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珠海污水处理证在哪里培训
为进一步提高污水处理操作工整体素质,我培训中心将举办废水治理操作工中级职业资格培训班。从事污染治理管理以及污染治理设施的操作工且已取得污水处理工《职业书(初级)》或相关专业大专以上(含大专)的人员。通过中级培训的学习,使学员掌握废水处理方法、工艺等基本知识(应知知识),经考核合格,报环保局和人社局审核,颁发污水处理工《职业书(中级)》。参训学员报到时随带二寸免冠近照二张,身份证复印件一份,复印件一份。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证书为职业书,是对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技术和能力的体现,反映了劳动者为适应职业劳动需要而运用特定的知识、技术和技能的能力。是员工晋级、提升、涨工资的必备证书。由北京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颁发的证书。
污水处理工鉴定方式:污水处理工职业资格鉴定原则上安排在每月第三个周六,江西考证网开展污水处理工职业技能统一考核鉴定,考核鉴定分为理论知识考试和操作技能考核两部分。理论知识考试采用闭卷笔试或机考方式,考试时间为90分钟,污水处理工理论知识考试可采取约定考试时间的方式安排在线机考,污水处理工操作技能考核采用现场动手方式,污水处理工职业资格鉴定理论知识考试和操作技能考核两项鉴定成绩分别在60分以上为合格。
B. 谁有污水处理考试试题 (初级)
职业技能鉴定初级污水处理工理论考试试卷
姓名 单位 记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一、是非题(对的打“√”错的打“×”答案写在每题括号内,每题1分,共25分)
1、在二级处理中,初沉池是起到了主要的处理工艺。 ( )
2、污水处理方法中的生物法主要是分离溶解态的污染物。 ( )
3、在活性污泥系统里,微生物的代谢需要N、P的营养物。 ( )
4、用微生物处理污水的方法叫生物处理。 ( )
5、污水沿着池长的一端进水,进行水平方向流动至另一端出水,这种方法称为竖流式沉淀池。 ( )
6、化学需氧量测定可将大部分有机物氧化,而且也包括水中所存在的无机物性还原物质。 ( )
7、污泥指数的单位是用mg/l来表示。 ( )
8、污水处理厂设置调节池的目的主要是调节污水中的pH值。 ( )
9、辐流式沉池的排泥方式一般采用静水压力的排泥方式。 ( )
10、污泥浓度大小间接地反映混合液中所含无机物的量。 ( )
11、菌胶团多,说明污泥吸附、氧化有机物的能力较大。 ( )
12、固体物质可分为悬浮固体和胶体固体,其总量称为总固体。 ( )
13、细菌能将有机物转化成为无机物。 ( )
14、一般活性污泥是具有很强的吸附和氧化分解有机物的能力。 ( )
15、曝气池的悬浮固体不可能高于回流污泥的悬浮固体。 ( )
16、生物处理法按在有氧的环境下可分为阶段曝气法和表面加速曝气法两种方法
( )
17、生化需氧量是反映污水微量污当物的浓度。 ( )
18、污水处理系统中一级处理必须含有曝气池的组成。 ( )
19、SVI是衡量污泥沉降性能的指标。 ( )
20、在污水管路是使用最多的是闸阀。 ( )
21、污水中的悬浮固体是悬浮于水中的悬浮于水中的悬浮物质。 ( )
22、辐流式沉淀池内的污水呈水平方向流动,其流速不变。 ( )
23、好氧性生物处理就是活性污泥法。 ( )
24、MLVSS是指混合液悬浮固体中的有机物重量。 ( )
25、培养活性污泥需要有菌种和菌种所需要的营养物。 ( )
二、选择题(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每题横线上,每题1分,共25分)。
1、测定水中微量有机物和含量,通常用 指标来说明。
A、BOD B、COD C、TOC D、DO
2、对污水中的无机的不溶解物质,常采用 来去除。
A、格栅 B、沉砂池 C、调节池 D、沉淀池
3、沉淀池的形式按 不同,可分为平流、辐流、竖流3种形式。
A、池的结构 B、水流方向 C、池的容积 D、水流速度
4、活性污泥法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是 。
A、DO B、营养物质 C、大量微生物 D、良好的活性污泥和充足的氧气
5、悬浮物的去除率不仅取决于沉淀速度,而且与 有关。
A、 容积 B、深度 C、表面积 D、颗粒大小
6、一般衡量污水可生化的程度为BOD/COD为 。
A、小于0.1 B、小于0.3 C、大于0.3 D、0.5~0.6
7、沉淀池的操作管理中主要工作为 。
A、 撇浮渣 B、取样 C、清洗 D、排泥
8、幅流式沉淀池的排泥方式一般采用 。
A、 静水压力 B、自然排泥 C、泵抽样 D、机械排泥
9、曝气供氧的目的是提供给微生物 的需要。
A、分解无机物 B、分解有机物 C、呼吸作用 D、污泥浓度
10、活性污泥处理污水起作用的主体是 。
A、水质水量 B、微生物 C、溶解氧 D、污泥浓度
11、溶解氧在水体自净过程中是个重要参数,它可反映水体中 。
A、耗氧指标 B、溶氧指标 C、耗氧与溶氧的平衡关系 D、有机物含量
12、城市污水一般用 法来理行处理。
A、 物理法 B、化学法 C、生物法 D、物化法
13、集水井中的格栅一般采用 。
A、 格栅 B、细格栅 C、粗格栅 D、一半粗,一半细的格栅
14、A/O法中的A段DO通常 指来说明。
A、0 B、2 C、0.5 D、4
15、BOD5指标是反映污水中 污染物的浓度。
A、无机物 B、有机物 C、固体物 D、胶体物
16、通常SVI在 时,将引起活性污泥膨胀。
A、100 B、200 C、300 D、400
17、污泥指数的单位一般用 表示。
A、mg/l B、日 C、mL/g D、秒
18、工业废水的治理通常 法处理。
A、 物理法 B、生物法 C、化学法 D、特种法
19、污水厂常用的水泵是 。
A、轴流泵 B、离心泵 C、容积泵 D、清水泵
20、流量与泵的转速 。
A、正比 B、反比 C、无关 D、相等
21、根据结构、作用原理不同,常见的叶片泵分离心泵、轴流泵和 三类。
A、螺旋泵 B、混流泵 C、清水泵 D、容积泵
22、生活污水中的杂质以 为最多。
A、无机物 B、SS C、有机物 D、有毒物质
23、用高锰酸钾作氧化剂,测得的耗氧量简称为 。
A、OC B、COD C、SS D、DO
24、水体如严重被污染,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污染物,DO的含量为 。
A、0.1 B、0.5 C、0.3 D、0
25、氧化沟是与 相近的简易生物处理法。
A、 推流式法 B、完全混合式法 C、活性污泥法 D、生物膜法
三、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
1、如是从活性污泥曝气池中取混合液500ml,盛放于550ml的量筒中,半小时后的沉淀污泥量为150ml,要求计算SV%。
2、某污水处理厂的剩余活性污泥的含水率为99.6%,经过浓缩脱水后,污泥的含水率为82%,求其体积缩小多少?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
1、什么叫一级处理?什么叫二级处理?它们分别包括哪些构筑物、流程、处理效率?
