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水回用是什么意思
“中水”一词是相对于上水〔给水〕、下水〔排水〕而言的。中水回用技术系专指将小区居属民生活废〔污〕水(沐浴、盥洗、洗衣、厨房、厕所)集中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标准回用于小区的绿化浇灌、车辆冲洗、道路冲洗、家庭坐便器冲洗等,从而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
Ⅱ 中水回用的发展及处理技术
水污染、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制约因素。针对水资源紧缺的现状,有必要对中水回用技术做重要阐述,简要介绍了中水回用的发展历程及各类处理工艺。
中国的城市化速度不断的加快,城市的规模也在迅速扩大,与此同时 水资源匮乏的矛盾日益突出,已构成诸多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根据中国工程院《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水资源开发利用》对中国城市水资源需求的预测,水资源供需矛盾将进一步加剧,至2030年,2050年城市用水需求将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590亿m3,910亿m3。解决水资源紧缺问题成为整个国家的发展问题,相应的三种解决办法,节水、蓄水、调水,而节水是最为经济可行的解决措施。中水利用是最主要最为行之有效的重要措施,对于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改善水环境有着非常重大的长远意义。
1中水的概念
在建设部《城市中水设施管理暂行办法》中将中水定义为:部分生活优质杂排水经处理净化后达到《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CJ/T48-1999),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重复使用的非饮用水。中水是再生水,之所以称之为中水,是沿用了日本的说法,通常人们把自来水叫做“上水”,吧污水叫做“下水”,而中水的水质介于上水、下水之间,故名“中水”。中水虽然不能饮用,但它可用于一些对水质要求不高的场合,中水回用的对象分为市政杂用水,生活杂用水和工业用水。市政杂用水包括公园绿化和河湖用水、城市绿化用水、道路路面喷洒用水等;生活杂用水包括厕所冲洗、汽车洗涤;工业用户重点是回用至热电厂和化工厂等冷却用水以及城市污水处理厂内部杂用水等。
2中水回用的发展历程
中国对城市污水处理与利用的研究,早在1958年就开始列入国家科研课题;20世纪60年代关于污水灌溉的研究已达到一定的水平;20世纪70年代中期进行了对城市污水以回用为目的的污水深度处理工程试验;20世纪80年代初,济南、青岛、大连、北京、太原、天津、西安等缺水的大城市相继开展了污水回用于工业和民用的试验研究,像北京等一些城市已修建了回用试点工程并取得了积极的成果,不少公共建筑亦建设了水回用装置。目前世界上许多面临着严重水危机的国家都在积极利用城市污水,并将城市污水作为第二水源予以开发利用,已取得了成功的经验。美国有357个城市实现了中水处理后再利用;日本从20世纪60年代起一直大力研究和推广城市中水回用技术,广泛供给工厂、企业和居民小区;南非1986年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城市中水“再生水”厂,用作城市自来水的补充水源。此外,以色列、俄罗斯、英国以及中东诸国等都相继发展利用中水回用,以弥补日益缺乏的水资源。
3中水回用处理技术
中水回用工程多是以居民生活小区排放的生活污水为进水水源,出水要达到中水回用标准。中水水源大致可分为三种情况:一、污染程度较轻的优质杂排水譬如:沐浴排水,空调系统排水,降雨时的雨水等,应该优先选择这类水作为中水水源;二、杂排水,冲厕以外的生活排水组合,其污染程度处于中等;三、各类生活排水不经分散开而汇集到一起的污水称为生活污水,相比之下污染程度最为严重,其处理费用较高,工艺流程也较为复杂。根据不同的进水的水质以及中水回用的具体用途而选用不同的处理工艺。一般性的工艺流程可概括为:原水→格栅→调节池→主要处理工艺→过滤→消毒→中水。
处理流程中格栅与调节池处理为预处理,过滤、消毒等为后处理,预处理和后处理各种处理方法基本上是相同的。主要处理工艺可以选择,其中包括混凝沉淀、膜过滤 、生物处理、活性炭吸附等。按主要处理工艺中水回用处理方法一般分为三大类:物理化学处理法、膜滤法、生物处理法。
1、 物理化学处理法
