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工业污水怎么处理
工业污水处理方法
重金属废水
重金属废水主要来自矿山、冶炼、电解、电镀、农药、医药、油漆、颜料等企业排出的废水。
重金属废水处理原则是:首先,最根本的是改革生产工艺.不用或少用毒性大的重金属;其次是采用合理的工艺流程、科学的管理和操作,减少重金属用量和随废水流失量,尽量减少外排废水量。
对重金属废水的处理,通常可分为两类;一是使废水中呈溶解状态的重金属转变成不溶的金属化合物或元素,经沉淀和上浮从废水中去除.可应用方法如中和沉淀法、硫化物沉淀法、上浮分离法、电解沉淀(或上浮)法、隔膜电解法等;二是将废水中的重金属在不改变其化学形态的条件下进行浓缩和分离,可应用方法有反渗透法、电渗析法、蒸发法和离子交换法等。这些方法应根据废水水质、水量等情况单独或组合使用。含氰废水
含氰废水主要来自电镀、煤气、焦化、冶金、金属加工、化纤、塑料、农药、化工等部门。含氰废水是一种毒性较大的工业废水,在水中不稳定,较易于分解,无机氰和有机氰化物皆为剧毒性物质,人食入可引起急性中毒。氰化物对人体致死量为0.18,氰化钾为0.12g,水体中氰化物对鱼致死的质量浓度为0.04一0.1mg/L。
含氰废水治理措施主要有:
1、改革工艺,减少或消除外排含氰废水,如采用无氰电镀法可消除电镀车间工业废水。
2、含氰量高的废水,应采用回收利用,含氰量低的废水应净化处理方可排放。
回收方法有酸化曝气—碱液吸收法、蒸汽解吸法等。
治理方法有碱性氯化法、电解氧化法、加压水解法、生物化学法、生物铁法、硫酸亚铁法、空气吹脱法等。其中碱性氯化法应用较广,硫酸亚铁法处理不彻底亦不稳定,空气吹脱法既污染大气,出水又达不到排放标准.较少采用。
食品工业废水
食品工业原料广泛,制品种类繁多,排出废水的水量、水质差异很大。废水中主要污染物有:1、漂浮在废水中固体物质,如菜叶、果皮、碎肉、禽羽等;2、悬浮在废水中的物质有油脂、蛋白质、淀粉、胶体物质等;3、溶解在废水中的酸、碱、盐、糖类等:4、原料夹带的泥砂及其他有机物等;5、致病菌毒等。
食品工业废水的特点是有机物质和悬浮物含量高,易腐败,一般无大的毒性。其危害主要是使水体富营养化,以致引起水生动物和鱼类死亡,促使水底沉积的有机物产生臭味,恶化水质,污染环境。
食品工业废水处理除按水质特点进行适当预处理外,一般均宜采用生物处理。如对出水水质要求很高或因废水中有机物含量很高,可采用两级曝气池或两级生物滤池,或多级生物转盘.或联合使用两种生物处理装置,也可采用厌氧—需氧串联的生物处理系统。
造纸工业废水
造纸废水主要来自造纸工业生产中的制浆和抄纸两个生产过程。制浆产生的废水,污染最为严重。洗浆时排出废水呈黑褐色,称为黑水,黑水中污染物浓度很高,BOD高达5—40g/L,含有大量纤维、无机盐和色素。漂白工序排出的废水也含有大量的酸碱物质。
抄纸机排出的废水,称为白水,其中含有大量纤维和在生产过程中添加的填料和胶料。
造纸工业废水的处理应着重于提高循环用水率,减少用水量和废水排放量,同时也应积极探索各种可靠、经济和能够充分利用废水中有用资源的处理方法。例如浮选法可回收白水中纤维性固体物质,回收率可达95%,澄清水可回用;燃烧法可回收黑水中氢氧化钠、硫化钠、硫酸钠以及同有机物结合的其他钠盐。中和法调节废水pH值;混凝沉淀或浮选法可去除废水中悬浮固体;化学沉淀法可脱色;生物处理法可去除BOD,对牛皮纸废水较有效;湿式氧化法处理亚硫酸纸浆废水较为成功。此外,国内外也有采用反渗透、超过滤、电渗析等处理方法。
印染工业废水
印染工业用水量大,通常每印染加工1吨纺织品耗水100一200吨,其中80%一90%以印染废水排出。常用的治理方法有回收利用和无害化处理。
一、回收利用
1、废水可按水质特点分别回收利用,如漂白煮炼废水和染色印花废水的分流,前者可以对流洗涤.一水多用,减少排放量;
2、碱液回收利用,通常采用蒸发法回收,如碱液量大,可用三效蒸发回收,碱液量小,可用薄膜蒸发回收;
3、染料回收.如士林染料可酸化成为隐巴酸,呈胶体微粒.悬浮于残液中,经沉淀过滤后回收利用。
二、无害化处理
1、物理处理法有沉淀法和吸附法等。沉淀法主要去除废水中悬浮物;吸附法主要是去除废水中溶解的污染物和脱色。
