛阳农专,洛阳医专等合并而成。
洛阳大学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 历史最悠久、久负盛名的高级外语人才培养基地。
洛阳师范学院 原洛阳师专。优秀教师培养基地。
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 原洛阳建材专科学校。建设部重点院校。
洛阳第一高级中学 洛阳历史最悠久的中学之一,首批河南省示范性高中。
拖一高 首批河南省示范性高中。
轴一中 首批河南省示范性高中。
孟津一高 孟津县重点中学,首批河南省示范性高中。
新安一高 新安县的重点中学,洛阳市重点中学。
友好城市
日本冈山市,于1981年4月6日缔结
回答者:286847002 - 魔法师 四级 2-6 18:54
洛阳旅游介绍
洛阳,因为地处洛水之阳而得名,是华夏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自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起,历史上先后有13个朝代在此建都,时间长达1500多年。悠久的历史留给洛阳光彩夺目的文化遗产和取之不尽的旅游资源。
洛阳有丰富的人文景观,其中龙门石窟是中国三大石窟之一,白马寺是中国第一座官办佛教寺院,洛阳古墓博物馆是世界上最大的古墓群,此外还有二程墓、白园、关林等一大批历史遗迹。
洛阳的自然风光同样引人入胜,“天津晓月”、“龙门山色”、“洛浦秋风”、“马寺钟声”等洛阳八景风格不同,景色秀丽,畅游其间,定会使您乐而忘返。
洛阳因地处古洛水之阳而得名,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中国古代伏羲、女娲、黄帝、唐尧、虞舜、夏禹等神话,多传于此。夏太康迁都斟 ,商汤定都西毫;武王伐纣,八百诸候会孟津;周公辅政,迁九鼎于洛邑。平王东迁,高祖都洛,光武中兴,魏晋相禅,孝文改制,隋唐盛世,后梁唐晋,相因相袭,共十三个王朝。汉魏以后,洛阳逐渐成为国际大都市,隋唐时人口百万,四方纳贡,百国来朝,盛极一时。
1948年,洛阳解放,洛阳市人民民主政府成立。析洛阳县城区为市,与洛阳县并置。次年12月,洛阳市人民民主政府改称洛阳市人民政府。1954年,洛阳市升格为河南省直辖市。次年洛阳县撤销,一部分并入洛阳市,其余部分划入偃师、孟津等县。
近年来,洛阳市以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为龙头,相继实施了以“建设7路5桥1园、整治3个景点、搞好3项公益设施”为主要内容的“75133”工程,以绿、亮、净、美、畅为主要内容的“五大形象工程”和以景区建设治理、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为主要内容的“创建文明景区、文明城市”工程,,大规模改造了城市进出口道路和市区路网,兴建了东西长达14公里、绿地147万平方米、水面148万平方米的洛河风景游览区,新建了城市供水、污水处理、管道煤气、集中供热等公共设施,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和形象品位明显提升。
洛阳城市建成面积已达105平方公里,市区道路总长近300公里。注重生态环境建设,庭院绿化、道路绿化、广场景点绿化等绿化工程成效显著,建成了牡丹广场、洛浦公园。青年宫广场、中亚广场等一批公共绿地,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7%,人均公共绿地7平方米,已通过国家园林城市验收。城市综合管理不断加强市容市貌整洁畅亮。目前,洛阳正以突出名城特色、实现洛河南北对应发展为目标,进一步拉大城市框架,完善基础设施,加强历史文化名城风貌保护,不断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和文化品位,努力实现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的融合统一。
洛阳物产资源丰富,开发前景广阔。已探明有钼、铝、金、银、钨、煤、铁、锌、水晶、铅等甲类矿产资源26种,这些矿藏储量大,品位高,易于开采利用。其中钼矿储量居全国首位,为世界三大钼矿之一。
洛阳位于豫西山区,东临嵩岳,西依秦岭,南望伏牛,北靠太行,地形、地貌复杂多变,孕育了名山大川、河湖瀑布、溶洞温泉、原始森林等风景名胜。北25公理有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及举世瞩目的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270平方里浩淼水面与崇山峻岭融为一体,构成一幅北方千岛湖的壮观画面。东80公理有中岳嵩山及少林寺名胜, 青山叠翠,峰峦耸峙,寺庙巍巍,武校林立。南部和西部50到160公里范围内,分布有国家森林公园白云山、龙峪湾、花果山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伏牛山,有栾川老君山、洛宁神灵寨、嵩县天池山、新安青要山等8个省级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还有“北国第一溶洞”鸡冠洞、“北国水乡重度沟和陆浑水库旅游度假区等景点。这些胜景密布且景景相连的自然景观,或山巍水澈,或峰奇水石怪,或谷狭洞幽,或竹翠林茂,或泉清瀑壮,融雄峻、奇险、秀丽于一炉,集豪野刚阳、明秀阴柔为一体,兼具南北自然风光之神韵。随着景区基础设施建设的逐步完善,特别是小浪底至南部自然景区旅游快速通道的建设,这些久违人间的于生丽景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中外游客。