2、污水一般分为几种?其各自特征如何?
3、污水中含有各种污染物,为了定量地表示污水中的污染程度,一般制订了哪些水质指标?
9、画出一般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工艺流程图?
10、离心泵的特点是什么?
27、三视图是指哪三个图?
C. 我是一名污水处理操作工(十五)
何为污泥好氧消化呢?污泥好氧消化是在不投加有机物的条件下,对污泥进行长时间的曝气,使污泥中的微生物处于内源呼吸的阶段,在进行自身氧化消耗过程中不断减少。
好氧消化可以使污泥中的可生物降解部分被氧化去除,消化程度高,剩余污泥量少,处理后的污泥容易脱水。
从上面两段话里,我们可以看出污泥好氧消化几点好处:1,可以去除污泥中残存的部分有机物,使脱出来的水再次得到净化。2,剩余污泥量少(但是少到什么程度,我就不知道了,毕竟没有经过实验)3,污泥容易脱水
以我的理解,污泥好氧消化就是将生化池里多余的污泥打入一个储存池内,然后进行长时间曝气。在这段曝气的时间内,活性污泥(微生物)因为没有多余的污水进入,得不到充足的养分,然后它就吸收本身自带的养分,当它把本身自带的养分吸茄此收完了以后,它就体积变小,甚至死亡。然后,再经过重力脱水,再用压泥机压出来!
就像一个人,当他吃不上饭时,他会先靠自身的养分存活,然后慢慢变瘦,当自身养分没了之后,他会只剩下皮包骨,甚至死亡一样!本来一百多斤的重量,可能就剩下几十斤!
现在,我们公司的污泥没有经过好氧消化这一步,而是直接从生化池,打入一个储存池(污泥浓缩池),进行重力脱水,然后用压泥机压出!
同样的两种方法进行对芹纳灶比,第一种方法肯定比第二种方法压出来的污泥少!污泥少了嫌扮,处理起来也方便,费用肯定会少!而且脱出来的上清液也会比第二种的指标低!
但是,污泥好氧消化,是需要曝气的,曝气就要通风,通风就要损失一部分费用!
所以,污泥好氧消化真的可行吗?到底适不适用于我们公司呢?费用方面到底哪个更合适呢?最近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我不知道结果会怎样,我也不知道成本会怎样?毕竟没有经过实验,也没有这方便的经验!
D. 污水处理工考试
1.栅渣量
格栅在单位时间截留废水中的固体悬浮物的量,栅渣量的大小与地区特点、栅条间隙大小、废水流量以及下水道系统的类型有关。
2.排水系统的体制
各种不同的排除方式所形成的排水系统分为:分流制、合流制、混合制。
3.生物膜法
污水生物处理的一种方法。该法采用各种不同的载体,通过污水与载体的不断接触,在载体上繁殖生物膜,利用膜的生物吸附和氧化作用,以降解去除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脱落下来的生物膜与水进行分离。
4.废水厌氧生物处理
又称厌氧消化法。利用厌氧生物在缺氧的条件下,降解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一种处理方法。
5.一级强化处理
在常规一级处理基础上,增加化学混凝处理、机械过滤或不完全生物处理等,以提高一级处理效果的处理工艺。
6.BOD污泥负荷
是指单位重量的活性污泥,在单位时间内要保证一定的处理效果所能承受的有机污染物量。
7.吸附平衡
废水与吸附剂接触后,一方面吸附质被吸附剂吸附,另一方面,一部分已被吸附的吸附质因热运动的结果而脱离吸附剂表面,又回到液相中去,前者称为吸附过程,后者称为解吸过程。当吸附速度与解吸速度相等时,即达到吸附平衡。
8.气固比 气固比A/S是设计气浮系统时经常使用的一个基本参数,是空气量与固体物数量的比值,无量纲。
9.污泥龄
是指曝气池内活性污泥的总量与每日排放污泥总量之比。
10.生物接触法
生物接触氧化处理技术是在池内充填填料,已经充氧的污水浸没全部填料,并以一定的流速流经填料。在填料上布满生物膜,污水与生物膜接触,在生物膜上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功能的作用下,污水中有机物得以去除,污水得到净化。
11.污泥容积指数SVI
是指混合液经30min静沉后,每g干污泥所形成的沉淀污泥体积,单位ml/g。
12.污泥消化
污泥消化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使污泥中的有机物稳定化,减少污泥体积,降低污泥中的病原体数量。当污泥中的挥发固体VSS含量降低到40%以下时,即可认为已达到稳定化。污泥的消化稳定即可采用好氧消化,也可采用厌氧消化。
13.膜分离法
是利用特殊的膜材料对液体中的成分进行选择分离的技术。用于废水处理的膜分离技术包括扩散渗透、电渗析、反渗析、超滤、微滤等几种。
14.升流式厌氧污泥床法
这种方法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厌氧生物处理工艺,利用反应器底部的高浓度污泥床,对上升废水进行厌氧处理的废水生物处理过程。构造上的特点是,集生物反应和气固液三相分离于一体,是一种结构紧凑的厌氧反应器。废水自下而上地通过厌氧污泥床反应器。
15.出水堰负荷
指单位堰板长度的单位时间内所能溢流的水量
16.生化需氧量
简称BOD,在规定条件下水中有机物和无机物在生物氧化作用下所消耗的溶解氧。
17.厌氧流化床工艺
它是借鉴液态化技术的一种生物反应装置。它以小粒径载体为流化粒料,废水作为流化介质,当废水以升流方式通过床体时,与床中附着于载体上的厌氧生物膜不断接触反应,以达厌氧生物降解目的。
18.板框压滤机
由板和框相间排列而成。在滤板两面覆有滤布,用压紧装置把板和框压紧,即在板与板之间构成压滤室,在板与框的上端想通部位开有小孔,压紧后孔连成一条通道,用0.4~0.8Mpa的压力,把经过化学调理的污泥由该通道压入,并由每一块虑框上的支路孔道进入各个压滤室,滤板的表面有沟槽,下端钻有供滤液排除的孔道。滤液在压力的作用下,通过滤布并由孔道从虑机排出,而固体截留下来,在滤布表面形成滤饼,当滤饼完全填满压滤室时,脱水过程结束,打开压滤机,一次抽出各个滤板,剥离滤饼并清洗。
19.气浮
气浮是在水中产生大量细微气泡,细微气泡与废水中的细小悬浮物粒子相黏附,形成整体密度小雨水的气泡-颗粒复合体,悬浮粒子随气泡一起浮升到水面,形成泡沫或浮渣,从而使水中悬浮物得以分离。
20.污泥沉降比和污泥容积指数
污泥沉降比是指混合液经30min静沉后形成的沉淀污泥容积占原混合液容积的百分率。