2、化学处理法有中和法、混凝法和氧化法等。中和法在于调节废水中的酸碱度,还可降低废水的色度;混凝法在于去除废水中分散染料和胶体物质;氧化法在于氧化废水中还原性物质,使硫化染料和还原染料沉淀下来。
3、生物处理法有活性污泥、生物转盘、生物转筒和生物接触氧化法等。
为了提高出水水质,达到排放标准或回收要求.往往需要采用几种方法联合处理。
化学工业废水工业废水
化学工业废水主要来自石油化学工业、煤炭化学工业、酸碱工业、化肥工业、塑料工业、制药工业、染料工业、橡胶工业等排出的生产废水。化工废水污染防治的主要措施是:
一级处理主要分离水中的悬浮固体物、胶体物、浮油或重油等。可采用水质水量调节、自然沉淀、上浮和隔油等方法。
二级处理主要是去除可用生物降解的有机溶解物和部分胶体物,减少废水中的生化需氧量和部分化学需氧量,通常采用生物法处理。经生物处理后的废水中,还残存相当数量的COD,有时有较高的色、嗅、味,或因环境卫生标准要求高,则需采用三级处理方法进一步净化。
三级处理主要是去除废水中难以生物降解的有机污染物和溶解性无机污染物。常用的方法有活性炭吸附法和臭氧氧化法,也可采用离子交换和膜分离技术等。各种化学工业废水可根据不同的水质、水量和处理后外排水质的要求,选用不同的处理方法。
酸碱废水
酸性废水主要来自钢铁厂、化工厂、染料厂、电镀厂和矿山等,其中含有各种有害物质或重金属盐类。碱性废水主要来自印染厂、皮革厂、造纸厂、炼油厂等。酸碱废水中,除含有酸碱外,常含有酸式盐、碱式盐以及其他无机物和有机物。酸碱废水具有较强的腐蚀性,需经适当治理方可外排
治理酸碱废水一股原则是:
1、高浓度酸碱废水,应优先考虑回收利用,根据水质、水量和不同工艺要求,进行厂区或地区性调度,尽量重复使用:如重复使用有困难,或浓度偏低,水量较大,可采用浓缩的方法回收酸碱。
2、低浓度的酸碱废水,如酸洗槽的清洗水,碱洗槽的漂洗水,应进行中和处理。 对于中和处理,应首先考虑以废治废的原则。如酸、碱废水相互中和或利用废碱(渣)中和酸性废水,利用废酸中和碱性废水。在没有这些条件时,可采用中和剂处理。
选矿废水
选矿废水具有水量大,悬浮物含量高,含有害物质种类较多的特点。其有害物质是重金属离子和选矿药剂。选矿废水主要通过尾矿坝可有效地去除废水中悬浮物,重金属和浮选药剂含量也可降低。如达不到排放要求时,应作进一步处理,常用的处理方法有:
1、去除重金属可采用石灰中和法和焙烧白云石吸附法;
2、主除浮选药剂可采用矿石吸附法、活性炭吸附法;
3、含氰废水可采用化学氧化法。
冶金废水
冶金废水的主要特点是水量大、种类多、水质复杂多变。按废水来源和特点分类,主要有冷却水、酸洗废水、洗涤废水(除尘、煤气或烟气)、冲渣废水、炼焦废水以及由生产中凝结、分离或溢出的废水等。
B. 工业污水的处理办法
现代社会发展对水质要求不断提高,对水量需求越来越大。由于水体过渡污染和水资源过渡采用,全球不少地区面临严重水危机。控制水质环境成为各工业用水单位的当务之急,工业废水为水域的重要污染源,具有量大、面广、成分复杂、毒性大、不易净化、难处理等特点。本论文根据工业水污染的特点,简要介绍几种适合处理工业用水污染的方法。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高速发展,人们所从事的生产活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活跃,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带来许多不确定性的负面影响,在环境问题上显得日益突出,当今城市工业企业在商品经济的市场调节作用下,为适应或缓解商品社会供需矛盾而自我发展起来的。因此,工业企业门类繁多、产品多样,污水成分也十分复杂。针对工业水污染现状分析,主要应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来治理工业水污染:
1.膜分离法
膜分离过程组分一般不发生相的变化,能耗较小,操作温度在室温左右。它是一种节能技术。膜分离范围广,无论工业废水中的无机物还是有机物,细菌还是矿物微粒均可使用。膜分离适用体系也较多,大多可用膜分离。膜分离的装置比较简单,容易控制,可以连续操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不高,膜的通量和选择性待进一步提高,膜污染的防治和浓差极化等。工业污染水处理是膜分离的重要应用领域,微孔膜、超滤膜具有较大的孔径,在深度处理前后常用作预处或后处理。由于膜分离过程基本为物理过程,不需投加其他药剂,不产生副产物,用于饮用水处理,可以大大提高水的质量。