牡丹是我国传统名花,富丽堂皇,国色天香,自古就有富贵吉祥、繁荣昌盛的寓意,代表着中华民族泱泱大国之风范。“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洛阳牡丹根植河洛大地始于隋、盛于唐、甲天下于宋。相传,唐武则天寒冬设宴赏花,令百花绽放,唯牡丹不从,贬之洛阳。岂知迁洛后竟吐蕊怒放。武后闻知,命火烧牡丹。牡丹枝干烧焦,次年却依旧叶荣华发,且花更大,色更艳。洛阳牡丹遂驰名天下做花魁,洛阳人培育牡丹、观赏牡丹亦日盛成俗。正如唐代诗人刘禹锡和白居易所赞:“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
❷ 谁知道水寨镇的历史
位于梅州市五华县的客家人居住地,很久以前是个寨,顾名思义就是个水寨。是为梅州市五华县县城。
水寨镇地处五华县城,位于五华河与琴江河汇合的三角地带,东临琴江河,北倚五华河,南接本县 横陂镇,西与转水镇相连,总面积99平方公里,是五华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贸易中心。下辖 4个居民委员会,23个村民委员会,全镇总户数47475户,145158人,其中非农77391人,农村67767人。
该增加强村级基层组织建设,发挥党员发展经济、建设新农村的作用。目前全镇有382户党员家庭带头办起了家庭小庄园和民营企业,890名农村党员挂扶帮助的2300户农民中有1950户经济实现了较大改善。
至去年底,水寨镇所有的村均实现了水泥硬底化,改厕、改水、改气及农村洁净家园的建设等取得显著成效,全镇有16个村的集体经济收入达到了3万元,15个村党支部被评为县镇“五好”党支部。
领导分工
书记:戴庆文
职务:县人大副主任、镇党委书记、人大主席;主持党委、人大全面工作;
镇长: 江锦城
职务:党委副书记、镇长; 主持政府全面工作;
专职副书记:陈远云
职务:专职副书记;分管政法、信访、招商引资、 工业园区建设工作;
党委委员、副镇长:陈爱忠
职务:党委委员、副镇长;分管农林水工作;
副镇长:杨万青
职务:副镇长; 分管政法、信访、经济办、国土、村建、城建 ;
副镇长:李育锋
职务:副镇长; 分管计划生育、卫生 ;
挂职副镇长:叶华安
职务:挂职副镇长; 分管财政、农村合作医疗;
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张仲坤
职务: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分管纪检、监察;
党委委员、人大副主席:张定环
职务:党委委员、人大副主席; 分管人大、工会工作;[2]
2、山东章丘市水寨镇
简介
水寨镇地处章丘市西北部,面积61.49平方公里,辖3个办事处,32个行政村,总人口3.6万,人口出生率为7.11‰,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62‰ ,耕地总面积58710亩。水寨镇历史悠久,自然环境优美,小清河,绣江河流经境内,水资源丰富而便利,土地宽满而肥沃,是章丘北部的农业大镇。
政区人口
水寨镇地处章丘市西北部,因小清河、绣江河、章齐排水沟、古赵家运粮河贯穿境内而得名。面积61.49平方公里,耕地3915公顷,下辖32个行政村,人口3.68万人,人口出生率为7.81‰,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49‰[6]。
经济概况
2006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收入完成22.6亿元,各项税收完成5180万元, 同比增长24%,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128万元,同比增长78.2%,农民人均收入7268元,为实现水寨经济新一轮跨越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区位优势
西距济南国际机场20公里,南距济青高速公路5公里,省道321线横穿全镇东西,县道潘王路纵贯全镇南北,境内形成了“四纵三横“的公路网络,交通便利。
全镇共成功引办企业16家,总投资10.2亿元。
小城镇建设
