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工厂导致环境污染解决方案
1污水处理厂发展动态 随着国民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近年来我国的水务市场正以7%~8%的年平均速度快速增长。但同时,城镇污水处理问题也日益凸显。据《2002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报道,2002年全国城镇污、废水排放总量约为439.5×108m3,其中,生活污水占总排放量的52.9%。为解决这一问题,我国己先后建设452座污水处理厂,其中出水为二、三级水平的污水处理厂有307座。即便如此,城市生活污水的处理率也仅达到36.5%。 “十五”期间,预计将增加城市污水处理量2600×104m3/d。根据建设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部发布的《城市污水处理及防治技术政策》规定,2005年城市污水处理率应达到45%,50万人以上的城市达到60%;到2010年,所有城市的污水处理率不得低于60%,直辖市、省会城市以及重点风景旅游城市不得低于70%。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需新增污水处理能力:(5000~6000)×104m3/d,所需建设投资约2000~3000亿元(不包括运行费用)。如果对全国县级以上城市的市政污水进行处理,全国将有超过1000座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待建。 2污水处理厂对周遍环境的污染 毫无疑问,污水处理厂在改善城市环境、节约水资源、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成为市政和环保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绝大多数污水处理厂在改善城市环境的同时,又成为新的污染源,对周遍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主要表现为恶臭、噪声、污泥和出水不能达到国家GB8978-1996二级排放标准四个方面。 2.1恶臭 污水处理厂产生恶臭的污染源主要在进水部分和污泥处理部分,即格栅间、贮泥池、污泥浓缩池、脱水机房以及曝气池等。恶臭的主要成分是氨气、硫化氢、甲硫醇、VFAs、VOCs、细菌和大肠菌。污水及污泥中的恶臭物质向大气扩散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如水温、水质、处理工艺、污泥龄、周遍建筑物的密度及气象条件等。表1列出了《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中对恶臭污染物做出的厂界标准值。表2是对天津市纪庄子污水处理厂恶臭污染的检测结果。表1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值 项目一级标准二级标准A类B类 臭气浓度102030 注:①表中臭气浓度为无量纲的指标。②新建污水厂应满足一级标准的要求,改扩建污水厂应满足二级标准A类要求,现有污水厂应满足二级标准B类要求。 表2天津市纪庄子污水处理厂恶臭污染物监测结果 源点硫化氢(mg/m3)氨(mg/m3)甲硫醇(mg/m3)臭气浓度 普通曝气池0.2220.4790.084570 储泥池30.950.3120.3476500 脱水机房52.720.4750.49520000 由表1、2可见,以天津市纪庄子污水处理厂为例,曝气池、储泥池和脱水机房周遍的臭气浓度比《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标准值高19~667倍(虽然厂界处的臭气浓度比构筑物周遍的臭气浓度低,但仍远高于标准值)。这不仅影响了周遍居民的生活,而且对污水处理厂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危害较大。 2.2噪声 污水处理厂的噪声主要是在污水处理过程中鼓风机、管道和水流所产生的。噪声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尤其是对听觉器官的损伤,长期在强噪声环境下工作可能导致噪声性耳聋。此外,噪声对人体中枢神经系统、植物神经及心血管系统方面的损害也非常严重。一些已建成的污水处理厂由于缺乏足够的噪声隔离设施或是生产设备老化,导致不同程度的噪声超标。 