2.电场处理法
电场处理法是将电场施加于待处理工业污染水中,观察水体系物理、化学性质的变化。这些性质包括水体系密度、吸光度、电导率的变化及对结垢物的影响。电场处理可根据不同水污染工作条件分为高压静电场法、高频电场法和电子处理法。
2.1高压静电法
高压静电场的电场强度为3 000-5000V/cm。美国学者将10000V的高压加于工业原污染水时,产生极好的阻垢效果,他们认为这种阻垢作用是由于电场作用下流动的水产生微弱电流所致。形成水垢的化合物大多为离子化合物,由正、负离子组成,当水中施加电场时,离子会受到电场的吸引,使其难以结合成固体物。1970年代末,日本将静电除垢器与给水槽和脱气装置组合,用于工业给水处理,取消化合加药,亦可达到防垢、缓蚀的目的。1970年代后期,国内亦陆续研制了静电水处理器并在一些工业用水处理工厂中应用。高压静电场法除了可以阻垢、除垢外,还可以缓蚀、消灭工业废水中的细菌。
2.2高磁电场法
高频电场法的电场强度并不大,一般在1 000 V/cm以下,而电场频率要高,通常在10Mnz以上。试验表明,工业污染水流速一定时,随着电场频率增大,阻垢率随之增大;当频率在10MHZ以上时,流速对阻垢率影响很小。可见频率足够高时在短时间内就能阻止工业废水垢形成。阻垢作用可能是在高频电场作用下,极小晶粒表面带电,阻碍晶粒正常成长,从处理前后电镜照片明显看出工业污染水中固体形态的差别。
2.3电子处理法
电子处理法与前两种电场法的区别在于该法直接向工业污染水中通入微小电流,所以装置由直流稳压电源和处理器两部分组成。管状处理器的中心有一金属正极,处理器壳体为负极。该类处理器1970年代首先由美国研制成功,1980年代末国内亦有产品问世。陈家森等研究表明,电场还会对工业污染水的结构发生影响,引起水中部分氢氧键断裂,水中出现过量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过氧化氢及自由质子。其中氢氧键的断裂是通过电场对水分子的附加能进行估算:用核磁共振波谱仪测试质子核磁纵向弛豫时问用以证实电场处理后水中过量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存在,这种自由基和氧分子一样,具有顺磁性;用光子计数器通过鲁米诺化学发光现象,可以确定电场处理前后过氧化氢浓度在体系中的变化。
3.磁场处理法
磁化法用于工业废水防垢效果明显。此外,有试验表明磁化水可提高树脂的离子交换容量,可作为离子交换前的预处理。磁化水用于混凝土可缩短固化时间、提高强度和增加防冻性及化学稳定性。经过处理后的饮用磁化水还有排除人体胆结石的作用。磁法水处理技术还可用于含油工业污水处理中。与其他方法相比,磁法分离净化技术更彻底、无二次污染。将磁性材料(如Ni-Cu-Zn铁氧体等)制成粉状,放入含油工业废水中搅拌,油被磁粉吸附。再通过磁分离装置,吸附了油的磁粉留在磁场中,而水被分离。而改性磁粉法可将磁粉表面用适当材料处理使其亲油。若用石腊、高级脂肪酸等处理,表面覆盖一层亲油疏水薄膜。这种改性磁粉加入含油污水中时增加了对油的亲合力,油和磁粉凝聚成泥状物下沉。最后用磁场将油泥物分离。
4.生物法处理工业水污染
4.1传统生物法
传统生物处理工业污染水的方法包括活性污泥法、氧化塘生物滤池、生物转盘等。活性污泥法是最主要的传统生物法,利用曝气池进行废水处理微生物作刚下废水得到净化。活性油腻物通常要经过接种、培养、驯化,由细菌、原生动物和其他杂质组成。氧化塘足最原始的生物水处理方法,可以利用池塘、洼地,不需要另外的设施,因其处理效果差,1960年代末增加人工强化条件,发展为新的氧化沟技术。生物滤池、生物转盘都是利用滤料上附着的生物膜。这种方法在某些方面优于活性污泥法。传统生物法的系统由水、污染物、微生物、氧组成。一般有工业污水的地方就会出现这种天然处理系统。活性污泥既是微生物载体,又是微生物代谢的产物。系统运行过程不断从界鼓入空气,其中的氧溶解于工业污水中,通过生物体酶的催化与污染物相作用。污染物一般为含碳有机物,如果条件适宜,会发生阶段性降解,或彻底降解,最终变为二氧化碳和水。活性污泥中常有多种微生物,在常温附近都能正常生存,处理系统结构简单,所以它的优点是处理污染物种类多、对许多有机物处理效率高、受气候条件影响小、管理不复杂。这种技术的应用始于1914年,长期以来,是城市污水及某些工业废水的主要处理方法。由于一般工业废水中污染物和氧的浓度都较低,微生物的专属性不会很高,氧化有机物的速率较慢,导致这种系统主要缺点是处理周期长、占地面积大、同时运行费用也较高。