依托小城镇建设工程,投资807万元,大力实施城镇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投资200万元,建成了总面积2.2万平方米的绣江河广场办公楼一体化工程;投资500万元,实施了水寨镇卫生院敬老院一体化工程。各项工程的顺利实施,使城镇面貌焕然一新,城镇功能日趋完备,小城镇建设的新形象初显[1]。
新农村建设
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投资1197.2万元,在全镇实施的农村通自来水工程,彻底解决了39000多人的饮水问题。新农村首批建设村康家村的道路建设、文体广场、文化大院等九项重点工程全面竣工;隗家村、苑李村的新农村建设全面开展;2006年,投资30余万元实施了镇村环境综合整治,突出了镇域环境“七路一河”、村容村貌“三整一化”的整治重点,镇驻地清理违规占道经营业户15家,粉刷乳胶漆墙面12000平方米、统一标准更换广告牌116块、建立了卫生保洁长效制度;各村规范整治出了一条环境卫生标准街道,镇村面貌焕然一新。
水寨镇人口数据:
([3]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 35998
男 18190
女 17808
家庭户户数 9875
家庭户总人口(总) 35869
家庭户男 18077
家庭户女 17792
0-14岁(总) 8265
0-14岁男 4586
0-14岁女 3679
15-64岁(总) 24466
15-64岁男 12262
15-64岁女 12204
65岁及以上(总) 3267
65岁及以上男 1342
65岁及以上女 1925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35277
水寨镇下辖村:
水南村 水北村 郝楼村 王家桥村
隗家村 范家村 赵官桥村 康家村
南辛村 彭刘村 孟庄村 盲东村
盲口村 苑李村 高高村 鲁高村
马高村 季周村 北范村 狮子口村
北张村 贾庄村 辛丰村 张家林村
东殿村 西殿村 罗陵村 赵百户村
垛寨村 托寨村 郑家村 太平村[4]
所属学校
章丘市水寨镇中心中学
章丘市水寨镇苑李中心小学[5]
3、河南省项城市水寨镇
水寨镇是项城市的市府所在地,是该市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交通的中心。总面积12.8平方公里,总人口52625人,辖15个郊、办、村。
水寨镇原名夹河集,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民风淳朴,社会风气良好,社会治安稳定;就医、入学、生活购物都极为方便;垃圾中转站、水冲式公厕、水厂、污水处理厂等设施完善;公交车、出租车昼夜服务;高中低档酒店、宾馆、休闲娱乐中心、健身房、咖啡厅、读书社等一应俱全;自来水,有线电视覆盖率达到100%,路灯覆盖率90%以上。
水寨镇新上投资30万元以上的民营企业32家,民营经济实现产值4.288亿元,入库税金722万元,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针对人多地少的矛盾,水寨镇党委、政府提出了“科教先导、兴工强企、扩城活商、强镇富民”的发展战略,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使水寨逐渐成为投资兴业的热土。目前,全镇拥有民营企业176家,个体工商户6000多个,从业人员1.8万人,100万元以上的企业72家。
该镇加大城建力度,不断提高城市品位,同时科学规划,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建起了农贸批发市场、饮食市场、果品批发市场、服装百货批零市场、建材市场,投资1800万元修建了城东路、东方大道,构筑了新城区大框架,拓宽了民营经济的发展平台。目前,水寨形成了以矿山配件、冷轧钢带、包装材料、塑料化工、机械制造为主导的门类齐全的民营经济格局。该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5019元。
4、河南伊川县水寨镇
水寨镇西临伊水,东望嵩岳,北接龙门,南达襄宛,全镇总面积42平方公里,辖11个行政村,3.4万人,是全国综合改革试点镇、中州名镇和洛阳市优先发展的卫星镇。2005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6亿元,财政收入完成977.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240元。
——交通快捷便利,区位优势显著。水寨镇素有黄金十字架之称,省级干线洛界路、郑卢路、二广高速、连霍高速、焦枝铁路在境内交汇贯穿,两个高速出入口和焦枝铁路伊川站均在镇区之内,距龙门8公里,洛阳25公里,少林寺30公里,郑州100公里,是洛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