以隔音设施改造前的济南市污水处理厂为例。该厂采用射流曝气活性污泥法的处理工艺,风机房预留9台罗茨风机的位置,一期工程先安装2台(风压:73kPa,风量:112m3/min,转速:960r/min,配套电机功率183kW)。在对隔音设施改造前,厂区噪声严重超标,风机房内噪声平均值达118.8dB,曝气池靠近送风道处的噪声达111.6dB,风机房相邻西厂界的噪声达75.5dB,超过所在区域厂界噪声标准值(夜间)30.5dB。[2]这种因机械运转而产生的持续性噪声,对厂区工作人员和周遍居民的健康危害很大。 2.3污泥 自1887年英国伦敦建成世界上第一个污水处理厂以来,全球性的污水处理业就迅猛发展,与此同时也产生了新的废弃物—污泥。在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约为污水处理量的1%~2%。目前我国的污泥产量约为113.6×106t/年。污水处理厂污泥的来源主要有:格栅间截流的悬浮物、生物处理工艺产生的污泥、投加化学药剂产生的化学污泥、深度处理时过滤等工艺所产生的污泥以及沉砂池、初沉池和二沉池的沉后污泥。污泥中有大量的病原菌、寄生虫(卵)、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等有害成份,易腐烂并产生恶臭。目前我国处理污泥的主要方法是运到郊外露天堆放或简单的填埋,仅对少量污泥进行焚烧、堆肥或生物处理。 2.4出水不达标 目前,污水处理厂出水能够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的仅为50%,另一半污水则未经有效的处理便排入水体。究其原因,主要是①某些污水处理厂年久失修,处理构筑物无法达到设计要求的处理效果;②流程中某个构筑物发生故障,必须使用超越管暂时将污水直接排入水体;③原水与设计时的水质有明显偏差,可生化性差。 污水处理厂对周遍环境的污染,不仅影响了居民的正常生活,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周遍地区的经济发展,对商业、房地产业、服务业的影响尤其明显。 3对策研究及典型方案介绍 污水处理的现代化是和城市的现代化同步进行的。我们过去建设污水处理厂时,通常是着重技术标、商务标,追求低投入,高收益。而现代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不仅要求技术标、经济标,还要充分地考虑社会(指)标,即对社会及环境的影响。污水处理厂不是只运行一两年,而是要运行三、五十年,甚至更长。我们不能只看眼前的投资额和经济效益,要放眼未来。二十年前,不顾一切大规模砍伐树木成为致富的捷径,今天乱砍乱伐带来的严重后果有目共睹。我们不能让污水处理厂的建设重蹈覆辙。另外,污水处理厂也不是一个孤立的市政环保设施,它从建设之日起,就已经成为城市有机体的重要一环。 基于我国污水处理厂的发展现状及国内外已付诸实践的成功经验,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建设污水处理厂,或是对已有的污水处理厂进行改造。 3.1对恶臭和噪声的解决方案 3.1.1方案一:建设花园式厂区 为减少恶臭和噪声对周遍环境的影响,设计规范规定污水处理厂与居民生活区的最小距离为300m。但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的外延不断扩大,很多建在郊区的污水处理厂也逐渐被纳入市区的范围。 对于已建的污水处理厂,可以采用改进隔声罩设计、加消声器、控制管道噪声、提高鼓风机房围护结构的隔声能力等措施减小噪声污染。防止恶臭污染的措施主要有①给池体加盖;②在敞口的沉淀池和曝气池周遍设多处抽气及活性炭吸附设备;③延长曝气池中的污泥龄以减少恶臭污染物。另外,污水处理厂与其他建筑之间,应设置绿化隔离带,这既可以隔离噪声、吸收恶臭、净化空气,又可以美化厂容。 植物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污染物,例如,地衣、臭椿、山楂、夹竹桃、丁香等吸收二氧化硫的能力较强;垂柳、拐枣、油茶有较强的吸收氟化物的能力;女贞、美人蕉、大叶黄等可吸收一定量的氯。水生植物中的水葫芦、浮萍、金鱼藻、黑藻等既能吸收水中的酚和氰化物,也可吸收汞、铅、镉、砷等重金属污染物。另外,植物叶片皱糙的表面和分泌的油脂可吸附粉尘。污染物被植物吸收后,有的被分解为营养物质,有的形成络合物,从而降低了污染物的毒性。例如,当酚这种有害物质进入植物体后,其中的大部分参加糖代谢,与糖结合成酚糖苷,贮存于植物的细胞体内(对植物无害);另一部分形成游离酚,而后被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氧化分解,变成二氧化碳、水和其他无毒的化合物,解除其毒性。