4.2酶处理法
微生物与工业污水中有机物接触时发生多种化学反应,如氧化还原、脱羧、脱氮、脱水、水解。这些作用不是微生物与有机物的直接反应,而是通过微生物细胞产生的酶,经过一系列催化阶段,使有机物得到降解。微生物体内的酶体系由于遗传变异和高速繁殖对环境有很强的适应性,可用来处理不同的工业污水质。根据微生物的特性可分为需氧法和厌氧法。需氧法应用较多,厌氧法亦受到重视。生物法氧化有机物通常分阶段进行,初期生物降解只引起化合物母体结构变化,即有中间产物生成。最终生物降解可以完全无机化。
5.总结
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工业污染水的几种处理方法分析了工业用水污染控制情况,这些工业废水如直接排放或处理不当 ,将影响水体的自净 ,因而使水质恶化。由于工业废水的组成复杂 ,往往需要由几种方法组成一个处理系统 ,才能完成所要求的处理功能, 因此应用于工业废水处理的化学法、物理化学法和生物法取得了极大进展,因此研究开发高效、经济的应用于工业废水处理新技术将成为未来几年内新的环保研究热点。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C. 工业废水如何处理
含有剧毒物质废水,如含有一些重金属、放射性物质、高浓度酚、氰等废水应与其他废水分流,以便于处理和回收有用物质。一些流量大而污染轻的废水如冷却废水,不宜排入下水道,以免增加城市下水道和废水处理厂的负荷。这类废水应在厂内经适当处理后循环使用。
含有剧毒物质废水,如含有一些重金属、放射性物质、高浓度酚、氰等废水应与其他废水分流,以便于处理和回收有用物质。
一些流量大而污染轻的废水如冷却废水,不宜排入下水道神饥,以免增加城市下水道和废水处理厂的负荷。这类废水应在厂内经适当处理后循环使用。
在使用有毒原料以及产生有毒的中间产物和产耐芹品的生产过程中,采用合理的工艺流程和设备,并实行严格的操作和监督,消除漏逸,尽量减少流失量。
最昌瞎毕根本的是改革生产工艺,尽可能在生产过程中杜绝有毒有害废水的产生。如以无毒用料或产品取代有毒用料或产品。
D. 新疆喀什疏勒县城南污水处理厂日常运行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工艺
污水处理。即是城南污水处理厂,那么日常运行中最需要重点关注的工艺就是污水处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称“新”,首府乌鲁木齐市,位于中羡滑国西北地区,是中兄清腊国五个少数正猜民族自治区之一。
E. 新疆广汇污水处理厂都有哪些车间
新疆广汇污水处理厂包括污水收集、污水中转、处理一车间、管沟清淤车间、污泥处理车间、污水处理二车间等,它们各自负责污水收集、处理和淤泥处理,确保污水经过净化后可以安全地回归大气环饥闭境祥肢旁中。谨橡
F. 乌鲁木齐一体化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多少钱
沃能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价格,一般受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1、水量;2、水质;3、排放标准;4、设备材质;5、工艺方案;6、施工要求(含土建的需要考虑冻土层等)。所以说,价格应该是可以从几万到几十万,上百万的都有;山东沃能环保是一家具有环保二级、机电叁级、市政叁级的环保企业。实力雄厚,新疆也有一些项目。一般都是完全按照排放标准和水质来设计方案,保证出水达到排放标准。不过比起一些小公司,报价会偏高点!