污泥容积指数是指混合液经30min静沉后,每g干污泥所形成的沉淀污泥容积(ml/g)。
21.三相分离器
它是UASB反应器中最重要的设备,它安装在反应器的顶部,将反应器分为下部的反应区和上部的沉淀区,其作用是完成气、液、固三相的分离,将附着于颗粒污泥上的气体分离,并收集反应区产生的沼气,通过集气室反应器,使分离去中的悬浮物沉淀下来,回落于反应区,有效地防止具有生物活性的厌氧污泥的流失,保证反应器中足够的生物量,降低出水中悬浮物的含量。
22.污泥的好氧速率
是指单位重量的活性污泥在单位时间内的好氧量。
23.城市污水排水系统的基本组成
市内排水系统及设备,室外污水管网,污水输送泵站及设备,污水处理厂及设备,排出口及事故排出口。
24.过滤
指通过具有空隙的颗粒状层或过滤材料截留废水中细小的固体颗粒的处理工艺。
25.沉淀池水力表面负荷
是指单位沉淀池面积在单位时间内所能处理的污水量。q=Q/A
26.生物硝化
活性污泥中以氮、硫、铁或其他化合物为能源的自养菌,能在绝对好氧的条件下,将氨氮化为亚硝酸盐,并进一步可氧化为硝酸盐,这种反应称为生物消化反应。参与生物消化反应的细菌称为硝化菌。
27.污泥
在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固体悬浮物质,这些物质统称为污泥。可以是废水中早已存在,也可以在处理过程中形成。前者各种自然沉淀中截留的悬浮物质,后者如生物处理和化学处理过程中,由原来的溶解性物质和胶体物质转化而成。
28.污水三级处理
在一、二级处理后,进一步处理难降解的有机物、磷和氮等能够致水体抚养养花的可溶性无机物等。
29.调节池
为了改善废水处理设备的工作条件,一般需要对水量进行调节,对水质进行均和。实际应用中将具有以上功能的构筑物称为调节池。
30.离子交换
离子交换是不溶性离子化合物上的可交换离子与溶液中的其他同性离子的交换反应,是一种特殊的吸附过程,通常是可逆的化学吸附过程。
31.BOD5容积负荷
指单位曝气池容积单位时间内,能够接受并将其降到预定程度的有机物的量。
32.电解气浮法
电解气浮法是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对废水进行电解时,在正负两极会有气体呈微小气泡析出,将废水中呈颗粒状的污染物带至水面以进行固液分离的一种技术。
33.额定功率
在正常运行工作状况下,动力设备的输出功率或消耗能量的设备的输入功率也指及其在正常工作时能达到的功率。
四、计算题
1.某城市污水处厂最大设计污水量为30000m3/d,污水流量总变化系数为1.4,采用栅距为30mm的格栅,请计算每天的栅渣产生早。(假设:每1000m3污水的栅渣产生量为0。06m3)
解:根据栅渣公式 W=86400QmaxW1 / 1000K2
解得W=1.29m3/d
2.某城市污水处厂进水BOD浓度S0=200mg/L,SS浓度X0=250mg/L,该厂采用普通二级活性污泥法处理工艺。初次沉淀池的BOD和SS的去除效率分别为25%和50%,经过二级处理后出水的BOD和SS浓度分别是20mg/L, 25mg/L。求初次沉淀池出水的的BOD和SS的浓度及BOD和SS的去除率。
3.设有一水泵管路系统,已知流量Q=101m3/h,管径d=150mm,管路的总水头损失是25.4H2O。水泵效率为75.7%,上下两水面高差h=102m,试求水泵的扬程和功率。
解:水泵扬程H=25.4+102=127.4m
泵的有效功率P有=pgQH=1.0*1000*9.8*101/3600*127.4=35028W
水泵总功率P=P有 / 效率=35028/75.7%=46272W=46.27KW
4.某处理厂测得瀑气池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X为2000mg/L,回流活性污泥悬浮固体浓度Xg为2000mg/L。运行人员刚把回流比R调到50%。试分析回流比调节器节是否正确,应如何调节器节。
解:R=X/(Xg-X)=2000/(5000-2000)=66.7%
答:50%不正确,应调节器节至66.7%,否则如不增大排泥,污泥将随出水流失
5、 某污水处理厂瀑气池有效容积5000m3,瀑气池内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为3000mg/L,试计算当瀑气处理污水量为22500m3/d,进水BOD浓度为200mg/L时,该厂的BOD-SS负荷。
解:Ls=QSo/XV
6.某处理厂污泥浓缩池,当控制负荷为50Kg/(m3/d)时,得到如下浓缩效果:入流污泥量Q1=500m3/d;入流污泥的含水率为98%;排泥量Q=200m3/d;排泥的含水率为95.5%;试评价浓缩效果,并计算分离率。
解:f=Cu/Ci=(100-Pu)/(100-Pi)=(100-95.5)/ (100-98)=2.25
固体回收率=Qu*Cu/Qi*Ci=(200*4.5)/(500*2)*100%=90%
分离率F=Qe/Qi=(500-200)/500=60%
7.某食品厂
8、
9、瀑气池混合液浓度为4000mg/L,BOD负荷0.3KgBOD5(KgMLSS*d),流量为100000m3/d,进水BOD5=300mg/L,设计曝气池的体积。
Ls=QSo/XV
V=QSo/LsX
10、某处理厂一般将污沁的泥龄控制在4d左右,该厂曝气池容积V为5000m3。试计算当回流污泥浓度为4000mg/L,混合液浓度为2500mg/L,出水悬浮固体浓度为30mg/L,入流污水量Q为20000m3/d时,该厂每天应排放的剩余污泥的量。
解:剩余污泥排放量的计算公式如下
Qc=VX/[QwXw+(Q-Qw)Xe]
即Qw=(V/Qc)*[X/(Xw-Xe)]-[Xe/(Xw-Xe)]*Q
Qw=(5000/4)*[2500/(4000-30)]-[30/(4000-30)*20000]=636m3
11、某污水处理厂曝气池体积为5000m3,混合溶液浓度为2500mg/L,每天从系统排除的液活性污泥量为2500Kg。试求污水处理厂的污泥泥龄。 解:SRT=(2500mg/L*5000m3)/2500Kg=5d
12、某UASB反应器有效体积为200,进水CODo为5000mg/L,有机负荷Nv为8Kg/m3*d。求(1)此反应器的进水流量Q?(2)允许的最大水力停留时间t?