一般情况下,酚被植物吸收5~7d后即被分解。 污水处理厂的出水可以作为景观用水。在污水处理厂旁建造一个人工湖,其出水直接排进湖内,该湖既可供游玩,又可作为最终净化塘,截留出水中的残余固体并使出水稳定化,这实际上起到了深度处理(三级处理)的功能。污水在湖内的最佳停留时间为1~2d,这样可限制藻类的生长。另外,湖内污泥的累积率很低,只需每年清理一次,降低了运行成本。 美国洛杉矶亥佰龙污水处理厂在易产生恶臭的各构筑物周遍(如格栅间、沉砂池、中间泵站、反应器、泥饼仓库等)架设了24个塔式除尘器(以次氯酸钠或氢氧化钠为填料)和17个活性炭塔(以天然活性炭为填料),以达到净化空气,改善厂区空气质量的目的。 石家庄市桥西污水处理厂是我国花园式污水处理厂的典型。该厂处理规模:16×104m3/d,总投资额:1.53亿元,厂区占地面积:14hm2,绿化覆盖率为48%。厂区绿化以大面积的草坪为基调,配以高大的树木和低矮的绿篱灌木,以及典雅别致的假山、亭榭、长廊、藤架、彩灯和喷泉。此外还有柿子园、葡萄园、碧桃园、月季园,实现了三季有花,秋季有果。绿化布局错落有致,独具特色。 3.1.2方案二:建设全封闭的污水处理厂 目前对恶臭的主要处理方法有焚烧法、催化氧化法、化学吸附法、酸碱洗涤法、活性炭吸附法、土壤脱臭法、生物脱臭法等。而能否有效地收集臭气是解决恶臭污染问题的关键。建设全封闭污水处理厂,通过集气装置将其中的臭气收集,再经过适当的处理即可有效地防止恶臭污染。而将处理构筑物集中建在一个封闭的区域内,再增加相应的围护结构和隔声设施,则可有效地隔离噪声。 全封闭污水处理厂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将污水处理厂建在“室内”,其顶部可以修建花园、游乐场等娱乐设施;另一种是地下污水处理厂。 3.1.2.1“室内”污水处理厂 美国纽约的北河污水处理厂就很具有代表性。该厂位于寸土万金的纽约曼哈顿岛上,为节约空间,厂区建在一座大桥下面的滩涂上,并沿河岸向河床适度拓展。污水处理厂顶部建造了一座公园,公园内不仅绿树成荫,还有足球场、游泳池、滑冰场、竞技中心、娱乐场和餐馆等设施。该污水处理厂的主车间采用密封的方法,并向污水中充氧,最大程度地防止了恶臭扩散。 3.1.2.2地下污水处理厂 虽然地下设施的投资通常要高于地上设施,但在已高度开发和过分拥挤的区域,科学地利用地下空间无疑是对地上常规发展的可行性替代方案。在人们的印象中,高楼大厦、立交桥是现代化城市的标志,城市建设外延“摊饼”式扩张,多层式环城高架快速路、立交桥的建设成为一些城市发展的走向。随着发展,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城市的包袱越背越重,相应的设施不配套,城市的美观及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特别是生活在钢筋水泥的狭窄空间中人们越来越感到很不舒服,对绿色家园、回归自然的渴望越来越强烈。要做好城市规划,从长远着眼,做到科学、规范、美观、自然,将地下与地上空间的利用结合起来。国际上,土木工程界的专家预言,19世纪建桥,20世纪建高楼,21世纪利用地下空间。 地下空间的利用也可以分层,浅层可进行商业发展,适于居民活动;次浅层搞公共交通;深部建公共设施,例如污水处理厂、自来水厂等。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市就有三座建在地下岩石中的污水处理厂,分别是HENRIKSDAL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23×104m3/d)、BROMMA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14×104m3/d)和LOUDDEN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1×104m3/d)。 建设地下污水厂既可有效消除噪声和恶臭污染,又不占用日益紧张的城市用地,不影响其地上空间的正常使用;另外还具有保持原水温度,有利于生化反应;厂内不需要修建雨水管道;若利用岩石作池壁,还可节省土建投资等优点。传统污水处理厂普遍存在的影响周遍居民生活,制约周遍房地产、商贸业发展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3.2对污泥和出水不达标的解决方案 污泥处理与处置的目的是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目前,主要的污泥处理(处置)方法有焚烧、填埋、填海和堆肥,比较常用的是堆肥法。