G. 2021年新疆污水处理量是多少
50万立方米/日。2021年,全国污水处理率97.89%,比2020年增加0.36个百分点;2021年新疆污水处理量是50万立方米/日,全国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68.6%,比2020年增加3.8个百分点。
H. 工业废水的处理方法有哪些
1、化学处理法。即利用化学药剂之间的反应作用,降解水中的有害物质。常见的化学方法有混凝、中和、吸附、离子交换、氧化还原等!
2、生物处理法。主要是根据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功能转化废水中的有机和无机物,使水体保持平衡。如活性污泥、生物过滤、自然生物处理等都属于生物法。
3、物理处理法。工业废水中例如冶金行业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大都含有重金属物质,采用物理法将其中的重金属物质进行提炼,资源回收利用。如沉淀、过滤、反渗透、气浮、离心、蒸发等过程都属于物理方法!
4、物理化学综合处理法。物理化学法是根据物理现象,化学反应来分离或消融废水中的残余物,主要有萃取、结晶、mvr蒸发系统等方式。
I. 工业废水的处理方法有哪些
1、物理法
主要是根据废水中所含悬浮物的比重不同利用物理作用而使之分离,可重力分离、离心分离、过滤、蒸发结晶等,其目的是去除悬浮物、胶装物质。
2、化学法
主要通过化学反应的作用,转化、分离、回收废水中的污染物质,该方法包括中和法、混凝法、化学沉淀处理法和氧化还原处理法,其目的是调整PH值,可以去除悬浮物、胶状和溶解性物质。
3、物理化学处理法
主要包括电解法、吸附法、膜分离和磁分离法,去除悬浮、胶状和溶解性物质。
4、生物处理法
主要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除去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方法,常用方法有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氧化塘法、污泥消化法等,可以去除胶体和溶解性物质。
工业废水的危害:
1、工业废水直接流入渠道,江河,湖泊,污染地表水,如果毒性较大会导致水生动植物的死亡甚至绝迹;
2、工业废水还可能渗透到地下水,污染地下水,进而污染农作物;
3、如果周边居民采用被污染的地表水或地下水作为生活用水,会危害身体健康,重者死亡;
4、工业废水渗入土壤,造成土壤污染,影响植物和土壤中微生物的生长;
5、有些工业废水还带有难闻的恶臭,污染空气;
6、工业废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质会被动植物的摄食和吸收作用残留在体内,而后通过食物链到达人体内,对人体造成危害。
J. 乌鲁木齐地区生态环境问题及相关的防治对策探讨
朱瑾1杨宏伟2张兰1
(1新疆地质环境监测院,新疆,830000;2中国地质大学,北京,100083)
摘要近50年来由于人类对自然资源,特别是水资源开发利用不当,乌鲁木齐地区生态环境恶化为:河流缩短,湖泊干涸、萎缩,地下水位下降,地表水、地下水水质恶化,土地沙漠化、盐渍化扩大,水土流失加剧,草场退化,草地破坏等。在21世纪乌鲁木齐经济发展中若不能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及防治,将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乌鲁木齐地区生态环境防治对策