——电力资源丰富,产业优势明显。水寨镇是伊川县实施煤电铝一体化的主要阵地,镇区内有总装机容量52.4万千瓦的伊川一、二、电厂,其中二电厂总投资24亿元,装机容量为50万千瓦,是中国最大的县级火力发电企业;有总投资22亿元年产20万吨电解铝的河南龙泉铝业有限公司;有总投资6.8亿元的年产12万吨天松碳素有限公司,10万吨铝材深加工项目正在实施,铝电工业园区建设初具规模,为水寨镇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产业支撑和发展优势。
——乡镇企业发达,工业体系健全。目前已拥有各类企业860余家,初步形成了金刚砂、玻璃、铸钢、精密铸造、粉煤灰加工、建筑、运输业等健全的企业体系,为水寨镇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城镇风景靓丽,环境舒适宜人。近几年来,水寨镇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资87万元,打造了“绿、亮、净、美、畅”的城镇新形象,加上水寨气候宜人,四季明显,风光秀美。
❸ 县级法院解决不了的讨薪案可以上诉到市级法院吗
无论是那一级法院,都是为保护人们的切身利益,不是成为黑恶势力的保护伞,像你说的这种情况,不乏先例包含其中。但如果你要想去市级法院起诉,首先要有劳动仲裁决断书,以及县级法院的判决裁定,有理有据,可以到市级法院起诉
❹ 洛阳市伊川县在中国的县级经济水平如何
伊川县目录[隐藏]
基本概况
繁荣经济产业集聚区建设
2010年十大工业项目
灿烂文化
悠久历史
矿产资源
区位交通
行政区划
名优特产
网络发展
饮食文化
新区建设十大新区开发项目
基本概况
繁荣经济 产业集聚区建设
2010年十大工业项目
灿烂文化
悠久历史
矿产资源
区位交通
行政区划
名优特产
网络发展饮食文化新区建设
十大新区开发项目
[编辑本段]基本概况
伊川位于河南省西部,是理想的成就事业的热土。她容天下之物,受天下之善,一步一个脚印地不断发展。
伊川县北依洛阳,南接嵩县,东临登封,西望宜阳,东北与偃师接壤,东南与汝州市毗邻,辖7镇7乡372个行政村,全县总面积1243平方公里,总人口74.9万。近年来,伊川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项目兴县,工业强县”战略,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综合经济实力排名2008年居全省第19位,比1997年上升了76个位次。几年来,该县先后荣获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先进县、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全省红旗渠精神杯、省级双拥模范县、全省老龄工作先进县、省级园林县城等荣誉称号,被省政府确定为全省首批对外开放重点县和扩权县。
伊川是中原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古称伊国、伊阙,虞舜时称伊川,隋时置伊川县。后历经变革,至1932年,合并平等、自由两县为伊川县。悠久的历史孕育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夏代,杜康酿酒于“上皇古泉”(今葛寨乡黄兑村),开中华酒业之先河;秦时,孔子九世孙孔鲋在酒后讲学,创伊川教育之首篇;唐代,大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为伊川谱写了清丽壮美的诗篇;宋时,著名理学家程颐在鸣皋设院授徒,伊川因之成为理学名区。著名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魂归伊川,安卧在万安山下;著名哲学家邵雍选紫荆山麓为茔,长眠于“安乐佳城”。伊川古文化遗存丰厚,有古文化遗址72处,古墓葬20处。其中二程墓、范中淹、邵雍墓、土门仰韶文化等6处文化遗址是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伊川县杜康酒业文化浓厚,所产杜康酒以“清冽透明,柔润芳香,醇正甘美,回味悠长”享誉国内外。
伊川资源富足,目前已探明的矿产达37种之多,主要有煤、铝矾土、磷矿石、花岗石、铁矿石、石油等。其中煤储量1.8亿吨,铝矾土储量2亿吨。另外,还有丰富的优质矿泉水资源。丰富的矿产资源为今天的工业迅猛发展提供了有条件。目前,已形成了能源、发电、建材、酿酒、机械、医药、果品加工等产业体系;总装机容量4*12.5万千瓦的伊川二电厂、年产20多万吨电解铝的伊川龙泉铝业、年产60万吨原煤的宝雨山煤矿、民营企业的佼佼者洛阳市天源集团等为伊川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伊川县交通便利,电讯快捷,商贸、文娱和医疗保健设施齐全。焦枝铁路、洛界高速公路、连霍高速公路、郑少洛高速公路、洛栾快速通道等主要交通干线纵横交织;程控电话、移动电话和数据通讯网络功能完备;商场、宾馆、公园、舞厅、影剧院、体育馆、图书馆、文化馆、广播电视等服务设施完善;幼儿园、中小学校、职业中专教学条件优越;新建伊川高中教学条件及硬件设施全省一流。