因污泥中含有能促进植物生长的氮、磷、钾、钙、硫、铁、镁、硼等矿物质,所以污泥是优良的肥料和土壤改良剂。但如何去除污泥中的重金属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这方面的研究已很多,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解决污水处理厂出水不达标问题的主要途径是改进污水处理厂的工艺,尽量将处理构筑物改为并联+串联的混合方式连接,使之成为两套(甚至几套)既相对独立又互相联系的系统,若其中任何一个构筑物暂时停产,也对出水水质影响不大。 4理论思索 如何控制污水处理厂对周遍环境的污染不是一个孤立的技术问题,而是构建以人为本、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 ①只有在不断实现科技创新的基础上追求环境保护、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同步协调发展,才能在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环保的长远建设上有所突破和作为。 对于设施陈旧的污水处理厂而言,建立在以人为本理念基础上的环保改造,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其对周遍环境的污染,而且可以变废为宝,利用其开阔的厂区建设园林化城市绿色空间,拉动周遍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 ②污水处理厂的规划与建设一定要立足于城市经济、文化的长远发展,避免以牺牲环保质量为代价的片面节省资金的短期行为。 在以往的污水处理厂建设中,这一问题颇为突出。本来是专门治理污染的企业,却又成为环境的破坏者。这就是环境保护领域的辩证法。随着全国中小城市发展步伐的加快,大批的市政污水处理设施将陆续兴建,突出环保理念,充分吸收和应用先进的环保技术,应成为规划与建设中的突出目标。
Ⅱ 地埋式污水处理厂对周边环境影响
地埋式污水处理厂基本可以说对周边环境没有影响,由于主要的设备设施在回地下,因些噪音污染答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有效避免或大降低了传统污水处理厂中的臭味问题。其次一般地埋式污水处理厂上方建设的多为公园或休闲广场,种有树木和花草,在空气质量上基本也不会有什么影响。地埋式污水处理厂将会是以后的一个趋势。
Ⅲ 城市污水垃圾处理的财政经济对策分析
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城市基础设施作为物质文明的重要支撑,间接影响着现代居民的精神文明建设。城市人口的持续增加直接导致城市基础设施需求日益增长。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建设力度的加大,让政府财政压力加大。城市污水垃圾处理的财政经济对策分析,不仅有效地缓解了政府财政压力,同时也提高了服务质量以及运营效率。
我国城市污水处理相关的应用与发展尚未成熟,仅处于起步阶段,社会资金引入后,政府角色一时难以转变,另一方面,政府管理水平有限,导致市场失灵。故此,为保障公众的利益以及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也为了更有效地进行财政经济对策分析,有必要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的政府监管体系。在国家层面,应该提供相应的法律法规,地方政府在国家一级文件的基础上,针戚迅对该地区的特点,结合实际,在城市基础设施领域制定出一套具有针对性和权威性的地方性文件,进一步为社会公众在监督、管理方面提供更为高效的法律依据和保障,加强了地方政府在城市基础设施领域的特许经营管理规范,彻底落实国家层面的法律法规要求,提高了污水处理财政经济方面的可操作性。