绿洲是干旱区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区域,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保护和建设好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西部大开发必须始终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乌鲁木齐位于欧亚大陆腹地,气候干旱,平原地区干旱少雨,蒸发强烈,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南山和东山的中高山地区,降水较多,年降水量可达500mm以上,是乌鲁木齐地区水资源形成区及河流的发源地。
近50年来,由于人类对自然资源,特别是水资源开发利用不当,使乌鲁木齐地区生态环境恶化。这种势头若不能得到有效控制,生态赤字进一步扩大,将会影响到乌鲁木齐21世纪的经济发展,甚至影响到新疆在较短时间内发展成为中亚经济中心和实施人口、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1乌鲁木齐地区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
水资源是绿洲生命之源,它既是建造绿洲的主要动力,也是维护绿洲生态的最重要的因素。长期以来由于只注重引水,不注重节水,只注重兴修水利,不注重灌溉管理,只注重大水漫灌,不注重排水;只注重工农业用水,不注重生态用水;只注重工业生产,不注重废水管理,结果引发了许多生态环境问题,威胁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1河流缩短,湖泊干涸、萎缩
乌鲁木齐河出山口就引入青年渠、乌拉泊水库、红雁池水库、和平渠等人工库渠系统,昔日流经乌鲁木齐市区的河道已干涸,河床已建成河滩公路。上游修建的青年渠渠道,一般年份引水率高达90%,大大超过了干旱区的50%的界限。使乌鲁木齐河不能到达归宿地—尾闾湖东道海子。据《中国陆地卫星假彩色影像图集》发表的卫星相片判读,东道海子水量最大时湖面长12km,宽2km,面积达24km2,现已干涸。
1.2地下水位下降
随着乌鲁木齐地区经济建设的发展,开辟水源地、兴建水利、开垦农田,使地下水开采量大幅增加,仅乌鲁木齐市地下水生产力就从1990年的18万t/d增至2001年的37万t/d,使得乌鲁木齐地区地下水位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柴窝堡湖北地区降幅最大,达-0.592~-7.481m(见表1)。
表1乌鲁木齐地区地下潜水水位动态特征表
1993年柴北水源地投产后,开采量增至2002年的3010.0万m3,地下水位明显下降,使得处于牧场中部面积30km2的柴窝堡湖水位已下降0.7m,湖面面积减少了近5km2。柴窝堡湖水的含盐量也逐年递增(见表2),矿化度、硬度也呈上升趋势。照此下去,柴窝堡湖将会变成小盐湖。
表2柴窝堡湖水水质特征表单位:mg/L
乌鲁木齐市红山西公园的地下水溢出泉群由于20世纪70年代后地下水的大量开采而被疏干,天然的生态环境被破坏,昔日的天然湖泊变成了人工湖泊。
1.3地下水水质恶化
以1987年新疆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完成的《乌鲁木齐地区地下水背景值调查》项目中统计计算出的值作为污染起始值。根据2002年水质检验结果,可见乌鲁木齐地区除柴窝堡盆地、乌拉泊大部分地段外,其余地段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乌鲁木齐河谷一水厂以南以微—轻污染为主,一水厂以北以中污染为主(见表3)。以生活饮用水为标准,柴窝堡地区、乌拉泊—一水厂地下水质量优良一较好,满足饮用水标准。
表3地下水污染程度评价表
1.4地表水水质恶化
乌鲁木齐河出山口以上地段,河水矿化度多数小于0.5g/l,属清洁水,在流经途中,上游跃进钢铁厂工业废水及市区段沿岸大量生活废水和垃圾的排入,致使河水中三氮含量、总大肠菌群超标;水磨河沿岸由于造纸厂、纺织厂等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大量排入,多年来一直污染较重。柴窝堡湖由于新疆化肥厂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的大量排入而受到有机物和氮的污染,1998年该厂向柴窝堡湖排放事故性污水,造成水中硝酸盐含量、矿化度等含量升高,硝酸盐含量从1996年的0.54mg/l上升到16.1mg/l,上升了29倍;矿化度从1996年的3.735g/l上升到4.574g/l,上升了18%。