物理化学处理法的主要处理工艺是混凝沉淀技术和过滤吸附技术,适用于处理污染程度较轻的优质杂排水,处理工艺流程短,技术简单,占地相对较小因此适宜小规模的中水工程采用。
2、 膜滤法(又称物理处理方法)
膜滤法主要是利用膜技术对污水进行处理,滤膜能轻易地将有机高分子物质、胶体微粒、微生物等污染物质过滤在外,容易操作,处理水量大,出水水质好,波动小易于实现微机自动控制,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但工程设备一次性投资较高。
3、 生物处理法
生物处理法的主要处理工艺是利用微生物的吸附、氧化来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对处理有机物含量较高的污水有着很好的效果,受水负荷变动影响小、出水水质稳定、运行费用较少适用于较大规模的中水工程。
以上三类处理工艺,根据原水水质、中水回用水质要求、投资成本、经济条件等进行选用,同时考虑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亦可几种工艺组合起来进行污水处理,可收到更好的处理效果。一种综合处理方法已经取得较好的处理效果,即臭氧生物活性炭净水工艺(BAC法)。
BAC 法主要利用臭氧、生物、活性炭三种技术工艺,臭氧生物活性炭作用对有机物的去除包括三个过程:臭氧氧化、活性炭吸附和生物降解。即在对有机物的去除上,先发挥臭氧的强氧化能力,将有机物氧化成可被微生物降解的小分子有机物,接着利用活性炭良好的吸附性能将其吸附,再由吸附在活性炭上的生物对吸附的有机进行生物降解,而臭氧分解产生的氧溶解在水中使水中的溶解氧常成饱和状态或接近饱和状态,这有为活性炭中的微生物降解提供必要的条件。这一臭氧与颗粒活性炭滤池相结合的臭氧生物活性炭净水处理工艺,一般置于后处理处。相应的研究和工程实践证明,BAC 法能高效去除水中的有机物,且由于运用了生物技术,大大延长了活性炭的运行周期,从而大幅度降低了运行成本。自德国杜塞尔水厂首先使用至今,已有30 多年的历史。目前在美国、日本、荷兰、瑞士等发达国家以成为给水净化处理技术的主导工艺。进入20 世纪90年代中后期,这种深度处理工艺在国内供水企业中也开始起步,发展至今取得很好的净水效果。这种技术工艺大多还是用于取水水源受污染的饮用水水厂,如果引进到中水处理中,经深度处理水质肯定会远好于经一般的处理工艺所得到的水。对用水水质要求较高的处理厂将会是一项值得采用的技术,该方法在严重缺水地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4结语
中水回用可有效减小污水的任意排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同时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实现污水的再利用,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具有极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在推行中水回用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一些问题,如技术工艺、工程设备的问题而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中水处理的技术工艺将得到发展,工程设备也会越来越先进,中水回用将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诸多地方缺水状况日益加剧,中水回用在供水和改善水环境方面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Ⅲ 污水回用的目的主要有哪些
1.1 污水的处理利用,有利于缓解水资源的供需矛盾
众所周知,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水资源,而全球性的水资源危机时常发生,严重威胁着人们正常的生活。为了应对此问题,许多国家和地区已开始对城市污水处理回收利用做出了总体规划,通过对污水的处理,产生出一种新的水资源,以缓解紧张的水资源状况。然而,污水的处理究竟又能产生出多少水量呢?据粗略估算,目前城市的供水量有80%变成了污水,而这80%的污水量通过处理后仍有70%可以安全回用,这也就说明了城市供水量的七成,可以变成再生水以重新使用,这就大大减轻了用水资源的紧张状况。
1.2 污水的回收利用,体现了水资源的“优质优用,低质低用”原则