1 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资金来源与运用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水环境污染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建设大型污水处理厂可以有效解决水环境污染的问题。为了对水污染的现状进行改善,生活与投资环境得到优化,各地区纷纷建漏仔谈设不同工艺类型和处理规模的污水处理厂,而且这些污水处理厂大部分采用的是地上式的。同时生态文明建设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城市地下污水处理厂已成为地下空间综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政府营造了良好的制度环境,也为私营部门创造了更多的盈利机会,同时也为社会大众提供了更有保障的服务设施。从某种层面上来说,在ppp.cbi360.net/shi/559.html" target="_blank">ppp模式下,政府明显可以摆脱资金短缺问题,不仅如此,站在更公平公正的角度上,作为监管者监管项目公司以及跟踪监管整个项目,政府的公信力和权威性也会大大提高。除了解决政府内部资金问题,提高项目建设效率和管理效率,PPP模式还能避免一些其他方面的弊端,例如政府内部的利益纠纷、市场垄断、过度放松监管、不重视公众利益等问题。为了纠正市场的弊端,发达国家纷纷实施了政府监管、经济返碰调控和市场调控各种手段,也相继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2 城市污水垃圾处理的财经政策存在的问题
2.1 污水处理投资资金投资大
市政污水处理需要建成一项投资规模大、资产专用性强的基础设施资产,随后才有条件提供污水处理所需要的最终产品与服务。由此,这类污水处理必须遵循基本建设程序,在取得开工许可证之前有大量流程严谨复杂、涉及各类审批审查程序、需要各类专业中介机构和评估评审机构参与、发生诸多成本费用的前期工作。很多前期工作应当在竞争性选择投资者流程启动之前就要做到位,才能有效确定项目合作边界条件,投资者也才有足够条件编制技术方案和商务方案,进而进行成本测算编制财务方案和融资方案,从而形成合适的价格形成机制。在选定投资者并成立项目公司后,才有条件按计划推进项目实施,尽快取得开工许可,启动项目建设。因此,城市无数处理实施比传统服务采购要复杂得多。需要详细的项目准备和规划,合理管理采购流程以激励各投标人的充分竞争。还需要细致的合同设计以明确服务标准、分配风险并实现商业风险和收益之间可接受的平衡。由此,要求公共部门拥有一些传统服务采购中通常并不需要的技能,也需要做好一系列前期准备工作。
2.2 废水处理厂建设缺乏统筹规划
废水处理厂的建设通常服务于地方招商引资计划,是为排污企业运行的配套建设。实践中,由于不少项目仓促启动,在规划设计阶段缺乏对废水收集系统的通盘考虑,导致配套管网建设不足的现象普遍存在。污水处理厂以政府收购收尾,属于非正常退出,直接影响了私营企业的利益,也影响了政府的形象,此时就应该建立相应的城市基础设施临时监管机制,除此之外还应该有污水处理项目的应急保障制度和接管制度、市场退出机制和问题纠纷机制。对于不同的政府部门,应按照规定区分权限和职责。对于政府部门和私营部门,应按照规定区分权责和事项,将可能造成的影响降到最小。另外,地方招商引资计划存在不确定性,可能发生排污企业未能按期入驻的情况,容易出现水量不足的风险。对于水量不足的风险可从几个方面进行控制。首先,市政废水处理厂规划设计时应结合地方发展规划,科学设置建设规模,避免规模过大。其次,应统筹规划排水管网建设,使管网建设不滞后于厂区建设,保证市政废水处理厂建设完成后能立即投入使用。最后,在污水处理运作中,建议设置保底水量,水量不足时政府按照保底水量付费,降低运营单位的风险。
2.3 风险分担失衡限制监管力度
目前国内城市污水处理中存在很严重的风险分担失衡问题。尤其是可以为私营企业带来可观利润的项目,私营企业在承担风险的同时也会加强对项目的关注度,但是在利润得不到保障时,政府没有能力及时给予补贴,也无法做到在短期内收购,会直接影响到监管力度。相反,如果政府作为担保方或者对债务承担大部分责任,对企业的监督也会大打折扣。简而言之,政府监管污水处理模式过程中存在包括合作合同签约率低、监管模式单一、监管重心偏离、监管机制缺失、风险分担不均、缺少社会监管等问题。我国城市基础设施监管存在着监管模式的简化、手段的落后、托管的处罚等问题。由于政府监管手段落后,许多企业已经摆脱被监督的心理,所以城市基础设施企业违法经营现象很普遍,这不仅使得监管成本大大增加,还使监管机构工作停滞不前,难以进一步监督,更会助长社会不良风气。虽然问题多样化但其根源在于政府监管职能的不完善性和不确定性。有必要对政府监管不力的原因进行彻底分析,并探讨出避免或减少消极因素的对策,为污水处理模式的顺利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3 城市污水垃圾处理的财经政策对策