[编辑本段]繁荣经济
近年来,伊川县委、县政府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争进中原经济强县”为目标,发挥资源优势,强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县域经济呈现出快速发展良好态势。
伊川县农业基础条件稳固,呈现粮、烟、畜、经齐头发展的局面。伊川县委、县政府因地制宜,以肉牛养殖、温棚蔬菜种植为重点,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初步实现了“生产专业化、布局区域化、经营规模化、管理科学化”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前提下,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了10万亩脱毒红薯高产示范基地、5万亩烟叶生产基地和旱地谷子、食用菌、大枣、苹果、温棚蔬菜等高效农业基地。目前,全县已建成、水寨镇韦村、宋村、银张,彭婆镇南寨、西高屯,白元夏宝、常裕堡等温棚蔬菜基地。畜牧业稳步发展,新建了豫西黄牛交易中心和20个肉牛养殖小区、30个规模养殖场。农业产业化经营稳步推进,建成龙头企业60个,其中市级2个,发展农村户用沼气近5万座;温棚蔬菜总数达到8000余座;累计收购烟叶32.11万担,实现烟叶特产税2600万元。林业生产长足发展,累计造林22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13.5%。大力实施西干渠配套、农业综合开发、小流域治理等农田水利建设,全县累计新增有效灌溉面积9.4万亩,新增旱涝保收田4.3万亩,完成水保治理面积89.7平方公里。粮食产量稳定增长,被确定为国家优质专用粮产业基地县。
工业经济突飞猛进,全县初步形成了煤电铝一体化产业格局。全国500强工业企业伊川电力集团先后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1国际环境管理体系认证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和ISO/IEC17025国际标准实验室认证,取得了六项科技成果和三项技术专利,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创建文明行业工作先进单位、全国质量诚信示范企业、全国外商投资双优企业、国家二级档案管理先进单位、国家电力双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民营企业洛阳市天源集团也先后被上级党委、政府授予 “洛阳市生产总值、财政收入‘两个翻一番’特别贡献企业 ”、“洛阳市优秀民营企业”、“洛阳市最具活力企业”、“洛阳市安全生产先进企业”、“洛阳市税收先进企业”、“河南省优秀民营企业”等荣誉称号。
伊川县非公有制经济百花齐放。坚持“放手、放开、放活”原则,引导民营经济向规模化、品牌化方向发展,民营经济总量不断扩大,发展领域不断拓宽,形成了以金刚砂行业为主,水泥、酿酒、塑料、制药等多种产业并举的百花齐放的发展局面。伊川人民在工作中把招商引资作为加快发展的第一选择,把发展民营经济作为壮大县域经济的主力军,按照“四个一批”(做大做强一批,能人领办一批,招商引资一批,企业改制一批)的发展思路,通过领导带头招商,全力引资,同时县财政每年拿出1000万元新上项目贷款财政专项基金,极大地促进了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
伊川县城镇化发展日新月异。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把加快城镇建设、加强城镇经营与管理作为发展经济、推进城镇化进程的着力点,在不断加大县乡财政投入的同时,积极向上争取资金支持,鼓励民间投资,筹资十几亿元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城乡面貌发生了明显变化。先后完成了杜康大道、豫港大道、伊龙大道、八一路、商都路等11条城市主干道建设,新建了伊河大桥,完成了程园广场、滨河公园、西山植物园、县城东、南、北出入口广场及伊滨水面工程等公用设施建设,建设了枫丹白露、锦泰花园、未来花园等一批高档住宅小区,开工建设了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热源建设等一批市政工程,县城框架不断拉大,品位不断提升,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先后荣获省级园林县城和省级卫生县城称号。累计投入2.5亿元进行小城镇建设,新增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新修和改造街道35条26公里,建设绿地3.6万平方米,改造完善了一批乡镇集贸市场,小城镇功能不断完善,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成为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平台。