在日程生活用水中,并非都需要优质水。例如,人体直接饮用的水仅占不到5%,而对水质要求不高的生活用水达到了20%以上,甚至高达30%。在美国的佛罗里达州曾规定:市政、娱乐、景观和环境等用水必须采用水质较低的水源。这条规定就体现了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的原则。同时也再次证明了对于污水的回用,是可以扩大水资源的利用范围和有效利用程度的。
Ⅳ 中水回用与污水资源化研究
在当前的生态环境中,水资源污染一直是城市发展建设中的重要问题之一,而中水回用以污水资源化为主要的目标,解决了水资源污染的问题,优化了水资源的利用模式,在当前的城市水资源管理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本文的介绍中,主要是针对中水回用系统的现状以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加强中水回用系统的应用,提高污水的资源化利用。
水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在我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还有很多地区处于水资源缺乏的状态,而我国对于水资源的利用只是循环在开采、利用、污水排放的传统模式中,这样的方式造成了水资源的严重浪费,加强了我国水资源的短缺,当务之急就是能够环节现在的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减少污水的排放量,而中水会用系统的运用能够改进目前存在的问题,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促进污染的资源化。
1、中水回用现状
1.1系统组成
在现有的中水回用系统中主要是进行集中处理,二级处理的尾水会直接排入河道或者是成为中水的主要生产来源,而在城市的水资源管理中,针对雨水和污水实施分流 [1]。
1.2运行管理
现有的污水处理厂及中水厂的资金投入主要是来自于政府扶持,或者是社会各界的捐赠进行中水回用系统的建设,基础设备的养护检测主要是由城市的城管委进行负责,自来水公司则是代收污水的处理费用。
1.3污水处理产物利用
关于污水处理之后的中水在实际的生活中使用用途比较少,基本上分为两种,一种是在食堂的炉灶或者是沼气发电机的燃料中使用,就是作为沼气的使用用途。第二种是在供电厂使用,经过消毒和过滤几道程序作为冷却水进行使用 [2]。
2、中水回用系统的影响因素
2.1资金问题
在中水回用系统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是城市污水理出以及中水回用系统都是属于公益性的事业,在建设的过程中基本上是属于国家的财政政府相关部门来承担的,或者是来自社会的捐赠,但是这种的情况比较的少,在建设的过程中资金的短缺会造成中水回用系统的不完整,不能发挥最大价值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
2.2系统隐患
在进行污水处理的过程中,基本上都是用原水或者是其他的组成成分进行污水处理,我们称之为生物降解工艺,但是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将污染物中的微生物杀死,就会造成污水厂的停运,污水厂一旦停运,中水回用系统的建设就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2.3产量受到限制
根据污水处理的理论,污水排放量比较的大,占自来水的一半以上,将污染进行排放,产量占水量的一般,也就是中水产量最大只可能是城市自来水量的25%,如果说中水产量在一定程度上超过了25%,那么中水回用系统中供给管网将带来非常大的经济损失。
2.4中水价格
在水资源利用过程中,中水的使用用途受到了限制,通过上述我们已经了解到中水只能用作生产、生活杂水使用,因为用途的首先造成了在价格上和自来水相对会比较低,还有上述的各个因素的影响,中水的利润空间非常小,因此中水的价格限制着中水回用系统的持续发展。
3、加强中水回用系统,促进水资源高效利用
3.1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利用率
在现代的水资源中,中水作为一种新型的水源,在现代的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应该加强对中水的推广和宣传。在宣传上面,可以邀请社会的相关单位、学校、居民等到污水处理厂进行参观整体的流程,并且通过参观将整体的中水回收系统进行详细的介绍,借助参观者向社会群体进行宣传。在推广方面,让大众看到中水的作用,改变对中水的看法,从而提高中水的利用率。在进行推广宣传的时候,通过现代的互联网技术,自媒体的宣传,促进中水回用系统的应用。
3.2市场调研明确大众需求