3.1 建立专门的基础设施管理机构 在建设城市基础设施这一领域,中国政府有必要提高对基础设施事业的管理水平,国内目前在此领域管理事项的划分不是很清楚,有必要借助西方国家的方法,建立城市基础设施管理机构。该机构只单向负责整个城市的基础设施规划,做到从规划到立项审批,再到筹集资金、建设运营一整条线的管理,充分体现了该机构的专业性、集中性、权威性。具体来说,该机构的存在,不仅对城市污水处理项目的全过程监管起到了作用,更多的是协调了政府部门和私营部门之间的关系,公平公正的进行权责的分配,不偏不倚,严格按照市场规划,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问题的决策,做到全过程跟踪。
3.2 利用PPP模式放宽政府扶持政策缓解资金压力
纵观世界各国,污水处理是解决政府在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发展面临的金融压力下最好的方式,不仅打破了行政垄断,提高了政府的资金使用率。PPP模式较传统模式,更适应当代社会的需求,为城市化进程做出巨大贡献。建立一套全面的政府监管体系是不可或缺的。PPP项目中,首先确定监管的参与方,然后分配权限和职责,各个部门各司其职,相互合作,遇到监管衔接处也就是监管职能交叉处,合理分配职责。针对政府部门和私营部门,也要做到权责的明确区分,保证两者是高参与性与高配合性。另外,不同地区也应做到监管边界清晰,做到不越位,不越地域管理。加上目前国家政府相继出台各种政策来推广PPP模式,特别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财政部颁布的相关法律法规,无一不体现了国家对PPP模式的肯定和发展的期望,PPP模式既已经有法律保障,政府也应相继出台特殊的优惠政策,让投资者感到有利可图,更大限度地吸引外资。目前由于政策限制,一些大型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难以享受到优惠政策,例如政策性银行贷款和国外政府贷款,所以国家应该放宽这方面的政策,并允许保险资金、社保基金、住房公积金等大型基金投资于城市基础设施领域。不仅改善基础设施投资不足的情况,而且还可以大大缓解各种资金的经营压力。
3.3 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及风险分担机制
中国政府对监管概念的认识过于单一,难以改变其主导作用。不同于城市基础设施政府完全自我管理化和完全私有化,城市污水处理是需要政府部门和社会资本共同合作的,政府作为参与方应全力配合而非完全控制,政府作为监管者,应该定位准确。中国政府吸收国外经验和理论,出发点固然合理,但是却对国外的“放松监管”概念理解产生了偏差,放松监管不等于放弃监管,所谓放松是指脱离对城市污水处理项目的完全控制,不占主导位置,给社会企业控制的权利,收敛其强制性从而使双方利益达到最高点。
谈及风险方面,在城市污水处理项目的建设过程中,有盈利空间,也必然伴随着各种风险。污水处理的一个关键环节就是项目融资,此时的参与方除了政府部门之外,还有银行等贷款方。通常情况下,除非项目中的风险大部分都已经明确,否则贷款方都是比较谨慎的或者是不愿意放贷的。对此,应该参照利润分配比例来确定分配风险,主要原则应该是:由对风险最有控制力的一方承担相应的风险。因为风险直接与利益挂钩,风险越大,利益也就越诱人,处于最大利益收获者的一方必然是对风险最有控制力的一方,从自身角度出发,该方也能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从而为将来收益提供保障,相比于传统的风险分配原则,控制风险的花费成本大大降低。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Ⅳ 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设备的优点有哪些
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有以下几种优点:
1、在地下式污水处理厂设计中,版因为考虑到地下空间和权投资的限制,所以技术上尽量选用占地面积小的处理工艺,因此占地面积会比较小。
2、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由于只有部分辅助建筑物建在地面, 占用土地资源很少. 节省了城市开阔空间.不会使周边土地贬值。对于周边区域的未来发展没有障碍,污水处理设备上部空间利用价值亦较高,可用于绿化、公园等公益事业,也可用于商业开发。
3、温度较恒定地下污水处理厂由于处于地下,除受进水水质条件的影响以外.基本不受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地下常年温差较地面温差要小,温度比较恒定,有利于各种污水生物处理工艺的稳定运行.