产业集聚区建设
产业集聚区规划为“一区二园”,总规划占地面积20平方公里,其中东园14.5平方公里,西园5.5平方公里。东园位于水寨镇、白沙镇镜内,西至焦枝铁路线、伊电集团碳素厂西侧,东至磨料磨具工业园区江侧,北至上天院至常岭一线,南至硅工业园区南侧,主导产业以电、铝及铝深加工、硅、磨料磨具、机械装备制造业为主。西园位于城关镇境内,北至西南环高速公路伊川北站,南至城关镇周村,西至沲栾公路,东于洛栾旅游快速通道,主导产业以高新技术、劳动密集型和现代服务业为主。
从2010年起,伊川县财政三年内每年预算不低于10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该县还将按照“七通一平”的要求,通路、通水、通电、通电讯、通燃气、通暖气、通污水管网和场地平整,高标准、高质量建设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为企业提供入驻保障。
在财税支持方面,伊川决定对新入区企业从建成之日起,前三年按税收大小由县、乡二级按本级收入给予奖励,第一年奖励80%,第二年奖励50%,第三年奖励30%,且于支持企业发展壮大。对乡镇引资入驻项目建成投产后,每年入库税收地方留成部分按照县财政管理体制,由招引资乡镇和产业集聚区所在乡镇按7:3比例共享。对入区创业的高级技术人才,适当解决科研经费、给予住房补贴、家属随适及安置子女就近入学。
2010年十大工业项目
1.洛阳世纪新源投资集团投资7.6亿元年产3.6万吨三氯氢硅项目;洛阳世纪新源硅业科技有限公司
2.龙鼎铝业投资40亿元年产60万吨铝箔项目;
3.伊电集团投资45亿元2×60万千瓦机组升级置换项目;
4.伊电集团投资29.5亿元年产25万吨连铸连轧高精度铝板带项目;
5.正大集团投资26亿元年产1亿只肉鸡产业化项目;
6.伊龙集团投资18.2亿元年产15万吨精密铝材项目;
7.伊电集团投资5亿元772台电解槽阴极改造项目;
8.创通公司投资2亿元铁路信号设备项目;
9.鸿马公司投资2亿元年产1万辆电动车项目;
10.锐兴铸业投资2亿元年产6万吨大型锻模件项目。
[编辑本段]灿烂文化
伊川,古为京畿之地,是中原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古称伊国、伊阙,虞舜时称伊川,隋时置伊川县。后历经变革,至1932年,合并平等、自由两县为伊川县。悠久的历史孕育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夏代,杜康酿酒于“上皇古泉”(今葛寨乡黄兑村),开中华酒业之先河;秦时,孔子九世孙孔鲋在酒后讲学,创伊川教育之首篇;唐代,大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为伊川谱写了清丽壮美的诗篇;宋时,著名理学家程颐在鸣皋设院授徒,伊川因之成为理学名区。著名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魂归伊川,安卧在万安山下;著名哲学家邵雍选紫荆山麓为茔,长眠于“安乐佳城”。伊川古文化遗存丰厚,有古文化遗址72处,古墓葬20处。
伊川,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尤其是近现代更是人才辈出。清末民初的“中州大侠” 王天纵,闻名遐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著名音乐家时乐蒙、著名记者纪希晨,独领风骚;“文化大革命”中,刘冰因与“江青反党集团”殊死斗争而成为风云人物;进入改革开放时期,张雅歌、李老乡、王和声、李进学、李寿万、司马武当、都晓、李炳焱、郭勇、赵荣杰在艺术界声名鹊起,杰作频出,为古老的伊川增添了缤纷的色彩。
[编辑本段]悠久历史
相传神农时,伊川县地域即有一国之称,唐尧时称伊侯国,虞舜时称伊川。伊川县地域的西南大部(今城关、鸦岭、常川、高山、平等、鸣皋、酒后、葛寨、白元、水寨、彭婆等乡镇),夏代称豫州伊阙地,周襄王时名伊川,战国时称伊阙,后改新城。汉惠帝四年(前191年)置新城县,属三川郡,后三川郡改为河南郡。晋,河南郡改河南尹,领陆浑、新城二县。东魏改新城县为伊川郡。隋开皇初,郡废,改置伊州,又废洛阳郡,析置伊川县。大业初,伊川县并入洛阳县。宋初,置伊阳、伊阙两县,属河南府。熙宁时,废伊阙县为镇,并入伊阳县。绍兴九年(1139年),改伊阳县为顺州,后改顺州为嵩州。明朝,伊川县南部属嵩县,清沿明制。伊川县地域的东部(今江左、吕店、半坡、白沙等乡),夏时名轮国,春秋时曰轮氏,属郑国。战国时复为轮国,属韩地。东汉章帝时设轮氏县。北魏,改轮氏县为颍阳县,后析颍阳县西部置堙阳县。后堙阳县改武林县,又改轮氏县,大业初并入嵩阳县。