(1) V=QSo/Nv Q=VNv/So=(200m3*8Kg/m3*d)/5000mg/L=320m3/d
(2) t=V/Q=200m3/320m3/d=0.625d=15h
13、某污水得理厂日处理污水量100000m3/d,入流污水的SS为250mg/L。该厂高有四条初沉池,每池配有一台流量为60m3/h的排泥泵,每2h排泥一次。试计算当SS去除率为60%时、要求排泥浓度为3%时,每次的排泥时间。(污泥密度近似按1000Kg/m3计算)
解:每个排泥周期产生的干污泥量为:
Ms=(100000/24)*2*250*60%=1250000g/h
Cs=30000g/m3
所以每个排污周期产生的湿污泥量为:Q=1250000/30000=41.6m3
41.6/4=10.4m3
排泥时间约10.4/60=10min
五、问答题
1.简述调节池在污水处理中的作用,常见类型及特点:
答:调节池在污水处理中的作用是对水量进行调节,对水质进行均和,常见的类型有:水量调节池,水质调节池和事故调节池三种。水量调节池的特点是,调节水量,保持容积,并使出水均匀;水质调节池的结构功能是,采用穿孔导游槽,或增加搅拌设备;事故调节池是,在特殊的情况下设立的,对保护系统不受冲击,减少调节池容积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什么是城市污水的一级处理,二级处理及深度处理:
答:一级处理主要是除去污水中的漂浮物和悬浮物的重要过程,主要为深沉;二级处理为污水经一级处理后用生物方法继续去除没有沉淀的微小粒径的悬浮物,胶体和溶解性的有机物质,以及氮和磷的净化过程;深度处理为进一步去除二级处理未能去除的污染物的净化过程。
3.与活性污泥法相比,生物膜法的优点与缺点有哪些,并作简易说明。
优缺点有:1.适应冲击负荷变化能力强。2。反应器内微生物浓度高3。剩余污泥产量低 4。同时存在硝化与反硝化过程 5。操作管理简单,运行费用较低 6。调节运行的灵活性差 7。有机物去除率较低。
4.简述污泥的来源与分类,并作简要的说明
污泥来源于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的固体悬浮物质,根据污泥的来源和性质,可分为以下几种污泥,1。初次沉淀污泥,来自初次沉淀池,其性质随污水的成份而异。2。剩余活性污泥与腐殖污泥来自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后的二沉池。3。硝化污泥初次沉淀污泥,剩余活性污呢和腐殖污泥等经过硝化稳定处理后的污泥4。化学污泥 5。有机污泥,主要含有有机物6。无机污泥,以无机物为主要成份
5.混凝过程的运行控制条件是什么:
答:混凝过程中的运行条件包括:PH,水温,混凝剂的选择和投加量,水力条件。
1。PH:在最适宜的PH条件下,混凝反应速度最快,絮体溶解度最小,混凝作用最强。
2。水温:水温一般在20-30度为宜
3。混凝剂的选择和投加量:混凝剂的选择主要取决于胶体的细微悬物的性质,浓度,但还应考虑来源成本和是否引入有害物质等因素。
4。水力条件:混凝剂投入废水中后,必须创造最适宜的水力条件,使混凝作用顺利进行。
6.表面曝气叶轮充氧是通过哪几部分实现的?
答:通过以下三部分实现的: 1。叶轮的提水和输水作用,使曝气池内液体循环流动,从而使不断更新气液接触面和不断吸气。
2。叶轮旋转时在其周围形成水跃,使液体剧烈搅动而卷入空气
3。叶轮叶片后侧在旋转时形成负压区,吸入空气
7.何为活性污泥丝状菌膨胀,该如何控制?