4、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对水质的适应性强,耐冲击负荷性能好,出水水质稳定,不会产生污泥膨胀。
5、整个设备处理系统配有全自动电气控制系统和设备故障报警系统,运行安全可靠,平时一般不需要专人管理。
Ⅳ 小区污水处理厂的设计原则
1.处理出水要求和处理程度
一般来说,不同小区对出水的要求差异较大。应根据我国《地面环境质量标准》(GB3838—88)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96)的有关规定和当地环保部门的要求确定处理程度,以确保出水水质。如果出水采用土地处理法处理,则按土地处理法的要求计算;
2.污水处理设施的设计和建设必须结合小区的整体规划和建筑特点,即外观设计上要与小区建筑环境相协调,以求美观;
3.在污水处理工艺上力求简单实用,以方便管理;
4.在高程布置上应尽量采用立体布局,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平面布置上要紧凑,以节省用地;
5.污水处理厂位置应尽可能位于小区下风向,与其它建筑物有一定的距离,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6.设备化,定型化,模块化,施工安装方便,运行简易,设备性能稳定,适合分期建设;
7.处理程度高,污泥产量少,并尽可能采用节能处理技术;
8.处理构筑物对水力负荷和有机物负荷的适应范围较大,使系统有较好的经受冲击负荷的能力。
9.小区内的人口是逐渐增加的。因此,小区污水处理厂应按可预期的发展规划作为流量设计的基础。根据我国情况,可考虑采用20年的设计周期。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Ⅵ 地埋式污水处理厂的建设
地埋式污水处理厂应该怎么建设?目前的现状及问题有哪些?请看中达咨询编辑的文章。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城市人口密度不断增长,城市污水处理面临严重威胁,影响着人们的正常生活。为此,国家加大对污水处理的管埋,鼓励城市建立地埋式城市污水处理厂,为解决城市污水问题提供保障,维护城市正常秩序。
1城市地下污水处理厂的现状及问题
1.1现状据统计,北京、上海、天津等发达城市的污水处理问题得到了有效处理,但相关技术有待完善。同时,诸多欠发达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并未充分发挥其功能,起到污水处理的作用。甚至我国诸多城市未建立相应的污水处理厂。
1.2存在的问题1)处理能力总体偏低,且地方分布不均匀。近几年,我国在污水处理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整体发展水平仍处于偏低状态。与诸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不高,且分布不均匀。发达城市具有较完整的污水处理系统,然而诸多不发达城市的污水处理问题难以得到有效解决。2)污水处理技术、设备落后。诸多城市对污水处理问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导致减少对污水处理问题的资金投入,使得城市污水处理的相关设备和技术得不到更新,从而降低城市污水处理质量。3)污水再利用率较低。由于技术和设备的落后,诸多污水未进行再利用,导致大量水资源的浪费。
2地埋式污水处理厂的优势及特点
1)空间占有率低。地埋式污水处理厂主要涉及地下空间,其构筑物设计安排较紧凑,采用占地面积较小的技术,且无需设置绿化和隔离的问题,十分便捷。2)产生的噪音影响较小。地埋式污水处理厂的基本设备均位于地底,不存在较大噪音,不会对周围居住的居民造成影响。3)环境污染相对较少。与地面式污水处理相比,地埋式污水处理厂处于全封闭状态,从而减少臭气带来的危害,避免周围居民受到影响。4)有效节约土地资源。地埋式污水处理厂基本处于地下,占地面积较小,为城市开发节省空间。5)温度较稳定。由于地埋式污水处理厂的构筑物位于地下,除污水以外,不受其他环境影响,使其处于一个较稳定的温度环境下,为地埋式污水处理工作正常运行提供保障。