唐睿宗时,分登封、伊阙、河南三县各一部建武林县。开元年间,改武林县为颍阳县。元兴定元年(1218年)颍阳县西部(今江左、白沙等乡)归洛阳县,直至民国初。民国16年(1927年),析洛阳、登封、伊阳(今汝阳)、临汝(今汝州市)等县各一部,置自由县;析洛阳、嵩县、伊阳、宜阳等县各一部,置平等县。民国21年(1932年),平等、自由两县合并,成立伊川县。伊川县成立后,原临汝县划给自由县部分,仍归临汝县。原伊阳县划给自由县部分,仍归伊阳县。为便于对龙门山的管理,又将魏湾划归洛阳县。1945年2月,划伊河以西,龙门山以南,嵩县田湖以北的伊川地区及宜阳县的石、南留、白杨等地,成立伊西县。抗日战争胜利后撤销。1947年8月,析伊川县伊河西部与宜阳县之穆册、赵堡、城关、程屋、白杨诸乡成立宜南县;又划伊阳县之陶营、蔡店、蟒庄一带归伊川县。
1949年2月,撤销宜南县,原属伊川县之鸦岭、平等、鸣皋诸区复归伊川,蔡店、蟒庄一带仍属伊阳。伊川、伊阳两县各恢复原辖区,均属洛阳专区。1960年3月,嵩县的田湖、阎庄、黄庄、寺庄、城关5个人民公社及桥头牧场划归伊川县。1961年9月,原嵩县的5个公社及桥头牧场复归嵩县。1986年2月,洛阳地区撤销后,伊川县归洛阳市管辖。
[编辑本段]矿产资源
伊川矿产资源丰富。目前已探明的矿产达37种之多,主要有煤、铝矾土、磷矿石、花岗石、铁矿石、石油等。其中煤储量18亿吨,铝矾土储量2亿吨。另外,还有丰富的优质矿泉水资源。
煤分布于半坡、白沙、高山、常川、吕店等乡,总储量18653万吨左右,采出3083万吨,现保有15570万吨。半坡、白沙、吕店的井田属登封煤田,高山、常川的井田属宜洛煤田。石油河南省煤田地质局二队于1991年至1992年在伊川盆地(即伊川县城西)进行钻探施工中,在750米至1100米发现含油层段。因未进行具体勘探,储油层情况欠详。铝矾土主要分布于伊川、登封、汝州三县市交界处的白窑至鲁沟一带,地质储量约750万吨。磷矿石位于葛寨乡石梯至酒后乡翟沟一线。估计储量在1000万吨以上。 铁矿石地质储量约90万吨。
[编辑本段]区位交通
伊川区位优越,交通便利。县城北距古都洛阳29公里,东距省会郑州148公里,焦枝(焦作-枝城)铁路贯穿全境,洛界(洛阳—安徽界首)、洛卢(洛阳—卢氏)、郑卢(郑州—卢氏)三条省级干线公路,洛界高速公路、洛栾旅游快速通道及洛阳西南环高速公路、郑少洛高速公路、洛阳五县环高速公路以及纵横交错的县乡公路交汇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据统计全县目前通车总里程达160余公里。
[编辑本段]行政区划
伊川县辖7个镇、7个乡:城关镇、水寨镇、鸣皋镇、彭婆镇、白沙镇、江左镇、高山镇、平等乡、酒后乡、鸦岭乡、吕店乡、半坡乡、葛寨乡、白元乡。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城关镇 代码:410329100
辖29个村委会、6个居委会:西场村、瑶湾村、野狐岭村、瓦东村、瓦西村、瓦北村、南府店村、北府店村、古城寨村、西仓村、石瑶村、周村、董村、罗村、彭庄村、任沟村、周岭村、张庄村、李圪当村、许沟村、邑涧村、瑶底村、闵店村、小庄村、大庄村、槐树街村、郭寨村、马营村、梁村沟村、~400_第一居委会、~401_第二居委会、~402_第三居委会、~403_第四居委会、~404_第五居委会、~405_第六居委会。
鸣皋镇 代码:410329101
辖39个村委会:鸣皋村、中溪村、元东村、小元东村、坡根村、新寨村、曾湾村、渡口村、干河村、蒋元村、邢庄村、周园村、雷沟村、韩凹村、郭村、孟村、谢村、贾村、中章屯村、下章屯村、马良寨村、孙村、张村、武庄村、徐阳村、沿村、杨村、董王坡村、西平村、万沟村、杨圪当村、东寨村、西寨村、旧寨村、王庄村、海山村、季沟村、大桑坡村、小桑坡村。
水寨镇 代码:410329102
辖11个村委会:水寨村、南申村、韦村、宋村、银张村、姬磨村、左寨村、乐志沟村、瑶张村、上天院村、司马沟村。
彭婆镇 代码:410329103
辖36个村委会:彭婆村、西高屯村、吕门村、王岭村、申圪瘩村、杨营村、靳庄村、陈沟村、槐庄村、郭洼村、东高屯村、北寨村、李寨村、南寨村、东草店村、刘沟村、西草店村、赵沟村、东牛庄村、智沟村、许营村、昌营村、南衙村、杨门村、张沟村、万坡村、苗沟村、西牛庄村、柏树沟村、侯沟村、杨沟村、张门村、朱村、曹沟村、磨洼村、申坡村。
高山镇 代码:410329202
辖23个村委会:侯村、常海山村、草场村、湖南村、晁沟村、坡头寨村、北张村、西贾村、穆店村、洞子沟村、增花营村、刘庄村、高山村、黄村、金滹沱村、高东村、坡头村、谷元村、郑村、魏庄村、方沟村、王中洼村、闫洼村。
白沙镇 代码:410329207
辖26个村委会:白沙村、孟村、银李村、省庄村、焦王村、下天院村、范村、常岭村、朱岭村、孙岭村、吴堂村、下磨村、郝湾村、孝村、高岭村、程子沟村、陈村、窦村、叶村、程庄村、柳庄村、炉坪村、石岭村、杨岭村、邢岭村、闫岭村、谷岭村、张村、张寨村、杨村、小王村、新寨村。
江左镇 代码:410329209
辖35个村委会:江左村、刘村、乔村、东王庄村、翟村、石张庄村、苑庄村、白土窑村、孟家窑村、晋庄村、东周村、温寨村、李屯村、张凹村、五里头村、耿村、程村、遵王村、刘楼村、苏村、相寨村、杨窑村、魏村、上三村、塔沟村、王窑村、东官庄村、杨沟村、张窑村、武寨村、白村、吴沟村、东李寨村、贾村、段村。