在中水回用系统建设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市场调研的方法明确中水的市场需求,通过市场对中水的需求量,确保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在进行调查的过程中可以采用两种方法,首先是成立调研小组或者是技术开发小组,针对污水资源化组织调研工作,第二种是在生产的过程中进行研究和学习,也就是说在中水回用系统建设的过程中,结合相关的理论知识,加强生产中水的技术水平,从根本上提高中水的产量和处理技术,提高市场竞争力。
3.3加强资金的投入,确保系统建设
足够的资金投入,能够有效的保障和促进中水回用系统的建设和正常工作的开展,因此要加强资金的筹集,虽然在当前建设过程中,污水处理厂和中水回用系统作为一个公益性事业,但是在资金补贴上面,国家政府部门给了一定的资金扶持,为资金的筹集奠定了基础,在建设的过程中,由于工程量比较浩大,需要不断的扩展建设规模,无论是人力、物力还是财力,都需要资金的投入,如果是依靠政府的补贴没有办法满足建设的需求,因此要加强社会各界的扶持,首先可以借助社会融资的方式进行资金的筹集,其次是可以采用捐助的方式进行集资,加强资金的扶持力度,或者是通过企业的投资加强中水回用系统的建设,通过一定力量的资金扶持能够加快中水回用系统的建设,增强中水回用系统的功能,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Ⅳ 中水处理系统的中水回用用途
中水回来用的用途有两种:一种将其自处理到饮用水的程度,即实现水资源直接循环利用,适用于水资源极度缺乏的地区,投资高,工艺复杂;二是将其处理到非饮用水的程度,主要用于不与人体直接接触的用水,如建筑中便器的冲洗,绿化浇洒以及消防等方面,这是我们通常所采用的中水处理方式。中水处理工艺的选择取决于中水水源的水量、水质和使用要求,一般分为:
(1)以优质杂排水作为水源的中水处理设备工艺,其流程如下:原水→格栅→调节池→物化处理→过滤池→消毒→中水
(2)以一般杂排水作为水源的中水处理工艺,其流程如下:原水→格栅→调节池→生物处理→沉淀池→过滤池→消毒→中水
(3)以生活污水为中水水源的中水处理工艺,其流程如下:原水→格栅→调节池→二级生物处理→沉淀池→过滤池→消毒→中水
中水回用设备可应用于生活小区、超市生活污水、建筑小区、宾馆、疗养院、酒店、综合楼等生活污水及部分工业污水。处理后,中水可用于冲刷厕所、汽车、路途绿化、浇灌绿地及补偿锅炉用水、宾馆、酒店、写字楼、机关、院校、厂矿、企业、金融、电信、电力、邮政、煤炭、冶金、化工、纺织、印染、酿酒、制药、淀粉、啤酒、食品、造纸等行业。
Ⅵ 中水再利用的目的是什么
中水复再利用的作用制:
是对该处理过的水的再次循环使用。中水利用不仅可以获取一部分主要集中于城市的可利用水资源量,还在于体现了水的“优质优用、低质低用”的原则。中水利用还是环境保护、水污染防治的主要途径,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
中水简介:
中水是指生活污水处理后,达到规定的水质标准,可在一定范围内重复使用的非饮用水。城市污水经处理设施深度净化处理后的水(包括污水处理厂经二级处理再进行深化处理后的水和大型建筑物、生活社区的洗浴水、洗菜水等集中经处理后的水)统称“中水”。中水利用也称作污水回用。
城市可根据污水处理能力的大小和当地情况,选择不同的回用方式。大体有以下几种:
①选择式回用方式,即在污水处理厂周围的一些居民区铺设管道,实行分质供水回用;
②分区回用方式,即根据城市状况,分区实行污水再生利用;
③全城回用方式,即全城铺设中水管道,适用于新建城市和有污水处理能力的小城镇。
Ⅶ 污水处理中水回用是什么意思啊
中水,字面上理解就是介于污水和自来水之间的水。
中水可以用于冲厕所,浇洒绿地,补充景观河道等等,主要就是在不和人体直接接触的地方。
它是污水经过处理后产生的。最起码比正常污水处理要多“过滤”、“消毒”的工艺。
所以比正常污水处理花钱多、处理工艺多,所以更难些。
Ⅷ 现在为什么要提倡废水中水回用呢
提倡废水中水回用的第一个原因就是世界上淡水资源是很少的。也许有人会说,即使淡水资源很少,但是地球上淡水也有几百万平方公里吧,而且水也是可循环的资源。事实上,现在很多地方开始面临缺水,比如中国的沙漠地区,内蒙古或者是非洲等等地区,都是由于没有水,活活的被渴死的。此外我们吃的粮食也是需要水灌溉的,所以水就是我们生命之源。我们身体的70%到80%都是水构成的。但是由于近几年的水体污染,粮食污染等等的污染使得水循环的速度越来越慢,可饮用水的资源越来越少,所以在这种水资源越来越短缺的时代,我们就应该来解决这个问题。废水中水回用这就是一个很好的措施。
此外,在一些缺水的地区,证明了废水中回收水的措施是高度有效的,比如说以色列,它一水多用,不仅将水来洗澡,洗身体,还将废水进行灌溉等等一些日常生产作业。所以即使在高度缺水的以色列,还能够高速发展。