3地埋式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方案及运行检验
在国外地埋式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的基础上,借鉴吸收先进技术以及相关经验,进行我国城市地埋式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方案及运行检验分析。建设方案设计见表1。运行检验有以下几点。1)对地下构筑物集约化程度要求较高。整个工程的费用受到地下箱体尺寸的影响,因此,在建设地埋式污水处理厂时,对构筑物的集约化程度要求较高,从而达到降低资金投入的目的,节约工程成本。
2)合埋配置地埋式城市污水处理厂的人员和车辆通道。以地埋式污水处理厂的特点为出发点,其设备均位于地下,增加了其检修难度。如果人员与车辆通道未达到有效、合埋配置,将导致建设结束后运行过程中出现问题,引起交通堵塞。3)配备合适的除臭设施。如果缺乏相应的除臭设施配置,将导致箱体内出现较大异味,影响周围环境,难以体现地埋式城市污水处理厂的优势及作用。因此,在建设地埋式城市污水处埋厂时必须做好除臭和通风工作,避免其影响整个地埋式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效率。
4)完善消防设施。由于地埋式污水处理厂的独特性,导致地下整体箱式位于地下或隧洞中。因此,必须正确把握构筑物箱体和隧道尺寸大小,保证消防逃生的有效性,为避免出现消防事故,未雨绸缪,应完善相关的消防设备。5)相较而言,通风、照明的能耗较大。由于地下整体箱式位于地下或隧洞中,严重影响通风和采光效果。因此,需要配备大量的通风和照明设备,从而增加通风和照明的能耗。
4结语
综上所述,如何高效实现城市地埋式污水处理厂的建设仍需不断讨论、研究,为此,需要相关专业技术人员不断改进设备,优化技术,充分发挥地埋式污水处理厂的优势。
以上由中达咨询搜集整理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Ⅶ 污水处理设计原则
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设计原则
1. 贯彻执行国家关于环境保护的政策,符合国家的有关法规、规范及标准。
2. 从城市的实际情况出发,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使工程建设与城市的发展相协调,既保护环境,又最大程度地发挥工程效益。
3. 根据设计进水水质和出厂水质要求,所选污水处理工艺力求技术先进、成熟、处理效果好、运行稳妥可靠、高效节能、经济合理、确保污水处理效果,减少工程投资及日常运行费用。
4. 妥善处理和处置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栅渣、沉砂和污泥,避免造成二次污染。
5. 为确保工程的可靠性及有效性,提高自动化水平,降低运行费用,减少日常维护检修工作量,改善工人操作条件,本工程中的关键设备拟从国外引进。其它设备和器材则采用合资企业或国内名牌产品。
6. 采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实现自动化控制和管理,做到技术可靠、经济合理。
7. 为保证污水处理系统正常运转,供电系统需有较高的可靠性,采用双回路电源,且污水厂运行设备有足够的备用率。
8. 在污水厂征地范围内,厂区总平面布置力求在便于施工、便于安装和便于维修的前提下,使各处理构筑物尽量集中,节约用地,扩大绿化面积,并留有发展余地。使厂区环境和周围环境协调一致。
9. 竖向设计力求减少厂区挖、填土方量和节省污水提升费用。
10. 厂区建筑风格力求统一,简洁明快,美观大方,并与厂区周围景观相协调。
11. 积极创造一个良好的生产和生活环境,把污水处理厂设计成为现代化的园林式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