鸦岭乡 代码:410329200
辖41个村委会:鸦岭村、西沟村、柿树洼村、许沟村、康沟村、槐树洼村、南姚沟村、北瑶沟村、高沟村、韩洼村、董家沟村、贾寨村、于营村、刘沟村、代瑶村、梁刘村、黑羊村、西瑶村、曹瑶村、尚家沟村、王庄村、楼子头村、曹坡村、尹沟村、常川村、范店村、虎洼村、亓岭村、范沟村、杜沟村、康庄村、张坡村、卢村、郑瑶村、业沟村、石桥村、尹桥村、下沟村、康坪村、老虎瑶村、温庄村。
平等乡 代码:410329203
辖16个村委会:平等村、东村、西村、古城村、杨寨村、姜沟村、王庄村、张奇庄村、龙王屯村、上元村、宋店村、马回营村、马回村、四合头村、辛营村、马庄村。
酒后乡 代码:410329204
辖27个村委会:酒后村、梁圪当村、高洼村、辛庄村、路庙村、南庄村、有方村、官庄村、渠旺村、老庄村、三王村、寺上村、寨上村、大王庙村、柴庄村、白窑村、南王村、翟沟村、吕寨村、罗庄村、南村、庄科村、田元村、上李村、下李村、黑龙沟村、寺沟村。
葛寨乡 代码:410329205
辖19个村委会:,葛寨村、杨楼村、双头寨村、窑头村、烟涧村、黄楝树村、吉章村、黄庄村、梁沟村、黄兑村、张棉村、赵村、沙园村、黄岭村、陡沟村、小王庄村、南坪村、前富山村、后富山村。
白元乡 代码:410329206
辖20个村委会:白元村、双头村、常峪保村、省元头村、谢庄村、班庄村、夹河村、辛庄村、水牛沟村、良寨村、夏保村、土门村、王庄村、富留店村、王耆店村、杨寨店村、魏寨店村、洁泊村、洁泊寨村、吴起岭村。
半坡乡 代码:410329208
辖12个村委会:半坡村、孙村、段庄村、李村、候沟村、刘瑶村、鲁沟村、老君堂村、大郭沟村、小郭沟村、何庄村、白瑶村。
吕店乡 代码:410329210
辖38个村委会:吕店村、姚沟村、温沟村、姚堂村、苏沟村、南分水岭村、北村、霍沟村、周沟村、符村、于集村、王化沟村、后庄村、后窑村、沟张村、丁流村、赵庄村、竹园村、上庄村、西河村、王村、四院村、宋寨村、孙窑村、拉马店村、孙沟村、冯沟村、邵沟村、老庄村、张沟村、下范村、九洼村、翟沟村、袁庄村、海神庙村、邢坡村、魏窑村、梁沟村。
[编辑本段]名优特产
伊川县盛产杜康酒。杜康酒是驰名世界的的历史名酒。据历史记载,杜康酒始于始于夏朝第五任国少康之时,已历5000余载。历史上,杜康酒曾有“进贡仙酒”之称,杜康被尊为“酿酒鼻祖”。伊川是当年杜康酿酒之地,酒文化源远流长。目前,杜康酒除畅销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外,还远销日本、美国、加拿大、泰国等50余个国家和地区。伊川也由此而被誉为“酒城”。
[编辑本段]网络发展
全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使得网络发展更迅速化,上网的人越来越多,很多家庭都买了电脑。这时候也涌现出一部分本地的大型网络社区及网站,比如网络伊川吧、伊川公众信息网、闫永豹工作室等等,都是给伊川人民提供一些网络方便,提供了一个网上家园!相信不久的将来,伊川也会像其他发展城市一样,慢慢向网络化发展,提高整体的人文素质。同时一些工、商、农业信息和招商信息等等都分别建立了自己的网站,相信伊川的明天会更好!
[编辑本段]饮食文化
伊川县处于河南中部,饮食一般以豫菜为主,兼顾山西、陕西等地特色小吃。如洛阳名吃牛肉汤泡馍、陕西名吃、擀面皮,胡辣汤、白吉馍,在伊川均有销售。
[编辑本段]新区建设
伊川县滨河新区是县委、县政府为实现“以伊河为轴线,东西两城相向对峙发展,整体向北推进,优先对接洛阳”城市总体发展而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实现县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载体。
滨河新区规划面积8.54平方公里,目前,开展了土地调整、地矿勘查、招商引资等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7.1平方公里的建设用地已调整到位,勘界定位、地面附属物调查已结束,招商引资工作全面展开。
在2010年新区开发建设中,伊川将按照“产城融合,整体开发,水系建设、BT模式融资”的原则,引入城市集合体概念,注重整体规划和整块开发,切实把招大商、大招商作为重点,力争全年投资超过30亿,完成封顶20栋25层以上、在建20栋25层以上高楼,形成塔吊林立、机器轰鸣、人来人往的新区建设高潮。
十大新区开发项目
1.投资1亿元全长5.7公里的滨河大道工程,力争2月底前开工建设;
2.投资4000万元全长4.4公里的滨河新区路网建设工程,力争6月底前建成投用;
3.滨河新区变电站建设项目;
4.滨河新区供水工程;
5.伊河治理及水系建设工程;
6.新区燃气建设工程;
7.杭州绿城集团550亩商贸小区开发建设项目(绿城在洛阳第一个项目吧);
8.郑州之峰集团210亩综合小区开发建设项目;
9.香港柏瑞投资集团100亩商住小区建设项目;
10.伊川农村商业银行商业金融小区建设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