在活性污泥处理系统中,由于丝状菌的存在引起活性污泥体积膨胀和不易沉降的现象,为活性污泥丝状菌膨胀,其控制的措施为:
1。减少进水量,降低BOD负荷
2。增加DO浓度
8.离子交换过程分哪几个阶段,各有什么作用:
离子交换过程包括:交换,反冲洗,再生和清洗
1。交换:交换阶段是利用离子交换树脂的交换作用从废水中去除目标离子的操作过程
2。反冲洗的目的是松动树脂层,使再生液能均匀渗入层中,与交换剂颗粒充分接触,同时把过滤过程中产生的破碎粒子和截留的污物冲走
3。再生:在树脂失效后必须再生才能使用,通过树脂再生一方面可以恢复树脂的交换能力,另一方面可回收有用的物质。离子交换树脂的再生是离子交换的逆过程。
4。清洗:清洗的目的是洗涤残留的再生液和再生时出现的反应物质。
9.初次沉淀池的运行管理应注意哪些方面:
答:
1。操作人员根据池组设置,进水量的变化,应调节各池进水量,使各池均匀配水。
2。初次沉淀池应及时排泥,并宜间歇进行。
3。操作人员应经常检查初次沉淀池浮渣斗和排渣管道的排渣情况,并及时清除浮渣,清捞出的浮渣应妥善处理。
4。刮泥机待修或长期停机时,应将池内污泥排空。
5。采用泵房排泥工艺时,可按有关规定执行。
6。当剩余活性污泥排入初次沉淀池时,在正常的运转情况下,应控制其回流比少于2%
10.气浮法的原理是什么:
答:气浮法是在水中产生大量细微气泡,细微气泡与废水中细小悬浮物粒子相粘附,形成整体密度小于水的气泡-颗粒复合体;悬浮粒子随气泡一起浮升到水面,形成泡沫或浮渣,从而使水中的悬浮物得以分离 其气浮分离必须具备以下两个基本条件:1。必须水中产生足够数量的细微气泡2。必须使气泡能够与污染物相粘附,并形成不溶性的固体悬浮体
11.二沉池污泥上浮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
答:二沉池污泥上浮指的是污泥在二沉池内发生酸化或反硝化,导致污泥漂浮到二沉池表面的现象。漂浮的原因主要是,这些污泥在二沉池内停留时间过长,由于溶解氧被逐渐消耗,而产生酸化,产生H2S,使污泥絮体密度减少上浮。当SRT 过长时,发生硝化后进入的混合中含有大量的硝酸盐,污泥在二沉池中由于缺乏足够的DO,而进行反硝化,产生N2,附着在污泥上,使密度减少,上浮。
措施:1。及时排泥,加大污泥回流量石流沉积2。加强曝气池未端充氧量,提高进入二沉池的DO含量。3。对于反硝化造成的污泥上浮,还可以增大剩余污泥的排放量,降低SRT。
4。检查刮给泥机的运行情况,减少死角积泥,造成死泥上浮。
12.真空过滤机胶水效果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1。污泥的性质:污泥的种类,浓度,储存时间,调理情况等对过滤性能产生影响。
2。真空度的影响:真空度是真空过滤的推动,直接关系到过滤率及运行费用,影响比较复杂,一般,真空度越高,滤饼厚度越大,含水率越低。
3。转鼓浸深的影响
4。转鼓转速快慢的影响
5。滤布性能的影响:网眼的大小决定于污泥颗粒的大小和性质
13.混凝工艺包括哪几个步骤:
答:工艺包括:混凝剂的配制与投加,混合,反应和矾花分离等几个步骤
1。配制与投加:实际应用中,混凝剂通常采用湿法投加
2。混合:将混凝药迅速分散到废水中,与水中胶体和细微悬浮物相接触
3。反应:指混凝剂与胶体和细微的悬浮物产生反应,使胶体和悬浮物脱稳,互相絮凝,最终聚集成为粒径较大的矾花颗粒。
4。矾花分离:指过重力沉降或其他固液分离手段将形成的大颗粒矾花从水中去除
14.生物膜系统运行中为何维持较高的DO?
因为适当地提高生物膜系统内的DO可减少生物膜中厌氧层的厚度,增大好氧层生物膜中的比例,提高生物膜内氧化分解有机物的好氧微生物的活性;此外,加大曝气量后,气流上升所产生的剪切力,有助于老化生物膜的脱落。使生物膜厚度不致于过厚,并防止因此产生堵塞弊端。
15.简述活性碳再生的方法:
有四种方法:
1。加热再生:1)脱水2)干燥 3)碳化 4)活化 5)冷却
2。蒸汽法:吸附物质是低沸点物质,可考虑通入水蒸汽进行吹脱
3。化学再生方法:通过化学反应,使吸附物质转化为易于溶于水的物质而解吸下来
4。生物再生法:利用微生物的作用,将初活性碳吸附的有机物氧化分解,从而使活性碳得到再生
E. 环评工程师污水处理技术答疑精选(27)
261.问:关于接触氧化挂膜过程中的问题:
1、池一开始投加5%池容的脱水污泥,尽管活的污泥不多,我想请教那些死污泥是如何从系统中消失的,是解絮成单个生物体随水流出去的还是好氧消化掉?或者是连续进水后和未死亡的污泥结合以小的絮体流出沉淀池?
2、闷曝至填料上有少量黏附的肢慧污泥后,是否应降低水中悬浮的污泥浓度,以利于填料上污泥充分利用营养快速成长?此时水中悬浮的污泥浓度应保持约多少为合适?
3、填料挂膜快可缩短调试的时间,有那些方法利污泥黏附至填料上以及填料上的污泥快速繁殖成长?
答:
1、死污泥中的挥发性固体部分可被细菌降解,部分解絮后随水漂出,污泥中的固定固体部分随水漂出,部分通过剩余污泥排出。
2.闷曝至填料上有少量黏附的污泥后,要增加进水量(及时补充营养),此时水中不要有污泥。
3.要缩短调试的时间,就不能用脱水污泥,应该用未脱水前的浓缩污泥接种,或在生化池未进水前将种泥喷洒在填料上,当然具体培养过程中还有技术要求的。
262.问:本单位正在调试一个皮革废水处理装置,工艺:格栅-调节池-两级絮凝反应池及沉淀池-活性污泥池-中沉池-接触氧化池-二沉池,废水量700m3/d,进水C OD 3000 mg/L多,出水要求COD在90 mg/L以下。活性污泥池SRT9.3小时,接触氧化池SRT4小时,中沉池及二沉池SRT2小时。
第一次投泥后没有闷曝,进行连续回流培养,泡沫及气味很重,生化池去除率一直提不上,后来投加第二次污泥后闷曝了几天再逐渐增大处理水量后效果明显,物化工序出水COD700-1000 mg/L左右,中沉池COD200 mg/L多,经过接触氧化后COD还有100 mg/L多,仍高于设计要求(90 mg/L以下)。
运行过程中活性污泥与接触氧化都有回流污泥,后来调整为只回流活性污泥,接触氧化不回流,但这样操作接触氧化池泡沫增多了,二沉池每隔两小时排几分钟泥出水还是带有不少SS,去除效果也没见提升。
现有几个问题想问一下:
1、投泥后几时开始排泥合适?以什么为标准(没条件测SVI及MLSS)?
2、物化出水总磷只有零点几,C/P很低,现活性污泥池污泥膨胀,不知是否与此有关?
3、若要计算磷肥投加量怎么计算可否列个例子(磷肥有效成份:P2O5=12%)
4、接触氧化池不回流后池面泡沫明显比回流时候要多,是否池内悬浮污泥少后容易使LAS搅拌后覆盖池面?回不回流是否以其负荷高低来决定的?高时增加些悬浮污泥分担负荷,低时减少悬浮污泥单靠挂的膜处理水就行?