1.5沙漠化扩展
北部东道海子原是乌鲁木齐河的归宿地,是天然草场和芦苇的生产基地。原东道海子周围有18.8万亩胡杨林,现已被砍伐,荒漠性代表植物梭梭的面积和数量在不断减少,使林木的防风固沙能力降低,沙丘由原来的固定、半固定状态趋于活化,并进入芒硝场场区和居民区。102团17连以东农民开垦荒地,破坏植被,使土地人为沙化,沙丘每年以0.6m速度南移。
1.6次生盐渍化扩大
乌鲁木齐河流域下游是乌鲁木齐河的排泄区,原生环境中土壤含盐量高,地下水径流不畅,加之水库、渠系防渗率低,垦耕后洗盐不彻底,农灌渗漏导致地下水位上升,土壤含盐量增加。
下游102团灌区内干渠无一条防渗,支、斗渠数量多,防渗比例小,渠系水利用率低,渗漏量大,大量的农灌(毛定额468.95m3/亩)渗漏导致农灌区地下水位抬升,土壤次生盐渍化加重。据2000年现状调查,102团耕地面积中非盐渍化面积占14.83%,轻盐渍化面积占43.84%,强盐渍化面积占15.06%,土壤次生盐渍化使农作物减产。
1.7水土流失加剧
水土流失问题在乌鲁木齐曾是一个被忽略的水环境问题。近年来,得到了政府及职能部门的高度重视,2002年11月19日出台了《乌鲁木齐水土保持规划》,使乌鲁木齐市治理水土流失有章可循。
乌鲁木齐河上游由于森林和草地的破坏,加剧了山地侵蚀,大量泥砂下泄带来水库被淤,库容减少,调洪能力大大降低,汛期洪患严重。上游乌拉泊水库、红雁池水库因水库淤积,库容减小30%以上,致使近几年每年汛期(6~8月)将南下的洪水直接排泄于渗透性较好的河滩,造成乌拉泊—燕尔窝地区该时段地下水位大幅上升,月上升2~10m。在水资源严重短缺的乌鲁木齐市洪水这样白白流走,实为可惜。
据《新疆地质环境公报》,2002年乌鲁木齐市水土流失面积6127.73km2,占乌鲁木齐市土地总面积的53.83%,其中强度水土流失面积216.64km2,占流失总面积的3.5%,中度水土流失面积3510.99km2,占流失总面积的57.3%,轻度水土流失面积2400.1km2,占流失总面积的39.2%。乌鲁木齐市水土流失面积占全疆水土流失面积11万km2的0.0006%。近5年,南山地区共发生大小洪水数十余起,冲蚀破坏草场、耕地、引起泥石流灾害,对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危害。
1.8草场退化、草地破坏
乌鲁木齐天然草场50%以上的面积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其中大多为人为因素造成的。柴窝堡地区自1995年大量开采地下水,使该地区地下水位下降3~6m,附近柴窝堡乡及天山牧场达15万亩植被面临严重退化的危机,受影响的牲畜由1995年的3000只(头)增至目前上万只(头)。
被人们誉为首府“东大门绿色屏障”的乌拉泊自然草场,近年来遭受严重的人为破坏,草场上到处可见采砂石的机械和人影,被破坏的草场上到处都是砂堆、车化痕迹、砂坑。该地区采挖中草药现象也日趋严重,原自治区文教农场附近的盐生植被中,曾有很多肉苁蓉生长,现已廖廖无几,如此下去,多则10年,少则5年的时间,该地区的肉苁蓉即会出现被挖光的境地。这块绿色的屏障受到破坏,造成乌拉泊的沙尘将畅通无阻地进入乌鲁木齐市区,使乌鲁木齐市沙尘暴天气增加。
2生态环境防治对策探讨
确切地说,控制人为活动对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即使达到较高水平,“零效应”也是难以做到的,经济活动的不合理仍会引起环境效应,对此需实行“调节”对策,即调节水、土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式,调节环境的适应能力,调节污染物的排放方式、去向和归宿,最终使生态系统得到平衡,源源不断地创造出人类需要的生产力。针对乌鲁木齐地区地下水来源特征(以地表水入渗为主)及与地表水的关系,合理开发利用地表水、地下水,在河流上游地段以利用地表水为主,中游地段地表水、地下水兼并开发利用,河流下游地区地下水浅埋带以开发利用地下水为主。