5、污泥膨胀是否将进水pH值提高,让曝气池pH值保持在8-9之间3-5天后再投加营养复壮即可?
6、膨胀时SV很高达35-60之间,是否就应增大排泥量除去沉降性能较差的污泥?
答:分别回答如下:
1、MLSS不能测的话,SV一定要测定,可大致判断污泥的多少和污泥性能,现在投泥只是接种培养污泥,不用考虑排泥的。
2、磷不够易造成污泥沉降性能不好,也会影响污泥增长,磷应该控制在生化池进水BOD5的1%左右,不足就要加,还要确认N是否满足。
3、如果没有测定BOD5,磷的投加只能用试凑法大致确定,磷浓度以单质磷表示,假如每小时要设加纯磷X公斤,需设加12% P2O5的量=X×P2O5/P×12%.
4、接触氧化池不回流后池面泡沫明显比回流时候要多是很正常的,现在用回流污泥来减少泡沫是治表没治本,一般来说生物膜完全形成后泡沫会减少的,如仍不能消失可用水喷淋消泡。
5、你们现在的污泥还不能算膨胀,可能是营养比问题,生化池进水pH控制在6~9就可。
此外还要说明的是接触氧化法正常运行时污泥是不回流的,培养期内可适当回流,但在营养不足时不能回流,如果营养比历基答不满足,投加污泥也没用。
263.问:接触氧化工艺的二沉池投入使用后,是否要把二沉池的污泥回流到接触氧化池中,还是污泥培养的后期再排走污泥?如果污泥镜检中发现有钟虫、累枝虫大量出现并活跃是否可认为接触氧化挂膜成功,并且不用再回流了(简单的说就是回流该如锋迅何控制,是否要满负荷进水时才不回流呢)?
答:如果填料上已有少量生物膜,二沉池污泥就不用回流,否则污泥中微生物会与填料上微生物争营养,如果生物膜还没形成,可增大进水量,让污泥在系统中循环,起接种作用。
污泥培养成熟与否从生物相可判断,污泥初步形成是会出现一些游动形原生动物,如果钟虫、累枝虫大量出现并活跃一般可认为接触氧化挂膜成功,但也有例外,有的废水处理装置运行正常,而固着型纤毛类原生动物很少甚至没有,所以还要结合SV等来分析。生物膜初步形成后二沉池污泥就不用回流。这里要说明的是接触氧化法一般是不设污泥回流设施的,也有采用泥-膜组合工艺来强化处理能力,还有的接触氧化工艺设置污泥回流系统,以便在负荷高等特殊情况下使用,但正常情况下污泥不应该回流,否则会造成负面影响。
264.问:普通的开放式厌氧用折流式厌氧泥流失后的回流量怎么控制?如何安装搅拌?如用液下搅拌一台控制面积有多少?
答:折流式厌氧反应池的泥水混合是通过水流的上下向交替来实现的,所以不需安装搅拌器。
至于厌氧泥流失的原因很多,不能单纯与回流量联系起来。
265.问:本公司调试一生活污水处理厂近一年了,采用A2O工艺,AHRT2小时,OHRT8小时,O为生物接触氧化法,因化粪池效果不好,有内循环,另外二沉I池抽泥时回流1小时,原先设计Q2500T,现实际Q600T,二沉池停留时间6小时,出水COD达标50mg/L左右,NH4-N进水30mg/L,出水20mg/L,TP2.0mg/L,出水的气味、色度都很好,请诊断一下。
答:不清楚具体的操作环节上的问题,无法进行全面分析,目前二沉池的停留时间太长,易造成污泥厌气,沉淀池发生厌氧释磷,同时二沉池污泥缺氧时会发生反硝化,如严重厌气时还会使亚硝酸氮逆转为氨氮,出水氨氮不能达标。
污水在二沉的停留时间是由水量定的,无法改变,但污泥在二沉池的平均停留时间可以控制,应该增加二沉池的抽泥频度,即少量多次,避免污泥在沉淀池长时间积累。
266.问:本单位的接触氧化装置调试中有一些疑问:
1、现接触氧化池沉淀池污泥停止回流后效果好了些,但出水SS和COD仍不达标,接触氧化池进水COD在200-350 mg/L之间,设计负荷为0.6kgCOD/(m3·d),停留时间4小时,出水COD要90 mg/L以下。挂膜颜色厚度都正常的,不知会是什么原因导致接触氧化池去除率低?
2、物化出水我们要求厂方保持清澈及无污泥带进生化池,但在出水SS很少时呈乳白色时,跟平时正常时COD一样是700-800 mg/L多,所以进入生化池COD不高。是否可理解为物化出水里面可能大分子有机物较多不利活性污泥池去除呢?
3、我们之前是投泥闷曝后就进皮革废水由小流量逐渐加大至满负荷,但设计人员说投泥后无需闷曝开启回流直接进水驯化,是否可行?
4、如果发生了污泥膨胀想加漂水杀丝状菌,投加量怎么计算?
答:分别回答如下:
1、要确认DO是否够?膜法的DO控制要高于泥法的。
2、生化池进水中含乳白色物质可能是一些难生化的低聚合物,应该加强预处理,如混凝沉淀处理。
3、设计人员说投泥后无需闷曝开启回流直接进水驯化是可以的,但水量要有一个逐步增加的过程。
4、虽然专业书上有介绍加氯等杀死丝状菌的方法,但在实际应用中是不可行的,再说对膜法而言让其长在生物膜中是好事,现在的污泥只是起接种作用。
267.问:接触氧化池在进水时曝气是否不利于生物膜的形成?我们投加营养是在进水前或后各个生化池均加,进水时投加是否会造成营养流失?
答:在生物膜培养过程中,无论是闷曝或进水曝气营养流失都是无法避免的,只能做到尽可能少流失。我不认为进水时曝气会不利于生物膜的形成,连续进水培养关键是要控制好进水量和曝气量。
268.问:一沉出水是清的,基本没什么色度,但是经过生化后水又变褐色了,可能是曝气把过量的亚铁转化成3价铁了,所以现在注意控制石灰乳的加入量,看是否会好转。另外我想知道,有什么经济有效的办法去除色度吗?
答:要确认生化池是否厌氧,混凝法去除色度是比较经济有效的,关键是药剂选择要有针对性,还有反应条件的控制,石灰乳的加入量要控制,但pH不能低于9.
269.问:本公司在处理一医药废水,废水含大量苯环类物质,水量600t/d,进水COD平均27000 mg/L,工艺:预处理+厌氧+活性污泥池+两个串连接触氧化池。目前出水在300左右(要求是综合排放一级标准,COD100mg/L以下)。现接触氧化出水C0D降到200 mg/L左右以后就再也无法下降了,继续闷曝还有回升现象。目前想采用纯氧曝气,先作中试,看看有没有效果。还准备加活性炭试试,是否还有什么其它办法?
答:在排除运行控制方面因素外,如果COD确实只能降至200 mg/L左右,说明废水的B/C比太低,如果继续闷曝还有回升现象,说明曝气时间过长生物膜出现老化了。想采用纯氧曝气是否是因曝气池供氧不能满足而考虑的,如果废水可生化性差,用纯氧曝气也没用的,加活性炭当然有用,但不经济。我感觉这样的工艺组合有问题,也不知厌氧工序前还有什么预处理工序,所以无法作进一步评论。
270.问:气浮池投加PAC和PAM后在反应室里有明显的分层,上清液约30cm,下层就都是絮状沉淀物,但是流入上浮室后的出水又变浑了,这是怎么回事?应该怎么解决呢?
答:不知你们是采用CAF还是DAF,根据你说的情况投加药剂后有絮体产生,但絮凝效果好象不大好,要确认药剂投加环节是否有问题,PAC和PAM不能同时投加,应有分别投加单元,还要有适当的混合搅拌絮凝过程,如果排除药剂投加因素,就是气浮设施和设备方面的问题,如:气液界面不够;有溶气罐的话要确认溶气罐压力是否正常;检查管路是否有堵塞,溶气释放器是否完好等;采用叶轮气浮还要确认气浮机是否过小。
F. 工业废水是水体最重要的污染源,下列属于工业废水特性的有:
《水污染防治法》第六十七条
禁止在饮用水水源准保护区内新建、扩建对水体污染严重的建设项目;改建建设项目,不得增加排污量。具体包括:
1、禁止新建、改建、扩建印染、造纸、制革、电镀、化工、冶炼、炼油、酿造、化肥、染料斗巧、农空或键药等生产项目或排放含国家规定的一类污染物的项目和设施。
2、禁止设立剧毒物品的仓库或堆栈。
3、禁止设立污染饮用水源的工业废物和其它废物回收、加团档工场。
4、禁止堆放、填埋、倾倒危险废物。
5、禁止饲养猪、牛、羊等家畜。
6、禁止毁林开荒、毁林种果。
7、禁止在保护区内新建、改建、扩建采石场、粘土、砖厂。
G. 污水处理工职业资格证怎么考
你这个职业资格证,这个是需要你专业对口的。也就是说,专业对口,然后可以进行短期的培训,培训之后可以集体报名,然后考取资格证。
H. 污水处理等级分为几级
污水处理一般分为以下三个级别:
1、 污水一级处理又称污水物理处理。通过简单的沉淀、过滤或适当的曝气,以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调整pH值及减轻污水的腐化程度的工艺过程。处理可由筛选、重力沉淀和浮选等方法串联组成,除去污水中大部分粒径在100微米以上的颗粒物质。筛滤可除去较大物质;重力沉淀可除去无机颗粒和相对密度大于1的有凝聚性的有机颗粒;浮选可除去相对密度小于1的颗粒物(油类等)。废水经过一级处理后一般仍达不到排放标准。
2、 污水二级处理:污水经一级处理后,再经过具有活性污泥的曝气池及沉淀池的处理,使污水进一步净化的工艺过程。常用生物法和絮凝法。生物法是利用微生物处理污水,主要除去一级处理后污水中的有机物;絮凝法是通过加絮凝剂破坏胶体的稳定性,使胶体粒子发生凝絮,产生絮凝物而发生吸附作用,主要是去除一级处理后污水中无机的悬浮物和胶体颗粒物或低浓度的有机物。经过二级处理后的污水一般可以达到农灌水的要求和废水排放标准。但在一定条件下仍可能造成天然水体的污染。
3、 污水三级处理(又称深度处理):污水经二级处理后,进一步去除污水中的其他污染成分(如;氮、磷、微细悬浮物、微量有机物和无机盐等)的工艺处理过程。主要方法有生物脱氮法、凝集沉淀法、砂滤法、矽藻土过滤法、活性炭过滤法、蒸发法、冷冻法、反渗透法、离子交换法和电渗析法等。
一级初级处理,过滤、沉淀等物理方法去除水中污染物。
二级生化处理,利用微生物将溶解在水中的污染物从水中分解出来。
三级精细处理,利用反渗透膜、超滤等方式对生化后出水进行深度处理达标排放或回用。
维拓环境 十万伏特团队为你解答。
污水处理根据处理程度可分为一级处理、二级处理、三级处理(深度处理)
一级处理主要是通过物理作用将水中大颗粒悬浮物去除,主要包括:粗格栅-细格栅-沉砂池-初级沉淀池,粗格栅主要是截留大粒径漂浮物,防止对后续构筑物的阻塞,降低一定的处理负荷,细格栅功能与粗格栅类似只是过滤的级别更细,沉砂池主要是去除水中的沙粒减少沙粒对后续装置的磨损,另外有时候沙粒附着大量的有机物,沉砂池常常采用抱起沉砂池,通过曝气作用将沙粒有机物去除掉;初次沉淀池主要是去除污水中可沉降的悬浮物,经过初次沉淀池后水中有机物可以去除30%-40%左右。
二级处理主要是对经过一级处理后的污水进行生化处理,其中包括生物反应池和二次沉淀池
生物反应池根据采取的工艺不同而不同,但是他的主要作用就是通过生物化学作用将水中有机物转化为二氧化碳、水、氮气或者被生物体吸收成为可沉降污泥。二次沉淀池主要是将生化反应完全后的活性生物污泥进行沉淀将污染物去除。经过二级处理后污染物去除可达80%-90%左右。
三级处理又叫深度处理主要用于污水资源化,就是将污水进行处理后进行回用。根据回用的标准不同采用的深度处理工艺不同,一般工艺包括混凝-过滤-消毒,这个过程基本上与给水处理工艺相似。
污水处理设定几级根据排放标准及回用标准进行确定,但是一般的城市污水处理场均不允许仅仅进行一级处理后排放,因为一级处理后的污水基本上不能满足污水排放标准,仅仅有一些沿海城市的污水处理厂在早期建设中满足了较低标准的深海排放标准采用了一级处理但是现在基本上都在进行改造。另外现在由于水资源的短缺现在很多城市污水处理场建设中均考虑了污水回用,也就是但部分新建污水处理厂都设定了深度处理,这种趋势在逐步加强。
污水处理可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处理。