基于上述原则,提出以下对策。
2.1治理山区环境,涵养保持水源
乌鲁木齐南部山地是乌鲁木齐河流域主要的天然森林和草场分布区,具有重要的涵养水分、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由于南部山地秀美的风光,旖旎的自然景观,已成为夏季旅游渡假的理想场所,但因其位于乌鲁木齐河上游,是城市工矿和农业用水的主要水源地,因而要合理适度发展牧业,积极保护和抚育天然林,统筹兼顾和合理布局水源地保护区和旅游区用地。
乌鲁木齐东郊山地草场面积大,但荒漠草场比重大,可利用较丰富的山区降水资源进行人工草场建设,改善生态环境。
同时要充分重视水源地的保护,建立乌拉泊—柴窝堡水源保护区、水磨沟水源保护区、乌鲁木齐河水源保护带。
2.2充分发挥水库的作用,加快水库清淤、加固工程
流域内平原水库对调节地表水资源的时空分配起着重要的作用,因而要充分发挥乌拉泊、红雁池、猛进等平原水库对该区地下水资源的调节作用,加快水库除险加固、清淤工程,以提高平原水库利用率,并及早修建大西沟水库,使有效的水资源得到合理利用。
2.3控制柴窝堡地区地下水开采量,加快实施引水入柴湖工程
柴窝堡湖北水源地、湖西水源地的运行,使该地区地下水位下降,目前已出现湖水位下降、水质恶化,植被枯萎等生态环境问题,一方面要统一管理柴窝堡地区水资源,严格控制水源地的开采,严禁超米B+C级允许开采量,同时加强该地区地下水动态监测、湖水位动态监测、生态环境监测,立足于现在的生态平衡,严禁在该区上用水量大的项目,严格执行打井、取水审批制度;另一方面,要加快实施引3个山水入湖工程,以达到开采与引源平衡,保持该地区生态平衡。
2.4开源节流,缓解城市及生态用水
乌鲁木齐地区水资源十分紧缺,近期解决供需矛盾可采用新建西山水源地、一道沟水源地、芨芨槽水源地;中—远期尽快开展、完成引额济乌、引达济乌等区外调水工作,同时节水措施不可忽视,必须从工业用水、农业用水这些用水大户上开挖潜力。工业废水采用回用技术,对电力、冶金、化工等用水量大的行业,政府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积极推广废水回用新工艺,做好工业节水工作;农业用水应推广和改进灌溉技术,建立节水农业结构,控制灌溉定额,改变广种薄收的落后局面。
2.5合理调整农业及生态用水比例,防止盐渍化、沙漠化扩大
乌鲁木齐平原区降水稀少,不能满足天然植被生长需要,自然植被用水若得不到保证,荒漠化扩大就会吞噬绿洲,所以维护生态用水必不可少。维护天然植被,一般不需要适时适量,用水高峰期间不与农业争水,且水质要求不高,矿化度较高的农业排水也可作为生态用水。在下游地区既要防止盐渍化、沼泽化、沙漠化,又要满足天然植被用水,就必须科学合理控制生态用水与农业用水比例及地下水位埋深,一般来说农业用水与生态用水比例3∶1为宜,地下水位埋深维持在2~4m较为合适。
2.6调整工业布局,严禁不达标的废水任意排放,污染地下水
乌鲁木齐市倾斜平原东部污染较重,主要是由于水磨河沿岸的工矿企业将部分未达标的工业废水排入河中,受污染的水灌溉下游垦区及戈壁漫流而造成的,因而要建立市区排污系统,并对工业废水进行无害处理,待各项指标符合国家污水排放标准后,统一排入河中或农灌。
对水源保护区的现有工业,如乌鲁木齐河上游的跃钢应尽快关停焦化厂、炼钢厂、炭黑厂、水泥厂等,并逐渐减少人口规模,加强污水集中处理,做到达标排放;柴窝堡水源地附近的新疆化肥厂应尽快采用油改气节水方案削减排污量,使处理后的水达到Ⅲ级标准;位于水磨河沿岸的塘瓷厂、纺织厂等单位应尽快搬迁;对有污染又无法治理的企业(如燕尔窝水泥厂、日用化工厂、油漆厂、塘瓷厂)必须实行“关、停、并、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