一级处理,主要去除污水中呈悬浮状态的固体污染物质,物理处理法大部分只能完成一级处理的要求。经过一级处理的污水,BOD一般可去除30%左右,达不到排放标准。一级处理属于二级处理的预处理。
二级处理,主要去除污水中呈胶体和溶解状态的有机污染物质(BOD,COD物质),去除率可达90%以上,使有机污染物达到排放标准。
三级处理,进一步处理难降解的有机物、氮和磷等能够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可溶性无机物等。主要方法有生物脱氮除磷法,混凝沉淀法,砂滤法,活性炭吸附法等。
这个你得去南京市市政公用局咨询,只有他们那有资格发放,地址在南京市东止马营7号 ,电话523-379-12。就在朝天宫附近,公交4路,41路,43路,48路,82路,83路,306路朝天宫下就行。
等级是可以造假的 关键还是要看技术
一般分为一级 二级 三级
也被称为预处理 生化处理 深度处理
预处理包括格栅啦 沉淀沉砂啦
生化则是采用生物的方法进行处理出如AAO SBR 氧化沟等
深度处理 可能是混凝沉淀过滤等等
分享一个卡鲁塞尔氧化沟的设计计算书给你 你多了解一下
膜孔径的选择。
这俩证我都没见过。虽然我在环保系统工作了六年多。
处理工那个证我感觉是职称证,身份是工人的事业单位在编人员的职称等级,类似的有助理工程师,工程师,副高阶工程师,高阶工程师或者助理政工师,政工师,副高阶政工师,高阶政工师等。
I. 我是一名污水处理操作工(四)
我是一名污水处理操作工,虽然我上学时的专业学的不是污水处理,但是我毕业后却从事了这样一份工作。
我在这个岗位一干就是十年,大部分人认为污水处理是个不重要,不起眼的工作,认为污水处理没有什么学习空间,感觉很简单,一看就会,无非就是进水出水,如果这样认为那你就大错特错了,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技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的不断提高,污水处理只会越来越重要,它将成为一个公司的重中之重。污水处理也不像大部分人所认为的那样简单,你所认为的简单,只是你对污水处理不了解,假如你认为污水处理只是进进水出出水,那也就是个操作工,这样的工作谁都可以干,没有什么竞争力,但是这样并不代表污水处理很简单。
污水处理共分为三大部分:物理处理、化学处理、生化处理,从易到难,一次而来,物理和化学处理是比较好学的,而生化处理是最难学的,不要小看小小的生化池,它包含的知识非常的多,假如有一天你把生化弄明白了,那你就厉害了。所以我一直说,流程学的再好,个个池子的作用学的再好,生化你却不懂,那你只是个出色的操作工,所以我觉得污水处理即需要出色的操作工,又需要出色的技术员。
J. 我是一名污水处理操作工(十八)
前段时间,生化池进油了,导致外排指标直线上涨。cod达到了400多,而且出水石油类也是很高,怕影响后续的一些工艺设备运行,我们做了紧急的调整,虽然忙的有点晕头转向,但是最终没有造成很大的影响,短时间内生化池还是恢复的不错。
废水中枝链含油类物质如果没有将其处理,对好氧菌有何影响呢?根据处理经验,来分析一下我自己的想法!
废水中含油类物质会携带着活性污泥漂浮在生化池上,致使活性污泥不能够和处理水充分接触而处理效果极差,同时也会导致生化池的污泥膨胀,生化池中的污泥流失而污泥浓度急剧下降。
另外一种情况就是,油类物质粘附在活性污泥的表面,阻止氧的传质效果,会使活性污泥微生物缺氧,导致好氧菌受到抑制,影响好氧的处理效果。
所以在处理该类废水之前,一般建议含油废水进入生化池之前先进行隔油预处理,减少油类物质对好氧生化池的影响。
我曾经看过这方面的很多资料,虽然有的资料对进油的处理各不相同,但是我还是从中总结了一些经验。
首先,我们针对进油了对生化池造成怎样的影响,进行分析一下?总起来说会瞎搭判携带污泥上浮,还有导致污泥膨胀,使污泥浓度下降,然后就是影响氧的传递。
其次,就是如何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补救呢?
携带污泥上浮,肯定会对二沉池的出水水质,造成影响,出水水质是混浊的,带有大量的悬浮物。悬浮物多了,出水指标指标增长,那是肯定的。所以,我建议一是大量排泥,降低后续悬浮物的浓度。二是增加加药量,使后续的悬浮物可以快速的絮凝沉降。
导致污泥膨胀如何解决呢?,污泥膨胀分为又丝状菌膨胀和非丝状菌膨胀,一般情况下,都是丝状菌膨胀,污泥的不到氧,是很容易引起丝状菌膨胀的。即使我们看到溶解氧很高,但是污泥不一定能得到这么多的氧。所以我建议稍微的提一下溶解氧的浓度。提溶解氧的量我还有一种想法就是,可以把油曝到水磨改面,而不至于在水中阻碍氧的传递。
污泥浓度下降,我采取的是加大污泥回流。一呢,我是想补充一下污泥浓度。二呢,是想大量的污水回流到生化池进行一部分的稀释,以减少油类的含量。
为什么要进行排泥呢?我想的是加大了污泥回流,大量有油包泥的污泥进入二沉池,然后将它们排出来,一是减少生化池的油类负荷,二是减少后续的油类。三是让生化池再生长一部分比较好的污泥。(毕竟有多少食物才能养多少微生物的)
其后,我们还进行了大量的进水置换,加强了进水带油的控制,保证进生化池的水中油类不能超过一定的指标。
最终效果还是很明显的,所以不管我们进水水质怎样,一但出了问题,首先分析的是原因,然后分析的是会造成怎样的后果,最后针对会造成怎样的后果,一一对症下药。之后就会慢慢解决相应的问题。
但是,我们在操作中,一定要多注意一下来水水质,一但发现来水水质,出了问题,我们要及时的做出调整(在不了解怎么调整的情况下,我们最好的办法就是比如减量,或者打入一个暂存罐内),不要等进入生化池在进行调整,这样真的真麻烦!
纯属个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